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丛柏庵门票
A. 费县仙人指的由来
费县仙人指来源于费县仙人洞。
费县仙人洞在费县城南15公里处的许家崖乡以东,玉环山之阳,有古庙一座,曰丛柏庵,创修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至三十七年(1558)。重修以后,又逾2年,始立玉环山丛柏庵碑记,今犹可考。及至清代,屡次重修,载之甚详。庙宇中有玉皇殿、泰山殿、关公殿、灵官殿与金姑殿等。近百年来,迭遭战乱,相继倾圮。
此地悬崖环列,危岩欲坠。上有苍松围绕,下有银杏凌空,林木茂密,青苔掩映,山光岚气,令人迷恋,故历代游客共推胜地。丛柏庵北有深邃山洞,可容千人,半明半暗,幽曲穹窿,南北两门,中间相通,还有天窗,上下两层。三伏盛夏,洞中寒气袭人,入内小憩,气爽神清,别有天地,犹如仙境,因名仙人洞。
明代天启二年(1622)武英殿大学士张四知(明末阁老)在此避暑时,留有"四面青山一线天,玉环高戴彩云间,远隔咸阳三千里,避秦何必入桃源"的诗句,至今广为传诵。庙院中古银杏一株,挺拔耸立,高约40米,树干直径2米,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树下有井,曰"响水泉",冬暖夏凉,清澈如镜,素有"醴泉"之称。泉中青蛙鼓而无声,当地人有"仙人洞的蛤蟆干鼓肚"之说。下有小桥,曰"仙人桥"。再下有养鱼池,曰"八卦池"。人行桥上,青山倒影,池水荡漾,似驾彩虹。
B. 费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地处沂蒙山山脉东段,是沂蒙山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建有雄伟壮观的“世界第一人行悬索桥”、沂蒙山小调活态博物馆、标志性文化景观建筑望海楼、具有“天然氧吧、天然动植物园”之称的塔山森林公园、明代道观玉皇宫、世界最先进的索道及360°观景水晶吊箱、集奇秀险于一身的江北第一悬崖栈道、滑道、攀岩等20多个经典项目及近百个各具特点的景点。是“沂蒙山区好风光”的典型代表和核心景区。
2、云瀑洞天景区:沂蒙云瀑洞天景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南张庄乡,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景区由指动石、天蒙湖、林中乐园、醉石林、云龙瀑、通天峡等游览区构成,是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天然地质博物馆”“天下巨石第一阵”等美誉。
3、塔山森林公园:前身为国有塔山林场,于1946年建场,总面积5万亩。塔山海拔929米,因山峰陡峭如塔故名。塔山眺望,山风呼啸,松涛阵阵,层峦叠嶂,沂蒙风光尽收眼底。塔山水库坐落在总场西200米处,群山环抱,山清水秀,是游客垂钓、游泳、划船等项目的水上乐园。
4、中华奇石城:费县中华奇石城位于费县县城北郊,景区按照“城中有镇、镇中有村、村中有景、景中生情”的布局设计理念,依托天籁石谷为中心,精心打造出奇石商业街、红云小镇、龙园、续缘、随缘、梅园、海棠园等十余处景点。景区以奇石文化、园林、娱乐为主线,集奇石展示、园林游赏、休闲娱乐、民俗文化为一体,实现商旅互动、实景交融。
5、许家崖航空飞行营地:本项目是以飞行运动为核心特色、各种特色运动综合发展的乡村运动公园,是富有特色的主题低空旅游目的地,是体育运动与旅游带动的特色乡村发展模式实践区,是国家级低空飞行运动比赛基地,是全民飞行兴趣培养与教育的乡村师范课堂,也是中国专业飞行人才成长的田园摇篮。
C. 费县仙人洞的著名景点
沿路向上,殿前有石阶24级,宽约5米,或缓步其上,或坐而稍息,清风拂面,景色宜人。西僻有青杨树一株,双干并生,粗若罐口,高约5米,状如华盖,亭亭玉立,四时常青,含翠欲滴。顺沟向西,有石如屏,势如刀劈,高约6米,宽约8米,此乃当年张四知题咏之处。再向下行,有1966年所筑塘坝,名浪池。每当雨季,蓄水满盈,两岸垂柳,鹅鸭游行,鸢飞鱼跃,芦苇丛生,更显山明水秀,草木争荣,有人题两联以志感怀,其一为鸢飞鱼跃高深共赏,山环水抱仁智同归。其二为仙人洞上松不老,玉环山下水长流。历代文人雅士,吟咏仙人洞诗文颇多,传今者唯有明朝张四知、孙盘石、薛南村、王桂峰与清代张翘南、吴连城、周鸣谦、刘乐同等人的10余篇。近百年来,还有书法家陈鸿文、李以成等到此写作。解放后,又成了劳动人民游览观赏的胜地;且有学者专家来此考察。古老的洞府经常飘溢着欢声笑语。
丛柏庵、仙人洞 位于费城镇小南峪村东,玉环山之阳,小凉山半腰。洞蜿蜒曲折,长50余米,可容数百人,有上下出入口,下洞口向西,宽约2米,高6米。上洞口在下洞口北约32米处,洞口向西,但较下洞口要低小。在下洞口南约15米处还有一洞口悬于崖壁之上。洞内宽度不一,高矮不同,洞中时而弯曲,时而平直,时而向上,洞内有洞。洞中钟乳倒垂,岩壁滴水,凉气袭人。洞壁上有方形柱洞,系明代大学士张四知在此避署时所遗。洞外四周悬崖环列,危岩欲坠,翠柏掩映,古木峥嵘。出洞往北拾级而上是“丛柏庵”,庵内原有玉皇殿、泰山殿、关公殿、灵官殿、金姑殿等。因数次战祸,相继倾圮,仅存残垣断壁。庵内外有明、清及民国年间碑碣16幢。庵前有泉,名响水泉,清明如镜,冬暖夏凉。泉边有银杏树一株,树围8米,高20余米。1996年,原许家崖乡政府开发仙人洞时,曾在洞内挖出野猪骨、鹿茸化石,且有烧烤及加工痕迹。
1996年,在原址重建“丛柏庵”,由山门、三圣殿、念经堂、龙王殿、五观堂、钟鼓楼、碑廊等组成。1981年9月21日被费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D. 费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急
大青山红色旅游区
大青山胜利突围旧址,位于大青山主峰西麓山凹处的李行沟专和梧桐沟,属这里是突围的主战场。程克牺牲地,在突围主战场李行沟一民房前的空地上,现建有纪念碑一座。
2000年5月11日,中国共青团中央将大青山革命纪念地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蒙山天蒙旅游区
蒙山,古称东蒙,东山。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120余公里,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有蒙山第二高峰玉柱峰、第三高峰望海楼。被称为"岱宗之亚"、"神山"。
据中科院测定,蒙山大气中负离子含量多达220万个/cm3,氧气最高浓度达到20.98%,是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具有极高的疗养价值,为养生长寿圣地。
塔山森林公园
塔山森林公园前身为国有塔山林场,于1946年建场,总面积5万亩。塔山海拔929米,因山峰陡峭如塔故名。塔山眺望,山风呼啸,松涛阵阵,层峦叠嶂,沂蒙风光尽收眼底。塔山水库座落在总场西200米处,群山环抱,山青水秀,是游客垂钓、游泳、划船等项目的水上乐园
E. 临沂周边有寺庙吗费县的丛柏庵有人去过吗
人间净土-----山东费县丛柏庵http://tieba..com/f?kz=350511964,http://tieba..com/f?kz=134254037.离车站很远,因为公共汽车不直接上去,坐三轮吧,通票50元,只到丛柏庵30元
F. 费县公布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都有哪些啊
1.岐山寺遗址(明) 此寺位于费县刘庄镇寺口村西北300米处的岐山下,南临小河,庙已无存,原六塔仅存一塔,塔为石结构,塔身自上而下,第一层为四方石,第二层为莲花宝座,第三层为六角石,第四层为莲花石,第五层为雕龙石盆,第六层为石鼓,上有三字因年代久远漫漶不清,第七层为上翘八角石,第八层为上翘八角石,第九层为秃圆形莲花石塔帽。在该塔东边有一石碑,碑刻“故禅塔庶师铭”六字。其碑内容已看不清。经考证,该塔始建于明代,历代重修碑均破坏。清同治年间毁于大火。现庙址前有银杏树三株。附近有和尚灵塔石散落于田间地堰。为县级保护单位。
2.圣渊寺遗址 位于城北乡院上村南,西临浚河,地势东高西低。遗址东西约100米,南北约150米,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寺始建于年代不详,后遭毁坏。现存大殿三间,西配殿三间和天王殿,其余的龙王堂、和尚住处、厨房、方楼(三层)、马棚、过道大门、唱戏人的住处及天王殿东侧的三间房子、和尚塔均遭破坏,仅存塔基。寺内存碑5幢,有大明万历六年三月“重修圣渊寺记”;有大清乾隆年七年“重修神像碑记”碑以及残碑3幢。2002年11月29日被费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丛柏庵、仙人洞 位于费城镇小南峪村东,玉环山之阳,小凉山半腰。洞蜿蜒曲折,长50余米,可容数百人,有上下出入口,下洞口向西,宽约2米,高6米。上洞口在下洞口北约32米处,洞口向西,但较下洞口要低小。在下洞口南约15米处还有一洞口悬于崖壁之上。洞内宽度不一,高矮不同,洞中时而弯曲,时而平直,时而向上,洞内有洞。洞中钟乳倒垂,岩壁滴水,凉气袭人。洞壁上有方形柱洞,系明代大学士张四知在此避署时所遗。洞外四周悬崖环列,危岩欲坠,翠柏掩映,古木峥嵘。出洞往北拾级而上是“丛柏庵”,庵内原有玉皇殿、泰山殿、关公殿、灵官殿、金姑殿等。因数次战祸,相继倾圮,仅存残垣断壁。庵内外有明、清及民国年间碑碣16幢。庵前有泉,名响水泉,清明如镜,冬暖夏凉。泉边有银杏树一株,树围8米,高20余米。1996年,原许家崖乡政府开发仙人洞时,曾在洞内挖出野猪骨、鹿茸化石,且有烧烤及加工痕迹。
1996年,在原址重建“丛柏庵”,由山门、三圣殿、念经堂、龙王殿、五观堂、钟鼓楼、碑廊等组成。1981年9月21日被费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大众日报》印刷厂旧址 位于薛庄镇上白石屋村南,保存尚好。1940年11月28日,中共山东省委分局机关由费北县转移到石岚村,大众日报社编辑部、营业部随分局机关驻石岚。12月初,《大众日报》第二印刷厂迁至费东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排字、印刷等各车间分别设在农户家里。铸字车间设在一个三面用秫秸搭的敞棚里。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二厂任务每月都完成的很好,该厂组版组七小时完成十小时的工作,机印超过定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同年五月初,驻费东县八路军山东纵队独立支队邵子厚率部叛变,为防不测,六月初,第二印刷厂迁走。现存北屋四间,西侧两间房已塌。据村民讲,原有西屋两间,用来编辑、整理来稿。北屋东两间搞印刷,西两间住宿。该院南边还各有房屋一套,用于住人或当仓库,现已被村民改造为瓦房。2002年1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5.原中共临费县委、八路军山东纵队费县抗日游击第二游击大队驻地旧址 位于马庄镇光山头村,旧址为民房。房址东西长约40米,南北长约52米,占地面积约2080平方米。现有房屋11间,残址4间,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民房为石头垒砌,上苫黄草。当时为八路军山东纵队费县第二游击大队大队长徐子仁之家宅,在附近的其他民房也曾驻过我工作人员。2002年11月29日费县人民政府在旧址南立碑,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6.孙隆三墓 位于南张庄乡白埠村南,原址在白埠村西偏南约300米处,1979年秋后整地时,迁移今址。
孙隆三(1880-1943),南张庄乡白埠村人。因年轻时铡草失去右手拇指,人称“九爪龙”。1907年9月,他聚众500人,在白埠集将德国传教士华德胜的走狗孙隆典杀死,并烧了白埠天主教堂,被县衙逮捕,在押解去济南途中,孙隆三乘机逃脱,流亡关外。“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抗日义勇军。1941年回到原籍,已经年逾花甲,仍要求参加费东县白埠区中队,因杀敌勇敢,敌伪闻之胆破,互相告诫:“谁要做事心不平,出门碰上‘九爪龙’”。1943年9月,在平顶山反“扫荡”战斗中牺牲。
费东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和白埠区人民武装委员会1944年2月为孙隆三烈士立碑(附照片)。碑文记载了孙隆三烈士生前反洋教、抗日的英雄事迹,该碑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7.胜良村古槐树 俗称“八里槐”,位于方城镇胜良庄村南,文泗公路北侧。树的栽植年代为唐,现仅存主干,树围残存2米,树冠较小。于2002年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仲口屯娑罗树 位于上冶镇仲口屯村内,周围为民居。树的栽植年代为明。现树枝繁叶茂,生长旺盛,树围1.8米,高约8米。该树种为国内稀有,系我省该树种第二大树。2002年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昌国庄古槐 位于方城镇昌国庄村小学校内,当地人习称“唐槐”,其栽植年代为唐。树干已遭雷击,分为东西两半,树干中心已腐朽,树高10余米,树围7.5米。197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8.
诸葛始兴碑 原位于方城镇诸满村北(现存县文物管理所),此地原为兴圣寺。据《费邑古迹考》记载,碑立于北齐武平三年(公元576年),正书额题“兴圣寺主诸葛始兴”八字,隶书两行,左右及额下俱题名,碑前置年号一行,篆书带隶意,文十二行,行二十七字,共三百二十四字,后复题名二行,字径寸许,隶篆,碑首下深浮雕佛教人物三十二个。碑由于长期受风雨剥蚀和人为的破坏,碑文字迹多已模糊不清。197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头寺造像碑 原位于胡阳镇城头村城头小学院内,此地原为福胜院、城头寺。据《费邑古迹考》记载,碑立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上造佛教人物数尊,皆为深浮雕,下四面刻文,字体遒劲,界九宫,已开欧褚之先。碑虽年久,但造像及刻文均清晰可辨。遗憾的是“文革”中被拦腰砸断,残高1.90米、宽0.38米,厚0.4米。197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G. 费县的丛柏庵
费县的丛柏庵。住持是仁行法师,其女儿也是。母女两人都是出家人,来自济南。。葱柏庵环境幽雅,庄严肃穆。不但是一个佛教圣地也是一个旅游景区。
路线。临沂—费县许家崖水库—附近的玉环山
H. 费县丛柏庵收门票吗
20元门票
I. 从费县到蒙山在哪下车
费县--张庄(费县蒙山自然保护区.莲花山.指动石景区).
费县--新庄(沂蒙石林.荷花园.万亩梨圆内.许家崖仙人洞 丛柏庵景容区)
费县--上冶(城北下车中华奇石圆景区)
http://tieba..com/f?z=0&ct=318767104&lm=11&sc=0&rn=50&tn=KeywordSearch&rs3=0&rs4=0&word=%C9%BD%B6%AB%B7%D1%CF%D8&pn=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