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楼兰
『壹』 怎么才能去楼兰古城遗址
若羌县旅游局找第一秘境旅行社有到达楼兰古城遗址的旅游专线,需要提前进行申专请。
去楼兰古属城现行的合理途径是,到若羌县旅游局找第一秘境旅行社,交钱买票,大概7000块钱一个人,可以议价,往返至少两天。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因为楼兰古城遗迹现如今在罗布泊西部,属于无人区范围,是非旅游开放区,需相关部门提前报批。
若路线穿越军事管制区,还需报备军事部门批准,想要进入无人区就困难重重,无人区内环境恶劣,人迹罕至,进去之后更是危险重重,而且若羌县设立了楼兰文物工作站,专门查偷着进入保护区的。
注意事项:
1、到楼兰古城一定要多人多车结伴而行,备足水和食品,并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自备药品,因为万一遇到特大沙尘暴,逗留时间肯定会延长。
2、性能良好的越野车或骆驼等交通工具,维修工具,卫星电话、GPS等;司机最好熟悉路线并精通汽车维修。
『贰』 楼兰遗址为什么不挖
楼兰遗址身来处沙漠之源中,这里存在着很多危险威胁着生命安全,并且这里全是风沙不是一个游玩的好地方。
关于楼兰古城突然间消失成为废墟的原因,至今为止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专家学者对此也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由于泥沙积极导致达里木河改道;也有人认为是风沙日益增大,逐渐把楼兰古国埋在了地下。不管怎样猜测,这个突然消失的楼兰古国至今仍是无限神秘,或许只有历史才能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叁』 楼兰文化的楼兰遗址
(1)官衙
“三间房”是并排的三间房子,是楼兰城中两座土坯建筑之一,是城中规格最高的建筑,可能是当时的官衙。自从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并在三间房的墙角下发掘出大量珍贵的文书以后,来自日本的橘瑞超、英国的斯坦英都曾在这里大肆挖掘,并将文物带运出国。这些文物后来被博物馆收藏,由专家进行研究,并在国际上兴起了‘楼兰学’的热潮。”
(2)民居
由红柳、芦苇搭建而成,如今屋顶、四壁不存,但从残留的墙根可以看出当时的布局。
(3)佛塔
大约10米高的佛塔,是楼兰城中最高的建筑。 1934年5月,一支探险队在楼兰库姆河边扎下营地。他们要寻找隐藏在库姆河流域的一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地。
两个月中,罗布“猎驼人”奥尔得克等人一次次搜寻都劳而无功。就连奥尔得克本人都猜测,古墓已让十几年间新形成的河湖水域给淹没了,或者是被某次强烈的黑风暴重新埋葬了。月底,探险队向更靠近罗布荒原西南的绿洲带挺进。
不久,他们发现了一条流向东南的河流。它有20米宽,总长约120公里,水流迟滞,一串串小湖沼被芦苇、红柳环绕。它是库姆河复苏后出现的新河,历史不足10年。在他们沿这条河流进入沙漠前,临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小河”。“小河”东岸4-5公里,有一个浑圆的小山丘。远远看去山丘顶部有一片密密的枯立木,高4-5米。奇怪的是,枯立木的株距极近,一株连着一株,互相支撑着。
山丘上,遍地都是木乃伊、骷髅、被支解的躯体、随时绊腿的巨大木板和厚毛织物碎片。在一船形木棺中,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打开棺木,严密的裹尸布一碰就风化成粉末了。揭开覆盖在面部的朽布,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双目紧闭,嘴角微翘,就像着了魔法刚刚睡去,脸上浮现着神秘会心的微笑。这就是传说中的“楼兰公主”或“罗布女王”。她已在沙漠之下沉睡了2000多年。她长发披肩,身材娇小,身高仅5.2英尺。
在10×16平方米的山顶,有彩绘的巨大木柱,精美的木栅栏,真人一样大的木雕人像,醒目的享堂(墓地的地面建筑)。专家认定,它绝不是为普通楼兰人修建的,而是一处重要陵墓。
1998年,一批考古专家力尽艰难险阻到达了罗布荒漠。他们意外地看到了一些类似废弃的城墙的痕迹,无所遮掩地袒露于黄天之下。在一个百岁罗布老人的指引下,证实这是一个已成为废墟的罗布人的村庄。
小河也许是一个楼兰古遗址———古城居民们的公共墓地。经过近百年来探险家、考古家们的忙碌,已在罗布荒漠发现了许多大规模的墓葬及随葬物品。那么,在沉寂了千年的楼兰荒漠里,会不会隐藏着类似秦始皇陵兵马俑那样世间少有的旷世杰作或未被发现的奇迹? 位于孔雀河古河道北岸。它是1979年冬被考古学家侯灿、王炳华等所发现,古墓有数十座,每座都是中间用一圆形木桩围成的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桩围成7个圆圈,并组成若干条射线,呈太阳放射光芒状。 经碳14测定,太阳墓已有3800年之久,它是哪个民族哪个部落的墓地?为何葬在这里?这群人居住何方?是把太阳当做图腾建造此墓还是有别的意义……20年过去,仍是个不解之谜。罗布泊文明和楼兰文明之间近2000年的断裂又是怎么一回事?也许待太阳墓之谜解开也便有了结论。
这里出土了距今3800年、为印欧人种的“楼兰美女”。发现了近10处古代人类遗址,一些石球、手制加沙陶片、青铜器碎片、三棱形带翼铜镞、兽骨、料珠等人类遗物,暴露在未被沙丘完全覆盖的黄土地表面。还有一些5000-6000年以前的石刀、石矛、石箭头、细小石叶、石核等。这清楚地显示,今天已是不毛之地的楼兰,自新石器后期、青铜时代直至汉代前期,的确曾绿草萋萋,森林覆盖率达到40%。
『肆』 什么时候发现楼兰遗址的
1934年4月,斯文豪廷带着2名助手、2位学者和4个随从,又来到了罗布泊。这一次,他们终究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在罗布泊东北面的一个沙丘下找到了一个墓穴。墓穴的棺材内躺着一具蒙着毯子的女性木乃伊。据分析,木乃伊生前是身份尊贵的公主,生活在距今2000年的楼兰古国。以后的几天,考古学家在附近的一些地方还陆续发现了一些坟墓。
到了20世纪70年代,楼兰问题的研究最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楼兰!楼兰!
从1979年到1980年,新疆考古研究所进行了三次深入详尽的调查,进一步弄清了楼兰的真实面目。
科学家们挖出的楼兰遗址是一座边长300多米,面积10万平方米的正方形城堡。城堡中街道的痕迹依稀可辨。考古队员在城中发现了三间面积约为100平方米的大屋子,残存的墙壁高2米,厚1.1米,雕梁画栋,显示出当年的豪华。人们在城南还发现了一个院落,柱子歪斜、破败,但胡杨木做的大门仍然半闭半合,仿佛在等待主人的回来。在城北,科学家又发现了一个面积约为数百平方米的大平台,据分析,这是当年建造宫廷的地基。在城东,人们找到了一座残败的佛塔,佛塔由木料和土坯砌成,如今只剩下10.4米高的残迹。佛塔前的院子,堆满了木材,最长的竟达7米,当年佛塔的香火之盛,由此可见一斑。遗址的西面是古楼兰人的墓地,每个坟堆的外围都搭起篱笆,用以抵挡风沙,它们由7排椭圆形木桩组成。
值得一提的是,1979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在楼兰遗址发掘出一具完整的女尸。经先进仪器测定,女尸已在当地沉睡了3880年。她头戴毛绒毡帽,身穿绫罗长袍,腰围丝带,脚踏皮靴,穿着十分高贵。根据分折,女尸生前大约20岁,身高1.60米左右。
是谁毁灭了楼兰
楼兰古城的遗址已被挖掘出来,“古代曾经有过楼兰国”这个观点已为绝大多数人接受。然而,是谁毁灭了楼兰?关于这一点,人们又产生了分歧。
一些人认为,是战乱毁灭了楼兰。他们以斯文豪廷从楼兰带回的木简以及其他一些文物为证据,言之确凿地说,建立于公元前130年左右的楼兰国,到了公元前80年,由于时时受到匈奴的威胁,因此动了迁移的念头。终于有一天,楼兰国君主接受了汉昭帝刘弗陵的劝说,举国南迁,从此便迅速消失了。
不过,南迁之说并不能令人十分信服。有人就认为,既然说楼兰国是举国南迁了,那么为什么至今仍找不到南迁的证据,在楼兰遗址以南的任何地方都没有发现标志楼兰族曾经存在的痕迹。显然,这种说法尚存在不少漏洞。
另一些人则认为,是丝绸之路的改造使得曾经盛极一时的古楼兰逐渐衰败,最终导致湮没。然而,持改造之说的学者同样也找不出楼兰古国在“改造”以后的去向。
目前,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是“缺水说”,那是水源的枯竭才使得楼兰古国最终在地球上消失。人们认为,在最初的日子里,楼兰地区水土肥沃,植被茂盛。后来,由于人类自己的破坏,森林慢慢不见了,气候也变得异常干燥,沙漠的进逼使得人类步步退缩。水源日益枯竭,最终断了流。楼兰人只好三三两两逃往他乡。大约在公元542年,最后一批楼兰人在一名叫鄯米的头人带领下,远走他乡,到伊吾一带落了户。从此以后,楼兰古城便成了风沙的天下,直至有一天被考古学家所发现。
关于楼兰古国的争论还在继续,不过争论归争论,人们从楼兰国的兴衰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这就是,为了人类自己以及子孙后代的繁荣,从现在起,就必须正视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严重后果,以实际行动来避免类似楼兰古城的悲剧重演。
『伍』 传说中的楼兰古城遗址在什么地方
楼兰古城遗迹抄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袭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楼兰古城现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接近正方形,边长约330米,整个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
楼兰古城遗址西北距库尔勒市350公里,西南距若羌县城330公里。几乎全部为流沙所掩埋。城墙用粘土与红柳条相间夯筑。
有古运河从西北至东南斜贯全城。运河东北有一座八角形的圆顶土坯佛塔。塔南的土台上,有一组高大的木构建筑遗迹,曾出土汉文、佉卢文文书及简牍、五铢钱、丝毛织品、生活用具等。
(5)遗址楼兰扩展阅读
楼兰城被誉为雅丹中的“庞贝城”的楼兰故城,位于罗布泊的西岸。西汉时的楼兰既指楼兰国,也是一个城市名称,而东汉时的楼兰则指的是楼兰城,楼兰城废弃于前凉末。
楼兰城平面略呈方形,城墙按复原线计算,东城墙长约333.5米,南城墙长约319米,西和北城墙长约327米,面积约为108240平方米。
城墙系用粘土与红柳枝或芦苇间筑。东、西城墙设有瓮城,南、北城墙有城门。楼兰城构造具有浓厚的中原色彩,它是汉通西域的咽喉之地。
『陆』 古楼兰遗址之谜
从2世纪前的繁华,至玄奘眼里的空城,再到如今的楼兰热,有关楼兰的一切似乎都是难以破解的谜。在“新西游记”采访团的行程安排中,楼兰是第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在人迹罕至的荒漠上赶了四天路之后,记者终于见到了这笼罩在迷雾当中的楼兰古城。
古楼兰兴衰
楼兰古城建于何年,何时形成楼兰王国就目前现有史料没有记载,但在罗布泊周边及楼兰城边地发现有史前石器,如石斧、石锄、石铲、石刀、石矛、石镞、玉斧、玉铲、玉刀、玉佩等。这说明在史前时期罗布泊洼地与周围就有人类活动,而且很明显在阿尔金山、昆仑山有石城遗址。罗布泊及周边所发现新石器居多,距今有6000年左右。
西汉时,楼兰是西北地区36个城邦国之一,《史记》等当中载:楼兰“有城郭,临盐泽”,人口14000余,圣兵2900多人。当时,古楼兰是古丝绸路上西出阳关的第一站,当年在这条交通线上是“使者相望于道”,交通繁忙,城市经济繁荣。西汉末年朝廷动乱,匈奴乘虚而入,与地方统治者相互勾结,致使西域交通断绝,河西一带《后汉书·西域传》曰:“城门昼闭。”自王莽篡位到东汉,西域交通三通三绝,最后趋向稳定得到发展。《后汉书·西域传》曰:“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胡商贩客,日款塞下。”到曹魏,丝绸之路出玉门关到西域,楼兰又重新开始繁荣起来。
奇怪的是,声名赫赫的楼兰王国在繁荣兴旺了五六百年以后,却从4世纪之后,史不记载,传不列名,突然销声匿迹了。到了7世纪,唐玄奘从天竺西游归来,看到楼兰国“城廓岿然,人烟断绝”,玄奘眼里的楼兰,成了一座空城。
楼兰再次引起世人关注,是在上世纪初,一个瑞典人的探险经历。1900年3月28日,瑞典人斯文·赫定在向导艾尔迪克的带领下进入罗布泊西部探测。在穿越一处沙漠时发现他们的铁铲丢在了昨晚的宿营地中,艾尔迪克便回头去找,他不仅带回了铁铲还带回了几件木雕残片,看到残片,斯文·赫定非常激动,便雇用民工大肆挖掘。楼兰古城重见天日,斯文·赫定将其称之为“东方庞贝城”。
斯文·赫定的到来,招致了楼兰古城被更多人的挖掘,随后出土的大量文物,震惊了世界,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个楼兰学。
漫漫楼兰路
1000多年后的今天,全国晚报联盟组织的采访团向楼兰进发了。进入罗布泊有多条路,给采访团做向导的是号称“罗布泊三杰”当中的“二杰”彭戈侠和刘和平(另一人为在罗布泊遇难的余纯顺),我们是从吐鲁番向南翻越库鲁克塔格山,进入罗布泊地区。10月8日晚宿营在坎尔,9日翻过库鲁克塔格,10日继续赶路,尽管有两位大侠引路,我们还是走错了方向,为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往返走了80多公里,记者所乘坐的20号车“赤脚大仙”的左钢板断了两根,修车花了约三个小时,为了保证安全,全体车队都在岔路口等着。车行到原定的2号营地龙城雅丹群时,已是11日凌晨三时左右,在征求了全体团员的意见后,车队继续赶路,目的地就是冲击楼兰古城的18公里处,谁也没有想到,从龙城到18公里处的40多公里路,竟然走了3个多小时,到18公里处时,已是早上的7时,风大沙大,帐篷几乎难以搭建,很多人干脆就挤在车上,等到8时30分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脑袋时,风沙更大了,茫茫荒原上什么都看不见。事后谈起这次赶夜路,彭戈侠仍心有余悸,老彭告诉记者:“虽然到楼兰去了近10次,但我当时仍紧张的一直浑身冒汗,没有任何有特点的参照物,我完全是凭记忆在走。”
早饭是在风沙的呼啸声中吃的,饭里都是沙子,不能细嚼,只能囫囵吞下。因为风沙太大,采访团临时改变行程,先返回楼兰保护站,进罗布泊。在坚硬的盐壳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钻进了保护站的地窝子,乍从风沙满地的荒野进到温暖的地窝子,大家的感觉犹如到了天堂。那天的午饭,是在野外第一次吃到没有沙子的饭食。12日,天气晴好,车队继续向18公里处进发,车经过昨晨的宿营地,记者才发现,那是无限广漠的小雅丹当中极微小的一片。
过了18公里处,雅丹越来越高,所谓的路就是在雅丹当中穿行。沙坑越来越深,沙土越来越厚,开始有车陷进去了,为了减轻重量,每个车上的人都下来步行,当天,拉断了五六根钢丝绳,乌鲁木齐晚报的著名摄影记者李学亮的眼眉处被拉断的钢丝扫了一下,差点就伤到眼睛。
在距离楼兰古城约6公里的地方,接连有三辆车都陷进了沙坑,而楼兰的佛塔已经在望,记者和10多位团员决定步行前往。
6时30分左右,我们来到了楼兰城下,高高的佛塔就在眼前。但车队却依旧在沙坑里爬行,等到夜色渐浓、气温骤降到摄氏零下时,车队还没有过来,我们从避风的地窝子里钻出来,爬上古城外一座高大的红柳包,随后赶到的团长杨大鸣焦急万分,不停地用对讲机和车队联络,但在如谜团阵一般的雅丹群里,车队还是走错了方向,一直走到了古城的西北方向,而我们所在的位置是在古城的南门。对讲机没电了,只有点火了。红柳包上都是干枯的红柳,正好用来点火发信号。火点起来了,远处的车队终于发现了火光,但近在咫尺,车队仍是走了两个多小时,等所有人马都聚齐时,已是晚上10时30分左右。
蜷缩在帐篷里,冷得人无论如何都睡不着,听着沙子刷刷地吹打着帐篷,心里直感叹,古楼兰人是如何在此生活繁衍的呢?玄奘当年在此是怎样借宿回国的呀?楼兰的夜晚,可真冷。
亲近古楼兰
第二天早上,风沙停了,不等太阳出来,大家都从帐篷里、车上钻出来,顾不得收拾,就在楼兰保护站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钻过铁栏杆,走进了楼兰古城。
尽管前一天下午在夕阳的陪伴下,先领略了一番楼兰的神秘与美丽,但早晨的楼兰,却又是完全不同的模样。
楼兰古城淹没在茫茫雅丹群中,太阳从地平线上探出身来,给周围雅丹的顶部戴上了橘红色的顶子,神秘的楼兰佛塔也不例外。摄影记者纷纷抢占有利地形,等待光线最爽的一刻。
经历了千年风沙侵蚀的佛塔,是楼兰古城最高的建筑,也是最漂亮的一座“雅丹”,它静静地端坐在古城东边偏北的地方,俯视着我们这群朝圣者。在它的西北面,有保护者用木板和粗大的树干在支撑着。在它西边约300多米的地方,是可能充当过官衙的三间房,当年,斯文·赫定在这些墙壁下,曾挖掘出大量文物。眼前的三间房,徒剩四座高大的土坯墙,中间面积稍大,有15平方米左右,两边房子较小,约有10平方米,在房前的地面上,散落着一大堆木桩,上面有明显的铆眼,一根最长的方形木桩足有4米多长。从三间房再往西,就是几所民房的遗迹,房子的规模依然清晰可见,原先砌墙用的胡杨木板、红柳枝依然挺立在沙土中,地上,是盖房用的芦苇或细红柳枝,1000多年过去了,她们依旧完整的保存下来。所有的建筑都建在高台上,在低洼处,到处散落着或黑或红的陶片,陶片有些粗糙,这么多的陶片,似乎在告诉我们当年楼兰古城的繁华与辉煌。在民房的北边,有两座类似雅丹高约3米的土堆,保护站的工作人员说,这是古城墙的遗址。
躲避着摄影记者的镜头和脚下的文物,记者漫步在楼兰古城里,1901年斯文·赫定和1906年斯坦因,先后在此挖掘出土了木雕像(佛像)和佛像座,雕有莲花与其他种类花纹的装饰及造型,还挖掘到许多精制白羊毛织品。最为重要的是挖到汉文和佉卢文(公元前四五世纪流传于北印度的一种文字)木简和纸文书。
这看似荒凉的地方,却是勃勃生机最好的证据。
古楼兰之谜
在楼兰遗址上,曾出土了大量的汉、晋、唐等朝代的书简钱币等物,还出土了许多男女木乃伊,其中的一具女性木乃伊,被成功复原,世人称之为“楼兰美女”。经检测,这具女木乃伊距今已有3800多年,死亡时年龄约40岁,身高约1.55米。透过木乃伊,仍可以找出死者生前典型的美女特征:大眼睛、低颧骨……
专家后来认定,她有欧罗巴人的血统。随行的旅游专家毕亚丁说,这位远古的楼兰女性,年龄已有40多岁,不能称为美女。
在所有有关楼兰古城的谜团当中,争论最多,最引人关注的是楼兰古城消失之谜。
楼兰消失的原因有战争说、气候变迁说、冰川说、沙漠风暴说等多种。
中国科学院罗布泊科学钻探科学考察队在对楼兰古城实地考察后发现,它的消失与气候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悉,3000年前,罗布泊湖水面积曾达12000平方公里,古孔雀河水源充足,楼兰一方面为了靠近水源依水建城,一方面又害怕洪水侵扰,所以他们选择了有孔雀河支流穿过的高地。
科学家测量后发现,这块高地比现在干涸的罗布泊湖底高出近30米,比现在的孔雀河流域也高出十几米。
据科考队专家介绍,随着气候的变化,罗布泊的逐步退缩,河流和罗布泊之间入湖的高差加大,河水的流速加快,河流下切,下切的过程则使高地越来越高。专家解释说,随着高地的抬升,人们取水开始变得困难,穿城而过的古孔雀河支流也渐渐干涸,最终古孔雀河改道而行,罗布泊湖水大量萎缩,人们离最近的水源也要走好几公里,科学家表示,在这种环境下,社会体系已经相当脆弱,经受不起任何例如灾害、战争,经济衰退等大的人文自然波动。
专家因此认为楼兰古城的消亡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可以说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而其他的诸如战争、(丝绸之路)改道和其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则只是楼兰古城消失一个次要的原因。
最近有学者运用空间遥感技术,通过对大量图像的判译,从环境地质学角度分析研究了楼兰地区古河道的变迁,认为楼兰古城衰亡的真正原因是由于古城所在地古孔雀河上游先后出现过两处滑坡崩塌,造成堵江,形成堰塞湖,从而切断了楼兰古城的供水源。古孔雀河是当时流经楼兰地区的惟一河流,也是楼兰古城惟一的淡水源,楼兰终因断水而被遗弃乃至消亡。
还有人提出,楼兰古城的消亡是因为人类不尊重自然导致的。比如乱砍乱伐胡杨,致使生态恶化,无法居住。这个观点的证据之一就是当时此地盛行的木葬。在楼兰古城附近,曾发现了神秘莫测的太阳墓。这种墓葬外表奇特,围绕墓穴深埋着一层又一层由细到粗的圆木,圈外又呈放射状埋放着一行行圆木,就像太阳的光芒,正是因为这种墓葬外表酷似太阳,被称为太阳墓,已发现的七座墓葬中,最多的一座竟然用了一万多棵圆木。
还有人认为,是洪水毁灭了这座地处交通要道上的古城等等。
从目前的状况看,这种争论还将持续下去,楼兰的神秘也许将永远无法揭开
『柒』 楼兰遗址有哪些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
推荐以下五A级景区及景点:
北京:故宫博物院、天坛公园、颐和园、八达岭长城。
天津: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区(津门故里)、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
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
山西:大同市云冈石窟、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辽宁:沈阳市植物园、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海洋极地馆。
吉林:长春市伪满皇宫博物院、长白山景区。
黑龙江: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
上海: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野生动物园。
江苏: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三国水浒景区、苏州市拙政园、苏州市周庄古镇景区。
浙江: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温州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安徽:黄山市黄山风景区、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
福建: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江西:九江市庐山风景旅游区、吉安市井冈山风景旅游区。
山东:烟台市蓬莱阁旅游区、济宁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泰安市泰山景区。
河南: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
湖南:衡阳市南岳衡山旅游区、张家界武陵源旅游区。
湖北:武汉市黄鹤楼公园、宜昌市三峡大坝旅游区。
广东:广州市长隆旅游度假区、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
广西:桂林市漓江景区、桂林市乐满地度假世界。
海南:三亚市南山文化旅游区、三亚市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
重庆:重庆大足石刻景区、重庆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
四川: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乐山市峨眉山景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
贵州:安顺市黄果树大瀑布景区、安顺市龙宫景区。
云南:昆明市石林风景区、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
陕西:西安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市华清池景区、延安市黄帝陵景区。
甘肃:嘉峪关市嘉峪关文物景区、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宁夏:石嘴山市沙湖旅游景区、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吐鲁番市葡萄沟风景区、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
希望能帮上你!
『捌』 楼兰遗迹在哪里
楼兰曾经是一个创造过灿烂文明的古国,但唐朝以后,楼兰古国却完全消失了?现在的楼兰遗迹专位于塔属里木盆地的东端,现已干涸的罗布泊西侧,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20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对楼兰遗迹进行了多次考察,发现了一座边长大约330米,呈不规则正方形的城墙遗址,出土了一些文物?在城周围的坟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丝织品?钱币?金银珠宝?漆器?玉器和玻璃制品,还有源自西方的绘画?雕刻艺术品,而城东的一座残垣高达10米的佛塔,可能是至今尚存的我国最早的宗教建筑?这些说明,楼兰曾是古代东方和西方经济文化荟萃之地,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繁华商埠?
『玖』 楼兰遗址的消失原因
罗布泊曾经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湖面达平方公里,上个世纪初仍达500平方公里,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但至1972年,却最终干涸。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曾经水丰鱼肥的罗布泊变成茫茫沙漠?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年丝绸之路的要冲——楼兰古城变成了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这一直是个科学之谜。
最近,中科院罗布泊环境钻探科学考察队对罗布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环境科学考察。考察队认为:据初步推断,随着青藏高原在距今7到8万年前的快速隆升,罗布泊由南向北迁移,干旱化逐步加剧,最后导致整个湖泊干涸。这样的一个解释显然并不能让人满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周昆叔教授则认为,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很复杂。这里面既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地域性的问题,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还有人为方面的因素。 全球气候旱化是大背景大约万年前,地球环境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即由末次冰期的干冷环境演变成冰期后时期的湿润环境,借此契机,人类文化也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而一万年之后,地质环境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性变化,距今约10000年至8000年为升温期,距今约8000年至3000年为高温期(气候适宜期),距今3000年至今为降温期。这三大环境格局变化为地质、生物、化学与物理的古环境研究所证实,只是在三阶段划分的时间上,由于方法、地点或研究对象的不同而略有出入。这种环境气候的变化规划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与方式。
以楼兰为例,新石器时代人类便涉足这里,青铜器时代这里人口繁盛,这时恰值高温期,罗布泊湖面广阔,环境适宜。但此后进入降温区后,水土环境变差,河水减少,湖泊缩减,沙漠扩大。在距今约2000年左右旱化加剧,这表现在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冰进发生,黄土堆积,湖沼消亡,海退发生。
楼兰古城的消亡大约在公元前后至四世纪(中原的汉朝到北魏时期),这时正是旱化加剧的时期。其实,在这一旱化过程中,不仅是楼兰古城消亡,而且由于沙漠扩大,先后发生尼雅、喀拉墩、米兰城、尼壤城、可汗城、统万城等的消亡。
楼兰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国北方,甚至是世界气候出现旱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空间,只是由于楼兰处在干旱内陆,这里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更显著罢了。 除了全球气候的变化之外,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地域性中最重要的原因。在距今7到8万年前,青藏高原快速隆升。这种隆起对中国西北部的气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罗布泊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东亚西北内陆,每年,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几乎都很少到达这里。
当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时,整个东亚西部都开始出现了干旱和沙漠化、戈壁化趋势。在这期间,罗布泊开始从南向北推移。在距今7万年左右的时候,湖面急剧下降到最后接近湖底。因湖底地形的高低不平,原先巨大统一的古罗布泊分解成现在的台特玛湖、喀拉和顺湖和北面较大的罗布泊。
在地域性因素中,还有一点必须值得注意,据说从近来的遥感资料判断,孔雀河上游曾发生了一次大的滑坡事件。这次滑坡整个堵塞了孔雀河的河流通道,致使罗布泊的来水被断。现在的问题是还不知道这次滑坡的具体时间,它是否发生在罗布泊干涸之前还有待于研究。 人类活动对罗布泊干涸的影响,在晚近期可以说越来越大。水源和树木是荒原上绿洲能够存活的关键。楼兰古城正建立在当时水系发达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这里曾有长势繁茂的胡杨树供其取材建设。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他们砍伐掉许多树木和芦苇,这无疑会对环境产生负作用。
在这期间,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5号小河墓地上密植的“男根树桩”说明,楼兰人当时已感到部落生存危机,只好祈求生殖崇拜来保佑其子孙繁衍下去。但他们大量砍伐本已稀少的树木,使当地已经恶化的环境雪上加霜。
罗布泊的最终干涸,则与我们解放后在塔里木河上游的过度开发有关。当年我们在塔里木河上游大量引水后,致使塔里木河河水入不敷出,下游出现断流。这一点从近年来的黄河断流就可以得到印证。罗布泊也由于没有来水补给,便开始迅速萎缩,终至最后消亡。 提起楼兰古城,人们都会想到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因为他在1901年首次对外宣布楼兰古城的存在。
1900年3月28日,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正在罗布沙漠中考察,他雇佣的驴工兼向导,维吾尔族农民艾尔迪克因丢失工具,在寻找的途中,偶然在罗布泊西北岸发现一片古代遗址,斯文·赫定听说后,马上随艾尔迪克来到了遗迹处,发现这片古代遗迹地面上,散布着美丽的木雕、织物、钱币。
因缺乏饮用水,斯文·赫定只好返回。经过一年的准备,在1901年3月3日,斯文·赫定专程来到这片遗迹,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发掘工作。经过整理分析,赫定根据出土文书中有楼兰字样,遂将此遗迹定为楼兰,这一重要发现震惊了世界,为斯文·赫定赢得了极大的荣誉。
随后英国人斯坦因、日本人橘瑞超等,都是沿着赫定的路线图找到楼兰遗址的,他们的发掘工作更彻底和细致,但同时也是破坏和掠夺性的。这些工作成了以后楼兰探险的重要地理依据。
尽管从戈壁和雅丹地貌中难以辨认楼兰城昔日的面目,但科学家从大量资料和考察中发现,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废弃了1500年的楼兰城曾经辉煌一时。据专家分析,楼兰遗迹已经有了1800年的历史,经历了风沙洗劫后,仅存残缺的胡杨木架和少量的芦苇墙。从房子的大小和建筑材料看,当时普通百姓的住房条件比较简陋,但遗迹中留下的大量做工精细的木制品和古钱币又提醒人们,楼兰城中也不乏富甲一方的人家。专家认为,楼兰城中已有了贫富分化,这些木制品同时又为我们展示了当时木工精湛的手艺和楼兰经济的繁荣。专家发现,像这样的民宅,留存下来的还有几十间,并集中在城西组成了居住区,而在城东又分别有行政和军事区,城市功能齐全而布局分明,城市规划和发展意识显而易见。
『拾』 古楼兰遗址在哪
楼兰古城地处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凹地中,四周被沙漠、雅丹劣地和坚硬的盐壳所包围,人迹罕至,环境异常的荒凉、凶险。然而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世纪楼兰就是西域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古楼兰国有人口14000余,士兵近3000,真可谓是一泱泱大国。古楼兰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扼东西交通的门户,是汉王朝进入西域的桥头堡。当年在这条交通线上是“使者相望于道”,交通繁忙,城市经济繁荣,楼兰古城有着极盛一时的历史和灿烂的绿洲文化。奇怪的是,声名显赫的楼兰王国在繁荣兴旺了五六百年以后,却史不记载,传不列名,突然销声匿迹了。7世纪时,唐玄戕取经归来,看到楼兰国“城廊岿然,人烟断绝”,其萧条之景,使人顿生沧海桑田之感慨!1900年3月斯文。赫定率队考察罗布泊,差些全军覆没,因而宣称这里是可怕的“死亡之海”!1980年5月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蒙难失踪,更给这座古城蒙上一层神秘可怖的面纱。近年上海的“独行侠”余纯顺历时8年在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后,倒毙罗布泊荒漠,又给蒌兰古城平添了几分凄凉和悲壮。楼兰古城究竟是怎样消失的?楼兰遗址究竟在哪里?楼兰的自然环境究竟有多恶劣?楼兰有些什么文化遗存?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外考古学家和科学家关注的问题。楼兰也是中外探险爱好者憧憬向往的神秘之地。
楼兰古城是由于自然和人为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导致河流改道,风沙侵袭,被掩埋于大漠中的。本世纪初,因为斯文。赫定的维吾尔族向导艾尔得克为找回丢失的锄头,于无意中让斯文。赫定发现了楼兰古城,从而引起世人极大的关注,世界各国的考古家、探险者蜂涌而至,他们在楼兰古城地区发掘的文物其价值之大震惊世界,其数量之丰难以数计。除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玉斧、石刀、石箭簇外,还有汉简、汉文书、丝织品、木器、陶器、铜器、玻璃制品、古钱币等等。其中以晋代手抄《战国策》和汉锦最为珍贵。还发现了著名的“李柏文书”,并据该文书又发现了附近的“海头”故城,并发表了一些专著。1927年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也到楼兰发掘考察,出土了大量文物,发表了专著《罗布淖尔考古记》。中外学者盛赞楼兰是一个埋藏在“沙漠中的宝地”,是历史遗落下来的“博物馆”、“东方的庞贝城”,解放后,我国组建过多批现代化的考察队伍真诚楼兰考察,现清楚查明,楼兰古位于东经80度55分12秒,北续40度30分57秒与附近城镇的直线距离为西北距库尔勒市344千米,西南距若羌县城330千米,古城占地12万平方米,略成正方形,边长约330米,用泥土、芦苇、树枝相间修筑的城墙仍依稀可辨。一条大致西北——东南走向的古河道斜贯城中,将古城分成东北、西南两区。东北区仅存佛塔及其附近建筑,佛塔残高10。4米,系用土坯、糯米浆、柳条砌筑,是全城最高大的建筑物。西南区有当时的官署——三间房遗址与一些小院落。古城内,盖房用的胡杨木梁、檩、椽等木构件,比比皆是,其中不少还凿了眼,刻上了花纹,显示了相当的工艺水平。古城及其周围还有古烽燧、粮仓、古墓等遗址。在楼兰古墓沟还出土了3800年前的干尸——“楼兰美女”。楼兰古城内目前尚遗存陶片、毡片、古铜钱、古兵器、丝绸碎片等众多文物,只需你在地表稍事寻找和挖掘,你就可能成为一名“考古发现者”。
神秘的楼兰强烈刺激着国内外游人的探险欲望,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一股楼兰探险热潮,各国探险队纷至沓来,其中尢娄日本朋友热度最高。1998年春节数十名上海探险者踏着上海独行侠余纯顺的足迹来到楼兰,在东方“庞贝城”渡过了一个不平凡的新年,个个激动无比。
楼兰探险异常艰险,地表崛起的盐壳和错综复杂的风蚀“雅丹”地貌,极其艰队难行,越野车每小时平均只有前进二三千米,平均每两分钟汽车就得转三个急弯。罗布泊地区的地貌广达3500平方千米,是古城的一大天然屏障。这里天气冷热变化急剧,夏季午后气温上升至摄氏三四十度,燠热难耐,而凌晨气温又可下降到0度以下,奇寒无比。罗布泊地区年降水量仅1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可达3000多毫米,蒸发远超过降水二三百倍,奇旱无比。这里风沙肆虐,沙暴滚滚,堪称禁区。然而有险才有奇,神奇的罗布泊、险峻的雅丹龙城地貌以及各种沙漠奇景为楼兰探险倍增了许多新奇刺激,足令探险者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