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文化遗址
A. 岫玉是什么
岫玉是玉石的一种,主要由一种叫蛇纹石的矿物组成玉种因为主要产在辽宁省岫岩县,所以叫岫玉,是国标的法定名称,产地不一定完全在辽宁省岫岩县。
比如酒泉出的蛇纹石玉,朝鲜出的蛇纹石玉都属于岫玉。广东出的南方玉主要由蛇纹石组成,正式鉴定证书只能称为蛇纹石玉,不能写做南方玉。
一般来讲,岫玉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叫老玉,这种玉石颜色比较浅淡,淡黄色偏白一点,是一种比较珍贵的玉石。第二类叫岫岩碧玉,像和田玉的碧玉,它们二者的颜色都是绿色,在岫岩碧玉中,绿色较深的,通透度好并且没有瑕疵的碧玉,可以说是比较珍贵的。
B. 新乐文化遗址的意义
新乐遗址是沈阳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是沈阳市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也是我市最早的村落址。新乐遗址的发现将沈阳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溯到七千年前,同时也为东北地区史前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填补了辽河下游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的空白。新乐遗址的原始先民,用辛勤的双手创造的灿烂文化将永载史册。
C. 什么是沈阳北部的新乐上层文化
在商周之际,沈阳地区北部还分布一支青铜文化——新乐上层文化,它因1973年首先发现于新乐遗址的上层而得名。新乐上层文化在沈阳地区的分布要比新乐下层和偏堡子文化广泛,目前已发现遗址四十余处,主要分布在沈阳北部,说明这个时期沈阳地区的人口已经增加了。不过,因为对新乐上层文化遗址的发掘工作开展得比较少,缺少成批的材料,所以,现在对这种文化的了解还很有限。目前,新乐上层文化常见的是灰坑和壕沟,房址发现很少;仅2007年在沈北新区道义发现两座房址,皆为半地穴式,一座为圆形,未发现柱洞,一座圆角方形,发现四个圆形柱洞。两座房址内皆有灶。新乐上层文化的墓葬,在新乐遗址北部高冈上和辽宁大学家属宿舍院内都有发现。墓葬绝大多数为单人土坑竖穴墓,有的有二层台。葬式为侧身屈肢,头向有南北向与东西向两种。墓内随葬品较少,一般仅有二至三件陶器,有壶、罐、杯、纺轮等,但不见高台山文化那种壶钵相扣的葬俗。在新乐遗址北部墓地,还发现一座儿童瓮棺葬。
新乐上层文化遗址出土陶器
新乐上层文化遗址出土石刀和石斧
新乐上层文化的陶器主要是夹砂红褐陶,手制,陶质粗糙,砂粒较大,胎厚,火候较低。器物以三足器鼎、鬲、甗、甑为主要特征,此外有盆、罐、碗、豆、壶、盘、纺轮等。多素面,只有少量陶器上有手捏纹、指甲纹、锥刺纹和附加堆纹。陶器口沿常有外叠唇,肩腹部多附有横桥耳、鸡冠形鋬耳、柱状耳和瘤耳。陶器的制法以泥片套接而成,三足器有的器型做得很大。石器已是磨制为主,不见细石器,器形有斧、刀、磨棒、棍棒头、镞、杵、锤、纺轮等。石斧有长方柱状与梯形板状两种;石刀有直背弧刃、弧背直刃和长方形几种,刀背上有二至三个穿孔。
新乐上层文化铜器发现很少,在新乐遗址附近两个地点分别采集到束腰平刃铜斧和环首刀各一件。这个时期,虽然出现了青铜器,但种类与数量都很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仍然主要使用石器。所以,社会性质实质上仍然是金石并用时代。这个时期的生活器皿——陶器,已经一改新石器时代的面貌,开始使用中华民族特有的三足器来作炊具。这虽然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所致,但也说明此时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习俗已经有所改变。农业生产已成为经济生活的主要形式,辅之以狩猎和采集,食物也由肉食、野果为主改为以粮食为主,所以,出现了用于蒸煮的鼎、甗、鬲、甑等陶器炊具。从出土的遗物分析,新乐上层文化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要低于辽西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和辽河以西的高台山文化。新乐上层文化可能要略晚于高台山文化,年代大概相当于它的中晚期,估计在三千年以前。新乐上层文化有些器型和文化特征与高台山文化相似,受到高台山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但新乐上层文化以鼎和甗为主要炊具,鬲较少;而高台山文化以鬲、甗为主要炊具,少见鼎,所以,二者应属于不同的文化。
D. 三星堆遗址,新乐遗址,梁红山文化遗址,白佛口古代遗址分别在哪个省
分别是四川,沈阳市, 辽宁,石家庄
E. 考古学家说:“在公元前五千年左右,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有:河南的仰韶文化;山
答案C
山东史前考古的发展主线是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新乐文化主要遗址在辽宁省沈阳附近; A项不同的水候与地理状况会有不同的产物;B项中国文化的起源以中原文化为核心,向四周扩散已是被弃的旧说;E项东西二元对立的说法已被放弃,中国文化的起源现在一般学者大都同意是分区发展。
F. 新乐文化遗址中有哪些经济作物
在新乐下层文化遗址中发现过炭化的谷物,在年代稍晚的大连郭家村遗址上层的一个席篓内,也发现了炭化的粟。说明当时新乐先民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是经常性的生产活动。
G. 新乐文化的内容是什么
“新乐文化”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辽宁省沈阳市北郊区新乐遗址的下层遗存而得名,又称新乐下层文化。
该发现把沈阳城的历史推到72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年代为公元前5300至公元前4800年。这一文化已成为沈阳地区史前文化典型代表和历史源头。
新乐遗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龙山路一号,市内北运河北岸的黄土高台地上,地处下辽河流域。
新乐遗址的分布范围,以龙山路为南线向北延深,东以黄河北大街为起点向西至长江北街。
新乐上层文化以夹砂三足陶器、磨制石器为代表,新乐下层文化以夹红褐陶压印之字纹深腹筒形罐、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为代表,距今约7000年,遗址有半地穴式建筑居住址多座,房址中存有石磨盘残块。
介于新乐上、下两层之间还有新乐中层文化。其中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新乐下层文化,成为新乐遗址和新乐文化遗存的主要代表。
新乐遗址是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一处聚落遗址。遗址已发现多处半地穴房址,最大的面积有100平方米,中型的面积有70平方米,小型的面积有20平方米,平面成长方形或圆角方形,中间有火膛,四周有柱子洞。
在新乐下层文化遗址中发现过炭化的谷物,在年代稍晚的大连郭家村遗址上层的一个席篓内,也发现了炭化的粟。说明当时新乐先民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是经常性的生产活动。
石制工具有打制的,也有磨制的,器形有斧、铲、凿、镞、磨盘、磨棒等;还有细石器。
新乐文化出土的陶器多夹砂红褐陶,火候较低,陶质疏松,并常饰有压印的“之”字形纹和弦纹等,种类有直口筒形深腹罐、鼓腹罐和斜口簸箕形器等。
其中的代表斜线纹高足钵,红陶衣、高足,通身饰以抹压斜线和网格纹,是新石器时代的盛食器。
新乐文化中还有少量玉器、煤精制品、木雕艺术品等。煤精雕刻艺术品有球形、耳当形,晶莹乌亮,雕工细致,在当时条件下能制成如此精细的艺术品,使人难以置信,是我国最早的煤精工艺制品。
其中“木雕鸟”,即太阳鸟木雕,是沈阳地区年代最久的珍贵文物,也是世界上唯一保存最久远的木雕工艺品。
太阳鸟木雕从上到下都装饰了精美的花纹,木雕上的每一处纹路都刻画得十分精致,远在7000年前,人们还没有发明金属冶炼,更不可能有金属刻刀出现。那么,新乐人使用什么刀具来进行雕刻呢?
后来在遗址中发现了许多打磨精细的玉石刻刀,这些石刀和玉刀刃口锋利,很像当时的雕刻工具。从玉刀的锋利程度看,很有可能远在7200年前,新乐人就是这样制作他们的工艺品的。
新乐遗址发现的太阳鸟木雕,发现时已经完全碳化。当时这个木雕不知是什么原因被火烧过,也许烧过的木雕不能再当做部落的图腾了,于是人们把它扔在角落里,被土埋上逐渐碳化,才能保存达7000年之久。
从各种发现看,当时的新乐人已经能够使用工具产生火种,这与我国古籍中钻木取火的记载十分相似。
从新乐遗址中的一些陶质斜口器中,也都有反复被火烧过的痕迹。这样的斜口器在我国同时期的文化遗址中是不多见的。
可能斜口器是新乐人在房穴中存放火种时所用的。也许斜口器还起到后来火炉的某些作用,如果假设成立的话,这可就是人类最早的火炉了。
新乐文化中的骨制品种类繁多,时代较全。其中主要是下层房址出土的骨柄、骨锥为新石器时代骨制品。骨柄从侧面观察,很像两片骨板黏合在一起,有一道较明显的合缝,用以镶嵌细石片,作复合工具之用。
骨锥体扁平,尖部弯曲且锋利,是钻孔工具。
H. 新乐文化遗址发现了哪些遗物
新乐遗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龙山路一号,市内北运河北岸的黄土高台地上,地处下辽河流域。新乐遗址的分布范围,以龙山路为南线向北延深,东以黄河北大街为起点向西至长江北街。新乐上层文化以夹砂三足陶器、磨制石器为代表,新乐下层文化以夹红褐陶压印之字纹深腹筒形罐、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为代表,距今约7000年,遗址有半地穴式建筑多座,房址中存有石磨盘残块。介于新乐上、下两层之间还有新乐中层文化。其中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新乐下层文化,成为新乐遗址和新乐文化遗存的主要代表。新乐遗址是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一处聚落遗址。遗址已发现多处半地穴房址,最大的面积有100平方米,中型的面积有70平方米,小型的面积有20平方米,平面成长方形或圆角方形,中间有火塘,四周有柱子洞。在新乐下层文化遗址中发现过炭化的谷物,在年代稍晚的大连郭家村遗址上层的一个席篓内,也发现了炭化的粟。说明当时新乐先民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是经常性的生产活动。石制工具有打制的,也有磨制的,器形有斧、铲、凿、镞、磨盘、磨棒等;还有细石器。新乐文化出土的陶器多夹砂红褐陶,火候较低,陶质疏松,并常饰有压印的“之”字形纹和弦纹等,种类有直口筒形深腹罐、鼓腹罐和斜口簸箕形器等。其中的代表斜线纹高足钵,红陶衣、高足,通身饰以抹压斜线和网格纹,是新石器时代的盛食器。新乐文化中还有少量玉器、煤精制品、木雕艺术品等。煤精雕刻艺术品有球形、耳当形,晶莹乌亮,雕工细致,在当时条件下能制成如此精细的艺术品,使人难以置信,是我国最早的煤精工艺制品。其中“木雕鸟”,即太阳鸟木雕,是沈阳地区年代最久的珍贵文物,也是世界上唯一保存最久远的木雕工艺品。太阳鸟木雕从上到下都装饰了精美的花纹,木雕上的每一处纹路都刻画得十分精致,远在7000年前,人们还没有发明金属冶炼,更不可能有金属刻刀出现。
I. 求沈阳新乐遗址简介
新乐遗址是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一处聚落遗址。遗址分布面积达十七万八千平方米,中心区域二万二千五百平方米。自遗址被发现以后,经多次考古发掘,证明在这一地区存在着三种相互叠压的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层,其中最早的新乐下层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方特点,被定名为“新乐文化”。这一文化已成为沈阳地区史前文化典型代表和历史源头。[1] 新乐遗址出土石器、骨器、陶器、木器、煤制精品等重要文物千余件和古房址遗迹。其中“木雕鸟”是沈阳地区出土年代最久的珍贵文物,也是世界上唯一保存最久远的木雕工艺品。 新乐遗址于1973年被发现,该发现把沈阳城的历史推到72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1984年,国家为保护新乐文化遗址,在遗址上建造了现代展览馆,1985年5月正式开放,1986年改为新乐遗址博物馆。1993年底在遗址东部复原建起近十座原始社会时期半地穴建筑,仿真出沈阳人先祖们生活和生产场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