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旅游记
1. 莫斯科为什么成为苏联人难以磨去的记忆
中国与苏联的渊源有多深,只有从历史资料堆里才能挖掘出来.蒋经国将军能娶会苏联的太太已经是令人值得思考的现象.而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也应该为熟悉近代史的人有所耳闻.黄埔军校确实是苏联人一手扶持下才得以建立.而该军校多少将官和士兵未来成为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著名将领也需要数本专著去研讨.
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当年在莫斯科成立的莫斯科中山大学.该大学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斯大林亲自创办的.从1926年到1930年存在了5年多的时间.著名的二十八个布尔仕维克就是那个学校毕业的高才生.该学校一共毕业了大约1000名国共两党的学生.包括蒋经国,杨尚昆,张闻天,博古,王稼祥等人.都是国共响当当的人物.
这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去苏联取经.
第二次就是1949年解放前夕,刘少奇秘密访问苏联.斯大林亲手将苏联宪法交给他,这就是1954年宪法的蓝本.
此后,苏联派专家援助中国,中国组织了大批留学生去苏联留学.苏联的专家不仅带来了技术,还带来了几乎所有的教材:马列和法律.中国法的概念至今沿用苏联教材的法的概念.
如果是中国1949年必须全面学习苏联是一种悲哀的话,那么59年和苏联的断交就是又一次悲哀.如果那时候不断交,中国至少能拥有生产飞机的能力,也不至于现在还需要大量购买波音和空客,为此耗费多达几千亿美金
至少中国现在也能象俄罗斯那样拥有核电技术,核电在电力供应中应该占有10%以上的份额,这样也不至于几乎完全依赖火力发电,而出现矿难频发和空气严重污染.
至少中国的太空技术也不至于才达到苏联70年到的水平,神州5号和加加林的时代几乎完全一样,而加加林是上世纪69年的人物.
而福利和教育方面更不用去对比.
2. 《1920年列宁在莫斯科红场上演说》记录了什么
由不知名的摄影者拍摄的《1920年列宁在莫斯科红场上演说》,这幅珍贵而精彩的历史照片回,记录了俄国十月革命以答后,共产主义领袖列宁在莫斯科红场面对广大劳动者演讲的典型瞬间。
照片中列宁的演讲动作具有坚定的信念、强大的感召力和领袖的风范,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让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并成为后来许多绘画和电影中为表现列宁而参照的原型。这幅照片可以使人深深地感到,摄影真正是一个能凝固历史的神奇的技艺。
3. 莫斯科日记的本雅明版本
导致他成行的有抄三个因素:首袭先,他不能忘怀昔日在意大利卡普里相遇 的情人、立陶宛女导演阿斯娅·拉西斯;其次,他想近距离观察俄罗斯的情形,以便考虑久悬未决的德国共产党党籍问题;最后,他要为提供川资的报纸写报道。《莫斯科》等长文于1927年初发表。《莫斯 科日记》是本雅明去世后四十年才发表的,这显然是他自己的意愿。本雅明满心希望为俄国文学界贡献自己德国文学和德国文化知识, 然而他所看到的苏俄现实却令他大失所望,终于不再抱幻想。《莫斯 科日记》对前苏联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都有坦率的批评。 《莫斯科日记》的另一核心内容是本雅明自己和阿斯娅的尴尬关系。阿斯娅此时已另有男人(德国导演伯恩哈德·赖希)。在死前出版的回忆录《职业革命家》里,阿斯娅用了一个章节写瓦尔特·本雅明。据说她的回忆录与本雅明的《莫斯科日记》大有出入。
4. 莫斯科地铁的事故记录
2010年爆炸事故
第一起爆炸
莫斯科时间2010年3月29日早晨7点50分左右,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内心“卢容比扬卡”地铁站内一节车箱发生爆炸,造成至少26人死亡,另有10人受伤。
第二起爆炸
莫斯科时间2010年3月29日早上8点38分“文化公园”地铁站发生第二起爆炸事件,距离“卢比扬卡”地铁站爆炸仅间隔42分钟。第二起爆炸事件已造成15人死亡。
第三起爆炸
据俄罗斯“生活”网报道,在第2起“文化公园”地铁站爆炸发生几分钟后,莫斯科地铁“和平大街”站发生又第3起爆炸事故。不过,俄罗斯prime-tass通讯社称,莫斯科内政部门尚未证实此消息。
2014年脱轨事故
莫斯科时间15日,莫斯科地铁在早高峰时段发生列车车厢脱轨事故,已造成22人死亡,129人受伤。截至莫斯科时间7月16日凌晨1点25分,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领事官员在事故现场核实,确认已有2名男性中国公民在此事故中不幸遇难。中国驻俄大使馆已及时同上述2名遇难中国公民国内派出单位取得联系。
5. 中国审奥代表团队,从莫斯。莫斯科载誉归来,a,记载,哔年,系有,且地装载一,充满
看着来演员们载歌载舞的表演,观众们兴高源采烈的鼓掌 (2 )
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们载誉归来 (1 )
这次的旅行,小明真是满载而归( 1)
这件事情是你的错,你应该向他负荆请罪(3 )
苏州园林在世界上颇负盛名.(4 )
对于负陨顽抗的敌人,我们的态度是必歼之 ( 2)
6. 求罗曼罗兰的《莫斯科日记》pdf电子书
及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