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梁河遗址
❶ 牛河梁遗址(600字)作文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境内的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东经119度30分,版北纬41度权20分。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祭祀建筑和积石冢群相结合的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5500年至5000年。遗址于1981年发现,1983年开始发掘。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发现,充分证实了5500多年前那里曾存在着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社会。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对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具有重要价值。它在国内外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遗址出土有众多文物,其中以女神头像最为珍贵。玉雕值猪龙、玉雕鹄鸟(猫头鹰)等,造型古朴神似,也令人叹为观止。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第十六地点的发掘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❷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门票多少钱
开放时间
9:00-16:00
门市价:120.0RMB
乘坐凌源到牛河梁的中巴,票价5.5元。车程35-40分钟。一小时一班。如果有过路的出租车,可以乘坐出租车前往,一人10元左右。
❸ 第一个发现牛河梁遗址的人是谁
牛河梁遗址是富山文化站赵文彦先生发现的
❹ 怎么去 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境内的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到达方式:
1.乘车路线:
坐从凌源到建平的中巴,凌源上车在牛河梁博物馆下(车会先路过积石冢展馆,但建议先去博物馆,这样游览最近)。
2.自驾路线:
长深高速公路 → 京沈路 → G101 → 公园。
❺ 牛河梁遗址的历史沿革
牛河梁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祭祀建筑和积石冢群相结合的遗址。位于辽宁省建平县和凌源市交界处牛河梁北山。1983年开始发掘。年代约为公元前3600前3000年。遗址对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遗址以“女神庙”为中心,周围分布“女神庙”泥塑女神头像积石冢群。“女神庙”背依的山丘,顶部有一处大型山台遗迹;积石冢间有一座石砌圆形三层阶祭坛。“女神庙”是由北、南两组建筑物构成的半地穴式木骨泥墙建筑,南北总长23米多,部分墙面有彩色图案壁画。庙内出土的人物塑像具女性特征,保存的部位有头、肩、手、腿、乳房等。其中一件彩塑“女神”头像为一全身人像的头部,高22.5厘米,面涂红彩,眼内嵌淡青色圆形玉片为睛,额上的箍状物可能是发饰或顶冠,塑工细腻生动。
有人认为,女神可能为生育神和农神(地母神)。已发现积石冢20多座,平面为方形、长方形或圆形,周边石台基的内侧排放着作祭器用的黑彩红陶无底筒形器。冢内往往以一二座地位尊贵的大型墓为主墓,周围或上部附葬多座小墓。墓内随葬品多玉器,有猪龙形玉雕、钩云形玉佩、玉璧和玉龟等,种类和数量随墓的大小而异,也有些墓空无一物。
一般认为,牛河梁 规模宏大的祭祀场所,是原始社会晚期一个规模很大的社会共同体举行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圣地;积石冢所反映的社会成员的等级分化,显示出原始公社走向解体的迹象。
❻ 考古发掘的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反应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情况
女系氏族社会
❼ 朝阳牛河梁遗址的历史故事
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❽ 牛河梁遗址的遗址景点
1983年,考古专家们在牛河梁清理发掘时,发现了一个馒头状的红烧陶物。经过挖掘,发现牛河梁南侧竟有一座女神庙,数处积石大冢群,以及面积约为四万平方米的类似城堡或方形广场的石砌围墙遗址,还有如下珍贵文物:女神头像、玉佩饰、石饰和大量供祭祀用的具有红山文化特征的陶器。
已发现的女神庙由一个多室和一个单室两组建筑物构成。多室部分南北长18米多,东西宽7米左右;单室部分南北长2米多,东西宽6米多,为土木结构,墙壁以原木为骨架,经过结扎禾草秸把、敷泥和表面压光处理,然后在上边彩绘以赭红色相间、黄白色交错的三角几何纹、勾连纹图案。女神庙内堆满了女神、动物的塑像,有资料显示,这仅发掘了遗址的一小部分,就出土了人物塑像的头、肩、乳房、手等残块和玉猪龙、大鸟雕像数十件。人像残块至少分属五六个不同的人像个体,均为女性形象,形体有大有小,或与真人相当,或大于真人若干倍,有的一只耳朵就有12厘米长,塑像的表面还涂以朱色。这些塑像表现出相当高的造型技巧,其中有一尊基本接近真人大小的彩塑女神头像,头高22.5厘米、面宽16.5厘米,耳长圆,鼻梁低,眼内嵌圆形玉片为睛,颧骨高耸,嘴大,面涂红彩,出土时仍很鲜艳。在女神庙中还发现了一些祭祀用的陶器,说明当时女神庙中曾经有过较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积石冢一般都是用高30厘米、长40厘米、宽20多厘米,经过打制的大石块砌成的,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每座冢的占地面积都相当大,一般有三、四百平方米,最大的达1000余平方米,平均的垒石高度在1米以上。每座积石冢内,一般都有数十人列“棺”而葬。他们可能因为身份的不同而被分别安置在大小各异的石砌棺材之中。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石砌棺材(位于墓的中心),长宽各3.5米,一般的石砌棺材长仅有1.5米,宽仅0.5米。
在这些大型的积石冢中,随葬了数量众多、十分精美的各式玉器,总数达数十件。玉器一般放置在死者的头下、胸前和身边,种类有作为原始宗教信仰之物的玉猪龙,有挂于胸前的双联、三联玉壁,有勾云形王佩、扁圆形玉环、圆桶形玉箍,有作为艺术品的玉鸟、玉鸽、玉龟、玉鱼、玉兽等,工艺精美,造型上追求神似,别具风格。其中以玉猪龙为代表的玉器已经成为红山文化的代表器物。
这尊头像是典型的蒙古利来人种,与现代华北人的脸型近似。眼珠是用晶莹碧绿的圆玉球镶嵌而成。遗址中出土的玉雕值猪龙、玉雕鹄鸟(猫头鹰)等,造型古朴神似,令人叹为观止。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村,是一处原始社会末期的红山文化遗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辽河流域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一座女神庙,并在庙中出土了一尊完整的与真人一样大的泥塑女神头像。
女神头像面部为朱红色,两颧突起,圆额头,扁鼻梁,尖下巴,是典型的蒙古利亚人种,与现代华北人的脸型接近。女神的眼珠用两个晶莹碧绿的圆玉球镶嵌而成,显得双目炯炯。 在距离牛河梁女神庙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土山,经初步发掘证实,这座土山竟全部是人工夯筑起来的,地上部分夯土堆直径近40米,高16米,外包巨石;内石圈直径为60米,外石圈直径约为100米。夯土层次分明,估计总土方量在数十万立方米以上。
小土山的形状为圆锥形、小抹顶。上面是用3圈石头围砌起来的,每一层石头伸进去10米,高度为1米,山下面亦有3圈石头围砌起来。围绕小土山周围的山头上,还发现有30多座积石冢群址,整个积石冢群都是圆锥形、大抹顶,和古埃及的金字塔相比,布局是一样的。故考古专家将其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❾ 女娲补天是真的吗辽宁挖出一座史前遗址是什么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产生了许多神话传说,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女娲补天”的传说了。在司马贞撰写的《史记·补三皇本纪》中,也收录了“女娲补天”的传说。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女娲补天”的传说只不过是一个神话故事。实际上从远古流传下来的这些神话传说中,都隐藏着一定的历史真相,等待人们去发掘。那么,“女娲补天”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在辽宁挖出的一座史前遗迹,或许能够揭开真相。
“女娲补天”中的三个关键点,目前只有“聚芦灰以止滔水”这件事没有找到相关线索。但是从“牛河梁遗迹”中的发现来看,确实和“女娲补天”的传说十分接近。而且在“牛河梁遗迹”中出土的女神庙,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女娲的传说。所以,从考古学的角度来说,“牛河梁遗迹”的发现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女娲补天”。只不过,如果想要彻底的解开“女娲补天”之谜,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考古发现。
❿ 牛河梁遗址作文450字
牛河抄梁遗址位于辽宁袭省朝阳市境内的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东经119度30分,北纬41度20分。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祭祀建筑和积石冢群相结合的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5500年至5000年。遗址于1981年发现,1983年开始发掘。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发现,充分证实了5500多年前那里曾存在着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社会。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对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具有重要价值。它在国内外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遗址出土有众多文物,其中以女神头像最为珍贵。玉雕值猪龙、玉雕鹄鸟(猫头鹰)等,造型古朴神似,也令人叹为观止。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第十六地点的发掘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