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生态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2008年4月实验室应美国地调局(丹佛)David B.Smith教授和Paul J.Lamothe教授邀请,组织专家对美国地质调查局进行了访问,双方就合作开展《东北重工业城市地球化学环境生态安全监测与修复治理技术研究》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实验室还邀请了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研究所曹心德博士来中心就有关“土壤铅污染及磷的原位钝化修复诱导”专题做学术报告。
2008年实验室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大陆深俯冲与科学钻探项目(第二完成单位),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多目标地质调查中有机物分析及其应用研究,采用新的样品处理技术和方法,建立了挥发性卤代烃和苯系物、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等有机物的系列分析方法,相关成果被评为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十大科技进展。完善了不同景观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技术方法和预警预测技术,研究了城市土壤、大气、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和源解析,提出了多介质预警模型,建立了城市地球化学动态监测方法和预警模型;对我国东部典型沿海地区青岛、上海崇明岛和西部卧龙高原地区几类POPs的研究,对其污染状况以及存在的风险和来源等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国内外土壤地质环境研究现状和华北平原土壤地质环境特征,对华北平原地区进行研究与编制地球化学图集工作,编写34种地球化学元素说明,为加强该地区地质环境管理和国土功能区规划提供技术支撑。土壤及沉积物中重金属顺序提取标准物质研制标准化项目填补了国际相关标准物质的空白,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实验室2008年共发表SCI论文20篇,核心期刊论文30篇。
典型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预测预警系统
实验室人员在日本学习全氟有机化合物分析方法
2. 全国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是什么啊 大神求解求解
是哪个方面的,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环境,航空航天,医,工程技术等等太多的方面。不知你在哪个方面感兴趣。
3. 近10年来中国发生的大事.!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生态,市场,民生,科技,文化。。。)相关的事情,谢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体会议,决定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至此,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我国终于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对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万众一心 搞击非典
2003年春,“非典”疫情在我国一些地区爆发,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和带领人国各族人民克服种种困难,夺取了搞击非典的胜利。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飞行成功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中国自主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国心中国“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将中国第一名宇航员杨利伟成功送上太空。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上座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
青藏铁路顺利通车
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中国人民终于实现了在“世界屋脊”通火车的世纪梦想。
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人展解放军、武警部队、人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援下,广大灾区人展全力以赴抗震救灾,不但战胜了自然灾害,而且铸就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震救灾精神。
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
2008年8月8日到24日及9月6日至17日,中国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和残奥会。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运行期间,三位航天员中有一位出舱进行舱外活动,实现了中国航天员在中国航天史上的首次出舱活动,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
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邮的“大三通”全面启动。
实现“三通”后,海峡两岸将迎来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和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4. 中国在科技、生态、文化方面有哪些中国智慧
中国人的智慧是无限的,发展潜能也是无限的,中国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5.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科研成就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创刊于1989年,主要报道保护自然资源、生态学、环境健康、环境污染方面的研究内容,被SCI、IM等数据库收录。
生态学报 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
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CSPTCD 2014年数据显示本刊影响因子为1.421,被引频次14807。
生态学学科排名:总被引频次第1名,影响因子第2名,综合评价指标第1名。
全国科技期刊排名:总被引用频次列全国1989种核心科技期刊第1名。
获奖情况
2000年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2002年中国科协“第三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2002年“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
2004年“第三届国家期刊提名奖”;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连续13届CSPTCD“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2006、2007、2008 、2009、2010、2011、2012、2013年“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
2008科技部“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期刊;
2009年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期刊”
2012、2013年获“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科学学报》是中国国内环境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学术期刊,1981年创刊,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该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该刊主要报道中国国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新近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另外,该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Chemical Abstracts》(《化学文摘》)、联合国《Aquatic Sciences and Fisheries Abstracts》(水科学和渔业文摘)等收录。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新近出版的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影响因子0.954,在中国国内资源与环境类期刊中名列第2位(在环境科学类期刊中名列第1位)。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创刊于1976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是中国环境科学领域最早创刊的学术性期刊,并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和科学技术部的“中国期刊方阵”,并得到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的资助,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2002-2014年连续13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12年和2013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5次获得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连续3次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另外,该刊被中国国内外一些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如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生物学文摘预评BP;美国医学索引IM;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数据库JICST;英国动物学记录ZR;剑桥科学文摘(CSA):Environmental Sciences;剑桥科学文摘(CSA):Pollution Abstracts;剑桥科学文摘(CSA):Life Sciences Abstracts等;中国国内的检索系统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生物学文摘等。 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于1982年创刊,并被美国的《化学文摘》、《中国化学文摘》、《中国化工文摘》、《中国环境科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分册)》、《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并在《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网上刊登。 环境工程学报 《环境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刊始创于1980年,原名《环境科学丛刊》,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曾于1993年和2000年先后更名为《环境科学进展》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该刊自2007年1月起正式更改为现名。
《环境工程学报》及其前身均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国内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领域的重要期刊,并被中国国内外一些重要检索系统和引文数据库收录,如美国化学会的化学文摘(CA)、荷兰爱思唯尔(Elsevier)公司的Scopus全学科引文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 生态毒理学报 《生态毒理学报》是为顺应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学科发展趋势,推动中国国内环境风险研究领域的发展而创办的,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并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6年起正式创刊、在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
已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美国化学会的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美国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美国生物学文摘预评(BIOSIS Previews);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英国动物学记录(Zoological Record)等多家检索机构收录。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4版)》统计,该刊影响因子1.518。
6. 生态农业在多少世纪多少年代传入中国的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内理手段,以及传容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和交通快速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
7. 中建科技堔圳分公司和中国电建生态环境公司工作哪个好
分享科技身份分公司和中国电信哪个好?我觉得都非常不
8. 中国现在,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哪些科技成果
http://www.zhb.gov.cn/tech/cgyzl/cggb/200804/t20080414_121120.htm
这里有很多,不过是表格,复不过来了专
--------------------------------------------------------------------
这里有6个比较属详细的
http://www.gzb.ac.cn/system/Upjpeg/200855945993192.doc
9. 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生态科技产业园英文怎样写
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生态科技内产业园容
Qingzhuhu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rial Park in Hunan province China Changsha Kaifu District
10. 中国亚洲银盟集团与湖北咸宁恒荣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有合作协议吗
他们为啥不开工,是否是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