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脚步
『壹』 巴金 繁星全文
原文: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子。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我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船在动,星也在动。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繁星》是当代作家巴金于1927年1月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通过对星空、繁星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作者也通过写景抒发了淡淡的离情。
(1)游记脚步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1927年1月15日,巴金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三十八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参考资料
网络-繁星
『贰』 旅游与旅行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区别:概念不同、休息方式不同、方向不同、拍照方式不同、行李不同专
区别一:概念不同
旅游指的是外出游玩属,偏重于“游”,是一种团体活动,通常是一群人一起,从这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游玩。旅游更注重于游玩、观光和娱乐,讲究行程的舒适性、娱乐性。
旅行则是指去外地行走,偏重于“行”,是一种个人活动,通常是一个人说走就走,从这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感受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旅行更注重行走和修行,在乎的是行走中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体验,不讲究行程是否舒适。
区别二:休息方式不同
旅游睡的是酒店,注重舒适程度;旅行住宿不太追求舒适条件,睡袋、帐篷都可以将就。
区别三:方向不同
旅游都是跟着行程攻略走;旅行靠的是跟着感觉走。
区别四:拍照方式不同
旅游更多是自拍,或者在别人拍照的地方挤出自己位置;旅行常常用单反去发现美,更多的是景色和构图。
区别五:行李不同
旅游者行李箱多是生活用品和适合照相的衣服;旅行人士准备的更多是户外装备。
『叁』 以最美的风景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游记,记叙文。一定是风景,还要是记叙文啊!急!
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入秋了。
秋的脚步来的不声不响。
这儿的四季并不分明。那些即将在秋的怀抱中死去的老叶们,固执的偎依在干枯的母枝上。可枫叶却是很守时的,褪下绿衣,将自己染成红色。
枫林,红了一片。
在红枫下漫步是惬意的。踩着枯叶,发出“沙——沙”的声响;阳光从叶与叶之间的空隙投下,照在身上,竟有些微痒的错觉;秋风推开树枝上摇摇欲坠的红叶,轻柔的翻起叶毯上夏的馈礼。叶儿们和着秋风在脚边翩然起舞,飘然旋转。
这片普通的树林,因这一抹红,竟凭空增了些浪漫的气氛。行得越深,人的气息便也越重。喧嚷声从耳边弥漫开……
“一人,一半。”稚嫩的童声将我的目光吸引了去。
原来是两个不过七八岁的男孩子。一个手里抓着个小小的冰淇凌,举到另一个孩子面前,一字一句的重复了一遍:“一人,一半!”
身旁的大人们哑然失笑,“这。也要……?”小男孩急了,委屈地撅着小嘴,“老师说,和最好的朋友就要一人一半,不可以小气的……”
他的话音还未落,只见另一个男孩飞快的在冰淇凌上咬了一口,咧开嘴,甜甜地笑开了。一股温暖的气息从他们身上散发开来,似乎把我带回了渺远的童年……
“看啊,夕阳多美……”一个轻柔的女声将我从回忆拉回了现实。
循着声音的来源回头看,只见路旁的木椅上坐一对年轻的情侣,甜蜜地依偎着。
“你知道吗?一千个人在我面前走,我能听出你的脚步声哦。”少年浅笑着说。
“为什么?”靠在他肩上的少女朱唇轻启。
“因为999个人走在路上,而你,踏在我的心上。”
一阵风吹过,将晚霞的红吹到了少女的脸上。十指相扣,一个暗示着承诺的动作。
不觉中,我的脸颊也开始微微发烫。
环顾四周,不知何时出现了那一老一少。老妇人坐在轮椅上,目光呆滞。手扶轮椅柄的女孩也不过十四五岁。老人微倾着头,看得出来在仔细捕捉女孩的每一句话。
“外婆啊,还记得您教给孙女的第一首诗吗?孙女可喜欢啦。”女孩闭上眼,动情的吟唱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恍惚中,似是看到老人的嘴角上扬了一下。
夕阳渐渐下沉。远处,晚霞越发的灿烂了。而近处,红枫似火;红枫,胜火。
『肆』 关于童年的好句
原创手打、请勿抄袭。括号里的是个人感悟,仅供借鉴。
1、她无私的爱引导着我,使我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绝不丧失生的勇气!(第一章 回忆和姥姥一起的岁月时,如是说.)
2、这曲子正像一条奔流的小河,自远方的高山而来,从墙缝里挤进来,冲激着人们,让人顿感忧伤然而又不无激越!
这曲子让你产生了对世界的怜悯,也加深了对自己的悔悟,大人变成了孩子,孩子变成了大人,大家端坐倾听,无语凝思.(看不出雅可夫舅舅还是个琴道高手哦)
3、欢乐和忧愁永远都是相依相伴的,它们不可分割地纠缠在一起.(生活的磨难让小小的人儿也开始懂得了生活的真谛)
4、"得用正直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即使是一条狗,你也要一样看待......"(大胡子格里高里看来是穿越了,居然会墨家的“兼相爱”了)
5、"上帝给每一种小虫子以特定的使命:土鳖出现,说明屋子里潮了;臭虫出来是因为墙脏了;跳蚤咬谁,那谁就会得病......(这是贫民版的《物种起源》?)
6、寂静的黑夜中,没烟的火苗,如红色的花朵,跳跃着盛开了!
黑云在高处升腾,但却挡不住天上银白色的天河.
白雪成了红雪,墙壁似乎在抖动,红光流泻,金色的带子缠绕着染房.(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个童话世界——即使破旧的染房的火苗,即使贫穷的人们)
7、忠于职守要能区分善恶.
助纣为虐都没有好下场.(姥姥用勇士伊凡和隐士米朗那的故事述说着朴素的世界观)
8、"去,去,到人间去吧......"
于是,我便走入了人间,开始了另一种生活.(豪华落尽见真淳,深刻的哲理总是在平淡的字里行间)
后感:记不清是第几次看《童年》了,相当喜欢姥姥讲的那些故事、寓言、童谣,这让已过而立的我每每想起自己的童年——快乐伴着烦恼的、虽有阴霾却美好的、逝者如斯夫的时光。借用托尔斯泰的一句话说:幸福的童年都是相似的,不似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幸。高尔基的《童年》留给我们的深远意义更应在于:个人的前途与国家、民族戚戚相关;留住美好、把握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