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水的游记
① 谁有山水游记的美文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
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
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
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
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
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
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
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
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
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
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
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
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
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
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
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
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
--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
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
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
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
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
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
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
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
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② 求一篇描写山水的名文或山水游记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líng)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yīng)嘤(yīng)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处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堘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③ 写一篇山水游记600字,其中必须有描写山水的诗句
北 戴 河 游 记
——游翡翠岛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以及妈妈的同事一起游玩了北戴河.北戴河气候宜人,让我感到最开心的是在北戴河的翡翠岛滑沙.
七月六日早上,我们乘坐旅游大巴来到了翡翠岛.我发现翡翠岛是个特别的地方,我的眼前是一片宽阔的大海,海浪拍打着岸边,吸引着我去海浪里玩耍、嬉戏;而我往身后看去,那儿是无边无际的沙漠,沙漠里居然还有一些绿色的植物,让我感到十分新奇.沙峰海拔有45米高,人们在沙峰下排着长长的队伍,原来他们是在等待滑沙,我迫不及待地奔向等待滑沙的人群.
什么是滑沙呢?滑沙就是从高高的沙峰上坐着滑板滑下来.我随着等待滑沙的人群慢慢地向沙峰移动,太阳火辣辣地照在身上,脚下的沙踩上去软软的,柔柔的、烫烫的,我发现这儿的沙粒大约只有盐粒般大小,听导游小姐讲翡翠岛的沙因细腻而著名.已经拿到滑板的人们,胆大的一个人滑下去,胆小的就结伴两个人一起滑.我看到大家有的滑到中间就停了下来,有的滑到了海里,还有的滑着滑着还来了个前滚翻,引得大家捧腹大笑.我们终于领到滑板了,忽然感到有点紧张,我让自己平静了一下,自信地想:“我和妈妈一定不会出事的!”.轮到我和妈妈了,我们在滑板上小心地坐好后,一位叔叔猛地一推妈妈的后背,我们“嗖”地一声滑了下去,只觉得风“嗖嗖”的向身后刮去,有很多的沙子向我们迎面扑来,滑板还不时地“噌”的一声颠了起来,害得我屁股都颠疼了.我们紧紧地抓住滑板,丝毫不敢松手,还没来得及仔细体会,滑板就已经停在了海边.
随后,我又去沙滩上捡了很多贝壳,它们有的虽然不是很美丽,但摸起来很光滑;有的凸凹不平,却有奇特的花纹.我还和妈妈一起坐了快艇,在海里和风浪搏击别有一番滋味.下了快艇我们又去海里游泳……
翡翠岛真是一个好地方,明年我还想来这里……
④ 描写山水的游记及赏析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⑤ 山水游记作文800字
走进靖西
凌波
对靖西,听到的太多,看到的太少;想象的太多,融进去的太少。这该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初到靖西,并没有感受到她的特性。大街上还是衣着现代,打扮时髦的人,街道两旁一样的是鳞次栉比的网吧和专卖店。但一接触到靖西的人,你就会发现它的独特之处。
靖西的人,给你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的礼让和热情。我们这一群外来客,初涉生地,接触生人,心里总是怀着一种警惕的心态,外出逛街总是成群结队的,象行军打仗一样。靖西的街道很多,且狭窄而绵长。我们这一群人走在其中,狭小街道便被我们霸占了。迎面而来的靖西人,远远的看见我们就自觉的往街道两旁挤。每次我们问路,无论是店掌柜,伙计还是行色匆匆的陌路人,都会不厌其烦地给我们指引。讲不清楚时,他们都会亲自带路,他们的热情甚至让你有时无所适从。走在靖西的街道上,只要你肯问,就永远不会迷路。
靖西人最使你感叹的是他们淳朴的民风。走进靖西任何一家商店,无论你是买大件的还是零碎的东西。你都会发现,这些商品的标价都出奇的低。平日习惯于讲价的我们,以为再“众人合力”压上一压,自然就捞上“物美价廉”的便宜。不想结果是众人磨破了嘴皮,才把四十五标价的衣服压到四十元,而且店主还是看在我们是外来客的面子上,送给我们一个人情才降的。我们人人都似拣了个大便宜,竞相购买。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底,这样的衣服在南宁绝对不少于一百块的……人人都说无商不奸,这里却流行着淳朴的经商观念,这是靖西人淳朴民风的缩影。
靖西是个山城,从南宁坐客车走二级路到靖西仍要六,七个小时,一路来这里看到的
都是山,从县城四眼望去的也是山。靖西县城被山包围,靖西各乡镇的人到县城也得“翻山越岭”,人也被山隔离。然而这里人的观念却没有被山所禁锢,时髦的品牌店,新潮网吧,美国的新大片等自不必说。靖西是个壮语区,在广西讲壮语的地方会讲一般的普通话已经不错了,更不用说要讲得标准,但靖西却是个例外,如果说商人,青年,县城里的人会讲标准普通话是自然平常,那么来自农村的乡下人也讲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你不能不说是一种欣喜的发现。我曾巧遇一位中年妇女,那是一位皮肤黝黑,头还缠着毛巾的典型的乡下农妇,她是在赶集的时候,顺便来看看她在靖中念书的儿子的,她问住了我,用的是本地的壮话,我是个壮语区出身的人,虽然她的话不全懂,但懂了个大概,踟躇间便用了我原地的壮话回答。她听了,笑着说:“你不是本地人吧?谢谢你!”她竟然用的是标准的普通话……看来大山从来没有阻碍靖西人接受外来事物的热情。从这位农妇身上我看到靖西人开放的姿态。
靖西还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有“小桂林”之称。通灵大峡谷,三叠岭瀑布等名胜自不必说,你只要身处靖西,接触到靖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你就会得到作为一位游客所期望得到的满足。就比如靖中的宾山(是靖西中学里的小小的一座山),把它称为一座山其实有些牵强,四十多米的高度,沿山脚绕一圈也不过三四百米长,但它却具有山的一却特征。山不高,却满是草树花石,山上的空气极是新鲜而且带有几分寒气。特别是在早上,须穿上冬衣,才可登山。山间交织着蜿蜒而上的台阶,其间点缀着大大小小的凉亭阁子。亭阁旁边尽生长着称呼不上名字的野花,在这样的九月它们竟还争奇斗艳。这里最让你惊叹的是高苍的大树。山很小,树却很大很多很浓很绿,他们的枝干在空中亲密接触,彼此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一株树上,你可以看见开着几种花或结着几种果的,每一株树已不是独立的生命的个体,他们已经形成一个整体的生命。早上登山的人很多,但每一个登山的人都自觉地融进山的生命当中去。想熟的人在山中偶遇只是点头示意,不忍发出半点声响,登山的步伐都是那么的轻盈。每个人都小心的维护山的原貌,维护山的本真和生命的原态。这山,也以她的宽厚,她的葱郁滋润人的生命,鲜活人的思维……
靖中旁的河也与那山一样,不大,河水清澈透底,河面静得犹如一面镜子。但当你把手伸进水里或站在水里时,你顿时会感受她流淌着的生命。你的手或脚会被它轻轻地抚摸,这时,你又会被它透心的清凉所舒心,你会不禁生起了融进河里的冲动……但却不能,只因这河太静,太美了。
沿着河岸向上走,时不时见到挑水的 人。一桶桶满满的水被他们小心的提起,擒上肩,慢慢的走,不让一滴水从桶里淌出来……
我厌我不是个靖西人,不能把生命溶在这里;我又恨我不是个丹青手,把靖西这幅山水人情画画活出来,让远离靖西的人也能体味它的美。
⑥ 800字 游记写水的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回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答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⑦ 山水游记散文800字
坪坝营山水游记作文800字
坪坝营山水游记作文800字
来自匿名用户的提问
最佳答案由提问者推荐
游桂林山水
在暑假里孩子们都要去旅游,我也不例外,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桂林游玩.
我们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来到了桂林.我们先游玩了象鼻山.象鼻山的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临江汲水,在象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皓月,构成"象山水月的奇景".
第二天,我们乘船游览了漓江.漓江的水无比清澈,漓江的山千姿百态:有的像孙悟空过五指山,有的像九马画山,还有得像骆驼奔跑……漓江两岸的凤尾竹笑弯了腰,仿佛在招手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们下船乘车,来到"世外桃源",这里景色秀丽,空气清新,宛如来到仙境.我们乘着竹筏来到燕子湖的心愿桥下,大家纷纷许了一些愿望.我们又来到了原始部落的一个小村庄,酋长夫人"黑珍珠"向我们招手示意.我们和苗族姑娘跳踩踏舞,和壮族姑娘抛绣球."世外桃源"让我赞叹不已!
晚上我们在漓江边观看了"印象刘三姐"的大型演出.演出以十二座山峰为背景,有六百多个演员表演……演出气势浩大,非凡,深深地震撼着每个观众的心灵.
后面几天的游程,我们游览了伏波山,七星公园,芦笛岩.我们参观了不同风格的岩洞,岩洞里有形状各异,姿态不同的钟乳石等.
我们乘飞机返回上海,坐在飞机上,俯视着桂林的城市风貌,让我依依不舍.桂林之行让我大开眼界.我爱桂林的山!我爱桂林的水!
⑧ 有关山水游记的作文 急需!!
桂林游记——之活跃的山水
桂林是广西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远近驰名的旅游胜地,人们都为风景如画的桂林叹为观止。桂林拥有“山水甲天下”的美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次我慕名来到桂林,一睹它独特的山水美。
汽车沿着蜿蜒的小路直奔目的地——漓江旅游区,一路上,几家人有说有笑,迫不及待地用锐利的眼光眺望前方,似乎生怕老练的司机开错了地方而错过了这一顿丰盛的美景大餐。司机一路上寂寞得慌,于是对我们说了这样的一句话:“秋北京、雾重庆、月上海、雨桂林”。也就是说,下雨时的桂林是最美丽的。也许是天公作美,或是乌云怜惜我们,不愿打沉我们的兴致,不然就是雨点儿想为我们增添几分情趣,正好赶上了下雨天。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上了小艇,出发了。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历代皇帝头戴的“紫金冠”,它是那样的别致,显示着身份的高贵,我们还真想往自己的头上戴呢;其后是一个“嫩绿的大苹果”,旁边一位历经风霜的“老人”在一旁看守,生怕野猪什么的给啃了,大家纷纷拿起照相机拍照;紧接着是家喻户晓的“九马画山”,据说这里有九匹肥膘体壮的白马,能看出三匹的是聪明人,能看出五匹的可以中状元了,而看出七匹的就可以到中央电视台当主持人了。由于至今有人最多看出七匹,至于看出九匹怎么样,我就不清楚了,能看出几匹就要大胆地发挥你的想象力了。而我看出了五匹,因此可以中状元了!而小表弟看出了三匹,果然是个聪明人,怪不得每次考试都这么优秀呢。对了,“九马画山”前方有一头回头向后张望的猛虎,被称之为“猛虎回头望九马”;再往前一点,就到了被印在“甲天下”香烟壳上的桂林山水的一处别景了,此时,船长递给我们一个烟壳,让我们去对照一下,果真如此……
伴随着奇山的当然是异水啦。然而漓江的水仿佛是一位花枝招展的姑娘,时而是深沉的墨绿;时而是沉默的翠绿;时而是傲气的嫩绿;时而则是活泼的浅绿……漓江不仅是块翡翠,水中多少透着点天空忧郁的蓝,或是云朵纯洁的白,再就是泥土浑浊的黄和两岸的花儿灵动的色彩。这时,水上荡漾开了大家那一张张甜甜的笑脸——表姑一声感慨,捕捉着镜头,生怕错过了一个精彩的瞬间;嫂子不声不吭,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融景融情,陶醉其中;妈妈走到船头,张开双臂,拥抱这奇丽的风光;爸爸的头发随风飘动,不对,应该是一根根竖起来了,还没来得及梳理,就欣赏起来;而我呢,优哉游哉,摘下帽子,好让和煦的风轻抚我的脸颊……水是温柔的。与群山嬉戏时,不小心绊倒了青山弟弟,连忙赔礼道歉,并怜惜地轻抚他龌龊的伤口,安慰起他来。可知,漓江水富有母性温柔的特色。水是个长不大的猴孩子。总是不消停地奔流而去,山谷中回荡着她清醇的歌声,宛如百灵鸟般动听的声音;有时她一把拉起年迈的树伯伯的长胡子,气得树伯伯横眉倒竖;有时她扯住鱼儿的尾巴,死缠不放,搭了趟免费公车,去了趟免费旅游;咳,都怪她这么淘气,被石头绊了而扭了脚,走起路来还一颠一颠的。水有时还是文静的。她时常是玩得太过火了,累了,就往地上一赖,青山为枕,蓝天为被,大地为床,安安逸逸睡了起来,不吵不闹,连声哈欠都没打;青山看没了生气,冷清了,倒挂下来,哇哇大哭。
我们的轻艇跨出这一幅山水画又跨进那一幅山水画,让人目不暇接:这一处风景,好;那一处风景,也好!真让人如痴如醉,大饱眼福,正所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啊!
雨后的空气里混淆着泥土和芳草和花儿的清香,山间云雾迷蒙,天边挂着一条七彩虹,又升起了西斜的太阳,天色晚了,我们回到了宾馆。如果要问我游览桂林山水的感受,我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活跃!
如果您满意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谢谢!!!
⑨ 关于山水游记的作文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那桂林是否真的实如其名呢?带着疑惑,我来到了桂林。桂林因什么而得名呢?桂林桂林是那里的道路道路两旁栽的都是桂花树,桂花树多了就成了林,也就因此称为“桂林”。
来到桂林,要做的第一事是游览象鼻山公园,象鼻山公园是桂林最大的公园,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公园。公园里有一座著名的山,就是象鼻山,它的形状就像一头大象在低头喝水。
接着,我们去游览漓江,漓江的水不再是那么清澈,因为一些不讲文明的旅客,将垃圾丢入江中。这说明我们还要加强环保意识,让江河永远清澈,永远这么湛蓝。
在游览漓江的过程中,四面环山,有各种各样的山峰。比如:笔架山、青蛙跳江、童子拜观音、伏波山、叠彩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九马画山。
左前方九峰相连,山面如削,石壁是有白、黄、灰、黑等色,色彩斑斓,呈现出马的画像;马图最多可见九匹。仔细端详,画面出现各种形态的骏马,有静静伫立的,有低头饮水的,有昂首撕铭的,有扬蹄蹦跑的。一般人可见三四匹,要看出九匹来,可不容易。我国的周总理曾与妻子来过桂林,周总理看出了九匹马,他的妻子看出了七匹。名谣说:“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见九匹状元郎。”
狗肉们,如果有机会的话,你们可以亲身去感受一下桂林的九马画山哦! 呵呵~你们别误会,狗肉在桂林是朋友的意思,可有趣了。你们也可以叫你们的朋友称为狗肉哦!
关键字:
但一定要说清楚,要不让,你会被别人误会的。
⑩ 写水绘园的一篇游记500字
在我国众多名园中,有一位佼佼者,名叫水绘园。那里以水为贵,倒影为佳。而且,它可曾是江南才子冒辟疆和秦淮佳丽董小宛的栖隐之地呢!今日,我就要去饱览那秀丽风光。
来到大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江南大院,上面挂满了大灯笼,青灰色青砖砌的墙和那飞檐翘角是它显得十分古朴。
走过一座小石桥,一座巨大的石碑竖在我们眼前,上面有着四个斗大的字“天下名园”,它们不仅展现了水绘园那美丽的园林风光,还赞美了它的富有名气。
穿过一个绿阴小道,我们来到了水绘园具有特色的妙隐香林,里面都是千姿百态的盆景,有龙腾虎跃,它就如一龙一虎上下跳跃,捕捉猎物;有蛟龙穿云,它如一条凶猛的龙穿透云层,直达天空;还有神龙回首,它如同一条神龙回过头来,向后望去,这些盆景真是栩栩如生呀!
穿过一个拱门,就到冒辟疆和董小宛居住的水明楼了,首先我们来到了一个空屋,虽然屋里什么么也没有,但墙上的彩色玻璃却十分漂亮,听说是从以前的波斯运过来的呢!从窗子向外望去,四周全是水,真有种人在船上去,船在水中游的感觉。接着,我们走进了董小宛的琴房,因为董小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所以我看那放琴的琴凳,仿佛看到了董小宛用纤纤细手轻拨银弦,弹出一段优美的音符,飘在水绘园中。
出了水明楼,我们到了冒辟疆的客厅——壹默斋,冒辟疆就是在这里招待客人的,里面有两排椅子,本来每个人家都只有一排的,但冒辟疆非常好客,所以放了两排。我还看到了冒辟疆和董小宛的画像,和古代的西洋镜。看着这精致的客厅,我又仿佛看到董小宛正给客人们倒着茶,而冒辟疆正谈笑风生和朋友们聊着天,喝着茶,多么悠闲自在啊!
出了壹默斋,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后花园。后花园的风景真是太美了,简直就像画出来一样,湖里碧蓝的湖水里倒映着玉亭,玉亭上闪动着湖光,一眼望去,还有着城墙,仿佛仙境一样,令人陶醉其中,岸边杨柳依依,小鸟点点,装点着美丽的后花园。
游完水绘园,仿佛还在梦境,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它那美丽的风光,更不会忘记那一对让世人都无法忘怀的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