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亭水库
⑴ 官厅水库
官厅水库
(Guantingshuiku)
北京历史上第一座大型水库。在河北省西北部怀来县和北京市延庆县之间,是治理海河水系永定河水患的主要工程之一,也是供北京市工农业及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同时又有水力发电、提供灌溉的效用。1951年动工兴建,1954年完工,1955年拦蓄洪水。水库设计库容22.7亿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9.2万平方公里。主要工程有拦洪大坝、溢洪道、发电厂房等。拦洪坝筑于永定河从延怀盆地流入西山峡谷的西口,长290米,坝底宽360米,顶宽10米,最大坝高45米,最高蓄水位483.07米。溢洪道长430米,最大泄洪量560立方米/秒。水电站共装机3台,容量为3万千瓦。永定河是一条径流量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亦大的河流,泥沙在下游河床长期沉积,形成仅次于黄河的“悬河”,历史上常决口、迁徙,发生水患,被人们称为“小黄河”。官厅水库建成后,对保证下游两岸,特别是首都的安全和工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如1953年和1959年,入库洪峰流量分别为3400立方米/秒和2500立方米/秒,大坝拦洪后分别削减洪峰77%和96%。避免了下游决口成灾。但是由于官厅以上泥沙来量大,水库死库容的66.5%、兴利库容的19.5%和防洪库容的6.5%被淤积,这就降低了防洪标准。现在官厅水库已淤积泥沙6亿立方米,随着库容减少,防洪能力已从千年一遇降到370年一遇。目前还不能防御超标准洪水。官厅水库来水量也在逐渐减少,这也影响了蓄水功能。据统计,1950—1959年,平均来水量为19.4亿立方米;1960—1969年减为13亿立方米;1970—1979年为8亿立方米;1980—1985年更减少至5亿立方米。其中1985年,来水仅3亿立方米。
⑵ 官厅水库在哪
中国海河水系永定河上第一座大型水库。在中国河北省怀来县,距北京105公里。永定河为海河水系主要干流之一,大部流经黄土地区,含沙量大(最大达32.2%),有「小黄河」之称。下游受到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常氾滥成灾。为了根治永定河,1951年10月开始兴修官厅水库,1954年5月5日建成。水库建於官厅山峡入口处。据传明代在此设有「把水官」,监视水情。旧有官厅村,水库因以官厅命名。水库坝高45公尺,把永定河水蓄积在坝以上桑乾河、洋河、妫水冲积的怀来盆地中,面积230平方公里,控制永定河97%的流域面积的径流,库容22.7亿立方公尺(近年因泥沙淤积,库容已逐年减少)。可以拦蓄官厅以上百年一遇的洪水,解除平、津地区洪水威胁,保证京山、京汉两铁路的安全。还供应北京城市用水,利用废水还可灌溉北京东南郊2万多公顷农田。库内为北京等城市提供大量水产。发电站装机容量为3万瓩,1955年建成,电力供平津唐电网高峰负荷时工业和照明用。沿岸修建了园林,为北京附近风景区。
官厅水库在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和北京市延庆县界内,于1951年10月动工,1954年5月竣工,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库;主要水流为河北怀来永定河,设计总库容41.6亿立方米,水库流域总面积4.34万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470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4.6秒立米,设计洪水流量11450秒立米,总库容21.9亿立米,设计灌溉面积150万亩,装机容量3.0万千瓦。水库运行40多年来,为防洪、灌溉、发电发挥了巨大作用。
官厅水库曾经是北京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库区水受到严重污染,90年代水质继续恶化,1997年水库被迫退出城市生活饮用水体系。
⑶ 官厅水库的作用
官厅水库在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和北京市延庆县界内,于1951年10月动工,1954年5月竣工,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库;主要水流为河北怀来永定河,水库面积可达280平方公里,常年水面面积为130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41.6亿立方米,水库流域总面积4.34万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470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4.6立方米/秒,设计洪水流量11450立方米/秒,总库容21.9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50万亩,装机容量3.0万千瓦。水库运行40多年来,为防洪、灌溉、发电发挥了巨大作用。
官厅水库曾经是北京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库区水受到严重污染,90年代水质继续恶化,1997年水库被迫退出城市生活饮用水体系。之后在2007年8月被重新启用作为北京饮用水水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