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漳三台水上乐园
Ⅰ 临漳铜雀三台的观后感
邺城考古队对邺城遗址内一座佛寺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佛寺大殿基址回和塔基,并在塔基下五六米深答的地宫中发现舍利函,舍利函周边罐子里还存放有五谷杂粮。
临漳县的邺城遗址是全国36大遗址之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以来,邺城考古队对遗址内一处佛寺展开发掘,发现了佛寺大殿基址和塔基。在塔基下五六米深的地方,考古队找到地宫的一部分,并找到了一个舍利函。舍利函周边发现5个罐子,里面放着五谷杂粮。地宫内还发现玛瑙、琉璃珠等,但并无文字性的物件。
目前,考古队仍在展开发掘,并委托国家权威部门对发现的物品进行鉴定,具体情况将由最后的鉴定报告、考古报告揭晓。
Ⅱ 关于临漳三台历史故事
铜雀台
在金凤台北,为三台之主台,建安15年(公元21年)曹操所建,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为曹操与文人骚客宴饮赋诗,与姬妾宫女歌舞欢乐之所,也是兵家战略要地。曹操在其上平定严才叛乱,并接见和宴请了从匈奴归来的著名诗人蔡文姬。曹植也曾于此挥笔立就《登台赋》,至今传为美谈。后赵、北齐时铜雀台又加以修筑,素有“铜雀飞云”之美称。该台驰名中外,历代名人题咏甚多,其中唐代诗人杜牧在他的《铜雀台怀古》中曾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名句。
金凤台
在三台村西,原名金虎台,是三台最南边的一座,为东汉建安18年(公元213年)曹操所建。据史书记载,台高8丈,有屋135间。现存的金凤台夯土遗址比较完整,南北长122米,东西宽70米,高12米。台的南侧有清顺治八年修建的文昌阁,阁前镶有金凤台匾额,门前有北朝石刻螭首一对,造型古朴,雕工精细。阁后碑亭内名人题咏碑碣甚多,其中元代“邺镇金凤台洞清观首创之碑”,碑额雕六龙盘结,古雅别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碑亭北边有53级石阶,拾阶而上,便可达金凤台顶。台顶现有文物陈列室,陈列着邺城及其附近出土的珍贵文物。在石级西侧有一个地洞,是曹操的藏兵洞,可通到磁县的讲武城。
冰井台
位于“三台”之最北端,建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高8丈,有房屋140间,因上有藏冰的井而得名。井深15丈,储藏着大量的冰块、煤炭、粮食、食盐等物,以防不虞。北周时台上建筑被焚,明末时又被漳河水冲毁,地上遗迹无存
Ⅲ 作文《春游览临漳三台》5oo字
亲爱的旅客,今天我带大家游览我的家乡——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古称邺。这里是三国故地,六朝古都;这里地处平原、物产丰富;这里人杰地灵,文化璀璨。历史名人有建安七子、鬼谷子、西门豹等,至今他们的故事还被人们传唱。 首先向大家介绍的是铜雀台,位于县城西南方18公里处的香菜营乡三台村。据史书记载,在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当时共建有三台,前为金凤台、中为铜雀台、后为冰井台。铜雀台最盛时台高十丈,台上又建五层楼,离地共27丈。
然后是天下第一柏——古汉柏。位于 县城西南27公里,倪辛庄乡靳彭城村东头。树高22.5米,胸围5.6米,树冠覆盖面积直径约为80米。树主干上生长部分半球体的骨突,形状如紧握的拳头。当地村民说:“树根若被铲破,会泌出略带红色的液体。”村民谓之“血柏”。 此树是当年魏武拴马桩。已有千年历史。
第三站是七子湖。湖畔垂柳拂堤,鲜花簇放,景色迷人,是旅游、休闲的绝妙去处。湖水波光粼粼,水里游着若隐若现的小鱼 ,湖中心是七子塔,几座拱桥静静地立在湖中,使人心旷神怡。鹅卵石铺成的小径上不时走过锻炼的人
群。
走在县城的大街上,一座现代化城市展现在我们眼前。两旁高楼林立,商铺鳞次栉比, 汽车川流不息,人行道旁是绿化带,常年生机勃勃。现在的临漳,每村都有了图书馆,还会定期举办各种文娱的活动。实现了城里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这些都是党的三年大变样政策取得的丰硕成果, 如果你等到明天早晨,便会看到晨练的人们聚集在邺令公园、金凤公园、邺都广场……有的打太极,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散步,有的在练唱……他们不论男女老少,神清气爽,其乐融融,这已是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在的临漳人民,已经走在幸福文明的康庄大道上,正向科技节约型城市迈进。
亲爱的游客,您是不是也爱上了这蒸蒸日上的临漳和善良淳朴的临漳人呢?
Ⅳ 习文乡天下第一柏、邺城三台遗址、邺城博物馆的观后感
亲爱的旅客,今天我带大家游览我的家乡——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古称邺。这里是三国故地,六朝古都;这里地处平原、物产丰富;这里人杰地灵,文化璀璨。历史名人有建安七子、鬼谷子、西门豹等,至今他们的故事还被人们传唱。 首先向大家介绍的是铜雀台,位于县城西南方18公里处的香菜营乡三台村。据史书记载,在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当时共建有三台,前为金凤台、中为铜雀台、后为冰井台。铜雀台最盛时台高十丈,台上又建五层楼,离地共27丈。
然后是天下第一柏——古汉柏。位于 县城西南27公里,倪辛庄乡靳彭城村东头。树高22.5米,胸围5.6米,树冠覆盖面积直径约为80米。树主干上生长部分半球体的骨突,形状如紧握的拳头。当地村民说:“树根若被铲破,会泌出略带红色的液体。”村民谓之“血柏”。 此树是当年魏武拴马桩。已有千年历史。
第三站是七子湖。湖畔垂柳拂堤,鲜花簇放,景色迷人,是旅游、休闲的绝妙去处。湖水波光粼粼,水里游着若隐若现的小鱼 ,湖中心是七子塔,几座拱桥静静地立在湖中,使人心旷神怡。鹅卵石铺成的小径上不时走过锻炼的人
群。
走在县城的大街上,一座现代化城市展现在我们眼前。两旁高楼林立,商铺鳞次栉比, 汽车川流不息,人行道旁是绿化带,常年生机勃勃。现在的临漳,每村都有了图书馆,还会定期举办各种文娱的活动。实现了城里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这些都是党的三年大变样政策取得的丰硕成果, 如果你等到明天早晨,便会看到晨练的人们聚集在邺令公园、金凤公园、邺都广场……有的打太极,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散步,有的在练唱……他们不论男女老少,神清气爽,其乐融融,这已是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在的临漳人民,已经走在幸福文明的康庄大道上,正向科技节约型城市迈进。
亲爱的游客,您是不是也爱上了这蒸蒸日上的临漳和善良淳朴的临漳人呢?
Ⅳ 邯郸到临漳三台有多远
从邯郸汽车站坐车上午10点30,下午4点30两趟车买到香菜营的票 到终点站三台下车
Ⅵ 关于临漳三台的历史,故事
建安15年(公元21年)曹操所建,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为曹操与文人内骚客宴饮赋诗,与容姬妾宫女歌舞欢乐之所,也是兵家战略要地。曹操在其上平定严才叛乱,并接见和宴请了从匈奴归来的著名诗人蔡文姬。曹植也曾于此挥笔立就《登台赋》,至今传为美谈。后赵、北齐时铜雀台又加以修筑,素有“铜雀飞云”之美称。该台驰名中外,历代名人题咏甚多,其中唐代诗人杜牧在他的《铜雀台怀古》中曾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名句。
成人28元.儿童10元
Ⅷ 春游临漳三台作文怎么写急!!!
记忆里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忘掉了。而有一件事却一直贮存在我的脑海里,记忆犹新,仿佛那一刻就刚刚发生在眼前。
作为一名中国人,会使用筷子吃饭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可是,学会使用筷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我的身上就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那是我五岁生日的那天晚上,妈妈“送给”我一个特殊的礼物——教我使用筷子吃饭。可是,我从小就习惯用勺子吃饭,用筷子吃那是一窍不通。妈妈把筷子交给我时,我拗着不用,随手又拿起了勺子。不料,一项温柔的妈妈今天就没有了往日那么客气了。她夺过我手中的勺子,把筷子递给我,说:“不可以一直都用勺子吃,长大了怎么办?都五岁了,该学学用筷子了!就从今天开始。”“可是我不会用呀!”妈妈摸了摸我的头:“不会要学,来像我这样两只手握住,食指与拇指……”妈妈耐心的教我。可是我怎么看都学不会,急得哭了起来。可妈妈没有因为我的眼泪而产生怜悯之心,反而鼓励我说:“不要急慢慢来。再做一次......”我努力学着妈妈拿筷子的姿势,手指很僵硬地抓死筷子,担心它会从手中脱落。当将两只筷子分开始,手指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样,根本就不听指挥。筷子也很调皮,不是东倒就是西歪。有时,刚夹起来的饭菜,颤颤抖抖的又掉了下去。我有些不耐烦了。可妈妈没有放弃,继续鼓励我:“再来一次。刚才做的很好吗。再坚持一两次,第三次就会成功的!”在妈妈的鼓励下,我一次、两次、三次......失败一次,二次、三次......不一会儿,我觉得手和筷子似乎听话了许多,可以慢慢夹起饭菜了。于是,我便有了信心和兴趣,试着再夹起一块肉……我真的做到了!妈妈看到了我的成功,高兴地说:“哇,成功了,美谕,你很棒啊!”听了妈妈的表扬我的心里美极了!并且我觉得这顿晚餐比哪一次都香。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如今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这次学用筷子,也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学会一门本领,必须有不怕失败的精神。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感谢妈妈给我上的人生中最宝贵的那一课!
Ⅸ 想从邯郸去临漳邺城博物馆和铜雀三台遗址。。。
你如果从邯郸出发的吧。不用到临漳倒车。
邯郸汽车站临漳站(火车回站南300米) 有一趟答 邯郸到香菜营的车。直达三台村,终点站就是铜雀三台遗址公园。
这趟车,早晨十点半发车。一点从三台村返程。注意时间。
三台村下车步行三百米就可到达铜雀台。然后沿着大路往前走500米就是博物馆。
返程的话,车是一点回邯郸。如果你赶不上。可以在下车的地方做去磁县的大巴车
然后从磁县返回邯郸市。
或者从下车处去临漳。在从临漳返回邯郸。但是从磁县回邯郸比较近。
如果能赶上 一点的车自然更好。
三台仅存其一,但是很有历史感觉的哦。如果是历史爱好者,一定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