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孙家港遗址

孙家港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1-11 16:29:03

㈠ 嘉兴所有文化遗址

编号 级别 分类 名称 时代 地址 公布日期
1 国家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 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 1921年 市区南湖 2001.6.25
2 国家 古文化遗址 马家浜遗址 新石器时代 秀城区南湖乡马家浜村 2001.6.25
3 省级 古建筑 王店曝书亭 清 秀洲区王店镇广平路1号 1981.4.13重新公布
4 省级 古建筑 长虹桥 明清 秀洲区王江泾镇一里街东南京杭运河上 1997.8.29
5 省级 名人史迹 沈钧儒故居 清 市区环城南路南帮岸3号 1997.8.29
6 市级 古文化遗址 吴家浜遗址 新石器时代 秀洲区新塍镇吴家浜村 1981.10.12
7 市级 古文化遗址 双桥遗址 新石器时代 秀洲区王江泾镇双桥村 1981.10.12
8 市级 古文化遗址 雀墓桥遗址 新石器时代 秀城区东栅乡雀墓桥村 1981.10.12
9 市级 古文化遗址 陶墩遗址 新石器时代 秀城区大桥乡陶墩村 1981.10.12
10 市级 古文化遗址 陆家坟遗址 新石器时代 秀城区新丰镇北汤村 1981.10.12
11 市级 古文化遗址 支家桥遗址 新石器时代 秀城区新篁镇支家桥村 1981.10.12
12 市级 古文化遗址 曹墩遗址 新石器时代 秀城区余新镇金星村 1981.10.12
13 市级 古文化遗址 步云遗址 新石器时代 秀城区步云乡步云小学 1981.10.12
14 市级 古墓葬 皇坟山 新石器时代 秀洲区嘉北乡木桥港村 1981.10.12
15 市级 名人墓葬 沈曾植墓 近代 秀洲区王店镇太平桥村 1981.10.12
16 市级 古建筑 国界桥 清 秀洲区洪合镇洪合村 1981.10.12
17 市级 古建筑 秀城桥 明 市区缸甏汇 1981.10.12
18 市级 古建筑 秋泾桥 明 市区闸前街 1981.10.21
19 市级 古建筑 双魁巷 民国 市区光明街 1981.10.21
20 市级 古建筑 金明寺西施妆台 清 市区环城南路198号 1981.10.21
21 市级 古建筑 冷仙亭 清 市区秀州路 1981.10.21
22 市级 古建筑 落帆亭 明清 市区杉青闸 1981.10.21
23 市级 古建筑 仓圣祠 清 市区南湖小瀛州 1981.10.21
24 市级 古建筑 瓶山、项家祠堂井 宋、明 市区中山路69号 1981.10.21
25 市级 古建筑 清真寺 明清 市区大年堂前13号 1981.10.21
26 市级 古建筑 觉海寺 明清 市区斜西街363号 1981.10.21
27 市级 古建筑 血印寺 明清 市区三塔路越秀桥东 1981.10.21
28 市级 古建筑 子城 清 市区府前街4号 1981.10.21
29 市级 名人史迹 沈曾植故居 清末 市区新兴街道姚家埭11号 1992.10.20
30 市级 名人史迹 朱生豪故居 近代 市区南大街东米棚下 1992.10.20
31 市级 古建筑 北溪桥 清 秀洲区虹阳乡东南村 1992.10.20
32 市级 古建筑 鱼池汇桥 清 秀洲区塘汇乡鱼池汇村 1992.10.20
33 市级 古建筑 文星桥 清 秀城区南湖乡南湖村 1992.10.20
34 市级 古建筑 三步两爿桥 明 秀城区凤桥镇北石佛寺 1992.10.20
35 市级 古建筑 塔塘桥 清 秀城区余新镇西南1里 1992.10.20
36 市级 古文化遗址 钟家港遗址 新石器时代 秀洲区王店镇四联村 1992.10.20
37 市级 古文化遗址 姚家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时期 秀城区新丰镇繁荣村姚家村 1992.10.20
38 市级 古文化遗址 高地遗址 春秋时期 秀城区大桥乡卫国村 1992.10.20
39 市级 古墓葬 严助墓 汉 市区少年路北端 1992.10.20
40 市级 古文化遗址 白坟墩遗址 新石器时代 秀城区凤桥镇永红村 2000.5.30
41 市级 石刻 揽秀园 元至清 市区鸳湖路 2000.5.30
42 市级 古建筑 明伦堂 清 市区少年路72号 2000.5.30
43 市级 近代优秀建筑 文生修道院 1902年 市区光明街159号 2000.5.30
44 市级 近代优秀建筑 秀州中学行政楼、校史楼 1900年 市区秀州路443号 2000.5.30
45 市级 近代优秀建筑 高家洋房 近代 市区紫阳街159号 2000.5.30
46 市级 近代优秀建筑 宏文馆 1928年 市区道前街13号 2000.5.30
47 市级 近代优秀建筑 天主教堂 1917年 市区紫阳街51号 2000.5.30
48 市级 现代重要史迹 金九避难处 1932-1934年 市区梅湾街76号 2000.5.30
49 市级 现代重要史迹 韩国临时政府要员住所 1932-1934年 市区日晖桥17号 2000.5.30
50 市级 现代重要史迹 侵华日军炮楼 1937-1938年 市区火车站 2000.5.30
51 市级 名人史迹 汪胡桢故居 1928年 市区帆落浜39号 2000.5.30
52 市级 名人史迹 唐兰故居 近代 市区秀水兜67号 2000.5.30

㈡ 丝绸之路的资料

丝绸之路,亦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这条道路,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成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属康居)。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在南北朝时期形成,在明末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元末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等等。丝绸之路(德语:die Seidenstrasse)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丝绸之路的路线
丝绸之路一般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东段: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汉代开辟) 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汉代开辟) 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唐代开辟) 以下为丝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称(括号内为古地名)。东段东段各线路的选择,多考虑翻越六盘山以及渡黄河的安全性与便捷性。三线均从长安出发,到武威、张掖汇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北线:从泾川、固原、靖远至武威,路线最短,但沿途缺水、补给不易。 南线:从凤翔、天水、陇西、临夏、乐都、西宁至张掖,但路途漫长。 中线:从泾川转往平凉、会宁、兰州至武威,距离和补给均属适中。 西安(长安):须弥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 武威(凉州) 张掖(甘州) 酒泉(肃州) 敦煌(沙州):莫高窟、榆林窟 公元10世纪时期北宋政府为绕开西夏的领土,开辟了从天水经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为宋以后一条新的商路。 天水 西宁 伏俟城 索尔库里盆地(索尔库里) 中段 往返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内的诸线路,它们随绿洲、沙漠的变化而时有变迁。三线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镇(640年设立)多有分岔和支路。南道(又称于阗道):东起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若羌(鄯善)、和田(于阗)、莎车等至葱岭。 阳关 若羌(鄯善) 且末 尼雅(精绝),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和田(于阗) 中道:起自玉门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经罗布泊(楼兰)、吐鲁番(车师、高昌)、焉耆(尉犁)、库车(龟兹)、阿克苏(姑墨)、喀什(疏勒)到费尔干纳盆地(大宛)。 玉门关 楼兰(为鄯善所兼并,现属新疆若羌县) 吐鲁番(高昌):高昌故城、雅尔湖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焉耆(尉犁) 库车(龟兹):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喇千佛洞 阿克苏(姑墨) 喀什(疏勒) 北道:起自安西(瓜州),经哈密(伊吾)、吉木萨尔(庭州)、伊宁(伊犁),直到碎叶。 哈密,水道纵横盛产哈密瓜 乌鲁木齐,回文意思解作美丽的草原 伊宁(伊犁) 碎叶 西段自葱岭以西直到欧洲的都是丝绸之路的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线分别与中段的三线相接对应。其中经里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线是在唐朝中期开辟。北线:沿咸海、里海、黑海的北岸,经过碎叶、怛罗斯、阿斯特拉罕(伊蒂尔)等地到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 乌鲁木齐 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 江布尔城(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城市) 托克玛克(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城市) 萨莱(俄罗斯) 萨克尔 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 中线:自喀什起,走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到马什哈德(伊朗),与南线汇合。 喀什或喀什葛尔 白沙瓦:哈拉和林大道 喀布尔 巴米扬:著名的巴米扬大佛在2001年被塔利班摧毁。 南线:起自帕米尔山,可由克什米尔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从白沙瓦、喀布尔、马什哈德、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前往欧洲。 马什哈德(伊朗) 萨卜泽瓦尔 赫卡托姆皮洛斯(Hecatompylos,番兜,和椟,可能位于如今的伊朗达姆甘和沙赫鲁德之间。) 德黑兰 哈马丹 克尔曼沙汗 巴库拜(伊拉克) 巴格达 阿布哈里卜 费卢杰:沿幼发拉底河至阿列颇。 拉马迪 阿列颇(叙利亚) 大马士革 阿达纳(土耳其) 科尼亚 安条克 布尔萨 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其他此外还有,还有主要与南亚交流的南方丝绸之路和沿海路行进的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作为中国最早推出的旅游线路之一,长期以来处于不温不火的境地。国家旅游局日前宣布,《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开始启动。随着这项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丝路旅游”将被打造成拥有强大产品支撑的国际品牌。 由国家旅游局委托巅峰智业机构编制的这项规划,范围涉及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6个省区。开放做规划是其主要特点之一。编制单位专门开通了丝绸之路门户网站(http://silkroad.easyyou.com),世界各地的网友可以借此平台发表对丝路规划的意见或建议。 丝绸之路沿线五地市联合建设大敦煌经济旅游圈 甘肃推荐13处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备选点。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中国的丝绸除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因此,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横贯东西的陆上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有的学者又进而加以引申,称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后来,中国著名的陶瓷,也经由这条海上交通路线销往各国,西方的香药也通过这条路线输入中国,一些学者因此也称这条海上交通路线为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汉武帝之时。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与此同时,还有一条由中国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它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次要的地位。 关于汉代丝绸之路的南海航线,《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派遣的使者和应募的商人出海贸易的航程说:自日南(今越南中部)或徐闻(今属广东)、合浦(今属广西)乘船出海,顺中南半岛东岸南行,经五个月抵达湄公河三角洲的都元(今越南南部的迪石)。复沿中南半岛的西岸北行,经四个月航抵湄南河口的邑卢(今泰国之佛统)。自此南下沿马来半岛东岸,经二十余日驶抵湛离(今泰国之巴蜀),在此弃船登岸,横越地峡,步行十余日,抵达夫首都卢(今缅甸之丹那沙林)。再登船向西航行于印度洋,经两个多月到达黄支国(今印度东南海岸之康契普腊姆)。回国时,由黄支南下至已不程国(今斯里兰卡),然后向东直航,经八个月驶抵马六甲海峡,泊于皮宗(今新加坡西面之皮散岛),最后再航行两个多月,由皮宗驶达日南郡的象林县境(治所在今越南维川县南的茶荞)。 丝绸之路是个形象而且贴切的名字。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近年中国各地的考古发现表明,自商、周至战国时期,丝绸的生产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因此,多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想给这条道路起另外一个名字,如“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等, 但是,都只能反映丝绸之路的某个局部,而终究不能取代“丝绸之路”这个名字。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它东面的起点是西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或东汉的首都洛阳,经陇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兰州),然后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罗布泊地区的楼兰。汉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两道的分岔点就在楼兰。北道西行,经渠犁(今库尔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至疏勒(今喀什)。南道自鄯善(今若羌),经且末、精绝(今民丰尼雅遗址)、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至疏勒。从疏勒西行,越葱岭(今帕米尔)至大宛(今费尔干纳)。由此西行可至大夏(在今阿富汗)、粟特(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安息(今伊朗),最远到达大秦(罗马帝国东部)的犁靬(又作黎轩,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另外一条道路是,从皮山西南行,越悬渡(今巴基斯坦达丽尔),经罽宾(今阿富汗喀布尔)、乌弋山离(今锡斯坦),西南行至条支(在今波斯湾头)。如果从罽宾向南行,至印度河口(今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转海路也可以到达波斯和罗马等地。这是自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形成的丝绸之路的基本干道,换句话说,狭义的丝绸之路指的就是上述这条道路。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和政治、宗教形势的演变,不断有一些新的道路被开通,也有一些道路的走向有所变化,甚至废弃。比如敦煌、罗布泊之间的白龙堆,是一片经常使行旅迷失方向的雅丹地形。当东汉初年打败蒙古高原的北匈奴,迫使其西迁,而中原王朝牢固地占领了伊吾(今哈密)以后,开通了由敦煌北上伊吾的“北新道”。从伊吾经高昌(今吐鲁番)、焉耆到龟兹,就和原来的丝路北道会合了。南北朝时期, 中国南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而北方的东部与西部也时分时合。在这样的形势下,南朝宋齐梁陈四朝与西域的交往,大都是沿长江向上到益州(今成都),再北上龙涸(今松潘),经青海湖畔的吐谷浑都城,西经柴达木盆地到敦煌,与丝路干道合; 或更向西越过阿尔金山口,进入西域鄯善地区,与丝路南道合,这条道被称作“吐谷浑道”或“河南道”,今天人们也叫它作“青海道”。还有从中原北方或河西走廊向北到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越伊犁河至碎叶(今托克马克附近),进入中亚地区。这条道路后来也被称作“北新道”,它在蒙古汗国和元朝时期最为兴盛。 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外,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通了从广东到印度去的航道。宋代以后, 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人们把这些海上贸易往来的各条航线,通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 也这么说吧: 丝绸之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从长安(今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信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在南北朝时期形成,在明末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元末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信道的南方丝绸之路等等。 丝绸之路(德语:die Seidenstrasse)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 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最为有名的要算班超再次通西域和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他们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我国古代历代王朝经营西域、开拓丝绸之路的事业富有浓厚的"怀柔远国"的政治理想色彩,但其本身也反映出强大的国力水平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国际贸易的动因。历史上所谓"大汉、盛唐"气象也就是指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和丝路贸易的繁荣而带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飞跃发展时期的社会面貌和精神风貌。伴随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的是欧亚大陆民族迁徙和融合的宏伟过程。在这种壮观而动荡的背景下,中西交通、丝路贸易固然会在某一区域、某一时期或某一突变事件中遭受挫折,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自身迫切的交流和发展需要,以及欧亚贸易格局和巨大商贸利润的驱动,东西方各地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尝试新的贸易方式的热情和努力从未减少和中断,以至于不少富于冒险精神和渴望财富的民族甘愿弃别故乡,跋涉沙漠戈壁、高山草原、雪山绝域,成为丝绸之路上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商业民族。翻开本书您将看到悠远的丝路古道、沙埋的绿洲文明、失落的古城、最早的丝路路线、往来于丝路古道的行旅、物种的流传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等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事件。
丝绸之路的由来
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输向中来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张骞开辟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成专著《丝路》。从此,丝绸之路这一谓称德到世界的承认。 丝绸之路,概括地讲,是自古以来,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联结欧洲及北非的这条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 丝绸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义。这是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的交汇的桥梁。 吐鲁番,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丝绸之路,在新疆按其路线分为南、中、北三道。丝绸之路(Silk Road) 古代贯通中西方的商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命名。不过他所指的系“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中国于河间地区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所谓西域则泛指古玉门关和古阳关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地区。后来,史学家把沟通中西方的商路统称丝绸之路。因其上下跨越历史2000多年,涉及陆路与海路,所以按历史划分为先秦、汉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按线路有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之别。陆上丝路因地理走向不一,又分为“北方丝路”与“南方丝路”。陆上丝路所经地区的地理景观差异很大,人们又把它细分为“草原森林丝路”、“高山峡谷丝路”和”沙漠绿洲丝路”。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海上丝路在中世纪以后输出的瓷器很多,所以又名“瓷器之路”。总之,丝绸之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丝路是古代中西方商路的统称;狭义丝路仅指汉唐时期的沙漠绿洲丝路。s丝路兴衰丝路起始时间史学界尚无定论,但至迟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从陆路传入波斯,再转贩至罗马帝国。公元前4世纪西方古文献中已对蚕丝有了记载,并指明“其丝货有贩至印度者”(《考铁利亚》一书)。公元前3世纪以前,西方已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其拉丁语意为“丝之国”。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8?~前87)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9)派张骞(公元前164?~前114)出使西域,“凿空”丝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他再度出使西域,其副使分赴大宛(今费尔干纳)、康居(今阿姆、锡尔两河流域)、大月氏(今阿富汗中西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于阗(今和田)、扜弥(今于田东)等地,从此开通丝路。汉武帝又开河西四郡,筑河西长城,起亭障直至盐泽(今罗布泊),与乌孙联姻,设使者校尉(后改西域都护府),移民屯田。汉出使各国使者、商人“相望于道”,”相属不绝”。中亚、西亚的商人“不绝于时日,商胡贩客,日唉于塞下”。新莽时期(公元9~23)丝路中断。班超(公元32~102)在重开丝路中功绩卓著,曾派甘英使大秦(罗马帝国),至条支(今伊拉克)遇西海(今波斯湾)而返,这是汉代中国官员沿丝路西行最远者。隋唐(589~896)丝路空前繁荣,胡商云集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定居者数以万计。唐中叶战乱频繁,丝路被阻,后虽有恢复,规模远不如前,海上丝路逐渐取而代之。北方陆上丝路指由黄河中下游通达西域的商路,包括草原森林丝路、沙漠绿洲丝路。前者存在于先秦时期,后者繁荣于汉唐。沙漠绿洲丝路延续千余年,沿线文物遗存多,是丝路的主干道。其起点一般认为是长安(今西安),其实它随朝代更替政治中心转移而变化。长安、郏鄏—洛阳、平城(今大同)、汴梁(今开封)、大都—燕京—北京曾先后为丝路起点。草原森林丝路从黄河中游北上,穿蒙古高原,越西伯利亚平原南部至中亚分两支,一支西南行达波斯转西行,另一支西行翻乌拉尔山越伏尔加河抵黑海滨。两路在西亚辐合抵地中海沿岸国家。沙漠绿洲丝路是北方丝路的主干道,全长7000多公里,分东、中、西3段。东段。自洛阳、长安至敦煌。较之中西段相对稳定,但长安以西又分3线:①北线由长安沿渭河至虢县(今宝鸡),过汧县(今陇县),越六盘山,沿祖厉河,在靖远渡黄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较短,沿途供给条件差,是早期的路线。②南线由长安沿渭河过陇关、上邦(今天水)、狄道(今临洮)、枹罕(今河州),由永靖渡黄河,穿西宁,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张掖。③中线与南线在上邽分道,过陇山,至金城郡(今兰州),渡黄河,溯庄浪河,翻乌鞘岭至姑臧。南线补给条件虽好,但绕道较长,因此中线后来成为主要干线。南北中三线会合后,由张掖经酒泉、瓜州至敦煌。中段。敦煌至葱岭(今帕米尔)或怛罗斯(今江布尔)。自玉门关、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今吐鲁番),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今喀什)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黑海、咸海间)。北道上有两条重要岔道:一是由焉耆西南行,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至南道的于 阗;一是从龟兹(今库车)西行过姑墨(阿克苏)、温宿(乌什),翻拔达岭(别垒里山口),经赤谷城(乌孙首府),西行至怛罗斯。由于南北两道穿行在白龙堆、哈拉顺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条件恶劣,道路艰难。东汉时在北道之北另开一道,隋唐时成为一条重要通道,称新北道。原来的汉北道改称中道。新北道由敦煌西北行,经伊吾(哈密)、蒲类海(今巴里坤湖)、北庭(吉木萨尔)、轮台(半泉)、弓月城(霍城)、砕叶(托克玛克)至怛罗斯。西段。葱岭(或怛罗斯)至罗马。丝路西段涉及范围较广,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历史上的国家众多,民族关系复杂,因而路线常有变化,大体可分为南、中、北3道:①南道由葱岭西行,越兴都库什山至喀布尔后分两路,一西行至赫拉特,与经兰氏城而来的中道相会,再西行穿巴格达、大马士革,抵地中海东岸西顿或贝鲁特,由海路转至罗马;另一线从白沙瓦南下抵南亚。②中道(汉北道)越葱岭至兰氏城西北行,一条与南道会,一条过德黑兰与南道会。③北新道也分两支,一经钹汗(今费尔干纳)、康(今撒马尔罕)、安(今布哈拉)至木鹿与中道会西行;一经怛罗斯,沿锡尔河西北行,绕过咸海、里海北岸,至亚速海东岸的塔那,由水路转刻赤,抵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南方陆上丝路即“蜀·身毒道”,因穿行于横断山区,又称高山峡谷丝路。大约公元前4世纪,中原群雄割据,蜀地(今川西平原)与身毒间开辟了一条丝路,延续两个多世纪尚未被中原人所知,所以有人称它为秘密丝路。直至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发现蜀布、邛竹杖系由身毒转贩而来,他向汉武帝报告后,元狩元年(公元前122 )汉武帝派张骞打通“蜀·身毒道”。先后从犍为(今宜宾)派人分5路寻迹。一路出駹(今茂汶),二路出徙(今天全),三路出莋(今汉源),四路出邛(今西昌),五路出僰(今宜宾西南)。使者分别在氏、莋、昆明受阻。汉武帝为征服西南夷,在长安西南凿周长40里昆明池,习水军以征伐,后由郭昌率数万巴蜀兵平定西南夷,并分土置郡县。南方丝路由3条道组成,即灵关道、五尺道和永昌道。丝路从成都出发分东、西两支,东支沿岷江至僰道(今宜宾),过石门关,经朱提(今昭通)、汉阳(今赫章)、味(今曲靖)、滇(今昆明)至叶榆(今大理),是谓五尺道。西支由成都经临邛(今邛崃)、严关(今雅安)、莋(今汉源)、邛都(今西昌)、盐源、青岭(今大姚)、大勃弄(今祥云)至叶榆,称之灵关道。两线在叶榆会合,西南行过博南(今永平)、巂唐(今保山)、滇越(今腾冲),经掸国(今缅甸)至身毒。在掸国境内,又分陆、海两路至身毒。南方陆上丝路延续2000多年,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出海通道被切断,沿丝路西南道开辟的滇缅公路、中印公路运输空前繁忙,成为支援后方的生命线。海上丝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海上丝路的重要起点有番禺(后改称广州)、登州(今烟台)、扬州、明州(今宁波)、泉州、刘家港等。同一朝代的海上丝路起点可能有两处乃至更多。规模最大的港口是广州和泉州。广州从秦汉直到唐宋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商港。明清实行海禁,广州又成为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泉州发端于唐,宋元时成为东方第1大港。历代海上丝路,亦可分三大航线:①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朝鲜、日本。②南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东南亚诸国。③西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广州、泉州在唐、宋、元时,侨居的外商多达万人,乃至十万人以上。丝路意义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古代东西方最长的国际交通路线,它是丝路沿线多民族的共同创造,所以又称之为友谊之路。在丝路上起居间和转运作用的大宛人、康居人、印度人、安息人、阿拉伯人、西突厥人等对中国丝绸的西运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为争夺丝路贸易权发生多次争斗,尤以波斯与东罗马之间的斗争最激烈。丝路的开辟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宗教、语言的交流和融汇,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文化传播、物种引进,各民族的思想、感情和政治交流以及创造人类新文明,均作出了重大贡献。

㈢ 介绍家乡山西阳高

阳高县西汉置高柳县,金改名白登县,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称现名。现辖7镇6乡。2000年总人口26.3万。
阳高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北隔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与浑源、广灵为界,西与大同县毗邻,东与天镇县、河北阳原接壤,总面积1726平方公里。
阳高县境三面环山,北为云门山,西为采凉山,南为六棱山,中部形成南北两个盆地。最高的六棱山,海拔2420米。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31.7%,川区占36.5%,丘陵区占31.8%,近于三分天下。境内有桑干河、吾其河、白登河、黄水河的黑水河。
阳高县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7.1℃,无霜期约125天,降水量400毫米。
阳高盛产谷子、黍子、豆类、莜麦、山药蛋、高梁、玉米、胡麻、白麻和甜菜。境内多山丘陵,林业资源丰富,有木瓜、玫瑰和枸杞等。王官屯镇的槟沙果、京杏、杏脯和罗文皂镇的元白菜驰名国内外,是全国7大蔬菜生产基地县之一。
地下矿藏探明的有金、铁、铜、煤、石灰石、石英石、铁矿石、钾长石等22种。
“许家窑人”遗址是在1976年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北京人”后裔居住的地方,位于古城镇许家窑村,这一发现弥补了从“北京人”到“峙峪人”之间的空白,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分布在下深井乡、长城乡天桥等处。列入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有云林寺,位于县城西南隔,始建于明代。还有闻名中外的古长城。

]风景名胜

境内古迹有位于县城内西隅的云林寺,现存明建的大雄宝殿及雕梁壁画,乃古建艺术之精品。此外,县城东南30公里的古城墓群,为汉代墓群遗址。
特产
阳高县盛产京杏,历史悠久,主要产区在阳高县王官屯乡西部的都司口、恶石、康窑、花窑、胡窑、唐窑等处,属采凉山一带。
京杏,品种繁多,有成熟季节早的“土杏”,有外青里黄的“青皮杏”,有形状似鸡蛋的“桃接杏”,亦名“鸡蛋杏”,还有色彩红艳的“红杏”,果实肥厚、酸甜可口的“京杏”。“京杏”中,有核仁不苦与苦仁两种,其中,以杏仁不苦的京杏为上品。
王官屯乡产的京杏个儿大均匀,肉厚味甜,核小杏仁甜,颜色黄里透红,以色、味、香、形俱佳出名,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京杏营养丰富,果肉广为食用,内含蛋白质、脂肪、糖分以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甜杏仁可直接食用,亦可配制菜肴中的凉菜上宴席。苦杏仁经泡制后,可制杏仁霜、杏仁茶、杏仁露、杏仁糖、杏仁豆腐、杏仁罐头等。此外,杏仁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止咳、平喘、润肺、止血、散寒、驱风等功效。
阳高杏仁、阳高京杏,已成为名牌产品走入市场。同时,制成杏脯,包装加工后出口销售。阳高杏脯,打入市场,在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香港地区产生影响,人们称之为“中国名贵小食品”。

㈣ 马家浜文化村落遗址在哪里

马家浜文化村落遗址在嘉兴市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浜。
马家浜遗址是一个三河交叉的平原,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00米。1959年3月开始发掘。遗址文化层分为上下两层,出土的有骨架30具,陶器以釜类为主,鼎形器极少,以牛鼻式器型为陶器特征,陶色有一定数量的红衣陶。同时,还发掘出大量兽骨、鱼骨和菱等。从出土文物分析,马家浜遗址距今6000多年,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学术界称之为马家浜文化。.

㈤ 肃宁,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名胜古迹,地方特产,家乡名人,矿产资源

肃宁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总面积为525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其中城镇人口10万。地处沧州市最西端,东与河间市交界,北与高阳县接壤,西与蠡县为邻,南与饶阳县和献县毗连。县境地处北纬38°16′—38°32′、东经115°42′—116°02′之间。肃宁现在为省级园林县城,国家级平安县,其中尚村镇被评为“中国裘皮之都”的称号。
历代名人编辑魏忠贤
魏忠贤(1568年~1627年),原名李进忠。中国明朝末期宦官。北直隶肃宁(今属河北)人。出身于市井无
魏忠贤
赖,后为赌债所逼遂自阉入宫做太监,在宫中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佑庇。后又结识皇长孙朱由校奶妈客氏,与之对食。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国号天启。魏升为司礼秉笔太监。
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前88年),西汉武垣县(治所在今肃宁县城东南7.8公里处)人。汉武帝东巡过武垣,被选入宫。因貌美聪敏,善于歌舞受宠,为其修“钩弋宫”号“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擅长纂拳藏阎游戏,又称“拳夫人”。后晋封为赵捷妤。
刘完素
刘完素(1110—1200),字守真,乳名天喜,自号“通玄处士”,金代杰出医学家。
刘完素生于洋边村(今肃宁县师素村)。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北宋政和七年(1117)因水灾随母逃难,定居今河间县十八里营村(今刘守村)。故时人又称其为“刘河间”。
哈攀龙
哈攀龙(约1707—1760),清朝肃宁县城人,回族,生于武术之家。自幼勤学苦练,武艺超群,努力过人。其平时练功器物乃一百二十斤大刀、一百三十斤铁鞭、三百六十斤石锁。
刘春霖
刘春霖(1872—1942),字润琴,肃宁县北石宝村人,末科状元,被后人誉为“第一人中的最后一人”。
刘春霖家道贫寒,世代为农,其父先后在济南、保定府衙当差。其母亦在知府家中做女仆。刘春霖幼年时跟随父母在济南,因生活困难,6岁时被送回老家,托靠哥嫂扶养,8岁时人私塾读书。他天资聪颖,学习刻苦,深受老师喜爱。后来,父亲把他带至保定,入莲池书院读书,连续攻读十余年,学业长进很快,颇得院长吴汝纶赏识。光绪三十年(1904)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次年奉派到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归国后,历任资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高等学堂提调和保定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监督等职。
画眉张
“画眉张”原名张增财,已故著名口技杂技表演艺术大师。河北省肃宁县沃北镇大王庄村人。在年少时行走江湖,结交“口技大师尹世林”并拜师学艺,尽得其真传。在鄚州庙会,曾与真画眉对叫得胜,故得艺名“画眉张 ”。 在抗战期间带领后代和徒弟活跃在部队和群众中间。解放后又在县政府扶持下成立了肃宁杂技团,培养了几百名杂技后代,发展了杂技艺术,肃宁大王庄也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杂技之乡”。
肃宁近现代名人
韩文卿,1922年生,河北肃宁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肃宁县粮食局局长、中原临时人民政府财经部科员。建国后,历任湖北省商业厅办公室副主任、省财贸办公室处长、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省财政局局长、省财贸办公室主任,湖北省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
冯庆森,冯氏骨伤科医院创始人,名誉院长,中共党员。于1937年5月出生于肃宁县梁村镇白家村,自幼学习冯氏祖传正骨舒筋术,系冯氏正骨第五代传人。1952年参加工作,先后晋升为骨伤科医师、主治医师,1987年任副主任医师,1982年任肃宁县中医正骨医院院长,1992年退居二线任名誉院长,2003年晋升为骨伤科主任医师。
贾又福
河北省肃宁人。1965年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太行丰碑》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1990年北京国际艺苑基金会授予首届美术奖,《无声的呼唤》获中央美术学院首届学院奖。曾在中国美术馆、日本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日本横滨美术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等地举办个展。作品《太行丰碑》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贾又福画语录》、《镜真楼画谈—贾又福谈话录》、《贾又福画集》、《当代中国美术家—贾又福》、《贾又福新作集》、《贾又福中国画集》、《贾又福水墨画集》、《贾又福88-95作品集》。
彭金章
1937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肃宁县寨南村。现任甘肃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甘肃天水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具有进行田野考古发掘的领队资格。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在武汉大学历史系任副主任兼考古教研室主任、湖北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调任甘肃期间,曾任中国考古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主任、兰州大学兼职教授等职务。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大项目《中国藏西夏文献》副主编、《中国藏西夏文献·敦煌研究院藏卷》主编。
刘金凯
字山 沨 ,号望山堂主, 1957 年 9 月生,河北肃宁县人。研究生,编审,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出版编辑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书协主席团委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省直分会副主席。现任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书法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第七届书法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展以及“敦煌杯”全国书法工艺术展,荣获全国首届大字展三等奖及“中日韩”三国书法展金奖。出版有《刘金凯书法作品集》。
王国防
1952年9月生,河北肃宁人。艺名墨晗。二级书画师。系名人认定委员会高级专家及“名誉总裁”。作品及传略入编《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
哈明虎
河北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哈明虎,男,1963年11月生,河北肃宁人,回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力学博士后,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河北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士庄
李士庄(1909年2月-1986年5月),河北省肃宁县路家庄村人。1936年3月参加革命,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肃宁县区农会抗联主任,县农会改善部部长,抗联农业部部长,实业科长。1947年7月,根据革命事业的需要南下到湖北历任工作组组长,潜江县税务局、工商局局长、副县长,汉江修防处副处长。漳河工程施工期间先后担任林家港、烟墩渠首、副坝等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漳河工程管理局副局长、顾问等职。1983年12月离休(享受副地级待遇)。1986年5月在原籍肃宁县因病去世,终年78岁。并葬于梁村镇路家庄村南。
李士庄参加革命工作40多年,在抗日救亡斗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善战,转战南北,在极其艰苦复杂的环境中临危不惧,坚持游击战争,歼灭日寇,为党的事业出生入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长期奋斗在水利工程第一线,为荆州地区和漳河水利工程建设事业付出了辛勤劳动。1960年1月,正当林家港工程 (包括清静庵、黄家塝,姚家冲三大明槽和林家港、王家湾两座大坝)施工处于紧张时刻,李奉命担任该工程施工指挥部指挥长。他率领钟祥、江陵两县民工2万多人,身先士卒、吃住在工地,苦战八个月,完成了明槽石方开挖。做到按时通水,确保观音寺大坝安全渡汛。1961年,先后转战烟墩渠首、副坝等工地和全工地临时工棚建筑工程,都不折不扣完成了任务。
李士庄一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图名不图利。1966年他从施工转入管理,首先下到石灰场工作,和工人一样,天天搬石灰,运石灰,从不叫苦叫累。1969年回管理局工作,他带领林业工人年复一年坚持开荒100余亩,植树5万多株,为管理局机关和工程绿化打下了重要基础。1971年为了开辟机关副业生产至1975年又走出机关,搬到和猪屋连在一起的住房住了五年,给局直机关喂猪养鱼,从无怨言。
李士庄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1953年他就是15级干部,从不乱花一文钱,1960年自己做的一套衣服穿了26年还未丢,1974年任副局长时,他己年过花甲,领导上为了照顾他的生活给他配了一部自行车,放在家里三年,仅骑了一次,最后还是崭新的退还了公家。在这期间他的孙子上学多次要求骑,他一次也未允许。他是团结同志、联系群众的模范。在他身上体现了党的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特别是在他晚年,仍然关心单位建设,在生活难以自理的情况下,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个人要求,保持了革命晚节。
于辉
于辉,女,河北省沧州市肃宁人,曾为肃宁电视台主持人,河北电视台优秀节目主持人,播音部主任助理,播音指导,金话筒获得者。1988年从肃宁电视台主持人岗位考入河北电视台任主持人,1988年至今,她曾担任新闻、综艺、社教、戏曲等类型栏目的主持工作,主持各类大型晚会、重大活动六百多场次。多次代表河北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台湾中视等多家媒体合作。于辉主持的《春节联欢晚会》、《戏苑乡音》等节目多次获得“星光奖”等国家级大奖。1992年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一等奖;2006年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节目主持人奖;2009年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2011年获得了“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
裴艳玲
裴艳玲,女,原名裴信,1947年8月生,河北省肃宁县人。一级演员,著名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家。自幼随父练功并师承李崇帅。5岁登台,9岁开始先后在乐陵、灵寿、束鹿京剧团挑梁。1960年入省河北梆子剧院,拜李少春、侯永奎、郭景春为师。主演《宝莲灯》《哪吒》《钟馗》已拍成电影艺术片。现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京剧院名誉院长,河北省京剧院裴艳玲剧团团长等职。
贺国英
华斯集团董事长 河北毛皮协会会长 全国人大代表 华斯农业创始人,经济师,现任华斯实业集团董事长兼党支部书记。 掌管公司总体战略,计划和业务发展在中国裘皮服装服饰行业拥有近40年的行业经验。
1993年成立肃宁华斯裘革制品有限公司
2001年-2006年连续获得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
2002年度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2002年当选为“全国第十届人大代表”
2004年当选为“中国皮革协会毛皮委员会副会长”
2006年当选为“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会长”
2007年当选为“全国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华斯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经济特种动物毛皮深加工和裘皮服饰的制造,是带有明显的农业属性的毛皮鞣制及制品业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集“原料收购—鞣制加工—染色加工—服饰设计生产—销售贸易”完整产业链条于一身,主营业务包括经济特种动物毛皮的深加工和裘皮服饰的设计、制造,具体包括水貂、獭兔、家兔、狐狸、羊皮、貉皮等动物毛皮的收购、鞣制、漂染;裘皮皮张的印花、剪拔深加工和裘皮面料制造;水貂服装、其他裘皮服装、裘皮编制服装和裘布服装和饰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2亿4981万元,净资产1亿2748万元,2008年度利润总额达2858万元。
公司实施工业化带动农业战略,以农户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是“建于农村,聘用农民工,加工农业养殖产品”的“三农”企业。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把农业产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产业系统:直接向农村收购动物毛皮作为主要生产原料,密集使用农村劳动力,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为基地化大生产,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和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深度加工农畜产品,依托OEM、ODM、OBM并重的经营模式将毛皮制品和裘皮服饰推向国际市场,实现了新型的农业产业链升级和农业纵深发展。
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流通大型企业”、“全国诚信守法企业”、“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乡镇企业”、“河北省轻工业50强企业”、“河北省出口创汇十强企业”、“河北省科技型企业”等荣誉称号,稳居我国裘皮行业龙头地位公司近年来相继被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评。
4历史文化编辑皮草之乡
中国尚村皮草,源远流长、享誉中外,素有“皮草之乡”的
肃宁县[1]
美誉。肃宁皮毛产业形成了皮毛动物养殖、市场集散、原皮硝染、裘皮加工、制衣制件、出口创汇的的龙型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强县富民的第一支柱产业。预计2004年产值达28亿元,实现税金6500万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肃宁被中国皮革协会确定为“中国裘皮基地”、被河北省政府认定为“省级裘皮服装出口基地”[2] 。
杂技之乡
在河北省,提起杂技之乡,人们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吴桥。不过,你可知道,在肃宁,还有一个“全国杂技之乡”大王庄村。这个称号可是由国家有关部门在2001年正式命名的。
今日,走进大王庄村,隔着房就能看到各院中的练功大杆。走进院子,总能看到的是学员们练功的场景,就是门口街边,也常见挖个坑就翻跟头的孩子们。全国各地人士也纷纷慕名前来学艺、交流,“杂技之乡”的称号,名不虚传。
教辅基地
河北乡,距肃宁县城约20公里。这里有着河北省最著名的书业文化园。
在河北村西北部,占地22亩,总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该书业园集编排、储存、发行等功能于一体,可容纳近百户书商入驻。书业园的正式建成投入使用,为民营书业的更快发展搭建起广阔的平台,把河北乡打造成了全国最大的教辅图书印刷发行基地。
5名胜古迹编辑武垣城遗址
武垣城遗址位于今县城东南偏北7.8公里处。铵有县即有城之说,此城当建筑于战国时期。古城分内、外两城,皆为正方形。外城每面均为1.75公里,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内城也称子城,位于城中心,每面各长0.5公里。城内建筑已荡然无存,仅内城东南隅保留汉武帝钩弋夫人庙遗址,高约2米,宽35米,长45米。内外土城墙已平毁,只外城西、北两面较为完好。北面墙现存长1444米,高7.4米,宽10米,可见夯土层6。16厘米不等;西面墒现存970米,最高处6米;东培只存400余米;南城墙基略高于地面,依稀可辨。内城则存西墙一段160米,北墙一段长100米、宽4米、高2.9米,南墙、东墙地上遗迹全无。
古村落遗址 位于西是堤村北100米之小白河西支岸西,面积9000平方米。该地址高于周围地面,砖瓦遍布,有弦纹灰陶器皿,外绳纹加沙红陶,外绳纹、内布纹灰筒瓦,网纹陶片等,皆为汉代遗物。
敕赐礼拜寺
坐落于肃宁县城王街的“敕赐礼拜寺”,建于明朝。当时,师素乡南李家庄有:—李姓回民御厨,经皇帝思准,改变了穆斯林不接触大肉的习俗。为表示对伊斯兰教的虔诚,修了这坐西朝东的清真寺。
古碑、坊
兴花掸林寺碑 位于杏园村北,青白石科,碑座为四方体,雕白鹤向日,碑身高2.54米,厚0,82米,宽0,87米,碑首呈四角钻尖,四龙翘首,碑顶饰石宝葫芦,寺碑通高3,74米。祟帧八年(1635)由僧人如亮募化而立。碑文铭刻兴花禅林寺始建、重修、庙产等。张奇柱撰文,韩振唐书丹,来世花刻石。碑侧刻载捐款重修兴花禅林寺之村庄、姓名及款数。此碑至今尚存。
进士坊 坐落于城内大街东端(今石坊路农机招待所前),跨街而立,明祟帧初建成,为进士张奇柱(寨南人)立。清康熙《肃宁县志》载:“思荣石坊一座,为戊辰科张奇柱立在东大街”,即此坊。
此坊由汉白玉石料构成,四柱三拱五沿,灯塔造形,脊沿端、顶、角均雕有张嘴石兽,方椽、方檩、方柱及台墩上凸刻云、龙、飞禽走兽,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唯大横梁中央凹刻“进士坊”三个大字。1966年初拆毁。
现代文物烈士塔
民国35年(1946)6月,建于原文庙(今肃宁一中),砖木水泥结构。塔基、塔座、二层塔楼均为六棱体造形,通高12米。二上丁字水泥台阶各12级,台阶及塔座平台有铁花栏杆围护。塔楼门额悬“虽死犹荣”木匾1块。两层塔楼除一层楼门一面外,每层每面各有花棂圆窗1个。塔顶为六面钻尖形,上装宝葫芦。一层塔楼内迎门并排石碑两座。东碑额篆刻“万古流芳”,碑阳铭刻纪念文,碑阴刻“英气长存”4个大字;西碑铭记抗日牺牲烈士姓名、性别、籍贯、职务。该塔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产业特色鲜明
全县形成了皮毛皮革、针纺服装、食品加工、图书印刷发行等特色主导产业。
皮毛产业方面:目前,全县有5万多人依靠皮毛业发家致富,平均不到7人中就有1人从事皮毛业,皮毛业已经成为促进肃宁县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为国家创汇的支柱产业。2003年,肃宁被中国皮革协会确定为“中国裘皮基地”,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国家级标准化特种动物养殖示范区”,被河北省政府认定为“省级裘皮服装加工出口基地”;尚村皮毛市场被河北省发改委认定为“省级示范市场”,并跻身全国十大分类市场行列,成为“全国第二大土畜产品市场”;2005年10月,肃宁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裘皮之都”的荣誉称号。
主要产业:皮毛皮革、裘皮服装服饰、针纺、食品加工(玉米淀粉、蛋白粉、纤维、麦芽糖、糖果、糖浆)、图书印刷发行、外贸、狐、貂、狐、貉、獭兔、家兔、灰鼠、黄狼、牛、马、羊、鸭、蔬菜、鸭梨、苹果。

㈥ 陈家港沿海经济开发区有哪些公司

董鹏,我是徐江浩,上面的问题我来回答,要谢谢我哦 胶南南历史上多分属胶州、诸城,1946年成立胶南县,因地处胶县南部而得名。早在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境内就有人类生活繁衍。春秋时期,境内有琅琊、安陵两城邑。战国初,越灭吴,于公元前468年徙都琅琊,今县域南部沿海一带属越,历224年。后越败于楚,地属楚。战国后期,县域全部属齐。秦统一六国,境内设琅琊郡,并附郭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城),县域属琅琊县。汉承秦制,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晋省琅琊,隋复置琅琊县;唐代又裁,境地归胶州、诸城,此后废置千余年。 1943年,建立抗日民主政府诸胶边办事处,1944年析置藏马、诸胶边两县,属滨海行署。1946年9月,划胶县洋河以南9个区和青岛办事处的薛家岛区建立胶南县,属滨北专区。1950年5月滨北专区撤销,藏马、胶南两县属胶州专区。1956年3月藏马县并入胶南县。是年胶州专区撤销,胶南县属昌潍专区。1958年10月胶南县改属青岛市,1961年4月复属昌潍专区,1978年11月再度划归青岛市。1990年12月18日,撤销胶南县,设立胶南市。1991年1月14日,撤销海青乡,设立海青镇;撤销小场乡,设立信阳镇。1992年12月28日,撤销隐珠乡,设立隐珠镇。1993年10月26日,撤销寨里乡,设立寨里镇;撤销张家楼乡,设立张家楼镇;撤销藏南乡,设立藏南镇;撤销薛家庄乡,设立黄山镇。1995年1月4日,将隐珠镇的广城、豆金河、两河、辛屯、山前、孟家滩、薛家滩、向阳岭、石咀子、烟台前、新建、孙家滩等12个村划出,设立灵海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上海路孟家滩村;撤销宝山乡、胶河乡、铁山乡,设立宝山镇、胶河镇、铁山镇。1995年4月28日,撤销胶南镇,设立珠海、珠山两个街道办事处。珠海街道办事处机关驻珠海路中心,珠山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胶南镇人民政府驻地。1996年4月26日,将胶南市灵山卫镇的台子沟、八里庄、荒里、扒山、岔河、戴戈庄、两埠岸、王家港、花科子、薛辛庄、高家台、周家夼12个行政村划归黄岛区长江路街道办事处;将胶南市红石崖镇的张戈庄、龙湾崖、郭家台子、法家园、管家洼、龙凤村、可洛石、龙斗山前8个行政村划归黄岛区黄岛街道办事处。胶南市位于青岛市区的海西岸,北纬35°35′至36°08′,东经119°30′至120°11′,是青岛市的卫星城市。它东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西、西北及北分别与日照市、五莲县、诸城市和胶州市毗邻,南及东南临海,海岸线130公里。全市1846平方公里,81.6万人口。胶南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1℃,是人们避暑、疗养和观光旅游的滨海胜境。2000年,国家旅游局公布胶南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胶南市原是古代的琅琊。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在这里,开创灿烂的琅琊文化。现在已经发现的30多处古文化遗址和大量的文物古迹,把胶南的历史追溯到原始社会初期。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这里置琅琊邑,称"东境上邑",当时人们赞誉这里为"东方胜地"。史载齐桓公和齐景公都对琅琊非常向往。修建于公元前4世纪的齐国长城遗迹贯穿胶南境内50多公里。越王勾践灭吴,于公元前472年将国都从会稽迁到琅琊,以此作为建立霸业的基地,历8代君主,共224年。秦始皇扫平六国后,琅琊作为36郡之一,郡治就在现在的琅琊镇驻地。秦始皇5次巡游天下3次登临琅琊。汉武帝也3次来这里巡游。后来又有汉宣帝、汉明帝等帝王登临琅琊。琅琊港是中国古代五大港口之一。秦方士徐福从琅琊港启航出海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最后到达日本。中日友好交往就从这里开始,胶南是我国对外友好交往的发祥地之一。由于古琅琊以其历史灿烂和山海风光奇伟而著称,所以历代学者文人也非常向往这里,。南北朝时的谢眺,唐代的李白、白居易、李商隐,宋代的苏轼,清代的丁耀亢等著名文学家留下了大量写琅琊胜景和风物的诗文,在积淀深厚的琅琊文化中熠熠生辉。胶南山海相依,山在海上雄峙,海涌万千浪花簇拥群山。130公里海岸线,130公里海阔山高,130公里非凡气象。自古就有"岸海名山"美誉的大珠山和小珠山,一座蜿蜒黄海之滨,一座矗立胶州湾畔。从明代起,两山扯云裹雾的景象就被誉为"双珠嵌云",列当地八景之首。大珠山里峰奇花嫣,云生雾飘处,多是佛家寺庙所在和名士隐居的地方,如今虽然已是遗迹残垣,但仍然向人们讲说着昔日的故事。你可以在这里"拨开青苔看诗篇",它引导你走进"岸海名山"幽深的人文境界里。进入小珠山,你会感觉"云雾生于足下,呼吸可通帝座"。清泉、飞瀑、幽洞和怪石异峰,不仅展现着奇妙的风光,而且承记着许多美好的传说。在大海上,与大珠山和小珠山相望的灵山岛、斋堂岛、沐官岛等5个岛屿,俨如画屏屹立于万顷碧波之上。沿海有多处十里之阔的金色沙滩,揽碧波银浪,与千姿百态的岸礁逶迤相连。铺金漱玉的灵山湾和龙湾已辟为海水浴场,是人们消暑纳凉的乐园。胶南还有"铁橛悬泉"、"胶河澄月"等很早就有名的胜景,至今依旧吸引着人们去寻找那地久天长的魅人之灵。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海青茶园竹林、大崮樱桃峪、铁橛山里林果沟、王台农业精品示范园区、城西农业精品园区等,或展现深山和海滨的自然生机,或铺开锦绣的田园风光,或洋溢纯朴的乡间风情,都是农业生态游的好去处。胶南是一座美丽的园林式海滨城市。市区以清波荡漾的风河和两旁林茂草绿百花争艳的上海路为城市主要自然生态风景轴线,一条街道一个树种,一片绿地一种自然情趣,一方院落一处花园,一个家庭一种花繁叶茂。市区内有多处林地,是人们寻找诗与画清新幽静的佳境。在胶南,一条双向8车道的海滨大道串连一带沿海风情。大道两边的百米绿化带上有园林小品、石景、雕塑、林苑和草地,是一条将城乡连为一体的文化大道和旅游观光大道。胶南是一座美丽的园林式海滨城市。市区以清波荡漾的风河和两旁林茂草绿百花争艳的上海路为城市主要自然生态风景轴线,一条街道一个树种,一片绿地一种自然情趣,一方院落一处花园,一个家庭一种花繁叶茂。市区内有多处林地,是人们寻找诗与画清新幽静的佳境。在胶南,一条双向8车道的海滨大道串连一带沿海风情。大道两边的百米绿化带上有园林小品、石景、雕塑、林苑和草地,是一条将城乡连为一体的文化大道和旅游观光大道。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胶南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全面发展。市区有饭店和餐馆100多家,其中星级饭店5家,还拥有一批国内定点和涉外定点的旅游饭店和餐馆。市区内建成旅游餐饮一条街,向游人提供地方名吃、特色小吃和快餐服务。2000年,评选出"胶南市十佳旅游商品",设立海青茶、海产品、海魂皮鞋等地方名产专卖店。2004年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协调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呈现许多新亮点。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26.7亿元,可比增长18.6%;全辖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6409万元,增长4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3.8亿元,增长35.1%;农民人均纯收入5013元,增长11.9%;实际利用外资5.95亿美元,增长45.5%;到位内资60亿元,增长20%;完成外贸出口7.5亿美元,增长33.2%。胶南市目前有隐珠街道办事处、滨海街道办事处、铁山街道办事处、灵山卫街道办事处、珠山街道办事处、珠海街道办事处6处街道办事处;张家楼镇、琅琊镇、藏南镇、泊里镇、大场镇、海青镇、理务关镇、大村镇、六汪镇、宝山镇 王台镇11个镇;积米崖港区、黄山经济区、胶河经济区3个经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琅琊台度假区、临港经济区3个省级开发区。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