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奇琴伊察遗址

奇琴伊察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1-19 04:34:24

❶ 奇琴—伊察遗址在春季和秋季的第一天展现什么图像

建筑所能体现的某些宗教观念远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复杂,古玛雅城奇琴—伊察遗址,专在春季的第一天和属秋季的第一天,每年两次落照在200英尺高的卡斯蒂诺金字塔上,刚好使塔身显现出一条巨蛇的侧影,而这个金字塔的顶端果真有着把带羽的蛇尊为神的庙宇。

❷ 古玛雅城奇琴—伊察遗址上有哪些发现

一位墨西哥人在古玛雅城奇琴—伊察遗址上有惊人发现,即在春季的第一天内和秋季的第一天,每年两次容落照在200英尺高的卡斯蒂诺金字塔上,刚好使塔身显现出一条巨蛇的侧影。而这个金字塔的顶端果真有着把带羽的蛇尊为神的庙宇。

❸ 奇琴伊察古城有哪些特点

玛雅文化从危地马拉太平洋沿岸一直延伸到墨西哥南端尤卡坦半岛,从公元3世纪末一直延续到公元16世纪西班牙人占领墨西哥时为止,至今仍然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奇迹,人们对它神秘的过去还知之不多。

在尤卡坦半岛神秘的城市中,最引人注目、不易忘怀的是显赫一时的“羽蛇”城奇琴伊察。法国著名的玛雅史学家雅克苏斯坦尔认为,“奇琴伊察”就是“伊察人之井边”的意思。所谓“伊察人”,就是在5世纪左右从危地马拉佩腾地区和墨西哥中部地区来到尤卡坦半岛,建立了玛雅新王朝,并把自己的首都定在奇琴伊察的玛雅人。在玛雅人来到之前,这里居住着托尔德加人。他们是墨西哥的土著印第安人中的一个部族,也曾经创造过灿烂的文化。玛雅人来到尤卡坦半岛后,融和了托尔德加人的文化,创建了奇琴伊察的玛雅—托尔德加混合文化。玛雅史学家把它称之为玛雅古典时期的后期玛雅文化。他们崇拜的就是“羽蛇神”和雨神。耸立在奇琴伊察城中心的一座显要的建筑物就是羽蛇神金字塔。所以奇琴伊察也被玛雅史学家称之为“羽蛇”城。

奇琴伊察是玛雅人的一个重要据点。在南北近四千米的“羽蛇”城里,神庙,宫殿、街道、祭坛、广场等都建筑得井井有条,这表明,当时的玛雅人有着良好的社会组织。公元987年,托尔特克族占据了这座城市,作为他们的首都,玛雅文明受到了冲击。在公元11~12世纪期间,奇琴伊察处于鼎盛时期。托尔特克族人建筑了非凡的石殿、柱廊和府第,把玛雅文明和托尔特克文明交织在一起。占地两万平方米的广场四周排列着的1000根近23米高的圆柱,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附近是圆柱支撑的厅堂、下陷的庭院、有列柱的游廊和金字塔形的神庙。大约在1224年,奇琴伊祭的玛雅勇士们赶跑了托尔特克人,重新占据了该城。这里成为统治者托比辛昆沙柯多新的首府。“昆沙柯多”在托尔特克语中为“羽蛇神”,玛雅语中称之为“古古柯”。俯视全城的金字塔庙就是为他建造的。奇琴伊察作为权力中心的时期并不长,在遭到尤卡坦半岛上另一强大的部落——玛雅藩的进攻后不久,大约在1224年,奇琴伊察地区就被遗弃了。现在人们所见到的奇琴伊察的大片遗迹,既不全属于玛雅风格,也不纯粹是托尔特克风格,而是糅合了两种文化思想模式的错综复杂的混合体。

❹ 奇琴伊察的简介

帕伦克是反映玛雅建筑艺术的一处遗址。它坐落在墨西哥恰帕州境内崇山峻岭间的一块坡地上,反映玛雅人当年建城定居多选择仓林山岭的特点。据在这里发现的刻有纪年的玛雅碑证明,这座城市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四二年。
帕伦克的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在金字塔上的“铭文神庙”。金字塔为正方形,共十层,向上逐层缩小,最低一层有梯阶九级,其余有梯阶七级,共七十二级。“铭文神庙”就建筑在金字塔顶平台上。平顶,有五个门,走廊上有壁画、浮雕,庙的四壁都是雕刻的碑文。可惜,到二十一世纪初都一直在还未破译这些玛雅象形文字,至今无人知晓这些碑文的真正含义。这里的建筑物几乎都是平顶或有平台。金字塔的台阶象征通往宇宙的阶梯,这是玛雅建筑的典型特征。
墨西哥的金字塔与埃及的金字塔虽然形状相似,但有所不同,现已发现的墨西哥金字塔绝大多数都是供古代印第安人各部落祭祀神明的祭坛,而不是陵墓。然而帕伦克的金字塔却是一个列外。它是公元前七世纪时帕伦克统治者巴卡尔的陵墓。据说这座金字塔是巴卡尔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建造的,历时几十年,全部用巨石建造,在巴卡尔76岁去世时才建成。因而人们对此颇为兴趣怏然。进入这座墓室,必须拾级登上金字塔,进入铭文神庙,然后沿着螺旋形的石台阶才能下到墓室。据考古学家分析,这座陵墓可能还有正门,但因金字塔是巨石砌成,发掘时不想损坏金字塔而放弃了寻找。墓室的平面顶作假拱,全用石条砌成,高七米,长九米,最宽处为四米。墓室后壁正中凿一龛,内有一浮雕武士像,左右两壁各有浮雕武士像三尊,墓室前端的中央置有一石棺,高约1.1米,长约2.8米,宽约2米,棺内壁四面均有浮雕纹。棺盖厚达27厘米,重达5吨。棺盖面及四周亦满雕花纹。在石棺内中央向下凿一石穴,它的前端为椭圆形,穴内涂满红色。巴卡尔仰卧在石穴内,头戴绿玉石面具,颈、胸、手、腕、足等处分别佩有玉制的项链、串珠、指环和小球。左足侧前,置绿玉太阳神偶像等。
在金字塔的右前方有一宫殿。宫殿中间是一个大院,看来是当时王室观看竞技或演出的场所。走廊壁上有各种绘画和浮雕,经历了1000多年的时光,其颜色虽已黯淡但仍可辨认,绿色尤为清晰,后走廊的东北角有蒸汽浴室,先用火烧灼一块巨石,然后将水浇在石上发出蒸汽,供王室沐浴。在宫殿的前方,有方形塔一座,共五层。宫殿和高塔的四面,还有类似宫殿的建筑物。金字塔前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它是城邦的重要的活动中心。
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的一座非凡的石头城。其中的一些最古老的建筑和金字塔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由托尔泰克人和玛雅人建造。
奇琴伊察由石制建筑,寺庙和庭院构成。一个巨大的“人祭球场”座落在城市的一端。(“人祭球赛”一种非常特别的游戏,两支队伍需要尝试把球踢过场地两端的铁环。之后,获胜队伍的队长会作为给神的祭品而砍头。)尽管这座城市历史上遭到了时间和掠夺者的破坏,仍然有不少漂亮的石头雕像存留。
在城市中央矗立着宏大的库库尔坎的金字塔,西班牙人称之为“城堡”。它建造于13世纪,占地面积大约为180平方英尺,高达78英尺。根据玛雅的惯例,库库尔坎建立在一个更古老并稍小的金字塔之上。
直到13世纪,奇琴伊察都是一个繁荣的城市。此后,玛雅爆发了叛乱和内战,导致了这座城市的迅速没落,并再也没有恢复。到西班牙人在16世纪征服尤卡坦的时候,城市中心已经被很大程度地遗弃而成为了废墟

❺ 奇琴伊察古城遗址位于哪个地方

奇琴伊察古城遗址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东北部的尤卡坦州首府梅里达以东120千米。它回是美洲最发答达的、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之一,即玛雅文化遗址。这座古城建于公元435年,11世纪~13世纪城市发展达到顶峰。城内有玛雅文化中期和后期建筑物数百座。1988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玛雅文化遗址

“奇琴”,玛雅语意为“水中之口”,因地表水多沿石灰岩孔隙渗漏到地下,只有在溶洞顶部岩层塌落的地方才能见到水,成为有水的天然井,故此得名。古建筑群集中在南北长3千米、东西宽2千米的地带,共有676座建筑物。城市建筑以天象确立方位,布局严密,结构合理,主要建筑多围绕方形天然水井或位于通向水源道路的两侧。城市分新、老两部分,南部老奇琴伊察具有玛雅文化特色,有金字塔神庙、柱厅殿堂、球场、市场和观象台等。

❻ 西尔韦纳斯·格里斯沃尔德·莫利的发掘奇琴伊察

奇琴伊察遗址位于梅里达东部75英里(120公里)处,尤卡坦州中北部的内陆平原上。据最早的记载,16世纪的征服者来到这里,这个地方开始为欧洲人所知。在西班牙征服尤卡坦战争中,在当地人猛烈而持久的反抗下,西班牙人在1530年代初期试图将此作为一个营地,作为向内陆区域发动进攻的基地。然而他们在长达几个月的战争后放弃了这个基地。1542年,他们重新回到这个区域,并成功地在梅里达的另一个叫做“Tho”的玛雅城市的建立了首府。
虽然当地原住民尤卡坦玛雅人依然生活在附近,甚至就生活在以前的范围内,然而奇琴伊察在西班牙人第一次到来之前已经荒芜了很久。“奇琴伊察”(Chichen Itza)的名称来自于当地的居民,遗址长期以来是他们朝圣和举行典礼的地方,由于西班牙人如狄亚哥·迪兰达(Diego de Landa)的记载而为开始被人知晓。名称的意思大约是“伊察井口”,“井”位于靠近圣泉(Sacred Cenote)的地方,而“伊察”是以前这里居民的名称。在被占领3个世纪后,除了附近建立了几个种植园外,遗址在斯蒂芬斯和卡瑟伍德到来前依旧保存相对完好。
当时整个遗址的具体范围还不清楚,如今已经被认为是尤卡坦地区最大的玛雅遗址。没有显著的证据表明具体遗址荒芜了多久,尽管与其他中南美洲的玛雅地区内更早被废弃的遗址比起来似乎时间不长。
1924年,当莫利和他的团队开始第一次挖掘时,奇琴伊察是一个荒芜的地方,有几座大型的损毁的建筑和许多小型建筑,其中大部分被掩埋在土壤和植被下面。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一些知名的考古学家如特奥贝托·马勒(Teoberto Maler)、阿尔弗雷德·莫斯莱(Alfred Maudslay)等人曾分别考察过遗址的一些地区,拍摄并做了相关的记录。虽然他们缜密记录了他们的发现,但是并没有大规模挖掘。业余考古爱好者奥古斯塔斯·勒普朗根(Augustus Le Plongeon)和他的妻子艾丽斯·迪克森(Alice Dixon)曾经试图发掘遗址,但是由于经费不足,收获甚少。尽管如此,勒普朗根还是修复了一个雕像,并命名为“查克莫”(Chac-Mool),成为遗迹中最著名的雕像之一。虽然之前的调查有一些有趣的结果,遗迹的大部分地区还是与它1842年第一次被探险家约翰·弗洛伊德·斯蒂芬斯(John Lloyd Stephens)和弗雷德里克·卡瑟伍德(Frederick Catherwood)发现时几乎一样,他们详细的旅行报告点燃了公众对这个区域的兴趣。 1924年,带着与墨西哥政府签订的可续签的10年挖掘合同,莫利和他的向导厄尔·H·莫里斯(Earl H. Morris)、艺术家安·阿克斯特尔·莫里斯(Ann Axtel Morris)和琼·夏洛特(Jean Charlot)、以及其他人一起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勘测。他们选择了看起来是遗址的中央广场的一个区域,那里有一些暴露在外面的柱子。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发现了一排排独自站立的柱子。他们的惊奇主要是由于在传统的玛雅建筑中,这种柱子几乎没有出现过。这种建筑群在建造和排列上不是玛雅风格。如今这个建筑群被称为“千柱建筑群”(Complex of a Thousand Columns),尽管实际上并没有1千根柱子。这种排列方式更象是一千公里之外中墨西哥文明的建筑风格。特别是,这个建筑和其它逐渐被发掘的建筑与图拉的建筑风格很接近,图拉被认为是前哥伦布时期托尔特克的首府,托尔特克则位于今天墨西哥城的北面100公里处。
在接下来的几个挖掘季节,他们扩展了挖掘范围,在东面的小山发现了一些其它的特别的建筑,如美洲虎神殿(Temple of the Jaguar)和勇士神殿(Temple of the Warriors)。1927年,他们在这个建筑下面发现了一个更古老的建筑,在进一步发现了独一无二的查克穆尔雕像后将其命名为查克穆尔神殿(Temple of the Chacmool)。这些建筑中有很多壁画,再一次展现出非玛雅风格,或者说是玛雅和非玛雅的混合体。他们还修复了一个特别的圆形建筑-埃尔卡拉科尔(el Caracol),后来被确认为天文台。由墨西哥政府开展的另一个考古发掘队也开始在遗址工作。两个项目划分了挖掘的区域,几年来并行工作,虽然互相提防但是表面还是做出热情的样子来。
莫里斯负责监督日常的工作,夏洛特为壁画做速写,莫利自己则复制了所有他能找到的碑铭,尤其是日期部分。因为所有的碑铭上的日期都是用缩写的方式记 录的,即“短期积日制历法”,只能表示一个事件发生在260年的范围内,很难区分出事件具体发生在哪一个特殊的范围。到了项目的末期,莫利在这方面的有些 工作被赫尔曼·拜尔(Hermann Beyer)更综合的分析方法取代。拜尔记录道:
我经常与西尔韦纳斯·G·莫利博士有不同的意见。毫无疑问,他是少数研究过奇琴伊察象形文字的考古学家之一,我同意他关于有很多日期和时间的古帝国城市的碑铭的研究结果,但是我发现只用他的方法无法分析奇琴伊察的日历,因为那里的象形文字太少了。
项目的后期逐渐把重心移到完成主要建筑的修复工作上,因为莫利运作这个项目有两个目的:其一是研究,另一个是修复,从而通过旅游业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 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奇琴伊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建筑风格的混合体:不仅是有各种各样的玛雅风格,如普克(Puuc)、里奥贝克(Rio Bec)和切尼斯(Chenes)风格,还有受墨西哥风格影响重大的建筑,如埃尔塔欣(El Tajín), 更多的是托尔特克风格。这些证据表明遗址在中世纪就有人居住,并于在后古典期达到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遗址显然曾经是一个主要国家。从他们发现的综合风格 的建筑和一些关于玛雅人的传说的记载中,形成了这样一种理论,即奇琴伊察曾于公元10世纪某个时期被遥远的西部的托尔特克人入侵和征服,并控制了本地玛雅 人大约一个世纪左右。反过来,他们被一个后来形成的混合的玛雅墨西哥民族-伊察所取代。后来的证据表明确切的入侵时间是987年,其首领为一个传奇的托尔 特克统治者-他被称作Topiltzin Ce Acatl Quetzalcoatl,名字来自中亚美利加洲神灵羽蛇神(Quetzalcoatl)。
通常,莫利对于其它外来民族影响玛雅的观点持反对态度。但是在这个案例中,由于入侵发生在后古典的衰败时期,他觉得可以接受这种观点。尤卡坦托尔特 克的入侵的观点成为大部分玛雅学家坚持的观点。然而,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的最新研究对这种观点提出了疑问,很多人现在认为实际上并没有入侵过程,相似 的建筑风格主要是由于文化传播和贸易,事实上,已经有证据表明这个时期的文化传播在两个方向上都存在。
奇琴伊察的年代依旧是辩论的主题,古典玛雅的衰落也是一个谜。(在中心和南部的遗址都没有证据表明大量的墨西哥人曾被入侵的军队杀戮。)然而,卡内 基的挖掘极大地增加了有效的信息资料,并且以范围独立而著称。卡内基运作的遗址重建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天遗址已经成为中美洲和墨西哥参观人数最多的 前哥伦比亚废墟之一,每年游客超过百万名。

❼ 墨西哥奇琴伊察古城的南北两侧有什么不同的特色

奇琴意为井口,天然井为建城的基础,现有公路把它分为两半。南侧老奇琴伊察建于7世纪至回10世纪,答具玛雅文化特色,有金字塔神庙、柱厅殿堂、球场、市场和天文观象台,以石雕刻装饰为主。而北侧新奇琴伊察为灰色建筑物,具托尔特克文化特色,有库尔坎金字塔、勇士庙等,以朴素的线条装饰和羽蛇神灰泥雕刻为主。奇琴伊察古城的城市建筑综合了玛雅人的建筑技巧和托尔特克人的雕刻装饰技巧。

❽ 奇琴伊察玛雅城邦遗址位于什么地方

古玛雅城市遗址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州南部。南北长3公里,东西宽2公里,有建筑物数百座,是古玛雅文化和托尔特克文化的遗址。“奇琴”意为“井口”,天然井为建城的基础。现有公路把它分为两半。南侧老奇琴伊察建于公元七至十世纪,具玛雅文化特色,有金字塔神庙、柱厅殿堂、球场、市场和天文观象台,以石雕刻装饰为主;北侧新奇琴伊察为灰色建筑物,具托尔特克文化特色,有库库尔坎金字塔、勇士庙等,以朴素的线条装饰和羽蛇神灰泥雕刻为主。

帕伦克是反映玛雅建筑艺术的一处遗址。它坐落在墨西哥恰帕斯州境内崇山峻岭间的一块坡地上,反映玛雅人当年建城定居多选择仓林山岭的特点。据在这里发现的刻有纪年的玛雅碑证明,这座城市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四二年。

帕伦克的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在金字塔上的“铭文神庙”。金字塔为正方形,共十层,向上逐层缩小,最低一层有梯阶九级,其余有梯阶七级,共七十二级。“铭文神庙”就建筑在金字塔顶平台上。平顶,有五个门,走廊上有壁画、浮雕,庙的四壁都是雕刻的碑文。可惜,现在还未破译这些玛雅象形文字,至今无人知晓这些碑文的真正含义。这里的建筑物几乎都是平顶或有平台。金字塔的台阶象征通往宇宙的阶梯,这是玛雅建筑的典型特征。

墨西哥的金字塔与埃及的金字塔虽然形状相似,但有所不同,现已发现的墨西哥金字塔绝大多数都是供古代印第安人各部落祭祀神明的祭坛,而不是陵墓。然而帕伦克的金字塔却是一个列外。它是公元前七世纪时帕伦克统治者巴卡尔的陵墓。据说这座金字塔是巴卡尔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建造的,历时几十年,全部用巨石建造,在巴卡尔76岁去世时才建成。因而人们对此颇为兴趣怏然。进入这座墓室,必须拾级登上金字塔,进入铭文神庙,然后沿着螺旋形的石台阶才能下到墓室。据考古学家分析,这座陵墓可能还有正门,但因金字塔是巨石砌成,发掘时不想损坏金字塔而放弃了寻找。墓室的平面顶作假拱,全用石条砌成,高七米,长九米,最宽处为四米。墓室后壁正中凿一龛,内有一浮雕武士像,左右两壁各有浮雕武士像三尊,墓室前端的中央置有一石棺,高约1.1米,长约2.8米,宽约2米,棺内壁四面均有浮雕纹。棺盖厚达27厘米,重达5吨。棺盖面及四周亦满雕花纹。在石棺内中央向下凿一石穴,它的前端为椭圆形,穴内涂满红色。巴卡尔仰卧在石穴内,头戴绿玉石面具,颈、胸、手、腕、足等处分别佩有玉制的项链、串珠、指环和小球。左足侧前,置绿玉太阳神偶像等。

在金字塔的右前方有一宫殿。宫殿中间是一个大院,看来是当时王室观看竞技或演出的场所。走廊壁上有各种绘画和浮雕,经历了1000多年的时光,其颜色虽已黯淡但仍可辨认,绿色尤为清晰,后走廊的东北角有蒸汽浴室,先用火烧灼一块巨石,然后将水浇在石上发出蒸汽,供王室沐浴。在宫殿的前方,有方形塔一座,共五层。宫殿和高塔的四面,还有类似宫殿的建筑物。金字塔前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它是城邦的重要的活动中心。

奇琴伊察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玛雅人的圣殿,其鼎盛时期大约在公元五百年到七百年左右,对整个乌松布拉河盆地有着重大的影响。典雅的建筑、高超的技术以及轻巧的浮雕都说明了玛雅人的神话,证明他们是这一文明的天才创造者。

❾ 墨西哥奇琴伊察古城是哪个城市的遗址

奇琴伊察是古玛雅城市遗址,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州南部。南北长3000米,东西宽2000米,有建筑物数百座,是古玛雅文化和托尔特克文化的遗址。

❿ 奇琴伊察玛雅城邦遗址的历史意义

这座金字塔的设计数据均具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它的底座呈正方形,其阶梯朝着正北、正南、正东和正西,四周各有91层台阶,台阶和阶梯平台的数目分别代表一年的天数和月数。52块有雕刻图案的石板象征着玛雅日历中52年为一轮回年,这些定位显然是经过精心考虑的。
在库库尔坎金字塔的东面一座宏伟的四层金字塔被称为勇士庙,庙的前面和南面是一大片方形或圆形的石柱,名为“千柱群”,这些石柱过去曾支撑着巨大的宫殿。它的入口处是一个用巨大石头雕成的仰卧人形像,古玛雅人称它“恰克莫尔”神像,它的后面是两个张着大嘴的羽蛇神。环绕着这片中心区方圆几公里内还有很多奇琴伊察旧城的石砌建筑,均为同一时代的遗址。
“库库尔坎“是玛雅语,意为”羽蛇风神“。库库尔坎金字塔是奇琴伊查古城中最高大的建筑、占地约3000平方米。它9层叠建,塔顶高达30米。其塔基为四方型,越往上越小,四周各有91级台阶通向塔顶平台上的神庙。为保护这所建筑,除重要客人外,目前一般游人是不准上登的。金字塔北面塔基下有一条通道通向塔的里面。原来,塔内是一个更加陡峭的台阶,共有61级,顶端也有一个神庙,里面有只美洲豹的石头雕像,眼珠是用玉石镶嵌的。
广场一侧有一座高矗的石头建筑为球戏场。玛雅人的球戏是一种宗教活动。举行祭祀仪式时,两队各由7人组成的武士上场,争抢一个橡胶球,投入球场边墙上的石圈里,投中多者为胜,败者祭天。奇琴伊查的球戏场是迄今发现的美洲印第安人文化遗址中最大的一个。
羽蛇神是墨西哥古代印第安人崇拜的神,掌管雨水和丰收。羽蛇神头部的造型和中国的龙非常相象。包括墨西哥和我们中国的一些学者在内,世界上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墨西哥印第安人的祖先可能来自中国,中墨两国古代文明可能有某种联系。人们在奇琴伊查古城遗址所在的尤卡坦半岛上已经发掘出多处古玛雅人的建筑,但据说还有大量的玛雅人建筑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热带雨林中,等待着考古学家去发现。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