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国原始社会古村落遗址有哪些
我国的原始社会遗址如下:
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
四川巫山龙骨坡(前200万年)
安徽繁昌人字洞(前200万年)
山西芮城西侯渡(前180万年)
云南楚雄元谋人(前170万年)
河北阳原小长梁、东谷蛇(前100万年)
四川古蔺石屏野猫洞
以上,在地质学上属更新世早期。
陕西蓝田人(前100万年)
南京市郊区“南京人”(前六十二万年至五十八万年)
北京周口店人(前505万年)
山西芮城河
河南南召云阳
河北郧县梅铺
大冶石龙头
安徽和县陶店
贵族黔西观音洞
辽宁营口金牛山
本溪庙后山
以上地质年代属更新世中期(前五十万年至三十万年左右)。其中最著名的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特征:以打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过着采集和狩猎生活。
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
广东阳春独石子
辽宁营口金牛山人(从猿人到早期智人过渡)
陕西大荔甜水沟人(从猿人到早期智人过渡)
山西襄汾丁村(从猿人到早期智人过渡)
山西阳高许家窖人(从猿人到早期智人过渡)
广东曲江马坝人(典型的早期智人)
贵州相梓岩灰洞
湖北长阳下丁家(典型的早期智人)
辽宁喀左鸽子洞
四川资阳县黄鳝溪
云南富源大河乡茨托村(早期智人)
以上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距今约十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云南丽江木家桥人
黑龙江呼玛十八站
吉林安图明月镇人
内蒙乌审旗萨拉乌苏沿岸
宁夏宁武水洞沟
山东新泰鸟珠台新泰人
山西朔县峙峪
贵州普定穿洞人
河南安阳小南海
河北阳原虎头梁
安徽泗洪下草湾人
山西沁水下川
内蒙呼和浩特大窑
四川汉源富林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
广西柳江通天岩
青海可可西里
西藏定日苏热、申扎雄梅
台湾台南左镇、台东长滨
以上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开始,距今前三万至一万年,同属晚期智人。
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期遗址
陕西大荔沙苑
河南许昌灵井
山西怀仁鹅毛口
山西沁水下川
封开黄岩洞
江西万年仙人洞
广西南宁豹子头
哈尔滨顾乡屯
满洲里扎赉诺尔
广西武鸣
洞庭湖区人工培植水稻遗址
湖南城头山古城遗址及水稻田、祭坛遗址
以上地质上属全新世,距今前一万年至七八千年。北方新石器时代遗址(前六千年至二千年)
磁山、裴李岗文化遗址(武安西和新郑西北)遍布武安以南和河南中部(前六千年至五千年)
北辛庄、大汶口文化遗址(前五千四百年至二千五百年)。在山东滕县东南和泰安县南,其文化遗存的堆积可分为三期,后期约为公元前4550至4350年间,与磁山文化基本是同一时期。前二千五百年以后,发展为山东龙山文化。
老官台文化遗址(前六千年左右),在陕西华县。
大地湾文化遗址(前五千八百年至五千四百年),在甘肃秦安县。分布在渭水流域及汉水上游。
以上均早于仰韶文化,在上述几处遗址中已发现了谷物,人们已掌握了种植、饲养、渔猎,制陶术及编织技术,早于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遗址(前五千年至三千年)属黄帝族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迹,地区较广泛,代表性较强,是考古学上的重要时期。
仰韶在河南渑池。以此为代表的文化遗址遍布于豫、陕、晋、冀等省以及东至鲁西北,北至河套,西至宁夏陇西,南至鄂西北,分为半坡(西安)、庙底沟(三门峡)、西壬村(山西芮城)、王湾(洛阳)、大河村(郑州)、后岗、大司空树(安阳)等类型。
其中:后岗文化下层属炎帝族文化,上层为小屯文化,属商文化。
山西襄汾陶寺村古城遗址(约四五千年前)
马家窖文化遗址(前3300-2050年)
马家窑在甘肃临洮,以此为代表,包括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种类型。主要分布于东起甘肃渭河流域,西至河西走廓和青海河湟地区,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分支,又名甘肃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遗址(前2900-1900年)属夏文化。
以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为代表,分布于山东、苏北、皖北、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及辽东半岛南端、鄂西北、河套东北隅等地。分为庙底沟二期文化,以安阳后岗为代表的河南龙山,以城子崖、日照为代表的山西龙山文化(典型的龙山文化),以长安客省庄为代表的陕西龙山文化,以襄汾陶寺为代表的陶寺型龙山文化五种类型
齐家文化遗址(前二千年左右)
在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为代表,分布于东起甘肃泾渭,西抵青海河、湟,南至甘南白龙江流域,北入内蒙阿拉善。上承马家窑文化,晚期进入青铜时代早期,约与中原夏朝同时。
红山文化遗址(前3500年左右)
以内蒙赤峰市东北红山后遗址为代表,分布于内蒙东南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吉林西北部。相对时间与中原仰韶文化大致相当。
南方新石器时代遗址(前五千年至二千年)
青莲岗(江苏淮安东北),青莲岗遗址在江苏淮安东北,北阴阳营文化(南京市南大校内)(前五千四百年至三千年),以此为代表广泛分布在江苏淮河下游和宁镇地区以及安徽东南部。
西藏昌都卡若和拉萨市北郊曲贡村遗址(前五千五至四千年)。
四川广汉月亮湾三星堆古蜀国文化遗址(还在发掘中)(前三千年至一千年)
江川李家山、昆明晋宁石寨山战国,西汉时期古滇文化遗址(前二百年左右)
昆明官渡区羊甫头战国时期滇王国文化遗址(正在发掘中)(前五百年左右)
大溪文化(前四千四百年至三千三百年)
以四川巫山大溪遗址为代表分布于东至湖北江陵、公安,南至湖南澧水流域,洞庭湖北岸,北抵汉水中游等地。
屈家岭文化(前三千五百年至前二千六百年)
以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为代表,分布于湖北江汉平原至河南南阳盆地。
河姆渡文化(前五千年至前三千三百年)
以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为代表,分布于宁波绍兴平原的东部,越海东达舟山群岛。
马家滨、崧泽文化(前五千年至四千年)
以浙江嘉兴马家滨遗址为代表,分布于钱塘江以北,西北至常州一带太湖流域。旧称江南青莲岗文化。后发展为上海青浦县东的崧泽文化,其后,又发展为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前三千三百年至二千三百年)
以浙江余杭良渚镇遗址为代表,分布于太湖流域及宁波、绍兴平原西部,旧称杭州湾龙山文化。
其他原始文化:
普遍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越海至台湾、海南岛。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起,延续时间较长,各地文化面貌亦各不相同。
⑵ 哈尔滨的名胜古迹资料
阎家岗遗址【阎家岗遗址】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哈尔滨城西约23公里处运粮河右岸的阎家岗农场。1982年6月发现,共发掘出土珍贵标本1200余件。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属于更新世晚期顾乡屯组披毛犀猛犸象群,计有36个属种。出土相当数量带有人工打击和刻划痕迹的兽骨片,还发现古人用兽骨堆成的弧状带遗迹。经碳14测定,遗址的年代为距今2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是黑龙江省时代较早的一处人类文化遗址,是研究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补充,也为研究哈尔滨地区古代地理环境、古代气候提供了新资料。学田遗址【学田遗址】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五常市龙凤山乡学田村西南0.5公里光辉排水干渠学田村闸门附近。面积2平方公里,文化层距地表面6~8米。1986年发掘两个地点,出土古人类头骨残片和左下肢胫骨残断化石,还出土3件石制品、2件骨器、45件带有人工打击痕迹的兽骨化石,以及松花江猛犸象、真猛犸象、普氏野马、野牛等8个种属900余件动物化石。人类化石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系幼年女姓。经碳14测定,该遗址年代距今24500年,属旧石器晚期。王脖子山遗址群【王脖子山遗址群】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巴彦县西南部,南距松花江1.5公里,西距少陵河0.5公里。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包括王脖子遗址、富江村遗址和沙场遗址。主要遗物有石器、骨器、陶器、铜器、铁器等。其中石器有打制石器、压制石器、磨制石器及玉石饰件;骨器有骨锥、骨甲片、骨角器等;陶器均为夹砂陶,有灰质陶、黑陶、褐陶、红衣陶、彩陶等,可辨器形有陶支座、豆、鬲、盆、钵、碗、瓮、泥网坠、纺轮模具等;铜器主要有扣、铃、镞、耳环、管饰等;铁器有NC125头、铲、斧、削等。为新石器时代延续到青铜至铁器时代遗址。庆华古山寨【庆华古山寨】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宾县新立乡庆华村城子屯北200米的北冈南坡上。呈椭圆形,城周长约650米。1985年8~9月发掘。清理出房子2座,灰坑、窖穴各1个,出土各类器物300多件,以陶器为主,还有铜器、骨器、石器。庆华古山寨位于松嫩平原西南部,是吉长地区与松嫩平原的交接地带,是两个地区原始文化交流的通道。发掘资料表明,庆华古山寨除以彩陶、黑陶为自身特征外,还可以看到周围地区不同的文化遗存,反映了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当时人们经济文化、生产技术等方面交流的历史情况。太平山金墓【太平山金墓】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方正县天门乡太平山村西南2.5公里的山坡地上。墓地坐北朝南,除正前方是逐渐倾斜的山坡地外,其余三面山冈环抱,林木密集。正前方约1公里处有一条小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山水库。墓地中央的神道两侧有高大的石幢、石羊、石虎和石人。石人两个,文官武将各一。文官手持笏板,武官顶盔挂甲,双手拄剑,神态威严。石刻线条流畅自然,刀法娴熟,造型生动逼真,具有明显的宋代石刻风格。是研究北方石刻艺术珍贵的实物资料。五国头城遗址【五国头城遗址】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依兰县依兰镇西北的松花江边,西濒牡丹江,东依倭肯河。是辽代始建、金代沿用的重要城池。辽代称之为越里吉城,在此设节度使统领五国部。金代沿用此城,设胡里改路治所。1127年,北宋亡,金兵将徽、钦二帝和皇亲国戚470余人押解北归,于1130年7月抵五国城。此后,徽、钦二帝一直被幽禁此城地牢至死。城墙呈长方形,周长2200余米,有瓮城、马面和护城壕。城垣夯筑,残垣高3米。由于人为和自然的破坏,现仅存城墙3段。团山子城址及墓葬【团山子城址及墓葬】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呼兰县孟家乡团山村西北团山之上。城址东西长305米,南北宽230米。西墙因受呼兰河水浸蚀无存,南北两墙的西段塌于河内。现残存的东、南、北三面城墙共有马面12个,东墙有瓮门1个,残存角楼2座,城垣残高2米,城外护城河遗迹尚存。古城较为特殊之处是:在城垣的中部南北之中加筑了一道夯土城墙,上面并附有马面3个,城址内有布纹瓦、青砖、定白瓷、铁锅残片。为辽金时代古城址。城址西南约500米处有一同期六边形塔基址。墓葬位于山坡东侧,为砖室墓,平面为八边形,边长1.37米,深7米,内壁绘有壁画。为辽代墓葬。蒙古尔山城址【蒙古尔山城址】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木兰县西部蒙古尔山中。南距松花江8公里,为辽金时代城址。古城依山势而修筑,略呈圆形,周长约1150米。城垣为掘土夯筑,现高1~2.5米。城门开在正南,宽约4米,外有瓮城一道,长40米。瓮城南部又依山势加筑城垣一道,外有堑壕,深约1米,长100米。古城内分布半地穴式房址约150余座,另有窑址1处。出土有铁刀、铁盔、箭头、铁矛、瓷器、陶器等遗物。
⑶ 什么是石斧
远古时代用于砍伐等多种用途的石质工具。斧体较厚重,一般呈梯形或近似长方形,两面刃,磨制而成。多斜刃或斜弧刃,亦有正弧刃或平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