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红线管理
1. 什么是生态红线
生态红线
是
我国
生态环境
保护的
制度创新
,是个综合管理体系,由
空间
红 线、
面积
红 线和管理
红线
共同构成。
生态红线主要分为重要
生态
功能区
、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三大
区域
。
2. 生态红线和生态控制线区别
生态红线是指为了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禁止开发建设的区域,是绝对不能碰的。
生态控制线是指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但可以进行一定的开发活动,是开发与禁止的中间阶段。
生态红线比生态控制线更为严格,也即将纳入国家法律,是绝对禁止破坏的区域。
解释得不清楚之处请谅解。
3. 什么叫生态红线
生态红线一般指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生态保护红线具有系统完整性、强制约束性、协同增效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等特征。具体来说,生态保护红线可划分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限。
(3)生态红线管理扩展阅读:
生态保护红线标识含义: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生态保护红线标识取自书法和象形文字“山”的意向形,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同时,鲜红的红线给人以警示,传达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安全底线和生命线的本质。整个标识造型开放舒展、色彩鲜明,充分展现了生态保护红线这一生态保护领域“中国名片”的风采。
4. 什么是生态红线生态红线遵循哪些原则
生态 红 线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是个综合管理体系,由空间 红 线、面积 红 线和管理 红 线共同构成。
5. 风景区生态红线划定的调整申请怎么写
第一条 为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依法在陆地和海洋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生态保护红线所包围的区域为生态保护红线区。
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其管理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将生态保护红线纳入相关规划并施行。
第四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环境保护、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林业、文化、旅游发展、测绘、海洋、水产畜牧兽医、气象等行政主管部门成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协调组及总技术组,研究决定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重大事项,组织、指导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实施工作。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相应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管理协调机制。
6. 中国生态保护红线如何划定
北京3月12日“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项明确任务。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指出,生态保护红线将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起一道制度“屏障”。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不少自然保护区,但生态破坏的情况仍时有发生。黄润秋表示,生态保护红线将为现有自然保护区增加一个“制度屏障”,实现进一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