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国遗址
① 古巴世界国土面积排名第几
1 俄罗斯 1,707.5
2 加拿大 997.1
3 中国 960.1
4 美国 936.4
5 巴西 854.7
6 澳大利亚 774.1
7 印度 328.8
8 阿根廷 278.0
9 哈萨克斯坦 271.7
10 苏丹 250.6
11 阿尔及利亚 238.2
12 刚果(金) 234.5
13 沙特阿拉伯 215.0
14 墨西哥 195.8
15 印度尼西亚 190.5
16 利比亚 176.0
17 伊朗 163.3
18 蒙古 156.7
19 秘鲁 128.5
20 乍得 128.4
21 尼日尔 126.7
22 安哥拉 124.7
23 马里 124.0
24 南非 122.1
25 哥伦比亚 113.9
26 埃塞俄比亚 110.4
27 玻利维亚 109.9
28 毛里塔尼亚 102.6
29 埃及 100.1
30 坦桑尼亚 94.5
31 尼日利亚 92.4
32 委内瑞拉 91.2
33 纳米比亚 82.4
34 莫桑比克 80.2
35 巴基斯坦 79.6
36 土耳其 77.5
37 智利 75.7
38 赞比亚 75.3
39 缅甸 67.7
40 阿富汗 65.2
41 索马里 63.8
42 中非 62.3
43 乌克兰 60.4
44 马达加斯加 58.7
45 博茨瓦纳 58.2
46 肯尼亚 58.0
47 法国 55.2
48 也门 52.8
49 泰国 51.3
50 西班牙 50.6
51 土库曼斯坦 48.8
52 喀唛隆 47.5
53 巴布亚新几内亚 46.3
54 瑞典 45.0
55 乌兹别克斯坦 44.7
56 摩洛哥 44.7
57 伊拉克 43.8
58 巴拉圭 40.7
59 津巴布韦 39.1
60 日本 37.8
61 德国 35.7
62 刚果(布) 34.2
63 芬兰 33.8
64 越南 33.2
65 马来西亚 33.0
66 挪威 32.4
67 波兰 32.3
68 科特迪瓦 32.2
69 意大利 30.1
70 菲律宾 30.0
71 厄瓜多尔 28.4
72 布基纳法索 27.4
73 新西兰 27.1
74 加蓬 26.8
75 几内亚 24.6
76 英国 24.5
77 乌干达 24.1
78 加纳 23.9
79 罗马尼亚 23.8
80 老挝 23.7
81 圭亚那 21.5
82 阿曼 21.2
83 白俄罗斯 20.8
84 吉尔吉斯 19.9
85 塞内加尔 19.7
86 叙利亚 18.5
87 柬埔寨 18.1
88 乌拉圭 17.7
89 突尼斯 16.4
90 苏里南 16.3
91 尼泊尔 14.7
92 孟加拉 14.4
93 塔吉克斯坦 14.3
94 希腊 13.2
95 尼加拉瓜 13.0
96 朝鲜 12.1
97 马拉维 11.8
98 贝宁 11.3
99 洪都拉斯 11.2
100 利比里亚 11.1
② 想知道古巴国的详细历史
巴国,在中国先秦时期位处中原西南面、四川盆地东部的一个国家。始于先夏时期,于夏初加入夏王朝,成为其中一个诸侯国,灭于战国秦惠王时期。巴国的都城为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
据考古发掘,川东地区史前文化发端于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其代表性古人类是“巫山人”。结束于距今4000多年前,即新石器时代末叶,其代表性文化是“巫山大溪文化”。约4000多年前,巴人先民们就世世代代在川东地区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他们战天斗地,自强 巴国
不息,创造了灿烂的巴文化。
编辑本段历史
1.巴国的形成时期:商周之际。 巴国
据《辞源》:“巴者,古国名,位于今重庆市及四川省东部一带地方”。川东地区在夏朝(距今4100年~3600年)称“巴方”,在商朝(公元前16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中)称为“巴奠(甸)”。巴奠(甸)向商朝年年纳贡,岁岁服役。后来巴人不甘商朝的压迫,于公元前11世纪,参与周武王伐纣,由于巴人英勇善战,迫使纣王军队阵前倒戈,终于打败商纣王,西周建立。西周(公元前11纪中~公元前771年)初期分封了71个诸侯国,巴氏被封为子国,首领为巴子,因而叫巴子国,通常简称巴国。巴国的地域大致在重庆全境,北到陕南的汉水上游,大巴山北缘,东至襄阳,春秋时有所扩展
2.巴国的发展时期: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巴国竭力扩张其势力范围,东渡汉水,与邓国相争,又同楚国缔结军事联盟,扫荡江汉小国,北进中原。
3.巴国的鼎盛时期:春秋末叶至战国晚期。 在此期间,巴国青铜文化发展到高峰。青铜器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制作水平也日臻成熟,地方特征鲜明突出。巴国文字和符号广泛流行,都城已发展成为地域性的经济增长中心和多种产业的生长点,具有组织地区商业贸易的经济功能。
4.巴国的灭亡时期:公元前316年。 公元前316年,巴国为秦国所灭,巴王被虏。秦国在江州(今重庆)筑城,设置巴都,把巴地纳入了秦国的郡县体制。巴国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期,灭亡于公元前316年的战国中期,约有800年历史。
巴人,古巴族人的简称,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传说周朝以前居住在今甘肃南部,后迁到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以廪(音lǐn)君为首领,本有巴、樊、瞫(音shěn)、相、郑五姓。秦灭巴以后,巴人的一支迁至今鄂东,东汉时称江夏蛮,西晋、南北朝时称五水蛮;另一支迁至今湘西,构成武陵蛮的一部分。留在四川境内的,部分叫板楯(音shǔn)蛮,南北朝时因大量迁移,大都先后与汉族同化。賨(音cónɡ)人,板楯蛮的别称,是川东土著民族之一,其中心在今四川渠县一带,系古代巴人的一支。板楯蛮这个名称,来源于賨人善用一种本质楯为武器,賨的名称则由于板楯蛮“岁出賨钱”的缘故。板楯蛮有七姓,以卢(或作罗)、朴(或作胡)、沓(音dá。或作昝)、鄂、度(或作杜)、夕、龚等七个姓氏组成的酋帮,叫賨国。板楯蛮古时居住在嘉陵江和渠江两岸,北及汉中东部,东及长江三峡,遍及整个川东地区,是川东巴国各族中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 古代巴人不但作战勇猛顽强,以致被称为“神兵”,而且能歌善舞,极其乐观。他们曾在商、周、楚、秦等强大部族的包围中经过不断征战,在荒莽的大巴山、秦岭中,在极为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下,自强不息,世代繁衍。他们斩蛇蟒、射虎豹、猎牧捕鱼、垦荒种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这对川东地区,特别是大巴山一带(包括宣汉)经济文化的开发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至清朝,川东地区历史上曾有五次移民迁入。由于战争、瘟疫和天灾等原因,川东地区历史上曾出现过饥荒无人、尸横遍野、群虎白日出游、賨人几乎灭绝的惨景。为填补战争死亡、瘟疫死亡、天灾死亡形成的空缺,秦朝、西晋、北宋、元末明初、清朝曾五次移民入川。这五次移民迁入,既促进了川东地区土著居民与汉民族的同化,同时又加快了川东地区的开发步伐。
编辑本段巴文化
文化内涵
巴文化是巴国王族和巴地各族所共同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总和。 巴国
文化的演变
战国以前的巴文化,包括巴国文化和巴地文化两部分。巴国文化是一种方国文明,巴地文化则是一种地缘文化。 (1)巴国文化:商代晚期和西周时代,主要以汉水上游为基本地域依托;春秋时代,巴国文化有所扩展,南及大巴山北缘,东至襄阳;战国初,巴国举国南迁至长江干流,先后在清江、川峡之间至川东立国。这几个地方,留下了巴国文化的大量遗迹。 (2)巴地文化:包括川东、长江三峡和鄂西南的土著新石器文化,考古学上称之为早期巴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末叶,这些文化在当地发展演变,盛衰兴替已达一二千年之久。 (3)完整意义的巴文化:战国初,巴国溯江进入川东,始将青铜文化与当地的土著新石器文化融合起来,也将巴国文化与巴地文化融合起来。这才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巴文化。
文化的主要代表
(1)“巴渝舞” “巴渝舞”,是古代巴渝地区民间武舞。 巴国
中国古代典籍记载最古老的音乐创作产生于巴地。巴渝舞来源于商末巴师伐纣时的“前歌后舞”。巴渝舞特点:舞风刚烈,音乐铿锵有力,属武舞、战舞类型。“剑弩齐列,戈矛为之始。进退疾鹰鹞,龙战而弱起”,“退若激,进若飞。五声协,八音谐”,由此可见巴渝舞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汉初,巴渝舞被刘邦移入宫中,成为宫廷乐舞,既供宫中观赏,也成为接待各国使节贵宾的乐舞,还成为王朝祭祀乐舞,天子丧礼乐舞。那时巴渝舞几乎成了国家乐舞。三国曹魏时巴渝舞更名为“昭武舞”,西晋时将“昭武舞”易名为“宣武舞”。唐时,巴渝舞仍为宫廷乐舞之一,唐以后,巴渝舞便从宫廷乐舞中消失了。尽管如此,在民间,巴渝舞遗风犹存,川东巴人后裔的踏踢舞、摆手舞、腰鼓舞、盾牌舞,就是古代巴渝舞的流变,现在的薅草锣鼓、花鼓调、花灯调、莲花落、川剧帮腔、川江号子、船工号子、劳动号子、翻山铰子等都和巴渝舞曲密不可分。 (2)“巴乡清” 古代巴人的酒,以“巴乡清”著称于世。《水经·江水注》记载:“江水又迳鱼腹县(今奉节)之故陵……江之左岸有巴乡村,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出名酒。”此酒名贵,饮誉遐迩,以致秦昭王与板楯蛮订立盟约时,以此为质。清酒酿造时间长,冬酿夏熟,色清味重,为酒中上品。巴人善酿清酒,表明其酿酒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3)巴人风情 巴人有古朴凝重的民风,历来崇尚勇武。他们住干栏式房屋,楼上居人,楼下养畜,傍水而居;死后大多采取船棺葬、悬棺葬、幽岩葬、岩穴葬、土坑葬。賨人善织,家家户户能自己织布,衣物等所需布匹均能自给自足,“賨布”就是賨人织的麻布,秦灭巴后,令板楯蛮以交纳賨布代替户赋,由此賨布名传海内。 (4)巴人神话 巴人自然神话有:“比翼齐飞”、“巴蛇吞象”、“白虎神话”。巴人英雄神话有:“廪君传奇”。巴人神女传奇有:“巫山神女”、“盐水神女”。 根据考古发掘,巴文化代表还包含巴人诗作、巴国符号文字和青铜文化等内容。由于秦朝大规模的“焚书坑儒”,加之战乱、灾荒和历史年代久远等,其史料逐渐绝迹,巴文化已埋藏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融化在大巴山人民的民俗文化里。对巴文化的更深层次研究,有待依赖考古新发现。 (5) 巴人诗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编辑本段起源
巴国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葜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太葜即伏羲,后照为巴人始祖。 据考古发掘,川东地区史前文化发端于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其代表性古人类是“巫山人”。结束于距今4000多年前,即新石器时代末叶,其代表性文化是“巫山大溪文化”。约4000多年前,巴人先民们就世世代代在川东地区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他们战天斗地,自强不息,创造了灿烂的巴文化。
编辑本段建立
而后巴人建立巴国,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说: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日覃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馀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不虫,与诸虫群飞,蔽掩曰光,天地晦冥,积十馀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乎君于夷城,四姓皆臣之。” 即最早的巴国是由五个氏族部落联合形成一个大型的部落集团,其中巴人以武力和船技上的优势,获得了集团的领导权,巴人首领巴务相成为该集团的首任领袖,称廪君,即以白虎为图腾的巴人首领。该部落集团溯流而上,同样凭借武力和船技战胜了原住民载人,控制了清江流域及巫溪河流域的盐业生产,在夷城(湖北恩施)建立了巴国第一个首都。
编辑本段夏代
至夏禹时期,巴国加入夏王朝,成为夏王朝的诸侯之一。《左传·哀公七年》载: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 至此,巴国成为夏的统治集团的一个部分。《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是请生。(孟涂)居山上,在丹山(泸州丹山景区位于泸州市南114公里的叙永县境内,由分散的几个景点组成,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为国家级旅游景点)西。丹山在丹阳(属太湖流域,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属苏南经济板块,东邻常州市武进区、新北区,西接句容市、镇江市丹徒区,南与金坛市接壤,北接镇江新区,并与扬中市隔江相望,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被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之一。)南,丹阳居属也。”《竹书纪年》也记载:“帝启八年,帝使孟涂人巴涖讼。”
编辑本段商代
夏末商初,巴作为夏的一部分,参与了夏与殷的斗争,起码在夏灭亡的时候,巴并没有成为商的同盟。《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斩耕厥前。耕既立,无首,厥咎,乃降于巫山。”巫山,即巴国所在,巴国收留了夏亡国后的遗民。 在商代,巴没有完全臣服加入殷政权,反而和殷发生过战争。殷墟文字记载说明,公元前13世纪的殷武丁时期,武丁和妇好都曾经征讨过巴国。
编辑本段周代
公元前11世纪,巴的军队作为前锋加入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也因此在周灭商后,正式成为周王朝的诸侯国之一,并入周王朝的疆域。《华阳国志·巴志》称:“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代纣,前歌后舞’,也。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 春秋时期的楚国逐渐强大,驱赶巴国的疆域不断向西迁移。《华阳国志·巴志》载:“巴、楚数相攻伐”“巴子怒,伐邓,败之。其后巴师、楚师伐申。楚子惊巴师。鲁庄公十八年,巴伐楚,克之。”“鲁文公十六年,巴与秦、楚共灭庸。”“哀公十八年,巴人伐楚,败于鄾。” 《左传·桓公九年》:“文十六年(即公元前611年)以后,巴遂不见,盖楚灭之。”最终楚国夺取了巴国经济的根基:位于巫溪和清江的盐业基地。逼使巴都城也沿江向西迁移。《华阳国志·巴志》:“巴子时虽都江州(重庆),或治垫江(合川),或治平都(丰都),后治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涪陵)” 到战国时期,《华阳国志·巴志》说:“七国称王,巴亦称王。”其疆域是“东至鱼复(奉节),西至僰道(宜宾),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巴国依然还是一个疆域广阔,可与七国相比的国家。
编辑本段灭国
《华阳国志·巴志》:“秦惠文王与巴、蜀为好。蜀王弟苴侯私亲于巴。巴蜀世战争,周慎靓王五年,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巴为求救于秦。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救苴、巴。遂伐蜀,灭之。仪贪巴、苴之富,执王以归。置巴、蜀、及汉中郡。分其地为四十一县。仪城江州。司马错自巴涪水,取楚商于地,为黔中郡。”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应巴的要求,使张仪、司马错率大军南下灭了蜀国。顺道向东灭了巴国。在江州设立巴郡,成为秦始皇36郡之一。
编辑本段人文
“巴渝舞” “巴渝舞”,是古代巴渝地区民间武舞。 中国古代典籍记载最古老的音乐创作产生于巴地。巴渝舞来源于商末巴师伐纣时的“前歌后舞”。巴渝舞特点:舞风刚烈,音乐铿锵有力,属武舞、战舞类型。“剑弩齐列,戈矛为之始。进退疾鹰鹞,龙战而弱起”,“退若激,进若飞。五声协,八音谐”,由此可见巴渝舞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汉初,巴渝舞被刘邦移入宫中,成为宫廷乐舞,既供宫中观赏,也成为接待各国使节贵宾的乐舞,还成为王朝祭祀乐舞,天子丧礼乐舞。那时巴渝舞几乎成了国家乐舞。三国曹魏时巴渝舞更名为“昭武舞”,西晋时将“昭武舞”易名为“宣武舞”。唐时,巴渝舞仍为宫廷乐舞之一,唐以后,巴渝舞便从宫廷乐舞中消失了。尽管如此,在民间,巴渝舞遗风犹存,川东巴人后裔的踏踢舞、摆手舞、腰鼓舞、盾牌舞,就是古代巴渝舞的流变,现在的薅草锣鼓、花鼓调、花灯调、莲花落、川剧帮腔、川江号子、船工号子、劳动号子、翻山铰子等都和巴渝舞曲密不可分。 “巴乡清” 古代巴人的酒,以“巴乡清”著称于世。《水经·江水注》记载:“江水又迳鱼腹县(今奉节)之故陵……江之左岸有巴乡村,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出名酒。”此酒名贵,饮誉遐迩,以致秦昭王与板楯蛮订立盟约时,以此为质。清酒酿造时间长,冬酿夏熟,色清味重,为酒中上品。巴人善酿清酒,表明其酿酒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巴人风情 巴人有古朴凝重的民风,历来崇尚勇武。他们住干栏式房屋,楼上居人,楼下养畜,傍水而居;死后大多采取船棺葬、悬棺葬、幽岩葬、岩穴葬、土坑葬。賨人善织,家家户户能自己织布,衣物等所需布匹均能自给自足,“賨布”就是賨人织的麻布,秦灭巴后,令板楯蛮以交纳賨布代替户赋,由此賨布名传海内。 巴人神话 巴人自然神话有:“比翼齐飞”、“巴蛇吞象”、“白虎神话”。巴人英雄神话有:“廪君传奇”。巴人神女传奇有:“巫山神女”、“盐水神女”。 根据考古发掘,巴文化代表还包含巴人诗作、巴国符号文字和青铜文化等内容。由于秦朝大规模的“焚书坑儒”,加之战乱、灾荒和历史年代久远等,其史料逐渐绝迹,巴文化已埋藏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融化在大巴山人民的民俗文化里。对巴文化的更深层次研究,有待依赖考古新发现。 巴人诗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编辑本段遗产
巴文化是重庆的根系文化,为追溯千年巴文化历史渊源,弘扬巴文化精神,九龙坡区政府及龙力地产斥资4亿元,联合打造一座融文化、生态、旅游、商务、休闲于一体的重庆市文化观光胜地——巴国城。 巴国城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定位于“呈现巴国历史文化的主题公园”,内设大量人文雕塑及雕刻,整个建筑群风格仿古代巴国时期文化,将复原古代巴国鼎盛时期的版图及其模型遗址,同时还将设置巴国历史文化名人的雕塑长廊。 巴国城将集巴国文化之大成,建设巴文化博物馆、巴国文化研究中心、巴国文化广场、巴国湖中舞台、巴国历史人物雕刻、巴国传奇雕刻等。同时融入现代商业内涵和旅游休闲概念,建设高级商务区、宾馆会议中心、运动休闲区、湖中舞台游览区、城墙观光区等,是一座气势宏大的大型历史文化观光型商业中心。 巴国城将挖掘巴渝文化的独特资源,通过展示千载巴文化的灿烂,彰显重庆先民忠义爱国的民族精神,传承千古巴国人文传奇,让更多的人了解重庆的历史。同时将古文明与现代商业完美结合,探索出文化商业的运作典范。徜徉未来的巴国城,人们将解读巴国文化神韵,领略中国汉唐风情,观赏文化建筑经典,享受现代文化商娱旅业的魅力。 巴国城的建设,体现了九龙坡区政府文化造势、生态兴区的城市建设理念,是一次极具文化智慧与市场远见的神奇创意。
开放分类:
历史,重庆
③ 古巴在哪个国家
古巴就是一个国家啊!老大!
④ 古巴国简介
古巴共和国(西班牙语:LaRepúblicadeCuba;英语:TheRepublicofCuba),简称古巴。国名源自泰诺语“coabana”,意为“肥沃之地”、“好地方”。
是北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群岛国家,哈瓦那是古巴的经济、政治中心和首都。古巴岛是大安的列斯群岛中最大的岛屿,被誉为“墨西哥湾的钥匙”。古巴岛酷似鳄鱼,又被称为“加勒比海的绿色鳄鱼”。
1122.1万(2017年)。城市人口占75%。白人占总人口66%,黑人占11%,混血种人占22%,华人占1%。
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制糖业、旅游和镍出口是重要经济支柱。主要农产品为甘蔗、烟草、热带水果、咖啡、可可、水稻等,工业制成品主要依赖进口。劳务输出、旅游和侨汇收入是重要外汇来源。2017古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
(4)古巴国遗址扩展阅读:
古巴旅游资源丰富,几百个风景点像翡翠般点缀在海岸线上。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海水、白沙海滩等自然风光使这个享有“加勒比明珠”美誉的岛国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和疗养胜地。古巴充分利用这些独特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按照古巴的商务礼俗,随时宜穿保守式样西装。拜会政府机关,必须先订约。
居民很多信奉天主教,宗教对他们的生活习惯有较大的影响,如:忌讳“13”这个数字,更忌讳13日星期五这一天举行娱乐活动;
婴儿出生后要举行洗礼,并给其取教名;习惯过圣诞节、狂欢节等。还有一种奇趣的习俗,即在每年的新年除夕,按习惯每人必须要准备一碗清水,等午夜的时钟敲过12下后,每人就各自将准备的那碗清水倒到室外去以表示去旧迎新。
⑤ 古巴是什么样的一个国家
古巴在16世纪被西班牙人征服,1511年沦为殖民地。19世纪中期起,古巴人开始反抗西班牙人统治,要求独立。美国介入战争,史称美西战争,最后被西班牙割让给美国。美国占领古巴,直到1902年承认古巴独立。但美国在古巴建国宪法中,加入普拉特修正案,并迟迟不肯撤军。1906年美国趁古巴地方政府垮台,再次出兵占领古巴,并干涉古巴内政和商业,扶植独裁者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巴蒂斯塔从国库窃取4000万美元,把国家出卖给外国资本家,又纵容黑手党接管赌场及娱乐场所,反对者一律处死,令古巴成了毒枭、皮条客和资本家天堂。
1959年,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和好友切·格瓦拉(Ernesto Che Cuevara)以“建立古巴人的古巴”为口号,领导反政府武装,反对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的独裁统治。菲德尔·卡斯特罗至今仍是古巴最高领导人。
1961年4月17到21日,美国中央情报局派出1500名雇佣兵,试图入侵猪湾(Bahia de los Cochinos)失败。在卡斯特罗带领下,古巴开始左倾,1960年以经济改革为名,推行国有化,没收美国人资产。1961年,古巴宣布为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与其断交,并实施经济制裁,促成古巴投向苏联阵营,前苏联解体后,古巴失去每年40亿到6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但现在已由经济衰退中,复苏过来。
⑥ 古巴的国树是
红棕(大王椰子):干粗壮雄伟,中下部膨大,呈佛肚状,径达40厘米以上,确为棕类之王,是显示热带壮丽风光的典型树种
⑦ 古巴 国球是什么
古巴开展的体育项抄目较多,最普及的是棒球、田径、拳击、篮球、排球等,特别是棒球,最为群众喜爱,大街小巷,路边空地,打棒球的人比比皆是。以人口仅有88万的奥尔金省为例,已兴建的棒球场就达300多个。
第一是棒球第二是排球吧。
⑧ 简述古巴国建国情况。
1790年 古巴出现初期要求独立的运动,即由获得自由的农奴何塞• 安东尼奥• 阿朋德领导奴隶起义。内1867年 宗主国和殖民地之容间矛盾日益尖锐,古巴开始要求独立的十年战争,即1868年由卡洛斯• 曼努埃尔• 塞斯佩德斯和多米尼加人马克西莫• 戈麦斯发起的古巴第一次战争。1895年2月 民族英雄何塞·马蒂领导第二次独立战争。1898年 美国占领古巴。1902年5月20日 成立古巴共和国。
⑨ 古巴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
古巴已经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国。签证事宜可咨询古巴驻华使馆(建国门外秀水南街1号)或委托旅行社办理。
最佳旅游时间: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可避免酷热或雨季。
怎么去:通常可以选择加航、汉莎航空公司、伊比利亚航空公司、俄航和英航,加航需要办理过境签证,经申根国转机,不出机场无须过境签证。
语言:西班牙语,多数从事旅游相关职业的人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时差: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
货币与物价:古巴的货币是古巴比索(Peso Cubano),不过游客用的是是可兑换比索,类似外汇券(Peso Convertible)。目前带欧元去更划算,加拿大元、瑞士法郎、英镑亦可。虽然贴有外汇兑换处标示的银行都可以兑换,不过门前排队较长,建议在酒店兑换,但酒店兑换数额有限制,一般为一天一个人不超过150可兑换比索,需要多了只能去银行。
通讯:国际电话区号+53,如需要在Cubacel公司可以租用手机,中国移动手机开通国际漫游在古巴也可以使用,古巴的GSM网络由C_COM运营。
衣服:舒适、透气的衣服为宜。步行鞋、墨镜、帽子、防晒用品都必不可少。
保健:尽管古巴医疗条件不错,仍建议携带常备药品。炎热季节当心中暑,为避免肠胃不适,建议喝瓶装水,饮食清淡。
小费:餐厅、出租车一般为10%的小费,客房服务一般为1可兑换比索/天。
饮食:到了古巴有两道菜不可错过:一是烤乳猪 二是古巴饭(其实就是猪肉黑豆饭)
【古代遗迹】
2001年5月,一支由高级数码通讯机构(ADC)带领的一支探测小组绘制出古巴海域的海底地形图,然而声纳技术却揭示了一项令研究人员惊诧的发现:在大约2200英尺范围的海底区域,一些石质建筑以有规律的几何形状堆积着,看上去非常像一个城市的废墟。该探测小组成员保罗·温兹温格(Paul Weinzweig)说,“自然界不可能形成如此匀称外形的建筑物,很显然这并不是自然形成的,但是我们却无法判断它究竟是什么。”
据国外媒体报道,了解人类的过去让许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倾注多年的心血,回顾历史,我们将目睹人类历史长河的起伏和变迁,人类发展的足迹重复着建设和毁灭的路径。但迄今仍有许多远古文明让世人无法解释,难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⑩ 古巴这个国家是什么时候实行改革开放的
1991年来10月,古巴共产党召开"四大"。这次大会源是在古巴面临空前困难的形势下举行的,具有特殊意义,提出了"拯救祖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原则和口号。卡斯特罗在开幕式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古巴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正在广泛地实行开放,广泛地对外资实行开放。" "四大"通过的关于修改党章和党纲的决议指出,古巴革命的最高目标是在古巴建设社会主义,古巴共产党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古巴共产党是马列主义政党,是古巴社会的领导力量。古共"四大"还将改革开放作为国策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