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遗址考古
❶ 鬼吹灯精绝古城的考古真相,究竟缘何被一夜废弃
精绝古城是一百年前令世界震惊的考古大发现,和它相关的也是考古界数一数二的无可替代的大人物。中国考古学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重要发现更是让中断已久的尼雅(精绝古城)遗址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谈精绝古城,我们不得不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谈,虽然当时整个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但那时的中国却是全世界探险家、地理学家、考古学家最向往的地方,中国也以古代文明的再发现而闻名于世——
在维语中,民丰县城所在的绿洲一带被称作“尼雅巴扎”,意即“尼雅河上的集市”,这个名称直到现在还有人使用。现在的尼雅遗址,如果一定要定位的话,南起北纬39°50′36″ ,东经82°43′57″,北至北纬38°02′30″ ,东经82°43′10″ ,沿尼雅河道南北方向带状展开。海拔1250米,后期的遗存有180平方公里,南北最长27公里,东西最宽处7公里,一般是三至五公里。新疆现在最小的县也有两三万平方公里,最大的县有十多万平方公里。所以遗存的面积只相当于今天当地的一个行政。
❷ 外国有哪些著名的考古学家
严文明 斐文中 梁思永 李 济 贾兰坡 夏 鼐 苏秉琦
俞伟超 李仰松 卫聚贤 陈文华 张光直 石璋如 张忠培
高去寻 郭沫若 汪宁生
具体简介可以去搜搜喽
斯坦因
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 1862—1943) 英国人。原籍匈牙利。早年在维也纳、莱比锡等大学 学习,后游学牛津大学和伦敦 大学。1887年至英属印度,任拉 合尔东方学院校长、加尔各答大 学校长等职。在英国和印度政 府的支持下,先后进行三次中亚 探险。第一次中亚探险(1900- 1901)主要发掘和田地区和尼雅 的古代遗址,其旅行记为《沙埋 和田废址记》(Sand-buried Ru- ins of Khotan, London, 1903), 正式考古报告是《古代和田》 (Ancient Khotan,全二卷,1907)。第二次探险(1900— 1908)除重访和田和尼雅遗址外,还发掘古楼兰遗址,并深 入河西走廊,在敦煌附近长城沿线掘得大量汉简,又走访 莫高窟,拍摄洞窟壁画,并利用王道士的无知,廉价骗购 藏经洞出土敦煌写本二十四箱、绢画和丝织品等五箱。其 旅行记为《沙漠契丹度址记》(1912),其中有敦煌骗宝经 过的详细记录;其正式考古报告为《西域考古记》(1921), 至五卷。第三次探险(1913-1915)又重访和田、尼雅、楼 兰遗址,并再次到敦煌,从王道士手中获得五百七十余 件敦煌写本,还发掘黑城子和吐鲁番等地遗址,其正式考 古报告为《亚洲腹地考古记》(1928),全四卷。还著有《在 中亚的古道上》(1933),对二次探险做了简要的记述。 1930年,拟进行第四次中亚探险,被南京政府拒绝,其所 获少量文物,下落不明。三次中亚探险所获敦煌等地出土 文物和文献,主要入藏伦敦的英国博物馆、英国图书馆和 印度事务部图书馆,以及印度德里中亚古物博物馆(今在 新德里的印度国立博物馆)。藏品由各科专家编目、研究, 发表大量的研究成果。斯坦因本人除上述考古报告和旅行 记外,还编著有《千佛洞:中国西部边境敦煌石窟寺所获之 古代佛教绘画》(1921)一书。其论著全目见《东洋学报》第 33卷第1号。其生平事迹详见米尔斯基(Jeannette Mirsky)著《考古探险家斯坦因爵士传》(1977)。
❸ 清末四大考古发现的内容
堪称该时代中国4大考古发现的,非北京原人、殷墟甲骨、汉晋简牍、和敦煌藏经洞莫属。
北京人
1918年瑞典人安特生首先发现(周口店)龙骨山出产动物骨骼化石。1927年步达生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这一年是周口店遗址正式发掘的开始。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随后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在其率领下,发现大批石制品和人类用火痕迹,使北京人的文化遗存得到确认。
"北京人"第一个头骨的发现,结束了上一世纪发现的爪哇猿人是人还是猿的争论,确立了以北京和爪哇猿人为代表的猿人阶段在人类发展史中的地位。这是探索人类起源和发展的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在古人类学的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殷墟甲骨
关于甲骨文的发现最为流行的说法,是清末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于1899年发现的,他在买来的药材“龙骨”上发现隐约的契刻符号,并联想到很可能是一种已经失传了的古文字。他去世后,刘鹗购买了其大部分甲骨,并于1903年,精选出1000多片,墨拓后编成《铁云藏龟》。之后,罗振玉和王国维的工作使甲骨文的研究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并受到国际关注。
由于新的甲骨多发现于河南安阳,1928年董作宾等人前往安阳小屯(殷墟)进行调查试掘,准备大规模地展开工作。这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重要标志。
殷墟甲骨文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其中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随着对殷墟的考古发掘不断深入,出土了大批遗物,包括珍贵的甲骨卜辞、青铜器、玉器、宝石器、陶器、骨角牙器等文物,为研究殷商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在“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李铁映说: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是我国近代学术史上一桩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在甲骨文研究和甲骨学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安阳殷墟发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殷墟科学发掘不仅推动了甲骨学研究的发展,还为今日考古学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学术界一批享誉世界的考古学家,就是在殷墟的磨炼中成长起来的……
甲骨文的发现为20世纪中国上古史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提了一千年。这对以往学术界的“东周以上无史”论和某些外国学者主张“中国文明只能上溯至公元前7、8世纪”的错误看法,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反驳…”
汉晋简牍
1901年,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在城内获取除大批汉魏和罗马古钱币、建筑木雕、中原丝织品外,还有大量魏晋木简。此后,在新疆罗布泊楼兰遗址、民丰尼雅遗址和甘肃、内蒙古汉代居延烽燧遗址中相继发现汉晋简牍,尤其以1930年发现1万枚居延汉简最为重要。
汉晋简牍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汉代开通西域和设立河西四郡的新史料,由于出土简牍保持着古人书写的原始状态,是未经后人辗转抄写改撰的第一手材料,因而至为宝贵。是研究中国秦汉、魏晋史的重要资料。
敦煌藏经洞
1900年,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并挖出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五万余件。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
虽经帝国主义探险家和本国腐败官僚的盗窃掠夺,藏经洞文物大量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其学术价值也受到了国际上的重视。
综上所述,北京人的发现奠定了直立人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提供了人类历史至少有50万年的令人信服的证据;殷墟甲骨文的发现改写了商代的历史;西北汉晋屯戍简牍档案以及居延汉简的发现,提供了汉代开通西域和设立河西四郡的新史料;敦煌藏经洞写经和古文书的发现,使敦煌学在国际学术界成为显学。(后三者还被王国维列入近代古文献的四大发现)(其实我知道此题本意就是让叙述这四大发现,可是谁叫他非要问“考古”四大发现,不问“文献”四大发现呢)
另外,1920年开始,安特生等人对仰韶遗址的发掘,推翻了中国无新石器时代的一般认识;1909年起,科兹洛夫等在黑水城发掘,催生了一门新的国际学科-西夏学;这些都是该时期重要的考古发现
❹ 我国有史以来全部重大的考古发现有哪些
1、北京周口店遗址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2、云南元谋人遗址
3、陕西蓝田人遗址
4、金牛山遗址及金牛山人
5、马坝人遗址
6、泥河湾旧石器时代遗址群
7、丁村遗址
8、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
9、玉蟾岩遗址
10、裴李岗遗址
11、贾湖遗址
12、兴隆洼遗址
13、大地湾遗址
14、仰韶遗址
15、半坡遗址
16、姜寨遗址
17、后冈遗址
18、庙底沟遗址
19、大汶口遗址
20、河姆渡遗址
21、大溪遗址
22、城头山遗址
23、屈家岭遗址
24、崧泽遗址
25、马家窑遗址
26、柳湾墓地
27、牛河梁遗址
28、城子崖遗址
29、良渚文化遗址群
30、石家河遗址群
31、陶寺遗址
32、王城岗遗址
33、齐家坪遗址
34、卡若遗址
35、石峡遗址
36、东湾仔北遗址
37、圆山遗址
38、二里头遗址
39、东下冯遗址
40、夏家店遗址
41、大甸子遗址和墓地
42、偃师商城
43、郑州商城遗址
44、盘龙城遗址
45、安阳殷墟遗址
46、吴城遗址
47、新干大墓
48、三星堆祭祀器物坑
49、周原遗址
50、丰镐遗址与墓地
51、琉璃河遗址
52、晋侯墓地
53、三门峡虢国墓地与上阳城遗址
54、晋国故城遗址
55、郑韩故城
56、燕下都遗址
57、曾侯乙墓
58、纪南城周围的墓葬群
59、中山王陵
60、铜绿山矿冶遗址
61、秦咸阳城及秦宫殿遗址
62、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63、睡虎地与龙岗秦墓
64、汉长安城遗址
65、居延汉代遗址与简牍
66、西汉帝陵与陵园遗址
67、烧沟汉墓
68、银雀山汉墓
69、满城汉墓
70、汉代楚王陵
71、马王堆汉墓
72、南越王墓
73、石寨山滇人墓地
74、汉魏洛阳城
75、楼兰故城遗址
76、尼雅遗址
77、邺城遗址
78、走马楼孙吴简牍
79、南京东晋——南朝帝王陵墓和大族家族墓地
80、集安高句丽王室与贵族墓葬
81、云岗石窟
82、龙门石窟
83、敦煌莫高窟
84、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
85、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
86、隋唐洛阳城遗址
87、隋代虞弘墓
88、唐代帝陵陪葬墓
89、法门寺塔基与地宫
90、阿斯塔那墓地
91、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
92、南唐二陵
93、白沙宋墓
94、辽陈国公主墓
95、龙泉青瓷窑址
96、耀州窑遗址
97、西夏王陵
98、古格故城遗址
99、元大都遗址
100、明定陵
❺ 考古界的最大发现
考古界的最大发现是阿尔迪的化石
阿尔迪是一个女性始祖地猿的石化骨骼。这个类人物种起源于440万年以前。阿尔迪最早于1994年在埃塞尔比亚发现,但是科学家花了15年来确认它的科学价值。它比南猿路西更为完整。她是一个更为原始的直立人类,高约120厘米。重100斤。
这个被认为最重要的化石标本是一具不完全的雌性动物骨架,主要包括带牙齿的头骨、手臂、手、骨盆、腿和脚。它物被科学家昵称为Ardi。
国际研究小组还发现了36个也许是别的“始祖地猿”的化石,其中有年幼的,有雄性也有雌性。
科学家说,“始祖地猿”化石骨架的某些特征和非常古老的类人猿相似,另一些则和后来更接近人类的类人猿相像。他们指出,Ardi比以前认为的最古老的人类祖先遗骸“露西”化石还要早一百万年。
❻ 世界有名的考古队都有哪几个成员有几个,分别是谁
世界有名的考古队 应该是大学的吧 不是很清楚
像我国就是 北大考回古答队 川大考古队 社科院考古队 之类的
外国不懂 可能也是大学吧 或者博物馆组织的考古队
成员怎么还固定的么 不可能啊 肯定是根据发掘的规模确定的人数啊
❼ 关于考古学的100个故事,急!
第一编 考古学概述
被掩埋的庞贝——现代考古学起源
文克尔曼的坚持——现代考古学定义
破译楔形文字——考古学简史
伍利的坚持——考古学原则
发现诺亚方舟——考古研究对象
阿拉伯的劳伦斯——遗迹研究
耶稣裹尸布——遗物
万年前的石斧——旧石器时代
奇怪的石头——新石器时代
饕餮铜尊——青铜器时代
仰韶文化遗址——考古学文化
殷墟层层探历史——考古学文化层
金石情缘李清照——中国古代考古
水下神殿——古雕像研究
科潘金字塔下的墓地——墓葬
佩特拉灭亡之谜——贝冢
古老的圣经泥版——楔形文字
普里阿摩斯财宝——文物
冰人奥兹——木乃伊
红色处女军——宝藏
陶碑证实赫梯文明——地层学原理
陶器整理——类型学作用
第二编 考古学方法
牧场主滥采废墟——发掘方法
惠勒发掘少女城堡——方格
埃及艳后的皇宫——水下考古
加迪夫巨人——文物鉴定
皮尔当人骗局——鉴定要求
博塔发掘尼尼微——记录
行伍中的画家——考古测绘
复活节岛上的秘密——碳一14年代测法
修道院里的福音经文——摄影记录
盗墓传家宝——洛阳铲
圣井中的祭品——潜水技术
皮亚奇神甫的奇妙手法——文物保护
消失的吾巴尔——遥感
神秘损坏的瓷器——室内整理
千载佳人现原貌——x射线
破译玛雅文字——文字释读
自家后院的宝藏——考古探测
考古少侠——拓片
第三编 考古学分支及相关学科
考古第一女性——田野考古学
纳斯卡高原上的巨画——航空考古学
高原奇观——考古天文学
尼罗河上的漫游——埃及学
波尼托村落的木梁——树轮年代学
打捞水底沉船——水下考古学
穿越两千年的完美音色——音乐考古学
史前的西斯廷教堂——美术考古学
刻着秘密的石头——铭刻学
解剖马王堆女尸——科技考古学
瓦罐中的圣经——宗教考古学
重现古老造纸术——纸草学
一枚独一无二的镍币——古钱学
水下居巢国——环境考古学
只属于女人的文字——古文字学
埃及艳后的签名——文物鉴定学
巨大的牙齿——古生物学
地质学之父——考古与地质学
头骨上的伤痕——动物学
千年莲藕忽化水——考古与植物学
第四编 中国考古发现
从牙齿到头骨——周口店遗址
丢失的头盖骨——北京猿人
变色的稻谷——河姆渡遗址
寻找南少林——南少林寺遗址
患病求医识龙骨——甲骨文
半个蚕茧——西阴村遗址
闪烁的蓝色火焰——马王堆遗址
千口棺材的墓地——楼兰
三尺青锋剑犹寒——越王勾践剑
孤奇怪异蜀文明——三星堆
斯坦因盗宝敦煌——莫高窟
地下的黑瓦人头——兵马俑
佛祖舍利现真身——法门寺
何处去寻古杭州——良渚遗址
熠熠中华第一龙——红山玉龙
牛河梁下积石冢——红山文化
不可靠近的海域——“南海一号”
精绝古城探迷踪——尼雅遗址
第五编 国外考古发现
从梦想走向现实——特洛伊古城
遍地黄金的古都——迈锡尼
消失的陆地——亚特兰蒂斯
印章背后的历史——迈诺斯文明
第一座女性发掘的古城——哥尔尼亚
捕蝶人密林探幽——吴哥古都
填补空白的探险——津巴布韦
矗立空中的花园——巴比伦古城
藏在高山上的废墟——马丘·比丘
玛雅文明的最后领地——科潘
阿拉伯禁地——佩特拉
偷偷发掘的秘境——亚述王宫
无所事事的发现——苏美尔
伍利推算历史——吾珥古城
刻在石柱上的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安纳托利亚高地上的废墟——赫梯人
死人之丘——摩亨佐·达罗城遗址
痴迷绘画的德农——古埃及
城墙倒塌之谜——耶利哥城
永不熄灭的灯火——古墓长明灯
千年前的血腥屠杀——丹漠洞遗址
最后一次发掘出的奇迹——图坦卡门陵墓
❽ 尼雅有哪些方面让探险家禁不住冲动
人文景观
据考古资料介绍,最早将尼雅发掘并命名的是英国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他跟斯文赫定等西方探险家一样,在西方当时流行的考古探险热潮推动下,开始其中亚考古探险的旅程。1901年1月他找到了尼雅,并将此遗址命名为“NIYASITE”(即尼雅遗址)。这个发现,在当时的中外探险考古学术界引起了轰动。解放后我国考古单位单独考察或与日本考古学术界联合进行考察近十次,当数1995年10月的中日联合考古行动收获最大,被誉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其中“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质地和色彩极为罕见。此次考古发现震惊了中外考古学术界。
目前尼雅遗址的沙丘中或冲积台地上分散着数十处房屋、庭院和佛塔遗址,各处遗址均被沙丘隔开,每处房屋等遗址残存各种用途的房屋遗址数间至十数间,此外有墓葬区等。遗址所分布的形态呈椭圆形,以佛塔遗址为中心南北25公里,东西约5公里,基本上按尼雅古河道流向分布。由于遗址已完全沙漠化,不少学者认为环境恶化是精绝国消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后来的考古研究也有人提到战争,因为从发掘到的?卢文解读内容也可以支持此说,譬如,木简上反映“精绝国”王朝长期受到西南方向的强大部落“SUPIS”人的威胁和入侵,但导致精绝国灭绝的“SUPIS”人在历史上从无记载,让人们留下种种猜测和不解。
自然景观
尼雅遗址位于沙漠腹地,那里有成片成片连绵不断的枯死的胡杨林,地上到处是横七竖八的残干断枝。由南向北进入尼雅遗址,愈向北胡杨愈少,最后则为茫茫沙海所替代。
从民丰沿着尼雅河进入尼雅古遗址前,要经过尼雅村,尼雅村紧挨沙漠腹地,是一块沿着古河道伸延进塔克拉玛干的绿洲,目前已处于缺水的窘境,不知还能绿多久。据尼雅村小学校的一女教师称,她从县上轮派到该村小学任教两年,饮用水要自己从县城带,水就用大塑料桶装着,请大卡车捎进来。尼雅村民靠打井取水,现出水越来越少,变得越来越咸苦,难以食用。
尼雅村虽说苦旱,东西和北边是连绵起伏大沙包,但村前村后却长有一片粗壮茂盛的胡杨林,每年秋天胡杨金黄时节,遍体透黄的胡杨枝叶使这片小绿洲陡添了几分生气。穿过尼雅村不远有一处大麻扎,在一座沙山上安葬有一位据说是部落将军,被尊崇的圣人。
❾ 近年西域考古发现
英国探险家奥利尔•斯坦因和他在中国西部的考古探险活动,有较大的争议。他是回尼雅遗址答的发现者,也是敦煌藏经洞劫经的始作俑者,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但是,只要涉及新疆探险史,对斯坦因和他在中国西部的考古探险则不能避而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