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温泉 » 生态自然保护区

生态自然保护区

发布时间: 2020-12-16 09:46:51

Ⅰ 什么叫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复区指对一定面制积的陆地或水体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区内严禁任何直接利用自然资源,严禁一切生产性经营活动。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濒危动植物的主要分布区,水源涵养区,有特殊意义的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和化石产地等。自然保护区不能有人为的直接干涉,任自然流程正常进行,包括特定时间内的-些自然作用,如自然火烧、群落自然演替、自然病虫害、风暴、地震等。

Ⅱ 23类自然保护地有哪些

自然保护地类型。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依据管理目标与效能并借鉴国际经验,将自然保护地按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高低依次分为3类。
国家公园:是指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域或海域,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具有全球价值、国家象征,国民认同度高。
自然保护区:是指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的区域。具有较大面积,确保主要保护对象安全,维持和恢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及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
自然公园:是指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具有生态、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可持续利用的区域。确保森林、海洋、湿地、水域、冰川、草原、生物等珍贵自然资源,以及所承载的景观、地质地貌和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包括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湿地公园等各类自然公园。
制定自然保护地分类划定标准,对现有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海洋公园、湿地公园、冰川公园、草原公园、沙漠公园、草原风景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自然保护小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开展综合评价,按照保护区域的自然属性、生态价值和管理目标进行梳理调整和归类,逐步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

Ⅲ 齐云山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什么生态系统

他在自然生态系统当中属于国家级生态系统。

Ⅳ 自然生态保护区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现行清水沟流路黄河入海口和原刁口河流路(黄河故道)黄河入海口区域,目前总面积为1530km2,是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自然资源保护区。黄河入海口地区是黄河三角洲生态演进最为剧烈、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区域,由于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从而使黄河三角洲的湿地面积在逐年增大,是世界上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地面高程为0~7m,主要为河道、古河道、天然堤、河间洼地、滨海潮间带等地貌形态。生态农业地质类型主要为均质砂壤型、体层粘壤型,少量夹层砂壤型、夹层粘壤型及底层粘壤型。土壤类型主要为滨海潮滩盐土、滨海盐土、盐化潮土,土壤含盐量0.14%~2.12%。地下水矿化度2~80g/L,潜水埋深0~3m,极易发生次生盐渍化。淡水资源主要为黄河水和地表降水。土壤养分中富含K、Fe、Mn、Cu、B、Se,缺乏N、P、Mo及有机质。土壤中有害元素Hg、As、Pb低于国家自然背景值(I级),属地球化学环境优良区。大面积的浅海滩涂和沼泽,丰富的湿地植被和水生生物资源,为鸟类繁衍生息、迁徙、越冬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环境,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

保护区共有各种植物393种,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从植被类型看,本区又分成5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26个群丛。植被面积为65319公顷,植被覆盖率为53.7%。植被组成以自然植被为主,占植被面积的77.9%;人工植被主要为人工营造的刺槐林,占植被面积的22.1%,与保护区周边地区的人工刺槐林连成一片,面积达11300公顷。另外还有33000公顷的天然苇荡。广阔的滩地和植被构成新、奇、野、旷的自然景观。

保护区内动物可分成陆生动物生态群和海洋动物生态群,有记录野生动物1524种。各种鸟类268种,属国家1级重点保护的有7种,2级重点保护的有34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附录I的有7种,附录Ⅱ的有26种,附录III的有7种。

Ⅳ 《自然保护区》是如何分级、分区的

《自然保护区》分级:

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全国或全球具有极高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并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2、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在本辖区或所属生物地理省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以及休息、娱乐、观赏价值,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3、市(自治州)级和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在本辖区或本地区内具有较为重要的科学、文化、经济价值以及娱乐、休息、观赏的价值,并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分区:

1、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是指以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下分5个类型。

2、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所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3 、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草原植被及其生境所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4、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荒漠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共同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5、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水生和陆栖生物及共生境共同形成的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6、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海洋、海岸生物与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7、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野生植物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植物和重要经济植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8、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野生动物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动物和重要经济动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9、古生物遣迹类型生然保护区,是指以古人类、古生物化石产地和活动遣迹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10、地质遣迹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特殊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奇特地质景观、珍稀矿物、奇泉、瀑布、地质灾害遣迹等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5)生态自然保护区扩展阅读:

国家级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其生态系统在全球或在国内所属生物气候带中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2、其生态系统中具有在全球稀有、在国内仅有的生物群或生境类型;

3、其生态系统被认为在国内所属生物气候带中具有高度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4、其生态系统尚未遭到人为破坏或破坏很轻,保持着良好的自然性;

5 、其生态系统完整或基本完整,保护区拥有足以维持这种完整性所需的面积,包括具备 1000公顷以上面积的核心区和相应面积的缓冲区。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

Ⅵ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生态环境有哪些问题

一是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问题严重。长期以来大规模的探矿、采矿活动,造成保护区局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
二是部分水电设施违法建设、违规运行。当地在祁连山区域黑河、石羊河、疏勒河等流域高强度开发水电项目,共建有水电站150余座,其中42座位于保护区内,存在违规审批、未批先建、手续不全等问题。
三是周边企业偷排偷放问题突出。部分企业环保投入严重不足,污染治理设施缺乏,偷排偷放现象屡禁不止。巨龙铁合金公司毗邻保护区,大气污染物排放长期无法稳定达标,当地环保部门多次对其执法,但均未得到执行。石庙二级水电站将废机油、污泥等污染物倾倒河道,造成河道水环境污染。
四是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不力。2015年9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林业局就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对甘肃省林业厅、张掖市政府进行公开约谈。

Ⅶ 中国有哪些生态环境保护区

楼主所讲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区。
估计应该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前者包括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等;后者包括水源涵养林、水源保护区等。

Ⅷ 什么叫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分类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版有特权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根据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将自然保护区分为三个类别: 1)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是指以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2)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是指以野在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3)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是指以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等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Ⅸ 生态公园之一:自然保护区

一、概述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由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共同构成的生命支持系统及生态过程,即自然界。人类早期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进入工业社会后,加快了改造自然的步伐,在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下,企图摆脱自然的束缚,结果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出现了臭氧层破坏、温室气体、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酸雨危害、淡水危机、垃圾成灾、有毒化学物污染等问题,于是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脆弱,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因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便在全球迅速展开。

1978年世界保护联盟将形形色色的保护区统一分为10个类型,1994年又给保护区作了明确的定义:“保护区主要致力于生物多样性、自然和有关文化资源的管护,并通过法律或其他有效的手段来管理的陆地或海域”,并提出了新的分类系统:①严格的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研究、环境监测,降低人为干扰,禁止公众进入);②国家公园;③自然纪念地;④栖息地/物种管理区;⑤保护性陆地景观/海洋景观;⑥资源管理保护区。这是按保护的严格程序依次递减的顺序划分的。

我国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6年,其后按主要保护对象划分为9个类型:①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②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③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④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⑤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⑥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⑦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⑧地质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⑨古生物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我国的分类是以保护对象为依据,它比管理目标的分类更具体。这9个类型全部包括在本书风景成因分类之中,只不过风景的类别更多,加入美因子以后,划分更细。故本章按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分类介绍部分自然保护区,以示风景区与自然保护区的性质和分类的异同。但本书的风景成因分类表(表3-4),以及在讨论风景区与各类保护区的关系(表3-5)时,已参考了国际的目标分类原则。

自然保护区对人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自然保护区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由于人类的干扰破坏,许多自然面貌已难以辨认,只能依靠文献资料、考古等来推测,因而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生态系统或原始景观地段,是极为珍贵的自然界的原始“本底”;②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物种极为珍贵,袁隆平就是因为找到了天然野生水稻,才培育出高产的水稻品种;③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实验室;④自然保护区是向人们进行自然与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的天然博物馆和课堂;⑤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胜地;⑥自然保护区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除前面已介绍的自然保护区之外,以下再介绍少数自然保护区,其资料主要来自谢宇主编的《珍贵的自然保护区》。

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1.墨脱自然保护区

墨脱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南部,面积62620hm2 ,有从热带到寒带完整的生物和生态系统。这里仍保持着原始状态,是特有的天然基因库和宝贵的研究基地。在海拔800m以下的河谷地区,是壮丽的热带景观,山坡上是常绿阔叶树组成的热带森林;2400m以上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拔2400~3800m的山上为暗针叶林,速生和高产的针叶树高达40余米,构成摩天森林;海拔4700m的高山上为灌丛和草甸,有些柳树只有30~40 cm高,有些灌木长长的枝条匍匐在地面上,高山草甸植物茎秆更矮,有长着茸毛的叶子和发达的根系;再往上,常年白雪皑皑,高等植物无法生长,而在岩石上却有近百种植物,雪莲是最突出的野生植物,可治疗多种疾病。保护区内有多种野生动物,包括42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

2.尖峰岭自然保护区

尖峰岭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西南部的群山之中,总面积7762hm2 ,以其原始热带雨林而闻名于世。落叶树很少,板根高出地面4~5m,绞杀植物众多,木质藤本植物粗大。这里的雨林按海拔高度可分为5类:在较低的小山上为热带半落叶季雨林;200~700m的地方为热带常绿季雨林;250~750m的峡谷里为热带沟谷雨林;海拔700~1000m的山上布满了热带山地雨林,树木普遍高达40m,基部有板根;海拔1100m以上为矮林,奇形怪状,上面布满苔藓。

保护区的坡垒和海南紫荆木耐腐朽、抗病虫,作为航海船体可用数百年。高山蒲葵一片叶子可为3人遮雨,树蕨需一人伸开手臂才能抱住。野生动物种类繁多,飞鼠能飞得像鸟一样快,还有珍稀的黑长臂猿生活在此。

三、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1.海南省东寨港自然保护区

东寨港自然保护区面积5240hm2 ,沿海南岛东北海岸延伸,是中国面积最大、树种最多的红树林,占我国红树树种的80.6。大多数红树只有2~3m高,叶片形成茂密的华盖,涨潮时漂浮在海面上,叶片能将过多的盐分排泄出去。红树为“胎生繁殖”,其种子悬挂在母树上时便萌发幼芽,落地扎根,或沿岸漂流,4个月之内均能扎根生长。红树林的生态价值在于它的根能形成稳固而稠密的网络,抓住水里的淤泥、碎石、碎片,筑起坚固的天然围栏,阻挡潮水对海岸的冲击,保护岸后的农田,落叶经细菌分解成养料,成为海洋生物的食物,红树林的茂密华盖和丰富的食物使之成为鸟类的天堂。因而以红树林为基础,形成一个庞大的生物系统。

2.垦丁自然保护区

垦丁自然保护区位于台湾省南端的恒春半岛,总面积32640hm2 ,西海岸的珊瑚礁临海而立,海岸下遍布裙板状珊瑚礁。东海岸有隆起的珊瑚礁台地,高达300m,冬季东北季风将白沙吹到高地上,形成沙堆;夏季大雨,又将沙子冲回海里,形成广阔的沙河和沙子瀑布。海岸森林的主要树种有棋盘脚树、莲叶桐。山地植物群落的季风林有1233种维管束植物,原始森林是珊瑚礁植物、热带雨林和季风林的混交林,保护区有鸟230种、蝴蝶162种,占台湾蝴蝶总数的三分之一。

保护区以海洋生态系统闻名。236种硬珊瑚和大量软珊瑚以其美丽的颜色装饰着海洋世界,并为1015种珊瑚礁鱼、146种海蚌及种类繁多的龙虾、螃蟹提供栖息地。另有134种海藻,有绿、棕、红等各种颜色,为海洋动物提供食物。

四、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1.白鳍豚自然保护区

白鳍豚是一种大型水生哺乳动物,体长2~2.5m,体重100 多千克,每胎生1~2头幼豚。它的视力很差,靠回声定位识别目标,喜欢在江河交汇、鱼类丰富的地区生活。

白鳍豚是世界上幸存的4种淡水豚之一,以前曾广泛分布于地球上,但现在只有在长江中下游才能见到,且数量极少。据调查,长江中的白鳍豚,1986年大约有300 头,1993年大约150头,最近不到100头,有人估计,如不抢救,将在25年内绝灭,被称为“水中的大熊猫”。

白鳍豚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洪湖市,面积135km2 ,建于1988年。区内小河密布,生态环境极好,是白鳍豚适合的栖息地和庇护地。

2.海龟自然保护区

世界上有7种海龟,我国有5种,最大的海龟有时宽达2m,体重150kg。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绿海龟通常长1~1.3m,体重100kg。雌绿海龟每年返回出生地一次,4~10月夜间爬到海滩上产蛋,依靠阳光50~70 d后即可孵出幼龟。

我国的海龟自然保护区建于1985年,位于广东惠东县的海龟湾,是一片隐蔽不受干扰的原始环境,有1000多只海龟每年来此。保护区将孵出的幼龟饲养很短一段时间后即放入大海。

保护区建立后,绿海龟的数量逐渐增加,现已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

3.坝王岭自然保护区

坝王岭自然保护区建于1980年,位于海南岛西部昌江黎族自治县的山区里。原始雨林郁郁葱葱,生长有1000多种植物,为长臂猿、水鹿及其他40种珍贵的野生动物和1000多种鸟类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栖息地。

五、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1.花坪自然保护区

花坪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东北部龙胜各族自治县和临桂县之间的蔚青岭山脉。在保护区1114种高等植物中,银杉最令人注目。1000万年前银杉曾遍布欧亚,后遭遇冰川,被认为已经绝迹。1955年在花坪发现了银杉,引起了世界植物界的极大兴趣。为了拯救这濒危孑遗种属,1961年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银杉是高大常绿针叶树,叶子背面有突出的银色叶脉,生长在海拔1400m左右的陡峭山上,繁殖能力和适应性差,处于绝灭的边缘。

保护区的野花达200多种,四季重葩叠锦,艳丽无比。这里是真菌的世界,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真菌,莲花菌长着花瓣形的叶子,高1m,重50kg左右。长在树上像一把大伞的真菌,足够4~5人遮雨。林中有500多种野生动物。

2.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以其极为美好的原始景观、种类繁多的古老物种和独特的地貌而闻名于世。全世界有15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该保护区就有13种,故享有“绿色王国”的美称。许多古近-新近纪或白垩纪的孑遗植物、古老珍稀生物群落仍处于原始状态,保存着天然的野生状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珙桐林,其花朵盛开时如同一群白色的鸽子停留在树上,因此,又被称为“鸽子树”,已被引向全世界。保护区还拥有野荔枝、栗子、山核桃和猕猴桃等大量食用植物,动物种类极多。梵净山地貌奇形怪状,风景优美,变化无穷。

六、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区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由喜马拉雅山地和藏南高原宽谷盆地构成。珠穆朗玛峰及其周围的山峰是现代冰川的中心,几大片冰川从峰顶分散开来,布满山坡和周围的峡谷。珠穆朗玛峰是一座金字塔形的山峰,由冰川凿磨而成,其南部有许多冰川湖和冰碛台地。5100~5400m间发育冰塔林地貌生态系统。由低而高,可以看到从亚热带到寒温带完整的自然景观。喜马拉雅山北面,覆盖着4种半干旱灌丛草原生态系统:高原亚寒带灌丛草原,高山亚寒带草甸,高山寒带冰缘,高山冰雪带生态系统。高大的山系两侧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南部为温暖、湿润和多雨的山地季风气候,北部是典型的寒冷和半干旱高原大陆性气候。

保护区的参天巨树非常丰富,如喜马拉雅铁杉高达60m,使周围其他树木显得十分渺小,它是古地中海气候中的典型植被,幸存数千万年之久。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种类多得惊人,有许多是珍贵稀有和濒危动物,如长尾叶猴、雪豹、藏野驴……珠穆朗玛峰周围经常出现巨大的旗状云团,还有几十种其他奇形怪状的云团。

设立保护区的目的,在于保护世界最高峰的自然景观在世界上独特的地位。保护区由3部分构成:①核心区,包括科学保护区和绝对保护区;②科学实验区,分布于核心区的周围,以保证核心区不受人类破坏;③经济开发区,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8 ,保护区70 的人口住在这里,管理办公室和服务中心也设在这里。保护区在科学研究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我国划分的自然保护区9种类型中,与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有关的自然保护区,见前文风景区所列实例;有关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的自然保护区,见本章第三节,均不赘述。

Ⅹ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有哪些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有:

1、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县海坨山南麓,地处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中,总面积4671公顷,距北京市区90公里,距延庆县城25公里。西、北分别与河北省怀来县和赤城县接壤,东、南分别与延庆县张山营镇佛峪口、水峪等村相邻。

2、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天津市滨海地区,总面积35913公顷,1984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由贝壳堤、牡蛎滩构成的珍稀古海岸遗迹和湿地自然环境及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和管理对象的国家级海洋类型区域。主要保护对象为贝壳堤、牡蛎滩古海岸遗迹和滨海湿地。

3、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市昌黎县沿海,面积300平方公里,分陆域和海域两部分,其中陆域面积91.5平方公里,海域部分面积208.5平方公里。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沙丘、沙堤、泻湖、林带和海洋生物等构成的沙质海岸自然景观及所在海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4、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山西省吕梁山脉的北端,宁武县、五寨县、岢岚县交界处,是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珍稀动物褐马鸡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既是褐马鸡的集中分布区,也是中国暖温带残存的天然次生林分布区中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保存有大面积华北落叶林和大片的云杉林。

5、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8′-118°55′,北纬43°59′-44°27′。保护区总面积为10.04万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97年,2000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原、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