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竹艺城门票
⑴ 眉山青神中国竹艺城的历史
南城乡成教教师陈来云自华于1984年举办了第一期竹编培训班,培养了一批象张保珍、李永和、涂淑容、郑桂香、康明芬、陈晓林等优秀学员,随之办起了“中岩竹编工艺厂”。1985年首创了竹编包装盒,很快被推广,形成了竹包装产业化生产,年产值上百万元,为陈云华竹编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金。1987年,在自贡“龚扇”创始人龚道林师傅的指导下,陈云华、张保珍学会了制作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丝,并制作了编织细竹丝用的“钩针”。这两项技术的掌握,为后来编织《中国百帝图》提供了技术保证。1989年,由张保珍、康明芬共同用竹丝(24丝/厘米)编织出了第一张《中国百帝图》。接着,一批批精品如《隐形观音》、《百子图》等相继闻世。此后,陈云华随中国民间艺术表演团到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表演竹编技艺和展销竹编艺术品。一张竹编精品《中国百帝图》在台湾卖出了1万美元的高价。这次展销,使陈云华又积累了一大笔资金。
⑵ 南方的竹子有一根一根的,也有一丛一丛的,分别叫什么竹
一根根的叫南竹,水竹,
一丛丛的叫月月竹,四季竹,毛竹
竹子的种类很多。据我国古代《竹谱详录》和《农政全书》载:“竹之品类六十有一,三百十四种。”
据现代资料载:全世界有竹类70余属1200余种,面积2200万公顷;我国竹子有39属,500多种,面积500万公顷。
识别竹子的种类,是根据它的生长特点来鉴别的。主要是从它繁殖类型、竹秆外形和竹箨的形状特征来识别。按繁殖类型,竹分为三大类:丛
生型、散生型和混生型。
丛生型:就是母竹基部的芽繁殖新竹。民间称“竹兜生笋子”。如慈竹、硬头簧、麻竹、单竹等等。
散生型:就是由鞭根(俗称马鞭子)上的芽繁殖新竹。如毛竹、斑竹、水竹、紫竹等等。
混生型:就是既由母竹基部的芽繁殖,又能以竹鞭根上的芽繁殖。如苦竹、棕竹、箭竹、方竹等等。
下面介绍五十五种特色竹种。
一、青神的竹种有16种:
1、慈竹。
慈竹是丛生型。竹的典型代表,高大、筒长、叶葱浓。它的生物学特性:
⑴地上部分生长特征:6至8月笋芽出土,10月中旬生长基本停止。一般为20-30节,8至13米高;生活年限最长9年;1-2年生母竹成笋能力最强,3-5联代发生新笋增长率大,可培育大材;一年换一次叶;开花与年龄无关,与水分和营养有关,开花前叶变黄,开花后叶渐脱落,陆络枯死,材质变脆;1年生为幼竹,2-3年生为壮竹;4-5年生为老竹。箨上有毛。
⑵地下部分生长特征:秆茎有6个节,其中只有一个节上有笋子长出(秆柄与老竹子连接部分);地下部分密集在一起,不向他处延伸,并有向地面拱起的特性;单丛茎竹地下茎须根发达,大部分于表层,最深达2米。新生幼竹当年不发根,第二年形成根系,以后逐渐减弱,6、7年生老竹活根很少;失去地上部分的茎,可在地下保持十多年才烂,如不及时处理,则层层盘结合,影响竹笋的形成和竹林生长,应割断竹株与老篼的联系,这叫“打篼”。
慈竹秆纤维韧性强,节稀筒长,是竹编工艺品的上乘材料。慈竹是青神最主要的竹种,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栽有它。
2、单竹:民间俗称“苦慈”,是慈竹属中,筒最长(有一米多长)的优质慈竹。竹质细腻,纤维韧性特强,能启成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篾丝,编织成似绸、似绢的精档竹编工艺品。这种多生长在土壤肥沃的阴山处,是竹编的最佳材料。除青神外,眉山、邛崃一带也有些这种“苦慈”竹。
3、四季竹:这是最近几年引进青神的优质竹种。丛生型,四季生笋而得名。慈竹属的一种,最大的特点是秆粗大高直,一根就有几十斤重,纤维细腻,繁殖生长快,是造纸的好材料,经济价值大。目前,青神西龙、观金、桂花、白果、罗湾等乡镇,有上十万亩此竹基地。这种竹原产于湖南沅陵县大坪乡。
4、硬头簧:丛生型,秆高直、坚硬、质厚空小,故多用于建筑材料,农村都用于承重,挑、抬东西。种植量小。
5、斑竹:又名湘妃竹,散生型,秆高直,挺拔,径大,质硬,竹面上有褐色斑点,传说是尧帝的两个女儿泪夫的眼泪洒在上而形成的,故名“斑竹”。这种竹多用于建筑材料,也可启成篾条作编织用。古代拉船的纤绳,多用此竹篾编制而成。其特点是水不易浸蚀它,轻便,拉力强。青神种植量不大。主产于湖南湘水流域。
6、楠竹:又名毛竹,是散生型竹的代表。秆高直,坚硬。径大20公分左右,是建筑上的好材料;竹头是雕刻工艺品的好材料;竹笋是最佳菜肴,称为“玉楠片”。青神种植在中岩寺、德云寺等地。盛产于四川长宁、贵州赤水、江西、浙江、湖南等地。
7、刺楠竹:楠竹属的一种,秆和枝丫上均有坚硬的“刺”而得名。丛生型,秆高直,挺拔粗大(径有10多公分),肉厚、空小,笋箨无毛,叶子少。多用于建材。青神竹艺城、天庙等地有少量种植。
8、水竹:散生型,秆细长、坚硬,形如钢管,叶稀少,竹质韧性较强。多用于竹家具制作材料,成片大面积生长时,可用作造纸材料。青神罗湾曾有一片水竹,称为“竹海”。
9、墨竹:散生型,是珍稀竹种。秆和枝都是黑色而得名;笋尖外壳呈红褐色,一年后成材。是制作笛、箫管乐器的最佳材料。青神个别地方少有。
10、白粉竹:丛生型,慈竹属,秆节长,形如“苦慈”,竹秆面上有一层薄薄的白粉而得名。
青神“竹艺城”引种的观赏型竹有:
11、罗汉竹:丛生型,秆不高,头部大,上身小,头部几节像“罗汉”肚子凸起起,故而得名。可作工艺品材料。
12、琴丝竹:丛生型,有的高大,有的矮小,秆面呈淡黄色,上面有绿色粗、细相间的线条,形如“琴丝”而得名。
13、凤尾竹:丛生型,秆细而矮小,枝叶很细小,形如凤尾而得名。
14、方竹:混生型,竹秆约呈方形而得名。面呈淡黄色,节环上有一圈小刺,故又名“刺竹”。可用于工艺品加工材料。此竹稀为珍稀竹类。福建拓荣县乍洋乡凤里村有一片珍贵的“方竹”。
15、棕竹:混生型,其干似竹非竹,黑色有皮,心实,肉内有白鬃纹。
16、斗笠竹:混生型,秆细直、质硬,叶宽大,繁殖力强,古代用秆制作箭秆。青神人常用叶夹在竹编斗笠里,用于防雨或日晒,故而得名“斗笠竹”。
二、晋代戴凯著《竹经》和明代徐光启著《农政全书》记载的古代竹种有28种:
1、十二时竹:竹节环绕凸出生子。丑、演、卯、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字,蕲州安福周俊叔家有此竹,亦造物之奇也。
2、葸劳竹:出新州,一枝百叶,皮利可做砺甲,用久微滑,以酸浆渍过宿,复快利如初,多作弩箭。
3、人面竹:出郯山,竹径几寸,近本逮二尺,节促四面参差,竹皮有如鱼鳞,面凸颇似人之面,竹大的如碗口,小的如手指,是工艺加工珍宝。
4、桃丝竹:叶如棕,身如竹,密节而实心,厚里瘦骨,天然柱杖,出巴渝间,产豫者细纹,一节四尺。
5、金镶碧嵌竹:产自成都,与常竹无异,但秆上每节两青两黄相间。
6、孝顺竹:秆细而长,作大丝,夏则笋从中发,源让母竹,冬则笋从外护,母竹内包故称慈教。
7、蕲竹:出楚蕲州,土人取其色之莹润者为簟,节疏者为箫管(笛)。
8、双竹:生浙之武林西山,其妙在修篁嫩条,对抽并乱,色最可爱。
9、龙公竹:产自罗浮山,其径大七尺许,节长丈二,叶若芭蕉。
10、弓竹:产于东方,本长百寻,其曲如藤状,必得大木,乃倚而上,质有纹理。
11、柯亭竹:产在云梦之南,其秆俟其年之后,划为乐器,音最清亮。
12、桂竹:出自南康府,秆高四、五丈,围约一尺许,状似甘草皮而赤色。
13、思摩竹:奇在笋自节上,成竹竿之后,其节中复又生笋,出海外。
14、梅绿竹:其秆似湘妃而细,皮无旋纹,色亦暗,而大不如人,多取为扇骨。
15、大夫竹:以其修长,秆直凌云,围有三尺,故得是名,出鹿延。
16、龙须竹:生辰州及浙三山谷间,高不盈尺,而枝秆细仅如针,可作盆玩,但遇冬不可见霜雪。
17、临贺竹:其杆之大,至有十抱,较之龙公竹更奇。出临贺。
18、相思竹:出广东,似双竹而差大,皆两两相对而生。
19、疏节竹:其杆最高,每一节差一寸许,出自黎母山阳。
20、丹青竹:出自熊耳山,其叶有三色,黄、青、丹相间而生。
21、通节竹:产于溱州,其杆直上无节,而中心空洞无隔,亦异种也。
22、凝波竹:其枝叶皆似常竹,但有红花,开似石榴,亦奇竹也。
23、沛竹:昔传是竹长百丈,出自南荒之城,附此以志异耳。
24、扁竹:其杆极扁,出匡卢山。
25、船竹:出员丘,其大如澡盆。
26、邛竹:汉武帝遣人开,致邛竹杖。
27、观音竹:出占城围。
三、现代奇竹十一种:
1、龟背竹:又名蓬来蕉,天南星科常绿藤本植物,茎似竹节,幼叶心脏形,老叶深裂,脉间穿孔如龟背状,美观大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原产于中美洲,现引进我国(98年《中国花卉报》载)。
2、五色竹:这种竹的竿从头到脚呈黄、蓝、白、绿、灰五种颜色,犹如画家用五彩笔自上而下画过,极为美观。形如毛竹,只是竹枝较细短,笋硬,纤维较脆。福建省光泽县寨里乡太银村的上土方山上共有46珠五色竹,散生在方圆一华里的山场中。
3、电竹:北美洲有一种竹,人畜都不能靠近它,一靠近它,便会全身麻木,甚至会被击倒,人们叫它是电竹。
4、产米竹:陕西省略阳县平沟乡一带的山上,生长着一种产米的竹子。每珠竹子能长到10到20个穗子,每穗上大约有12粒米。竹米的营养很好,磨成的粉跟面粉差不多,可以做面条、馒头、包子等,香甜可口。竹米的外形象燕麦,成熟期与稻麦相同。经有关部门鉴定,认为是一种很可口的木本粮食,大有发展前途。
5、波浪竹:湖南桃江县屏峰山上,发现一种奇特的异形竹。这种竹的珠高只有2-3米,每一个竹节都呈不规则的波浪式变形,波幅上下流动2-3厘米,分枝处以下的竹竿呈凸形,有节的长度比一般南竹短六分之五,枝丫稠密,似25度左右的夹角向上直升。是一种很好的观赏竹,又可制作工艺品。
6、实心竹:这种竹子纤维长,质地细致,既坚韧,又富弹性,是上好的造纸原料,也是手工竹器业难得的材料。
7、能溢美酒的竹子:在非洲坦桑尼亚的蒙古拉大森林里,有一种能溢出美酒的竹子 酒竹。这种竹子短小刚柔,千姿百态,被当地人视为珍品。人们想喝酒时,就砍一些竹回去,并削去竹尖,插入酒瓶内,不到一个晚上,瓶里就会盛满浓度为30度左右的白酒。这种酒味道醇厚,清香可口,且有强身健骨、解暑清心的功能。
8、银链竹:福建有一种竹节只有二、三寸长的竹。正因为它节短,节节相连,又长在大树下面,恰似一条条银链挂在树上,美丽别致,故称为“银链竹”。用它做拐杖或伞柄,不需多加工,是一种天然艺术品。
9、倒竹:在福建龙岩寺境内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一种倒竹(散生)令人称奇。它分布在高海拔谷边岩旁,竹竿细瘦,约母指般粗,竿高4-5米,叶细密,竹须酷似倒插竹子那样垂立,故名倒竹。现在龙岩寺新罗区雁石镇的龙崆村、万安镇的清水岩等地均有这种倒竹。
10、甜竹:生长在亚马逊河岩边,其叶比较肥厚,到了春天,竹叶开始发绿变蝉,咀嚼起来甜滋滋的,比蜜的甜味差不了多少。
11、催眠竹:生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叶干粗,头冠蓬大,若靠近它,人或动物便马上感到昏昏欲睡,如误食了竹叶,会酣睡一天一夜。
以上1-11种竹系报纸上登载的奇竹集锦
⑶ 青神竹艺大道延伸到哪里
到不了南城大桥
⑷ 青神哪儿有耍的
中岩寺啊 去感受一下自然 挺不错的
⑸ 熟悉青神的看一下嘛
哈哈你啥子时候去青神耍呢?
首先申明,我是青神人,土生土长二十多年,当然,其中有十几年在外面,但是你说滴这些我都还是很熟悉的啦。
如果你是从成都到青神呢,在火车北站城北客运中心站或者是成都南站坐到青神有直达车,票价好象是22元。如果是从眉山到青神,就在中心站坐到青神的直达车,票价6.5元。
青神游玩的地方有:竹艺城、中岩寺、南城白塔寺、瑞峰德云寺(在中岩寺下面)
好吃的有:瑞峰炒花生、棒棒鸡(街边有卖)、豆腐脑和汤元(东街丁字口王汤元那里)、西门张家巷的钵钵鸡、绿叶水饺、烧麦、美食街的兔头、张家巷的串串香(星期八和圆满意都不错)、
晚上可以去南街的烛光休闲屋喝水,鲜榨果汁两元一杯,环境不错,另外学道街的榕树下环境也可以。
现在去的话建议你去西门外的广场或者是去东门外的中岩公园(也是一个广场)喝喝水,跳跳露天舞也挺不错的。如果是要跳舞呢可以去妇幼保健院对面的舞厅,很热闹,票价一元,时间从晚上七点半到九点半。
青神中学当然是在学道街的嘛。
旅馆呢,我一向认为北门口口子上的四通旅馆又干净又便宜,单间15元,有电视看,如果老板要收20呢,你就和他讲一讲价,说是朋友专程介绍的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我试过很多次,最后他一高兴只收我10元都有过。住二楼最边上比较好,又清净上卫生间也很方便(就在旁边)。
当然如果有钱呢就住中岩大酒店,100元一晚上,比较舒服。车站旁边的诚信宾馆呢,可以讲价,说是一百元的标间可以讲到60元,不过条件很差,连地毯都没有,不如四通旅馆经济合算。
在我说的这些地点如果不知道可以坐一个三轮车,只要不是往返,一般一趟只需一块钱。
不知道我说的这些是否还满意?
青神本地出产的工艺品比较有名的就是青神竹编,在县城西门外有几家竹艺专卖店,都挺不错的。当然竹艺城也有卖,不过图案和款式可能要少一些,价格也不便宜。
⑹ 青神竹艺城写一篇作文
出发,去美丽新青神!
她是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舞动唯美的身姿;她是一位温柔慈祥的母亲,哺育了万千儿女;她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园丁,孕育出绚烂夺目的春天。她就是我的故乡——青神。
尘埃落定,岷江水如一条衣袋穿城而过,滋润这座宁谧安详的小镇,而她,则如岷江岸边一块磐石,沉睡了一千年,看惯了人世间的纷纷扰扰,历尽了反反复复的繁华和没落。沧海桑田,铅华洗尽,一切又回到原点,时代的大旗迎风招展,发展的春风吹响了号角,青衣大地春雷阵阵,青衣儿女挥汗如雨,豪情万丈,用勤劳智慧书写出青神新貌。
锦绣大道翻山越岭、蜿蜒曲折,连接起成绵乐高铁车站和青神县城,如一条腾飞的巨龙,满载着二十万青神儿女后发追赶、跨越发展的青神梦;眉青快速通道平坦宽阔,横贯南北,连接成乐高速与青神县城,像一辆全速前进的火车头,为青神的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汉阳航电工程宏伟大气,气吞云雨,是岷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从此高峡出平湖,实现了青神儿女通江达海的愿望。
“东坡初恋地,国际竹艺城”,到青神的每个人都会看到这张洋溢着自豪和自信的新名片。中岩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北宋大文豪东坡求学求爱的地方,以一方水土成就一代文学巨匠,千古佳话永流传。近年来,中岩寺被评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即将打造成名誉中外的东坡宋城。竹编艺术城内每件精妙绝伦的竹编艺术品展现出了青神儿女无穷无尽的智慧,竹编艺人用灵巧的双手将薄入蝉翼、细如发丝的竹丝编织出艺术含量极高的惊世之作,使青神竹文化享誉世界。现在,高端大气、气势宏伟的国际竹艺城正在建设中。待到漫山青竹成海,青神将更加美丽。
江湾神木园也是近几年成功建成的,里面有许多巧夺天工的亭台楼阁,尤其是那艘龙舟船极其宏伟。船上有三四层楼高的房子,房内有供千人同时用餐的大厅。田野中,油菜花的清香拂过眼前这片池塘从远处传来,沁人心脾。岸上,杨柳依依,向来访的人们致以最亲切的问候;花丛中,群芳争艳,姹紫嫣红,看着那一只只陶醉的蜜蜂,会让人心生一种惬意。自从有了江湾神木园,青神又多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新青神,新变化,新气象,新感觉!青神在改变和发展,相信若干年后,这片土地将会更加富庶美好,所有青衣儿女都会因青神而骄傲。若你此时还远在他乡,请你立刻回到这儿。这儿钟灵毓秀,这儿美丽富饶,这儿日新月异,这儿美不胜数。青衣大地将开满梦想之花。
出发,去美丽新青神!
⑺ 青神是眉山市市区吗眉山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眉山市的市区是:东坡区
眉山市各区县:东坡区、青神县、仁寿县、彭山县、洪内雅县、丹棱县
中岩容寺在青神县瑞峰镇岷江河边上。
眉山三苏轼、彭山仙女山、洪雅瓦屋山、青神中岩寺、青神中国竹艺城、青神岷江小三峡、仁寿黑龙滩……
⑻ 请问 到青神县应去哪些地方旅游
青神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北连眉山县,南接乐山市市中区,东与仁寿、井研接壤,西同夹江县相邻。幅员面积386.8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万人。辖4个镇、14个乡。是中国有名的竹编之乡和椪柑之乡。
德云寺
德云寺位于青神县岷江东岸,与中岩寺毗连,相距1.5公里。明代天顺三年(1459)由高僧礼筵创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僧慈光重修。清乾隆八年(1743)僧道济重修。民国十七年(1927)和二十九年(1939)培修。建国以来,先后作为中岩村公房,青神县干校,青神县林业局苗圃,1996年辟为宗教场所。历经500多年。寺庙壮观,香火旺盛,是佛教旅游圣地。
平羌峡
平羌峡即古“熊耳峡”,位于城南25公里,系由岷江切割龙泉山脉而成。峡有犁头、背峡、平羌、三峡相联,构成整体,又称岷江小三峡。上下游分别与县属中岩和乐山大佛翘首相望。两岸青山,接岭连峰,林木葱笼中时见奇崖怪石。峡中江水如带,潺潺东流,常有点点渔舟及三五水禽错落其间。
青神竹艺城
青神县为弘扬竹编文化,由竹编大师-华牵头,在全社会的支持下,于1993年-1998年间创建了占地50余亩的“中国竹艺城”和“中国竹艺博物馆”。这种集竹园林、竹编生产、展销、竹餐饮、娱乐、竹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竹文化景点,在全国乃至世界尚属第一。
平羌小三峡景区
平羌小三峡又称嘉州小三峡。平羌江,是岷江流经青神县汉阳坝至乐山城东一段水路的古称,平羌小三峡由平羌江上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连贯而成,全长12公里,峡区河道迂回,风光绮丽,现已开辟成乐山水上游览的一条新热线。从乐山市悦来乡顺水而下,轮船很快驶进了犁头峡,两岸山峦叠嶂,连绵起伏,临江崖壁遍布,石洞、狭窄水深。因此地盛产名贵“江团”鱼,故又称“鱼窝头”。
青神中岩
青神中岩,唐代建寺,川南佛刹丛林之一,素以“川南第一山”、“西川林泉最佳处”著称,分上、中、下三寺,统称中岩,面积约5平方公里。中岩属龙泉山脉,最高处为慈姥岩,海拔616米。中岩以山水奇秀,林壑幽美而闻名,有“西川林泉最佳处”之说。传说是开山祖师弟五罗汉诺讵那尊者道场。
中岩寺
中岩寺位于中国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东南9公里处,傍岷江东岸,分上、中、下三寺,统称中岩,面积约5平方公里。苏东坡年轻时曾经在此读过书,是苏东坡初恋的地方,现存有东坡读书楼,宋时,范成大,陆游等来过此处。
⑼ 青神竹编的荣誉认证
青神竹编创造性地将艺术性、观赏性和实用性融于一体,堪称传统手工回艺、竹篾特质答与文化美术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竹编套绘三大类3000种的庞大产品体系。2000年,青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竹编艺术之乡”。2002年,位于青神县南城镇的中国竹艺城被国际竹藤组织命名为“国际竹手工艺培训基地”。2008年,“青神竹编”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走进北京奥运会。2010年出展上海世博会。2007年,《长城图》荣获国际竹藤组织举办的竹产业博览会唯一的一枚金奖;《幽远熊猫图》、《鹊华秋色图》各获一枚“全国林业博览会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