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游记作文
Ⅰ 一篇写酉阳龙潭古镇的游记作文(要写走时智到的景色和体会)(尽量按移步换景法)!500字!
在汽车北站寄存了行李,再坐人力车来到离酉阳县城北约0.5公里处的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世外桃源”。
站在洞外,但见幽洞通天,阵阵凉风把酷暑吹得无影无踪。溪自洞出,桃林夹岸,落英缤纷。
步入洞中,右侧溪水潺潺,左侧有石阶像天梯似地伸向洞顶。从洞顶向下眺望,但见沿溪处悬崖峭壁,灌满水的梯田层层叠叠地在眼前如真似幻地闪耀。
穿过幽深的桃源洞,眼前豁然开朗,别有天地。小溪、良田、村庄映入眼帘。站在阡陌交错的田埂上仰头观望,但见四周皆为溶斗,多为悬崖峭壁,桃源洞口悬挂着青藤掩映在松峰耸翠中。
辞别了幽深的桃花源,又马不停蹄地向着龚滩古镇进发。
经过一个半小时后到达龚滩新街,沿着司机所指的石阶小路走下去约五分钟左右便来到网上赫赫有名的“杨家客栈”。
我订的是三楼带阳台的三人客房,穿过杨家小客厅踏入房间,但见不知名的小飞虫欢快地在房中飞翔,房内像蒸笼似地闷热异常。
匆匆卸下行李,迫不及待地跑到杨家楼下的货运码头呼吸户外空气。由于天气炎热,我吸着拖鞋,穿着短裤来到乌江码头边。但我马上就后悔了,因为龚滩的蚊非比寻常,我在乌江旁的石凳上只坐了几分钟,双腿便被蚊虫叮得“高楼”迭起,湍急的乌江水,陡峭的悬崖,却孕育着令我闻之色变的蚊虫……
我们从旧码头沿着斜坡匆忙地走至新街,但见人影寂寥,一大片商铺尽皆关门,途经从前的轮船客运站,也是大门深锁,人去楼空。两个同伴开始唠唠叨叨地重复明天一定要撤的计划,我虽不语,但千里迢迢地来住一晚确实心有不甘。
回到杨家,经清秀的杨家媳妇指点,我们才真正步入龚滩的青石板街。
狭窄的石板街长约2公里,起伏不平、蜿蜒崎岖地盘亘在乌江东岸,两面的木屋历经岁月的洗礼已变得乌黑发亮,穿戴整齐干净的老人、小孩端着盛满白饭、铺满辣椒的饭碗与世无争地坐在自家门槛上,一边吃饭一边拉家常;可爱的宠物狗懒洋洋地趴在石板街的路中心爱理不理地打量着我们这些闯入者。此情此景,令人仿佛跌进了历史隧道回到了三、四十年代老一辈的时光里。
闲庭信步来到古镇上唯一收门票的景点——冉家大院,据说这是清朝时期一户袍哥人家的府宅,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曾经是多部电视剧的取景场地。
冉家的后人热烈地把我们迎进屋内,并在古朴的院落里摆设了茶具,娓娓地向我们说起了冉家大院的历史。
冉家雕栏画栋的窗户,古老的农具,沧桑的木楼,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当年主人的风光。
位于武陵山区腹地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古镇,是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在沧桑岁月中,不但孕育了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勤劳智慧的土家苗族人民还创造了风味独特的传统饮食文化。尤其是名躁一时的四大名小吃,曾经声震渝鄂湘黔四省边区。
辣茶
相传在清乾隆年间,酉阳废除土司而“改土归流”后,酉阳的首任知府发明。据传,该知府赴任后,因水土不服而患感冒,用尽偏(土)方,仍久治不愈。数月不能过问政事,心烦意乱,导致病情越发严重。一日,知府手端酷好的产于宜居乡的宜居茶,便突发其想:以茶治病,当即吩咐其管家以宜居茶、辣椒、胡椒、苏叶、薄荷等原料熬汤,待汤浓稠,盛碗加阴米(土家另一风味小吃)和炒熟的豆子。知府趁热喝下,顿觉大汗淋漓,精神倍爽,郁闷全无。心中大喜,遂取名“辣茶”。即吩咐管家将用料悉数记录,作为家传偏方收藏。但管家为龙潭古镇人,极有商业头脑,看到了“辣茶”所包含的药用与经济价值,当知府辞官回江浙老家之际,他回到家乡龙潭经营“辣茶”。由于“辣茶”有特别的药用功能,又兼有风味小吃辅料,一时广为大众欢迎,名列古镇传统饮食之首。但不幸的是因管家后代人丁不旺,使“辣茶” 药用配方失传。目前,酉阳县旅游部门正组织力量对其配方进行抢救性发掘。相信不久,前往龙潭旅游的游客定能喝上香辣可口的“辣茶”,拂去他们旅程的疲劳。 李正元羊肉面
这道名小吃是古镇小食店主李正元用其一生的心血,在三十年代所创,主料是武陵当地山养肉,肉用山泉水浸透,切片后入锅、旺火炒,加土酒烧,放入辣椒、八角、茴香等掺水煮沸成臊子。待面条煮熟,将泔子舀于面条上,再加以香菜即可入口。此小吃之特点是毫无羊肉腥味,肉质鲜嫩、爽滑。其品牌在当时名躁一时,闻名于渝鄂湘黔四省边区。其孙李国权得其真传,但也面临失传。酉阳县旅游部门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正积极组织力量进行抢救性保护开发。
肖麻子米豆腐
由于肖麻子在解放初期去世,其独特的工艺失传。据龙潭镇76岁离休教师梁文瑞老先生回忆,肖麻子米豆腐的工艺是加碱(灰)含量适当,特点是米豆腐质地细嫩、绵而不腻。做法是将米豆腐切成团,放入沸水中煮透、盛碗再放入香辣为主的泔子。此小吃在当时风靡古镇,其独特之风味,食客无不称道。
汽汽糕
主料以优质的龙潭大米为
Ⅱ 参观棣花古镇为题写一篇作文
美丽的棣花古镇位于丹凤县城15公里处,它是商洛旅游景点的一颗明珠,去过的游客一定会流连忘返。
参观棣花古镇的第一站,当然是千亩荷塘了!千亩荷塘中有一座风雨桥,这里是观赏荷花的绝胜处。荷塘中的荷花颜色各不相同,有粉色的,有白色的,有紫色的,还有青绿色的等等。它们的形态也各不相同,张开的大荷花仿佛观音菩萨的坐莲,未开放的小荷花就像一个小小的仙桃!不禁让人想到杨万里的著名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些荷花姿态优美,它们装点着千亩荷塘,使得千亩荷塘更漂亮!
观赏了荷花,我们来到一千多年前的宋金边城,这里是它们两国的边界。这儿有金银两座寺亩,金色的为二郎庙,它是宋金两国的分界线,是代表宋、金两国的标志;银色的关帝庙是清朝修的,里面供奉着三国英雄关云长。
最著名的景点要数贾平凹文学馆了,这里原本是商洛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居,现在修成了贾平凹文学馆,里面收藏着贾先生的作品,也是我们商洛人的骄傲!
棣花古镇是家乡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这里的每一棵花、每一棵树、每一个景点,都是我们商洛秀美风光的代表,您一定要来看一看哟!
Ⅲ 瑶湾古镇游记三百字作文
在春节的一个细雨绵绵的早晨,妈妈带着我和表妹去了慈城游玩。
慈城古镇位于宁波市江北区西北部,是江南地区唯一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古县城。被列为中国慈孝文化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穿过小东门,漫步在横纵交错的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古朴的名居、古色古香的建筑在细雨蒙蒙天色的衬托下,为慈城古镇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历史久远感。
沿着朱红的游廊我们来到了参观的第一站——孔庙。 进入孔庙,一座孔子的雕像立在一块石头上,它的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拱手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我们又来到了孔子教书的小学堂,它里面有一张黑色的讲台和十几张朱红的课桌,讲台后还有一副孔夫子的肖像。我们继续走,来到了泮池。泮池,显半圆形或圆形,圆形只能是皇帝读书的地方才有的,半圆形是大臣读书的地方。孔庙内的泮池是半圆形的。我们继续走,来到了大学堂,与小学堂比起来大学堂就显得宽敞多了,如果说小学堂是一根薯条的话,那么大学堂就是一包薯条。在大学堂的讲台后面挂着一幅孔子孜孜教诲众生的图画。
出了孔庙我们来到了参观的第二站——古县衙。
跨过古县衙那高高的门槛我就好奇地东张西望,古县衙内部有刑部、史部和户部,我一路奔向县令断案的地方,在左边有一面大鼓,右边有一面大锣,和一排兵器,往后走是后花园,花园里有一面巨大的铜镜,铜镜旁有一排宫帽,记载了:秦、汗、普、随、唐、宋、元、明、清九个朝代的宫帽。
穿出后花园,没多远,就是一汪清水的慈湖。 慈湖不大,水清如镜,三面群山环绕,如屏如障。我站在湖堤的一边,远远地望去,对面湖堤上的一座石拱桥和旁边的一座八角亭构筑成慈湖的婉约风情。春寒料峭之中,岸边红梅凌寒傲放,偶尔看到树丛间几个漫步的身影,如同一幅水墨画。不经意间,看到了水上坟,想不到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他父母说往东,他就偏偏往西。不听父母的话,很不孝顺。他得父母一天天变老了,那个人也渐渐变得懂事了。一天那个人的父母把那个人叫来对他说,我们快要死了,死了之后,你就把我们葬在水中吧。”其实他们想葬在山上,以为儿子还是那样不听话,会把他们葬在山上,谁知那个人听取了他们的意见真的把他们葬在了水中。这就是水上坟的故事。
慈溪,一个5平方公里的小镇竟有30多处景点,慈溪这出了5个状元,3个旁眼,一个探花三百多名进士的小镇让我念念不忘。
Ⅳ 诸葛古镇一日游作文
国庆节,爷爷开车带着我、妈妈、弟弟和姥姥一起去勉县的诸葛古镇玩。
诸葛古回镇南依汉江,北临武侯答祠东连马超墓,西接阳平关,地理位置优越,文化资源丰厚。
一进古镇的大门,大大的蒙古包展现在我眼前,让我觉得我在大草原。再往前走,古镇的两边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咚!咚!咚!那是什么声音?哦,原来是敲鼓的声音,那里全都是腰鼓,有的大,有的小。大的可以放在地上,小的只有手掌心那么大,我非常喜欢。
继续向前走,就是“三顾茅庐”的雕像。三顾茅庐是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故事。主要讲刘备多次去诸葛亮家中拜访,即使刘备的官位比诸葛亮的高,他也亲自登门拜访。可见他多渴望得到人才。
继续往里走,还有“草船借箭”等有趣的历史故事。但是下雨了,我又依依不舍得离开古镇。
我转身对古镇说:“古镇,我下次还会回来看你的”。
Ⅳ 初二游记作文永宁古镇
今天起了个老早,俺牛弟去上乒乓球班,我们一家“三口”和花气袭人阿姨内一家去东花园容去散步。我们骑着自行车,一路上欢声笑语,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风景如画的东花园。
啊,空气真新鲜啊!首先跳进眼前的是巨大的广场和苍翠的小树林。其次是广场那边黑压压的人群,咦?那是干什么的啊。我们放好车子,向人群走去。远远地,一阵悦耳动听的歌声就飘进我的耳朵,哦,原来是个合唱团啊。听妈妈说,这还是一个义务的合唱团呢!唱得真好听啊,虽然说是个义务的,但是技术可不亚于专业合唱团呢。合唱团里都是阿姨,所以传出来的声音清脆悦耳,声音弥漫在整个广场。
继续往前走,看到两三个老人在哪里拉二胡,最小的也有五六十岁,最大的差不多有七八十岁。看着他们的手指灵活的在弦上跳来跳去,少说也得拉了好几年了。一首曲子下来,老人们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这时,我看到一个拿着笛
Ⅵ 游五凤古镇作文6写一篇游五凤溪的游记50
古镇建于何时?因何以“凤”冠名?正史、野史说辞多多,但不管是地貌使然说,还是康熙设镇说,是道台赐名说,还是公主流连说,皆言凤镇史逾千载,名传百代。
至于源起之说,竟呈多端,足见古镇渊源不俗,更显其神秘莫测。究竟何说为善,确乎无需考证,作为山民传人,只要知晓:五凤溪是一个历史悠久,美丽神奇的地方,就足以引为自豪了。
置身五凤溪古镇,会让你觉得身处“凤”地,与“凤”为伍。这里的街名、建筑、浮雕图案等等,无不与“凤”沾边,以“凤”为荣,可以这样说:“凤”是五凤溪古镇的标志,“凤”是五凤溪古镇的吉祥物,“凤”是五凤溪古镇的图腾。
古镇名叫五凤镇,其中的五条主要街道也用五只凤的名字命名:金凤街、玉凤街、青凤街、白凤街、小凤街。以前五凤镇和五凤乡是两个并列的乡镇级行政单位,后来撤区并乡建镇实行镇辖村后乡镇合一统称为五凤镇,再后,十五个行政村和街道调整为八个村和两个社区,其中有五个村也分别叫金凤村、玉凤村、青凤村、白凤村、小凤村,其中有个社区叫五凤溪社区。
古镇上的建筑也多以“凤”命名。来凤楼,位于小凤街中段,是古镇民居的典型代表之一,保存极为完好。此楼有两副对联,其一:楼空斯人去;时济金凤来。其二:寻幽访旧巷;觅凤登斯楼。安凤桥,跨五凤溪连接金凤街和青凤街,清同治年间修建,取“平安五凤”之意,为木石合建之风雨廊桥。后因年久失修,木质趋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拆除,在原址上修一水泥路面之石桥。凤凰雅舍,五凤镇九年制学校新建之男女学生公寓,拟以此名名之。
古镇上的照壁、浮雕、图画等,更是以“凤”为主。
五凤腾飞,这是个大型长方形照壁,位于小凤街进场口处。壁顶为金黄琉璃瓦,壁面为浮雕。内容较为丰富,主体为五位衣袂飘飘的仙女齐头向五只凤凰环绕的太阳飞去,左边雕有九条形态各异的龙和沱江之水,它们诠释了“五仙化凤”“九龙护五凤”的传说。上边雕刻有仙鹤祥云,右边雕刻有古镇的一些景点:字塔、风雨廊桥、关圣宫、火神庙、梯梯街等。
五凤朝阳,这是个圆形浮雕,位于玉凤街中段出口到市场坝处,俗称盐巷子。五只凤凰头朝太阳,均匀排列在太阳周围,每只凤凰颈、身子、尾呈“S”形,凤翅展开,凤尾舒展飘逸。这也是五凤溪古镇的标志性图案。
龙凤呈祥,此方形浮雕位于小凤街中段。龙在上,张牙舞爪君临天下,凤在下,张翅摆尾曲意逢迎。龙头凤头相向,作唱和缠绵状,四周祥云朵朵。
百鸟朝凤,此副刻画位于下铁路进场口处,为一不规则图形。凤凰兮高高在上,趾高气扬,鸟瞰天下;百鸟兮环而绕之,趋之若骛,作欢悦状。
古镇的各行各业的店铺,有些也是以“凤”命名的;古镇许多女孩子,也是以“凤”为名的,有人说:五凤溪出美女。大概也是沾了“凤”的灵气吧!愿我的父老乡亲多沾一点“凤”灵气吧!
Ⅶ 游七宝古镇 作文 500字
1、
游七宝古镇
寒假的时候我去了爸爸工作的地方---上海市,其中我最喜欢的地方是“七宝古镇”。
那天,天气十分晴朗,我提议去七宝古镇,因为我早就听妈妈说那里很好玩。爸爸妈妈都非常爽快的答应了我的请求。我们坐上了地铁到七宝,一路上我们一家三口说说笑笑,不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七宝古镇的路口有一块广告牌,上面写着:十年上海看浦东,百年上海看外滩,千年上海看七宝。就知道七宝有多老了吧。我们来到七宝古街,门口有一块匾,上面写着这门楼是北宋时期建造的,雕梁画栋非常的漂亮。在门楼的右面有一个小池塘,里面有很多小金鱼,池塘中间有一个平台,上面有一个金色的小猪雕塑,它看起来就像一个存钱罐。门口的左边是一个很大的海宝造型,海宝是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这一下我高兴坏了,我本来以为只有在电视里才能看到海宝,这下近距离可以跟海宝合影留念了,真开心。后来看到很多国外的游人都在跟海宝合影呢。七宝古镇的楼房都是古色古香的,十分漂亮,里面有卖各种工艺品和民族服装,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搓脚石,本来我还以为是珊瑚石呢,呵呵。让我们眼花缭乱的还有各种各样的茶楼,上海的各色特产,各色小吃,味道真是好极了。不但这些让我们流连忘返,还有就是那穿街而过的小河,旁边还有几个小亭子,可以让游人在里面休息,如果在亭子里一边看河边的风景,一边品尝各种小吃,真是人生一大乐趣。
下午回去我们还买了一些关于世博会知识的书籍还有一些从来没见过的小吃和小玩意儿。
那天,我们玩的十分开心,我喜欢七宝古镇。因为它的每一寸土地都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韵味。下次再来上海我还要再来七宝古镇!
2、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外公外婆带着我去游玩七宝古镇。
来到了七宝,镇上有座古庙,虔诚的香客络绎不绝,香火十分旺盛。旁边还一座气势恢弘的七层庙塔。古镇河里水清澈见底,河二边有古凤典雅的亭子可游客休息。河上有座拱形石桥把古镇分为南街和北街。南街以小吃为主,北街以书画,奇石,古玩为主。
进入南街,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各种特色的小吃琳琅满目香气浓郁,应有尽有。南来北往的游客还有老外正在津津有味的品尝各种小吃,我也积极地挑选我爱吃的烤羊肉串,炸鸡翅,锅盖面和带壳的椰汁等等……
游完了南街游北街,这是我外公最喜欢看的地方,每处商铺必览无异。吃饱的我却无心这些,只有另览他处喽!
吃也吃了,玩也玩了。兜完了古镇,我带着满足和外公外婆一起坐上739路公交车回家,随着车子的颠簸把我很快地带入了梦乡,继续在遨游它方……
3、
今天早晨,我上完剑桥英语课,妈妈就满怀笑容地对我说:“今天下午,我们全家要去七宝古镇游玩。”我一蹦三尺高,迫不及待地要去那里,因为平时每天都生活在紧张的学习气氛中,今天终于可以去轻轻松松地玩了。
下午,我们全家乘着一辆公共汽车向七宝古镇驶去。大该是上午学得太累了吗,我不知不觉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醒醒!别睡了,已经到了。”妈妈的一阵紧张的催喊声打断了我那甜美的梦,我迷迷糊糊地睁开双眼,“啊!那么快就到了!”我自言自语道。
走进七宝古镇,我惊呆了,原以为心目中那幽静的古镇犹如石头撞玻璃一般碎了,因为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吵闹的情景。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一座小桥边,发现为了让小船通过小桥,小桥就造得高,坡度自然也就大了,怎么办呢?我有点犹豫不决,因为不采取一定的措施,一定会有人不小心从桥上滑下来的。我走近一看,原来桥的上下坡度都有阶梯,既不会有人滑下来,又能让小船通过,真是个两全齐美的好方法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自豪.
虽然七宝古镇不是我理想的那样幽静,但是,通过这次游玩,我看到了一些仿古建筑,让生活在都市的人也能体验历史的韵味,这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Ⅷ 作文游廿八都古镇600字
我去过美丽的杭州,去过繁华的商贸中心义乌,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古色古香的廿八都古专镇。
这个夏天,爸爸带我和属姑姑、弟弟,还有她的女儿瑟琳娜一起去廿八都古镇游玩。到了那儿,我就被它的美景深深吸引住了。它和那些江南水乡古镇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甚至带有几分神秘。我们走在布满鹅卵石的街上,看到街边有许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由于历史上少受战乱,是镇上古建筑风貌依旧保存完好。我们去了孔庙、大王庙、文昌阁、万寿宫等很多景区。在这些景区中,数大王庙规模最大,孔庙最雄伟壮观。镇上还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民房,有四合院式的、微式的马头墙、浙式的屋脊、闽式的土墙,它们的建筑风格太让我惊讶了!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小镇的镇南村口,那儿有一座横跨枫溪的半圆形单孔石拱桥,叫水安桥。桥上建有很多桥亭,中间有三层亭子,是给以前过往商人休息、喝茶的地方。桥下,河水清澈见底,不时还会跃出几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小鹅小鸭也在河里嬉戏,它们有的俯下身子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有的勇敢地潜入水里抓小鱼吃,还有的在岸上晒日光浴呢!
廿八都,你可真美啊!真不愧是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Ⅸ 漫川关古镇游记作文400字
俗话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再长的跑道有尽头,再深的海洋有最深处。人不可能永远都在一起,而见面的时候往往不知道某一些事情。比方说:相见的时候心里只可能会有兴奋,不可能会有悲伤,而往往分离的时候只会有悲伤不会有兴奋。我们永远都怀念那在幼儿园的时光,可是如果永远在幼儿园你能学到什么。除了画画,玩沙子,什么a, o, e永远都这样你不会觉得厌烦么?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往往会想:永远不要去小学,我不想离开我的幼儿园。而现在我会想:永远不要去中学,我不想离开我的母校。常言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其实上幼儿园是为小学打基础,上小学是为中学打基础,上中学是为大学打基础,而上大学是为走进社会打基础。为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栋梁打基础。
我们今天的相聚,明天的离别,都是为了成为后天的国家建设者,时代的骄子。
其实有些不现实的事情最好不要想,否则你会越来越想做这件事情。我永远不想离开我的家园,可是,可以么?不可以,你要向外面发展。有一首歌,名字叫《别亦难》歌词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泪使干。啊!相别难。啊!别亦难。蜡炬成灰泪使干。这里很明显地说出了,唐代的大诗人李商隐和远方亲人离别的时候的感情。
Ⅹ 瑶湾古镇游记作文500字
早上,爸爸早早地就把我叫醒了,我睁着朦胧的睡眼问道:“干嘛呀?人家正睡觉呢!”“今天我们去窑湾古镇……”“什么?”我刚听到“古镇”两个字,就睡意全消,“真的去古镇玩吗?”“那当然了,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啊!”我立刻起身穿好衣服。吃过早饭之后,我们一家六口经过一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来到了窑湾古镇。
窑湾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位于京杭大运河和骆马湖交汇处。频发的山洪挟裹而来的大量泥沙成了烧制陶器的最佳材料,于是用泥土烧制砖瓦就成了当地人谋生的重要手段,由于地处京杭大运河拐弯处,故名“窑湾”。窑湾古镇有吴家大院、赵信隆酱园店、窑湾民族史话馆、文革记忆馆、大清邮局、窑湾典当博物馆。
进入窑湾古镇风景区,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炮楼,我们随着人群挤了半天才挤上炮楼。又挤了好长时间,才挤到用铜制做的古人和炮之间,我还和它们留影纪念呢!我和爸爸沿着河边走到一座咖啡馆前边,看见了小毛驴、黄包车,还有古时候新娘出嫁时才坐的轿子,特别漂亮。古镇的街道上非常热闹,人山人海,道路的两边有各种小吃、饰品、纪念品、琳琅满目,几百米的街道逛了一两个小时才逛完。
景点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赵信隆酱园店。满院子的大缸散发出一股很浓的酱香味儿。在我们拍照的时候,我随口说了一句:这不就是酱油吗!旁边一位工人师傅听到了,马上说道:“这不是酱油,是我们当地的一种特产:甜油。它类似于酱油又不同于酱油……”还有绿豆烧,刚开始看到这个名字,我还以为是绿豆做的点心呢,问了以后才知道是当地的一种酒,当年乾隆皇帝游江南的时候喝了后,感觉像是绿豆烧出来的,所以叫“绿豆烧”,其实里面一颗绿豆都没有。这里的东西并不贵,云片糕、小炸鱼都很棒,糖葫芦也蛮有特色的,这里的人很朴实,服务态度也很好,我们买了一些甜油、绿豆烧、云片糕等特产后,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大家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到这个当年非常繁华的运河古镇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