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遗址
Ⅰ 大庆古代历史遗迹都有哪些
出河店,辽金时地名。位于黑龙江地区西南部,嫩江下游与松花江汇合的北岸,今肇源县茂兴镇南“昂喇勒”古城,是金代降州城遗址。出河店也是古战场遗址,古今中外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出河店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据记载,辽代天庆四年十一月末,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起兵伐辽,偷袭降州城,以太祖兵胜辽肇基王绩于此,遂建为州。将出河店改称为“肇州”意为“肇基王绩”之地。这就是历史上辽金时期的肇州。2007年,肇源县政府筹资在这里建设了天然大理石的阿骨打像和碑文。
白金宝遗址属青铜时代遗址,位于肇源县城西50公里民意乡大庙村白金堡屯,嫩江左岸的台地上。白金堡遗址是松嫩平原上面积最大、堆集最厚、出土最丰富1处典型青铜时代文化遣存。白金宝遗址是松嫩平原进入青铜时代的文化标志地,是中国北方民族的发祥地,也是该地区进入文明时代的起始点。1981年白金堡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白金宝遗址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带有显著特点的“白金宝文化”。
望海屯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花江北岸,隶属肇源县三站镇宏大村管辖。在望海屯西南的台地上有一座古城遗址,今称“望海屯古城”,为辽金时代古城遗址。古城南临松花江,被松花江支流环绕,三面临水,形成天然屏障。城呈长方形,周长约2970米,北墙被村庄叠压,南、西城墙保存较好,最高处2—3米。东、南、西城墙中部有城门。西门外尚有瓮城城墙遗迹。城内已垦为耕地,地表散布着陶器碎片。出土陶器多为轮制泥质灰、黄褐陶。瓷器除仿定瓷外,还有缸胎三彩瓷片和缸胎酱釉壶嘴残片。因城建于青铜时代遗址上,故有早期陶片、鬲、鼎足之类遗物(古城南墙东部百米处有一座小城,略呈方形,周长约720米)。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寿山将军墓 据史料记载,袁寿山,字眉峰,明末名将袁崇焕裔孙,汉军白旗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英勇善战 ,受到清政府嘉奖。1899年任黑龙江将军,时值沙俄入侵黑龙江,袁寿山将军率部抵抗,直至壮烈殉节,因其夫人系杜尔伯特旗扎萨克(王爷)希拉布罗丕勒之女,故该王爷为其女婿在杜尔伯特旗选定现在墓址安葬。为了缅怀先烈,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团结思想教育,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美好的杜尔伯特,大庆市决定建设碑林风格的寿山将军公园,使之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基地。
Ⅱ 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哪些
早在新石器时期,嫩江流域就有人类活动。帝舜时期,嫩江流域肃慎先民就已经“专朝贡弓矢”,属于属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了。明代置卫,军政合一的木里吉卫是明朝中央管理黑龙江、嫩江流域的中转站和支撑点。清初设驿,康熙二十二年(1683)﹐为抗击俄国哥萨克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决定在黑龙江建城永戍,并自黑龙江至吉林乌拉设置驿站。墨尔根为此区间之一站,有索伦总管驻此。康熙二十四年建城设兵驻守。二十九(1690)年黑龙江将军自黑龙江城移驻此墨尔根。十年后(1699年)冬又由墨尔根迁往齐齐哈尔。
黑龙江将军管辖的范围很广,北达外兴安岭,西至额尔古纳河,东沿布列亚山,直至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口以西,南至齐齐哈尔以南的松花江岸。当时的墨尔根副都统的辖区也相当的大,其辖境南北极端长度为385公里,东西极端宽度为424公里,总面积达71225平方公里。1908年,清廷裁撤墨尔根副都统,置嫩江府。从此嫩江改为现在的名字。如今嫩江县的政区图形就好似一把巨斧。可以说是这把巨斧劈开了兴安山地,造就了嫩江平原。
Ⅲ 大兴安岭嘎仙洞石室,是古代哪个民族的发源地
大兴安岭嘎仙洞石室,是古代鲜卑族的发源地
噶仙洞为中国北魏拓跋鲜卑先祖所居石室。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嫩江支流甘河的北岸。1980年在洞内发现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443)祝文刻辞
位于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北约10公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其地峰峦层叠,树木参天,松桦蔽日。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约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长90多米,东西宽27米许,高20余米,相传为仙人洞府。洞内西壁距洞口15米处,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摩崖铭刻。
据《魏书》载,乌洛侯国世祖太平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去祭祀,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现存铭刻的文字共201字,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证实为北魏王朝承认的拓跋鲜卑发祥地。洞内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层,对于研究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洞西侧距洞口约 15米处的石壁上刊刻 "祝文",共 19行,201字,字体大小不一,书体介于楷隶之间,书法古拙,笔势苍劲。内容为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于太平真君四年 (443)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此发祥之地致祭时所刻祝辞,与《魏书》记载基本相符。石室的刻辞是有确切纪年并见于文献记载的重要古代少数民族遗迹。在距地表0.8米深的黑色粘沙土层中,出土很多手制夹砂灰褐陶片,还有石嘎仙洞遗址镞、骨镞等,与完工、扎赉诺尔等地鲜卑遗存中出土物特征相似。在地表以下 1.3米的黄色粘沙土层中,出土有打制的石器,表明这里可能存在着更早的文化遗存。
Ⅳ 有哪些远古遗址、4个
一、阎家岗遗址
阎家岗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位于哈尔滨西南25公里,松花江支流运粮河北岸。经考古发掘,出土古脊椎动物化石33种2500余件;石制品9件,有砍砸器、刮削器、石片、石核,均为人工打击而成;人工打击的碎骨43件,骨器7件;还出土两个古营地遗址,相距40米,分别用300和500多块兽骨,包括披毛犀、大角鹿、野牛、野马的头骨和肢骨垒砌而成;还发现烧骨、炭屑和粪便化石。经碳-14测定,这些化石的年代为距今22370±300年。在这里活动的早期先民,已能构筑营地,并猎捕大批野兽,说明狩猎技术有了进步。
二、新开流遗址
新开流遗址在密山县大、小兴凯湖之间新开流以东1.5公里的湖岗上。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80米,面积约2.4万平方米。1972年发掘28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32座,渔窖10座,出土大量以鱼鳞纹、网纹、波纹为特征的陶器和以渔猎工具为主的石器、骨器、牙角器等。说明当时人们是以渔猎为生,尤以捕鱼为主要生活来源。经测定和树轮校正,距今年代为6080±300年。这是一处不同于国内外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富有特征的遗址,以本遗址为代表的这种类型的文化遗存,被命名为"新开流文化"。1981年新开流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昂昂溪遗址
昂昂溪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以西6公里五福火车站南端的沙丘上。1930年,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在此发掘,以后多次发掘,从遗址和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用于渔猎的压制石器和骨器。在男性墓中,随葬的有骨枪头、骨鱼镖、骨刀梗,说明男子狩猎、捕鱼;女性墓中随葬品有凹底石镞、切割器等,说明女人不但从事家务劳动,也从事狩猎。出土的陶器中,有灰褐泥质陶、灰泥质陶、黄褐泥质陶3个陶系。石器工具的制作,可分为压制、打制、磨制3种。以压制石器占绝大多数。器形细小,工艺精湛,特别是石镞代表了压制石器制作的最高水平。经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5000-6000年。这个遗址对研究黑龙江省石器时代文化及东北地区远古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莺歌岭遗址
莺歌岭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宁安县镜泊乡学园村西南1.5公里处,南距南湖头屯2公里。岭的西、北、东三面伸入湖中,形成半岛,遗址就在半岛之上。遗址的地层堆集分上下两层,每层都发现居住址两处,均半地穴式建筑。下层的两处居住址,长方式,长6米左右,宽3米左右,深3米多,靠墙有柱洞,室中有灶坑,灶边围以石墙。其中一室内,有一大石,下压一个狍子头骨,大石与灶坑之间,整齐地排列着5个狍子和猪的头骨。室内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陶器为罐、碗、盅、纺轮,陶塑有猪、狗等;石器主要是锄、斧、网坠;骨器有骨针、锥、鹿角锄。上层居住址,也为长方形,深约70厘米。因遭破坏,看不出长度和宽度。穴壁内筑有石墙,其间填以黄土。靠墙处有柱洞。居址内出土物较少,附近有一灰坑,出土物较多。陶器火候较高,陶质较硬,部分表面磨光,以罐类为多,也有碗、杯、盅,陶塑动物有猪、狗和熊,造型逼真,姿态各异。石器以打制、磨制为主,有石斧、有肩石锄、束腰石锄和石锛、茅、镞及长刮器、短刮器、石片刮器。骨器有针、锥、簪、匕首,还有牙刀、牙锥、蚌刀和桦树皮器。莺歌岭下层文化类型是已知牡丹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对上层出土物经碳-14测定,为距今3025±90年,应在商周之际。下层当较上层更早,应在商代初期。
五、白金堡遗址
白金堡遗址属青铜时代遗址,位于肇源县城西50公里民意乡大庙村白金堡屯,嫩江左岸的台地上。南临嫩江0.5公里,东距嫩江与第二松花江汇流处15公里。多次考古发掘,清理出房址3处,窖穴(灰坑)40多处,陶窖1处,出土大量陶器及石、骨、蚌器等。房址为园角长方形和方形半地穴式建筑,面积为4.4×8或4×4米。有门道,呈斜坡形,长1.3米,宽1米。地面经过夯打,厚约5厘米。室中正中有灶坑,椭园形。有柱洞,木柱当是支撑屋顶的支柱。室内西北侧有土台,可能用于放置生活用品。西侧有窖穴,有园形和长方形两种,大少不小,可能是放置粮食、果品的。灰沟(防护沟)很长,东西向呈半园形,宽深各1米,沟壁斜直,用于防护和守卫,是白金堡文化重要遗迹之一。出土陶器1000余件,有鬲、罐、钵、壶、盆、碗、杯、网坠等。火候较高,质地细腻坚硬,色泽纯正。从房址的建筑看,当地先民已过着安定生活;从蚌刀、蚌镰的出土看,已有了早期的农业;精致的骨鱼镖和土层中大量鱼骨的堆集,说明捕鱼仍占有重要地位;陶器上动物纹(羊纹、鹿纹、骆驼纹)的出现,反映了畜牧业也有了发展。遗址的文化层分上下两层,下层时间较早,相当于商代末期,上层时间较晚,相当于西周末年。经碳-14测定,距今分别为3260±70及2900±100年。
白金堡遗址是松嫩平原上面积最大、堆集最厚、出土最丰富1处典型青铜时代文化遣存。对研究松嫩平原以及整个东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学术界认为这里的先民已进入文明时期。1981年白金堡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凤林古城遗址
凤林古城属铁器时代遗址。位于三江平原的友谊县成富乡凤林村西300米处。80年代初期,考古工作者在以友谊农场为中心的1888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距今2000年左右的汉魏时期古城、古居址181处,其中古城62处,古居住址119处。这些古城和居址中,最有特色、最完好、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占地约100万平方米的凤林乡古城。与宝清县炮台山古城堡隔七星河相望,居民称为"对面城"。古城有内外9城,第六城位居中心,呈正方形,东墙长116米,南墙长112米,西墙长124米,北墙长119米。墙残高2-4米。城四角有角楼址,4个马面设在每面墙中部。角楼、马面向墙外伸出5-10米不等。城外护城河深3-4米,宽16-18米。城墙为夯土板筑,很坚固。六号城较各城面积大,城墙高,可能为部落首领住所。各城的内外都有许多半地穴式居址,深1米,长5-10米,宽3-5米,出土有陶罐、陶碗和双耳铜鹮、小铜钟、铁箭头,还有玉器、玛瑙等饰物。从各城的布局看,当时的居民约有数万,已结束了游牧,进入定居,农业、养畜业、制陶业和纺织业都达到一定水平,在组织上也初具国家的雏形。经考证,居民为满族的祖先挹娄人。
凤林古城的发现,彻底否定了三江平原是亘古荒源的"北大荒"这一说法,对研究满族历史、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的相互关系及其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变化,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又由于此城巨大而结构复杂,对研究黑龙江古城的类型提供了新的例证。
Ⅳ 嫩江县有什么好玩的
嫩江县在近600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了许多的名胜古迹,有崔家坟古墓遗址、清代回水师营遗址答、多金古墓遗址、保胜军事遗址等历史遗址。自然与人文景观荟萃,高峰省级森林公园、双拥公园、江畔公园、白脸山龙泉山庄、九龙山庄、科洛火山群等旅游观光景点
Ⅵ 昂昂溪遗址是怎么回事
昂昂溪遗址位于齐齐哈尔西南25公里。昂昂溪地区属松嫩平原西部边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邻大兴安岭,地处嫩江中游。昂昂溪遗址群由22处遗址与17处遗物点组成,计39处,均位于嫩江左岸,分布于昂昂溪区的三个乡镇辖区之内,分布跨度东至西、南至北各为 昂昂溪遗址的出土石器
30公里左右。其中大的遗址分类有:滕家岗遗址、霍托气遗址、莫古气遗址、额拉苏遗址、五福遗址、后五家子遗址、红旗营子遗址、大阿拉街遗址、前五家子遗址、心合遗址、北岗遗址、龙坑遗址、胜合遗址、南岗遗址、胜利三队一号遗址、水师遗址、哈钦岗遗址、小巴虎遗址。其中:五福遗址是昂昂溪文化的命名依据,1930年梁思永先生在该遗址进行科学发掘,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昂昂溪遗址是三十年代的代表。 滕家岗遗址是昂昂溪遗址在八十年代的代表,1980年省考古工作队在该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发现灰坑、窖穴、墓葬、护村壕、房址等遗迹,出土石器、骨器、陶器、玉器等大量珍贵文物,它已成为昂昂溪文化的重要地点。 昂昂溪滕家岗等遗址,历年出土的压制石镞、石铲、石刀、石网坠、刮削器、环状石器、石磨盘、石磨棒、骨锥、骨鱼镖、骨刀梗、骨枪头、骨铲、骨凿、网纹骨管、陶罐、陶瓮、陶杯、陶网坠、陶塑鱼鹰、玉璧、玉环、玉石斧、蚌环、蚌刀等说明昂昂溪文化是一种以渔猎业为主,并兼有养畜业、农业和手工业等多种原始经济形态的北方草原新石器时代文化。 昂昂溪地区除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昂昂溪文化遗址群外,还发现有大兴屯旧石器地点,故昂昂溪遗址群对于该地区从旧石器时代经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文化过渡的文化源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昂昂溪遗址”处建有昂昂溪文化专题展览,面积84平方米,展出石器、骨器、玉器、陶器等文物标本100多件。展出内容分:地势地貌、昂昂溪文化、昂昂溪遗址、出土文物科学研究、保护规划六部分。
编辑本段考古发掘
昂昂溪遗址,位于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是由若干沙丘组成的出土典型细石器的遗址群。1928年俄国铁路员工路卡徐金发现。1930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首次在这里发掘,出土了大量小型压琢石器、陶器、骨器和装饰品,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近年来在其附近地域又陆续 昂昂溪遗址出土的精美饰品
发现许多同类遗址,使这个遗址群的遗址总数达39处;同时又出土了大量精琢石器、骨器和陶器等充实了遗址的内涵。 1930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在五福遗址进行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有科学价值的文物,并于1931年发表了《昂昂溪史前遗址》的论著,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嫩江流域史前文化研究的序幕。 昂昂溪镇附近有很多沙丘,高数米至十余米不等,沙丘之间是洼地,遗址就分布在沙丘上,迄今共在四个沙丘发现有文化遗物。1928年初次调查时,曾在第一座沙丘上发现了一座墓葬。1930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在对这座墓进行试探性发掘时,又在该墓的北边发现了一座墓葬。新中国成立后又经过了多次调查,发现有大量的细石器和陶片等文化遗物,以及灰坑和墓葬等遗迹。文化遗存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代表着早晚两个不同时期。 从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石器可以分为三类,即细石器、大型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其中以细石器为最多。细石器有镞、尖状器、刮剥器、刀形器和梯形石片等。石镞的原料为隧石和石髓,多数为凹底的三角形,少数为桃核形。梯形石片是镶嵌在刀柄上使用的。磨制的石器有网坠、刀和盘状器等。 骨器主要是枪头和鱼镖,大型的长16.4厘米,每个有一列倒刺,在柄端穿孔以便捆绑在长柄上使用,这类渔猎工具在昂昂溪遗址发现较多,同时在遗址发现很多动物的骨骼,包括鹿、猪、狗、兔、鸟、鱼、蛙的骨骼,表明渔猎经济在当时经济生活中占居有主要地位。 陶器均为手制的,灰褐色,火候较低。器形简单,基本上只有小口罐和带流钵两种,纹饰也很简单。制陶工艺的落后,可能是与农业的不发达有关。 昂昂溪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昂昂溪古文化遗址发掘和采集的文物约有3000件,主要是石器、骨器、陶器和精美的玉器等,种类繁多,器形复杂,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我国北方细石器文化、渔猎文化的考古基石 昂昂溪遗址
之一,是北方细石器文化、渔猎文化的代表,被命名为"昂昂溪文化"。该遗址建有"昂昂溪文化陈列馆",开放五福遗址、滕家岗遗址两处遗址供人参观旅游、考古研究和访根问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挖掘工作停滞近30年后,考古专家将于今年6月再次对中国北方渔猎文化典型代表——昂昂溪遗址进行考古挖掘。 昂昂溪遗址发现于上世纪20年代末,1930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首次在昂昂溪五福遗址进行考古挖掘,清理墓葬一座,出土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标本数百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仅在1980年对昂昂溪遗址进行过一次挖掘,且挖掘面积较小。今年4月,中国社科院及黑龙江省的考古专家联合对昂昂溪遗址进行初步勘探,确定了2个考古挖掘点,并最终决定在6月初,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黑龙江省考古所联合对昂昂溪遗址进行再次考古挖掘。昂昂溪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7000多年,由22处遗址与17处遗物点组成,共计39处。昂昂溪遗址现已成为中国北方草原渔猎文化、新石器文化的突出代表,被誉为“北方的半坡氏族村落”。
编辑本段昂昂溪区
昂昂溪区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辖的一个区。面积623平方千米,人口9万。邮政编码161031。 下辖6个街道、1个民族镇、2个乡: 街道办事处:新兴街道、新建街道、道北街道、三间房街道、化工街道、林机街道。 民族镇:水师营满族镇。 乡:昂昂溪乡、榆树屯乡。 昂昂溪区名源于驻地名称。清初形成聚落,清代晚期称昂阿奇屯,后音转今名。昂阿奇,达斡尔语,意为“狩猎场”。清末,中东铁路通车设站,并被划为铁路附属地。由于它是中东铁路西部线中间的一个重要火车站,商工、运输各业迅速发展,形成了较为繁荣的小城镇, 昂昂溪遗址
1926年以前总人口超过2.4万人。1926年洮昂铁路竣工通车,不少人移往洮南、通辽等新兴城市,特别是沦为日本殖民地以后,人口显著减少,到1937年全城人口减至1.3万人,原有4000多俄人只剩200多人,而日本人则由30多人增至600多人。1938年伪满实行街村制,昂昂溪为龙江县属昂昂溪街。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划归新设置的龙东县管辖,县政府驻昂昂溪街。1948年3月,将龙东县并入龙江县,设置第九区。1952年10月,设置区级昂昂溪镇。1954年10月,划归齐齐哈尔市管辖,遂设市辖昂昂溪区。1961年8月,将榆树屯管理区划归昂昂溪区,并改称农业分社。1973年,将郊区水师营公社划归昂昂溪区。 1992年,昂昂溪区 齐齐哈尔市所属的市辖区。位于市境南端,北距市中心区23公里。东邻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南与泰来县毗连,西与富拉尔基区接壤,北抵龙沙区。全区总面积623平方公里,全区共辖新兴、化工、林机、新建、三间房、道北等6个街道办事处和榆树屯等3个乡、镇。1992年末全区总人口9.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5万人;满族、回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9%。区政府驻地区府路。
编辑本段相关信息
昂昂溪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被载人《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和《中国名胜辞典》。 昂昂溪古文化遗址发掘和采集的文物约有3000件,主要是石器、骨器、陶器和精美的玉器等,种类繁多,器形复杂,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我国北方细石器文化、渔猎文化的考古基石之一,是北方细石器文化、渔猎文化的代表。 昂昂溪遗址成为中同北方草原渔猎民族文化的突出代表,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等对此都有高度评价。解放后,各级政府多次组织对该遗址的科学性及抢救性的发掘,获得较丰富的文物考古成果,被誉为“北方的半坡氏族村落”。1988年,昂昂溪遗址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国家文物局“八五”保护规划之中。 该遗址建有“昂昂溪文化陈列馆”,开放五福遗址、滕家岗遗址两处遗址供人参观旅游、考古研究和访根问祖。
Ⅶ 第一次来嫩江,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值得推荐的
嫩江县有崔家坟古墓遗址、清代水师营遗址、多金古墓遗址、保胜军事遗址等历史遗址,也有嫩江高峰森林公园、双拥公园、江畔公园、白脸山龙泉山庄、九龙山庄、科洛火山群等旅游观光景点。
Ⅷ 吉林有哪些名胜古迹
吉林省名胜古迹简介
七家子西山遗址
狼头山遗址
长蛇山遗址
猴石山遗址
骚达沟墓群,东团山遗址,帽儿山墓群,龙潭山山城,阿什哈达摩崖碑
,乌拉部都城
,北山寺庙群
,吉林文庙
,松江路天主教堂
,吉林机器局旧址
,龙潭山公园
,龙潭山高句丽古城
黑龙江名胜古迹简介
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本身也有两条主要支流,其一为源于白头山天池的第二松花江,另一为源于小兴安岭的嫩江,两条支流在扶余县汇合始称松花江,折向东北流至同江县注入黑龙江。全长一千八百四十公里,流域面积五十四万平方公里。
漠河:是中国边境线上最北端的城镇,由于偏远和严寒,素有“中国北极城”之称。东临黑龙江,西倚大兴安岭,群山蜿蜒于西南,河川交错于山下,形成“山环水抱漠河城”的胜景。
镜泊湖:在黑龙江省东南部,是北方著名的风景区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北方的西湖”。镜泊湖南北长45公里,东西最宽处6公里,是一个狭长的高山堰塞湖,也就是约万年前火山喷发,流出的岩浆,把牡丹江截断而形成的湖。湖面海拔350米,最深处超过60米,最浅处则只有1米。水面约90平方公里,容水量约16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西北距牡丹江市30公里。这里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丹顶鹤及其他野生珍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
太阳岛:风光明媚、秀丽脱俗的太阳岛,是闻名遐迩的夏季度假胜地。它位于哈尔滨市松花江中,是松花江的一个沙洲,全岛面积逾十平方公里。
太阳岛多带形沙滩,阳光充沛,是上等的天然浴场
五大连池:位于黑龙江省德都县境内,距哈尔滨市413公里。是北方的一处旅游、疗养胜地。五大连池是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堵塞了白河河道,形成五个串珠般的湖泊而得名。
Ⅸ 规模最大的一座辽金古城遗址叫什么
塔子城古城遗址位于嫩江支流绰尔河畔,泰来县城西北45公里塔子城镇,城外有砖塔,故名。为辽代(907-1125年)泰州故城,金初属上京路管辖,仍称泰州。
Ⅹ 嫩江的主要支流
二根河,嫩江的支流(或东源,南瓮河可视为西源)。是呼玛县与松岭区分界线,发源于伊勒呼里山蛉东南侧708.7高地,东经125度22分,北纬51度38分,海拔650.5米,于朝阳附近与南瓮河交汇,以下称嫩江。河长86.9公里,流域面积959平方公里,平均河道比降0.94/10000。支流有6388高地河、库尔库河等。
嘎拉河:发源伊勒呼里山岭,河长59公里,宽5至20米,流经呼玛县兴隆乡、北疆乡汇入嫩江。
加格达河:在呼玛县北疆乡境内,发源东大岭,河长25公里,宽3至15米,流入嫩江。
固固河:发源于小兴安岭西麓北端、距建边农场10公里的爱辉区境内,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嫩江县北部地区,经建边农场从西南部入嫩江。全长51公里,流域面积619平方公里。
卧都河,嫩江上游东岸支流。位于嫩江县最北部。发源于小兴安岭西麓北坡,自东北向西南行,流经嫩江县北部地区,在卧都河乡卧都河村注入嫩江。全长92公里,河宽14米,水深1.0米,流域面积1488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为林区,产落叶松、杨、桦、柞等木材。
门鲁河,嫩江上游东岸支流。位于嫩江县中部。发源于小兴安岭北段西麓,在门鲁河种畜场附近注入嫩江。全长142公里,河宽40米,水深1.1米,流域面积5471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上游为林区,产落叶松、白桦等木材;下游为农业区,产小麦、大豆、甜菜等。
泥鳅河,嫩江上游东岸二级支流。发源于小兴安岭北段西麓,由东北向西南,进入嫩江县转而向南,流经黑河市西部和嫩江县北部,在嫩江县座虎滩乡附近注入门鲁河。全长136公里,河宽26米,水深0.5米,流域面积2594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上游多为林区,中下游为农业区。
科洛河,嫩江上游东岸支流。位于嫩江县中部。发源于小兴安岭北段西麓,流经德都县西北部,横贯嫩江县南部,在嫩江县义合阁附近注入嫩江。全长324公里,河宽50米,水深1.2米,流域面积8574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为火山台地,有23座火山锥,形成科洛火山群。下游为农业区,建有山河、嫩江等大型国营农场。
讷谟尔河,嫩江中游东岸较大支流。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清代称“纳穆尔”,又作“讷莫里”,蒙古语,意为“秋”。发源于小兴安岭西侧,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德都、克山、讷河等县(市),于讷河市讷河镇西南39.6公里处注入嫩江。主要支流有老莱河、引龙河、白河(石龙河)等。全长569公里,河宽40—70米,水深1.2—3米,流域面积14061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上游是森林分布较广的山区;中、下游滩地宽广,河道曲折,沿岸多沼泡、湿地。中、下游为农业区。
乌裕尔河,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为省内最大的内陆河。金代在乌裕尔河流域设置蒲峪路,称“蒲峪路河”。元代称“忽兰叶河”。《清一统志》称“呼雨哩”、“呼裕尔河”,又称“乌雨尔”、“瑚裕尔”、“乌羽尔”河等,均为女真语一音之转,“涝洼地”之意。发源于小兴安岭西侧,流经北安、克东、克山、依安、富裕等县(市),尾端逐渐消失在齐齐哈尔市东北部、林甸县西北部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北部的大片沼泽湿地之中。全长576公里,河宽20—40米,水深0.6—2.5米,流域面积23110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结冰期。沿岸多沼泽湿地,湖泡星罗棋布。下游河道流荡不定,河水散漫在平原上形成闭流区,盛产芦苇。1979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下游建立扎龙水禽自然保护区。中游南岸有金代蒲峪路故城遗址,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罕诺河,位于嫩江右岸,发源于伊勒呼里山南侧,东经124度25分,北纬51度18分,海拔1092米.河长212.7公里,宽3至15米,流域面积1384平方公里,平均河道比降0.89/10000。
那都里河,嫩江上游主要大支流之一,发源于伊勒呼里山南坡,东经124度40人,北纬51度09分,海拔722米,河长236公里,流域面积5428平方公里,平均比降0.87/10000。主要支流有拉气河,兴木沟河、古里河等,其中古里河河长211公里,古里河有大、小古里河等11条主要支流。流域面积2886平方公里。
多布库尔河,达斡尔语称宽阔、美丽的河,发源于伊勒呼里山的南侧,东经123度31分,北纬51度17分,海拔1196米.河长329公里,流域面积5883平方公里(一说流域面积5490平方公里 ),河宽40—80米,深1—3米,平均比降0.9/10000汛期在6月上旬至9月上旬,年流量为104亿立方米。为常流河。流经松岭区注入嫩江。其主要支菠有北多布库尔河、西多布库尔河、乌鲁卡河、嘉拉巴奇河、库除河、大扬气河、根河、母子宫河、柞山河等16条主要支流。
欧肯河,发源于欧肯河与多布库主尔河分水岭以西、欧肯河与额尔格奇河分水岭以东的山问,东经124度20分,北纬50度21分,海拔572米.河长163公里,流域面积1602平方公里.支流有欧肯尼根河、晓瓦力毕拉罕河等.流域内地势较低,平均比降0.92/10000.林木繁茂,水草丰美,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宣农宜牧宜林、大杨树农场总局所属农牧场多分布在流域内,盛产小麦、大豆、玉米等,是呼盟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甘河,是嫩江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东侧沃违其山麓。干流流向西北-东南。主要流经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于黑龙江省嫩江镇附近汇入嫩江。主要支流有克一河、吉文河、嘎仙北无名河、阿里河、奎勒河等。河流长约446公里,流域面积为近2万平方公里。河长1188公里,流域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阿里河,长124公里,流域面积2183平方公里。
霍林河,是嫩江支流。发源于通辽市扎鲁特旗罕山西麓,经霍林郭勒市、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进入吉林省境内,水流逐渐扩散消失(汇合查干湖进入嫩江下游水网)。干流全长590公里,流域面积为2.78万平方公里,其中内蒙古境内1万余平方公里。
洮儿河,是嫩江右岸最大支流,位于内蒙古兴安盟境内与吉林省西北部,源出内蒙古大兴安岭阿尔山东南麓高岳山白狼林业局九道沟,由10条大小不一的河流汇集而成。洮儿河东南流经科右前旗、乌兰浩特市,在白城市洮北区岭下镇进入吉林省境内,经洮南市(洮南、洮北区)、镇赉县,在大安市北部注入月亮泡,再流入嫩江。长553千米,流域面积3.08万平方公里。由西北向东南流至乌兰浩特汇集归流河,至吉林省洮南市转向东北流入嫩江。
诺敏河,嫩江西岸支流。下游位于甘南县东北部。古称“屈利水”、“越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东侧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游流经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甘南县,在甘南县辉龙图附近注入嫩江。全长466公里,两省区交界流长54公里。河宽60—170米,水深1.5—3米。流域总面积25966平方公里,黑龙江省境内流域面积1666平方公里,水资源丰富。
黄蒿沟,嫩江西岸支流。位于甘南县北部。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岔子山,流经孤山子,越过金代东北路界壕进入甘南县境,流经宝山乡北境,通过查哈阳农场,在东阳镇东北注入嫩江。全长100公里,河宽4—28米,水深0.4—2.5米,流域面积683平方公里。上中游为山溪性河流,中游建有大型太平湖水库,总库容1.16亿立方米。在20年一遇洪水时,保障下游18万亩耕地免除涝灾。下游进入平原农业区,河道经过开挖已成排水干渠。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
阿伦河,嫩江下游西岸支流。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发源于大兴安岭八宝山西麓的博克图腰梁子附近,流经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于成吉思汗边堡以下流入黑龙江省境内甘南县,以及齐齐哈尔市郊西北部,在齐齐哈尔市额尔门沁村附近注入嫩江。全长318公里(一说344公里 ),黑龙江省境内长57公里。河宽25—40米,水深2米。流域总面积6297平方公里(一说126平方公里 ),黑龙江省境内流域面积1571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上中游为林区,下游为农业区,盛产小麦、大豆和甜菜等。
音河,嫩江下游西岸支流。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古称“颜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东坡,流经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和黑龙江省甘南县、齐齐哈尔市郊,在齐齐哈尔市卧牛吐村附近注入嫩江。全长215公里,黑龙江省境内长55公里。河宽8—20米,水深0.4—1.5米。流域总面积4778平方公里,黑龙江省境内流域面积791平方公里。上游为林区,中下游为农业区。1958年在中游兴建音河大型水库,总库容2.26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660平方公里。是以灌溉、防洪为主,结合发电、养鱼的综合利用水库。
雅鲁河,嫩江下游西岸支流。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旧名“雅尔河”。“雅鲁”,蒙古语,意为“边地”。发源于大兴安岭东麓。流经内蒙古自治区喜桂图旗、扎兰屯市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龙江县,在龙江县哈拉台村附近注入嫩江。全长398公里,黑龙江省境内流长100公里。河宽40—80米,水深1.5—3米。流域总面积19640平方公里,黑龙江省流域面积3824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上游为林区,中下游为农业区。1958年在中游开挖“七一”运河,长86公里,可灌溉农田10万亩。
绰尔河,又作“戳尔河”。嫩江下游西岸支流。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古称“啜水”、“啜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东麓,流经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和黑龙江省龙江、泰来2县,在泰来县江桥镇西北注入嫩江。全长573公里,黑龙江省境内流长60公里。河宽30—70米,水深0.8—1.5米。流域总面积17435平方公里,黑龙江省境内流域面积899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上游为林区,中下游为农业区。
呼尔达河,呼尔达,蒙古语,“弯曲”之意。嫩江西岸支流。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境内,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泰来县塔子城、大榆树、平洋、泰来、好新等8个乡镇,于好新乡南部出境,在吉林省镇赉县大屯附近注入嫩江。全长320公里,其中泰来县境内流长110公里。河宽46米,水深3—5米,流域面积1802平方公里,其中泰来县境内流域面积522平方公里。属平原河流。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结冰期。为泰来县中部地区引水干渠,中游建有中型宏胜水库(总库容3800万立方米)。河内盛产鱼虾。
二龙涛河,又称“呼伦河”。无尾河流。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大兴安岭东翼索伦山脉二龙山,进入黑龙江省泰来县西境后,流经泰来县塔子城、和平、宏升等乡镇。于1969年开挖河道8.6公里,将河水泄入聂老黑泡子。全长178公里,泰来县境内流长44公里。河宽20米,水深1.0米,流域面积2971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结冰期。流域为牧区和农业区。
库勒河,又叫“库尔奇勒河”。发源于龙江县鲁河乡南部“王八”泡子。在老道站南汇支流后,南流迤东,流经合山乡八岔河村,至此于九里村南流迂回于龙江县啤酒厂、龙江县钢铁厂之问,穿越龙南种猪场,继而东南流经白山乡的西白土、腰白土、东白土,至龙哈后转向东北入黑岗乡境,在滨洲铁路黑岗车站南歧而为二,合流后称为弯沟河,于后库勒折而南流称为库勒河。继而南流经前库勒、后水哈拉、龙鲜、杜尔门沁、罕伯岱注入嫩江。河床平均宽25米,水深1.2米左右,流路长40公里,为季节忭河流。该河上游支流较多,故名八岔河。中段因流经白山乡,又名白山河。白山河与库勒河之间为弯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