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生态环保摄影

生态环保摄影

发布时间: 2020-12-13 00:17:48

1. 生态摄影的内涵是什么

生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的科学;那么,生态摄影就是:为讲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摄影。

2. 今年的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具体的参赛时间是什么时候

记得他们6月15日有个启动仪式,在酷六上看到过他们的启动仪式视频,内现场还有上届获奖作容品展示。
这个活动是由上海市环保宣传教育中心、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艺术摄影协会一起主办的,海客乐有机食品、富士股片(中国)、星光摄影器材城都有参与,好像还是特别支持单位。今年是以生态-映像为主题,呼吁大家关注生态、环保,这个形式不错,人人都可以参与。
富士胶片(中国)、海客乐有机食品等单位,都一直在提倡企业社会责任,倡导生态、环保,对人与环境摄影大赛的支持,也是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到环保中来。
刚刚网络了一下,他们在9月29日下午在无限度广场,就举行颁奖仪式和作品展

3. 生态摄影的概念是什么

2月26日下午2时45分到3时45分,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生态摄影师徐健做客搜狐,谈什么是生态摄影。

奚志农,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野生动物的拍摄和保护,实践着用影像的力量促进自然保护的信念。

在这一信念的指引下,他将鲜为人知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展现在大众面前,并由此保住了它们所栖息的一片原始森林;他首次报道了藏羚羊被大肆猎杀的危机状况以及“野牦牛队”为保护藏羚羊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公众对长江源头生态及藏羚羊保护的关注;他首倡举办了中国第一个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为在自然保护第一线的工作者提供了技术和设备的帮助,进一步壮大了以影像保护自然的队伍。他的作品在《中国摄影》、《美国国家地理》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大量发表,并且成为各大国际环保组织宣传资料;获得英国BG野生动物摄影年赛"濒危物种"大奖、英国 “自然银幕电影节” “TVE奖”,是首位在这两项比赛中获奖的中国摄影师。这些优秀作品也为他赢得了《中国摄影》优秀摄影师、2004中国摄影传媒大奖年度摄影人物乃至 “地球奖”“保护母亲河奖”等大量荣誉。他还因为自己的贡献被云南省环保局聘为 “云南省环境大使”。

徐健,野性中国工作室图片库项目总监、摄影师。“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指导教师和教材编写者。曾任BBC自然历史部&中视传媒,中国自然和野生动物纪录片“美丽中国”节目组调研员。中国国家地理《博物》杂志 编辑部主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野生动物栏目编辑、摄影师。

4. 电影拍摄期间破坏生态环境或者古迹的例子 追加30分!谢谢!

影片《无极》剧组因拍摄过程中对香格里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被处以9万元罚款,香版格里拉县权分管副县长因负有领导责任被免职。
为拍摄《无极》,摄制组在碧沽天池修建了长约100米、宽约4米的砂石路面和长约20米的铺有木条道路,搭建了“海棠精舍”临时建筑物。“海棠精舍”及砂石道路等破坏了碧沽天池周围部分高山草甸和高山灌丛植被,对碧沽天池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较轻。原修建的地表构筑物已经撤除,固体废弃物已清除,对面积约16平方公里的碧沽天池自然景观已无影响。修筑道路已覆土处理,可实现植物群落的自然恢复。

近日,“新《水浒》剧组破坏黄河湿地”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先是勒令停拍,接着剧组网络发表声明,就黄河湿地拍摄事件进行道歉。为了表示真诚“悔改”之意,1月10日上午,剧组向生态园支付购买了108棵树,将以梁山108好汉的名义在黄河滩区栽植108棵树。

5. 人与环境摄影大赛怎么参赛呢

“生态-映像”抄人与环境摄影大赛正在征稿中,这个活动以生态、环保为主题,涉及社会、自然、商业和建筑生态四大项,每一项都单独参评。
赛事由稻橙文化 发起和承办,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淮海路经济发展促进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由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海客乐有机食品、深圳多彩科技、上海禾睿贸易、星光摄影器材城等单位特别支持,活动历时时间长,起止时间为2012年6月上旬至2012年9月中旬。

6. 描写低碳环保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摄影活动怎么写

绿色中国行

7. 请问拍生态环境宣传的视频怎么拍最好要从侧面突出的。

一、关于视频的清晰度问题: 这要根据公司的要求。 如果要求达到1920*1080,则就必须用分辨版率达到1920*1080的摄权像机拍素材。 也就是要求多高,素材就必须多高。否则达不到要求。

二、摄像机问题:如果有条件,当然用专业机以上的摄像机。当然广播级别的就更好了。 家用小DV的分辨率,有的也能达到高清,但它的比特率,是不够的。 此外,家用机的手动功能很少,在许多场合,满足不了要求。

三、后期处理所用软件,根据对视频质量要求来确定(包括特效的多少)。 用ED或premiere就基本可以,当然加上AE就更好了。如果有三维动画的要求,还要用到三维软件,如3D MAX等。

四、拍摄注意事项:这太多了。如果对摄像有一定基本,就不会提这个问题。如果对摄像一点不会,则讲多了也不明白。 注意几点基本的:一是要达到三平: 白平衡要正确、摄像机要水平、持机要平稳。 视频素材一定要充分。 一个镜头的持续时间通常在6秒左右。按照这个数量准备素材吧。 至于画面结构、美观、主题清晰等等,就不用讲了吧。

8. 为什么中国很少拍摄关于环境污染的视频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令世界震撼。但是,生态环境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德国《明镜》周刊对中国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进行了专访,他说这些问题将很快引起全民关注,并将产生成千上万“环境难民”。

污染问题令人堪忧

中国经济以9.5%的发展速度,取得令世界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有隐患令人担忧——发展中消耗了太多原材料。

比如,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需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是美国的近6倍,或许更令人尴尬的结果是,比印度还多3倍。事态不能这样发展下去。

但是,这种观点在国内尚未形成气候。许多因素集中到一起:原材料稀缺,没有足够的土地,人口持续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这个数字是50年前的2倍。到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城市化进程伴随着沙漠化,可居住及可利用土地都是50年前的一半。

每年中国都不断加强自己作为一个经济神话王国的形象。但是,奇迹将很快结束,因为环境跟不上发展的步伐。1/3的中国土地上都遭遇过酸雨的袭击,7大河中一半的水资源是完全没用的,而另有1/4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1/3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城市中只有不到20%的垃圾是按照环保的方式处理。最后一点要强调的是,世界上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占了5个。

环境问题对经济影响很大

空气污染成为困扰中国城市的主要问题。由于空气和水已经被污染,中国的GDP为此损失了8%-15%。那还没有包括健康问题的损失。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北京有70%-80%的癌症和环境污染有关。肺癌成了头号杀手。

人们对这些健康问题的反应如何?

即使到现在,中国的西部,和其他有生态压力的地区已经很难养活居住在那里的人口了。未来,将有22个省市1.86亿居民需要安家。然而,其他省市只能收纳大约3300万人。那意味着中国将有1.5亿生态移民,或者叫做“环境难民”。

政府在努力控制污染。而且在一些城市已颇见成效,比如北京的空气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此外,现在河流和湖泊的水质比过去洁净很多。现在,不但有更多自然保护区,还建立了一些环保模范城市。其他措施包括:退耕还林,确保法律法规执行比从前更严格等。

有人批评政府只关注经济增长,而不考虑发展的持续性。现在这种思想仍是主流。对他们来说,GDP是惟一衡量政府表现的标准。但是,人们都相信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是和谐发展的。这其实是最大的错误。如果政治改革跟不上,那么经济增长越快,就越快遇到政治危机。如果贫富差距扩大,中国的一些地区和整个社会将不稳定。如果民主和法律体系落后于整个经济发展,各个民族将不能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

人们还有个假设也是误区:经济增长能解决环境、原材料和人口增长的危机。事实上,没有足够的钱,而且时间也来不及。发达国家人均GDP是8000美元到1万美元,可以支付起这个代价,但中国还不行。在达到人均4000美元以前,不同的危机正以各种形式冲击着中国。总之,中国经济上还不够强大,解决环境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绿色GDP”是一个模型,它包括经济增长的成本,如环境污染,还有正在和德国探讨的一个话题:中国官员的表现不仅通过经济增长来衡量,而且还要通过他们是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等方面来综合评估。

如何降低环境犯罪

许多人担心严格的环境法会使经济发展放缓。也有一些人认为中国还不能担负起创造一个更洁净的环境应付出的代价。

近年来,中国已经叫停30项工程,包括几个能源站——其中有一个在三峡。法律强制关闭一些公司,原因是他们的投资项目对环境有害。不幸的是,其他的工程还在进行。他们只要支付一小笔罚金——和它们的投资相比是九牛一毛。

天猫美国普卫欣提示:雾霾天气出行记得做好防护。
这就是为什么法律法规需要改革。即使环保部门权力很小,也要制止非法工程,包括经济利润高的行业,如钢铁、水泥、铝合金制造和造纸厂。许多违反环境保护的人通常都是手持大把现金或以其他方式要求政府官员通融。但是,人民、媒体和科学都向着正义的一方。事实上,环保的压力正是提出“绿色GDP”的初衷。

中国缺乏一次全民的环境运动。到目前为止,一般公民很少有机会站出来反对有争议的工程。法院有时甚至不接受人们的环保诉讼。

政治上的共同决议应该是任何社会民主的一部分。然而,当下并不是要上演一出外人看来民主的闹剧,而是需要一个法律制度能为公众撑腰,特别是在处理环境问题的项目时。如果这样做是可行的,那么各方都会从中受益。

9. 怎样用影像保护自然

奚志农,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民间环保组织“绿色高原”创始人。

奚志农1983年,奚志农经著名鸟类学家傅桐生教授引荐参加了《鸟儿的乐园》的拍摄,并由此开始了野生动物摄影的工作。1989年,开始正式以摄影师的身份为昆明教育电视台拍摄了《母亲河在召唤》、《心声》等环保宣传片。1990年,加盟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任摄影师。1992年,回到云南林业厅工作。1992年到1995年期间,六次进入白马雪山保护区拍摄滇金丝猴。1995年,致信当时的国务委员宋健并联系民间环保组织,阻止了滇西北原始森林被商业采伐的计划,从而拯救了滇金丝猴的栖息地。1996年,加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组。1997年,进入青藏高原可可西里拍摄报道藏羚羊。1998年,辞去中央电视台的工作,成为一名全职的环保志愿者和自由摄影师,之后他和妻子史立红一道回到云南,创建民间环保组织“绿色高原”,致力于推进滇西北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002年,成立“野性中国”工作室,以记录中国正在消失的野性自然,努力推动中国自然影像记录的发展;纪录片《追寻滇金丝猴》获得了英国“自然银幕电影节”(WildscreenFestival)“TVE奖”。2004年,创办中国第一个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2005年年底至2006年年初,先后赴新疆帕米尔高原考察拍摄马可波罗羊,前往可可西里拍摄藏羚羊,至云南高贡山保护区拍摄白眉长臂猿,取得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

奚志农连续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野生动物的拍摄和保护,他将鲜为人知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展现在大众面前,在他之前,人类甚至不曾拍摄过一幅清晰的滇金丝猴照片。他首次报道了藏羚羊被大肆猎杀的危机状况以及“野牦牛队”为保护藏羚羊作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公众对长江源头生态及藏羚羊保护的关注。他首倡举办了中国第一个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为在自然保护第一线的工作者提供了技术和设备帮助,进一步壮大了以影像保护自然的队伍。他的作品在《中国摄影》、《美国国家地理》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大量发表,并且成为各大国际环保组织宣传资料。

1964年,奚志农出生于云南大理的古城巍山,从小在草木葱茏、山川秀美的环境中长大,使他对大自然由衷地热爱。1983年,在云南大学生物系教授、鸟类专家王紫江的引荐下,19岁的奚志农参与了纪录片、科教片《鸟儿的乐园》的拍摄,那是他第一次接触野生动物摄影。摄制组从动物园请了位技师,让他负责抓鸟、弄顺鸟毛、用绳子将鸟拴在树上,以保证鸟儿暂时不动。当时奚志农就觉得,为什么要这样?旁边也有飞的鸟,为什么不拍?那时候他就立志要拍自由飞翔的鸟。从此,他开始学习摄影。

其后两年间,身为学生的奚志农利用假期多次回到家乡研究鸟类的迁徙,并推动中国鸟类环志中心在巍山设立了一个鸟类环志站点。这是中国唯一一个由民间人士推动建立的鸟类环志站点。

1989年,奚志农为昆明教育电视台拍摄了《母亲河在召唤》、《心声》等环保宣传片。他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工作,将大众的视线引向生态环保。

1990年,奚志农成为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的摄影师,曾两次进入滇南、滇西北的保护区拍摄野生动物,在这段工作经历中,他看到了许多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的行为,这也让他坚定了保护自然的意识。

1992年,奚志农到云南省林业厅宣传处工作,这一年,时任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家的龙勇诚启动了一项为期3年的滇金丝猴生物学研究项目。

1992年11月,奚志农开始上白马雪山拍摄滇金丝猴,初次进山,他没找到猴子。后来,他仍然背着沉重的摄影设备一趟趟上白马雪山,一待好几个月,从海拔2,000多米爬到4,000多米。

1993年9月,奚志农又上了白马雪山,透过落叶松枝,他看到对面坡上一棵突出的冷杉树上有个猴子家族,大公猴端坐在树干上,慢条斯理地啃松萝,两只母猴依偎在它两边,其中一只母猴抱着一只可爱的婴猴,而两只幼猴在玩着它们灵巧的游戏,不时还发出叫声。他将摄像机架在石头上,开机将焦距推到最长。拍下照片的时候奚志农已经泪眼模糊了,他说:“找了两年,今天终于找到了!”而在此之前,人类甚至没有拍到过一张清晰的滇金丝猴图片。

1994年7月,他第二次拍到滇金丝猴。经过三年努力,他献出一部纪录片《追寻滇金丝猴》,这部片子是人类第一次用摄影机记录滇金丝猴的活动状况,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这部片子获得全球多个大奖。

1995年5月,任职于云南省林业厅的奚志农听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德钦县为解决财政困难,决定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南侧,砍伐100多平方公里原始森林。在奚志农看来,这片世界罕见的高海拔暗针叶林的毁坏,不仅对滇金丝猴,而且对生长在这里的许多珍稀动植物种类都是灭顶之灾。那时的奚志农刚刚结束对滇金丝猴的艰难追踪拍摄,深知对滇金丝猴保护工作的重要,为了挽救这片森林和金丝猴,奚志农多方奔走。可德钦县的同志们说,他们连工资都发不出了,谁想制止,谁给钱。奚志农给不了钱。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找到著名环保作家唐锡阳,与唐锡阳一起致信当时的国务委员宋健,并联系“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他们将此事披露给媒体,终止了德钦县的商业砍伐计划。这件事使奚志农成为中国环保界的英雄,同时也使他失去了在云南省林业厅的工作。

1996年5月1号,《东方时空》三周年特别节目,奚志农成为嘉宾,愉快的合作后,《东方时空》栏目邀请奚志农加盟,于是他来到了北京,在《东方时空》做记者。

1997年12月,奚志农深入可可西里无人区,跟随“野牦牛队”在零下几十度的恶劣环境下进行了20天的跟踪拍摄,滇金丝猴2他在格尔木看到了野牦牛队缴获的一批小山一样的藏羚羊皮与头颅。他采集并拍摄了大量关于藏羚羊盗猎和反盗猎的影像资料,并制作成纪录片在《东方时空》播出,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这是第一个全面、真实地表现藏羚羊现状和反盗猎行动的电视节目。其后,他撰写了一系列关于藏羚羊盗猎、贩运、贸易情况的报告,并努力促成了关于藏羚羊保护和制止藏羚羊绒贸易的国际研讨会,创办了藏羚网。

1998年夏天,作为自由摄影师,奚志农参加了由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和香港中国探险学会联合举行的对藏羚羊繁殖地的考察,他再度深入可可西里,拍摄了惨遭偷猎者猎杀的成堆血淋淋的藏羚羊,有的小藏羚羊还未出生,就被秃鹫从母亲体内拖出来。奚志农用镜头记录了藏羚羊遭偷猎的惨状,这些照片被“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展示给英国首相布莱尔看,布莱尔决定支持国际性的反盗猎藏羚羊行动,随后全国性反盗猎、保护藏羚羊的活动也展开了。从可可西里回来后,奚志农又带着他的藏羚羊照片到大学演讲,接受媒体采访或是亲自撰写文章,继续着保护藏羚羊的工作。这一年,奚志农在雪山考察营中,结识了比他小7岁的《中国日报》随营记者史立红。后来他们结婚了,结婚后的奚志农夫妇努力营造着自然的生活。他们不用空调、骑自行车、随身带着筷子。虽然,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关注环保,但他们的心仍然渴望回到真正的自然。

1999年4月,奚志农从《东方时空》辞职,带着妻子史立红回到云南。回到云南后,夫妇俩着手创办了滇西北的非政府组织“绿色高原”。不久他们就有了一个女儿,孩子不满半岁,就被夫妇俩带上了海拔3,000米高的高原。

2000年,奚志农获得中国环保界最高荣誉奖“地球奖”。他是唯一一个评委全票通过的获奖者。他也被评为“2004中国摄影传媒大奖年度摄影人物”。

2002年,奚志农和妻子史立红再次回到北京,创办“野性中国工作室”,以拍摄记录中国野生动物为主要任务。宗旨是抢救性地记录中国的濒危物种和自然环境的变迁,提高公众和政府的自然保护意识,推动中国自然历史题材影像的发展。

2004年,奚志农创办了“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并捐出了他代言佳能摄影产品的酬金,全部用于购买摄影装备,向无力购置摄影装备和接受专业摄影训练的野生动物工作者、研究者和摄影师提供装备和专业指导,通过他们在中国推广野生动物摄影,借此提高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度。

“其实我也正在努力正在摸索,因为事实上,在国外在西方发达国家,自然和野生动物的这种拍摄,也就是中国的观众看了20多年的世界顶级野生动物节目,就是一种产业。如果没有这个产业,没有野生动物制作人以及片商,我们怎么能看到世界顶尖的野生动物摄影师拍摄的节目?中国多年以来,很少有人在这个地方拍摄,这和我们的国情是有关系的。过去饭都吃不饱,而且我们的拍摄,是宣传舆论问题的。”“这就是影像的力量。用影像保护自然,是我的努力方向。”

10. 提供一些关于环保的电影

难以抄忽袭视的真相 http://lib.verycd.com/2006/10/26/0000125344.html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