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琼崖特委遗址

琼崖特委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1-19 20:55:52

1. 广东省琼崖人民抗日游击独立纵队有哪些事迹

1944年春,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将独立总队改编为广东省琼崖人民抗日游击独立纵队(简称琼崖纵队),下辖第1、第4支队,共4000余人,冯白驹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庄田任副司令员,李振亚任参谋长。这时,第1支队活动于琼东北琼山、文昌、澄迈等县,第2支队活动于琼西南昌江、感恩(今感城)地区,第3支队活动于琼东南乐会、万宁等县,第4支队活动于檐县、临高等县,积极打击日伪。第1支队在澄迈县的福山至花场、永新至新桥公路和才坡等地伏击敌人,袭击敌据点。第2支队袭击了抱板、东号、港门等日伪据点。第3支队在万宁的南桥、六弓等地伏击敌人,并袭入小南据点。第4支队在信县东城乡南眼村一带击溃了国民党顽军的进犯。除五指山中心区外,琼崖各地都有琼崖纵队的活动。

1943年8月4日,白沙县黎族人民因不堪忍受国民党的压榨和蹂躏,在王国兴、王玉锦等领导下,揭竿起义。在近1个月的时间里,起义风暴席卷整个五指山区。起义遭镇压后,黎族人民派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于1944年春在澄迈县找到琼崖纵队,要求琼崖纵队进军白沙县,解救黎族、苗族同胞。琼崖特委确认开辟五指山中心根据地的条件已臻成熟,立即把这项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琼崖纵队派工作组进入五指山区开展工作,帮助成立白(沙)保(亭)乐(东)人民解放团(团长王国兴,共30余人,成员多是琼崖纵队第4支队的黎族战士),并派第4支队第1、第2大队进入白沙县的阜青、龙头乡,建立阜龙乡文头山根据地;派第2支队第1大队等进入那繁村、来苗村一带,配合地方党组建了县政府。1944年秋,琼崖特委和琼崖纵队领导机关向白沙县阜龙乡转移,进一步推进了建立五指山抗日根据地的进程。

2. 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来历

阳江镇没有什么来历,原乐会县四区,现的阳江镇由原来的阳江镇和文市乡于2002年4月合并而成,总人口为2.5万(原阳江镇1.7万,文市乡0.8万)阳江镇是红色娘子军的故乡,是中国胡椒的故乡。

3. 琼崖纵队红军

1927年9月海南农民起义为基础组建,创立了以五指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前身是内在琼崖特委领导下的琼崖讨逆容革命军。1928年2月改称琼崖工农红军。1929年冬,成立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团,次年扩编为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

4. 琼崖纵队的规模有多大

1927 9月至10月,琼崖特委领导举行武装起义。
11月,琼崖讨逆革命军改编为琼崖工农革命军。
1928年2月,琼崖工农革命军改称琼崖工农红军。
1929年冬,成立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团,次年扩编为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
9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1独立师(后称第2独立师)。
1932年7月,第2独立师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下遭受严重损失,余部在特委书记冯白驹等领导下坚持斗争,后组建琼崖工农红军游击队。
1938年12月5日在琼山县云龙圩将琼崖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以下简称独立队),冯白驹任队长。改编时约300人,编为3个中队。
1939年由于这一时期琼崖地区的国共合作较好,琼崖抗战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各地的农民抗日协会、青年抗日协会、妇女抗日协会等抗日组织纷纷成立;许多失散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要求独立队收编,共同抗日;不少国民党军队和行政机关要求独立队派员协助加强政治工作,整顿组织;而独立队本身也迅速发展到1000余人。
1939年3月,中共琼崖特委将独立队改称独立总队,由冯白驹任总队长,下编3个大队。
1945年7月初,建立起白沙抗日根据地,继而对日、伪军实施反攻。
在抗日战争时期,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沉重的打击了海南岛的日伪军。至抗战胜利,纵队发展到7000多人,解放了海南岛五分之三的地区。
1947年10月琼崖游击队独立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冯白驹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振亚、吴克之任副司令员,黄康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马白山任参谋长。下辖第1、第3、第5总队和一个独立支队,总兵力8000余人。
1948年9月至1949年7月,集中主力向国民党军发动了秋、春、夏季攻势,歼灭4900余人,缴获迫击炮9门、转重机枪130多挺、长短枪2400余支,解放了昌江、感恩县城和石碌铁矿,琼崖纵队发展到1.5万人。
1950年5月1日全岛解放。此时琼崖纵队总人数到达2.5万余人。

5. 琼崖纵队是由哪支部队改编形成的

1944年春,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将独立总队改编为广东省琼崖专人民属抗日游击独立纵队(简称琼崖纵队),下辖第1、第4支队,共4000余人,冯白驹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庄田任副司令员,李振亚任参谋长。除五指山中心区外,琼崖各地都有琼崖纵队的活动。

6. 全国工农红军曾经有多少部队,比如海南琼崖方面的

海南农民起义为基础组建,创立了以五指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前身是在琼崖特委领导下的琼崖讨逆革命军。1928年2月改称琼崖工农红军。1929年冬,成立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团,次年扩编为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

7. 琼崖纵队的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琼崖特委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与国民党当局经过一年多的谈判,达成了团结杭日的协议,并于1938年12月5日在琼山县云龙圩将琼崖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以下简称独立队),冯白驹任队长。改编时约300人,编为3个中队。
1939年2月10日,日军以台湾混成旅团一部,在海军的支援下。在海南岛北部的天尾港登陆,迅即占领海口、琼山、定安、文昌等地。14日,日军又以第五舰队一部,在海南岛南部的三亚港登陆,迅即占领三亚、榆林等地。尔后,日军南北对进,海南全岛遂告沦陷。国民党守军保安第十五团等部退入五指山区。
日军登陆时,刚改编的独立队在国民党军撤退的情况下,毅然开赴南渡江的重要渡口潭口,冒着敌机的猛烈轰炸,构筑工事,阻击日军渡江。独立队的这一行动,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政治影响。此后,独立队以第一中队在琼山县的云龙、道崇、三江、丰演,以第二、第三中队在琼山县的咸来、树德和文昌县的大昌等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发动群众,扩大武装。不久,与国民党当局联合成立了琼崖战时党政处,颁布了《动员委员会组织条例》,在部分县、乡成立了保卫琼崖动员委员会。由于这一时期琼崖地区的国共合作较好,琼崖抗战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各地的农民抗日协会、青年抗日协会、妇女抗日协会等抗日组织纷纷成立;许多失散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要求独立队收编,共同抗日;不少国民党军队和行政机关要求独立队派员协助加强政治工作,整顿组织;而独立队本身也迅速发展到1000余人。为了适应部队迅速发展的形势,1939年3月,中共琼崖特委将独立队改称独立总队,由冯白驹任总队长,下编3个大队。
独立总队成立后,中共琼崖特委和总队部即以第一、第二大队于琼山、文昌地区,以第三大队于澄迈、临高、儋县、昌江、感恩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39年3月中旬,第一大队在琼(山)文(昌)公路干线上的罗牛桥伏击日军的运输车辆,击毁汽车1辆,歼日军大佐指挥官以下20余人。5月,第二大队在海口市郊长村桥附近伏击修路的日军,缴枪7支。6月,第一大队化装潜入文昌县城,袭击日军北门哨所,歼日军数人。日军遭独立总队连续打击后,出动1000余人对琼(山)文(昌)地区进行“扫荡”。为牵制敌人,独立总队以第二大队一部西渡南渡江,迸至琼山县龙塘、十字路、龙桥、府城和海口郊区活动,威胁敌心脏地区,并将游击战争发展到海南岛西部地区。从1939年2月至年底,第一、第二大队在琼文地区作战70余次,歼日军800余人,开辟了琼崖抗日根据地。
为了发展海南岛西部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独立总队第三大队于1939年冬组织了围困那大日军据点的战斗。那大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是情县、临高、昌江、感恩、白沙五县的交通枢纽,驻有日军100余人及伪军1个中队,独立总队第三大队决定联合国民党地方当局和动员群众,采取围困战术将日军挤走。战前,在独立总队第三大队的主持下,召开了陶江、南丰等8个乡和游击队负责人会议,成立围困那大行动委员会指挥部,在国民党儋县县长和各乡行政人员的支持下,组织工作队深入群众,建立各种围困组织,参加围困的有武装人员400余人,群众2000余人。10月下旬,围困战斗发起,第三大队以两个中队及部分地方游击武装对那大之敌连续进行袭扰,以部分武装人员带领群众在那大外围严密警戒,切断那大之敌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至11月初,那大之敌因给养断绝,孤立无援,被迫乘夜暗突围向儋县县城逃窜。第三大队进入那大后,未及逃跑的伪军1个中队全部就俘,缴枪60余支。那大战斗的胜利,促进了海南岛西部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
为了发展海南岛西部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中共琼崖特委于1939年12月决定将特委和总队部转移到临高、儋县、白沙交界的纱帽岭地区,建立以那大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1939年1月下旬,特委及总队领导机关率特务大队向纱帽岭地区转移。2月中旬,转移部队抵达美合地区时,那大镇已被日军重新占领,特委及总队机关不能继续西进,于是决定留在美合地区创建根据地。
美合位于澄迈县东南部山区,是控制屯昌、澄迈、临高、儋县的要地。独立总队进至美合后,迅速控制了美合周围的仁兴、南坤等乡,并建立了100余人的民兵。与此同时,在儋县、昌江、临高等县成立了第四大队和第五大队。同年夏,在美合建立了干部学校。9月,中共中央派庄田、李振亚抵琼崖,加强了独立总队的领导和指挥。接着,整编了部队,统一编成2个支队,1个特务大队和1个独立大队(亦称第四大队),共3000余人。同时,充实了总队领导机关,由冯白驹任总队长兼政治委员,庄田任副总队长,李振亚任参谋长,王业喜任政治部主任。
1940年1月下旬,中共中央指示琼崖特委:海南岛应作长期抗战的打算,应以全岛为目标,大力发展党和武装,开展民运工作,不顾国民党的任何阻碍,坚决组织全岛人民的抗日斗争。要自力更生,把琼岛创造为争取900万南洋华侨的中心根据地。中共中央的指示,指明了海南岛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方向。
独立总队的迅速发展壮大,引起了海南岛国民党当局的恐惧。从1939年下半年起,国民党就不断制造借口,限制独立总队的发展。独立总队始终以大局为重,据理交涉。但国民党地方当局不仅不听独立总队团结抗战的劝告,反而于1940年11月7日,以保安第七团及部分地方武装共3000余人向美合根据地发起进攻。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独立总队被迫撤出美合,向琼山、文昌地区转移,于1941年1月进至琼山县树德乡。3月。国民党军保安第七团再次向独立总队发动进攻,独立总队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坚决实行自卫反击,歼顽军一部于罗蓬坡。6月,独立总队又粉碎顽军3000余人对琼山文昌根据地的进攻。在反击顽军进攻的同时,独立总队于7月以两个支队的兵力袭击日军美德村据点,击毁日军军车2辆,歼日军60余人,缴获机枪2挺,长短枪20余支。此后,第一、第二支队向琼山县甲子乡挺进,继续巩固和扩大琼文根据地。
自1939年2月日军登陆海南岛至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在海南岛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先后在琼(山)文(昌),乐(会)万(宁)、澄(迈)临(高)地区建立了根据地。1941年5月至11月,相继成立了乐万、文昌、澄(迈)临(高)抗日民主政府或办事处和琼崖东北抗日民主政府,独立总队也由原来的300多人发展到3500余人。此外,还在许多县、区、乡建立了群众性的抗日组织,其成员达5万多人,从而使海南岛的抗日游击战争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1943年夏,总队领导机关转移到澄迈县,挫败日、伪军的“蚕食”、“扫荡”。1944年秋,独立总队改编为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1945年7月初,建立起白沙抗日根据地,继而对日、伪军实施反攻。
在抗日战争时期,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沉重的打击了海南岛的日伪军。至抗战胜利,纵队发展到7000多人,解放了海南岛五分之三的地区。

8. 1927年9月23日,哪场战斗打响了全琼武装总暴动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琼崖人民军队的诞生。

1927年9月23日,椰子寨战斗打响了全琼武装总暴动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琼崖人民军队的诞生。

1927年9月上旬,中共琼崖特委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举行全琼武装总暴动。其部署是:首战攻打敌人设置在嘉积镇外围的重要据点——椰子寨,继攻嘉积外围其他据点,相机夺取嘉积,然后再向全岛扩展。

特委决定,杨善集带领乐会、万宁讨逆革命军,王文明带领定安、琼山讨逆革命军,于9月23日早上5时,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向椰子寨发动攻击,夺取该墟。

9月23日晨,王文明率部顶风冒雨强渡万泉河,从椰子寨的东门渡口登岸,杨善集部此时尚未到达。5时,王文明部按计划向位于椰子寨青砖老街的敌炮楼发起进攻,敌一部被歼,余部溃逃。王文明部占领了椰子寨。

8时,杨善集部及王文明部在椰子寨青砖老街胜利会师。之后,在讨逆军指挥部——洞主庙召开战地紧急会议。会议决定兵分两路,抵御嘉积敌军的反扑,王文明部渡河返回丹村,杨善集部到加所坡设防迎敌,指挥部设在春心园村康氏祠堂。

上午11时,讨逆革命军与嘉积敌军在加所坡春心园村路口相遇,展开激战。讨逆革命军在指挥员杨善集、陈永芹等相继牺牲后向乐四区撤退。

椰子寨战斗在琼崖打响了武装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树立起琼崖革命武装斗争的红旗,宣告了中共领导的琼崖革命军队的诞生,成为琼崖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历史的开端。

(8)琼崖特委遗址扩展阅读:

椰子寨战斗遗址位于琼海市嘉积镇椰子寨和温泉村委会。

椰子寨战斗遗址含主战场、讨逆革命军前线指挥部、加所坡作战指挥部、王文明率琼山和定安讨逆革命军强渡万泉河登岸渡口等。

主战场遗址位于嘉积镇椰子寨村委会青砖老街,讨逆革命军前线指挥部遗址位于嘉积镇椰子寨小学洞主庙,加所坡作战指挥部遗址位于嘉积镇温泉村委会春心园村康氏祠堂,王文明率军登岸处遗址位于嘉积镇椰子寨墟集东门渡口。

9. 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诞生的地方是哪里

海南岛。

琼崖纵队是中国共产党在海南岛领导的一支人民武装,是以1927年9月海南岛农民内起义队伍为基础组容建的。这支人民武装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经历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考验,创立了以五指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

(9)琼崖特委遗址扩展阅读:

琼崖纵队的前身是1927年在琼崖特委领导下的琼崖讨逆革命军。1927 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和琼崖军事委员会于先后在文昌、琼山等县组建琼崖讨逆革命军。9月至10月,琼崖特委领导举行武装起义。

11月,琼崖讨逆革命军改编为琼崖工农革命军。1928年2月,琼崖工农革命军改称琼崖工农红军。当年底,琼崖工农红军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下受到严重挫折,余部转移到定安县母瑞山。

1929年冬,成立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团,次年扩编为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9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1独立师(后称第2独立师)。1932年7月,第2独立师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下遭受严重损失,余部在特委书记冯白驹等领导下坚持斗争,后组建琼崖工农红军游击队。

10. 冯白驹将军简历

冯白驹(1903—1973),海南省琼山市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别名裕球、继周。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被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

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二师师长,广东省人民抗日纵队琼崖独立总队总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暨43军政治委员,中共海南区委第一书记,海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海南行署主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广东省、浙江省副省长等职。

每当危险的关键时刻,冯白驹都挺身而出。有几件事是令人难忘的:1927年4月琼崖国民党反动派挥起屠刀,杀害了大批共产党人,他的入党介绍人、琼山县委书记李爱春英勇就义,入党不满一年的他被指定负责组建琼山县委并任书记。

他没有被白色恐怖所吓倒,而是毫无犹豫挑起这副担子,并组织起武装队伍,把琼山的组织工作和武装斗争搞得有声有色。后来,澄迈县委遭到破坏,他被派前往收拾残局。他不辱使命,不到一年就打开了局面。

1929年7月琼崖特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领导人被捕牺牲,琼崖的斗争失去了统一的领导,在斗争处于危急关头,他挺身而出,倡议召开各县联席会议,重建了特委领导机关。此一壮举,曾被党中央作为党课教材的范例。

1939年2月日军在海南登陆后,国民党军队纷纷向定安的翰林、岭口等地撤退,而冯白驹领导的琼崖抗日独立队,在琼山县潭口狙击登陆的日军后,立即转入琼山的道崇、咸来、树德一带,创建琼文抗日游击根据地。

他英勇组织抗日,不仅唤起岛内民众的抗日热情,也得到海外华侨的支持,新加坡、马来西亚掀起“援八”、“援四”、“援冯”运动,被周恩来称之“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

(10)琼崖特委遗址扩展阅读:

冯白驹的功绩: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12月琼崖工农红军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14区独立队,他任队长。

他为培育这支抗日武装呕心沥血,亲自给战士们上政治课,讲授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红军的优良传统作风,同战士们一起进行军事技术、战术训练,使这支武装的军政素 质和作战能力不断提高,成了冲杀在海南人民抗战最前线的一面红旗。

1939年2月日军入侵海南岛,他在琼山县潭口指挥了阻击日军的战斗,打响了琼崖抗战的第一枪。不久部队扩编为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任总队长。

率部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取得了琼山罗刘桥、罗板铺伏击战,海口长林桥袭击战,那大围攻战等战斗的胜利,先后开辟琼文、美合、白沙等根据地,并挫败了日伪军的多次“扫荡”和蚕食。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