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后传泾河龙王案
❶ 西游记后传里开始演泾河龙王冤案是怎么回事
你好。首先个人认为,五天出来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佛界、仙界和幽冥界三界不团结,引出专异心所致属。看了后传里面就知道,无天之前已经被佛祖封住,但是如今以普度众生为名号的佛祖竟然为了虚幻的天佛两界的友好而忽视以公正自命的光环,显然是不对的。再说得悬一点,就是异心导致佛祖的控制三界的力量削弱,黑暗一面的无天也得以借助这一股已经不光明的力量,有机会趁着各怀鬼胎的三界混乱而复出。所以泾河龙王之事是一个导火索,它是三界显示出不团结的征兆。大家看了玉帝在佛祖面前处理了冤案,处理了武德星君和渭河龙王,佛祖也让孙悟空不用朝见和参佛,可是佛祖用意何在估计大家都不清楚。想想古代帝王处理看不惯的大臣一般有两种,一是直接杀了,二是明着或者暗着贬谪外地,所以佛祖这一举动可收一箭三雕之效:眼不见心不烦、避免孙悟空再闹事、表面上显示佛祖的宽宏大量予以嘉奖。而玉帝肯定会斩了那两位,因为领导的面子都被他们丢光了,不仅没有掩饰下去,而且还被佛祖看了笑话。而秦广王也肯定会被罚面壁。
同时,这件事让仙佛们都佩服了孙悟空不畏强权勇争正义的秉性,使他日后顺理成章地成为领导反魔大业的领袖(唯子唯系,方解此厄)!
❷ 为什么西游记后传里说泾河龙王是被冤杀的,小说里明明是泾河泸忌那袁守城算出下雨的时间与点数,克扣雨
李世民言而无信没有救得泾河龙王,故称冤。
《西游记》第九回、第十回:
龙王见说,心惊胆战,毛骨悚然,急丢了门板,整衣伏礼,向先生跪下道:“先生休怪。前言戏之耳,岂知弄假成真,果然违犯天条,奈何?望先生救我一救!不然,我死也不放你。”守诚曰:“我救你不得,只是指条生路与你投生便了。”龙曰:“愿求指教。”先生曰:“你明日午时三刻,该赴人曹官魏征处听斩。你果要性命,须当急急去告当今唐太宗皇帝方好。那魏征是唐王驾下的丞相,若是讨他个人情,方保无事。”
——————————————————袁守城给龙王指了条出路
……
这泾河龙王也不回水府,只在空中,等到子时前后,收了云头,敛了雾角,径来皇宫门首。此时唐王正梦出宫门之外,步月花阴,忽然龙王变作人相,上前跪拜。口叫“陛下,救我,救我!”太宗云:“你是何人?朕当救你。”龙王云:“陛下是真龙,臣是业龙。臣因犯了天条,该陛下贤臣人曹官魏征处斩,故来拜求,望陛下救我一救!”太宗曰:“既是魏征处斩,朕可以救你。你放心前去。”龙王欢喜,叩谢而去。
———————————————————泾河龙王拜求李世民就己一命,李世民满口答应。
……
君臣两个对弈此棋,正下到午时三刻,一盘残局未终,魏征忽然踏伏在案边,鼾鼾盹睡。太宗笑曰:“贤卿真是匡扶社稷之心劳,创立江山之力倦,所以不觉盹睡。”太宗任他睡着,更不呼唤。不多时,魏征醒来,俯伏在地道:“臣该万死,臣该万死!却才晕困,不知所为,望陛下赦臣慢君之罪。”太宗道:“卿有何慢罪?且起来,拂退残棋,与卿从新更着。”魏征谢了恩,却才拈子在手,只听得朝门外大呼小叫。原来是秦叔宝、徐茂功等,将着一个血淋的龙头,掷在帝前,启奏道:“陛下,海浅河枯曾有见,这般异事却无闻。”太宗与魏征起身道:“此物何来?”叔宝、茂功道:“千步廊南,十字街头,云端里落下这颗龙头,微臣不敢不奏。”唐王惊问魏征:“此是何说?”魏征转身叩头道:“是臣才一梦斩的。”唐王闻言,大惊道:“贤卿盹睡之时,又不曾见动身动手,又无刀剑,如何却斩此龙?”魏征奏道:“主公,臣的身在君前,梦离陛下——
身在君前对残局,合眼朦胧;梦离陛下乘瑞云,出神抖擞。那条龙,在剐龙台上,被天兵将绑缚其中。是臣道:‘你犯天条,合当死罪。我奉天命,斩汝残生。’龙闻哀苦,臣抖精神。龙闻哀苦,伏爪收鳞甘受死;臣抖精神,撩衣进步举霜锋。傣带一声刀过处,龙头因此落虚空。”
——————————————————李世民虽然借以下棋之名留下魏征,但是魏征梦斩龙王。
……
当夜二更时分,只听得宫门外有号泣之声,太宗愈加惊恐。正朦胧睡间,又见那泾河龙王,手提着一颗血淋淋的首级,高叫:“唐太宗,还我命来,还我命来!你昨夜满口许诺救我,怎么天明时反宣人曹官来斩我?你出来,你出来!我与你到阎君处折辨折辨!”他扯住太宗,再三嚷闹不放,太宗箝口难言,只挣得汗流遍体。正在那难分难解之时,只见正南上香云缭绕,彩雾飘飘,有一个女真人上前,将杨柳枝用手一摆,那没头的龙,悲悲啼啼,径往西北而去。原来这是观音菩萨,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此住长安城都土地庙里,夜闻鬼泣神号,特来喝退业龙,救脱皇帝。那龙径到阴司地狱具告不题。
————————————————————————泾河龙王身死,怪李世民不守承诺,不救自己。
……
太宗行到那边,只见他跪拜路旁,口称:“陛下,赦臣失误远迎之罪!”太宗问曰:“你是何人?因甚事前来接拜?”那人道:“微臣半月前,在森罗殿上,见泾河鬼龙告陛下许救反诛之故,第一殿秦广大王即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臣已知之,故来此间候接,不期今日来迟,望乞恕罪恕罪。”太宗道:“你姓甚名谁?是何官职?”那人道:“微臣存日,在阳曹侍先君驾前,为兹州令,后拜礼部侍郎,姓崔名吧。
今在阴司,得受酆都掌案判官。”太宗大喜,近前来御手忙搀道:“先生远劳。朕驾前魏征有书一封,正寄与先生,却好相遇。”判官谢恩,问书在何处。太宗即向袖中取出递与崔吧。吧拜接了,拆封而看。其书曰:
辱爱弟魏征,顿首书拜大都案契兄崔老先生台下:忆昔交游,音容如在。倏尔数载,不闻清教。常只是遇节令设蔬品奉祭,未卜享否?又承不弃,梦中临示,始知我兄长大人高迁。奈何阴阳两隔,天各一方,不能面觌。今因我太宗文皇帝倏然而故,料是对案三曹,必然得与兄长相会。万祈俯念生日交情,方便一二,放我陛下回阳,殊为爱也。容再修谢。不尽。
那判官看了书,满心欢喜道:“魏人曹前日梦斩老龙一事,臣已早知,甚是夸奖不尽。又蒙他早晚看顾臣的子孙,今日既有书来,陛下宽心,微臣管送陛下还阳,重登玉阙。”太宗称谢了。
……
————————————————————————————龙王告到地府,但是魏征与判官有旧,李世民没事而魂回人间,且反而多了阳寿。
所以说泾河龙王冤死,主要是指李世民言而无信,致使龙王身死,而李世民最后并没有收到什么惩罚,于是称泾河龙王冤死。
❸ 西游记后传泾河龙王那段和原著不同,
《西游记后传》用现在话说就是一部《西游记》同人作品。借《西游记》人物演绎新故事。《西游记》原著中泾河龙王和袁守城打赌,为赌气擅自改了降雨雨量、时间,触犯天条,最后被魏征斩了。而《西游记后传》中将泾河龙王改为渭河龙王,然后栽赃嫁祸泾河龙王。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水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县船张村相汇。所以有成语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泾渭不分比喻好坏不分,是非不明。
❹ 西游记后传中,泾河龙王的扮演者是谁
西游记后传》用复现在话制说就是一部《西游记》同人作品。借《西游记》人物演绎新故事。《西游记》原著中泾河龙王和袁守城打赌,为赌气擅自改了降雨雨量、时间,触犯天条,最后被魏征斩了。而《西游记后传》中将泾河龙王改为渭河龙王,然后栽赃嫁祸泾河龙王。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水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县船张村相汇。所以有成语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泾渭不分比喻好坏不分,是非不明。
❺ 西游记后传泾河龙王被杀那段重复了几次
2次,你可以重温一下经典。虽然重复镜头有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