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淮阴城遗址

淮阴城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1-21 04:14:47

1. 淮安文化、历史、名胜古迹有哪些

淮安市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江苏北部中心城市,市境西、北接宿迁市,东接连云港,东接盐城市,南接扬州市,西南连安徽省滁州市和江苏省会南京。全市地处淮河两岸,邻江近海, 处于全国南北分界线上,区位优势独特。淮安在全国是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更是长三角北部区域的交通枢纽。 原县级淮安市(今称淮安市楚州区)是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公布的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著名的“下草湾文化”和“青莲岗文化”遗址, 历史上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明清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 淮安人文荟萃,历史上诞生过淮阴侯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 淮安是一代伟人 淮安大地
[1]周恩来的故乡,刘少奇、陈毅、黄克诚、李一氓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淮安留下光辉的足迹。 淮安是物产富饶的淮河明珠。西有"日出斗金"的洪泽湖,东有盛产鱼虾鳖蟹的高邮湖、白马湖。全境平原广袤,土地肥沃,粮丰林茂,水域广,盛产水产、蔬菜、林果、各类禽畜及优质粮油等农副土特产品,形成了蔬菜、畜禽、生猪、水产、林木等五大主导产业,是全国闻名的绿色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地下蕴藏有岩盐、芒硝、凹凸棒土、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已经探明的岩盐储量1283亿吨,居世界首位。 淮安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近4万家,其中包括淮阴卷烟厂等几十户大型企业集团和江苏清印集团等上百户重点企业,近年来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特别是台资集聚,台湾富士康集团淮 安科技城、明基达方电子、台玻、康师傅、旺旺、膳魔师等“大个头”台资企业纷纷来淮投资,正在逐渐形成继深圳、东莞、昆山之后的国内第四大台资高地。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特钢、电子信息和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同时化工、机械、冶金、纺织、烟草等有一定基础,丰富了整个工业体系。全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升级,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兴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兴起。淮安夜景(20张)淮安是迅速崛起的交通枢纽城市。境内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已经建成和即将建成的京沪、宁宿徐、淮盐、宿淮、宁淮等五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新长铁路纵贯全境,已经开工建设的宿淮铁路连接安徽皖北的能源基地,该铁路作为西煤东运的重要能源出海战略通道,对江苏乃至长三角的能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已建好的新长铁路,苏通长江大桥、将淮安与盐城、泰州、南通、上海等沿海城市紧密连接起来,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一员,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 正在建设的连盐淮铁路是一条区域间城际铁路,将加强淮安、盐城、连云港这三个长三角北部城市之间的区域联系,使淮安融入到沿海大开发中,为淮安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更强的活力,建设中的宁淮城际铁路、淮扬镇铁路、徐(淮)沪铁路,将使淮安接轨省内的南京、扬州、镇江、徐州等城市,同时又多了一条铁路直达上海,加快了长三角同城化的进程;同时境内水运河道纵横交错,京杭大运河贯穿市境南北,辅以盐河航道、淮河入海水道、入江水道等航道,使淮安的水运网络通江达海,实现了淮安由传统的“运河经济”向“海河经济”的转变。2010年9月26日通航的淮安涟水机场为苏北航空客货运输枢纽;目前,淮安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浦东,上海虹桥,宁波,厦门,广州,西安等地的航班。全市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公路、铁路、航空并举的立体化大交通网络,凸显了淮安在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

2. 淮阴县的历史沿革

夏代,淮阴以淮河为界,分属徐、扬二州之域。商周史籍称为东夷、淮夷之地。
春秋末,属吴。吴被灭后属越。
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楚国屡侵泗水流域,淮阴归属时越时楚,后来终属楚。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始设淮阴县,属泗水郡(一说属东海郡,也称郯郡),淮阴县治所设在今楚州区。
西汉初,分出淮阴县西南地域置富陵县(今洪泽湖内和洪泽、盱眙的部分地区)。高祖六年 (公元前201年),封韩信为淮阴侯,淮阴为其封邑。十一年,韩信被杀,淮阴侯国取消,仍称淮阴县。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临淮郡,淮阴、富陵为其属县。
王莽篡汉,改淮阴为嘉信,并改临淮郡为淮平郡。
东汉初并临淮郡入东海郡,淮阴县属之,且撤富陵县,其地入淮阴县,永平十五年(72年)分临淮郡故地立下邳国。建安十一年(206年),下邳国名废除,仍为临淮郡,淮阴属之。
三国时属魏,魏承汉制,没有变更。
晋武帝初,仍属临淮郡。太康三年(282年),移广陵郡治于淮阴,至晋元帝渡江,广陵郡 移去,其间共三十四年。
东晋以征北、镇北将军,青兖二州刺史或徐州刺史镇淮阴,淮阴遂为重镇。永和八年(352 年),荀羡以北中郎将徐州刺史镇守淮阴。他认为淮阴旧镇“地形都要,水陆交通,易以观 衅,沃野有开殖之利,方舟运漕”,却“无地屯兵”,因而在秦汉故城(即甘罗城)之南一里 许,营造新的城池(后来的淮阴故城,今码头镇附近),自此淮阴为南朝国防要地。
南朝刘宋泰始三年(467年)淮河之北被北朝占领,刘宋于淮阴侨置兖州镇,七年(471年), 改称北兖州。萧齐建元四年(482年),兖州镇移去。永明七年(489年)复立东平郡于淮阴,领寿张、淮安二县。
梁改为淮州,郡治淮阴故城,县改称怀恩。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以萧弄璋为北兖州刺 史,州民发兵拒之,于是淮阴复称北兖州。侯景派直阁将军羊海帮助萧弄璋,羊海带着队伍投降东魏。东魏踞淮阴,仍称淮州郡怀恩县。
陈太建五年(573年),吴明彻伐齐,十一月,淮阴城降陈。九年(577年初),没于后周, 恢复县名为寿张。再立东平郡,和萧齐时一样。
隋初,复为淮阴郡,不久废淮阴郡为淮阴县。大业初(605年),并淮阴于山阳县(今楚州区)。
唐武德初年,恢复淮阴县建置。武德七年(624年),淮阴第二次并入山阳县;乾封二年(667年),淮阴又从山阳划出恢复县建置。
五代至北宋时,仍称淮阴县。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划出淮阴县西境置吴城县,三年后又复归淮阴县。绍兴五年(113 5年),废县为镇;后一年复为县。金皇统元年(1141年),宋奉表割地与金和,约以淮水中流为界,于是淮阴县淮河以北的地方(吴城镇、金城镇)都割给了金人。金以吴城镇(沿淮北岸一线)隶临淮,金城镇(淮河北岸北部地区)隶涟水。南宋也在嘉定七 年(1214年),将淮阴县治所迁徙到八里庄(《光绪丙子清 河县志》疑为韩信城)。其后十七年,金正大八年(1231年),南宋淮阴降金,改为镇淮府,次年,即为南宋江淮安抚制置使赵善湘收复(淮阴自秦设县至南宋,县治均在淮河南岸—— 今码头镇境内或附近)。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首次设置清河县,属清河军。1274年,淮东制置使李庭芝迁县城 于大清口(也称泗口,约今袁集乡桂塘村),同时(或前后),划出原淮阴县东境及其他地域,置新城县。清河县建立3年(迁县城后仅2年),地入于元。
元初,清河、淮阴、新城三县并置,撤销清河军,以县属淮安路录事司。至元二十年(128 3年),并淮阴入山阳,淮阴于是四入山阳,而清河因为后成立而独自存在。元泰定元年(1324年)黄河决口,大清口县城被毁,县尹耶律不花迁清河县城于甘罗城,清河始得淮阴故地而 县境及 于淮水之南。天历元年(1328年)县尹达鲁花赤哈麻又因甘罗城地僻水恶,居民甚少,迁县城于小清口之西北。离淮阴故城十里远,开始没有城墙,后来因战事需要,筑有东西北三面城 墙(南面临河),边长3.5公里(今码头旧县)。
明初,清河县城仍在小清口西北(今码头旧县),嘉靖年间,大清口淤塞,黄河全经小清口 入淮,县城水患深重。直到崇桢元年(1628年),因水患和战乱并起,复迁治甘罗城。
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河县治仍迁小清口西北(今码头旧县),隶属淮安府。康熙中, 县城屡圮于水。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江苏巡抚陈宏谋上疏请求移治,获准后于次年迁至山阳的清江浦,而割山阳靠近清江浦十余乡并入清河,清江浦成为清河县的新县治,除南界棠 泾(今周桥)、青州涧 (今氵义河),仍属山阳外,古淮阴之地全部归清河县所有。
民国初,废淮安府,县直属江苏省,民国三年(1914年),清河县复称淮阴县(与河北省清 河县同名之故)。仍设治于清江浦。并设淮扬镇守使衙门、淮扬道伊衙门于此,淮阴为其属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淮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于清江浦,淮阴县为其管辖。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底,日军入侵江南,江苏省政府迁避于此。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 3月1日,日军侵占清江,江苏省政府迁至淮东,淮阴县政府在县内农村活动至民国32年。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中国共产党淮阴抗日民主政府在县境北乡花庄成立。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 月,抗日战争胜利。9月,新四军解放淮阴城,取清江浦简称成立清江市,农村仍为淮阴县。不久,苏皖边区政府成立,驻清江。淮阴县为其所属。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9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清江,其淮阴县政府、淮阴专员公署均设于此;中国共产党政府机关撤出清江市活动于北乡农村。
1948年12月,人民解放军解放淮阴城,淮阴城区与淮安城区合并为两淮市,市府驻地清江浦。农村为淮阴县。
1949年10月,官荡区划入涟水县。
1951年1月,县城从淮阴县划出,单列为清江市,淮阴县政府搬迁至王营镇,因前进街太窄,在西马路口西北角(现市人民医院一院北宿舍区内)设署办公(时为草屋)。
1952年,成立蒋坝区。
1958年8月,淮阴县与清江市再次合并,成立淮阴市。
1964年10月,市县再次分置为淮阴县和清江市,但淮阴县政府仍驻 清江博古路现“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内。
1972年淮阴县政府迁至王营镇北京路73号。
1983年3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淮阴地区专员公署,设立淮阴市,淮阴县为其所属。
2001年元月1日,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淮阴县更名 为淮安市淮阴区,辖区不变。7月,淮阴区行政中心从北京路73号搬出分散办公(区委区政府在人民银行大楼内办公,人大政协在劳动局、国土局大楼内办公),并选址在工业园附近新建淮阴区行政中心。

3. 古代淮阴是指现在的哪个地方呀

2000年12月21日,国务院批准抄:(1)将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市人民政府驻清河区。(2)撤销县级淮安市,设立淮安市楚州区,以原县级淮安市的行政区域为楚州区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淮城镇。(3)撤销淮阴县,设立淮安市淮阴区,以原淮阴县的行政区域为淮阴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王营镇。(4)地级淮安市辖盱眙县、涟水县、金湖县、洪泽县、清河区、清浦区和新设立的楚州区、淮阴区。2001年2月10日,新的淮安市、楚州区和淮阴区正式挂牌成立
"淮阴"地名的主要使用情况:大秦时期,淮阴的地名已经出现(在现淮安地区是最早的),但其是作为三级(县级)政区而存在的,随后的西汉、东汉、三国、西晋、南北朝、唐朝、宋朝、中华民国其均是以三级(县级)政区形式存在。(注:淮阴县曾经在一些朝代做过短暂的二级政区治所,具体是:在三国及西晋前期做过"广陵郡"之治所,在南北朝南梁、南北朝北魏、南北朝东魏做过"淮州"之治所,南北朝南陈做过"北兖州"之治所,南北朝北齐做过"楚州"之治所)。

4. 淮阴的历史沿革

夏商周时期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挖中国大运河最早开凿河段——邗沟(即京杭运河的扬州至楚州段),沟通长江、淮河,由此与运河相伴相生。 故成为春秋战国列强争夺的重要地区,先后为吴、越、楚所有。
秦汉时期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市境始置县邑有淮阴(今清河、清浦、淮阴、淮安四区的大部分)、盱眙(今盱眙县城北)、东阳(今盱眙县马坝)。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淮安人民蜂起响应。著名军事家韩信即于此时仗剑从戎,立下赫赫战功。西汉年间,市境内又增置淮浦(今涟水县西)、射阳(今淮安市东南)、富陵(今洪泽湖中)等县。秦汉时期,境内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灌溉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筑高家堰(今洪泽湖大堤)30里,遏淮河洪水,保护农田,并修破釜塘灌溉农田。铁制农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广,故虽迭经战乱农业生产仍有较大的发展。同时交通运输也有改善。秦始皇修筑的驰道自境内穿过,陈登则筑邗沟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由此,承平之年,境内手工业和商业比较繁荣,文化也发展到较高水平,汉代兴起家学和私学,并涌现出一批文学大家,如汉赋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
隋唐五代时期
境内长期处于安定的环境,其间大运河的开凿和淮北盐场的建滩对市境的繁荣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隋大业年间,自洛阳至扬州的漕运(供给皇粮的水上运输)要道——大运河凿成,境内则成为漕运重要孔道。自隋至清末,朝廷一直在淮安设置官署,委派大员掌管、督办漕运。唐初,涟水成为全国四大盐场之一。为运销淮盐,垂拱年间开运盐河,淮安的盐运又兴。楚州、泗州(今盱眙县城对岸)成为运河沿线的两座名城,其中楚州被白居易誉为“淮水东南第一州”,也素有“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称。
魏晋南北朝时期
市境长期处于战争和对峙的前沿。长年战乱带来的是“江淮之间,赤地千里”的凄惨景象,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值得一提的是,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
宋元时期
北宋年间,境内较为太平,漕运、盐运得到进一步发展。政府鼓励垦殖,修复和增建灌溉设施,引进推广“占城稻”。“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女”,正是这一时期的生动写照。南宋和金、元对峙时期,市境再度成为前线,遭受兵火的长期荼毒。经历长期战乱,市境一片凄凉。而由黄河夺淮带来的频繁水灾,又使市境雪上加霜,益加萧条。宋元时期,境内文化在太平之年有所发展,府、州、县学普遍建立,受教育者增多。文化名人也颇多,如著名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主修《奉元历》的著名盲人天文历算家卫朴,开明清写意画先河的著名画家龚开,《画鉴》作者、著名书画鉴赏家和理论家汤卮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盱眙第一山的宋元题刻,其中不乏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頫等大家的珍品。
明清时期
境内置淮安府,府治于山阳县。明永乐年间,淮安漕运又兴,境西北清江浦也随之开始兴起。明中叶以后,黄河全流夺淮,境内水患愈演愈烈,农业衰落,鱼米之乡的盛景不再。明清两朝都委派大员驻淮治河。淮安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进入鼎盛时期,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淮安城市的繁华,带来了人文荟萃的局面。明清两朝仅山阳一县就有进士200余人,河下镇还出了状元、榜眼、探花,留下“河下三鼎甲”的佳话。这里还产生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著名经学大师阎若璩,“扬州八怪”之一的花鸟画家边寿民,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条辨》的作者吴鞠通等一批名人。
民国时期
淮安府撤销,府治山阳县更名为淮安县,清河县更名为淮阴县(今淮阴区),市境大部始属淮扬道,后属淮阴行政督察区。境内漕、盐、河、榷之利皆失,进一步衰微。而长年战乱又给刚刚兴起的近代交通运输业和工矿业以沉重打击。
淮安是革命老区, 中国共产党组织于1927年成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境内成为重要的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共中央华中局、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新四军军部 、华中军区、苏皖边区政府等 都曾驻节境内,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彭雪枫、邓子恢、罗炳辉、李一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军队高级将领都曾在此战斗过。在抗日战争时期,发生过刘老庄八十二烈士英勇殉国的壮烈事迹。 淮安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巨大功勋。
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
建国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淮安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把“一穷二白”的淮安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江苏省新型的工业城市、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江淮平原的重要商埠。
1949年,成立淮阴专区。
1952年,淮安县(今淮安区)从盐城专区划归淮阴专区。
1970年,淮阴专区改称淮阴地区,专署驻清江市。
1971年,原六合地区所属盱眙、金湖2县划入淮阴地区,辖1市12县。今市境始全属淮阴地区。
1983年,清江市更名为淮阴市,改由省直辖,撤销淮阴地区。市区设清河区、清浦区2个区,将灌南县、沭阳县、宿迁县、泗阳县、泗洪县、淮阴县、淮安县、涟水县、洪泽县、盱眙县、金湖县11个县划归淮阴市领导,将灌云县划归连云港市领导。淮阴市辖2区11县。
1987年,辖县淮安县、宿迁县改为县级市。
1996年8月,沭阳县、宿迁县、泗阳县、泗洪县4县从淮阴市析出,成立地级宿迁市,同时灌南县划入连云港市。
2001年,江苏省政府实施“三淮一体”战略,原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更名为淮安市楚州区,原江苏省淮阴县更名为淮安市淮阴区。
2012年,淮安市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区。
至此今天的淮安市下辖清河区、清浦区、淮阴区、淮安区4区和涟水县、洪泽县、盱眙县、金湖县4县。

5. 哪位有淮阴城墙的图片啊

拆归拆,但是铁打的淮城美誉度是有的,历史不容篡改。这在历代淮安方志里面均有详细论版述。当年清河(权清河有,南清河与北清河之分。)状元丁士美,就是因为清河没有城池,时常遭受倭寇侵扰,于是决定举家迁往淮安郡城(淮城)中长街的吗?(此街,现在就是楚州南门大街)。丁士美的墓葬在老淮安(楚州)淮城东门外之三里塘。翁仲、石人、石马还都保存完好。丁士美的有一位孙女嫁在老淮安河下古镇阎家。;woxiangxiang

6. 淮安的名胜古迹

1、清口枢纽

清口枢纽,位于中国运河之都——江苏省淮安市境内,是一个水利工程遗产区。在其4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53处各种类型的文化遗产。

清口枢纽历史上是黄河、淮河、中国大运河三条河流的交汇之处,也是中国大运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枢纽工程之一。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清口枢纽作为一项重要的遗产区被列入名录。

2、周恩来故里景区

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包括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驸马巷、河下古镇,总占地3.15平方公里。区域内拥有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等6大主类、18亚类、83种基本类型资源,旅游资源单体总数100多处。除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周恩来故里的历史、人文内涵厚重。

5、吴承恩故居

吴承恩故居,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世界文化名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的打铜巷12号,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球首部立体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的拍摄基地。

由故居本体、吴承恩生平陈列厅、玄奘纪念堂、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六小龄童工作室五个部分共同组成,目前是国内唯一综合展示西游记文化和纪念吴承恩的场所,馆内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为明代风格的古典园林建筑群。

7. 请问一下淮安有什么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

  • 周恩来纪念馆第1名

  • 淮安市淮安区永怀路2号

  • AAAAA级景区

  • 淮安府署第2名

  • 淮安市淮安区东门大街38号淮安府署

  • AAAA级景区

  • 周恩来故居第3名

  • 淮安市淮安区驸马巷7号

  • AAAAA级景区

  • 河下古镇第4名

  • 淮安市淮安区淮城镇河下估衣街125号

  • AAAAA级景区

  • 吴承恩故居第5名

  • 淮安市淮安区楚州河下镇打铜巷

  • AAAA级景区

8. 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淮阴城是指现在的淮安吗

是的,片中的六分区就是现在的淮安军分区,这部片子全程都是在盱眙拍摄的,因为新四军总部就在盱眙嘛~

9. 《顺溜》剧中的淮阴城现在是哪和韩信的淮阴侯管辖的区域是一个么

顺溜里面的淮阴城指的是现在的淮安
与西汉韩信管辖的淮阴不是同一个地
淮阴侯管辖的区域是现在的西安附近

10. 淮阴,淮阳两个历史古城,分别在哪个省

淮阴:
淮安市位于“日出斗金”的洪泽湖东畔,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和年轻的京沪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璀璨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这里共辉。市境跨古淮河两岸,相传大禹曾至境内治水,“使淮水永安”,市名即淮水安澜之意。正象那悠悠的淮水,淮安的历史源远流长。

http://ke..com/view/195862.htm

淮阳:
位于河南省东部,属周口市。清雍正十二年置淮宁县,1913年改淮宁县为淮阳县。面积1469平方千米,人口132.88万。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C,年降水量741.2毫米,无霜期216天。区内主要有纺织、食品、机械制造等行业。主要土特产有黄花菜、槐山羊、陈州驴等。旅游景点有大汶口文化遗址、太昊陵建筑群、龙湖、龙山文化遗址等。

http://ke..com/view/143581.html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