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东坡公园要门票吗
『壹』 常州东坡公园好玩吗具体地址怎么去要门票吗
5.1之后就免费开放了,坐B12、B2、B21、7、17、37、25路到朝阳桥或者东坡公园下车就可以了,里面不太好玩
『贰』 常州东坡公园公交车220路线到哪下车
220路公交车终点是红梅公园枢纽站
过去东坡公园可以在天宁寺站下车,
走路200米就是了,沿着古运河边走,景色也是很棒的
具体位置见下图
『叁』 江苏常州有哪些免费开放的景区
目前
常州免费开放的景区多为公园
比较有名气的,如:
红梅公园
、
东坡公园
、人民公园、
兰园
、
荷园
、
圩墩公园
、
荆川公园
等
其中
个人认为
红梅公园、东坡公园、荆川公园还不错
希望对你有帮助
『肆』 常州有哪些公园是免费的
待在常州这么久,
每每朋友来找我玩,
都不知道该带他们去哪些地方!
看了这份常州免费公园的盘点
这下终于知道该带朋友去哪里玩了!
红梅公园
位于常州市东北面,因园内的著名古建筑-红梅阁而得名,是市内最大的一个综合性公园。红梅公园始建于1958年,1960年正式建成开放,因红梅阁而定名红梅公园。
东坡公园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先生一生曾11次来到常州,并终老于此。东坡公园,便是苏东坡当年弃舟登岸入城之地。位于常州第一园林——红梅公园东南侧,古运河东去的咽喉要地。后南宋有人为纪念在常州终老的苏东坡,建舣舟亭以示怀念。
东坡公园是常州唯一的封闭园林人文公园,也是所有市政绿地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公园之一,非常值得一去。清静异常,即使是在节假日。古桥+运河,树木郁郁葱葱,非常有意境,旁边还有个码头很方便,里面还有东坡书院!(能看到大运河)
青枫公园
青枫公园是个集“生态、科普、活力”三大主题于一身的城市森林公园,开放的青枫公园是我市目前面积最大的免费的敞开式公园,总面积达45公顷,比红梅公园还大1/5多。
青枫公园一直都是常州市民津津乐道的公园,特别适合一家人周末游玩,有沙滩,有草地,有树木,有新鲜的空气。
紫荆公园
紫荆公园有两大特色。第一大特色,紫荆公园将以东经120度经线这一地理特色为建设主题。东经120度经线是“北京时间”的基准经线,而常州是该经线唯一穿越城区的地级市,根据这一特色,将东经120经线作为公园的主要景观轴线。第二大特色,紫荆公园被确定为中国第四届月季花展暨2010世界月季联合会区域性大会的主会场,将被打造成一个个性化的月季专类园。
荆川公园
荆川公园是为纪念明嘉靖年间著名的抗倭英雄和文学家唐荆川先生而建的,是一个古迹与自然风光巧妙配合的园林。园中绿树成荫,芳草鲜美,池塘、假山、亭阁、长廊错落有致,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陈渡草堂,建于1989年,是以唐荆川先生读书处命名的,另外还有唐荆川先生的墓等古迹。
蔷薇园
常州市蔷薇园湿地公园位于采菱河常锡路段,在采菱港西侧,拟建道路离宫路北侧,整个公园被老312国道划分为南北两块,规划用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其中老蔷薇园为3.9万平方米,扩建面积达7.6万平方米。蔷薇园湿地公园已向市民开放,该公园极具田园风光,建造中还应用了多项新技术。
兰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回廊中常州先贤赵翼的诗句穿越黛色的历史,让数百万常州人从时代的召唤中领受了一份迫切、一份责任。常州人爱兰园,因为兰园有敢为人先常州精神,从兰园看到了常州的未来。因为兰园似曾相识,记忆中的常州,风景这边独好。
当然常州的公园远不止这些
“城在绿中,人在画中”
周末让我们放松心情,
带上朋友逛公园去吧!
『伍』 常州东坡公园的资料
东坡公园
东坡园位于市区的东部,古运河东去的咽喉要地。整个景区是由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和古运河中的半月岛组成.东坡公园园大门上的门环与众不同,其形似虎,名曰狴犴(bian,毕岸),相传是龙的第七个儿子,半亭屋脊两端的卷尾龙头,名叫螭(chi嗤)吻,相传是龙的第九个儿子。因为“龙生九子,子子不成龙”,所以它们的地位比龙低下,只有在园林建筑上能看到它们的形象。门上的狴犴能明辨是非,急公好义,有威慑力,而螭吻口阔嗓粗,平生好吞,属水性,能克火,装在屋脊两端既美观,又能灭火消灾。苏东坡深受世人敬仰,而常州人对东坡先生则更敬爱有加,1982年修建门庭时,特以龙子护门,日夜守护先生正气。
进入洞门,迎面白墙分隔为抑景、洞门作框景、漏窗为借景,并以廊相连,配以松石花木,层次有致。而眼前这组湖石小品,名曰:“三苏苑”。虽只有这方寸之地,但也小中见大,寓意深刻。乍看之下,好似泰山、华山之缩影。主峰高耸,次峰拱奉,前后错落,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立体图画。而细看之中,这画面不正是东坡“细观烟雨三峰外,都在灵仙一掌间”的真实写照吗?!而这种小中见大的艺术处理,则反映了先生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情怀。主峰后的松、梅、竹为“岁寒三友”,与前面这三座湖石相呼应,难道这“三峰、三友”不就是隐寓着“一门三父子,文章四大家”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吗?
穿过洞门,就是怀苏庭。故名思意,这庭中景色是与东坡息息相关,让人有触景而怀苏之情。而我们眼前这块湖石之上的“雪浪”二字,则为我们引出了先生爱石的一段佳话。相传,东坡在扬州曾得奇石一块,其纹路皱折如长江风浪,洁白无瑕,遂名“雪浪石”,并将其清供案头盆内,终日观赏,后又将其书斋改名为“雪浪斋”,先生爱石,由此可见。在他定居常州藤花旧绾后,为答谢杭州径山寺长老前来探望之情,曾以诗相赠,落款中署名“雪浪翁苏轼”。为纪念这段佳话,特在洞门对景中置“雪浪石”,人们见物思人,当年东坡先生爱石之情景,历历在目。
庭中的两株玉兰,其花芽似蘸满浓墨的毛笔,支支坚挺,满树玉兰,乍看之下,犹如笔林。“谁信花中原有笔”,“笔笔忽生花”之咏颂玉兰诗句,寓意东坡出生时,其母梦见一高人送来一枝如椽大笔,体现了东坡日后的大手笔:“落笔惊风雨,挥毫压四座”。当朝皇帝宋神宗说:李白有苏轼之才,但无苏轼之学。苏东坡诗词书画全面发展,一直受到中国人民的敬仰。庭中的桂花,一向是“不与春花争艳斗奇”,象征先生的自知之明。先生在京做官时,因与当朝宰相王安石变法思想相左,便自请做地方官,离开京都避嫌,不与人争。桂花色不艳,但却“清气满乾坤”,恰为先生高风亮节的人格写照。我们今天仰慕苏东坡,是因为他在逆境中能风趣幽默,乐观超脱。一生灾难不幸,亲友们担心他,他却引吭高歌:“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在流放时,他自宽道:“罗浮山下四时春……不妨长作岭南人。”正是东坡先生这种热爱生活,无怨无悔的达观态度,使他度过了生命中一个又一个难关,从未被艰难困苦所吓倒。
大家请看,这座塑像就是大文豪苏东坡。他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出生于北宋仁宋景祜三年(1037年)十二月十九日。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也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父子三人并称“三苏”,列名于“唐宋八大家”。苏东坡的一生曲折坎坷,他曾在京城里做过官,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有分歧,后自请任地方官。先后担任过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太守等职,屡遭贬谪,晚年流放海南。东坡生前博学广记,才华横溢。他的文章、诗词、书画,堪称千古一绝。
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49岁的东坡曾上表神宗皇帝请求到常州居住,因他在宜兴黄土村置有田产,当时的宜兴县属于常州府管辖。次年得神宗诏旨,允许他留在常州居住,并封为常州团练副使。因此东坡与常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往返常州达11次之多。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夏),苏东坡蒙朝廷平反不白之冤,东坡从海南流放地北归,至虔州(今江西赣州)时,身患重病,本想回四川眉山老家安度晚年,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斟酌再三,决定来常州。通过常州人钱济明借得顾塘桥孙氏馆居住,同年七月二十八日,因病终老于孙氏馆,享年66岁。
龙亭,此亭临池而建,造型奇特,象亭子又象水榭,是亭榭结合的建筑,不太多见。之所以称为龙亭有二个原因,一是乾隆皇帝曾在亭内召试地方文人,二是该亭顶上有二条龙,因此被称为龙亭。“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是可眺览、休息、遮阳、避雨的点景建筑,常与山、水、绿化结合起来组景。亭的形式多样,有山亭、廊亭、沿水亭,还有专门为碑而设的亭。屋顶形式分有单檐,重檐、歇山顶等。它为游客提供了休息和欣赏园林景色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中国园林的建筑要素中“叠山”、“理水”这二项很重要,有山有水才构成风景。东坡公园内“山”倒是不少,可“水”却就只有这么一点,似乎是不成比例。然而,独具匠心的造园者却巧妙地将园外古运河的水“借”进园内,这充分体现了园林艺术中的“借景”技巧和艺术手法。
在水池南边有御碑亭,亭内保存乾隆皇帝南巡时所写的六首诗的碑刻,这些诗文表达了他对苏东坡的崇敬和对地方官员的训导。乾隆皇帝1751年至1784年间曾六次巡游江南,四次来常,其中三次以此为行宫,为皇太后祝寿和召试地方文人。乾隆下江南时,一路浩浩荡荡,欢迎场面十分壮观。据史籍记载,每经常州,都“御乐前引,万骑夹岸”、“文武诸臣率地方文人等跪迎于西郊,恭送御驾至东郊”、“沿途则香案、旗帜、鼓吹、张灯、结彩、道路为之阻塞”。这些碑文记述了他南巡时的盛况和表达了他对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颂扬。毗陵驿口驻飞颅,城郭周巡六辔纡。老幼欢欣称就日,江山风物已勾吴。勖哉尔牧无胥怠,弱矣斯民未尽愚。户口实繁盖藏少,隐忧水旱岂能无。(过常州府作,辛未仲秋御笔。)这碑文表达了乾隆皇帝来到常州,看到这儿江山秀丽、景物优美,老百姓欢天喜地,心里非常高兴。鼓励当地官吏要勤勉自己,爱戴老百姓。同时,也告诫当地官员要增加储备,以防水灾和旱灾。由此可见乾隆皇帝是何等爱民。再来看看这块:髯翁迁八州,浮踪不系艇。其不迁者存,至今遗佳境。当年舣棹时,水流人自静。倜傥缅高风,徘徊发清省。这首诗是乾隆皇帝经过舣舟亭时有感而发的。全文表达了他对东坡的高尚品格的敬重,及以此醒悟自己。诗中也表达了对东坡悲惨遭遇的惋惜。
碑文呢,就欣赏到这里,我们继续向前走。这御碑亭前有一小桥,可见假山一座。小巧玲珑,形态生动。常州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各种能人巧匠也是层出不穷,如清初以叠假山著称的造园艺术家戈裕良就出生在常州,苏州的环秀山庄和常州近园就是他的杰作。在古代,常州城内花园很多。到清代,还有七十二个。俗话说,庭院中可以无山,但不可无石。石有天然的轮廓造型,质地粗实而纯净,是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联系的一种美好的中间介质。中国人所欣赏的“石”,非一般之石,不但要怪,还要丑。“怪石以君为类,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丑字中丘壑未尽言。”掇山常用的石品湖石类居多,体态玲珑通透,表面多弹子窝洞,形态婀娜多姿,多数为石灰岩类。好的石峰,可用瘦、皱、漏、透来概括。瘦指石峰整体形象苗条多姿,风骨磊磊;皱指石身起伏不平,能看出有节奏的明暗变化;漏指石身里边有孔穴上下相通,脉络连贯;透指玲珑多孔穴,前后透过光线。在好的石峰身上,它们往往协调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石的整体审美特性。东坡洗砚池,它以白石凿成,长1米,宽0.5米,深0.5米。常州《合志》中记载:“此池系白石凿成,底旁有小孔,去其楔,水立涸,以新水盖之,容十五六石许,积水盛夏不腐。”只有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才需要这么大的洗砚池。它原在顾塘桥孙氏馆,地方官员和绅士们知道乾隆很敬仰苏东坡的才学,也为了给万寿亭行官增添一景,以得到皇上的欢心,就将它移到此地。常州清代著名诗人洪亮吉诗中“紫藤花开墨池涨,古色斑烂各相抗”之句的墨池即指洗砚池。而今,洗砚池却让更多的游客缅怀东坡先生的高风亮节。
编辑本段
舣舟亭
这舣舟亭个园林内的最主要古迹:舣舟亭。“舣舟”二字的意思是“系舟”或“停船”,那么,舣舟亭究竟是为乾隆皇帝还是为苏东坡在这里停船而建呢?乾隆皇帝和东坡都曾在这里停过船,只不过相差七百多年。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苏东坡在杭州通判任内运司,差往润州(今镇江)。路过常州市时曾在这里系舟野宿,他曾为此写过一首诗,题为《除夕夜宿常州城外》,其中上半部分是: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由于苏东坡在此停过船,后人建亭在此,以示纪念。在乾隆第二次来常州时,此亭重修过,乾隆还题写了“玉局风流”的匾额。说起这块匾,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据志书和《纪事本末》载,乾隆二下江南时,至舣舟亭,为昭示对苏东坡的敬仰,给舣舟亭题了“玉局风流”的匾额。“玉局”,地名,今在成都市。宋时至此置玉局观,苏东坡晚年提举玉局观即此。现在我们见到的亭子是1984年重建的,此亭四角双檐飞甍九脊,建于此园最高处,饰有精美砖雕和木雕,亭顶有二龙戏珠,还有苍松仙鹤,神龙游鱼等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常州最著名的亭之一。在石柱上有两副对联。一副是:“二月江南好风景,故人此日共清明。”另一副是:“舣舟亭畔喜迎东坡居士,洗砚池边笑驻西蜀故人。”这两副对联分别由常州现代书法家钱小山和胡一飞书写。东坡公园内多亭子,在舣舟亭南古运河旁,还有一座亭子叫“竹亭”。此亭有五间,古时以竹子建成,是苏东坡当年上下船的码头,因为东坡喜爱竹子,所以建此竹亭。当时亭内有对联和横批为东坡句: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横批:与谁同座。并有东坡吟诗赏景画像。御码头,这就是乾隆皇帝当年停泊的地方。据史载,当时有围墙将行宫团团围住,围墙上还有“皇恩浩荡,万寿无疆”八个大字。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树木花草繁茂多姿,豪华而秀丽。由于年久失修,早已毁败不堪,近年来重新修建,才部分恢复了当年风貌。1986年拓宽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段,因舣舟亭临河处改道,形成了一个运河环抱,形似水中月亮的“半月岛”,半月岛面积为20亩。广济桥横跨东西,连半月岛与公园为一体。这座广济桥,原在城西,跨古运河。明正德十二年(1447年)建,为常州最古老的三孔石拱桥,造型古朴优美。由于城西运河拓宽,为保护历史文物,遂将桥整体迁移到这里,也给东坡公园添了一处富有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目前,半月岛上已建成半月亭、月云峰,还修复了东坡亭,建假山回廊等景点。岛四周为砖石道,道旁古运河有水塘石栏杆。沿着小道漫步,凭吊东坡古迹,欣赏古运河南来北往的繁忙景象,东眺雄伟的朝阳立交桥,江南水乡景色尽收眼底,使人心旷神怡。
编辑本段
苏轼简介
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祐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陆』 常州东坡公园天天开园吗
现在应该还没有天天开源。
『柒』 常州东坡公园怎么样
简介:东坡公园(舣舟亭)地处常州市区东部,原名东郊公园,占地2.667公顷,内系名胜古迹与自容然风光相结合的江南园林。南宋时,常州市民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来常,泊舟于此,而建"舣舟亭"作纪念。
注册资本:78万人民币
『捌』 常州东坡公园的概况
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时,在此兴建过万寿亭行宫,重修过舣舟亭。舣舟亭基址原名文专成坝,传说属常州历来人文荟萃,为保住常州才气不东流,因而在古运河上筑坝使河水绕个大弯东去。苏东坡曾十一次到过常州,最后终老于常州。但他真正系舟此地实际上只有二次,一次是1073年,他从杭州途经常州去镇江,曾在除夕孤舟野宿城外东郊,并作〈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一首。另一次是1101年他从海南归常后,住在顾塘桥头孙氏馆,病中一日,天气闷热,他为图快风活水,一洗病中滞涩之郁,半夜泛舟运河而东至此系舟。此时,夹岸观者为堵,全城轰动。
舣舟亭大门采用传统砖雕工艺,上刻镏金舣舟亭三字。进园门后,只见白墙分隔,山石对景,洞门作框景,漏窗为借景,走廊相连,配植松竹花木,层次有致,呈现出我国古典园林风格。绕过曲廊,豁然开朗,林木蔚秀,水石清奇。大运河绕园东流,更富江南景色。
舣舟亭位于园南山顶,亭不大但造型精美,乾隆皇帝曾题玉局风流匾额。运河边还有一亭,叫做竹亭,这原来是苏东坡停船的码头。
『玖』 常州东坡园要门票吗
东坡公园,便是抄苏东坡当年弃舟登岸入城之地有称舣舟亭公园,地处常州市区东部,古运河东去的咽喉要地,原名东郊公园,占地2.667公顷,系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江南园林。整个景区是由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和古运河中的半月岛组成,独具匠心的造园者巧妙地将园外古运河的水"借"进园内。东坡公园自然是为纪念东坡而建,苏东坡11次登常州,并终老于此,园内处处彰显着大文豪的痕迹:东坡洗砚池、竹亭.门票15元
『拾』 苏轼是哪里人是常州人吗,在常州有个东坡公园,是苏轼家吗
苏轼:(1037-1101)北宋文抄学家、书画家。字子瞻袭,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东坡曾11次到过常州,最后终老于常州。
东坡公园(舣舟亭)地处常州市区东部,原名东郊公园,占地2.667公顷,系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江南园林。南宋时,常州市民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来常,泊舟于此,而建"舣舟亭"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