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怎样养鱼
① 怎样管理养鱼的小型水库
采取综合养殖模式。水库综合养殖主要建立一个以鱼、蚌为主,畜禽为辅的水陆有机结合的生态体系。实行库边建舍养猪、鸭、鸡或鹅,水中养鱼、育蚌的立体综合利用。猪、鸭粪入库肥水,可增加水中有机物含量,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为鱼、蚌提供丰富的饵料,使物质能量得以多重利用和形成良性循环。一般每亩养鱼350尾,吊养育珠蚌1000只,养猪7头,养鸭20羽。
科学放养鱼种。投放大规格、多品种、足量的优质鱼种是水库养鱼获得高产的关键。
1.投放大规格鱼种。其规格为:鲢、鳙鱼50~75克/尾,草鱼70~100克/尾,鲤、鳊鱼50克/尾,鲫鱼30克/尾。
2.多品种混养。根据鱼类彼此间食性和生活水层的不同进行选择和搭配。其搭配比例为:鲢、鳙鱼50%,草、鳊鱼26%,鲤、鲫鱼24%。
3.鱼种放养量。要根据水库条件而定,但不要超过水体的承受能力。实行鱼、蚌混养的水库,一般每亩放养300~400尾鱼种;单一养鱼的水库放养量可大些,亩均在400尾以上。
合理投饵和施肥。小型水库养鱼要获得高产、高效,单靠水库中的天然饵料是不够的,必须增投人工饵料。施肥时,猪、鸭粪一般不直接施放,要先经发酵,但少量的猪粪可采用水力冲入库内。
建好拦鱼设施。拦鱼设施要建好,否则会造成水库鱼类大量逃逸,影响成鱼回捕率。水库拦鱼设施可用尼龙网、竹梢、铁丝网、钢筋栅等建造,其网目或间距视放养鱼种的规格而定。
做好鱼病防治工作。一是坚持用生石灰清库消毒。二是鱼种下库前用5%食盐溶液清洗鱼体5分钟,草鱼种需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三是定期泼洒药物。四是投喂药饵和食场挂篓等。
实施轮捕轮放。小型水库实行轮捕轮放,一般采取一次放足,分次捕捞,捕大留小,边捕边放。
② 水库 养鱼如何养最好
那肯定是刚孵化出来的水花比较适合 但是这样的话第一年肯定没有出塘版的鱼,而且比较权费功夫,如果养一龄鱼种或者春片的话也比较适合的,所以建议你轮捕轮放比较好,先放点一龄鱼种进去,等以后每年4月5月的时候买水花放进去,当然也可以网箱管理水花,几个平方就够了,然后用豆浆什么喂养,等成秋片后放进水库,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成本而且可以开发水域的潜力
③ 饮用水水库如何养鱼
一般来说,饮用水的水库是绝对不能投喂饲料的,也不能游泳、水库周边放牧等。总之,只要有可能污染水源的,一切禁止!
不过。日久天长了,水里自然会有它自己的生态系统,这类水库可以混养,中上层的鲢鱼、鳙鱼,底层的鲫鱼、鲤鱼。另外,武昌鱼属于中层鱼,也可以养。
鲫鱼、鲤鱼吃水底的青苔、水藻等,产生的排泄物,可以滋生微生物及浮游生物,会被鲢鱼、鳙鱼滤食。另外,水库周边的树木、农田里的昆虫也会掉进水里成为食物。
我们这里有个大水库,是专供城市饮水的,虽然从来不喂,但里面的鱼个头很大,鲫鱼大的都在1斤以上,鲢鱼、鳙鱼大的有20-30斤。
④ 水库是否可以养鱼
鱼类是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适当养鱼对保证水质是有利的;渔业水产养殖回是水库效益的一部分。答 水库养殖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的是“集约化养殖”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大规模”和“高密度”为特点,污染来自于饲料残饵及养殖业用药。 水质污染,一方面直接影响到养殖者自身效益,另一方面,《水污染防治法》有规定:从事水产养殖应当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和使用药物,防止污染水环境。
⑤ 大水库养鱼怎样捕捉
在水库中养鱼..一些大、中型水库,在蓄水之前,没有能够彻底清基,不但库底仍然保持原来高低不平的地形,还留下不少树木、房屋等大型障碍物,加...
⑥ 水库怎样养鱼
注意事项注意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水库养鱼与池塘养鱼是两个概念。他们的模式完全不一样的.
水库在放养经济鱼类之前,必须在水库所有的进、出水口建好拦鱼设施,并加强日常管理和保养维修,以防发生逃鱼事故。水库拦鱼设施,主要有网拦鱼设施,电拦鱼设施和竹、木栅拦鱼设施三种。网拦鱼设施它具有拦鱼效果好,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安装管理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拦鱼网的网长和网高均要比拦截处的实际宽度和深度分别增加10-15%,网目大小要因放养鱼类大小而定,水平缩结系数一般取0.6-0.7,通常采用打桩式和抛锚式两种方式安装固定。电拦鱼设施是根据鱼感电后能回避的原理设计的,当鱼游向电栅,遇到一定强度的电场,即会受到电的刺激改变自己的游向,而起到拦鱼作用。竹、木栅栏拦鱼设施具有取材方便、建造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但经不起大流量洪水的冲击、安全性能差,现在很少使用。
二、经济鱼类放养
1.放养种类的选定。我国大多数水库中浮游生物数量多,因此,鲢鳙鱼是主要的养殖对象,为了充分利用其它饵料资源,还可放养以食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鲤、鲫和草食性的草鱼、鳊鲂等。
2.放养鱼种的规格和质量。投放水库中的鱼种,如果规格小,入库后常密集成团游泳,难以吃到饵料,觅食能力差,生长也缓慢,同时它们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力差,易被凶猛鱼类捕食,使成活率低,回捕率不高,直接影响水库的鱼产力,反之,投放鱼种的规格大些,上述情况将会明显的改变,而且放养规格大的生长速度快,但另一方面鱼种规格越大,所需生产成本越高,因此各地可根据自己的条件,水库大小、凶猛鱼类的危害程度,作适当规定。我国目前对鱼种规格的要求一般是:鲢鳙11.5-13.2cm,草鱼13.2-14.8cm,鲤、鲂鱼6.6-8.3cm。投放水库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游动活泼、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3.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大中型水库因面积大、水深、库容大、鱼类的生态条件极为复杂而且又很难控制,主要依靠库内天然饵料进行粗养,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主要根据水库的营养类型决定。富营养型水库,每亩可放110-140尾,其中鲢鱼占35-40%,鳙鱼占50-55%,草、鲤、鳊等可占5-15%;一般营养型水库,每亩可放养80-110尾,其中鲢鱼占30-35%,鳙占55-60%,草、鲤、鳊等可占5-15%;贫营养型水库,每亩可放50-80尾,其中鲢鱼占25-30%,鳙鱼占60-65%、草鲤、鳊等可占5-15%。对小型水库,因其面积小、养鱼管理比较方便,水不深、有利于饵料生物的繁殖和鱼类的生长,凶猛鱼类数量少,易于清除,从事养鱼生产可分为稀放粗养和密放精养两种方式。稀放粗养方式一般每亩放养13-14cm的鱼种80-100尾,其中鲢鱼占40%,鳙占50%,草鱼占4%,鲤、编鱼各占3% 左右。
⑦ 请问一个水面200亩,平均水深8米的水库,怎样养鱼才能发挥最大效益。(或者怎样养殖,养什么鱼)最好。
觉得格网养比较抄好 池塘养鱼主要饲养技术包括混养和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
混养和密养 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中国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高产量。
轮捕轮放 即一次放足鱼种,饲养一个时期后,分批捕出其中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充鱼种。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池塘单位水体始终保持适宜的密度,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鱼产量。
⑧ 水库养鱼的方法
水库养鱼要根据水体的具体环境与状态而来,如果水体较肥的话,可以放养一些滤食浮游生物或者腐屑的鱼类;如果较瘦可以用网箱养一些吃食性鱼类,如青鱼、草鱼、鲤、鲫等。不过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开发一些名贵性的鱼类。如螃蟹、甲鱼。养之前先进行经济规划,投多少鱼苗,需要多少饲料,收获多少,产值多少,效益多少,还包括人工、电费、药费、饲料费用等。
最好参考《水库增养殖学》等一些书籍或资料。
⑨ 水库养鱼怎样调节水质
观赏鱼
随着气温渐渐升高,夏季养鱼最需要关心的就是水温了,如果这时候没回有好答好注意水温的变化很有可能引起水质的改变,这时候就比较容易出现观赏鱼的疾病了。那么夏季养鱼该如何调节水质呢?
1、定期加注新水:一般7—10天加水或换水一次,每。平时注意观察,根据水质情况及时采取加水、换水措施进行适当调节,保证池水利于鱼类生长。
2、增氧机增氧
精养池在夏季应安装增氧机,在晴天的中午2—3时开增氧机调节水质,有浮头危险时,开增氧机增氧。
3、其他方法
在夏季,还要采用其他辅助方法来调节水质,比如定期搅动池底,促使物质循环代谢;及时清除污物、残饵防污染,适时杀灭水蚤及其他药物调节法等。
4、防止鱼病
夏季也是鱼病的易发季节,应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食场、饵料台每10天清理一次,然后每个食场用漂白粉250g或生石灰7.5—10kg,用水溶化后泼洒,一般可每15天全池泼洒一次,使水中漂白粉达1mg/kg或泼洒生石灰达20mg/kg来防病治病。平时还应注意观察。发现鱼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⑩ 我承包一个30亩小水库,一年一万块,怎么养鱼才可以赚钱,怎么养鱼才不会亏本,
要看在什么地方 位置和运营方式有很大关系 不过你的租金太便宜了 想赔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