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游记主题
① 《湘行散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这个版本的《湘行散记》,包括四个篇章。 一是12篇散文组成的《湘行散记》,全书的精华部分,精美独特的画面,神秘的故土色彩,全部作于1934年。二是上个世纪20年代的《废邮存底》,一些读不懂的书信。三是沈从文先生寄居云南的文章《云南看云》,时为西南联大教授的沈先生,住在乡下,已为人父,又值国难当头之时,文章已经少了初时的灵性。四是建国后断断续续写的《偶感怀人》,人生回忆,往事难追,读读罢了。
② 朋友们,有谁知道像《徐霞客游记》.《湘行散记》这类的书,给推荐个!
找中学生,一般都有,要是没有的话,新华书店应该有叫什么“·····全解··”什么的,LZ考虑考虑
③ 湘行散记是沈文从文学湘西主题散文的代表作品吗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
1934年,沈从文返回专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属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书中,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
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
该书文笔自然淳朴,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质朴的风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④ 《湘行散记》中有哪些人物是悲惨的职业生活状态精神品质是什么
沈从文的《湘行散记》中的虎雏是乡村生活的代表人物,有着美好人格,他伶俐漂亮、质朴,代表着与城市生活相反的人格。
《湘行散记》和《湘西》可以同小说《边城》和《长河》互文理解,它们都是作者两次重返湘西所得。迥异于小说“牧歌氛围”“乐观超越”,散文饱含沉甸甸的责任意识——面对一种特殊的历史场域,追溯神性生命的始终,透过表层的血与泪,体验一份人生的庄严。统摄到作者巨大悲悯情感下的书写与反省,是将尖锐的民族问题与社会矛盾,融汇在人事的叙述中。
《沅陵的人》、《沅水上游的几个县份》、《桃源与沅州》等反思“文明”与“堕落”的复合关系,《凤凰》、《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沉醉在爱的憧憬里流露出对爱的毁灭性的隐忧,《虎雏再遇记》、《箱子岩》感动于原始生命的力量同时也流露了原始生命活力无从改造与转移的忧惧感。
由五四时期兴起的中国现代散文,至30年代,创作多以小品形式为主。收入《湘行散记》、《湘西》中的散文,既能各自独立成篇,又从总体上具有内在的整一性。这种散文长卷的独创,发展了散文艺术的表现形式,开拓了散文创作的意义空间。
(4)湘行游记主题扩展阅读
语言特点
散文集。沈从文作。1936年出版。收散文十一篇。是1934年作者回故乡湘西时作的游记。展现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自发的抗争。语言清丽,风格隽永,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
书简一方面拥有追求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散文作品所不具有的自由,可以由此洞悉作者当时的处境以及内心的矛盾苦闷;另一方面,在水火刀兵三灾六难中保存下来的书信,更是对历史以及作者所创作的小说、散文的一个有力佐证。
包含散记
本书包括的散记有: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桃源与沅州、鸭窠围的夜、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辰河小船上的水手、箱子岩、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老伴、虎雏再遇记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可以肯定,这是一套图书馆必藏、藏书人必备、文学爱好者必读的大型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