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开放时间
淡季20~40元,
60~80元
②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的遗址复原
时值8·15抗战胜利65周年之际,焦庄户地道战遗址2010年8月10日启动抗战民居等修缮工程,预计用三年的时间将70亩遗址恢复至地道战时期的模样。 第三次修缮主要集中在抗战民居的修复上,包括一些与地道出口连接的抗战民居和明清时期具有文物、历史价值的“三合院”。据悉,焦庄户遗址预计利用三年的时间,到2013年将包含民居在内的全部遗址“复原”至解放前的模样,为人们全面展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北京的地道战原态。
目前向游客开放的地道大约830米,下一步的修缮过程中,有关部门将对“老”地道进行探测,对符合安全条件的路段尽量进行原貌展示。“老”地道比修缮过的地道矮,游人可以体会猫腰爬地道的感受。
③ 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心得
(3)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开放时间扩展阅读
我爱家乡的地道战
那波澜壮阔的大海曾令我心驰神往,那水平如镜的西湖曾使我流连忘返。但我最爱的还是我的家乡——北京市顺义县。它虽没有都市的繁华喧闹,也没有桂林的奇山异水,但仍旧值得我骄傲和自豪,因为它有光辉的地道战遗址。
地道战遗址位于燕山山脉歪砣子山下。你可别小看这不足400户人家的小乡村,《地道战》那部电影就是根据这里的人民利用地道与敌人英勇斗争的历史史实拍摄而成的。
地道内阴冷潮湿,宽约1米,高约2米。墙壁都是用黄泥砌成的,每隔几米,墙壁就会出现一盏灯,灯光昏暗,显得很阴森,使我毛骨惊然。地道蜿蜒盘旋,岔道很多。
“爷爷,这是什么呀?”我指着洞壁上一块一人多高,一米来宽,凹进去的地方问道。“这叫单人掩体。”爷爷说,“它的用处可大了!当年小日本到咱们村扫荡,发现这个地道入口,就先派一个探路的鬼子进来。当时一个民兵躲在这儿,手里举着一根手腕粗的木棍,鬼子过来时,他就忽然跳了出来,趁故人还没有转过神来,一下子就把他报销了。”
继续往前走,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个直径一米左右的洞,要通过这洞,可要像狗一样爬着才能过去。洞的上面还安有闸门。爷爷问我:“怎么样,知道这是什么吗?”我摇摇头。“这叫隘口,它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功能。只要一个人在隘口等着,敌人爬过来的时候,就可以把他们收拾了。如果敌人全都进来了,只要把闸门一放,他们就是插翅也难逃。家乡人民管这叫‘关起门来打狗,堵住笼子捉鸡’。”爷爷说。
爷爷告诉我,如果敌人发现地道入口,就会用抽水机把井里的水抽到地道里,但地道里有泄水井,让地道里的水顺着泄水井流回井里。“敌人要是往洞里放烟可怎么办?”我忽然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爷爷告诉我:只要把翻板盖在洞口上,再压上土,这样就可以把烟雾拒之门外了。
家乡的地道真是神奇莫测,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家乡人民利用这种方法同敌人血战到底,创造了丰功伟绩。
望着眼前各家各户的红墙蓝瓦,望着远方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我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激动:祖国真的腾飞了!
——本文摘自西苑出版社《素质教育新教案》
小兵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
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时,表现得勇敢、机智。在一次战
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老鸹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敌人拷问时,他勇猛反抗,
坚强不屈。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终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鸹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交公,队长则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嘎子心满意足,便将自己珍爱的木制小手枪送给了好朋友胖墩。
王二小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有一天,敌人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游击战争
为了更有力地打击敌人,在党的领导下,许多地方都成立了有武装的组织,称作游击队、独立大队、武工队等等。他们由于人数较少,装备也轻便,因而行动灵活,神出鬼没,采取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打完就走等灵活多样的战术,需要时聚整为零,必要时又化整为零,小组作战或单兵作战,最大限度地打击敌人,又保存自己的实力,配合正规部队作战,保护地方党政组织和人民群众,使敌人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冀中地道战
冀是河北省的别称,冀中即指河北省的中部平原地区。冀中地道战是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创举。现在河北省清苑县城南十五公里的冉庄村,保留了地道战遗址,供人们参观。
参考资料:网络
④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的交通信息
地址:顺义区龙弯屯镇焦庄户村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现在为免费开放
路线:走京密路到枯柳环岛,直行至牛栏山环岛往右转直行20公里,沿路标即到
参考行车路线:
1、从北京方向来:
A:东直门-枯柳树环岛-牛栏山环岛向右转(直行20公里,见路标左转直行)—木林道口右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注:京密路)
B:东直门--枯柳树环岛--燕京桥——彩虹桥--俸伯路口左转--北小营--木林道口右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注:顺平路)
C:东直门--枯柳树环岛--燕京桥——彩虹桥--杨镇--木燕路--木林道口右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注:顺平路)
D:东直门--枯柳树环岛--燕京桥——彩虹桥--杨镇--杜庄--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注:顺平路)
2、从平谷方向来: 杜庄--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3、从怀柔方向来:
在牛栏山环岛左转直行20公里见路标左转直行——木林道口右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4、公共汽车:从东直门乘坐标有焦庄户的公交车(每小时一次)
⑤ 北京昌平的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怎么预约免费门票
北京昌平的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预约门票及有关规定:
1.实行免费开放,观众须凭票参观,展馆入口验票,地道入口收回。
2.个人参观需提前预约,凭身份证、学生证、驾驶证等本人有效证件进行登记,领取参观票。
3.旅游团队、单位团体需提前预约登记,凭单位介绍信领票。
4.本馆每日接待观众限1000人。
5.游客不得把宠物带入馆内或地道内,禁止把危险物品带入参观区内。
6.请在参观区入口接受安全检查。
交通线路:
1.东直门乘934路长途车直达
2.顺义城区乘顺31路公交车直达
开放时间:周三——周日:8:30 ——16:30(16:00停止领取参观票),周一、周二闭馆。
周边住宿:焦庄户市级民俗旅游村、知青部落、安利隆生态农业山庄
游览时间:1.5小时
电话:60461906
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位于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市区60公里。
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秋,定名为“焦庄户民兵斗争史陈列室”;1979年被北京市政府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改名为“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自1987年以来,市、区两级政府先后共投资4000余万元,扩建道路、修复地道、新建展馆、恢复抗战民居等,目前纪念馆占地近47700平方米。现分为三个参观区,即展馆参观区、地道参观区、抗战民居参观区,另外还为游客提供吃抗战饭、住抗战民居、采摘瓜果等服务项目。
⑥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门票怎样预约
凭身份证,学生证,驾驶证等本人有效证件进行登记,领取参观专票。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属开放时间为8:30-16:30,周一,周二闭馆。
焦庄户地道站遗址位于北京市顺义区东北部地区的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北京东直门60公里,距顺义城区30公里,是一个自然村,隶属于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六年国家又把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定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6)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开放时间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对人民进行传统教育,展室内以详实的资料、珍贵的文物及真实的地道战遗址,再现了焦庄户在党的领导下同国内外敌人进行英雄斗争的历史画面。
如今供人们参观的地道遗址留着650多米。地道内有休息室和指挥所,有单人掩体、陷阱、碾盘和庙台暗堡等战争设施,还有水缸、炕洞、墙柜、锅台、猪圈、柴棚、驴槽等较隐蔽的出入口和瞭望楼。
⑦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的简介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位于北京市顺义区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北京60公里,现属龙湾屯镇。
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秋,定名为“焦庄户民兵斗争室陈列室”1979年北京市政府决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改名为“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焦庄户村在战争年代属于冀东抗日根据地领导,是通往平西、平北根据地的必经之路。 焦庄户人民同国内外敌人开展地道战斗争是从1943年春天开始的,当时只是挖了几个隐蔽洞,这种洞只能藏一两个人或存放一些粮食等物品。一旦被敌人发现,就只有束手就擒。为了同敌人进行长期斗争,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把单个隐蔽洞连接起来,并在地道内进行战斗和生活。到1946年全村共挖23里长的地道,村内纵横交错并和邻村相连,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战斗型地道网。顺义县人民政府于1947年10月授予焦庄户“人民第一堡垒”锦旗,并把它插在18米高的民兵指挥瞭望楼顶上。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对人民进行传统教育,展室内以翔实的资料、珍贵的文物及真实的地道战遗址,再现了焦庄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国内外地人进行英勇斗争的历史画面。现在供观众参观的地道战遗址还保留着650多米,地道内有休息室和指挥所,又单人掩体、陷阱、碾盘和庙台暗堡等战斗设施,还有水缸、炕洞、墙柜、锅台、猪圈、驴槽等较隐蔽的出入口和了望楼。 纪念馆自从1964年开放以来,截止到1997年底,共接待国内外观众150余万人次,其中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2000多名外宾来参观学习。纪念馆参观的内容有五项:一是参观地道遗址;二是看地道战电影;三是听抗日时期儿童团员焦志斌同志讲焦庄户村的战斗历史;四是吃“抗日饭”(即窝窝头、玉米渣粥和咸菜);五是秋季苹果熟了,观众可以亲自参加采摘活动。
⑧ 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心得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坐车去了清苑县的冉庄,那里就是抗日时期地道战的遗址,还是拍摄《地道战》影片的地方。
参观的人很多,大家非常有秩序的排着队,一个一个的进入了地道。地道的宽度只能容纳一个半人,高度也只有一人高,里面的空气有些潮乎乎的,地道里还有很多岔路,没有引路人的指引,恐怕真的会走不出地道来。我们曾看过地道战这部影片,看到日本鬼子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子弹时,他们都傻了,根本不知道子弹是从哪儿发射出来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今天当我们自己身临其境时,感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在那样一个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形势之下,我们中国人没有被吓倒,运用聪明才智与日本侵略者周旋,把他们打得不知所措,气急败坏,为中国人争了口气。
我想我们应该向领导焦庄户人民群众抗击侵略者的战士学习,学习先辈们的光荣传统。我相信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所有同学都会从焦庄户地道战血的教训中明白: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只有我们这些未来主人公才有资格成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欲成大事者必先有大志,让我们所有的青年都担负起这份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的安全、繁荣、昌盛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自己应尽的义务;让我们再一次严格要求自己,在新时代的挑战中作出贡献。
匆匆的岁月随风逝去,我们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我们是在重温历史,记住历史,在追寻着那永远不被磨灭的历史,也是让后人沿着先辈的足迹永远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