水生态修复
⑴ 什麽是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有哪些具体技术
利用植物或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这一用生态—生物的方法来修复水体的技术,廉价实用,适用我国江河湖库大范围的污水治理。
1.生物膜法处理技术
生物膜法是指用天然材料(如卵石)、合成材料(如纤维)为载体,在其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生物膜,生物膜表面积大,可为微生物提供较大的附着表面,有利于加强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其反应过程是:①基质向生物膜表面扩散,②在生物膜内部扩散,③微生物分泌的酵素与催化剂发生化学反应,④代谢生成物排出生物膜。
生物膜法主要工艺方法有生物廊道、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等。生物膜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对于受有机物及氨氮轻度污染水体有明显的效果。它的有机负荷较高,接触停留时间短,减少占地面积,节省投资。此外,运行管理时没有污泥膨胀和污泥回流问题,且耐冲击负荷。日本、韩国等都有对江河大水体修复的工程实例。
2.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的原理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共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这种湿地系统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底面有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如卵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污染水可以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曲折地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在床体的表面种植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的水生植物(如芦苇等),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环境,对污染水进行处理。
人工湿地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进而被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则可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随着处理过程的不断进行,湿地床中的微生物也繁殖生长,通过对湿地床填料的定期更换及对湿地植物的收割而将新生的有机体从系统中去除。由于这种处理系统的出水质量好,适合于处理饮用水源,或结合景观设计,种植观赏植物改善风景区的水质状况。其造价及运行费远低于常规处理技术。这种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大型水体水质的有效方法。英、美、日、韩等国都已建成一批规模不等的人工湿地。
3.土地处理技术
土地处理技术是一种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水处理技术。它是以土地为处理设施,利用土壤—植物系统的吸附、过滤及净化作用和自我调控功能,达到某种程度对水的净化的目的。土地处理系统可分为快速渗滤、慢速渗滤、地表漫流、湿地处理等几种形式。国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土地处理系统对于有机化合物尤其是有机氯和氨氮等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德、法、荷等国均有成功的经验。
⑵ 谁有水处理微信群 ,水生态修复方面
您是要水质检测的仪器呢还是直接帮您做水处理的厂家呢?
⑶ 黑臭水体生态修复包括什么
水体黑臭是一种生物化学现象,当水体遭受严重有机污染时,有机物内的好氧分解使水体中容耗氧速率大于复 氧速率,造成水体缺氧,致使有机物降解不完全、速度减缓,厌氧生物降解过程生成硫化氢、氨、硫醇等 发臭物质,同时形成黑色物质,使水体发生黑臭。水体黑臭是严重的水污染现象,使水体完全丧失使用功 能,并影响景观以及人类生活和健康。
生态修复主要包括了水体的节流,清淤泥,碧沃丰微生物菌剂投放,生态植物的种植,水质的控制等一系 列的内容操作。水生态技术是以立足长远的循环经济,打造长治久安的生物食物链体系。
⑷ 常见的生态修复方法
几种常见的生态修复技术方法:
1. 建设生态护坡
对于河流来说应改变以直立石驳岸为主的河道形式,有条件的河涌 (段) 应尽可能利用木桩、竹笼、卵石等天然材料修建河堤,种植草坪或灌木,重新建立土壤、生物、水体之间的生态关系。对于湖泊来说建设适当宽度的生态岸边缓冲地带,种植湿生植物也是控制面源污染的常用方法。岸边带是水- 陆之间的过渡和缓冲地带,是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岸边带对拦截径流中的固体颗粒,吸收营养盐,减少入河污染负荷有重要作用。
2.种植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和藻类是湖泊生态系统的两大初级生产者。它与藻类竞争营养、光照和生态位,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还能分泌出某些尚不知的化感物质,直接干扰藻类的生长。水生植物的修复对富营养化水体来说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具有低投资,低能耗,有助于重建和恢复良好水生态系统等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3 水中建湿地。 目前人工湿地被广泛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矿山及石油开采废水、农业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以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治理。与天然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相比,因为人工湿地部分采取了人为控制措施,从而优化了系统去除bod、cod、营养元素和细菌性污染物的性能。它不仅可以为昆虫和其他动物提供生境,也可以作为一种美学景观,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水力条件的控制和湿地植物的管理。
4 建设生态浮床
生态浮床主要是采用现代农艺等措施集成的水面无土种植植物技术,把水生植物或改良驯化的陆生植物移栽到水面浮床上,通过植物扎在水中的根系吸收大量的氮、磷和悬浮物等物质,对有机污染物起到促进降解的作用,并释放出抑制藻类生长的化合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5 构建水生动物群落
从生物链的连接出发,在水流条件较好的河道放养鱼类和螺狮、蚌等底栖动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水中植物和浮游生物的密度,是恢复和维持健康水生态系统所必需的
6 微生物技术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在污染场所投加成品菌株或筛选驯化的现场菌株,迅速提高污染介质中的微生物浓度,在短期内提高污染物生物降解速率。
⑸ 北京的水生态已得到修复和改善了吗
据报道,北京市南水北调办10月26日发布消息,北京提前完成2016-2017年度调水任务,南水源源不断进京,北京水生态得到了初步修复和改善,截至9月末,北京市地下水埋深同比回升0.25米。
北京南水北调办提供数据显示,自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进京以来,北京累计接收丹江口水库来水28.19亿立方米。按照“喝、存、补”科学用水原则,其中有19.01亿立方米用于自来水厂供水、6.84亿立方米存入大中型水库和地下应急水源地、2.34亿立方米替代密云水库用于河湖补水。
希望南水北调可以改善北京的水生态环境!
⑹ 黑臭水体主要有哪些,在水环境生态修复中使用什么工艺方法较好
什么是城市黑臭水体,哪些水体属于城市黑臭水体,这是需要首先明确的概念。
根据《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黑色或泛黑色),和(或)散发出令人不适气味(臭或恶臭)的水体的统称。根据黑臭程度的不同,可将其细分为“轻度黑臭”和“重度黑臭”两级。“轻度黑臭”和“重度黑臭”的分级标准如下表所示。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体系(《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
黑臭水体治理的思路先行,避免为了治理黑臭而治理黑臭。黑臭水体治理思路可谓“百花齐放”,表面上看非朱即墨,实则殊途同归,总体可以概括为“系统分析、综合施策”。“系统分析“是指必须系统分析城市黑臭水体水质水量特征及污染物来源,包括点源污染源(排放口直排污废水、雨季溢水、初期雨水等)、面源污染源(各类降水所携带的污染负荷、农村畜禽养殖废水等)以及内源污染源(底泥污染物、漂浮物、悬浮物等),“系统分析”保障了“综合施策”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综合施策”既指综合控源截污、内源控制以及生态修复等黑臭水体治理技术,避免单一治理技术的局限性,即再好的单一治理技术也不能彻底解决水体黑臭问题,亦指综合水体污染程度、污染原因和污染阶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用相对适宜的治理方案。根据污染程度与治理目标的不同,将黑臭水体治理分为应急治理、水质改善和长效保持三个阶段。在应急治理阶段,针对黑臭严重水体,采取有效措施,短期内快速缓解和消除黑臭现象。主要技术实施要点为:(1)截污,控制外源污染物的进入;(2)投加絮凝剂、除藻剂等药剂,快速去除污染物;(3)底泥清淤,将大量污染物迁移出水体;(4)补水(地表水或再生水),快速迁移、稀释污染物质。在水质改善阶段,经过应急处理措施,黑臭现象缓解之后,进一步减轻水体污染负荷,采取工程措施净化水质,恢复水体景观功能。主要技术实施要点为:(1)人工增氧(曝气、纯氧增氧、化学增氧等),防止厌氧分解,提高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质的降解速度;(2)投加底质改良剂或氮磷控制剂,降低内源污染释放(仅适用于滞流型水体、封闭和半封闭型水体);(3)旁路处理,对水体进行循环处理;(4)植物净化(植物塘、生态浮岛等),利用水生植物的净化功能改善水质。在长效保持阶段,黑臭水体治理后,可能会面临污染负荷再度升高等问题,使得水体水质恶化和黑臭反复,因此需要保证水质有效管理,确保水质改善效果的长效性。主要技术实施要点为:(1)清水补给,通过补水加快水体循环;(2)生态修复,提高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3)水华控制,消除黑臭后的水体,仍然是富营养化水体,藻类容易暴发,最终导致黑臭,应采取必要措施控制水华。
学习污水处理技术上易净水网
⑺ 2 什么是水环境系统生态修复利用的是何种生态学原理
大量研究表明,对水域的水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治理的前提是控制污染源,只有外源得到了有效控制,作为末端治理技术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才能见效,不然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徒劳。通过大量研究与实践,已明确水环境污染实际上是典型的生态问题,因此,在对污染水域进行治理时,用生态学方法使生态问题得到最终解决。近年,强调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甚至更加强调生态修复的作用。
从广义上讲,所有的生物处理都是生态修复。目前,国际上据原理已在使用的或已进入中试阶段的污染水域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生态法三大类。其中的技术名称包括底泥疏浚、人工增氧、生态调水、化学除藻、絮凝沉淀、重金属化学固定、微生物强化、植物净化、生物膜。(见表)
希望能帮到你
满意请采纳 O(∩_∩)O~
⑻ 水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属于什么行业
总的来说都属于环保行业,细分的话水污染治理属于水处理行业,生态修复属于环境工程
⑼ 水生态修复的措施有哪些
水生态作为地球生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生命万物的源泉。但近些年来水生态被破坏的情势已经是危在旦夕了,对水生态的恢复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我看来,落实水生态修复需要从上到下齐心协力,要态度够坚决,措施够到位,才能完成这个目标。
最后就是对大型流域的专项治理工作,这些生态修复需要全国人民乃至的世界人民的共同参与。前面提到的长江治理就是典型的例子,从四川到重庆、再到湖北、安徽等省,所有人都要为水生态修复做贡献。然后就是防止物种入侵,部分物种可以使用人工繁殖重建,对水藻等微生物污染要有相应的技术治理。最后就是海洋水体的治理,这也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这就需要全球共同的努力了。
⑽ 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的总体思路包括___,___,___.
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的总体思路包括__控源_,__治理_,__修复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