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渑池县仰韶广场游乐场
『壹』 仰韶文化节是不是永远都在渑池
仰韶文化,是以遗址首次发现地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命名的远古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既然渑池是仰韶文化的发源地,那么文化节的举办地固定在渑池是理所当然的。
『贰』 1921年,河南渑池县仰韶城,发现了彩陶为显著特征,与磨制石器并存的文化是
是仰韶文化......
距今约~6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
1916年6月当安特生教授在山西勘探铜矿资源的时候,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了一批古新生代的生物化石,这一发现结合当时矿藏资源勘探工作难以继续的现况,安特生教授以及当时地理测绘研究所所长丁文江先生随即调整了工作重心,转而进行对古新生代化石的大规模收集整理工作,同时这一工作也得到了当时民国农商部以及瑞典皇家的支持,于是,安特生先生的考古生涯自此也拉开了帷幕。 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陕西渭河流域、山西西南和河南西部的狭长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中部,南达汉水中上游,西及甘肃洮河流域,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已发掘出近百处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均反映出较同一的文化特征。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相当精致。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栗和黍。饲养家畜主要是猪,并有狗。也从事狩猎、捕鱼和采集。各种水器、甑、灶、鼎、碗、杯、盆、罐、瓮等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红色,多用手制法,用泥条盘成器形,然后将器壁拍平制造。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故也称彩陶文化。选址一般在河流两岸经长期侵蚀而形成的阶地上,或在两河汇流处较高而平坦的地方,这里土地肥美,有利于农业、畜牧,取水和交通也很方便。如临潼姜寨的村落遗址,约有100多座房屋,分为5组围成一圈,四周有濠沟环绕,反映出当时有较严密的氏族公社制度。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的文化。早期盛行集体合葬和同性合葬,几百人埋在一个公共墓地,排列有序。各墓规模和随葬品差别很小,但女子随葬品略多于男子。
制陶业发达,较好地掌握了选用陶土、造型、装饰等工序。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用慢轮修整口沿,在器表装饰各种精美的纹饰。陶器种类有钵、盆、碗、细颈壶、小口尖底瓶、罐与粗陶瓮等。其彩陶器造型优美,表面用红彩或黑彩画出绚丽多彩的几何形图案和动物形花纹,其中人面形纹、鱼纹、鹿纹、蛙纹与鸟纹等形象逼真生动。不少出土的彩陶器为艺术珍品,如水鸟啄鱼纹船形壶、人面纹彩陶盆、鱼蛙纹彩陶盆、鹳衔鱼纹彩陶缸等。陶塑艺术品也很精彩,有附饰在陶器上的各种动物塑像,如隼形饰、羊头器钮、鸟形盖把、人面头像、壁虎及鹰等,皆栩栩如生。在半坡等地的彩陶钵口沿黑宽带纹上,还发现有50多种刻划符号,可能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在濮阳西水坡又发现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图案,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原始时代龙虎形象。聚落建筑的布局整齐有序。半坡聚落保存较完整,居住区在中心,外围绕一周大壕沟,沟外北部为墓葬区,东边设窑场。共揭露出40多座房屋遗迹,有一座大房子为公共活动的场所,其他几十座中小型房子面向大房子,形成半月形布局。仰韶文化居民死后按一定的葬俗埋葬,多长方形土坑墓,墓中有陶器等随葬品,小孩实行瓮棺葬。盛行单人仰身的直肢葬,但合葬墓占一定比例。合葬的人数不等,多的达80人。葬制中实行女性厚葬和母子合葬,反映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特点。聚落房子朝向中心广场的统一布局,则表明当时维系氏族团结的血缘纽带根深蒂固。这些与母系氏族社会组织的特征是相吻合的。
在我国中原地区,河南省泥池县境内仰韶出土了大量的彩陶片和人群居住的遗址,它昭示了华夏大地的历史悠久及中华民族创造出的灿烂文明。
古代中国是原始文明、艺术的开创地区,但经过数千年漫长的岁月,当时画在人体、兽皮、织物、木器上的图纹、文字都已荡然无存了。由于陶器的耐腐蚀性较强,虽然埋藏于地下数千年之久,而上面的彩绘图案和文字的雏形仍然清晰可辨。陶器是应农业定居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中国是古代农业发源地,在黄河、长江流域蕴藏着许多彩陶,在早晚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各自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如同烂漫的山花,缤纷多彩。
『叁』 渑池仰韶诗句
渑池仰韶村遗址位于河南省渑池县城北韶山脚下,距县城9公里。遗址北依韶峰,三专面环属水,风光宜人,山水秀美,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狩猎、渔牧、定居的理想场所。遗址从东北到西南长900余米,从西北到东南宽300余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2—4米,这种现象说明我们的祖先在此长久地过着定居生活。
『肆』 渑池县仰韶高中征地什么标准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一种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内大约在公元前容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 ),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河南省经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中部到甘肃省东部之间。
『伍』 河南三门峡渑池有什么特产!
推荐1
仰韶大杏 地理标志产品 仰韶大杏,又名仰韶黄杏,河南省渑池县的水果类特产。因渑池县为仰韶文化发祥地而命名。渑池县属秦岭余脉,为豫西丘陵山区,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其果形似鸡蛋,俗称鸡蛋杏,果实成熟后,核肉分离,摇晃有响声,又称“响铃杏”。因其个大、色泽鲜艳、皮薄肉厚、无筋、酸甜可口、营养价值高。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仰韶大杏因产于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祥地河南省渑池县而得名,已有2 图2 渑池县仰韶大杏采摘现场.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渑池县境内的果园、天池、英豪、仰韶、段村5个乡镇,主产…… [详细]
推荐2
仰韶贡米 地理标志产品 仰韶贡米渑池仁村乡坻坞贡米专业合作社 渑池县仁村和洪阳两乡镇的南坻坞、北坻坞、仁村、东张村、蟠桃、杨河、红花窝、雪白、大水沟、东段村、上西村、高堂、台口、上庄、石盆、德厚、北沟、柳庄、雷沟、上洪阳、刘村、赵窑、义昌、崤店、堡后、胡坑、吴庄共计25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4′00″~112°01′00″,北纬34°29′00″~34°40′00″…… [详细]
推荐3
仰韶酒 地理标志产品 仰韶酒是中州佳酿中的古香新秀,因厂址在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遗址南侧而得名。仰韶酿酒,历史久远。从仰韶村和附近的二里头文化遗址0土的大量酒具看,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酿酒了。以后,酿酒业又得到很大的发展。据《渑池县志》记载,治县东里许,玉皇庙沟,有水极甘美,能助酒味,酿酒家多取之,故名醴泉。仰韶酒继承和发展了古代醴泉春的传统工艺,以优质高梁为原料,加以精心勾兑,具有无色透明,入口芳香,窖香浓郁,甜绵爽净,回味悠长的特点,并略带苹果味,是馈赠亲友,佐餐饮宴的佳品。仰韶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河南省渑池县城…… [详细]
渑池热点特产:
仰韶牛心柿
牛心柿产于渑池县石门沟,因其形似牛心而得名。历史悠久,享有盛誉,是当地群众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筛选出来的一个优良品种。主要特点是:个大、肉细、汁多、味甜、无核或少核,平均单果重25O克,最大果重375克。制成的牛心柿饼,甜度大、纤维少、质地软、吃起来香甜可口,若将柿饼放在冷水中搅拌,能化成糖浆,别有风味。这种柿饼曾在清代作为贡品进奉朝廷。仰韶牛心柿 河南 渑池县段村乡农业服务中心 渑池县段村、坡头、南村、洪阳、仁村、四龙庙村、中朝村、柏隆村、宋村、林场村10个乡(镇)132 个行政村。东经111°33′~112°0…… [详细]
四龙庙牛心柿
河南省渑池县段村乡四龙庙村的牛心柿种植历史悠久,在古代是送往朝廷的贡品,被称为“贡饼”。 牛心柿个大、肉细、汁多、味甜、无核或少核,其形状牛心,皮薄味甜,故称牛心柿。平均单果重25O克,最大果重375克。脱涩吃脆酥利口,烘吃汁多甘甜,晒制的牛心柿饼,甜度大、纤维少、质地软、吃起来香甜可口,使人有食后复思的欲感。将柿饼放在冷水中搅拌,能化成柿浆,可和蜂蜜媲美,别有风味。柿子都含有单宁物质,易与铁质结合,从而妨碍人体对食物中铁质的吸收,所以贫血患者应少吃。糖尿病人忌食。 2011年四龙庙村的牛心柿被作为“仰韶三…… [详细]
坻坞小米
坻坞,分南、北两个行政村,位于渑池县城东北的仁村乡西部。南坻坞的小米是本县农产品中质量最优的一大特产。该地所产的小米,最大的特点是:煮粥喝,能出现三层米纹,米油丰富,营养价值很高;做成米饭,盛到碗内和别处的米大不相同,别处的米做成的饭,凉后米饭和碗分离,而该地所产的米,做成的米饭,凉后饭和碗粘合在一起,食用起来别具风味。据传,在古代曾给皇上进过贡,因而称为“贡米”。河南省渑池县仁村乡、段村乡、南村乡、洪阳镇、城关镇、张村镇、英豪镇、天池镇、仰韶乡、陈村乡、果园乡、坡头乡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详细]
仰韶黄杏
仰韶黄杏因产于绳池县仰韶文化发源地而得名,又因其果形似鸡蛋,俗称鸡蛋杏。果实成熟后,核肉分离,摇晃有响声,又称响铃杏。其特点是:个大、味鲜、营养丰富,果皮和果肉橙黄色,阳面有红晕,单果平:均重70克,最大果重126克。肉细汁多,无纤维,酸甜:可口,芳香浓郁,适宜鲜食,加工后制成的糖水杏、杏浆等也都是上品。仰韶黄杏历史上曾作为贡品。1986年6月,在河南省大杏鉴评会上,获得冠军。…… [详细]
牛心柿饼
牛心柿产于渑池县石门沟,因其形似牛心而得名,特点是个大、肉细、汁多、味甜。牛心柿饼曾是清廷的贡品,甜度大、纤维少、质地软、吃起来香甜可口。仰韶柿饼,又称牛心柿饼,河南省渑池县特产。仰韶柿饼是由牛心柿制成的。牛心柿饼曾是清廷的贡品,甜度大、纤维少、质地软、吃起来香甜可口。入选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仰韶柿饼是由牛心柿制成的。牛心柿产于渑池县石门沟,.为柿树科柿属木本植物,因其形状似牛心而得名,牛心柿,个大皮薄,肉细味甜,汁液丰富,少核或无核,纤维少,平均单果重250克,最大可达375克。柿子成熟后,晒制的大牛心柿饼,…… [详细]
渑池烟叶
烟叶,是渑池县经济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所产和烟叶有两种,晒烟和烤烟。晒烟,传入的时间是明末清初,当时种植面积不大,但较普遍。尤其是段村乡东庄沟的晒烟,以香气足、劲头大、口头顺、生津利痰而闻名,一人吸食,满屋飘香,和其它烟叶相比迥然不同,因而在清代多次进贡皇上,素有“贡烟”之称。烤烟,1900年传入我国,渑池县在1973年先在笃忠乡藕池村试种,在试种成功的基础上,逐年在发展壮大,到1984年,进入大发展、大普及的一年,全县种植面积达5.89万亩,总产1527万斤,平均单产259斤。1985年,种…… [详细]
仰韶油茶
三门峡仰韶系列油茶以其方便卫生、营养丰富、价格实惠,成为商超的-货,早餐喝油茶已成为消费时尚。 据了解,北方居民喝油茶已有千余年历史,曾一度成为皇宫贡品。仰韶牌系列油茶,精工选料,科学配方,现已开发出南瓜荞麦、降火绿豆、中老年无糖无钙、学生装、山珍海鲜等十多个品种,并适时开发了核桃粉、豆奶粉、麻辣牛肉系列,大大丰富了油茶家族的种类。产品自上市以来,已畅销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 [详细]
『陆』 渑池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仰韶遗址
【仰韶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75公里处渑池县仰韶乡仰韶村。面积3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4米,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遗址。著名的仰韶文化即以1921年首先于此处发现而得名。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再次进行发掘。发掘仰韶及同类遗址所获得的丰富资料,为研究仰韶文化的性质、类型和分期打下了基础。仰韶文化分布于黄河中游,以河南、山西、陕西为中心,时代距今约六七千年。
『柒』 仰韶+渑池......大家都了解有多少
渑 池 概 况
2005年12月13日
渑池是古代水池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山际有池,世谓之渑池矣。”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渑池,古城名,在秦赵会盟之地。”南宋蔡沈《禹贡注》曰:“渑,当作‘黾’,水虫也(即金线蛙,又名土鸭)。城西有池,注水即生,因名渑池。”渑池出现至今已有二千三百余年的历史。
另据史料记载:渑池,古称黾池,为雒都边邑。在西汉又称彭池,三国魏始称渑池,莽新曰陕亭,唐谓天池,金名韶州,金、明间又称渑池、沔池。名号殊异,盖各有据。
至于渑池在何地,则说法不一。《水经注》说:“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山际有池,池水东南流,水侧有一池,世谓之渑池矣。”但在卷十六谷水篇中又说:“今谷水出千崤东马头山谷阳谷,东北流历经渑池川。”以上记载虽同出于一书,但从两说中看,渑池则不属一地。熊耳山位于今渑池县城西南(现陕县西李村乡)。山下西李村旁有一水,《水经注》曰西渡水,此水向东南流经宜阳入洛河。而谷水则发源于今渑池县西马头山谷阳谷(今陕县段岩、张村附近)。此水东北流入涧水,贯穿渑池东西全境,再东流过新安注于洛河。从渑池县地貌看,北边有韶山,南部为崤山,南北两山纵贯东西全境,从而形成南北高、中间低的长条形川地。此川即《水经注》中所说的渑池川。顾名思义即川内有渑池而得名。今渑池县境内尚有天池、藕池、大池洼、小池洼、池底等地名。从这些带有“池”字的地名看,可知此地在古代曾是一处低凹沼泽这地。
至于古渑池在渑池川何地,《太平寰宇记》说:“渑池,古池名,在秦赵会盟之处。”《禹贡注》曰:“城西有池。”此二说,一说指明了古渑的方位在城西;另一说具体到了位置即会盟之地。关于会盟之地,世曰:“俱利城”(因会盟对秦、赵双方都有利而取名)。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说:“谷水,南去县二百步,东经秦、赵两城,俗谓之俱利城,东城在县西十三里,西城在县西十四里,昔秦赵会于渑池之处。”又据《渑池县志》载:“县西十余里有村名朱城,即古俱得城。”现朱城村尚有东城和西城二遗址。东城曰:赵城;西城曰:秦城。址内常常发现战国时期的板瓦残片及其它建筑材料。在其城址附近现有渑坂(即今南班)、池底及会盟台等古地名。所以,古渑池之地,当在今渑池县城西池底乡
渑池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地理座标在东经111°33′至112°01′,北纬34°36′至35°05′之间。东裹义马市与新安县为邻,西和陕县接壤,南连洛宁、宜阳两县,北濒黄河与山西省的垣曲、夏县、平陆诸县隔河相望。东西宽43.5公里,南北长52.8公里,总面积为1421平方公里。县城距省会郑州170公里,距西安300公里。
渑池县域辖城关、英豪、张村、洪阳、天池5镇和 仰韶、仁村、果园、陈村、坡头、段村、南村等7个乡。人口约33万。
资源丰富。有煤、铝、铁、重晶石、石英砂、硅石、耐火粘土等30余种矿藏和1300余种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探明储量30多亿吨,品位高,易开采。交通便利。境内铁路里程86公里,其中陇海铁路境内里程42.6公里,公路里程1579.8公里,其中310国道境内里程32.6公里。村村通机动车辆,有8条铁路专用线。陇海铁路和310国道及即将通车的洛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南闫国防公路纵穿南北。北部白浪黄河索道桥和南村等12个渡口,沟通与晋南的联系。
渑池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县境内仰韶文化实物遗存证明,远在5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古人类活动足迹,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就是由瑞典学者安特生初次发现于渑池仰韶村。秦时置县,至今已2000多年,留下了不少名胜古迹。1925年,渑池县始有中共党组织的活动,渑池曾建过八路军兵站、办过豫西公学,发生过上官子平叛乱(“豫西事变”主体)和马跑泉事变,县城先后经历三次解放,许多革命烈士长眠于此,境内留下很多革命遗址和纪念地。至2000年底,全县有文物保护单位110余处。其中,属国家级的1处:仰韶村文化遗址;省级6处:寺沟遗址、鹿寺遗址、不召寨遗址、冯异城遗址、陈村桥序碑、八路军兵站;市级5处:秦赵会盟台、刘氏族系碑、黄河水位碑、郑窑遗址、丈八石佛寺;其余为县级。渑池县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还有:韶山、云门寺、大寨沟、瓦庙沟、中关汉柏、白浪索道桥、槐朳提水工程、周桓王陵、岱嵋周柏、利津风情园等等。革命遗址除八路军渑池兵站外,还有刘少奇旧居、中共豫西特委扩大干部会议旧址、抗日阵亡将士公墓、抗日烈士纪念碑、豫学公学遗址、“小孤山战斗”纪念地、“马跑泉事变”纪念地等,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基地。黄河小浪底水库蓄水后,渑池县南村出现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奇景,为开辟南村黄河游创造了良好条件,成为河南省大黄河游的重要组织部分。近年,渑池县委、县政府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2000年底已完成了南村码头建设和仰韶文化遗址花园式改造工程。
古老的渑池,吸引了古今中外的众多文人墨客,古代的王通、杜甫、骆宾王、王安石、司马光、韦应物、欧阳修、苏轼、苏辙等,近代名人章士钊、吴伯萧、姚雪垠等,都曾在渑池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佳篇。渑池籍历史上也不乏出类拔萃者:宋代有抗金民族英雄张玘;明朝大理学家曹端、张信民等;当代有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少将张汝光等。
『捌』 河南渑池仰韶彩陶坊人和酒的价格,要具体一些
目前零售价218,如果给在郑州给你每箱很便宜,六七百每箱,或者更低一点。要小心为好。并不是假酒,是酒店版的,里面有100的奖券,被用机器拆过盒拿走了,封好,又卖到市场的。一般在900到1000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