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尧庙游记
㈠ 尧城尧庙作文急急急急
尧城在县城东南45里处的孟封镇尧城村。相传,尧城是距今4000年前帝尧时的陶唐城堡。后世人内为祭祀尧的容功德,在当时尧帝居住的茅屋基地上修建了帝尧庙,作为揽胜之地。古代便为清源八景之一,谓之“陶唐古迹”。
《山西通志》卷三载:太原县府城(即晋源)西南40里,唐尧始都于此。后因水患太甚,迁河东平阳(即临汾)。《明统一志》又载:帝尧自逐鹿徙都于此,俗为尧城。《帝王世纪》载:尧始于唐,后徙晋阳(尧城当时属晋阳管辖)及为天子都平阳。《尚书古文疏证》载:尧为天子,先都晋阳,后迁于平阳。
㈡ 临汾市内尧庙广场的“天下第一门”有什么可以参观的景点呢
都说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这句话想必各位小伙伴们也有所耳闻,因为在将近5000年前尧王就曾在今天我国山西临汾境内立都,划分九州。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个地方就与尧当时立都之地有关,在今天的临汾境内有一座号称“天下第一门”的地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门开国盛为第二个景点,在它之后还有尧天舜日、连环九鼎、天下巨联等等。在华门内设有电梯,游客们也可以直接乘坐电梯到达顶层的观光台。现在华门不仅为旅游胜地,也为当地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大家如果来到临汾,可以去这“天下第一门”参观一下,体验一下这道“开启华夏文明”的大门。
㈢ 临汾尧庙的景点简介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中国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平阳,划定九州,形成中国最早的格局,平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五凤楼”始建于唐乾封年间(公元666年),是尧庙宫内历尽沧桑劫难而幸存的一座文物古建筑,系明清时其的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式,二层有边梯可上。
“五凤楼”亦称“光天阁”,意为帝尧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人们把尧与他共同开创基业的四位大臣誉为“五凤”,在尧庙筑楼经念,遂有“五凤楼”。此楼象征君臣团结,天下大治。唐以后历代筑城建殿时都设“五凤楼”,以示河清海宴,国泰民安。 “五凤楼”下层三孔砖券门洞,直通“广运殿”。古代祭祀帝尧时,君主从中间步入,文武大臣从旁洞通行。 尧井四周有四棵沧桑的古柏,西侧这两棵为“柏抑楸”和“柏抱槐”,即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楸树和槐树。
柏抱楸,每年四五月间,柏枝丛中盛开红色楸花,游人无不称奇。柏抱槐据传是600多年前从西安慈恩寺移植而来,每逢夏初,柏树从中槐花盛开,芳香四溢,甚为可观。
东侧这两棵古柏,一棵叫“鸣鹿柏”,一棵叫“夜笑柏”。传说唐代在寝宫雕塑帝尧与夫人鹿仙女的圣橡时,突然跑来一对梅花鹿在柏树下欢蹦鸣叫,故称此树为“鸣鹿柏”,至今它的枝丫树杈,长相酷似梅花鹿角。
“夜笑柏”系古时一僧人从印度移植而来,昼伏夜长,树寿绵长,每年除夕夜晚,此柏便发出沙沙之声,颇似人的笑声,故称“夜笑柏”。 广运殿楹联是2002年尧宫大修之后,由尧都区区长宿青平所撰,著名书法家樊习一先生书写。对联以根祖为题,高度概括了尧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贡献,突出了尧庙的根祖本色。
上联:“居平阳倚河汾深植民族之根”,意为尧定都平阳,依托黄河、汾河流域的优越条件,协和万邦,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所以说,中华民族始于尧,尧都是民族根祖所在。
下联:“启文明定中华垂誉国家先祖”,意为尧钦定历法,创建文字,开凿水井,结束了原始生产方式,开始实现向文明过渡的历史转折,并创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国家管理形式,因而才有“中国之称始于尧”之说,尧被誉为国祖和文明先祖。 “广运殿”亦称尧殿,是帝尧召见群臣的殿堂。殿宽9间,进深5间,周设围廊32间,内外共计77间,高达27米。广运殿取广以配天,运以配地之意,故曰“广运殿”。殿前彩楼两旁悬有“民无能名”四个大字,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说帝尧功德无量,人民简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他。尧与四位大臣的铜象是2003年元朋18日安放的。威仪祥慈的帝尧坐像高达5米,形象逼真朴实的四大臣圣像高达4.1米。
尧是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13岁被封到陶地任职,15岁被封到唐地为唐侯,因而亦称陶唐氏。尧16岁被推为首领,在位90年,他定都平阳,划定九州,形成中国最早的格局;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推进农耕,用古朴的科学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设立“华表木”“敢谏鼓”,实行禅让,首开民主政治之先河;教化民众,协和万邦,创尧天舜日之盛世。孔子赞尧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帝尧高寿114岁而终,至今民间将高寿者亦称为“尧年”。
尧两侧与尧并称为“五凤”的四位大臣是:四岳,尧时期掌管山岳祭祀的官儿。后稷,是主掌农业的大臣。羲和,尧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掌管历法的官儿。皋陶,尧时期任大理之职,是方管刑律的大臣,他执法如山,公正廉明,据说“画地为牢”就是他民明的。 舜殿的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殿内虞舜塑像高3.5米,打破了神化官化色彩,以人文先祖的形象进行了设计雕塑。尧在位70年时访到舜,考察三年后由舜辅政20年,禅让于舜,而后8年故世。舜又效仿帝尧,在老年将帝位禅让于禹。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被千古颂传的“尧舜禅让”。
舜姓姚,名重华,属有虞氏,故称虞舜。舜接替尧位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刑罚,广旋仁政,使四海宾服,国泰民安,将国家治理得政通人和,天下安乐,创建了千古颂扬的“尧天舜日”太平盛世。舜20岁时以孝闻名,30岁时尧举用他,50岁时代行天子政事,61岁接替尧登上帝位。登位39年到南方巡视,逝于苍梧境内,葬于江南九嶷山。 “中华帝尧鼓”称之为天下第一鼓。迄今为止,天下还没有比它大的鼓。这面鼓直径3.11米,高1.2米,鼓的两面均是整张牛皮而著,2000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帝尧“敢谏鼓”,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纳谏除弊,开创了民主理政之先河,带来了“尧天舜日”之盛世。置鼓于尧庙,就是要弘扬帝尧精神,传承文明,恢弘正气。此鼓是襄汾县红跃鼓厂承制。厂长卫红跃历经半载,寻遍全国十三个省市才觅到了这两张牛皮,制成了这面象征先祖民主精神的大鼓。 尧殿两侧木桩,是尧设立的“诽谤木”,亦称华表木。《辞海》记载:“华表,亦称桓表,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桩”。尧是开启华夏文明的贤明君主,设立诽谤木正是要博纳众谏,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以便改进朝政。为了打消大家的顾忌,达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就特意树起了这一诽谤木。可以说,“诽谤木”是体现尧民主政治的初评。随着时代的推移,诽谤木演变为雕刻精细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但已失去帝尧设立诽谤木的本意,成了历代帝王皇宫的装饰物和帝王尊严的标志物。
华表为尧所创,始于尧都。2001年我们在尧都广场筑建了“尧都华表”,高达21米,寓意21世纪;柱身蟠曲着中华世纪龙,苍劲威武,顶端的冲天吼,生机勃勃,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底座有长城图案和黄河壶口瀑布图案,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社稷永固,为中国第一华表。 尧任命羲和、羲仲等人观察天象,根据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定了历法,一年以366天为一周期,剩下的天数用润月的办法解决,这就是农历的来历。尧钦定历法,有序了农业,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因而在宫前尧门通道两侧刻制了象征日月星辰的石雕和二十四节气日历图,使帝尧功绩得以形象展现,国祖尧庙更具文化特色。
㈣ 临汾尧庙的景色!!!
有华表。华门,华门西面是草原牧场。。。。。等等,现在到这旅游的人越来越少
㈤ 作文尧庙一日游400字
今年的夏天,炎热的空气席卷着我们的生活当中,在一城市呆
的久了,使人透不过起来。寻找凉爽的避暑胜地,成了人们的梦想
。
通天峡风景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境内,横跨山西、河南
两省交界处。早就听说通天峡层峦叠嶂,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是
观光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一个周末的上午,终于抛开繁琐的工作,带着家人开车前往向
往依久通天峡。从市里从发,驱车一个半小时翻越九曲弯转的山路
,通天峡风景区就映入眼前,威武雄壮的大门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
着景区里的景点。
走进景区峡谷,高山平湖尽收眼底,进山的道路弯曲清洁,两
边的高山隽秀挺拔,沿路的平湖碧波青绿。悠闲的漫步在峡谷中,
来到第一个景点——通天湖。通天湖汇集了来自峡谷里的天然泉水
,湖水清凉纯净,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在不同的日光下
,呈现出变幻莫测的色彩,如玉如碧,如梦如幻,如一块蓝天落入
山间。环绕湖水的青山剑一般直插云天,抬头仰望有泰山压顶之感
,青山巍峨,碧水如带,恰如舒展臂膀的汉子呵护沉睡的娇娘。横
跨湖面是两座木制小桥,真可谓小桥湖水,别有景致,不知是人在
画中游,还是画在脚下流。直叫人陶醉其间,乐而忘返。站在湖畔
,抬头望山,低头观水,聆听谷声,有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边走边欣赏美景,不知不觉来到了戏水广场。戏水广场地势较
为宽敞平坦,水流变化较大,刚才还溪水潺潺,转过山石就湍流成
瀑,步上台阶又是另一番景致,水面开阔水流清澈,幽静的湖水可
以很清晰地看到水草在水中摇曳,间或会看到几条小鱼敏捷地在水
草中觅食,鱼儿很小,据说长不大。水边,水里都生长着柳树,水
里的柳树红色的根须在水中漂动,又是一道风景。面对如此美景,
让人热血沸腾,我们停下前进的步伐,驻足戏水合影留念,做在岸
边,脚踏进水中,感受自然温水足浴。直叫人陶醉其间,乐而忘返
。
㈥ 临汾尧庙有什么玩的
尧庙始建于晋代,后经唐、元、明、清历代修建,不断扩大。庙内前面有东西朝版房、光天阁、尧井亭权,后面有尧宫、舜宫、禹宫、万寿宫,最后是寝宫,东西两边还有许多房舍、庭院。据史传,尧庙规模最大时占地七百八十余亩。
景点简介
▪ 龙凤之脉
▪ 文物雕塑
▪ 仪门
▪ 五凤楼
▪ 尧井台
▪ 尧宫古柏
▪ 蟠龙图雕
▪ 广运殿楹联
▪ 广运殿
▪ 寝宫
▪ 祭祖堂
▪ 虞舜殿
▪ 大禹殿
▪ 中华帝尧钟
▪ “尧典壁”廊
▪ 天下第一鼓
▪ 华表
▪ 千家姓纪念壁
▪ 中国地形立体图
▪ 二十四节气图
满意请采纳谢谢
㈦ 临汾的华门和尧庙好不好玩啊
马马虎虎吧,不能多去,可能是因为是临汾人,所以没觉得有啥特殊的,不过华门内部还是可以的,尧庙的小吃不少【但不是临汾的特色小吃,来临汾还是吃点面食吧,牛肉丸子面就不错】,可以参考一下哈!
㈧ 临汾尧庙一日游日记怎么写
大年初五,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苏州的姐姐家,顺便游玩了同里古镇。
踏着厚厚的长长的石板版路,我们进入了古镇权。天空中虽然飘着细雨,却更增添了我们赏“烟雨江南”的兴致。
刚进门,路两旁的画廊就映入了我们的眼帘。“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使我们立刻陶醉在其中。
古镇里,使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退思园了。退思园,为当时的代理按察使任兰生所建。任兰生被弹劾后落职,于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建了此园,园名“退思”,意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其内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成为古镇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漫步园中,树木林林丛丛,池水清澈见底,亭台飞檐黛瓦。伴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如入画中。
㈨ 临汾华门游记作文600字
临汾华门——天下第一门,位于临汾尧庙,建于2002年,它是一座华夏文明的纪念碑。
华门的正面三门矗立内,象征尧、舜、禹三帝,主门高达18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门,象征尧帝开启中华文明之门。所以,称华门为“天下第一门”。
华门是由基座、主门及及门楼三部分构成。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华门大台阶,是一座寓意华夏文明之源的文化景观。大台阶两侧的石雕叫“迎客兽”,正昂首挺胸,背托美酒,欢迎大家光临。华容门主门正前方有长达25米的瀑布墙,代表着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之水高悬而下,华夏文明由此源远流长。主门是华门的核心部分,高大厚重,雄伟庄严,民族气概令人肃静。大红色的门扇给人以浓浓的中国情结。大家可以仔细观察,就能看出两扇巨门呈半开状态,寓意华夏文明之门由尧帝刚刚开启,又是开放之门的象征。
中国是文明古国,门文化源远流长,因此,华门堪称“天下第
㈩ 逛庙会的作文,临汾尧庙的,初二作文,500字以上
天,妈妈说:“咱们今天去逛庙会吧!”我们穿戴好,就像庙会赶去。路上,我问妈妈:“庙会怎样就成了大家过年不可缺少的内容啊?”妈妈和蔼的看着我说:“庙会,又叫"庙市"或"节场",最初是一种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它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起来的。 为此在其宗教仪式上增加了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耳边传来了阵阵的喧闹声……
我看到了白云观的牌匾,四周弥漫着浓郁的香味(烧的香)。我们请了几株香,买了门票就向里走去。进了门,发现有一条长龙似的队伍一直延伸到三个石拱门的最右边的一个,大家伸手去摸一个已经被磨得没有了光泽的一块石面。我走近一看,原来大家在摸一个雕刻在石头上,巴掌大小的石猴。说是摸上一摸就身体健康,福寿康宁。看着长长的队伍,我皱了皱眉,还是去排了队。等啊等,腿酸疼酸疼得,耳边得嘈杂声越来越大。我渐渐的向前移,蹭啊蹭,挤啊挤,终于该我摸了。我细细的端详着这可爱的小猴子,用手轻轻的摸了摸,凉凉的。我跨过石栏心中的不悦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
“叮叮当当”,“叮叮当当”,清脆的声音划过耳边,一看,原来是拿假铜钱向挂在一座拱桥下的大铜钱投,说是投到了这年就会发大财!我和妈妈赶紧去买了50个铜钱,挤了进去。我捧着那珍贵的铜钱,拿起一个,使出全身的力气一扔,嗖,我砸到了一个字上,不错。四周的人都在向大铜钱瞄准,噼里啪啦的,无数铜钱向中间飞去。我不一会儿就投完了自己的铜钱,高兴地向前走去。
我和妈妈烧了香,许了愿,心满意足的往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