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文化遗址
㈠ 从上海火车站到马桥古文化遗址怎么走
马桥古文化遗址 位于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东俞塘村!
上海火车站出发-->乘地铁1号线到莘庄站下车,换莘金专线到华宁路(招呼站)下车,就到马桥遗址了!
乘地铁过去,比较快捷,1次换乘,还是蛮方便的!
㈡ 马桥文化遗址是红色足迹吗
马桥文化是红色足迹,革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去参观学习红色精神。
㈢ 马桥文化的出土文物
遗址遗存出土文物有石、玉、陶、骨和铜器文物500余件。马桥文化陶器有三大回陶系。夹答砂绳效(或篮纹)红陶约占25.9%,器形主要是鼎足,有凹弧形、圆锥形和舌形3种。其次为甗和釜,甗是连成一体的甑和鼎的组合,炊器中鬲一件未见。呈各种陶色的印纹陶(有浅黄、橙紫红、紫褐色),约占41.1%,纹饰有脉纹、篮纹、席纹、方格纹、回字纹、云雷纹等,器内壁都留有填印窝;底部都是圆底内凹,有折沿弧腹的罐和盆、带圆把的杯和鸭形壶等器形。在这些器物的唇沿上,有的注有一个或数个相同的刻划符号。灰陶、黑衣陶和黄衣灰陶,约占33%。都是平底或圈足器,器唇以素面为主,有的在肩腹部压印一条带形的云雷纹或鱼鸟纹,器有觚、觯、尊、豆、簋、瓦足盘、袋足盉和澄滤器等。上列各陶系陶器的制法,前两种为泥条盘筑法加轮修,后一种为轮制。
㈣ 良渚人是怎么消失的
晚期良渚现“断层”
良渚文化遗址被发现70年多年,却令考古界和史学界一直头疼不已,因为在史料中,江南地区的晚期良渚文化居然无文字记载。这一曾经影响中国文明进程的良渚文化“断层现象”,一直成为悬而未决的谜团。
不过,有关江南地区良渚文化是否消失的问题,我国曾有多位学者作过研究,结果是“消失”与“未消失”两种观点并存。而造成晚期良渚文化人从江南地区突然神秘失踪的原因,则有海侵、特大洪灾和战争三说。由于这些说法的证据都较单薄,缺少足够的说服力,因此目前还没有哪一种说法能得到考古界和史学界多数学者的认可。
常州武进区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林志方认为,依据江南地区现有的考古资料,叠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北阴阳营文化、良渚文化层之上的是“湖熟文化”和“马桥文化”,且绝大部分地区是“湖熟文化”和“马桥文化”叠压在良渚文化层之上。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江、浙两省的文博工作者已对江南地区的“土墩墓”和“石室土墩墓”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考古发掘,江南地区最早“土墩墓”和“石室土墩墓”的时代为西周早期。依据“湖熟文化”、“马桥文化”人最早墓葬的时代为西周早期、江南地区古文化层的叠压关系及良渚文化和北阴阳营文化的时代,可以证明江南地区夏、商出现了文化断层,进而也证实了江南地区良渚文化消失的可能。
是否迁徙到江北
本月初,在杭州召开的“全国良渚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各路专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新说。据报道,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各地的专家在讨论中达成共识,认为良渚文化的年代下限,应为距今5300年—4200年左右,而其消亡的真正原因则是由战争和内讧引起的,最终为钱山漾类型所取代。
这次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分析认为,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钱山漾类型及马桥文化遗址分布面广,且文化传承有序,尽管个别遗址见有淤泥层,但其成因复杂,应属局部现象,倘若认为当时曾发生过海侵或特大洪水灾害而导致毁灭性的文化消亡,恐怕有失偏颇。那么,良渚文化的消亡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在会上,林志方则提出解开这个千古之谜的论说新突破,他提出,“江南地区晚期良渚文化人从江南地区消失是由于整体迁徙今苏北地区”,此观点一出,各方为之哗然。
林志方认为,首先,“江南地区”西及西南面的临近地区良渚文化层上也存在文化断层。依据考古资料显示,安徽潜山薛家岗遗址和含山凌家滩遗址处均有过少许良渚文化人的迁居。薛家岗遗址和含山凌家滩遗址良渚文化层上也存在文化断层,即可排除“江南地区”晚期良渚文化人有迁徙这两处的可能。
其次,新沂花厅遗址发现多座良渚文化晚期大墓。1987年和1989年,南京博物院对苏北地区的新沂花厅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遗址的北区清理出10座大墓,其中有8座大墓存在人殉现象,共出土良渚文化玉器378件、含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良渚文化早期的陶器345件、含有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特征的石器37件。
经过对花厅遗址北区出土的多件良渚文化玉器,出现的人殉现象及社会状况等情况的考古研究,有关专家认为,花厅遗址早期是大汶口文化领地,以后(至北区墓葬时期),北上的发达的良渚文化取代了这里的土著大汶口文化。“江南地区”晚期良渚文化人整体的迁徙地必然在今苏北地区,其政治中心就在新沂花厅遗址处。
此外,我省的苏北地区有众多的良渚文化晚期遗址。这些地区处在良渚文化晚期遗址较集中的苏北地区的北面和西面,出土的良渚文化器物较少及年代偏晚,故这些地区的良渚文化人与江南地区晚期良渚文化人的迁徙也无直接关系,而应与迁徙今苏北地区的晚期良渚文化人的再次迁徙有关。
而在“全国良渚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有一些专家则认为,“从良渚文化墓葬中见到的随葬石(玉)钺、箭镞等石器分析,依稀透露出当时社会战争频繁的历史信息,有可能是对外征战,加上内部集团矛盾激化、内耗加剧,自然环境恶化而最终走向消亡。”
㈤ 上海市历史遗迹可参观的有哪些
1、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
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 豫园在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崧泽古文化遗址
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被命名为崧泽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按地层可分为上、中、下三层。20世纪60年代以来,崧泽遗址被发现。
1961年至1976年,3次发掘共揭露面积 703 平方米,发现几何印纹陶遗存和新石器时代的居址遗迹,清理墓葬 100 座,出土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牙器等621件文物。1959年崧泽村古文化遗址列为青浦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龙华塔
又称“报恩塔”,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年),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路2853号。龙华塔系砖木楼阁式塔,八面七层,总高41.03米(自底层围廊地坪面算至塔尖)。龙华塔底层塔心室地面与底层围廊地坪面高差0.44米。
每层伸出平座围以木栏,以斗拱向外挑出飞檐,出檐甚宽,檐角悬铁马(俗称铜铃)。龙华塔在自身纤细、轻灵、飘逸的基础上,融入了吴越文化,是中外建筑文化合璧的产物。2006年5月25日,龙华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玉佛寺
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属于禅宗临济法系,修习禅法,故又名玉佛禅寺。玉佛寺作为上海旅游的十大景点之一,它虽地处繁华的市区,却又闹中取静,被喻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
玉佛寺创建人和首任住持是慧根法师。玉佛寺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94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5、静安寺
又称静安古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其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247年),初名沪渎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早于上海建城。
静安寺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整个庙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由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构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
㈥ 马家浜文化村落遗址在哪里
马家浜文化村落遗址在嘉兴市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浜。
马家浜遗址是一个三河交叉的平原,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00米。1959年3月开始发掘。遗址文化层分为上下两层,出土的有骨架30具,陶器以釜类为主,鼎形器极少,以牛鼻式器型为陶器特征,陶色有一定数量的红衣陶。同时,还发掘出大量兽骨、鱼骨和菱等。从出土文物分析,马家浜遗址距今6000多年,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学术界称之为马家浜文化。.
㈦ 马桥文化的文化由来
马桥古文化遗址的第四层被考古界视为太湖地区(包括杭州湾地区)的一个典型遗存,1982年定名为马桥文化。
㈧ 为什么良渚文化会在4000年前突然消亡
晚期良渚现“断层”
良渚文化遗址被发现70年多年,却令考古界和史学界一直头疼不已,因为在史料中,江南地区的晚期良渚文化居然无文字记载。这一曾经影响中国文明进程的良渚文化“断层现象”,一直成为悬而未决的谜团。
不过,有关江南地区良渚文化是否消失的问题,我国曾有多位学者作过研究,结果是“消失”与“未消失”两种观点并存。而造成晚期良渚文化人从江南地区突然神秘失踪的原因,则有海侵、特大洪灾和战争三说。由于这些说法的证据都较单薄,缺少足够的说服力,因此目前还没有哪一种说法能得到考古界和史学界多数学者的认可。
常州武进区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林志方认为,依据江南地区现有的考古资料,叠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北阴阳营文化、良渚文化层之上的是“湖熟文化”和“马桥文化”,且绝大部分地区是“湖熟文化”和“马桥文化”叠压在良渚文化层之上。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江、浙两省的文博工作者已对江南地区的“土墩墓”和“石室土墩墓”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考古发掘,江南地区最早“土墩墓”和“石室土墩墓”的时代为西周早期。依据“湖熟文化”、“马桥文化”人最早墓葬的时代为西周早期、江南地区古文化层的叠压关系及良渚文化和北阴阳营文化的时代,可以证明江南地区夏、商出现了文化断层,进而也证实了江南地区良渚文化消失的可能。
是否迁徙到江北
本月初,在杭州召开的“全国良渚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各路专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新说。据报道,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各地的专家在讨论中达成共识,认为良渚文化的年代下限,应为距今5300年—4200年左右,而其消亡的真正原因则是由战争和内讧引起的,最终为钱山漾类型所取代。
这次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分析认为,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钱山漾类型及马桥文化遗址分布面广,且文化传承有序,尽管个别遗址见有淤泥层,但其成因复杂,应属局部现象,倘若认为当时曾发生过海侵或特大洪水灾害而导致毁灭性的文化消亡,恐怕有失偏颇。那么,良渚文化的消亡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在会上,林志方则提出解开这个千古之谜的论说新突破,他提出,“江南地区晚期良渚文化人从江南地区消失是由于整体迁徙今苏北地区”,此观点一出,各方为之哗然。
林志方认为,首先,“江南地区”西及西南面的临近地区良渚文化层上也存在文化断层。依据考古资料显示,安徽潜山薛家岗遗址和含山凌家滩遗址处均有过少许良渚文化人的迁居。薛家岗遗址和含山凌家滩遗址良渚文化层上也存在文化断层,即可排除“江南地区”晚期良渚文化人有迁徙这两处的可能。
其次,新沂花厅遗址发现多座良渚文化晚期大墓。1987年和1989年,南京博物院对苏北地区的新沂花厅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遗址的北区清理出10座大墓,其中有8座大墓存在人殉现象,共出土良渚文化玉器378件、含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良渚文化早期的陶器345件、含有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特征的石器37件。
经过对花厅遗址北区出土的多件良渚文化玉器,出现的人殉现象及社会状况等情况的考古研究,有关专家认为,花厅遗址早期是大汶口文化领地,以后(至北区墓葬时期),北上的发达的良渚文化取代了这里的土著大汶口文化。“江南地区”晚期良渚文化人整体的迁徙地必然在今苏北地区,其政治中心就在新沂花厅遗址处。
此外,我省的苏北地区有众多的良渚文化晚期遗址。这些地区处在良渚文化晚期遗址较集中的苏北地区的北面和西面,出土的良渚文化器物较少及年代偏晚,故这些地区的良渚文化人与江南地区晚期良渚文化人的迁徙也无直接关系,而应与迁徙今苏北地区的晚期良渚文化人的再次迁徙有关。
而在“全国良渚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有一些专家则认为,“从良渚文化墓葬中见到的随葬石(玉)钺、箭镞等石器分析,依稀透露出当时社会战争频繁的历史信息,有可能是对外征战,加上内部集团矛盾激化、内耗加剧,自然环境恶化而最终走向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