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闵行革命遗址

闵行革命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1-13 14:59:02

㈠ 上海有哪些革命遗址,党史名人故居啊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位于上*海市望志路106、108号(今兴业路76、78号)。沿街并排两幢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
该楼于民国9年(1920年)夏秋间建,与左右紧邻4幢同类房屋同时建成,属贝勒路树德里(今黄陂南路374弄)一部分。是为上*海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
该幢住宅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李汉俊与兄李书城的住宅,人称“李公馆”。李书城,系同盟会发起人之一。李氏兄弟为该楼最早住户。楼南路侧当时尚存农田,环境颇僻。李家将两楼内墙打通,楼梯合一,组成一家。106号楼上是李汉俊卧室,楼下客厅约18平方米。
民国10年7月23日(即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在此客厅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陈公博、周佛海和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等13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张国焘主持。23~24日,张国焘先报告筹备经过,说明会*议重要意义,提出讨论的问题;旋由各地小组汇报活动*情况;成*立党纲和工作决议起草委*员会。25~26日起草文件,27~29日讨论《党纲草案》和工作决议草案。会*议讨论热烈,对党的性质、纲领和组*织原则等主要问题取得一致。7月30日,会*议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注意和搜*查,被*迫中止。最后一天的会*议改至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举行。(注:最后一天的日期未能确定,7月31日与8月1日两说。)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制定并通过了第一个党纲:“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和“联合第三国际”;所通过的第一个决议确定: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并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使工会避免成为其他党派之傀儡”;还就宣*传、工*人学校、工会组*织的研究机*构,对现有政党的态度,与第三国际的联*系等问题作出相应决定。大*会选*举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李达负责宣*传,张国焘负责组*织。 民国11年,李家他迁,该处为其他居民租用。民国13年增建厢房。后来楼下开设商店,解*放前后为恒福昌面坊。
1951年10月,经勘查确认后辟为纪*念馆,名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第一馆。1958年,按当年原状修复,拆*除厢房。进入大门为天井,经过6扇玻璃窗门进入会*议室,室内置有长餐桌、圆凳、茶几、椅子、两斗桌及花瓶、茶具等,均按当年式样仿制。新中国建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经过调*查核实恢复了会址原貌,建立了会址纪*念馆,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还设有辅助陈列室,展出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文献资料。有三部分内容: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2.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产生及其活动;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㈡ 浦东新区有哪些革命历史遗迹

南汇保卫大队保卫四中队部遗址位于祝桥镇新如村。
希望对您有帮助!

㈢ 闽西革命遗址有哪些

长汀革命旧址,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专地的重要组属成部分。1929年3月至1933年11月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以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曾先后到闽西长汀从事革命活动,创建了长汀红色区域。长汀革命旧址主要包括1932年3月成立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试院。

㈣ 上海有哪些革命遗迹最好有介绍!谢谢!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位于上海市望志路、108号(今兴业路76、78号)。沿街并排两幢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

该楼于民国9年(1920年)夏秋间建,与左右紧邻4幢同类房屋同时建成,属贝勒路树德里(今黄陂南路374弄)一部分。是为上海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

该幢住宅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李汉俊与兄李书城的住宅,人称“李公馆”。李书城,系同盟会发起人之一。李氏兄弟为该楼最早住户。楼南路侧当时尚存农田,环境颇僻。李家将两楼内墙打通,楼梯合一,组成一家。106号楼上是李汉俊卧室,楼下客厅约18平方米。

民国10年7月23日(即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在此客厅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陈公博、周佛海和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等13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张国焘主持。23~24日,张国焘先报告筹备经过,说明会议重要意义,提出讨论的问题;旋由各地小组汇报活动情况;成立党纲和工作决议起草委员会。25~26日起草文件,27~29日讨论《党纲草案》和工作决议草案。会议讨论热烈,对党的性质、纲领和组织原则等主要问题取得一致。7月30日,会议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注意和搜查,被迫中止。最后一天的会议改至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举行。(注:最后一天的日期未能确定,7月31日与8月1日两说。)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制定并通过了第一个党纲:“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和“联合第三国际”;所通过的第一个决议确定: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并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使工会避免成为其他党派之傀儡”;还就宣传、工人学校、工会组织的研究机构,对现有政党的态度,与第三国际的联系等问题作出相应决定。大会选举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李达负责宣传,张国焘负责组织。

民国11年,李家他迁,该处为其他居民租用。民国13年增建厢房。后来楼下开设商店,解放前后为恒福昌面坊。

1951年10月,经勘查确认后辟为纪念馆,名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第一馆。1958年,按当年原状修复,拆除厢房。进入大门为天井,经过6扇玻璃窗门进入会议室,室内置有长餐桌、圆凳、茶几、椅子、两斗桌及花瓶、茶具等,均按当年式样仿制。新中国建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经过调查核实恢复了会址原貌,建立了会址纪念馆,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还设有辅助陈列室,展出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文献资料。有三部分内容: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2.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产生及其活动;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周公馆

即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
在幽静的上海卢湾区思南路上,沿马路东侧的73号(原马思南路107号),是一幢西式小楼房,为三层花园别墅,这就是当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亦称周公馆。既然是当年党的驻沪办事处,为何又称周公馆呢?这其中有一段曲折。1946年中共代表团租下了这幢房屋,原意是作为中共办事处。但国民党当局不同意。6月18日,从南京来沪的董必武果断地说:“不让设办事处,就称‘周公馆’。”意思是名义上对外宣称是周恩来将军的府邸,周公馆因此而得名。

这幢小洋房,原为法国在华商人所有,是一幢三楼一底的楼房,进门就能看见藤萝花架,看上去幽静宜人。在绿茵茵的草坪中央,栽有一棵枝叶茂盛的大塔松,在这里,周恩来接待过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将军,与国民党政府代表邵力子、吴铁城及第三方面代表沈钧儒、黄炎培等交换意见,还举行过中外记者招待会。1946年7月17日,周恩来在这里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到会的100多人把一间不大的客厅挤得水泄不通,许多晚到的记者不得不在门窗外、阳台上站着听讲。

不久,按照中共中央指示,中共代表团撤回延安,在撤离时,周公馆交“民主同盟”代为保管。之后,房屋被国民党上海政府非法接管,家具陈设全部流失。新中国成立后,在原址设纪念馆,周恩来、董必武卧室等部分室内恢复原来摆设,又辟陈列室介绍当年历史。1959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内家具陈设均为复制品。

一楼是周恩来同志的办公室兼卧室(北),衣架上仍然挂着当年周恩来穿戴过的咖啡色礼帽和西服,正中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大公报》、《联合晚报》、《华商报》等当时几大有影响的报刊。报刊旁的文稿上完整地保留了周恩来的手迹,左侧整齐地堆放着毛泽东同志于1945年写的《论联合政府》,眼前的一切仿佛浮现这样的一番情景:夜已深,周恩来同志依旧在阅览时事,伏案而书,不分昼夜的工作。

三楼正中为集体宿舍,时常作为办事处接待许多南来北往同志的临时住处,1947年3月1日,国民党当局对周公馆封锁,在此董必武同志主持了最后一次党支部大会,并负责布置了任务。朝北即董必武同志的办公室兼卧室,在三楼各居室中,属此间光线条件最差,环境也很潮湿,工作人员曾想替董老换房间,但被他婉言谢绝。这深深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关心同志、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前院与后庭之间有座别致的小花园,花园东侧的高大雪松,至今苍峨屹立。1946年11月,办事处在此为朱德同志举行六十周岁寿辰的庆祝活动。

㈤ 上海闵行区的古老历史以及人文景观,文化关于它 您有什么记忆

闵行区位于整个上海的西南部,位于整个上海版图的中心,诞生过马桥古文化,有着4000年悠久历史,现有面积371.68平方公里,南北最长约30公里,东西最宽约31.5公里,西北-东南狭长,人口180.47万,黄浦江纵贯其南北,分区为浦东、浦西两部分。
闵行区所辖地区历史上属上海县最后的辖地。上海县的历史根据马桥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至唐天宝十年(751年),设华亭县,而上海县地区(包括今上海市区淞南部分)在县境之东北。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有上海务之设,为秀州17处酒务之一。南宋咸淳年间,形成上海镇。
1949年5月15日,上海县解放,1958年1月,划属上海市。 1992年9月26日,国务院决定撤销上海县和闵行区,建立新的闵行区。
马桥古文化遗址,位于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俞塘村,座落在一道被称为“竹冈”的贝沙堤之上,呈南北长,东西窄的宽带形状。马桥古文化遗址的第四层被考古界视为太湖地区(包括杭州湾地区)的一个典型遗存,1982年定名为马桥文化。考古界认为,马桥文化可能是起源于良渚文化而接受了南方印纹陶和中原地区文化影响的文化遗存。

㈥ 闵行区的历史

闵行区所辖地区历史上属上海县最后的辖地。上海县的历史根据马桥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为4000多年前村落遗址,考古学界据此把上海成陆史上推2000年。
唐天宝十年(751年),设华亭县,而上海县地区(包括今上海市区淞南部分)在县境之东北。
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有上海务之设,为秀州17处酒务之一。南宋咸淳年间,形成上海镇。
建区之前,闵行区全境属上海县。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设上海县时,在上海县长人乡范围内。 先后属苏南行署区和江苏省松江专区。
清嘉庆年间在长人乡十六保十八、二十五、二十六、二十八、三十二、三十三.八、四十二、二十七、东四十四五、西四十四五、四十六、四十七九、五十一、五十二、三十九图,十八保十三、二十七八、二十九、三十一图,二十一保头图、五、十三、九十一、六九、五十四五图。
宣统二年(1910年)属上海县闵行、塘湾、曹行等乡自治区。
民国18年(1929年)地跨上海县第一、二区所属部分地区。民国35年属上海县闵行镇及莺寿、紫冈、荷溪、乐道、双溪、关曹等乡。
1949年5月解放初,属上海县第一、第二两乡联合办事处及闵行镇办事处辖。1949年9月分属江苏省上海县第一、第三区及闵行镇。
1958年10月属上海市上海县闵行镇及勤丰、群力人民公社。
1959年8月属上海县闵行镇及塘湾、曹行、马桥人民公社。
1959年12月上海市从上海县划出闵行、吴泾地区,建立闵行区,1964年5月闵行区撤销。
1981年2月闵行区恢复,1993年3月撤销闵行区,与同时撤销的上海县合并为新的闵行区,区人民政府驻莘庄镇。

㈦ 上海的红色旧址主要有哪些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上海陈毅专广场(陈毅塑像)

龙华烈属士陵园

上海毛泽东故居

宋庆龄陵园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工人纠察队总指挥部旧址

八路军、新四军驻沪办事处

海军上海博览馆

中共淞浦特委办公地点旧址

高桥烈烈士陵园

五卅运动纪念碑(五卅的纪念标志)

崇明县烈士纪念馆

松江烈士陵园

庄行暴动烈士纪念碑

宝山烈士陵园

上海解放纪念馆

嘉定区革命烈士陵园

㈧ 急求上海市的红色景点!!!

1、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里面其实很多关于历史的东西,包括资政新篇--太平天国时候的文物。这个是免费开放的,可以带着孩子去看看,增长历史知识。地理位置:离新天地很近。当时我们坐地铁到黄陂南路下的,晃呀晃呀就到了。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一大开会现场的蜡像,逼真极了。
2、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平民女校旧址
算是个知名的旅游胜地,一般都是旅游团队过去参观学习。也有很多学生是学校组织了去的,好像是靠近新天地。所以参观完可以去新天地感受下。
3、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
第一次是在新天地,第二次是在延中绿地边上的一栋小楼,第四次在多伦路这条文化路。这里陈列着丰富的历史照片、历史资料以及大量的实物。
4、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
去参观时只要在售票处去免费领票就可进入的,因一个人去,所以留影的话还是让售票处的大爷帮的忙.感觉整体小楼很和谐,遗憾是院中的厅院不太大,要与周总理塑像来个合影居然没地方落脚.
5、龙华烈士陵园
陵园内无非是看一些烈士的墓碑,墓志铭什么的,虽然不像其他游玩的地方那样有趣,但这里却多了一份庄严,一份悲伤,一份与众不同的肃静之情。
6、毛泽东旧居
比较靠近陕西南路的了。挺好找的了。房子很小的了。在里面还可以遇到很多参观者对革命事业都很有研究的,里面环境不错,处处都书香门第的味道。
7、孙中山故居
去的时候是免费的哦,不知道现在怎么样,其实来这种地方,感觉有点压抑的,毕竟是怀着一颗缅怀的心去参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不过这里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一个地方。
8、宋庆龄故居
房间布置得很简单,很朴素,环境也很安静。点也看不出曾经是宋庆龄居住的地方。参观完之后,才知道有些事情不是靠说的,这这体会一下,伟人的人格魅力还真的是无限啊。
9、鲁迅纪念馆
里面陈列了很多鲁迅先生生前的东西,如果喜欢热闹的话就不用进来了。看到老先生的一些手稿,衣物,还有一些很老的照片,人心自然也就渐渐平静下来了。
10、韬奋纪念馆
去的时候很费了点功夫才找到,在家属区里,除了生平纪念外,也保留了当时的家具和工作环境。其实上海有很多这样的纪念馆,结合历史来看的话,非常具有参观价值和学习意义。

㈨ 上海的红色景点或者爱国教育基地有哪些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简称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一幢沿街砖木结构一底一楼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坐北朝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楼下客厅举行。

中共一大会址在1952年后成为纪念馆,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龙华革命烈士陵园

龙华烈士陵园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园名,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这里原为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和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

解放后,作为革命烈士纪念地予以保护,20世纪90年代初与上海烈士陵园合并建设。1995年7月1日建成开放,是一座集纪念瞻仰,旅游,文化,园林名胜于一体的新颖陵园,素有“上海雨花台”之称。

3、宋庆龄陵园

宋庆龄陵园,建于1984年1月,前身为上海市万国公墓。陵园以宋庆龄墓为中心的纪念设施、少年儿童活动区、万国公墓名人墓和万国公墓外籍人墓园4部分组成。

主干道东端建有宋庆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邓小平“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宋庆龄同志永垂不朽”的题词,背面为王桂方书写的“宋庆龄同志碑文”,碑文3300余字记载了宋庆龄光辉的一生。主干道尽头是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室。

儿童博物馆位于宋庆龄陵园东南部,由综合楼、航天馆、航海馆、环幕电影厅4部分组成。墓地两侧为万国公墓的外籍人墓园和名人墓园。1982年国务院公布宋庆龄墓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

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是经中央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系统展示陈云生平业绩的纪念馆。它是在中共上海市委的直接领导下,于陈云同志诞辰95周年之际,即2000年6月6日建成开馆,江泽民同志题写了馆名。2005年6月8日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陈云铜像在纪念馆落成,江泽民同志为铜像题词。

5、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新馆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具有中国“天圆地方”的寓意。馆名“上海博物馆”系建国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所书。

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精品文物12万件,其中尤其是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收藏了来自宝鸡及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铜器,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㈩ 什么叫革命遗址

与革命事件有关的地点并且该地点能突出地体现革命的痕迹或意义,比如某次战斗的指挥所,南泥湾开荒出来的田地,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