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游记或参观记
Ⅰ 参观记和游记怎么写题目
1某年某月你和某某要去某地旅游
2以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为线索,写自己在路上及那个地方看到了哪些景物、事物
听了哪些传说
3最后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
比如
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或
赞美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
或
赞美当前时代的政策好人民劳动致富
或
决定好好努力将来使你爱的这个地方更加美丽富饶
Ⅱ 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腾冲300字---400字。
科技馆参观记
国庆期间,爸爸带我来到了上海科技馆。科技馆里版有许多分区,有权儿童乐园、热带雨林区、地震展区等等。 我们先来到了热带雨林区。这里的环境很好,到处都是参天古树,还有瀑布。瀑布的水很清凉,我还用水洗脸呢!这里的每棵树都是从真的热带雨林移栽过来的。瀑布边有竹桥,走上去一晃一晃的,很刺激。
接着,我们到了动物世界。其实这里的动物都是机器的。我看到一条很大的蛇,嘴巴里舌头一伸一伸,身体一直在动,特别逼真。 地震很刺激。我们在桥上,地震开始了,都晃来晃去的,幸亏我抓住扶手,不然被震下去可不得了。 细菌天地里面都是显微镜。里面的细菌一条一条的,我真害怕他们钻我身上去。 儿童乐园最好玩。里面有一个喷泉,你只要对着话筒大喊一声,喷泉就会随着你声音的高低喷水,不过你要小心喷到你身上。如果你身临其境的话,会知道这种感觉有多刺激!
Ⅲ 你参观、游览过哪些地写一篇观察或游记550字
黄山游记
黄山雄踞安徽南部,它山体独特,玲珑巧石,千姿百态,有着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陡峭,衡山的烟云,庐山的飞瀑,雁荡山的怪石,峨眉山的清凉,是我国著名的山岳之一.
我是坐车去黄山的,车子驶进郊区后,一路上虽见山峰连绵起伏,但都平淡无奇.不料刚转过一个大弯,眼前的景色突变,好象顷刻间拉开了巨大的帷幕.只见那里峰林如海,辟地摩天,危崖土兀,幽壑纵横,美不胜收.到了黄山脚下,我们休息了十分钟后,开始了艰难的旅程.我们一路上,爬爬停停,好不容易爬到玉屏楼,只见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树耸立在岩石缝中,它的树干中部伸出的两大侧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在挥展双臂,欢迎四方的宾客.导游介绍道,这是迎客松.过了玉屏楼,我们继续出发,刚走几步,几个队员一屁股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不走了,喘着气说:“真是累坏我了,早知道不来了.”队长鼓励地说:“坚持就是胜利,黄山的美景还在前头,不走了多可惜啊!你们走不动,我背也要背你们上去.”他们被队长的一番话打动了,立刻站了起来,继续上路了.途中我们经过了黄山第一险一线天.爬一线天时,真可谓是头顶烈日,脚踏寒冰.要时刻注意着脚下的冰,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我们一个推着一个,终于到达了黄山三大主峰之一光明顶.我抚摩着刻着字的石碑,不禁想起《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的明教圣地.从光明顶往下看,漫天云雾悄然而至,穿行于山峦之间,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回旋,时而舒展,由而展现云海,云海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现身时,好像滔滔白浪,淹没时,深谷沟壑,只露出峰尖,像一座座岛在海中沉浮,转眼间,又波涛起伏,浪花飞溅.望着远处的群山,我不禁吟起杜甫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回家的路上,我们都回味着黄山的胜景.黄山它虽没有富丽堂皇的庙宇,也没有宏壮观的禅院宫苑,全凭自己毫不雕饰的天姿国色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难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罢黄山后,发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
Ⅳ 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500字写秦兵马俑写的很好的一篇作文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到西安旅游,参观了被世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博物馆。那天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坐上了开往西安的火车,到了西安站,我们坐车去了秦兵马俑博物馆。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的临潼区,距西安市大约20多公里。一路上,沿途秀丽的城市风光,郊外大片大片的石榴园,挂满青黄柿子的柿子园,从车窗前一掠而过,漂亮极了。美丽的风光引起了车上游客们的“啧啧”赞叹。
汽车开到了博物馆门前,来这里旅游人可真多啊!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中国人。外国人,一群群。一队队,络绎不绝。一进大门,迎面一座巨大的拱形建筑物首先映入我的眼帘。我们先进了第一个俑坑,我问爸爸:“怎么这么多陶俑?”爸爸说:“这只是第一个俑坑,三个俑坑有近8000个佣人,现在出土的只有几百个。这些佣人中包括有将军俑、武士俑、文官俑、车马俑、军吏俑等等。他们身份不同,装束不同,神态也不同。我仔细观察,那些方阵队伍最前面的一定是将军俑,他们一个个头戴金盔,身披铠甲,手握宝剑,威风凛凛。后面那些没有盔甲的,一个个挺胸而前,目视前方,精神抖擞,一定是武士俑。跟随导游阿姨小红旗,我们又来到了战车俑坑,我彷佛一下子走进了2000多年前的古战场,战车滚滚、万马嘶鸣。健壮的马匹,拉着战车上秦国的勇士驰骋疆场的壮观场面。战马造型逼真;勇士们神态各异,或站、或蹲,摩权擦掌,强弩待发,壮观极了。最让我惊叹的是秦国军队的军事指挥部和后勤保障系统。各级指挥分列,布局合理,等级分明;后勤物资存储丰富,堆放整齐。无不显示出秦国军队的强大,国家的富裕。导游阿姨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裕的国家”。我想:这么宏伟壮观的巨型工程,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封建社会,全靠民工勤劳的双手建造。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能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封建帝王的奢侈与浪费。
下午,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我想:中华民族不愧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一定会立足于世界民族林的!
Ⅳ 怎样写游记或参观记作文
学会写游记或参观记
学会写游记或参观记
随着生活的丰富多彩,我们常在老师的带领下,或节假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某处去参观、游览,那里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那里的物品,令我们流连忘返,把这些内容记下来,就称为游记或参观记。如何写好游记或参观记呢?
(一)要定好游记或参观记的顺序。
游览一处名胜,参观一处地方,总不能想起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一定要有一个顺序,这样才能做到“言之有序”,常用的顺序有时间顺序:可以按时间的不同组织全文,使全文时间清晰、顺序清楚;也可以按地点的顺序:参观或游览了不同的地点,把每个地点的见闻和感受写清楚;还可以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写,先参观游览的先写,后参观游览的后写,也能做到顺序清楚。
(二)要安排好文章的详略。
一篇游记或参观记,可能要记叙的不止一个地方,然而我们不能把所记叙的地方都详写,也不能都略写,那样,文章就缺少了起伏,就成了流水帐。这就要求有详有略,使文章有起有伏。如何确定详写的内容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凡是符合以下之一的,或同时符合几点的,都可以做为详写内容。
1. 紧扣文章题目的内容应详写。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往往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凡是符合题目的内容,就要详写,这样才使文章的内容紧扣文题,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例如,题目题《桂林山水》,那么桂林的山,漓江的水就必须详写,不然,内容和题目就不吻合了,至于其它的内容,都应略写,使文章详略得当。
2. 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要详写。
给你印象深就记得牢,在动笔时,所参观或游览的内容才能不时浮现在你面前,才能印象深,记得牢,写得详,不然,都是模模糊糊,怎能写详呢?
3. 最有特色的内容应详写。
写游记或参观记,就要写出所游览或参观之处的特色,这样,才能打动读者,因此,要紧紧抓住特点,进行详写,这样,特点才能突出,才能写出参观或游览之处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我们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就紧紧抓住桂林山的“奇”、“秀”、“险”和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进行详细描写,使桂林的山水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而这些详写内容,正是别处的山水所不具备的,至于别处也常有的内容,作者就没有多费笔墨,这样就能特点突出。
4. 最能表现中心的内容要详写。
内容反映了中心,尤其是详写内容,它暗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指示了文章的中心,因此,要详写,这样,才能使文章中心突出。例如《桂林山水》作者是为了赞美桂林山水的美丽,在天下属第一。因此,作者用大量的笔触,描绘出桂林山的秀美,漓江水的绚丽,使我们读后真地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很好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
5. 别人了解少的内容可以详写。
不少同学,把别人烂熟于胸的内容,还不奈其烦地大写特写,其结果是费力不少,读起来索然无味,如同嚼蜡,只有抓住别人不了解或了解比较少的内容详写,读者才会有新鲜之感,才有吸引力。例如,老舍先生曾写过一篇《猫》,他并没有详写猫有胡子,猫爱吃鱼,猫的眼睛能根据光线的变化而改变,猫的脚上有肉垫,走起路来悄然无声……,因为,这些内容,大多数人早已知晓,作者紧紧抓住猫鲜为人知的特点——性格古怪做为详写内容,看后使我们长知识,又增加了对猫的了解,也更喜欢看。
(三)定下了详写内容,如何把详写的部分写详呢?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叙述得要清楚明白。
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不是你看到的事别人全都看到,而要把你看到的清清楚楚介绍给读者,这就是叙述,一定要清楚、明白,让读者能看懂。
2. 描写得要详细、具体。
叙述只是告诉读者你看到了什么,只能给读者大概的印象,为了使印象清晰,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就需要对所叙述的事物进行具体的描写,这样才能使事物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例如鲁迅先生在《少年闰土》中叙述了农村夜晚有天空、圆月、海边、沙地和西瓜,使我们知道有什么,但到底什么样的,我们不清楚,紧接着,鲁迅先生对以上事物进行了描写,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无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这样农村的广阔,美丽的夜景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3. 要适当地写出自己的所闻。
所闻能补充所见的不足,使所见更加丰富,生动,所闻可以指当时听见的,也可以是以前听说的或通过别的途径得到的知识,例如《少年闰土》中鲁迅先生写“剌猹”,在写“猹”时,写到“我不知道猹是怎么一回事,只知道它状如小狗而且很凶猛”就利用了所闻,把猹的样子和习性介绍出来。
4. 要及时写出自己的感受。
文章有感受才有感情,写文章就要表达自己的真情,这样,文章才能言之有情,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例如《少年闰土》中鲁迅先生听闰土讲看瓜剌猹后,发出感叹,“啊,我从不知道西瓜有如此危险的经历,先前只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表达出鲁迅先生对闰土知识丰富的赞美之情。
(四)要安排好文章的过渡。
游记或参观记不止记一个地方,那么这些地方怎么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呢?这就需要过渡。有了过渡,就能使内容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过渡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 运用词语过渡。
有此顺序词是常用的过渡词,运用词语过渡,使文章顺序清楚,过渡自然。
2. 用承上启下的句子过渡。
在两个内容间,使用一个句子,使这个句子一半是承接总结上文的内容,一半是引起或介绍下文的内容。使两部分内容用这个句子有机地衔接在一起,这个句子我们称为过渡句。
3. 地点过渡。
这也是游记或参观记中常用的过渡方法。我们可以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路线,地点弄清楚,然后组织成过渡句,例如,上面内容写了“划船”,下面准备写“游动物园”可写成“下了船,沿着石铺的小路,跨过一座石拱桥便来到动物园。”这样,就把两处内容很好地衔接起来了。
(五)要写出游览或参观的总感受,把文章推向高潮。
文章总应在高潮中结束,这样,才能使读者回味无穷,因此,在一篇游记或参观记即将结束后,也应写出这次游览给自己的印象或启迪,使文章在高潮中结束。
练笔:以“游×××”或“×××参观记”为题,写一篇游记或参观记,以落实以上讲的要求和技巧。
Ⅵ 是写一篇游记或参观记,可我没去过什么
都这么大了,不会什么地方都没去过吧?至少也会去一下春游或秋游吖..
首先内可以讲讲自己到哪容个地方,人物、时间这些简单交代一下。
中间是详写部分,开始可以带过一下天气吖、心情吖这些,然后就开始写旅游的经过了:写自己的位置,看到的(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从中间到四周的描写顺序),重点是要写自己看到的东西,有什么感受。
最后写写自己通过这次旅游的感受。比如参观天文博物馆可以说自己了解了很多天文的知识,感到自己所认识到的东西很渺小吖,这些谦虚的感想一般都很好的分的。
——————————
就是芥样啦、望楼主
Ⅶ 仿照《七月的天山》的写法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
校园美景 我们的校园非常美丽,而且独具一格.进入校门,南教学楼楼顶上的“尚美、立人”四个大字映入眼帘.穿过楼前空地,来到南教学楼大厅.一排排架子上摆放着精致的小制作和整齐的书籍.最吸引人的是一串风铃,这是用易拉罐和小玻璃药瓶做成的,它会随风发出悦耳的“叮叮”声.课间的时候,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坐在架子下面,津津有味地看书,有时还交头接耳,相互讨论书中精彩的内容.再顺着楼梯向上走,可以看到墙壁上栩栩如生的画,还可以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在教学楼内回响.透过教室的窗口,可以看到同学们伏在课桌上认真地写字.老师像辛勤的园丁照顾花草一样,在同学们之间穿梭查看.“叮零零”的铃声响起,教室的门打开了,同学们蜂拥而出,在走廊内排好队列,到操场上做操.宽敞的操场上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随着广播体操的音乐,同学们整齐地做着动作,时而打拳,时而踢腿,时而砸拳,个个精神抖擞,好像天下无敌的武林高手.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我们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玩耍,快乐地成长.
Ⅷ 写一篇游记或参观记,400字,急,谢谢了
登黄山的前一天,那种期盼以久事情马上就要实现的兴奋劲儿是难以名状的。虽然天气预报第二天黄山会下雨,看不到云海,许多同行的朋友更是在纷纷惋惜,却丝毫不能降低我的游性。苏公曾有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沫总相宜”。我坚信,名川大山不是浪得虚名的,想必黄山也如西子湖一般罢,晴天会有晴的美,雨天自有雨中的秀,怪石奇松的美景在纷纷的雨雾中不知是什么样子。但如果在细雨蔼雾中的黄山漫步、品景,岂不是别有一番情趣。我窃喜、期待。
第二天果然阴阴沉沉,牛毛细雨飘飘散散,又惹来不少朋友阵阵埋怨。车行黄山脚下,抬头远望,山巅雾气缭绕,层林尽染,朦胧雨雾中的黄山像笼着一层薄纱,如少女一般欲遮还羞,仿佛在等着小伙子来挑开心扉。此时此刻,这座让多少人在梦里才能见到的奇山近在咫尺,另大伙先未登,已神往,那些埋怨天公的朋友也是满脸的兴奋。为了节约时间,导游安排我们乘座缆车上山,只是无法用自己的脚步去感触黄山的一景一石,不禁有丝丝遗憾。缆车越来越高,从车窗望去,周身苍茫茫一片,如腾云驾雾。偶而间,或一丛丛奇特的松林或几块褐色的山石从缭绕的雾气中映入眼帘,后又一晃而过,与碧空晴天的景致大不一样,仿佛进入天境一般,不时引来大家一阵阵的惊喜和唏虚声。还未正式登山,大家已被这似真似幻景致陶醉了。
下得缆车,首先来到了丹霞峰。小雨也知人意,不知几时悄悄的走了,只是雾气更大更重了。黄山真是名不虚传,虽然雾气遮掩了远处的磅薄美景,但眼前的奇山怪石就足以大饱游人的眼福,青松穿崖破石,巧石如雕如塑,山峰刀削斧壁,云雾迷漫缭绕,称之阆苑仙境,真是名符其实。丹霞峰在黄山诸峰中是较为宽阔厚重的,满山的苍松翠柏,一条山路平缓弯延地通向松林深处,两旁的松树郁郁葱葱,错落有致,高大修直,朴实稳健,松林里的枝干都是向着同一方向笔直地伸展,如眉清目秀的小伙,又似帅气精干的后生一手贴背,一手伸开,欢迎游人的到来。行走其间,虽不能远眺黄山诸峰,但耳闻山间瀑水哄鸣,目睹路旁山花烂漫,手触那一根根松针上的晶莹露珠,只觉的俯拾即景,如诗如画。
一路行去,山路渐陡,顺着台阶攀行而上,不少同行朋友已是汗流浃背。黄山大小峰共80多座,千峰竞秀,层峦起伏,诸峰山路或曲折弯延,或笔直钻天,或逶迤入地,攀行在这些山路上游览黄不仅是观赏美景,更是对游人勇气、意志的磨练和考验。我们一行人登上气势宽阔的光明顶,又穿过险象环生的“一线天”,几巅几伏的走下来,竟又有不少朋友掉队了。我们一行只剩6人了,大家稍作休息,便要攀登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该峰海拔1864米,远观如同一支莲子,因此得名。上山的台阶依山开筑,陡峭峥嵘,险峻异常,踏上又窄又密的石阶,心里麻麻的,再不敢说话,只是闷着头往上走,到得最后,索性手脚并用,奋力爬行。经过一番大汗淋漓的拼搏,我们终于站在了这座很少人能到达的莲花顶!举目眺望,浓雾迷蒙,白云浮生,顿感红俗世皆如浮云苍狗。20多个学生在为登高而欢呼和拍影留念,和峰下人群熙熙攘攘的气氛相比,这里清静了许多。爬上一块石,天地间苍苍茫茫一片,周身云雾行走,触手可及,一股一股的雾气从山谷卷起,扑面而来,清新舒畅,直使人如入梦幻之境,来到了太虚,禁不住忘情地闭上眼睛。突名,朋友的一声呼叫,把我从梦幻中拉了回来,小心翼翼地握住栏杆铁链向下望去,云雾缭绕,不知深邃,高处不胜寒的感觉顿时袭上心头,上山这前,导游说黄山积泰山的雄伟,峨嵋的秀丽,衡山的云雾,华山的险峻于一体,而此时险和华山的险是绝对不同的,明明很安全,但大家每走一步还是紧紧抓住栏杆或是扶住山石,不敢松手,仿佛一松手,身体就会飘融到这茫茫云雾中,惹得众人既惊恐又兴奋,发出一阵一阵的尖叫声。
下山的路上游客甚多,见面便是会心的相对一笑,大家全没了陌生感,新朋故知,一起谈对黄山的观感。累了时有的便三五成群的坐在石阶上歇歇脚,有的却结伴去戏那山涧的泉水,手指触到那清冽冽的山泉,疲惫全消。
下得山来,“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回望那一行行的台阶,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Ⅸ 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4,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的作文,至少500字。急呀!!!
游绍兴东湖
打开影集,一张张游览绍兴东湖的窄片映入眼帘。这使我回忆起前年去绍兴东湖的情景。
前年春节,我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东湖。
步如东湖大门,眼前一片宽阔。远处有一座约摸200米长,100米高的孤山,它象一只猛虎,俯伏在地面上;又好似一条卧龙,盘踞在池边狂饮。高山上长满了雪松等各种常绿树。前几天刚下过鹅毛大雪,树枝上挂着毛茸茸的亮晶晶的银条,树冠上挤压着沉甸甸的雪球儿。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
这座山十分陡峭,险峻。仿佛被一把巨大无比的快刀切过一般,人也觉无办法从崖上爬到山顶的。据说这座山是古代工人开凿而成,这是我十分敬佩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在山脚下,是一片碧绿的湖水。
这湖水平的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孤山的秀姿;这湖水绿得像一块碧玉,无暇而明丽。面对清澈见底的湖水,使我想起了绍兴名酒:黄酒,大概就是此湖水酿制而成的吧,喝一口,甘甜级了。
我随着人流上了百米长的竹林小道,透过枝叶婆娑的竹林,看到了乳白色的雾气缠枝绕旋,飘飘悠悠。竹子上层的积雪开始融化,而下层的雪却挂上了冰凌,像一条晶莹的玉柱,闪闪发光。在白雪的映衬下,青竹翠色欲流,刚劲挺拔。
“绍兴是个好地方,江南水乡美名扬.......”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伯伯得意洋洋的哼着小调,而我听着小调,看着东湖美景,如痴如醉在这山水之中。啊!绍兴东湖,你不愧为祖国母亲身上的一颗明珠。
“咔嚓咔嚓!”爸爸设下了我在这里的镜头。童年的大自然与秀美,一起留在我心中。
(望采纳,作文书上的)
Ⅹ 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游记或者是参观记 参观记用移步换景
亲
秋天是那么的美,秋风微微的吹佛着,发出细小的声音,像一个小姑娘版弹着琴为我们权演奏优美的乐曲。
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黄了,黄黄的叶子像一只小鸟在树上休息;叶子落在空中像飞鸟,叶子稀疏落在地上像睡觉;还有那些成片成片落在地上的,就像给大地重新穿上金黄色的新装。
可是松柏就不一样了,它还是那样的苍翠、挺拔,披着绿绿的纱衣,像给人们站岗放哨。而有一些不是松柏,但是叶子也是青青的,给人们一种幻觉,好象仍处在朦朦胧胧的春天的景物之中。
秋天,田里的稻谷黄澄澄的,像一片片金色的海洋。天空是蓝蓝的,像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这个时候正是农民伯伯盼望好久的日子,是农民伯伯丰收的日子,农民伯伯肯定会带着镰刀来收割稻谷。这种喜悦的心情,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这个时候,果子也成熟了,看着这些果子,心里、嘴里肯定会馋起来,口水都会流出来。
秋天,其他花儿都榭了,可是各种各样的菊花还开得那么美丽。给秋天增添了许多色彩。
望采纳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