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电视据
㈠ <西游记>总共拍摄成了几个版本的电视剧
西游记目前总共拍摄成了13个版本,具体如下
1、1986年杨洁执导央视版西游记
2、1996年香港TVB张卫健主演的《西游记》
3、1998年由陈浩民主演的《天地争霸美猴王》
4、2000年杨洁执导的《西游记续集》
5、2010年程力栋执导电视剧《西游记》
6、2011年张纪中版《西游记》
7、2018年黄祖权执导的《西游记》
8、2006年日本电视剧《西游记》
9、1978年日本夏目雅子主演电视剧《西游记》
10、1993年本木雅弘、宫泽理惠主演电视剧《西游记》
11、2017年澳大利亚版《西游记》
12、美剧版《西游记》(英文名:《Badlands》)
13、少儿版《西游记》
(1)西游记电视据扩展阅读:
西游记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
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㈡ 电视剧版西游记每集故事标题
第一集 猴王初问世
第二集 官封弼马温
第三集 大圣闹天宫
第四集 困囚五行山
第五集回 猴王保唐答僧
第六集 祸起观音院
第七集 计收猪八戒
第八集 坎途逢三难
第九集 偷吃人参果
第十集 三打白骨精
第十一集 智激美猴王
第十二集 夺宝莲花洞
第十三集 除妖乌鸡国
第十四集 大战红孩儿
第十五集 斗法降三怪
第十六集 趣经女儿国
第十七集 三调芭蕉扇
第十八集 扫塔辩奇冤
第十九集 误入小雷音
第二十集 孙猴巧行医
第二十一集 错坠盘丝洞
第二十二集 四探无底洞
第二十三集 传艺玉华洲
第二十四集 天竺收玉兔
第二十五集 波生极乐天
㈢ 关于西游记的电视剧有那些
你好! 六小龄童版 浙江版 《西游记后传》 陈浩民版《齐天大圣》周星驰《大话西游》系列电影——《月光宝盒》和《大圣娶亲》。谢霆锋版《情颠大圣》
㈣ 西游记原著与电视剧(旧版)有什么不同啊急!急!急!急!急!
看西游记电视与原著几点不同与不当之处
1,关于蜘蛛精:不只一人说蛛蛛精被昴日星官他妈---老母鸡毗蓝婆菩萨带走打扫庭院了,对此我觉得是电视先入为主了,电视拍的很经典,所以看过电视的人就基本上不看书了。其实原著中很明确的写着蛛蛛精被老孙打的稀巴烂,为防止有死心眼的人心生疑问,现将原文载录如下:好大圣,把叉儿棒幌一幌,复了一根铁棒,双手举起,把七个蜘蛛精,尽情打烂,却似七个暧肉布袋儿,脓血淋淋。这下该都相信我了吧。非要我把这段粘粘糊糊的恶心惨案摆在这里,才肯相信,真是气死朕了,现在人证物证俱在,服不服?!
而老母鸡收伏蜈蚣精看洞是有道理的。公鸡与蜈蚣相克,故可以降伏,所以有鸡的地方有蜈蚣非常合情合理!编导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在这里给与置换,混淆视听,不知是何道理!这是我要指责编剧的第一处地方。
2,蛇精,有细心人说关于你《看妖精死》一文中在黑风山少算了一蛇精。由于是小怪我将其忽略了,慎重起见我又查了一下原著,发现在此处其实是一苍狼(电视中确实是一蛇精,长得还颇为俊俏)。我想了一下,觉得编剧在此改动也是不合适的。所谓狼狈为奸,蛇鼠一窝,熊和狼在一起是可以接受的,和蛇在一起似乎不合情理吧。想不通,有待高人指点迷津。
3,车迟国,与鹿力大仙隔板猜物那场比赛,娘娘放柜子里的是山河社稷袄,乾坤地理裙,后被猴子变成一件破烂流丢一口钟。此处电视演得错误大了去了。一口钟其实也是一件衣服,看过相关书籍后,根据我的理解,简单的说它是一种类似马甲的衣服(外型像大钟而已)。而电视演的果真就变成了一口钟,金属的,敲起来咣咣响的钟,贻笑大方啊。当然这种工作失误可以理解,因为古文分析起来难度较高,对编剧的要求也高,这里不想太责怪编剧。但以后大家一定要明白,这是不对的。
4,嫦娥,原著中收玉兔的是太阴星君,估计也就是月老。他是月亮上的最高长官,手下美女如云,嫦娥只是其中一个。原著中嫦娥并没有太抢眼的镜头,只是导演由于某些原因过分突出了她。原因一、考虑老百姓中嫦娥fans的需要,原因二,为直接原因,即节约成本。
书中太阴君带着一群美女来收玉兔,而导演这里没有叫那么多人了,她直接让嫦娥这一妇道人家抛头露面来收玉兔,结果险些又被老猪占了便宜。哈,玩笑话。其实原著中色胆包天的老猪还是力排众难的找到了嫦娥,原文如下:正此观看处,猪八戒动了欲心,忍不住跳在空中,把霓裳仙子抱住道:“姐姐,我与你是旧相识,我和你耍子儿去也。”行者上前揪着八戒,打了两掌骂道:“你这个村泼呆子!此是什么去处,敢动淫心!”八戒道:“拉闲散闷耍子而已!”那太阴君令转仙幢,与众嫦娥收回玉兔,径上月宫而去。
电视剧中唐僧的三位扮演者由于每个人自身个性的差异,对唐僧的演绎也明显不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位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的“唐僧”。每当这位“唐僧”出现的时候,就给唐僧增添了一层“不近人情”或者说“狠心”的色彩,至少我是这种感觉。我不知道当初导演在安排角色的时候,是不是做了精心的计划,有意让三位演员演绎出唐僧的三个不同侧面抑或是三种不同的唐僧形象。 但实际的观赏效果却是如此。而〈西游记〉原著小说中的唐僧并不会给我这种感觉。说实话,我颇为讨厌原著中的唐僧形象。在小说中,每当上一回里刚刚化险为夷,下一回中有来到某座阴森恐怖的大山跟前的时候,唐僧自己都本能地恐惧,经常会对孙悟空说大概是“悟空,你看前面那座山乌林密布,虎豹之声不绝,怕是有妖怪吧”之类意思的话,而孙悟空每次都要安慰他说“师傅莫怕,一切都有俺老孙在”,唐僧每次也都能“心安”。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固定的套语,反复出现在<西游记>的原著小说里。可是每当有妖怪幻化为人形来害他的时候,他又不相信孙悟空了,经常会说“她(他)一个弱女子(老人家)怎么会是妖怪呢?”由此吃的苦、受的罪非常之多,但是每次又都重蹈覆辙,一点儿教训也不吸取。唐僧坚定地相信取经路上障碍重重,危险处处,妖魔鬼怪众多,可是每当妖怪真的出现的是时候,他又是一个顽固的不相信者。这个在现实中从逻辑上看似矛盾之处,在小说中的“神魔世界“里却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唐僧肉眼凡胎,不象孙悟空有火眼金睛可以认妖识魔,面对妖怪幻化的活生生的人形,他当然不信那是妖怪啦。
在电视剧中,孙悟空和猪八戒是演绎的最精彩的两个角色。这首先得归功于电视剧中形象设计的成功。在小说中,孙悟空和猪八戒都可算是半个妖怪,他们的长相确实相当吓人,但是在电视剧中却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电视剧中的形象是根据<西游记>传统戏曲中的形象进行设计的)。孙悟空虽然还是满脸满身的猴毛,猪八戒虽然也还是猪鼻子大耳朵,但是他们本来狰狞的妖怪相已经大大被淡化了,再加上他们俩经常互相调侃、揶揄对方,就更是大大缩短了与凡人之间的距离,美猴王给人以正义、桀骜不驯、机灵之感,猪八戒虽然小毛病一大堆,却令人觉得亲切、可爱。六小灵童和马德华的表演也是十分成功的,孙猴子的灵动、傲气,猪八戒的斤斤计较、小家子气等性格细节都表演得十分到位。孙悟空和猪八戒在原著小说中的形象也是非常成功的,这在文学史上已有定论,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唐僧师徒四人在电视剧和原著小说中的形象,令我感到反差最大的是沙和尚。在原著小说中,从流沙河收服沙和尚开始,小说的主脉才真正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但是看过原著小说的人会发现,在小说的行文过程中,经常只看到孙悟空与唐僧、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对话,沙和尚的台词则很少,他只是在劝解调和其他三人之间的矛盾或是在商量降妖策略的时候才发言。憨厚寡言的沙和尚因为要“悟静”,在小说中也以沉默的方式被刻画。当我们阅读小说的时,虽然经常看不到沙和尚出现,但我们却不能否认他在场,他只是没有说话而已,而作品中又不能添上一笔“沙和尚未发言”之类的说明性文字。所以我们常常会忘记沙和尚。这是因为,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是跟着文字进行思维的,看到“唐僧”就想到唐僧,看到“孙悟空”就想到孙悟空,而不会想到其他人。小说中经常可以看见“三藏”、“悟空”、“八戒”等字,所以就常常会联想到唐僧、孙悟空、猪八戒,这样反复联想,使他们的形象在脑中得到加强。而“沙和尚”或“悟静”等字不常见到,就很少联想到沙和尚,所以就容易被忘掉。电视剧则不同,它把人物直接以肉眼可见的画面加以呈现,而不需像阅读小说那样要进行抽象思维。在电视剧中,尽管沙和尚还是挑扁担沉默寡言,但是我们在观看电视剧的时候却不会忘记他,因为电视剧要把直观的形象呈现给观众,唐僧师徒四人必须同时在场。当孙悟空和猪八戒互相调侃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沉默的沙和尚含笑而立,甚至还笑出声来,这些是在原著小说中看不到、也听不到的。这样一来,沙和尚虽然台词不多,却时时出现在屏幕之中,观众们也就能时时想着沙和尚,不会把他忘记了。从电视剧和原著小说中沙和尚形象给人的巨大反差可以看出,这两种艺术形式刻画人物形象的方式不同,其效果也大不一样。事实上,在文学史上,对沙和尚人物形象的研究就远远不及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的研究规模。这也说明,〈西游记〉原著小说对沙和尚的人物刻画并不十分成功。
在情节上,电视剧对原著小说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有的将两三个故事合而为一,有的将原本没有联系的故事贯穿了起来,改变之处不少,在此我也不一一道来了,相信同时看过电视剧和原著小说的观众及读者自能了然于胸。
㈤ 西游记有几个版本的电视剧,电影
《西游记》影视版本众多、下面就简单介绍下。 第一版:1986年央视版《西游记回》,反响最好,答口碑最好,六小龄童的孙悟空深入人心,堪称经典。 之后原版人马又在1998年至1999年期间拍摄了16集《西游记续集》。 第二版:1996年TVB版《西游记》,共有两部,分别由张卫健和陈浩民饰演孙悟空。 第三版:2000年大陆拍的《西游记后传》,由曹荣饰演孙悟空,我感觉特效啥的都挺山寨的。 第四版:2010年浙版《西游记》,由费振翔饰演孙悟空,其他演员还有陈司翰啥的。 第五版:2011年张纪中版《新西游记》,也就是目前在电视台播放的。 中国的电视剧版本应该就这些,不会错了。电影的话,邵氏早在1966年拍过一部电影。 其他的话,日本2006年拍过《西游记》,韩国2011年拍过电影《西游记归来》。
㈥ 西游记电视剧老版86年每集概括
第1集 猴王初问世
在东胜神州傲来国海滨的花果山顶有一块仙石。一日,仙石轰然迸裂,惊天动地,化出了一个石猴。这石猴灵敏聪慧,他交结群猴,在水帘洞找到安家的好所在。群猴尊石猴为美猴王。
美猴王为寻找长生不老的仙方,独自驾筏,漂洋过海,来到一所渔村。他拾得衣衫,偷来鞋帽,并去饭馆饮酒吃面,闹了许多笑话,也学了几分人样。猴王一路寻访,终于登上灵台方寸上,在斜月三星洞拜见了菩提祖师。祖师为他取名孙悟空。
第2集 官封弼马温
龙王、阎王上玉帝处告状,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抚猴王,请他上天作官。悟空欣然前往,在武曲星君的捉弄下,玉帝封他做了弼马温。当悟空明白了自己不过是个马夫后,大怒之下回转花果山,扯起大旗,自称齐天大圣。
第3集 大圣闹天宫
悟空与二郎各显神通,大战不休,不分胜负。太上老君从空抛下金刚套,将悟空打倒。玉帝命天兵将悟空押上斩妖台,刀砍斧剁,雷打火烧,却丝毫无损。
群仙献策,太上老君将悟空带回兜率宫,投入八卦炉中,用三味真火烧炼,不料过了四十九日,猴王依旧活泼乱跳地蹦出丹炉,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他盛怒之下打上灵霄宝殿。
第4集 困囚五行山
玉帝请来西天的如来佛祖,如来与悟空斗法,悟空翻不出如来掌心。如来将五指化作“五行山”,将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天宫举行安天大会,欢庆收服妖猴,天下太平。五行山下,猴王孤寂冷清,历经雨雪风霜。
第5集 猴王保唐僧
悟空经观音指点,愿皈依佛门,日夜等待取经人。玄奘路经五行山,揭起如来的压帖,救出悟空,为他取名孙行者。师徒同行,夜宿农舍,一道白光中,唐僧的白马消失,悟空寻到鹰愁涧,与小白龙恶战,不曾取胜。夜间,三强盗来打劫农舍,悟空打死全部匪徒,唐僧责他杀生,悟空赌气离开师父。
第6集 祸起观音院
师徒二人来到观音院,金池长老盛情接待。悟空向长老炫耀袈裟,长老顿起贪心,将袈裟借回房中观赏。金池长老为占据袈裟,命众僧纵火,想要烧死唐僧师徒。悟空到南天门向广目天王借避火罩,保住师父,又吹起神风,将观音院烧成一片瓦。
长老羞愧惶恐,跌入火中,自焚而死。宝袈裟早已被黑风山的熊怪趁火打劫而去,黑熊怪想开“佛衣会”炫耀宝物。悟空请来观音,收服了黑熊怪。
第7集 计收猪八戒
悟能救出高小姐。高老汉夫妇招赘悟能为女婿。酒宴上,悟能酒醉现出真面,吓走了宾客,高小姐也拒不同房,悟能只能将高小姐锁在后花园,不许她与父母家人见面。悟空与师父来庄投宿。悟空使用巧计,弄清了猪悟能的来历。
猪悟能曾是天蓬元帅,只因调戏嫦娥,被发下界,错投了猪胎,经观音点化,等候取经人。唐僧收他为徒,给他取名猪八戒。
第8集 坎途逢三难
黄风岭上,刮起一阵怪风,唐僧被妖怪捉去。悟空为救师父,迎战黄风怪,被妖风伤了双眼。黎山老母变化的老妈妈医好了悟空的眼睛。悟空请来灵吉菩萨,收伏了黄毛貂鼠变成的黄风大王。
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悟空与等候取经人的沙悟净几番争斗。观音的徒弟木吒赶来,说明了情况,于是唐僧又收下沙悟净为徒,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第9集 偷吃人参果
唐僧师徒到五庄观投宿。清风、明月两位道童奉师父镇元大仙之命,将两枚人参果捧送给唐僧。因果型酷似婴儿,唐僧不敢食用。
八戒怂恿悟空到园中偷来人参果,师兄弟一起分享。二道童发现少了仙果,责骂唐僧师徒。悟空一怒,推倒了人参果树。当夜,师徒四人匆匆离去,却被从弥罗宫回来的镇元大仙用法术将他们捉回去。悟空答应寻遍仙方,医治果树。
第10集 三打白骨精
白骨夫人一心想吃唐僧肉,但又害怕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本相,于是三次分别变化为村姑、老妇、和老翁,打动唐僧的怜悯之心。
唐僧果真上了白骨精的当,但三次均被孙悟空识破,金箍棒打“死”。唐僧认为孙悟空滥杀无辜,决心赶走悟空。一纸贬书在手,悟空热泪盈眶。唐僧想起往日师徒之情,也不免伤心落泪。
第11集 智激美猴王
师徒三人去到宝象国,国王思念女儿,恳请八戒、沙僧上山降妖。二人不是妖怪对手,沙僧被擒,八戒逃回馆驿。黄袍怪变做俊俏郎君,去国中拜见岳父,并施展妖法,将唐僧变做老虎囚禁笼中。
白龙马为救师父,变作宫女,伺机刺杀黄袍怪,却力不能胜,受伤潜入水中。八戒来到花果山,用激将法请回孙悟空。悟空与八戒双战黄袍怪:原来黄袍怪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奎木狼星下界,悟空请二十七星宿将他召回天廷。悟空破除妖法,帮师父恢复原形,师徒重归于好。
第12集 夺宝莲花洞
西进路上,八戒巡山,被莲花洞银角大王捉去。银角大王又使用移山法,一面压住悟空,一面将唐僧、沙僧和白马掠回洞府。悟空挣扎脱险后,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将银角大王装进葫芦内,这时,太上老君赶来,收走了由炼丹的金、银二道童变幻的金角、银角大王。
第13集 除妖乌鸡国
乌鸡国“国王”冷落皇后,又不许太子和母后相见,往日的夫妻、父子情似乎都已付之流水。唐僧师徒投宿禅寺,夜半时分,唐僧恍惚入梦:只见芭蕉树下一口古井,青烟中一位已故的国王时隐时现,向唐僧诉说了被妖道推落井中的往事,恳请为他复仇。
在太子进香之时,唐僧将太子请入禅房,出示已故国王交给唐僧的信物,太子偷偷与母后见面,述说了真情。
第14集 大战红孩儿
在深山枯松涧有一个红孩儿,他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法术高强,顽皮好胜,正等着唐僧师徒路过,一心想用唐僧肉孝敬父母。红孩儿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乘机将唐僧掳进火云洞。悟空、八戒前去寻师父,红孩儿率领一群小妖精,口喷烈火,烧得悟空、八戒落荒而逃。
第15集 斗法降三怪
师徒四人来到车迟国。国王宠信三位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封他们为国师。他们作威作福,欺压僧人,悟空大为不平,设计戏耍国师。
悟空携八戒、沙僧潜入三清殿,三人分坐神位,尽情享用供品。三位国师以为三清显圣,连连祈祷长生。悟空、八戒、沙僧以尿水作圣水赏赐给三位国师。
第16集 趣经女儿国
师徒们西行途中,唐僧、八戒误饮子母河水,腹中有了胎气。悟空取来落胎泉水,医好了师父、师弟的奇恙。西梁女儿国王倾慕唐僧一表人才,甘愿以国相托,婚配这位御弟。
女儿国王柔情绵绵,一再致意。唐僧虽为圣僧,却非木石之人,内心不免微泛波澜。但为取经大业,他毅然割断隐隐情丝,谢绝了女儿国王的一片好意。
第17集 三调芭蕉扇
火焰山阻挡着唐僧师徒西进的去路。只有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灭火、生风、下雨。猴王以为与牛魔王有结拜之情,借扇定能如愿,谁知反被公主挥动宝扇,将他一吹九万里,直吹到小须弥山。
悟空二次借扇,变作小虫,随茶水进入公主肚中,公主疼痛难忍,只得答应借扇。谁知借来的却是一把假扇,愈扇火愈大。
第18集 扫塔辨奇冤
祭赛国金光寺中,僧人们衣衫褴褛,满面愁容,向唐僧师徒诉说一桩冤情:几年前一阵血雨过后,寺中塔顶的舍利子佛宝无影无踪。僧人们被罚受苦,沉冤难雪。
为查失宝之因,唐僧虔诚地持帚与悟空进塔祭扫。至塔顶,悟空擒住一个小妖,得知佛宝被碧波潭万圣老龙王作法至潭底。悟空携八戒入潭,先礼后兵,与龙王之女乃圣公主及九头虫驸马交战。白龙马化做少年,入潭寻见乃圣公主,设计骗回佛宝,金光寺顶佛宝重放光芒。
第19集 误入小雷音
荆棘岭上,八戒挥耙开路,师徒们艰难行进。入夜,唐僧被树精摄入木仙庵内吟诗品茶,杏仙对唐僧一往情深,献舞呈歌,唐僧不为所动。天明始得徒弟们相救,来到“小雷音寺”。
唐僧虔诚拜入,不料寺中之佛却是妖精幻化,将悟空扣入金钵,唐僧等束手被擒。在二十八星宿协助下,悟空方得脱身,与妖精交战,却被妖精收入宝袋,后经悟空请来弥勒佛,在西瓜田里设下巧计,终于擒住黄眉童妖。唐僧师徒得以继续西行。
第20集 孙猴巧行医
唐僧到朱紫国金殿倒换关文。悟空哄八戒到街前,见招医黄榜,遂揭下暗塞入八戒怀中,悄悄离去。八戒甚窘,只得带护榜官员们到会馆请师兄解围。
悟空上殿,悬丝诊脉,用奇药医好国王疾病,并询知三年前国王的金圣娘娘被麒麟山赛太岁接去。于是寻至妖洞,几经周折,在金圣娘娘协助下,盗得妖王施放火、烟、砂的三个紫金宝铃,救出金圣娘娘。
第21集 错坠盘丝洞
唐僧独自化斋,错入七个蜘蛛精洞中,欲逃不能,被蛛丝缠住。悟空前去救援,见蛛女们去濯垢泉洗澡,不便下手打斗,只作法取走蛛女纱衣。八戒闻讯,赶至泉中,与蛛女们水中战斗,不料也被蛛女用丝缠住。蛛女们明小妖抗抬唐僧,到黄花观师兄家去蒸食。悟空等打死小妖,救下师父。
第22集 四探无底洞
唐僧命徒弟路救一位自称被强盗掠入山中的女子,不料女子却是妖精所变,在山寺中吃了两个贪色的和尚,并使妖风把唐僧摄入险空山无底洞。
悟空先后四探妖洞:先察知妖精欲与师父成亲;再入洞变成红杏诓妖吞下,逼她放了师父。不想妖精再次摄走唐僧。悟空三番入洞,探明妖精来历,遂上天宫告状,迫使玉帝派托塔李天王父子随悟空入洞,终于擒住金鼻白毛老鼠精。
第23集 传艺玉华洲
玉华州国王下旨逐僧。唐僧师徒来到州境,扮成客商,住进小店。适逢三个太子领兵盘查,四人分别躲进米缸、衣箱、席筒、木柜内,被抬进宫去听候发落。夜间,悟空用隐身术潜入宫中,作法把国王、王后、妃嫔、太监及满朝文武顶上头发全部剃光。国王受此教训,自认排佛之过,礼遇唐僧师徒。
第24集 天竺收玉兔
天竺国园中一个不明来历女子的哭声,引起了唐僧师徒的关注。天竺国公主骑象择亲,一箭射中唐僧之帽。国王为公主和唐僧举行盛大婚礼。
园中的女子在喜庆的乐声中,欲投河自尽,被悟空暗中救起。悟空变作老奶奶,问明女子身世。她原是天竺国真公主,一年前在父王为他举行的二十岁生日盛宴上,被黄风刮走。
第25集 波生极乐天
唐僧师徒过凌云渡,乘无底船,终达彼岸,得以脱胎换骨,来到灵山。佛祖命二尊者引他们到珍楼用斋,入宝阁选经。不料二尊者却向他们索取“人事”。
悟空不肯行贿,结果取来的竟是无字白经。他们重返灵山告状,佛祖却不责怪二尊者。师徒们只好把紫金钵盂送给尊者,才取得有字真经,并一一受封佛号。
(6)西游记电视据扩展阅读
西游记的幕后制作:
1982年2月25日剧组成立;7月试拍了《除妖乌鸡国》一集;10月1日该集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该集在1986年重拍,其中仅保留了试拍版本的一小部分片段)。
1982年—1985年拍完前十一集。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计收猪八戒》、《三打白骨精》两集。
1986年春节期间播出前十一集。其中1-5集孙悟空由李世宏配音,由张暴默演唱前11集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
同年,拍摄完成《夺宝莲花洞》、《除妖乌鸡国》(重拍)、《大战红孩儿》、《斗法降三怪》、《趣经女儿国》、《三调芭蕉扇》、《扫塔辨奇冤》、《误入小雷音》、《孙猴巧行医》九集。
1987年1月29日(即农历正月初一),为了介绍《西游记》的拍摄情况,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名为《齐天乐》的晚会。同年,拍完《错坠盘丝洞》、《四探无底洞》、《传艺玉华洲》、《天竺收玉兔》、《波生极乐天》五集。
1988年2月1日起,前25集全部播出,其中由蒋大为演唱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2000年春节,《西游记》续集播出。
㈦ 西游记电视剧是哪年上映的啊
《西游记》电视剧是1986年春节上映的,当时在央视首播前11集,所以《西游记》又称央视86版《西游记》。2000年《西游记续集》在央视开播。
《西游记》改编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同名文学古典名著,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的古装神话剧。由杨洁执导,戴英禄,杨洁,邹忆青共同编剧,六小龄童、徐少华、迟重瑞、汪粤、马德华、崔景富、闫怀礼、刘大刚等主演,李世宏、李扬、张云明、里坡等担任主要配音。
该剧讲述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辅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经,师徒四人一路抢滩涉险,降妖伏怪,历经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修正果的故事。
(7)西游记电视据扩展阅读
央视版《西游记》忠于原著,唐僧稳重端庄,孙悟空机敏诙谐,猪八戒愚直滑稽,沙和尚憨厚忠勇。该剧通过描述唐僧师徒降妖服怪,歌颂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全国的电视观众都收看过这部剧。
全剧拍完历经17年之久,现在回看,会感觉电视剧在特技方面显得颇为幼稚,但是这并不影响该剧整体艺术上的成功。十几年后,中央电视台以“拍一部完整的古代名著”为由补拍了剩余故事共16集,依旧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获奖记录:
1、1987年第1届中国影视声音学会奖——李世宏
2、1988年第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连续剧奖——《西游记》
3、1988年第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六小龄童
4、1988年第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连续剧特别奖——《西游记》
㈧ 《西游记》电视剧在哪里拍摄的
1988年2月1日,《西游记》开始播出。这部剧也首开电视剧出国拍摄的先例,《西游记》的摄影师王崇秋说,因为唐僧取经的终点是在印度,剧组曾考虑去印度取景,但最后没有成行,据说没有成行的原因是印度使馆迟迟没有对剧组做出回复,也就不了了之。后来,负责外事的同事建议去泰国拍摄,因为泰国也是佛教国家寺院很多,与中国的关系也比较友好,加上距离近也便宜,适合《西游记》这个“穷剧组”。
去泰国的签证下来之后。剧组先派了4个人去采景,正式拍摄时一共去了19人。在天竺国与玉兔公主的故事就是在泰国拍摄的;《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达西天之后,面见如来的场景,也是在泰国著名景点。
请采纳,谢谢
㈨ 西游记类似的电视剧
《春光灿烂猪八戒》
看点:该剧创作人员根据民间有关猪八戒的种种传说,创作出了一个宜古宜今的性格丰满的“猪八哥”。猪八戒不再蠢笨,而是集可爱、痴情为一体,十分具有创意。加上该剧每集有5分钟动画特技,给同期播出的央视《西游记》续集造成了很大压力。
《西游记后传》
看点:打着《西游记》招牌的“后传”在情节离奇上大做文章,把故事放在唐僧一行取经的300年之后。此时,如来佛祖圆寂,魔头无天使三界大乱,唐僧变成武林高手,孙悟空则深得人间美女喜爱,至于八戒,则是怜香惜玉潇洒一汉子。
《天地争霸美猴王》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中关于孙悟空系列的传说。乃TVB《西游记载》引进内地后所改名,主要讲述同为仙石化身的六耳猕猴被三魔王喂食丹药,化身巨猴危害人间,累及悟空蒙冤,终得昭雪的故事。以孙悟空为代表的正义一方为使凡间百姓免受灾祸,置个人得失于不顾,千方百计阻止巨猴作乱,终于取得成功。 以及悟空与通臂猿猴世纪大战。全剧情节紧张曲折,但又不乏风趣幽默,人物形象积极健康。邪不压正的主题思想自始至终贯穿着全剧。是1998年同类题材作品中比较突出的经典佳作,主演由凭借97版天龙八部段誉一角而一举成名的陈浩民担纲。
㈩ 西游记连续剧有哪几部
以下是各个版本的详情:
《西游记》(1988)
拍摄时间:1982年至1988年
地区:中国大陆
集数:25集
导演:杨洁
主演:孙悟空—六小龄童
唐僧—汪粤、徐少华、迟重瑞(注:汪粤出演第6,9,10集;徐少华出演第4,5,7,8,11,12,14~16集;其余由迟重瑞出演)
猪八戒—马德华
沙僧—闫怀礼(2009年4月12日上午10:20病故)
播出概要
1982年8月拍摄试集《除妖乌鸡国》,于当年国庆节播出。
1982年—1985年拍完前十一集,于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计收猪八戒》、《三打白骨精》两集,1986年春节期间播出前十一集。
1986年拍完《夺宝莲花洞》、《除妖乌鸡国》(重拍)、《大战红孩儿》、《斗法降三怪》、《趣经女儿国》、《三调芭蕉扇》、《扫塔辨奇冤》、《误入小雷音》、《孙猴巧行医》九集。
1987年拍完《错坠盘丝洞》、《四探无底洞》、《传艺玉华洲》、《天竺收玉兔》、《波升极乐天》五集。
1988年2月1日起,前25集全部播出。
《西游记续集》(1999)
拍摄时间:1998年至1999年
地区:中国大陆
集数:16(注:后来中央电视台单独播续集时,去掉衔接部分,于是又出现15集版本)
导演:杨洁
主演:孙悟空—六小龄童
唐僧—徐少华、迟重瑞(注:前8集徐少华出演,后8集迟重瑞出演)
猪八戒—崔景富
沙僧—刘大刚
《西游记后传》(2000)
地区:中国大陆
总导演:李 源
导演:曹荣
主演:孙悟空—曹荣
猪八戒—闾汉彪
唐僧—黄海冰
沙僧—李京
乔灵儿—吴健
无天—黑子
《齐天大圣孙悟空》(2002)
片名:齐天大圣孙悟空
地区:中国香港
集数:40集
首播:2002年7月10日
主演:孙悟空—张卫健
唐僧—梁汉文
猪八戒—葛民辉
沙僧—李灿森
白龙马—许志安
TVB版《西游记1》(1996)
导演:刘仕裕
主演:张卫健饰孙悟空
江 华饰唐 僧
黎耀祥饰猪八戒
麦长青饰沙 僧
TVB版《西游记2》(1998)
导演:刘仕裕
1998年《西游记2》
主演:陈浩民饰孙悟空
江 华饰唐 僧
黎耀祥饰猪八戒
麦长青饰沙 僧
苑琼丹饰乌鸦精
浙版《西游记》(2010)
地区:中国大陆
导演:程力栋
演员表:
陈司翰——唐僧
费振翔——孙悟空
谢 宁——猪八戒
牟凤彬——沙僧
王帅——小白龙
《吴承恩与西游记》
总制片人 许明哲
导演 阚卫平
演员表:
六小龄童 饰 吴承恩/孙悟空
马 苏 饰 牛玉凤
石小群 饰 白雪艳/黄素娥/女儿国国王
孙 涛 饰 沈 坤
迟重瑞 饰 唐僧
马德华 饰 姚老大/猪八戒
牛 犇 饰 李老夫子
郑 爽 饰 吴承嘉
《西游记》张纪中版
拍摄时间:2009年
集数:60集 《西游记》
制片人:张纪中
演员表:
唐僧——聂远
孙悟空——吴樾
猪八戒——臧金生
沙僧——徐锦江
小白龙——钱泳辰
香港邵氏电影西游记系列
共有1966年《西游记》、1966年《铁扇公主》、1967年《盘丝洞》、1968年《女儿国》、1975年《红孩儿》这五部。主要演员有:何藩饰唐僧、岳华/周龙章饰孙悟空、彭鹏饰猪八戒、田琛饰沙僧、张仲文饰高翠兰、郑佩佩/何莉莉饰白骨精、于倩饰红蜘蛛精、方盈饰女儿国公主、李香君饰女儿国国王、丁红/胡锦饰铁扇公主、井淼/江岛饰牛魔王、丁华宠饰红孩儿等。
香港电影大话西游系列
共有《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情癫大圣》这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