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对象
『壹』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
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生态保护红线具有系统完整性、强制约束性、协同增效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等特征。具体来说,生态保护红线可划分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
『贰』 雄安划定哪里为生态保护红线
了解据,该局结合《雄安新区总体建设规划》积极参与编制《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科学划定白洋淀生态保护红线,加大红线区域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曹海波说,他们正优化调整白洋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结合新区总体规划布局,明确白洋淀淀区内外生态保护红线分布比例和空间范围,科学确定雄安新区环境质量底线,研究制定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指标,着力解决新区发展的资源环境利用上线等制约和突出问题。继续做好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突出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机制,明确区域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来源:新华网
『叁』 生态保护红线的简介
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需要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态保护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2014年环境保护部出台《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将内蒙古、江西、湖北、广西等地列为生态红线划定试点 。
『肆』 湖北如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湖北省近日正式对外发布该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4.1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2.30%,呈“四屏三江一区”基本格局。
湖北省发改委方面表示,将构建“四屏两带一区”的生态保护补偿范围。围绕以大别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幕阜山区四个生态屏障,长江流域、汉江流域两个水土保持带和江汉平原湖泊湿地生态区为主体的“四屏两带一区”,逐步对全省国家级、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点生态区域,以及森林、水流、湿地、耕地、大气、荒漠等重要生态领域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改善给予补偿。
『伍』 环境部征集生态保护红线标识有何要求
生态保护红线(英文全称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简写为Eco-redline,缩写为ECR)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为进一步宣传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意义,扩大生态保护红线宣传和认知面,增强全社会红线意识,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生态保护红线标识。具体要求如下:
二、征集范围
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任何个人和社会组织均可参加。
『陆』 为何说全国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呼之欲出
“加快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动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既把生态保护红线划得实、能落地,也让生态保护红线守得住、有权威。”4月20日,在部署推进山西等16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事宜时,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强调。今年,生态环境部将启动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试点,加快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全面启动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生态保护红线全国“一张图”呼之欲出。
红线划定后只能增不能减
为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的“刚性”,国家明确了严守红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源头严防,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空间规划的基础和前提,先确定保护格局,再布局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和资源开发活动,从源头上切断破坏生态保护红线的行为;二是过程严管,严把环境准入关,严禁任意改变用途,加强监督管理、日常巡护和执法监督,及时发现和严肃处理破坏生态保护红线的违法行为;三是后果严惩,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责任主体,对造成破坏和导致严重后果的党委、政府和责任人严肃追究责任。”黄润秋介绍。
来源:光明日报
『柒』 中国生态保护红线如何划定
北京3月12日“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项明确任务。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指出,生态保护红线将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起一道制度“屏障”。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不少自然保护区,但生态破坏的情况仍时有发生。黄润秋表示,生态保护红线将为现有自然保护区增加一个“制度屏障”,实现进一步保护。
『捌』 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的必要性是什么
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西藏及四省藏区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从业人员备受鼓舞,纷纷表示:“总书记的讲话为生态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严守生态安全红线,保护碧水蓝天。”
重要意义:生态安全与“经济建设” 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是生态安全在经济领域的核心体现。因此,坚守生态安全红线,就是为经济建设提供源头活水,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一个好的生态环境 必然可以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反之只有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才能更好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所以我们大致可以这样看待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坚守生态安全红线与经济建设绝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和互补的关系。
『玖』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意义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只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和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理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才能构建结构完整、功能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从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以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将环境污染控制、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风险防范有机衔接起来,才能确保环境质量不降级、并逐步得到改善,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有助于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各类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对于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持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