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庙遗址
㈠ 安庆的古迹有哪些
天柱山、司空山 [安庆]、振风塔 [安庆]、迎江寺 [安庆]、三祖寺 [安庆回]、小孤山答 [安庆]、花亭湖 [安庆]、桐城文庙 [安庆]、小孤山 [安庆]……等等有很多很多
古城墙北段及西段旧址、古城墙遗址、皖口古城遗址、张四墩遗址、夫子城遗址、三城禅寺、圆照禅寺、宝善庵、关南清真寺、天主教堂及神甫楼旧址、基督教圣诞堂及教堂小楼旧址、圣教主座堂旧址、天主教同仁医院旧址、中华圣公会天恩堂、大清万寿宫及安徽劝业场(安徽省国民政 府)旧址、两江总督府(太平天国翼王府)遗址、明状元府读书堂旧址、太平天国英王府旧址及壁画、太平天国枞阳会议旧址、太平天国古城墙战壕遗址、集贤关及烈士陵旧址、大清安庆内军械所遗址、
迎江楼旧址……长江外滩公园、长风沙碑园、黄镇纪念馆、狮子山公园……
㈡ 汲冢遗址的汲城简介
汲城历史
战国时期魏国所在地,魏安厘王国都所在地。秦灭六国将魏国灭除后国都废除。
如《风俗通义》“神怪”篇中“杯弓蛇影”的故事,就出自汲城: 『郴为汲令,以夏至日谒见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
后郴因事过至宣家,窥视问其变故。曰:“畏此蛇,蛇入腹中。”郴还听事,思维良久,顾视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史将铃下(铃下,侍卒一类的人。史将铃下,泛指官吏和侍从),徐扶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怿(喜欢,开心),由是瘳平。』
“杯弓蛇影”的故事本来是比喻疑神疑鬼、神经过敏,自相惊扰的,但汲城村人却把它视为汲城村人豪侠仗义、为他人着想的品格。
而汲城村的王德学、陈凤鸣等人,更是念念不忘村里至今仍存的淳朴民风。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祖训,王德学、陈凤鸣、张清文、王守典、杜金宇等人,才拿着自己的钱毫无怨言地张罗着保护、利用村里文化资源。在尽力保护村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该村人还常常提到至今仍存的“乡规民约”和历史上为人称道的“两个好官”。
中国乡约出自汲城
《吕氏乡约》,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乡约,也称为蓝田乡约。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陕西的吕大钧兄弟,在本乡蓝田实行乡约,内容涉及日常生活各方面,要求乡人互相帮助,互相劝善戒恶,目的是为了使风俗淳厚。为了让这些办法易于实行,并且能够持久,还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推举约正主持其事,大家轮流担任值月。定期聚会,记录并赏罚善行恶行。这是民间发起的自治,由乡民自愿参与,来者亦不拒,去者不追。
但这样的“乡约”,其根源就在周穆王汲城。它是由姜太公家教延伸而成的。
姜太公年轻时就在汲城住,他在这里时,家教很严格,‘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借人以牛还人马’成为姜太公家教的重要内容。
姜太公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谋略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不但重视民众教育,而且对其子女后代要求极为严厉,他十几岁就居住在汲城,并在汲城养儿育女。后来成为亚圣的吕?和成为圣母的邑姜都是在汲城抚养成人,而姜太公的家教则在汲城世代相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汲城人。
崔瑗到汲县当县令时,把姜太公家教整理后写成条幅挂在耳室的右侧,后人称为“座右铭”。崔瑗还把家教引申了“给别人做事别记住了”、“别人给自己做事别忘记了”等,并把它作为为官之道。
他的后人把这个“座右铭”夸大到2000多字,内容扩展到方方面面,从修身养性、宗教信仰,到为官经商、为人处世。
到后来吕大防把姜太公家教、崔瑗座右铭刻成碑文,引用到自己的家训上。
吕大防,字微仲,京兆蓝田人,生于宋仁宗天圣五年,宋仁宗皇?初(公元1049年)举进士第,调冯翎主簿,历监察御史里行。英宗时,首言纪纲赏罚未厌四方之望,议濮王称考,是顾私恩,违公议,章累十数上。元丰初,知永兴军。神宗议彗星求言,大防陈三说九宜,累数千言。元?初(公元1086年)封汲郡公,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与范纯仁同心辅政。后为章纯等所构,贬死。大防著有文录二十卷,文录掇遗一卷,《文献通考》并传于世。
很可能是兄弟四人在看到太公家教后,都曾参加意见,补充修改,然后实行的人是吕大防。
但有学者认为,真正推行并保护乡约的,是吕大防的二哥吕大钧。吕大钧二十八岁中进士,曾知绵州巴西县,后来辞官回乡奉养父亲。吕大钧为人质厚刚正,重视礼义,没有什么政绩可言,过人之处是在礼学上能够行其所知,在当时备受士人推崇。吕大钧作《乡约》,是为了感化乡里。
《宋史》之《吕大防传》说,大防“与大忠及弟大临同居,相切磋论道考礼,官昏丧祭一本于古,关中言礼学者推吕氏。尝为乡约,曰‘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有善则书于籍,有过若违约者亦书之,三犯而行罚,不悛者绝之’。”
“汉代的崔瑗在汲城重修太公庙并设坛祭祖,当时的汲城人陈全科老先生把姜太公家教整理成册放入庙内供世人学习。吕大防去太公泉祭祖,路经汲城拜访太公庙,在庙内把太公家教抄录后刻碑立于长安,后传入韩国,如今仍为韩国对人格考核的标准。在汲城,太公家教更是深入人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尽管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转变,而太公家教一直作为人格准则而流传至今,民国十八年汲城还没有三圣会,以王德绍、王振东、王作栋为代表的三圣会员还制定村规民约并立碑告示。”王德学说。
为了让记者信服,王德学还专门领记者到一户农家。这户农家的大门外有一通碑,那就是他们所说的“三圣碑”。
“老辈人说,我们村自姜太公那时起,就很重视村民的自我约束,直到现在,我们村还保持着淳朴的民风,村子里多年几乎没有什么刑事案件发生。”王德学说。
“有关蓝田乡约的形成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姜太公的后裔在西安立四十八姓碑,立碑后,想到姜太公故里在卫辉,就又到卫辉立了同样的碑,当他们来到卫辉时,发现了汲城的太公家教,他们原样写了一份,后来还推荐给皇帝,这个碑还被传到了韩国,韩国现在的‘乡规民约’,每年要评的‘模范家庭’,都是从姜太公家教嫁接过去的。可以说,姜太公家教影响了中国千百年的淳朴民风。”王振中先生说,“姜太公家教产生之初的最大实用之处就在于,出了两个在历史上有影响的优秀人物:一个是他的女儿邑姜,一个是他的儿子吕?。吕?成为征战沙场的一员大将,而邑姜因为其贤惠温良美德,被当地老百姓誉为‘圣母’。”
汲城历史上的两个好官
汲城是一个自古重礼仪之地,除姜太公外,历史上有两个好官为百姓所称道。一位是东汉时期的崔瑗,另一位是西晋时期的王宏。
崔瑗(公元78—143年),字子玉,河北安平人,少孤却锐志好学;精通天文、历数和书法。
有关典籍记载:崔瑗是东汉著名学者崔?的中子,早孤,锐志好学,年四十余,始为郡吏,后因事触法被关东郡发于狱中。当时的狱管,精通《礼学》,每次提讯时,崔瑗都顺便请教一二。不久获释,为度辽将军邓遵所征召。但没多久,邓遵被诛,崔瑗因此被免职。之后车骑将军阎显征召崔瑗,当时阎太后垂帘听政,太过专权,先是令安帝废太子为济阴王,以北乡侯嗣,崔瑗知道这是不合法的,并认为阎显可能会因此招来祸害,想加以劝阻。哪知阎显日日沉醉,不得面见,便请陈禅代为转告,陈禅犹豫不敢说,没多久北乡侯死,是为顺帝阎显兄弟伏诛,崔瑗连坐被斥,于是辞归,从此不复州郡命。所以,当大将军梁商又征召崔瑗,崔瑗以疾恳辞。崔瑗是写文章的高手,尤其擅长写书札、箴文、铭文,所著共五十七篇,那些擅长写文章的人都自认为赶不上他。崔瑗喜欢读书人,喜好招待宾客,为客人摆设丰盛的宴席,准备各种美味菜肴,但不过问家里的生计。他平时只是粗茶淡饭而已。因此,家里没有什么积蓄,当时人很称赞他的清廉。
崔瑗一生真正有意义的,是在汲城做县令的日子,他在汲城做县令7年,因地制宜、量情施政,其中有三件事,值得称颂。一是带领百姓修筑了一道九里十三步长的城墙,目的在于更好地保境安民、抵御水患。该座城垣虽然经历了近两千年的风雨剥蚀,至今仍有几百米长、四五米高的残存可以凭吊,重修东门城楼时的碑文“蓬海映辉”也被村民珍藏着,可随时供人观瞻。二是为了以勋德教化民众并尊祖明志,曾积极动员县民,在县城东门北侧建了太公庙一座。姜太公不仅是汲人,也是一位能使“少者坚、老者奋”、终有大成的人。以太公的形象昭示后人,无疑是一个十分明智的举措。该庙经历了四百余年,直到北魏《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眼里尚香火鼎盛。三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曾亲率百姓开垦稻田数百顷。按《后汉书·郡国志》里的记载计算,当时汲县所在的河内郡所辖共18个县,一县的平均户数为9000左右,人口约四万至五万。就是说,大多数农户都能种上几亩新田,吃
上新收获的大米。所以在崔县令离任时,百姓们无不对他的政绩交口“歌之”——“上天降神君,锡我慈仁父。临民布德泽,恩惠施以序。穿沟广灌溉,决渠作甘雨。”
西晋时期的王宏(公元?—284年),字正宗,是“建安七子”中王粲的后代。他在泰始初(265年)到汲城做官,当的是汲郡太守。当时在他管辖下的县级单位,除汲、共、获之外,尚有林县、修武和朝歌等共六个,人口也有三万七千户之多,但他却仍能“抚百姓如家”。按现代话来说,就是能经常走村串户或走家串巷。凡是事关百姓生产和生活的事情,如“耕桑树艺、屋宇阡陌,莫不躬自教示,曲尽事宜”,他都很精通。也就是说,他不但有一颗勤政爱民的心,而且还是个具有农林、建筑和交通等多方面知识的专家。王太守还是一个有气魄的人,《晋书》上说他在任五年之间,“勤恤百姓,导化有方,督劝开荒五千余顷而熟田(指原有的耕地)常课,顷亩不减”。按前面所提到的汲郡人口粗算,全郡每户所得新垦田平均应有十余亩,老百姓当然会有好日子过;而“熟田常课,顷亩不减”,保证了国家的税收,真可称得上是强国富民的大手笔了。碰巧不两年遇上了全国的大饥荒,“而宏郡界独无匮乏”,于是晋武帝司马炎发旨颁奖给宏“谷千斛”,并“布告天下,咸使闻知”;而由唐太宗李世民领衔撰写的《晋书》,也把王宏列入到了良吏传之中。
“崔瑗的政绩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张衡,张衡的成就有些也与崔瑗有关。”王德学说,“崔瑗和张衡不但是好友,而且同年出生,他们在很多领域都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张衡发明的浑天仪就是在崔瑗的协助下完成的,他们不但是爱民如子、勤耕桑艺的好官,同时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人师表。崔瑗在汲任县令的七年间,带领当地百姓开垦农田数千顷,在汲修城墙长九里十三步,宽五十余米,并挖有护城河宽三十米深五米。就在崔瑗准备修城之时,恰逢他的好友张衡从河北返乡路经汲城,和崔瑗久别重逢,彻夜长谈,并决定留汲参与修城,在张衡的协助下,汲城墙修建得雄伟壮观,在凹陷和凸出处修有数十处?望台即望将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后来近两千年的战乱防御起了极其重要的实战价值。”
㈢ 世界七大遗址是那几个
一、金字塔 是古代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埃及的吉札金字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埃及的大小金字塔,绝大多数都建筑于埃及第三到第六王朝。这些有4000多年历史的金字塔主要分布在首都开罗及尼罗河上游西岸吉萨等地。吉札金字塔左边属于卡夫拉王,右边属于库夫王,附近连着一座狮身人面像.主要建材为石灰岩,部分为花岗岩。
埃及共发现金字塔八十座,其中最壮观的一座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的吉札金字塔,全部都是由人工建成。古代埃及人如何把坎石块雕薹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内部的信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宫
二、宙斯是希腊众神之神,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时世上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部份奥运项目就曾经在此举行。遗址位于希腊西岸奥林比亚(Olympia)的古城中。
宙斯神殿 建于公元前470年,于公元前456年完工,由建筑师Libon设计,宙斯神像则由雕刻家Pheidias负责。神殿是以表面铺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顶则使用大理石兴建而成,神殿共由三十四条约高17米的科林斯式(Corinthian)支柱支撑着,神殿的面积达41.1米乘107.75米
三、法洛斯灯塔兴 其余六个奇观绝对是与别不同,因为它并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纯粹为人民实际生活而建,法洛斯灯塔的灯光在晚上照耀着整个亚历山卓港,保护着海上的船只,另外,它亦是当时世上最高的建筑物。
位置:在埃及(Egypt)的亚历山卓港(Alexandria)附近的法洛斯岛(island ofPharos)上。
在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死后不久,他的手下之一Ptolemy Soter 便称霸埃及,并建都于亚历山卓,有鉴于亚历山卓港附近的海道十分危险,Ptolemy Soter便下令由建筑师Sostratus及亚历山卓图书馆(Alexandria Library/Mouseion)合作兴建法洛斯灯塔,灯塔于公元前290年竣工。
四、与罗得斯岛巨像一样,考古学家至今都未能找到空中花园的遗迹,事实上,不少在自己著作中提到空中花园的古人也只是从别人口中听回来,并没有真的看过,到底空中花园是否纯粹传说呢?
空中花园位于Euphrates河东面,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50里外左右,四大文明古国之
一巴比伦中。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当然从来都不是吊于空中,这个名字的由来纯粹是因为人们把原本除有「吊」之外,还有「突出」之意的希腊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错误翻译所致。
一般相信空中花园是由Nebuchadnezzar王(公元前604 - 公元前562)为了安慰患上思乡
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Amyitis),仿照王妃在山上的故乡而兴建了空中花园。
五、阿提密斯是希腊的狩猎女神,阿拉伯人称她Lat,埃及人称她依西斯(Isis),而罗马人则称她为戴安娜(Diana),在古代的希腊阿提密丝女神深受敬仰,因此兴建了七大奇观之一阿提密丝神殿。
提密斯神殿遗址估计位于古城爱菲索斯(Ephesus)中,约在土耳其的Izmir (Smyrna)南面50公里。
六、罗得斯岛巨像是十大奇观中最神秘的一个,因为它只在短短五十六年间便倒下了,考古学家甚至连它的确实位置及外观都未能确定。
罗得斯岛巨像位于希腊罗得斯岛(island of Rhodes)通往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 的港口。在公元前305年罗得斯岛联邦和马耳他(Malta)的安帝哥尼斯(Antigonids)
发生了一场战争,战胜的罗得斯岛联邦得到大批战利品,为了记念这场胜仗,他们便变卖战利品来建造罗得斯岛巨像..
七、毛索洛斯墓庙位于哈利卡纳素斯,在土耳其的西南方,底部建筑为长方形,面积是40米(120呎)乘30米(100呎),高45米(140呎),其中墩座墙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顶部的马车雕像高6米建筑物被墩座墙围住,旁边以石像作装饰.顶部的雕像是四只马拉着一架古代双辆战车.此墓庙著名之处除了它的建筑外,还有那些雕塑.毛索洛斯墓庙的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Bryaxis, Leochares, Scopas,和 Timotheus制造,每人负责墓庙的其中一边
在15世纪初哈利卡纳素斯被侵占,新的统治者为了建一座巨大的城堡,因此在1494年将毛索洛斯墓庙的一些石头用作建筑材料.时至今日,有不少的雕塑仍然幸存,并存放在英国伦敦的博物馆内.自从19世纪开始,毛索洛斯墓庙一直有进行考古学的挖掘,这一些挖掘提供不少有关毛索洛斯墓庙的资料,令我们对毛索洛斯墓庙的形状和外观有更多的认识.
㈣ 有一些寺庙的遗址,竟然没有一座佛像,这是什么原因
因为这是一座纪念解放军烈士修建的祠堂,里面没有佛像,当年战乱时期由于解放军保护当地村民,全部壮烈牺牲,一共是24名解放军。一位华侨为了报答解放军的救命之恩,自己花钱建了这一座寺庙。用来对他们的纪念!
因此,这座寺庙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他们相信解放军是保家卫国的,也是他们当地人心中的偶像,所以说这座寺庙里面不是佛像,而是保卫家园的解放军。现在的这座寺庙已经成了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每年来的人都是慕名未来的。都是为了能够敬仰一下当年牺牲的解放军!
所以说这座寺庙没有一座佛像,当地人们只是为了纪念解放军而建立的。
㈤ 安微省亳州市有哪些历史遗迹!!
"曹操运兵道":曹操地下运兵道,位于亳州市老城区地下,以大禹首为中心,向四内面延伸,分别通容达城外。运兵道始建于东汉末年,相传为曹操所建。整个地道经纬交织,纵横交错、布局奥妙,规模宏大,目前已发现长近八千米,它远远超过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古老城池的价值。被誉为“地下长城”。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㈥ 世界上最著名的10大文化遗址是什么
1、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埃及的吉札金字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埃及的大小金字塔,绝大多数都建筑于埃及第三到第六王朝.这些有4000多年历史的金字塔主要分布在首都开罗及尼罗河上游西岸吉萨等地.吉札金字塔左边属于卡夫拉王,右边属于库夫王,附近连着一座狮身人面像.主要建材为石灰岩,部分为花岗岩
2、宙斯神像:
宙斯是希腊众神之神,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时世上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部份奥运项目就曾经在此举行.遗址位于希腊西岸奥林比亚(Olympia)的古城中.
3、法洛斯灯塔
法洛斯灯塔兴其余六个奇观绝对是与别不同,因为它并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纯粹为人民实际生活而建,法洛斯灯塔的灯光在晚上照耀着整个亚历山卓港,保护着海上的船只,另外,它亦是当时世上最高的建筑物.
4、巴比伦空中花园:
与罗得斯岛巨像一样,考古学家至今都未能找到空中花园的遗迹,事实上,不少在自己著作中提到空中花园的古人也只是从别人口中听回来,并没有真的看过,到底空中花园是否纯粹传说呢?
5、阿提密斯神殿:
阿提密斯是希腊的狩猎女神,阿拉伯人称她Lat,埃及人称她依西斯(Isis),而罗马人则称她为戴安娜(Diana),在古代的希腊阿提密丝女神深受敬仰,因此兴建了七大奇观之一阿提密丝神殿.
6、罗得斯岛巨像:
罗得斯岛巨像是十大奇观中最神秘的一个,因为它只在短短五十六年间便倒下了,考古学家甚至连它的确实位置及外观都未能确定.
罗得斯岛巨像位于希腊罗得斯岛(island of Rhodes)通往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的港口.在公元前305年罗得斯岛联邦和马耳他(Malta)的安帝哥尼斯(Antigonids) 发生了一场战争,战胜的罗得斯岛联邦得到大批战利品,为了记念这场胜仗,他们便变卖战利品来建造罗得斯岛巨像.
7、毛索洛斯墓庙:
毛索洛斯墓庙位于哈利卡纳素斯,在土耳其的西南方,底部建筑为长方形,面积是40米(120呎)乘30米(100呎),高45米(140呎),其中墩座墙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顶部的马车雕像高6米建筑物被墩座墙围住,旁边以石像作装饰.顶部的雕像是四只马拉着一架古代双辆战
8、法洛斯灯塔外传之亚历山卓港:
公元前 332 年,马其顿 (Macedonian) 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 于埃及尼罗河口西面建立一个古城--亚历山卓 (Alexandria),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埃及托勒密 (Ptolemy) 王朝开始兴起,亚历山卓便成为托勒密王朝的首都并因此而繁荣起来,再加上亚历山卓位于
9、秦始皇兵马俑:
外国元首,学者参观秦俑博物馆后认为,秦俑坑的发现,不仅在中国,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可以说是世界第八个奇迹,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公认它是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10、中国万里长城:
我国古代伟大的工程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476),今存者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宁丹东鸭绿江畔的虎山口,横亘甘肃,宁夏,陕西,山西,蒙古,河北,辽宁等地.沿线险要或交通要冲都设有关口,如山海关,居庸关,娘子关等.简称为长城.最初修筑长城的是战国时代的燕,赵等国,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异族的侵袭.
㈦ 安徽有哪些文化古迹
1、醉翁亭
景区内丘壑林泉、寺宇亭台、古道、古关隘均以其蔚然深秀,清幽淡雅而得天独厚。境内大小山峰九九八十一座,层峦起伏,沟谷深邃,溪流潺潺,林茂深秀。
午间时分的醉翁亭,在阳光的衬托下,熠熠生辉,古朴优雅,给人一种智者陷入沉思之中的奇妙之感。
㈧ 穆桂英挂帅的穆柯寨遗址
穆桂英挂帅的穆柯寨遗址在:
穆柯寨在山东省肥城市。穆柯寨位于山上,地形十分陡峭。附近百姓家家户户都知道穆桂英的故事。
㈨ 丹东市古庙遗址分布
古庙的遗址,不太清楚,但是丹东地图中带庙的地址都在上图中了,请采纳,谢谢!
㈩ 安山寺的寺庙历史
安山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原名安山涌泉寺(因寺旁有涌回珠泉而故名)。寺前有千答年夫妻银杏树两棵、数人可搂、树冠如盖、根深叶茂。此地享有“安山春秀”之称。 明清三次重修,乃东鲁佛教圣地。原寺院规模宏大壮观、僧伽数佰、佛事频繁、香火萦绕、音鼓声不绝于耳。后经战乱,寺院旧址几乎殆尽。 为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弘扬民族佛教文化,保护文化遗产。2003年泗水圣源酒店捐资200万元进行重修。重修后的安山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寮房,又新建了莲花池、放生池与桃花曲水、苍松翠柏、千年银杏、圣源度假村浑然一体,一派胜景。 安山寺佛教活动场所经鲁宗函2005[67]号文批准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