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孙家吴国遗址

孙家吴国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1-11 18:37:37

1. 常州无锡“阖闾城”遗址就是春秋吴国都城“阖闾大城”吗

是的。阖闾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雪堰镇城里村与无锡市胡埭镇湖山村之间,为春秋时期城池遗址,是扼守太湖北部的军事站略要地阖闾城。

该城始建于周敬王六年 (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时间。城址呈长方形,城中段有残存城墙相隔,形成东西两个方形城区。东城较小,在无锡境内;西城较大,大部分在武进境内。城墙残高3-4米,墙基厚约20米,均系夯土筑成。城壕总长约4000米。发现陆门和水门、大型建筑群、护城河等遗迹。西城遗有练兵场和点将台,一土墩传为兵器库遗址。城东北胥山传为伍子胥屯兵处。

遗址出土有新石器时代的夹砂陶、红陶和西周至春秋时期流行的曲折纹、回纹、菱形填线纹等几何形残陶片。为研究春秋晚期吴国历史和无锡的吴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1982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阖闾城作为吴都虽然只有30年的历史,但这个吴都存在的时期正是吴国最辉煌的时代,从吴国精神楷模季子到吴国最伟大君主阖闾。

(1)孙家吴国遗址扩展阅读:

考古过程

2009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组成了联合考古队,开始了对苏州先秦时期古遗址的全面调查、发掘和研究。这同时也是对东周时期吴越地区大型遗址进行的首次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通过近六个月的调查和发掘,一座面积大、遗存丰富、等级高的大城渐渐掀开历史的卷帘,慢慢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在口传历史中不难发现,今天的苏州西南部山间盆地,也有多处与吴国建城有关的地名,如木渎、馆娃宫、胥山、胥口、越城等。宋人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城邑》也记载:“而流俗或传吴之故都在馆娃宫侧。”在考古队看来,除了上述的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外,这座古城所处的位置,也比现在的苏州市区更适宜用作春秋晚期的吴国都城。

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付仲杨先生提供的地图上可以看到,古城遗址位于盆地之内,三面环山,只有一个主要的山口可供军队进出。将城门设在山口所对的位置,就可以形成极好的防御效果。胥口新锋村发掘点发现的水门遗址紧靠太湖,也与史料中,吴国拥有强大水军的记载相对应。

2. 请问吴国是现在的哪些地方

吴国国境,是今天的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内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容。

吴国的大部分疆域,在今苏州、湖州、常州、丹阳。

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为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吴国鼎盛时灭亡淮夷、徐夷、州来、巢、钟离、钟吾、邗等一众东夷之国和楚国属国而疆域大为扩张,成为东南霸主。吴国还曾击败郯、胡、沈、陈、许、蔡、顿、鲁,柏举之战攻入楚都迫使楚国迁都,夫椒之战南服越,艾陵之战北败齐,黄池之会会盟晋。

(2)孙家吴国遗址扩展阅读:

吴国的起源:

据史书记载周太王生有三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姬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

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定居于梅里,即今江苏无锡的梅村,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吴国

3. 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吴国的都城分别在哪

三国时期,魏来国,蜀国,吴国的自都城分别在河南洛阳,四川成都,江苏南京。
三国又叫三国时期,是因为当时天下由魏、蜀(汉)吴,三个势力所建立。
延康元年(220),曹丕自立称帝,因其姓曹,后世称之为曹魏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到咸熙二年(265年)曹奂禅位于司马炎,享国46年,主要控制北方九个州(长江以北),势力最为强大。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为表示自己政权合法性国号仍沿用汉,因其控制范围在益州一州(蜀地),故后世称之为蜀汉或简称蜀。蜀汉势力最为弱小,炎兴元年(263)刘禅投降邓艾,享国43年。建兴元年(229),孙权正式称帝,建立孙氏政权国号吴,因其姓孙,故称孙吴,又因其控制扬州、交州、荆州等江东地区,又称为东吴。
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狭义是220年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开始,广义是184年黄巾之乱开始。
历史学家多注重三国鼎立的形成与过程,自184年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及群雄割据,形成了三国雏型至曹魏代汉为止,所以往往将184年到220年的时间纳入三国时期加以讨论 。

4. 三国时期孙权吴国拜见皇帝在哪个公殿

太初宫
从文献记载来看,遗址位于南京市羊皮巷一带。吴大帝黄龙元年(内229年)秋,孙权将都城从武昌容搬回建业(今南京),住在原“讨逆将军”孙策的府第里,取名“太初宫”。赤乌十年(247年),孙权把旧将军府全部拆掉,改建太初宫,位置就在今天珠江路北侧鱼市街到进香河一带。
改建后的太初宫,周围有五百丈,南面开有五个宫门。其中正门叫做公车门,东、西、北三面各开一门,分别叫做苍龙门、白虎门和玄武门。正殿称为“神龙殿”。太初宫东面和北面为“苑城”,东吴皇家花园和皇宫卫队的营地,可容纳三千多名贵族子弟同时在里面骑马操练。太初宫西面为“西苑”,是专供皇太子用的花园。

5. 古代吴国在现在的哪几个省

吴国国境位于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吴国鼎盛时灭亡淮夷、徐夷、州来、巢、钟离、钟吾、邗等一众东夷之国和楚国属国而疆域大为扩张,成为东南霸主。吴国还曾击败郯、胡、沈、陈、许、蔡、顿、鲁,柏举之战攻入楚都迫使楚国迁都,夫椒之战南服越,艾陵之战北败齐,黄池之会会盟晋。

(5)孙家吴国遗址扩展阅读:

考古学上,吴国存国期间的各种物质文化遗存的主要形式有台形遗址、土墩墓、城址等,主要分布于江苏省宁镇地区、皖南丘陵和太湖地区西部,春秋时期向西延伸至滁河下游一带,其范围已经超过其重要源头湖熟文化的分布范围。

公元前476年(夫差二十年),越王勾践再次伐吴。前475年(夫差二十一年),越兵围困吴国。前473年(夫差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国打败吴国。

越王勾践想把吴王夫差流放甬东,给他百户人家,让他住在那里。吴王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自杀而死。越王灭掉吴国,杀死了太宰嚭,因为他不忠于主上,然后引兵归国。

6. 三国时吴国宫殿的名字

位于南京鸡笼山东麓山阜上的“鸡鸣寺”就是三国时期吴国宫殿的旧址。
鸡鸣寺始建于西晋,那时吴国宫殿就已经荡然无存了。

貌似没有记载。。

7. 以前的吴国是现在的哪几个地方>>

以前的吴国是现在的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主要城市有苏州、湖州、常州、丹阳等。

考古学上,吴国存国期间的各种物质文化遗存的主要形式有台形遗址、土墩墓、城址等,主要分布于江苏省宁镇地区、皖南丘陵和太湖地区西部,春秋时期向西延伸至滁河下游一带,其范围已经超过其重要源头湖熟文化的分布范围。

据此,吴国国境经过多次调整,早期的主要范围在今天江苏省中南部的南京、扬州一带。到后期吴王阖闾时代,中心扩展到苏州一带,而苏州作为吴国国都的时间则长达110年左右。

吴国国境位于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吴国鼎盛时灭亡淮夷、徐夷、州来、巢、钟离、钟吾、邗等一众东夷之国和楚国属国而疆域大为扩张,成为东南霸主。

吴国还曾击败郯、胡、沈、陈、许、蔡、顿、鲁,柏举之战攻入楚都迫使楚国迁都,夫椒之战南服越,艾陵之战北败齐,黄池之会会盟晋。吴钩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骁勇善战、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7)孙家吴国遗址扩展阅读:

吴国起源:

据史书记载周太王生有三子,长子太伯(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姬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

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定居于梅里(今江苏无锡的梅村),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

8. 战国时期的吴国位于现在的那个地方

江苏南京,苏州扬州以及 上海一带 国都 苏州 吴 国存国期间的各种物质文化遗存的主要形式有专台形遗址、土墩墓属、城址等,主要分布于江苏省宁镇地区、皖南丘陵和太湖地区西部,春秋时期向西延伸至滁河下游一带,其范围已经超过其重要源头湖熟文化的分布范围。 据此,吴国国境经过多次调整,早期的主要范围在今天江苏省中南部的南京、扬州一带。 到后期吴王阖闾时代,中心扩展到苏州一带,苏州成为晚期吴国的首都,以致苏州古称工吴

9. 阖闾城的遗址博物馆

阖闾城遗址是春秋五霸之一吴王阖闾的都城,该城始建于阖闾元年(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早在1956年,阖闾城遗址就被江苏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该遗址被认定为春秋吴王阖闾的都城,并被评为“2008年中国10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1年,阖闾城遗址入选 “江苏大遗址”。2013年3月,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国家“十二五”期间150处重点大遗址保护名录。同年12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阖闾城遗址博物馆位于中国吴文化博览园·阖闾都城的核心展示区,是中国吴文化发源地的标志性建筑。建筑造型圆润流畅,恍若破壳而出的凤凰,寓意为“凤凰涅槃”,象征着阖闾古城在2500年后获得重生,再现辉煌。展览区通过历史介绍、文物展示、3D影片、多媒体互动体验等环节,展示了古吴国的历史沿革和阖闾城遗址考古过程、保护现状,重点呈现了吴王阖闾励精图治,发奋强国、勤廉恤民,任人唯贤的精神,再现了春秋吴国的精彩篇章。
整个展区由吴地探古、薪火相传、礼乐春秋、阖闾雄风、吴风古韵五个部分构成。吴地探古厅,重点介绍了吴国历史和无锡的吴文化遗存。薪火相传厅,通过无锡地区近年考古发现,以实物方式展示薪火相传的吴地文明。礼乐春秋厅,汇集了春秋晚期一批重要的青铜礼乐器,反映春秋时期吴国与周边诸国尤其是中原地区的密切关系。阖闾雄风厅,是本馆的主要展示内容,以吴王阖闾的传奇人生为主线,突出展示吴王阖闾执政时期的励精图治,勤廉恤民,强军利器、任人唯贤的史实和精神,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吴风古韵厅,则重点展示了吴地独特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文化特色。

10. 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吴国遗址有哪些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都城遗址。魏君主姬姓。先祖毕万被晋献公封为大夫,居魏(今山西芮城北),后世以魏为氏。公元前453年,魏桓子与赵、韩三家分晋,前 403年被周天子策命为诸侯,建立魏政权。先后迁徙霍(今山西霍县西南)、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约7公里青龙河畔)、大梁(今河南开封)等地为都。 毕万受封之地魏城位于今山西芮槭县北中条山南麓,南距黄河10余里。城址平面略呈方形,方向正北,除西墙外,其他城墙在地面上均可见到。城周长约4500米,城基宽13~15米。城墙为夯筑,分上下两层,卜层又分内外两部。南墙保存较好,长1150米;北城墙保存最好,长1000多米,地势高,似经过补修,东城墙全长l268米,西城墙约1000米。古城东南、东北、西北三个城角保存较好,城外侧有月牙状夯土台。城内的文化堆积层里出上的遗物有战国时代的瓦片和陶器残片;还有春秋末至战国初的墓葬以及汉代遗物残迹等。学术界一般认为此城即魏最忉的封地。 安邑,自魏绛徙都(前562)至魏惠王迁都大梁(前361),为魏都达200年之久。古城位于禹王村附近。传说夏禹曾在这里居住,故称禹王城或夏王城。经实地勘察,古城由时代不同的大中小三城和禹王庙构成,小城居大城中央,禹王庙在小城东南角,中城在大城内西南部。大城周围约15.5公里,略呈梯形,北墙、西墙和南-墙保存较好,现长分别为2100米、4980米和3565米。墙系夯筑,存高1~4米。遗物时代上至战国,下迄汉代。中城严面略呈方形,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城周约6.5公里,城墙宽5~7米,残存高度1~4米,夯层厚l0厘米。它利用了大城西城墙的南段,南城墙的西段作为西城墙和南城墙。城内布满汉代文化层,也有战国时代的遗物,堆积厚度一般在2米左右。小城平面为矩形,周长约3公里,城墙保存完好,总面积约75.4万平方米。地势西高东低,城址比周围地面高出1~4米,远视形如上台。文化层堆积较厚,多为战国至汉代遗物。小城东南角为禹王台,俗称青台。面呈方形,边宽70米左右,台高8米,夯土筑成。夯七层内有战国到宋元时期的遗物,还有琉璃瓦等。据说,此台所建禹王庙,毁于民国时期,遗留的文物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残碑。根据综合分析,考古专家一般认为大城相当于战国时代,中城大致存在于秦汉或稍晚,小城可能与大城同时建造,为大城的一部分或宫城,以后经汉朝至北魏,使用时间最长。据此推测,大城即魏都安邑,中城系秦汉河东郡治所。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