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论西游记

论西游记

发布时间: 2021-01-13 08:07:56

1. 西游记议论文

首先,我想谈一谈对唐僧这个一向人们褒贬不一的人物的理解:
第一:耳朵软,没有主见。就等"三打白骨精"为例,小女、婆婆、老伯都是白骨精所变,唐僧不辩真假,也不能怪他,毕竟不如悟空的火眼晶晶。可既然悟空已说出实情,并有白骨脊梁上的一行字"白骨夫人"的证明,唐僧就应相信悟空。八戒一向爱和悟空对着干,在一旁挑衅生事,唐僧果然耳朵软,信了八戒。悟空不住地叫:"师傅,莫念!莫念!"听了都叫人心寒。悟空穿山越岭,擒妖除怪,跟随唐僧一行吃尽了千辛万苦。而唐僧心里糊涂,不明真相,竟然过河拆桥。第二:言而无信。唐僧在"三打白骨精"中,写过一纸贬书,作凭证,不要悟空做自己的徒弟。还发过一段惊人的毒誓:"今后再要你,我就坠下地狱,不地超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可当黄袍怪施法将唐僧变为老虎,悟空急忙迎救之时,唐僧的誓言又在哪里?唐僧只有感激、只有道谢,但内心更多的是羞愧与惊讶!迷途知返自然比执迷不悟要好得远。可是,"为人师表"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第四:固执,自作主张。以"盘丝洞七妖作法"为例。唐僧自作主张去化斋,徒弟们好言相劝,无奈唐僧十分固执,结果成了七个女妖的"上门午餐",唐僧这才含泪悔恨。可是唐僧啊!你为什么总是要做"事后诸葛亮"呢?
然后是孙悟空:
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镇压,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机,就是镇魔者孙悟空的主要特征。
接下来是猪八戒:
最初的影响是好吃懒做,因为这个原因已经让孙悟空骂了又骂,同时也给师徒四人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在孙悟空被赶走的这些时候里,它又因为贪睡,害得唐僧误入妖怪的洞穴。不过有的时候,它也挺聪明的。在去请孙悟空的路上,它用了激将法,这点是出乎我意料的。而且,它也很重义气,虽然平时孙悟空一直骂他,但在孙悟空被赶走时,它也落下了眼泪,不是吗?
最后是沙和尚:
老实,这是谈到他的第一印象,其他的就觉得没什么很特别的,相对于猪八戒来说,它更认真,愿意吃苦,毫无怨言。
观世音菩萨选了四个人,真是绝配,孙悟空一身本领,猪悟能敢于斗争,沙悟净憨厚沉稳,唐僧心地善良,师徒四人经历千难万险,终于修成正果,成仙成佛,我真为他们高兴!

2. 品论西游记的语言

《西游记》的语言特色是书以生动的形象、奇幻的境界、诙谐的笔调,怡神悦目、启迪心志,一直被人们所喜欢,所赞美。全书充满着喜剧色彩和诙谐性,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丰富了作品的艺术格调。
当然了,看过西游记的人,不论是书还是电视,都会发现西游记的剧情是非常有幽默感的,当然说到幽默,大家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猪八戒,呵呵,他可是这部书中最幽默、最搞笑的角色了。明明自己自告奋勇,自愿去寻山,去开路,可走到一般却说:“别的和尚都修得正果,就让我来寻山么!真是晦气啊,不如我先在这里睡一觉,等会儿回去就含糊得回答师傅,说已寻完了。”接着就躺在地上打起了呼噜。这下可惨了,被担心而跟来的孙悟空听见了,哈哈,真是可怜啊,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猪八戒被孙悟空整得半死,就差没在师傅面前揭穿了
另一方面是冷嘲热讽,借其中的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讽刺封建社会。第十一回,唐王入冥的故事中,怨魂索命的呼声,揭穿了封建帝王“受命于天”的谎言,嘲讽了封建社会残酷的王位之争和纠缠整个社会的人情恶俗。第六十九回中,朱紫国王哀求悟空救出皇后,并愿以王位相让,八戒就在旁边大笑道:“这皇帝失了体统,怎么为着老婆,就不要江山,跪着和尚。”其嘲讽诙谐而深刻。在师徒四人到达西天时,作者还把普渡众生的佛祖如来写成了一个贪求“人事”的俗夫。作品中作者撕去了封建帝王庄严神圣的外衣,抹去佛祖天尊头上圣洁的光环,暴露人间世情的虚伪丑恶。
此外,全书总以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来描写,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总之,西游记独具特色,它的社会批判、世情调侃、人物塑造、叙事,描写无不带有强烈的诙谐色彩。因而使《西游记》得以和《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并举

3. 西游记的阴谋论是真的吗

没有人是吴承恩,谁也不知道他当时想写什么。
就我个人来说,我不太赞成西内游阴谋论,他给容我的感觉太现代了,而且有的地方太牵强了,比如很多人都说中间六耳猕猴把孙悟空替了,原文里写得很清楚,假悟空怎么来的,要真是六耳猕猴赢了,如来和猴子扯这假的怎么出来的干嘛?而且很多人以悟空后期听话了为证说悟空被替了,却不说跟菩提老祖学艺之前猴子没那么大脾气,从菩提老祖那里学成出来后脾气特别大,难道菩提老祖先搞死猴子?

4. 求论文:浅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

:《西游记》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其主人公孙悟空的形象更是有重大的意义。对于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长期以来存在着许多不同看法。有人说是农民英雄,有说人是起义叛徒,有人说是新兴市民,有人说是开明地主;还有人提出,大闹天宫时他是急于向上爬的野心家和愚蠢的罪人,而西天取经时则是理想的奋斗者和改革的英雄。其实,不去追述他的政治倾向,单就其人格魅力,以我们当今时代的眼光去看,无论是大闹天宫时的英雄气概和叛逆精神,还是西天取经时屈服的嫌疑和造福于人群,都只是他人生里成长的阶段,是一个人实现其人生意义的路程。在孙悟空的人生里,前一阶段他是个率性而为天真烂漫勤奋聪慧的孤儿,后一阶段这个孤儿在多年沉寂后一举奋发,一路斩妖除魔,忠心护主,为民除害,造福苍生,终于修成正果,功德圆满。

5. 西游记阴谋论


(1) 唐僧为什么要取经
(2) 唐太宗地府还魂
(3) 真经究竟有什么作用
(4) 取经难, 传经更难
(5) 神仙中的女强人
(6) 皇帝是传经的最佳人选
(7) 唐僧的母亲之谜
(8) 唐僧的父亲之谜
(9) 小姐为何要绣球招亲
(10) 唐僧的亲爹究竟是谁
(11) 小姐为何要弃婴江中
(12) 唐僧是怎样复仇的
(13) 观音菩萨的黑帐
(14) 观音选定取经人始末
(15) 佛道相争
(16) 谁是大闹天宫的受益者
(17) 弼马温是多大的官
(18) 孙悟空究竟有多大本事
(19) 大闹天宫究竟是怎么回事
(20) 玉帝为何请如来
(21) 八戒戏嫦娥之谜
(22) 天条与男女神仙的作风问题
(23) 天蓬元帅究竟为何下凡
(24) 猪八戒的不归路
(25) 紧箍咒的威力
(26) 火烧观音院
(27) 取经队伍究竟有多少人
(28) 如来佛送给观音的3个金QQ(30)《四圣试禅心》的真相
(31) 唐僧为什么要赶走孙悟空
(32) 唐僧肉是一种稀有资源
(33) 妖怪与神仙究竟有什么区别
(34) 神仙究竟会不会死
(35) 神仙都吃些啥好东西
(36) 怎样衡量神仙的实力
(37) 取经是在作戏吗
(38) “西游记”亦是“稀有计”
(39) 黄袍怪
(40) 太上老君VS观音菩萨
(41) 红孩儿之谜
(42) 车迟国斗法
(43) 猪头呆子很呆吗
(44) 西游记中最厉害的法宝
(45) 敲诈如来佛的人
(46) 佛派的妖怪
(47) 通天河吃人案
(48) 西游记中最奇特的妖怪
(49) 真假美猴王之谜
(50) 孙悟空是怎样成佛的
(51) 冒充如来佛的人
(52) 看看老子是哪个
(53) 孙悟空的师父究竟是谁
(54) 如来佛与菩提祖师的秘密
(55) 野势力妖怪
(56) 西游记中最逍遥自在的妖怪

58) 铁扇公主的身世之谜
(59) 牛魔王的畸形婚姻
(60) 土地公公也疯狂
(61) 牛魔王是怎样屈服的
(62) 五百年前闹天宫的究竟是谁
(63) 西游记中的恐怖基地
(64) 孙悟空VS狮子精
(65) 妖怪至尊之大哥大
(66) 吃唐僧肉的正确方法
(67) 孙悟空看管蟠桃园真相揭秘
(68) 金蝉子转世之秘
(69) “唐僧肉传说”之终极解谜
(70) 何谓“一体真如”?
(71) 长生不老之吃人秘方
(72) 奇遇女儿国
(73) 唐僧有没有桃花
(74) 沙僧为何不卖力
(75) 卷帘大将遭贬之谜
(76) 唐僧究竟信不信佛
(77) 唐僧取的是什么经
(78) 猪八戒为何老是要散伙
(79) 取经为何遭勒索
(80) 猪八戒究竟有多大功劳
(81) 成正果皆大欢喜
附:《西游记》之成功法则 正文请见http://tieba..com/p/1997782559?pn=1 亲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6. 1000字的西游记的论文!!!!急!!!!~~~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 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 但我认为,《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唐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仍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而且,这里的人物也给现代管理学带来很多值得参考的价值。

希望采纳

7. 作文《我论西游记人物——孙悟空》怎么写

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充满刺激、有趣、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孙悟空作文.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乐观的神话英雄人物—孙悟空.书中还描写了许我形形色色的神妖怪,作者想象力丰富,语言幽默、诙谐、生动活泼,能够极大地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小学六年级作文《《西游记》——孙悟空作文》.今天,我主要讲孙悟空,我实在是太崇拜了!现在,我就介绍一下孙悟空吧!他原是一个天生的石猴为求长生而修道,学得了神通广大的本领,具有七十二变,能降龙伏虎.他因闹天空而被禁于五行山下,后经观音菩萨劝善,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获得正果而成佛.他蔑视权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数百年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为争取自由而奋斗的雄志士.在这取经路上他用各种不同的十二变,力量降妖除怪,既保护了人民、也保护了师父,这不是一举两得吗?他关爱百姓,对师父也是恩重如山,一路上经过了千难万险,有时我也觉得他非常有趣,他那千变万化,一会变鸟,一会变妖怪.这些都是为了捉弄那些妖怪,让他们死不瞑目,他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也值得我敬佩,因为时间有限,今天我们就结束吧!明天还有更精彩的诉说给你们听.再见!《西游记》——孙悟空作文450字

8. 西游记议论观点

本来拟走天山北路,进入印度,因为高昌王的邀请,玄奘变更旅程,改走天山南路。这条路经过吐鲁番洼地,洼地在海拔以下一五四公尺,是世界第二低地。由于气候酷热,附近山脊都呈红色,山脊形状是一条条浸蚀过的纵痕,这就是有名的火焰山。

《西游记》说此山周围八百里都是一片火海,人畜难行,只有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一挥,才能暂熄火焰,让人通过,附近百姓一向都是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搧息火焰后才能耕作。芭蕉扇功用妙极了,一搧火熄,二搧生风,三搧下雨。

为了借芭蕉扇,又牵引出一场武斗。原来铁扇公主是牛魔王的妻子,孙悟空打败过她的孩子红孩儿。红孩儿后来虽被观音菩萨收为善财童子,归了正果,铁扇公主可一直牢牢记下这段仇恨,芭蕉扇不仅不借,还立时骂杀出洞来,双方的大战,为《西游记》带来另一个精彩情节。因为这场战斗精彩,两性角色又齐全,后来连平剧都有这一段〈芭蕉扇〉。吴承恩写《西游记》时,不知道火焰山这名字已经确立否?不过,「火山」这名词早在唐人岑参的〈火山赤崔嵬〉诗句中出现。有一种看法,认为是吴承恩先创造了火焰山这个名称,然后实际的山脉才以此为名。《隋书》里将高昌北边的山脉称为赤石山,唐在此设金山都督,故有段时间也称之为金山。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9. 西游记中值得讨论的几个重点 (什么内容为什么)

看西游记原著觉得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而且很明显是作者故意这样写,作者想表达什么其实很值得推敲。讨论的时候请大家不要搬电视剧和动画片的剧情来,我们讨论原著。
1.如来发起取经时,说道
“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
但最终唐僧师徒只取得一藏
唐三藏对太宗说“我等知二尊者需索人事,佛祖明知,只得将钦赐紫金钵盂送他,方传了有字真经。此经有三十五部,各部中检了几卷传来,共计五千零四十八卷,此数盖合一藏也。 ”

2.观音菩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在流沙河遇到沙僧,沙僧说“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顽耍。这去,但恐取经人不得到此,却不是反误了我的前程也?”
这么说来在如来请观音去东土寻找取经人之前已经有人取经了?而且被沙僧吃掉的九个取经人的骷髅在流沙河不能沉,这是为什么?要知道流沙河是连鹅毛都会沉下去的。

3.观音出发寻找取经人前,如来给了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结果观音只给了悟空一个紧箍,剩下两个分别给了黑熊和红孩儿,并没有按如来吩咐的给唐僧徒弟。

4.为什么要拉拢猪八戒和沙和尚入伍?这两个真的没什么本领,一路上基本上没一个妖精头目打不过他们两个,感觉他们只是比小妖强

5.唐僧的坐骑白龙说自己是“我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望菩萨搭救搭救。”
但在正式收复白龙的时候,
菩萨上前,把那小龙的项下明珠摘了,将杨柳枝蘸出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气,喝声叫:“变!”那龙即变做他原来的马匹**
小龙项下有明珠,究竟小龙是烧了明珠还是偷了明珠?还要惊动玉帝?菩萨为什么要摘掉明珠?

6.乌巢禅师是什么人?为什么假装不认识悟空?为什么会知道取经团以后会遇到哪些妖精?看看下面这两段,分别是乌巢出场和离场时的
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三藏下马奉拜,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三藏道:“他是我的大徒弟孙悟空。”禅师陪笑道:“欠礼,欠礼。”

那禅师传了经文,踏云光,要上乌巢而去,被三藏又扯住奉告,定要问个西去的路程端的。那禅师笑云:
道路不难行,试听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
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
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
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
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

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行者闻言,冷笑道:“我们去,不必问他,问我便了。”三藏还不解其意,那禅师化作金光,径上乌巢而去。长老往上拜谢,行者心中大怒,举铁棒望上乱捣,只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三藏见了,扯住行者道:“悟空,这样一个菩萨,你捣他窝巢怎的?”行者道:“他骂了我兄弟两个一场去了。”三藏道:“他讲的西天路径,何尝骂你?”行者道:“你那里晓得?他说野猪挑担子,是骂的八戒;多年老石猴,是骂的老孙。你怎么解得此意?”

7.在遇到黄风怪前,有一信佛的老者对唐僧说了取经应该往东。。。
三藏拄着九环锡杖,按按藤缠篾织斗篷,先奔门前,只见一老者,斜倚竹床之上,口里嘤嘤的念佛。三藏不敢高言,慢慢的叫一声:“施主,问讯了。”那老者一骨鲁跳将起来,忙敛衣襟,出门还礼道:“长老,失迎。你自那方来的?到我寒门何故?”三藏道:“贫僧是东土大唐和尚,奉圣旨上雷音寺拜佛求经。适至宝方天晚,意投檀府告借一宵,万祈方便方便。”那老儿摆手摇头道:“去不得,西天难取经。要取经,往东天去罢。”三藏口中不语,意下沉吟:“菩萨指道西去,怎么此老说往东行?东边那得有经?”腼腆难言,半晌不答。

8.唐僧在水陆大会时,观音菩萨跳出来说
那法师在台上,念一会《受生度亡经》,谈一会《安邦天宝篆》,又宣一会《劝修功卷》。这菩萨近前来,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玄奘闻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来,对菩萨起手道:“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见前的盖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菩萨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但是后来唐僧走到大唐边境,帮刘伯钦家父念经,却能让他得脱沉沦。

次早,那合家老小都起来,就整素斋,管待长老,请开启念经。这长老净了手,同太保家堂前拈了香,拜了家堂。三藏方敲响木鱼,先念了净口业的真言,又念了净身心的神咒,然后开《度亡经》一卷。诵毕,伯钦又请写荐亡疏一道,再开念《金刚经》、《观音经》,一一朗音高诵。诵毕,吃了午斋,又念《法华经》、《弥陀经》。各诵几卷,又念一卷《孔雀经》,及谈较洗业的故事,早又天晚。献过了种种香火,化了众神纸马,烧了荐亡文疏。佛事已毕,又各安寝。
却说那伯钦的父亲之灵,超荐得脱沉沦,鬼魂儿早来到东家宅内,托一梦与合宅长幼道:“我在阴司里苦难难脱,日久不得超生。今幸得圣僧,念了经卷,消了我的罪业,阎王差人送我上中华富地长者人家托生去了。你们可好生谢送长老,不要怠慢,不要怠慢。我去也。”这才是:万法庄严端有意,荐亡离苦出沉沦。

再看看大乘教法的功效
佛祖道:‘此经成就之时,有比丘圣僧将下山与舍卫国赵长者家看诵了一遍,保佑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止讨了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意思还嫌卖贱了,后来子孙没钱使用。’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