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水库节
『壹』 节约用水文章
身为北京人我们经常自豪地说:“北京什么都不缺!”但是越来越严重的水危机已经使我们北京人再不敢夸这样的海口了。
一天, 我和爸爸妈妈去密云水库玩,路上我看见一修车店门前竟然挂着一个写有“纯矿泉水洗车”字样的大牌子。看后我在想,现在北京这么缺水,你却用矿泉水洗车,有朝一日水荒了,你一定会傻眼。
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每人每月限量用水1吨,超出限量每吨40元!这不是骇人听闻。大连已在压缩城市供水量,对超标用水收取20倍的水费;天津供水源潘家口水库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开始调动死库容水量供水;此外,哈尔滨、沈阳、威海、西安等许多城市都在采取限量和提价的方式降低水耗。为解决华北地区全面缺水的状况,水利部紧急上马南水北调工程。
如果,没有了水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如果没有了水,花儿就不会存在,树木就会枯萎,河流就会干枯。没有了植物,也没有了绿色,也就没有了动物,没有了动物,生态就会失去平衡。想象看吧!如果没有了水,也就等于宣判了我们人类的死刑。
水是万物之源,水是我们人类生存之本。假如有一天,地球上的水消失了,大自然失衡了,那么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就会加倍的报复我们人类,漫天的黄沙、滔滔的洪水、强烈的地震就会随之而来。如果那时我们再来挽救我们失去的一切,就太晚了。这一切不是骇人听闻,危言耸听,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从小事着手,爱护环境,争取在还没有“亡羊”的时候,就先“补牢”不是更好吗?毕竟我们离“亡羊”的时候已经不远,恶劣的环境就像一只狼,正在窥视着我们的美好生活。
来吧!让我们作为保护地球的使者,为了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为了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为使子孙后代长治久安;为使地球生命繁荣灿烂而奋斗吧!
『贰』 请告诉我两个勤俭节约的故事。(400字)
1——毛主席的故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先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在毛主席生前用过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过20 多年、已补过73次的睡衣。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提出给他换一件新的,他都执意不肯,直到逝世前夕,他老人家还是穿着这件补钉缀补钉的睡衣。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他老人家首先倡导不吃肉、不吃水果,常常是几个烤芋头就是一餐饭,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在周总理身上,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化身!
2——邓小平厉行节俭伴随他三落三起的一生,有许多感人的细节,魅力无穷,再三回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在一些先阔起来的人已把节俭看作小气抠门,把浪费当成促进消费。但是这些人完全忘记了我们资源匮乏的国情。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在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中,已有四百多个供水不足。“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资源危机观。厉行节俭,是应对资源短缺的最重要的选择。今天,深感水荒、电荒、煤荒、油荒切肤之痛的我们,应比白居易更加具有节俭的紧迫感,深深感到领袖们厉行节俭的细节魅力的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