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经历了
① 本人有多年的大型水库的养殖经验
其实大型水库的养殖经验,很多人都是有分享的,那你愿意分享更好的了。
② 大浪淀水库的追忆当年修建大浪淀水库的决策过程
1994年8月,遵照沧州市委的安排,我从市政府到市水利局任党组书记、局长。当时沧州水利最大的难题是缺水,最突出的矛盾是沧州市区和部分县的人民群众饮用高氟水。九十年代,世界上最干旱缺水的国家之一以色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461立方米,而沧州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192立方米,为全国的8%,不到以色列的一半,几乎成为“世界之最”。
沧州不仅水资源奇缺,而且水质很差,特别是沧州市区,40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危害之甚,民怨日深。儿童氟斑牙、黑牙根、黄板牙,上不了艺术院校,小女孩不敢笑,怕露出满嘴黄牙。老年人缺钙,常常一摔跤,胳膊、腿就断。摔断腿的市领导干部就不胜枚举。我去市水利局上任前,当时的市委书记吴振华和我谈话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及北京的专家告诫我们,‘沧州水的问题不解决,不是经济发展不发展,而是关系到一方人的生存问题’。你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际,要努力啊!”他还特意送我一幅亲笔书写的字画:“振兴沧州水利,造福狮城人民”,以示勉励。 我在沧州行署当副秘书长时,分管过水利工作,深深知道这个被誉为“龙王爷”的水官不好当,吴书记的一番话,使我更加感到去水利局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好在省水利厅厅长李志强曾是沧州行署分管水利的副专员,是我的老领导,他对沧州的水利比我还熟悉,争取水利项目有很多有利条件,这也许是市委安排我去水利局工作的原因之一。 我上任伊始,经过调研就向市委、市政府领导重新提出修建大浪淀水库的问题,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建设大浪淀水库,这是几代沧州人的梦想。历史上,大浪淀水库曾经两上两下:1957年大浪淀水库上马,那时工程标准较低,只是围了一个二、三米高的土堤,蓄水后周边土地盐碱化,被迫下马、停用;1977年沧州地委第二次修建大浪淀水库,投入100万元资金、100万斤粮食,但由于当年农业受灾,又被迫下马。之后的十几年,沧州的历任领导和水利部门,一直没有放弃过大浪淀水库的争取工作。这次有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市水利局把修建大浪淀水库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重要议程,加大了向国家和省申请这一重大项目的力度。 心诚则灵,经过跑步(部)进厅,沧州高氟水的问题,引起了国家和省领导同志及有关部门,特别是引起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进一步重视。1994年冬季,省政府顾二熊副省长向沧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同志征求意见说:“河北省拿出1.2亿元,支持沧州修建大浪淀水库,你们干不干?如果沧州不愿干,就把这1.2亿元给衡水,改造衡水湖”。这个意向让沧州看到了希望,又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修建大浪淀水库,不只是沧州人民的期盼,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凭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更是希望早日建成大浪淀水库。但是,大家都盼着这个项目国家能够立项,帮助解决资金问题,因为沧州这个历史上“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的穷地方,经济太困难了。大浪淀水库设计投资3.8亿元,国家给1.2亿元,还需市里自筹资金2.6亿元。当年沧州市的财政还是“吃饭财政”,实际上是“要饭财政”,自身就不够吃,根本拿不出钱来建大浪淀水库。但省领导讲得也很清楚,这样的大型平原水库项目,国家一时不好立项,国家和省对水利欠账太多,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这个项目。就是这1.2亿的资金也没有现钱,也要多方筹集,也要到国家去跑。的确是这样,由于大浪淀水库不能在国家立项,所以后来争取资金时只能“变通”,以“大浪淀水库修复工程”的名目,分成若干个“修复”项目,分别报国家计委、开发办、水利部等部门。为了要到钱,副省长顾二熊亲自出马,到国家有关部委向分管的处长们汇报,堂堂的省府大员,也是满脸堆笑,完全没有了省长的“架子”,可谓难矣! 沧州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面对大浪淀水库和城区供水工程配套资金这个天大的难题,也是寝食难安,举棋难定。说实在的,大家的思想也并不是那么统一,当时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市区40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于情于理应该尽快解决,况且,省里还支持1.2亿元,如果现在水库不上马,以后恐怕连这1.2亿元也没了。还有,黄骅港在国家立项,没有淡水资源也是不行的。在申请港口立项的上报材料中大浪淀水库已经“存在”了,所以大浪淀水库应该上。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尽管省里支持1.2亿元资金,但水库还有2.6亿元的资金缺口,加上市区的供水工程,总投资需要5亿多元,沧州市本级年财政收入只有2.3亿多元,就是不吃不喝都拿出来也不够。只能通过贷款解决。而当时沧州的贷款指标,由于历史的原因,每年额度较小,连工业都远远不能满足,贷款指标用于水库建设,工业生产必然受影响,进而影响全市财政税收,影响市区“吃饭问题”。高氟水这么多年都喝了,再坚持几年……,这种想法也是从沧州的实际情况出发,也有一定道理。另外,当时有不少人还有一种担心,就是大浪淀水库已经“两上两下”,这么大的平原水库,面积是杭州西湖的3倍多,没有建设经验,那么多技术难题,弄不好再下马,劳民伤财,那问题和责任就大了。这也是领导们决心难下的原因之一。 转眼1995年春节快要到了,省政府要求沧州对大浪淀问题年前必须定下来,如果上,2.6亿元的自筹资金也必须落实并报省委省政府。为了统一思想,市委在二楼常委会议室召开了四套班子联席会议,市直有关部门,沧县、南皮县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市委书记吴振华请大家一一发表意见,并展开了充分讨论。会议从晚上七时开始,一直开到深夜。大家从联合国人权组织对我国部分地区饮用高氟水问题,向中国提出责难,讨论到沧州的长远和大局,讨论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执政理念,对修建大浪淀水库的重大意义越认识越深刻。最后吴振华书记总结了大家的意见说:“修建大浪淀水库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是一个机遇工程。沧州要生存,要发展,要振兴,工程必须上,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上!”这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结论,是在重重困难面前做出的正确抉择,是在巨大压力面前做出的艰难决策,充分表达了一任领导班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责任感!最高兴的是40万沧州市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这次会议之后,经市政府协调,我穿梭于市财政、银行等部门之间,先拿出落实2.6亿元自筹资金的初步方案,春节前省委省政府还要结果。一直忙到1995年大年二十九,我拿着给省委省政府起草的电报稿来到市委大院。大院里空荡荡,楼道里静悄悄的,只有吴振华书记还在办公室等着审查电报、签字。我不好意思地说:“吴书记,真对不起,太晚了。”吴书记好像没听见我的话,异常兴奋地问:“落实了?”他看完电报稿,很快签了字说:“好!过年!”这时我也如释重负,长长出了一口气,好像大浪淀水库就要到手了。 过年后正月十四,河北省委副书记李炳良和副省长顾二熊带领省水利厅、计委、财政厅、交通厅、电力、金融、土地、农业开发办、邮电、林业厅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到沧州市政府招待处召开“大浪淀水库修复工程现场办公会”。这次会议,决定大浪淀水库上马并解决了有关问题。随即,大浪淀水库修复工程总指挥部成立,市委书记、市长分别任政委、总指挥长。总指挥部下设两个分指挥部、一个筹资领导小组。至此,一场改写沧州历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宏伟工程拉开了帷幕。
③ 以前在水库游泳 有过一次经历 回想还是有点后怕 在9月一天 5点我去水库...
这真不好说。按楼主的说法,可能只有用唯心的说法才解释得通。既然楼主平安,说明楼主是有福之人,恭喜啊
④ 石龙水库的历史沿革
石龙水库(石龙过江水库)建成后由湖北省水利厅管辖,后由荆州专区(后改为荆州地区)管辖;荆州地区撤消(荆州和沙市合并组建荆沙市)后改由京山县管辖。石龙水库经历了省直、地直、县直管辖的三个过程。
⑤ 新密云水库经历了三次迁徙之路吗
据报道,密云水库的三次移民历时近半个世纪,第一次移民,始于回1958年密云水库建库之答初,为保证密云水库施工及拦洪,分两批搬迁了库区内65个村庄,进行清库。
1995年首批移民迁出,历时6年,从密云水库周围共分三批移民12484人到通州和顺义,另有2724人选择了投亲靠友。他们的住房条件比过去好,耕地、就业门路比过去多,特别是子女受教育的条件有所改善,为他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希望密云水库的水质和水量可以持续提升!
⑥ 江巷水库的水库历程
江巷水库自1974年开始动工兴建,后因种种原因于1976年停工,至今一直处于荒废状态。回2011年,随着中央、安徽省答委两个一号文件的出台、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水利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各方面条件日趋成熟,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江巷水库建设工作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县委、县政府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决心,再次启动江巷水库建设申报工作,委托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主持编制《江巷水库建设项目建议书》。
⑦ 丹江口水库的发展历程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举行开工仪式,比预定的开工日期提前了整整一个月。
1958年10月,湖北、河南两省所属的襄阳、荆州、南阳3个地区17个县的10余万民工挑着干粮,带着简陋的工 具,汇集到丹江口工地。这10万大军,要用扁担、筐子、小木船,运载着黏土、砂石,把汉江截流。
1958年11月5日,丹江口右岸围堰工程正式启动。10万民工发起了“腰斩汉江”的大会战。10万人三班倒,昼夜不停 工。那时候,施工现场不到2平方公里,几万人在一起施工,白天真称得上是人山人海。晚上没有电,照明用火 把、汽灯,从采料场到江边连成几条火龙。
1962年,在计划中要确保完工的年份,丹江口工程不但没有建完,而且被暂停施工。大坝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的现实,无情地给热情高涨的建设者们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1962年,中共中央七千人大会对“大跃进”错误进行纠正。这次大会的第二天,丹江口工程被要求暂停。此后,国家开始对基础建设进行压缩。后经多方努力,丹江口大坝没有下马,而是将主体工程停下来,开始处理质 量事故。
1964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丹江口工程复工。但此时,丹江口工程变成了分期进行。前期工程将大坝修建到162 米高程,实现能够防洪、发电。
1968年,丹江口水库大坝第一台15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1974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全部完成。此时的丹 江口大坝总长2.5公里,坝顶高程162米,装机容量90万千瓦。水库蓄水运行至今30多年,经历过几次大洪水考验 ,大坝安如磐石。
197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就南水北调问题专门写信给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建议广泛征求意见,完 善规划方案,把南水北调工作做得更好。同年10月,水电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南水北调规划工作的通知》”。
1979年12月,水电部正式成立了部属的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统筹领导协调全国的南水北调工作。
1984年,国务院批准从丹江口超发电收入中筹措3亿元,分10年安排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并从这时起,改 变了移民经费的分配办法,坚持面向千家万户,实行有偿扶持,变单纯生活救济为生产扶助,使移民的收入状况 迅速改观。
1987年7月,国家计委正式下达通知,决定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列入“七五”超前期工作项目。
1991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南水北调”列入“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把“南水北调”列入中国跨世纪的骨干工程之一。
1995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开始全面论证。
2000年6月5日,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有序展开,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定为西、中、 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调水。
2006年,国务院17号文件下发,对2006年6月30日之前的水库移民进行后期补偿。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每人每 年补偿标准为600元,连续补偿20年。
2014年后,这一库碧水将穿越万里母亲河黄河和中原大地,沿千里太行山脉东麓一路北上终点流进北京,多年平均可以为北方的河南,河北,天津,北京送水95亿立方米。
2014年12月12日,,随着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缓缓开启闸门,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近1亿人间接受益。
丹江口库区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这里气候适宜,空气清新,日照量最高。丹江口大坝附近水质透明,水面宽阔,风平浪静,使水库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国家重点项目南水北调大型工程的渠首,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它的全部建成,将以每秒500立方米的流量,把汉江之水送往华北地区。
丹江口水库的自然景色是旅游的最佳去处,江面上有四通八达的航线,库区内有自成体系的公路。从这里西上过河南南阳淅川的荆紫关可通陕西秦川,南下可达湖北荆楚,东进北上可入和南阳盆地中原大地,一水通三省。丹江口水面碧波千顷,天水一色,山清水秀,美丽如画,奇山异石,独具姿彩。游艇鱼舟荡漾在绿波之上,人绕水转,山随人移,人如画中行,山似水上飘。令人心旷神怡,乐趣无穷。水库的雁口一带有几十里狭长的江面,夹岸奇峰对峙,陡壁峭拔,野藤倒挂,山环水绕,这就是著名的丹江“小三峡”(云岭峡、太白峡、雁口峡),可与长江三峡、黄河三峡媲美。狮子山壁上有一天然石佛,高达15米,面向江面,平视前方,神态安详,正襟危坐,颇有乐山大佛之雄姿。其慈颜端庄肃穆,两手合掌于胸前,好像正在给坐艇、荡舟的游人祝福。
⑧ 黄壁庄水库的工程简介
黄壁庄水库位于河北省鹿泉市黄壁庄镇附近的滹沱河干流上,距省会石家庄市约30Km,是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两大支流之一滹沱河中下游重要的控制性的大(Ⅰ)型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12.1亿立方米。水库的任务是以防洪为主,兼顾城市供水、灌溉、发电和养殖等,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黄壁庄水库由水利电力部北京勘测设计院于1958年5月开始筹建并着手编制《黄壁庄水库工程初步设计书》,当年10月份由水库工程局正式开始施工,建,1959年拦洪,1960年蓄水,经历了1963年特大洪水后,于1965年进行扩建,至1968年达到现状规模;之后由于运行中部分工程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先后进行过几次除险加固处理。 工程总投资40103万元,水库建成后安全标准采用千年一遇。
黄壁庄水库征地高程为120.0m,淹没耕地4.09万亩,移民高程为125.0m,迁移人口46617人。
黄壁庄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273.7万亩,现状有效灌溉面积157万亩,年灌溉用水量5.6亿立方米。城市供水1亿 立方米。
黄壁庄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水库总库容12.1亿立方米,调洪库容7.3663亿立方米,兴利库容4.64亿立方米,死库容0.6968亿立方米,已淤积库容0.32亿立方米,死水位111.5m,起调水位114m,汛限水位114m,正常蓄水位120m,设计洪水位125.84m,校核洪水位128m。
⑨ 山西长治水库下游经过哪里
漳泽水库,也就是山西长治水库,又名太行湖,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郊。是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浊漳河南源干流上的一座大(Ⅱ)型多年调节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176km2,总库容4.27亿m3。所以长治水库的下游就是浊漳河南源的下游,最后并入浊漳河,再并入漳卫南运河水系。在漳泽水库大坝下游,浊漳南源蜿蜒北流,在黄碾镇西北出长治市郊区境内,进入潞城市,经曲里、宋村、韩村、河湃、曹家沟等村后流人襄垣县,在该县古韩镇甘村村东与浊漳西源汇合,浊漳南、西源合流后被称为浊漳河干流。然后浊漳河再流入漳卫南运河。
⑩ 山西长治水库下游经过哪里
漳泽水库,又名太行湖,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郊。是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浊漳河南源干流上的一座以工业、城市供水、灌溉、防洪为主,兼顾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多年调节水库。漳泽水库位于长治市北郊浊漳河南源干流上,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是一座以工业、城市供水、灌溉、防洪为主,兼顾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库。水库坝址以上干流长72.3公里,控制流域面积3176平方公里,占浊漳河南源全流域面积3580平方公里的89%。浊漳河南源发源于长子县发鸠山。漳泽水库流域包括壶关县、长治县、长子县、屯留县、长治市城郊区。流域上游壶关县境内的庄头水库、西堡水库、长治县境内的淘清河水库、长子县境内的申村水库、鲍家河水库、屯留县境内的屯绛水库等六座中型水库共控制流域面积1551平方公里,区间流域面积1625平方公里,设计天然年径流2.25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