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黄帝
① 三清、四帝、九曜、元辰,分别是指哪些神仙镇元大仙又是什么辈分呢
1、三清,道教的三位至高神。总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胜境,也指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即:
玉清圣境无上开化首登盘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太卫玉晨道君灵宝天尊、太清境三教宗师混元皇帝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2、四帝是道教所崇奉的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的合称,分别是指中央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祇。
3、九曜指北斗七星及辅佐二星。亦称“九执”。在道教语中是“日”的别称。在中国民间指金、木、水、火、土及羲和(太阳)、望舒(太阴)、计都和罗睺等九位星君,他们主宰人间的吉凶祸福。
4、十二元辰,别名“十二月将”,道教神名。即司掌十二月份的元辰神,乃配合十二地支排列。
子生属鼠,神后元辰;丑生属牛,大吉元辰;寅生属虎,功曹元辰;卯生属兔,太冲元辰;
辰生属龙,天罡元辰;巳生属蛇,太乙元辰;午生属马,胜光元辰;未生属羊,小吉元辰;
申生属猴,传送元辰;酉生属鸡,从魁元辰;戌生属犬,河魁元辰;亥生属猪,登明元辰。
5、《西游记》中地仙之祖,道号镇元子,于西牛贺洲万寿山五庄观修行。他种的人参果,九千年成熟一次,闻一闻人参果,就能活三百六十岁 ;吃一颗,就能活四万七千年。
镇元大仙在与孙悟空打斗中施展袖里乾坤的法术,把唐僧师徒连人带马装进袖子里,本领厉害。孙悟空请来菩萨救活人参果树后,他与孙悟空结拜为兄弟。
(1)西游记中黄帝扩展阅读
《西游记》中地仙之祖,道号镇元子,于西牛贺洲万寿山五庄观修行。他种的人参果,九千年成熟一次,闻一闻人参果,就能活三百六十岁 ;吃一颗,就能活四万七千年。
镇元大仙在与孙悟空打斗中施展袖里乾坤的法术,把唐僧师徒连人带马装进袖子里,本领厉害。孙悟空请来菩萨救活人参果树后,他与孙悟空结拜为兄弟。
② 西游记的黄帝真名字
西游记里只提到过黄帝……没出场过,黄帝,出生于有熊部落,又称有熊氏,姬姓,又称轩辕氏,轩辕黄帝,轩辕,上古时期没有姓名这一说,通常都叫氏
③ 中国神话中有几位神
楼上有没有烛龙--日月之神原名烛阴,又称为烛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人面龙身的神,据说其身体通红、长达千里。烛阴居住在中原北部的钟山,在山上俯瞰世间。它的两只眼睛是上下排列的,一只代表太阳、一只代表月亮,烛阴放出的神光照耀整个大地,但是如果它同时睁开两只眼睛,那么大地就会被酷热烤焦。烛阴不用饮食,很少呼吸,古人认为烛阴的吹气会导致大风,因此认为冬天就是它在用力吹气、而夏天则是它轻微的吐气。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又名烛阴,也写作逴龙。人面龙身,口中衔烛,在西北无日之处照明于幽阴。传说他威力极大,睁眼时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闭眼时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今文化史家认为,烛龙为北方龙图腾族的神话,其本来面目应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蜕变而来。其产生晚于女阴崇拜时代。《楚辞.天问》:“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又《大招》:“北有寒山,逴龙赦只。”《山海经.大荒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又《海外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参阅龚维英《原始崇拜纲要》。 烛龙是人脸蛇身的怪物,红色的皮肤,住在北方极寒之地。它的本领很大,只要它的眼睛一张开,黑暗的长夜就成了白天;它的眼睛一合上,白天就变回黑夜。它吹口气就乌云密布,大雪纷飞,成为冬天;呼口气又马上赤日炎炎,流金铄石,成为夏天。它老是蜷伏在那里,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不呼吸——因为它一呼吸,就成为长风万里。它的神力又能烛照九泉之下,传说它常含一支蜡烛,照在北方幽黯的天门之中,所以人们又叫它「烛阴」。 (本人最崇拜的神)
④ 中国神话故事中,最厉害的神仙是谁呢
在两汉之前的先秦上古时期,最大的神是昊天上帝。他与玉皇大帝有相同,又有不同,昊天上帝是一位自然神,是先秦百姓出于对上天的敬畏演化出来的一位神。而玉皇大帝则是道教创立出来的神。
在唐宋之后,尤其是宋朝之后,玉皇大帝才逐渐取代昊天上帝,成为三界公认的最高神。
比昊天上帝资历更为久远的是盘古大神,盘古大神是开天辟地之神。因为他的功勋极大,所以后来很多人都宣扬自己是盘古化身,像老子,元始天尊都被他的门徒说成是盘古。这也证明,盘古的地位其实非常高,高到很多神仙都要拉上他壮门面。
总体来说,盘古,女娲,伏羲等是上古三大尊神,地位崇高。他们之后是炎帝,黄帝,蚩尤等大神。
秦汉时期,长生求仙之道兴起。道教创立的大仙,逐渐取代上古之神,成为仙界至尊。
论江湖地位,三清最高,论官方排位,玉帝最大。
在最近百年,如来佛祖潜力勃发后来居上。这其实也是当代道教式微佛教昌盛的折射。
⑤ 古代四大奇书是什么
“四大奇书”,又称“明代四大长篇小说”,是指:《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
这四部小说被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称为“四大奇书”,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今。它们分别开创了历史演义传统、英雄传奇传统、神魔小说传统和世情小说传统。
“四大奇书”之称与明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市民文化勃兴、传统儒家经典遭到怀疑、大众文化需要确立自身经典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与通俗小说成为大众的主要文化消费对象、通俗文学对大众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现实相关联,因此,“四大奇书”的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