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以佛所遗址

以佛所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1-14 23:43:58

A. 佛教文化遗迹主要有哪些

冈石窟

在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 个,大小造像5100O 多尊。开凿时代在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公元46O—465 年)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 年)之前。开始是由一个著名的高僧昙曜〔yào要〕主持,在武周塞开凿了五所石窟,这就是著名的“昙曜五窟”。其他石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所以这一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主要代表北魏前期的雕塑成就。云冈的石雕技艺继承和发展了秦汉的艺术传统,又吸取了古印度佛教艺术的精华。佛像的形状一般是唇薄、鼻高、目长、脸颊丰满,肩膀宽阔,据说是模拟北魏开国诸帝的面貌雕塑的。昙曜五窟的五尊大像高大雄伟,神情可畏,显出举世独尊的气概。其中有一尊露天大佛,大耳垂肩,两肩齐挺,端坐窟前,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大佛像以外,其余众佛及菩萨弟子的雕像按品级决定大小分列两厢,周围再配上飞天和许多矮小的力士。云冈洞窟的形制较复杂,有不少仿木构建筑的雕饰、佛龛、宝塔、门柱等,为其他石窟所罕见。有的窟里有中心塔柱,第六窟内的塔柱及窟内三壁雕刻富丽精美,技法熟练,是云冈石窟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个洞窟。

龙门石窟

在洛阳南25 里的伊阙,是我国石雕艺术的最大宝库。公元494 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第二年,比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此后东西魏、北齐、北周、隋代都在前代未完成的洞窟中雕刻。唐高宗武则天时,这里再度成为贵族皇室造像的中心,盛唐以后才沉寂下来。现在保存的窟龛,据统计有2137 个。龙门石窟的形制比较单一,题材内容简明集中,大都突出主像。北朝雕造的洞窟最著名的有古阳洞、宾阳二洞、莲花洞、药方洞等。古阳洞开凿最早,窟中内容丰富,刻有不少佛教故事,龛上图案装饰多姿多彩。造像题记的书法古朴,著名的“龙门二十品”是楷书体系中魏碑的珍品,有19 品都在这座洞里。宾阳三洞以中洞费工最多,全窟雕刻完整,富丽堂皇,南北两壁菩萨含睇若笑,姿势优美。11 座圆雕大像雄健朴实,衣纹折叠规整稠密。洞内壁两侧有四层大型浮雕,其中《帝后礼佛图》最佳,可惜已被盗往国外。莲花洞顶刻有一朵大莲花,旁边的高浮雕大型飞天,婀娜多姿,优雅传神。洞中佛龛的构图和纹饰都很精美。药方洞主要是北齐所凿,洞口两侧刻着治疗疟疾、心疼、瘟疫等14O 多种疾病的药方,是唐初作品。与云冈石窟相比,龙门北朝时期的石雕写实能力大大加强,它上承云冈浑朴洗练的特点,下启唐代造像丰满圆润和愈益写实的作风。佛像的衣饰由偏袒右肩和通肩式变成了汉化的褒衣博带式,外貌以面相清瘦刻削和表情睿智为特征,体现了士大夫的审美理想。龙门石窟内唐前期的造像占2/3,比北朝更加兴盛。最大最有特色的洞窟是潜溪寺、万佛洞、奉先寺、看经寺等。潜溪寺内的主佛比例匀称,面部丰满,神情慈祥。右侧的大势至菩萨造型敦厚,丰腴圆润,双目俯视,是唐初雕塑艺术中的佳作。万佛洞南北两壁刻满1500O 尊佛像。主佛背后刻54枝莲花,每枝莲花上坐一尊菩萨或供养人像,布局别致。洞外的观世音像头部虽已损坏,但体态娇美动人,刻工尤佳。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露天大龛,主佛为坐像,有17 米高,形象庄严、温和、睿智,身躯和手的姿态都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与慈祥的目光结合在一起,正是理想化的封建社会圣贤的象征。两旁的菩萨华丽端庄,表情矜持。天王硕壮有力,神态严肃,力士怒目圆睁、刚强暴躁。这组雕像不但各具特征,而且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艺术整体,标志着唐代雕刻艺术所达到的极高水平。看经寺则以29尊浮雕的罗汉像为最佳,表情刻画入微,生动有致。洞顶上的飞天衣带飘舞,具有韵律感。总的说来,唐代佛雕形体丰满健壮、雍容华贵,富有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切感。刀法富于变化,能表现出骨肉肌肤和衣饰的不同质感。人物既符合解剖原理,又适当加以夸张,尤其力士夜叉浑身肌肉突起,充满雄强的气势和向外迸发的力量。唐前期洞窟规模之巨大,雕像造型之伟岸,也非北朝可比,可说是充分反映了当时处于极盛时期的精神风貌。从北朝到唐代,外来的雕刻手法已与中原传统的艺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因此龙门石窟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代表。

悬空寺

始建于北魏晚期,是我国佛教古建筑中的一大奇观。这座寺庙距今约有1400 多年的历史。共有殿宇楼阁40 间,悬挂在恒山之麓金龙口西崖的峭壁上,崖壁呈90°垂直,陡崖上凿洞眼,插入悬梁,挑出崖外,再在悬梁上铺板立柱、构筑梁架,建成殿阁楼台。挑出崖壁较远的建筑下有立柱支撑。4O余间房从山崖南面一字排开,贴伏在崖壁上,地势极为险窄。据说此寺能够千年不坏,除了历代屡次维修外,还与它所处地势很少受到风沙侵蚀有关。可见它的建筑构思既奇特,又完全符合科学原理。嵩岳寺塔是北魏宣武帝时所建,是我国最古的砖塔之一。外部为12 角密檐式。所谓密檐,指檐与檐之间的塔身距离很短,各层檐下都不开门窗,有的只开一个小孔。嵩岳寺塔共15 层,外形呈抛物线,内部为八角,塔身四面有入口,这种形式在目前所存古塔中极少见。塔的建筑技术很高超,虽用青砖黄泥砌成,但历1400 余年,仍巍然屹立在嵩山。

少林寺

位于嵩山少室山脚下,始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造寺的兴盛时期。太和十九年(公元495 年),北魏孝文帝为天竺僧人佛陀建此寺。孝昌三年(公元527 年),南天竺人菩提达摩自称天竺禅宗第二十八祖,来中国传教,先到梁朝,后转到北方,在少林寺传播禅学,面壁九年,禅宗由此创立。所以少林寺是禅宗的发祥地。在历代兵火之后,少林寺几经重建。现有面积约三万多平方米。千佛殿内有500 罗汉朝毗卢佛的大型彩色壁画,面积约300 平方米。白衣殿内有少林拳拳谱,以及十三和尚救唐王的壁画,保存基本完整。相传少林拳也源于达摩。据唐代裴漼〔cuī崔〕的《少林寺碑》说,隋末王世充拥兵洛阳,少林寺僧志操、惠玚〔yáng 扬〕、昙宗等抓住王世俪涞闹蹲油跞释豆榍赝趵钍烂瘛R蚋ㄗ籼铺􊯗*开国有功,从此少林寺僧常习拳术,少林拳成为驰名中外的拳派。殿中砖地有许多凹坑,据说是武僧练功跺脚所留下的痕迹。少林寺西北五乳峰上有“达摩面壁洞”。西南有二祖庵,传说禅宗二祖慧可为向达摩学佛,站在门外等候,大雪没到膝盖也不动,还自断左臂以示心志坚定,终于得受衣钵。徒众为纪念他,就在他养伤的地方建庵。少林寺西的塔林。是历代和尚的墓塔,现存唐、宋、金、元、明、清各朝砖石墓塔22O 多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墓塔群。

响堂山石窟

北朝的佛教石窟和建筑大都始建于北魏。此外也有一部分始建于北齐。北齐有两个政治中心,一个在邺都(今河北临漳县);一个在晋阳(今太原市);来往于两都之间,必经河北邯郸西南的鼓山(今属峰峰矿区)。北齐文宣帝高洋便首先在这里造宫苑,建寺庙,凿石窟。因为在洞窟内拂袖搅动空气能发出锣鼓般的铿锵之声,所以名为响堂山石窟,分南北两处,在鼓山的南端和中部。一共有石窟16 个,大小造像340O 余尊。石窟外还有依山修建的许多殿台亭阁,规模宏大,气势壮伟。北响堂山石窟规模较大。九座石窟排列在鼓山中部天宫庙峰腰间,窟前有东西天宫庙等古建筑和一座八角九层的大石塔。九窟以北齐开凿的三大窟为中心,分南、北、中三组,每组有一个大窟。中组最有特色,窟门外峭壁上刻着两层石雕楼檐,外观如同楼阁。窟内整洁雅丽,佛像众多,四壁刻有浮雕花卉鸟兽图案。北组大佛洞宽阔幽深,大佛雄伟轩昂,造型浑厚匀称。虽经千年侵蚀,面部依然圆润光洁如新。南响堂石窟与北响堂石窟相距约15公里,在鼓山南麓。窟外土木结构建筑很多,层层叠叠。石窟毁坏严重。七座石窟分上下两层,其中千佛洞保存较完好,窟内凿有佛像1028 尊,窟壁上布满一排排小佛像,千姿百态。洞顶雕有伎乐飞天,手持乐器为舞蹈伴奏,衣带飘拂,体态优美,十分生动。

娲皇宫

也是北齐的建筑,在河北涉县城西北唐王峧〔jiāo 交〕沟的凤凰山上。据当地县志记载,北齐文宣帝高洋从邺城往晋阳,来往都要经过山下,于是在这里建起离宫,以备巡幸。又在山麓开了三间石室,里边刻着诸位佛尊的像。岩壁上还刻有佛经。这处离宫在山脚下有停骖宫、广生宫,山腰是娲皇宫。这是一座三层楼阁式建筑,建在高台上。从山脚沿十八盘路可进入宫中。主建筑约高20 多米,紧贴陡直的崖壁。山壁上凿有八个“拴马鼻”,用铁链拴住楼体,使楼阁悬在半山腰,楼内人满时,铁链就绷紧,所以又称“吊庙”。前有拜殿,两侧有钟鼓楼、迎爽楼、梳妆楼、灵官亭等附加建筑,楼殿均为琉璃瓦顶,雕梁画栋,镶嵌在绝壁上,更觉壮观。明万历年间在山崖上又刻“天造地设之境”六个大字。娲皇即上古神话中的女娲氏,传说她曾在天崩地裂时,炼五色石补天,斩断鳌足以立四极。神话也将她列为古代帝王之一,所以称为“娲皇”。

庐山东林寺

是魏晋南北朝期间南方佛教文化较著名的遗迹,由东晋名僧慧远创建,是我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佛教分大乘部和小乘部,净土宗是大乘部中一个有影响的宗派。它认为阿弥陀佛的世界是极乐的净土,人类世界是秽土,又提倡因果报应,营造塔庙,大修功德,多多念佛。由于这一教派的发展,佛教才真正深入到民间。历史上留下的佛教遗迹多数与净土宗密切有关。慧远20 岁时出家,东晋太元六年(公元381 年)入庐山,太元十一年(公元386 年)创建东林寺,在此讲学,又创设白莲社,倡导“弥陀净土法门”,后世推尊他为净土宗始祖,所以净土宗又称莲宗。寺前有一条虎溪,上有石拱桥,相传慧远送客不过虎溪桥。有一次他送山南道士陆修静和诗人陶渊明出山门,边谈边走,不觉过了桥,三人相视大笑。“虎溪三笑”从此传为文坛佳话。东林寺曾吸引国内外许多名僧来此求经拜佛,唐时极盛,有300 多间房屋。鉴真东渡日本之前曾来东林寺,与此寺智恩和尚同去日本,慧远和净土宗的教义也随之传入日本,至今日本东林教仍以庐山东林寺为始祖。

陶渊明故里

陶渊明和慧远的交往,仅是传闻。据近代学者考证,两人虽是同时代人,但二者往来的根据不足。陶渊明是我国最著名的隐士和田园诗人。生于公元365 年,死于427 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早年在家种地读书,29 岁才出仕。这时正当晋末乱世,他感到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39 岁时又回到田园。后因生活困难,又出去做彭泽县令,在官任上80 多天。有一次逢督邮来县,属吏告诉陶渊明应当束带迎接,陶渊明叹气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从此辞官归田,以后一直不再出来做官。陶渊明一生隐居不为沽名钓誉,而是看透了世道的虚伪和恶浊,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他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并写下了许多赞美田园纯朴生活的诗篇,开创了田园诗派。在这样的生活基础上,他提出了桃花源的理想,希望有一个不受王税剥削、人人靠劳动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这虽是空想,但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的普遍愿望。陶渊明的故居在今江西九江马回岭,离庐山不远。马回岭上有他的墓,墓碑上写“晋征士陶公靖节先生之墓”。距陶墓100 米左右,是与墓同时修建的陶渊明祠,祠外柳树很多,远处群峰隐约,风景优美。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在后世文人的诗文中逐渐转化为一个与世隔绝、超尘出俗的神仙世界,成了隐居之所的代名词。很多人为寻找桃花源的原型,提出了种种附会的说法。从唐代以来,最普遍的看法是认为湖南桃源县内的桃花源景色最为相似。唐代诗人王昌龄、刘禹锡、李群玉、杜牧,以及宋代文人梅尧臣、王安石、王十朋等都有篇章记咏这处桃源。唐宋元明清各代在此建了许多寺观。源前有两处门坊,上题“桃花源”三字。于是这里便成了古今游客所向往的一处名胜。

B. 河南省郑州以西的荥阳县唐大海寺遗址出土的佛雕像属于什么时期的雕像

河南省郑州以西的荥阳县唐大海寺遗址出土了一批佛雕像,这批造像,根专据题记,多为属中唐时期的作品,即八世纪后期到九世纪初。雕便共有坐佛像八件,立菩萨十八件,均为单身像。中唐时期的制作,比之初盛唐在艺术造型上要略逊一筹,但基本上仍保留有盛唐时代的韵格。

C. 西域最大的佛寺遗址在哪里

西域最大的佛寺遗址在哪里?

暮钟响起,佛音从偌大的寺院传递到天籁,整个西域笼罩在佛的世界里。星星点点的油灯装饰着大大小小的佛堂,坐禅的僧人从行善开始,阐述佛教的渊源。

1、库车——汉唐龟兹佛都

抵达苏巴什佛寺,一场冬雪刚刚降临新疆库车县。曾经的龟兹故地,被冬天的雾霾覆盖。来不及品味这座小城充溢的现代文明,我便一脚踏进了汉唐,行走在佛的世界,再一次被佛语擦亮了双眼。

漫步于佛堂的残垣断壁之间,我聆听不到来自千年之外的惊喜。如今的这座世界文化遗产,依然静悄悄地耸立在库车河两岸。昔日的辉煌被时光掩埋,游离于岁月的记忆里,我只能折腕叹息。

从这里一直向东望去,高昌、敦煌、武威、麦积山、西安、洛阳、大同等一座座佛寺,连绵延续到最东方和最南方,这些聚集了庞大力量的精神信仰,组成了浩瀚的佛的国度,经久不衰。

当时光静止,伫立于这座曾经的西域佛教中心,宏大的佛寺建筑浮现在眼前,成百上千的僧侣打禅或诵经,耳边传来佛堂大殿令人心颤的梵梵佛音,仿佛置身于一座佛国的圣殿。

如今,曾经的西域佛教,被另一种信仰代替,一段历史终将成为历史。时光渐渐远去,面前留下的只有一片残垣断壁,见证和诉说着龟兹大地上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东寺佛塔,据说下面埋葬着大玉佛脚。

2、 世界文化遗产焕发生机

时间定格在2014年6月,苏巴什佛寺遗址获得申遗成功,对于库车县各族人民群众来说是一大盛事,也是阿克苏地区的一件大事。这座汉唐时期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将向世界敞开宽阔的胸怀,源源不断地接纳各地纷沓而至的专家、学者、游客及各界人士,苏巴什佛寺遗址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

苏巴什佛寺作为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的连接点,承载着世界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并为研究龟兹文明、中国历史和世界文化提供了充分的史料。

佛教产生于印度,它的最高发展阶段是在中国内地。寺院方面,苏巴什佛寺是在西域具有代表性的佛教传播中心,西承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绪脉,但又在形制、布局、设施等进行创新,对龟兹以东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佛塔的形制影响中国内地就更为深远。

这座遗址始建于魏晋,鼎盛于隋唐。唐贞观二年(628),玄奘去印度取经西行来到这里,并滞留两月有余。唐安西督护府移设龟兹后,内地高僧纷纷云集,该寺佛事兴隆,晨钟暮鼓,燔火不绝。

专家们认为,苏巴什佛寺遗址对研究龟兹地区古代地面佛寺遗址的建筑方式、布局等方面占有较高的意义,东、西佛寺的整体建筑,代表了古代龟兹以至西域当时建筑的先进技术。土坯与夯土是古代干旱地区的传统建筑技术,西域、中亚、中东普遍应用,古今如此。

但我们发现,西域地区保存的高大建筑比较多,尤其是在龟兹地区,超过10米的烽燧、佛塔和大型建筑基座的建筑遗存龟兹很多。如克孜尔尕哈烽燧,现通高15米多,烽燧几乎垂直于水平拔地而起,它建于东汉,经千余年而不塌,可见夯土技术之高超。而苏巴什佛寺遗存佛塔的高度,有3座在8至9米,有两座在13米以上,除去人为和自然破坏因素,仍能雄伟屹立至今,此种以土为建筑材料的技术,亦是西域建筑技术的杰出范例,是研究西域古代建筑的极好标本。

库车县本土龟兹历史研究专家裴孝曾说,苏巴什佛寺能够申遗成功,因为它具有突出的世界普遍性,“北传佛教”的传播,也就是沿着古代陆路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推进的,故“北传佛教”也被成为“丝路佛教”。由于丝绸之路与“北传佛教”相结合,佛教就在传播中注入了东西方文明的因素,因此说,“丝路佛教”成为少有的世界重要文化的载体。佛教在印度本土的发展,就吸收了犍陀罗地区与希腊文化相融合的新的佛教造型艺术,印度哲学与希腊艺术取得完美结合成功,佛教艺术继续传播,又有两河流域文明汇入,越过葱岭,中华文明与其产生碰撞与汇合,因此,西域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唯一汇合的地区,而龟兹又是集中而突出的地方之一。当前迫切的是申遗成功后,要积极地对遗址进行抢救性的保护,使其现有面貌不再遭受破坏,然后开展全方位研究,进一步揭示它的深层次文化真谛。

目前,除维修加固工程外,库车县正积极申请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和文物展示厅等项目,积极满足世界各地的游客来佛寺遗址观光旅游,并邀请了专家做相关规划,争取向游客开放东寺。王志疆说苏巴什佛寺申遗成功,既能很好的处理开发利用资源与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实现文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是功在当代、造福后世的崇高事业。

西寺佛塔,背后就是埋葬千年女尸的地方

3、揭开寺院千年女尸的神秘面纱

20多年前,新疆考古专家在苏巴什佛寺遗址进行考古挖掘时,曾在西寺大殿(以库车河为界分为东西寺院)发现一具腹内怀有身孕的女尸。当时,很多考古专家不能理解,这具女尸为何埋在寺院内最重要的大殿呢?

众所周知,古代凡是信佛的人必须六根清净、终生不娶。难道说是这座寺院里的高僧有了“外遇”,纸终包不住火,情人有了身孕,便以烧香为名进寺院寻高僧讨说法。害怕事情败露,高僧就将情人活活勒死,偷偷地埋在大殿后面的墙层里。不料,千年以后,却被后人发现了这一秘密。

这只是一种猜想。而这种猜想,却有悖于佛教以善为本的的形象。

近日,裴孝曾老人却给出一个惊人的答案。他说结合众多专家的研究和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可以确定苏巴什佛寺遗址是龟兹皇家寺院,埋在西寺大殿的女尸必定是龟兹王室的直系亲属,或者是传说中的龟兹公主。因为只有龟兹王室最尊贵的人才能埋葬在寺院里,经过僧人的超度,死后在天堂也能享受荣华富贵。

佛教从印度传入西域后,逐渐向东发展和辐射,形成了今天的佛教传播格局。但也再次证明了西域(新疆)从古代开始就已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 敦煌悬泉遗址出土“浮屠里”简,证明敦煌地区在什么世纪已出现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建

敦煌悬泉遗址出土的128枚“浮屠里”简中,有明确纪年的11枚,其中最早的是建武27年(即公元51年)。据此可以证明,敦煌地区公元1世纪已出现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建筑。(参考资料网页链接

E. 济南发生怪事,大庭广众之下一座菩萨像被人拿走,是谁如此大胆

山东济南开元寺,是一处远近闻名的唐代寺庙遗址。当地人认为开元寺有求必应,不乏一些信奉佛教的香客自发来到开元寺祈祷。然而2020年7月底,来到开元寺祭拜的香客突然发现:开元寺遗址的石窟内,有一尊摆放了近10多年的菩萨像不翼而飞。兜兜转转之后,山东省文物部门回应,原来这处菩萨像不是被人偷走而是另有安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些大爷大妈或许是看到他们携带佛像、菩萨像被清理之后认为有人搞破坏,殊不知山东文物部门将他们这些宗教用品收走之后,也是希望他们不要再靠近这处已经有松动现象的石窟之内。笔者也希望这些诚心向佛的热心市民能够去正规的寺庙焚香祭拜,有道是“心诚则灵”,若是他们一心向善也会得到佛祖的庇佑。

参考文献:济南在线、唐书

F. 距今6000年,古罗马最大城市如何做到遗址保存完整的

罗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也是有着辉煌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座距今6000年历史的城市,他曾经是古罗马最大的城市。这座城市保存的十分完好,至今还完整的保留着古代的遗址。这座城市就是以弗所,又被称为艾菲斯。

以弗所如今归属于土耳其管辖,地理位置在爱琴海的旁边。据历史学家研究,公元前十世纪左右,充满智慧的雅典人建造了这座城市。

这座古老的城市中心,是一座两层的大理石建筑,这是著名的古老图书馆,塞尔丘克图书馆。塞尔丘克图书馆是一个罗马人为纪念父亲而建造的。这座除书馆建造的雄伟壮丽,令人惊叹。难得的是保存得还比较完好。如今,以弗所古城仍然有许多的遗址没有被挖掘出来。最著名的戏院遗址。也只挖掘出了一半儿。

为什么以弗所古城的遗址都保存到这么完好?也许是因为当时的工匠们智慧勤劳,拥有着非凡的建筑工艺。也一定与建筑材料的结实有关。另外也许和很少有人为和自然灾害的破坏也是有一定关系的吧。

G. 文化遗址中能体现儒 佛 道的是

儒家有孔庙,某书院等,道教有各种道观,佛教则是寺庙。

H. 求教,以弗所遗址该怎么去

【塞尔丘克至以弗所遗址旅游攻略】

交通

公交:可以乘坐帕姆查克和库沙达瑟的minibus(5里拉,5分钟就内能到),然后步行容20分钟到达后门的售票处;

出租车:从塞尔丘克打车前往以弗所古城,车费需15-20里拉

门票

以弗所古城(Ephesus)30里拉;露台屋(Terrace Houses)15里拉;

除露台屋以外,11岁以下儿童都免费(建议带上护照复印件证明年龄)

开放时间

10月-4月 8:00-17:00;

5月-9月 8:00-19:00

【以弗所】

以弗所(EPHESUS,土耳其):古典早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以弗所在古代安纳托利亚(Anatolia)是一座爱奥尼亚(Ionian)希腊城市,在公元前10世纪由雅典殖民者建立。该城坐落于爱奥尼亚,基士特河口从这里流向爱琴海(AegeanSea),也是帕尼欧尼亚同盟的一部分。

I. 中国最西边的佛教遗址

1、喀来什莫尔寺遗址:中国最西部的自佛塔。
2、喀什古称疏勒,是古疏勒国的重要辖地。东汉时,疏勒国强盛,佛教开始传人并随之在此有了一定的发展。同时这里也成为佛教东传的中转站,广集有佛教大、小乘经典及印度哲学著作,并影响了龟兹佛教的发展。
莫尔佛塔遗址现有两座残存佛塔,东南面的那一座,底如方形托盘,圆柱形腰,上有一蛋糕形圆顶。据史料记载,当年佛教昌隆的疏勒国里,就收藏过释迦牟尼用过的“佛浴床”、“佛钵”等遗物,如佛僧道安、智猛、鸠摩罗什等都曾在疏勒国顶礼膜拜过。
西北面的另外一座佛塔有如倒置的大斗,底大顶小,底面边长25米,宽23.6米,顶部边长14.2米,宽12.5米;塔身残高7米。塔身正面和两侧留有佛龛遗迹,内中当年有雕塑的小型佛像,现已剥蚀一空。此塔应是寺院的中心建筑物,台顶上建有钟鼓楼或佛殿,现已不可见。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