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旅游门票
『壹』 同是旅游景点,为何国内门票比较贵国外却比较便宜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兴起,在国内游已经不算什么了,很多人开始喜欢出国旅游,比如日本,韩国,缅甸等国家,但出去的次数多了之后,大家发现,中国景区的门票是那么的贵,但外国的景区门票却非常的便宜,甚至还有一些景点是免费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而国外的景区政府都会定时的检查,并且景区维护的钱也都是政府补贴的,并不需要游客出钱,所以门票便宜也是很正常的。再加上管理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我国基本上是一次性消费除了门票之外,剩下进去之后的消费都靠资源,而外国就不一样了,他们会把二次消费提高,他们认为游客自愿消费的利润比门票要大很多。
『贰』 请问:到国外旅游,比如公园、教堂之类的要不要门票多谢了!
国外有很多景点都是免费的,更别说是公园和教堂,就算是要收费人家也是有标志的,看你具体是去哪里吧,不能一概而论,象我之前跟纳美旅游去黄石公园就是收了门票费的。所以说这个问题还是要具体是那个公园
『叁』 儿童国外旅游门票怎么收费
呵呵,具体情况必须看是哪个国家那个旅游景点。
美国一般情况下是版会给予优惠(是权不是半价很难说,可能会有一定折扣),像美国迪士尼这些公园,旅游旺季时折扣会少很多(但不会按成人票价算啦)。
日本也很少是有半价的,一般为7.5折,日本迪士尼就是~~~
国外的旅游门票儿童半价情况少,但一般都有折扣~~~ 如果您能补充是哪个国家的,答案会更准确~
『肆』 有旅游景点,对国人收取30元门票,对外国人收取100,差别价格的条件目的
如果从经济学来看,这应该涉及到三级价格歧视与价格弹性理论。
先说价格弹性,一内般来说,容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越大,相反,价格弹性越小。所以在中国境内对中国居民来说,价格弹性大,对外国人来说,价格弹性小。意思是,当价格改变同等量,中国居民的需求改变量要比外国人大。这个公园票价高,我还可以选择其他的替代品。对于外国人则不行。比如,一个外国人想来看兵马俑,是不会因为票价高一点就坐飞机回去的,而中国人则会因为票价高而减少去的次数或者去参观别的景点,可以等票价低点再去,中国人的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更加灵敏。
三级价格歧视,通俗点说,就是根据不同的市场而定不同的价格,前提就是市场可分割,且分割后的价格弹性不同。弹性大的市场价格低,弹性小的市场价格高。
『伍』 去国外旅游你们都是什么网站订门票的啊
之前在租租车预定澳洲租车,门票也在那买的。
『陆』 关于国外的著名旅游景点
1,大巴扎集市
卡帕勒市场(Kapali Carsi),又称大巴扎集市(Grand Bazaar)。在伊斯兰语中,巴扎(Bazaar)就是集市的意思,而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集市,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集市之一。
2,时代广场
时代广场(Times Square)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一块繁华街区,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时报广场原名为朗埃克广场,后因《纽约时报》早期在此设立的总部大楼,因而更名为时报广场。
3,中央公园
中央公园坐落在高楼林立的曼哈顿中心,是纽约这座繁华都市中一片静谧休闲之地。中央南起第59街,北抵第110街,东西两侧被著名的第五大道和中央公园西大道所围合,公园占地约3.4115平方千米,长跨51个街区,宽跨3个街区,面积达34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自然景观之一,被称为纽约的后花园。
4,明治神宫
明治神宫是1920年为祭奉明治天皇和昭宪皇后而修建的神社。神宫苑内种有各类树木10万余株,共计300多种。上百种鸟类,有很多稀有的蛇类,菇类,昆虫类等。
5,浅草寺
浅草寺位于东京台东区,是日本现存的具有“江户风格”的民众游乐之地。到江户初期,德川家康重建浅草寺,使它变成一座大寺院,并成为附近江户市民的游乐之地。
『柒』 为什么国内旅游门票这么贵,国外那么便宜
我当时跟纳美旅游去美国的时候就发现国外的福利真是跟国内没法比啊,像什么八十刀回两个人到各个景区答可以玩一年的这种套票,要是放国内,肯定是抢疯了,国外很多国家比较发达,所以这些景点基本上都是国家在补贴他们,而我们中国可能是景点太多,而且我们假期少,出门玩的时间少,现在景区价格不归国家管,景区就是看中了我们这一点所以才能把价格条这么高,另外我觉得啊,国外虽然都不靠门票挣钱,但是其实这样反而让你们去国外玩,然后产生其他消费。
『捌』 为什么中国的景区门票通常都很贵,国外景区几乎不收门票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喜欢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如果经常出去旅游的朋友,肯定对景区门票不会感到陌生,尤其在国内旅游的话,景区门票的支出往往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那么,你平时喜欢出去旅游吗?在国内旅游比较多,还是在国外旅游比较多?你觉得为什么国内的景区门票通常都很贵,但国外的景区几乎不收门票或者门票价格很低呢?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吗?
『玖』 中国旅游景点门票世界最贵凭什么收这么多钱
一、中国门票这么高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数据,在所有5A级景区中,有近一半的景区门票价格在100-200元之间,有近10%票价在200元以上,仅有12家5A景区免费对公众开放。
早在2005年就有学者做过统计,发现中国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的门票价格相当于人均GDP的1%,而美国为0.05% ,加拿大为0.02%,韩国为0.01%,日本的占比更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算下来中国相对门票水平至少是国外的20倍。
看到这一组数据,相信很多朋友的心和钱包都在滴血,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好好的考虑一下,中国的门票价格这么高是怎么形成的?
从世界上来看,风景区特别是自然风景区,作为大自然给人类的遗产,从其所有权来说是归全体国民所共有的,基于这样的理解,大部分国家都将旅游景区作为社会福利保障的一部分的,所以景区的门票收入基本上也都是用于维持景区内部的自我运作这一目的,所以门票价格也就不会很高,这就是解释了为什么国际上的门票普遍都不高的原因。
再回归到我们中国,中国景区的门票其实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贵,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中国的景区门票都是象征性的,据可查数据显示,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北京景区门票只有象征性的0.05元-0.1元,1987年的时候即使是故宫的门票也仅仅0.1元一张。但是,九十年代之后旅游景区开始分级管理,国家物价局保留了对国家级景区的门票价格管理,一般景区的门票价格则交给地方自我决定。到了2000年,当时的国家计委(现发改委)出台了《游览参观景点门票价格管理办法》,不再对商业景区的门票价格进行管理,对非商业景区的门票价格则进行政府指导价,结果引发了中国景区门票的上涨风潮。
这个逻辑就是:原先中国景区都是吃国家饭的,由国家给景区进行拨款,但是现在国家不再管理景区了,自然也会降低对于景区的拨款,景区要自负盈亏了,那么收取门票就成了景区赚钱最好的办法。
二、景区高价门票的根源是什么?
我们前面只是解释了景区现在的门票管理是怎么下放的,但是景区的高价门票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风景区资源具有极大的稀缺性。
风景区是属于社会的稀缺资源,自然景区拥有着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和独特性特点,这样就导致了景区在对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存在着极强的垄断地位。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肯定就会有人问了,中国地大物博难道景区就是这么的稀缺吗?
这个还真的别不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高举全球第三,但是教科文组织的另外一项统计中,中国的人均遗产地系数,也就是一个国家的遗产地总数和人口的数量比重,中国就排在了倒数第三,也就是比我们的老邻居印度稍微好点而已。这样的极度稀缺性,导致了门票的垄断性定价地位,也就是我们经济学上所说的价格低弹性,由于相对稀缺的旅游资源导致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不去旅游的话,我们都找不到可以替代去的地方,所以垄断就可以形成垄断高价,而消费者也只能被迫接受门票的高价。
其次,极度井喷的旅游需求。
随着大家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旅游作为一种发展性的消费品,对于大家的需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假期度假来说。根据美世咨询对于62个国家的带薪休假统计数据,中国人的带薪休假位列全球倒数第四位,带薪休假的极度稀缺导致了中国人本就可怜的假期显得异常拥挤,对于严重缺假的中国人来说,黄金周是自己稀少到极致的资源,大家不是不知道黄金周出游人数多,拥挤而且昂贵,但是除了黄金周我们还有出游的时间吗?所以,这个时候景区就能够祭起涨价的大旗了,美其名曰为了控制景区的人数,对于景区的经营者来说,消费者已经不远千里前来度假旅行了,那么之前他们已经在路上耗费了过多的时间和金钱这些都是沉没成本,在这种沉默成本的情况下,大家都不会愿意因为景区门票价格过高我就不去景区,否则我们过来旅游干嘛?这样的消费心理,也就让景区的经营者在门票价格上有恃无恐,他们相信无论你的消费者如何抱怨,到时候你们还是会乖乖的挤破景区大门。
第三,风景区的逆向选择问题。
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多数人消费者到景区游玩都是第一次或者少数几次,这样自身条件的限制使得消费者对于景区内部有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消费者无法判断景区门票价格是否合理,也不知道在景区旅游会不会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所以对于景区经营者来说,他们有实力进一步掌控对于景区的信息优势,从而引发了风景区的逆向选择问题。一般消费者在付出了高昂的景区门票之后,进门却发现景区里面还有景区套景区的现象,像缆车费、小景点费等各种收费项目层出不穷,往往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被收取了额外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