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旧石器文化遗址

旧石器文化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1-21 13:29:36

A. 浙江旧石器文化遗址考古第一点是哪里

一直看到的都是新石器时代的 旧石器 或是萧山

B. 旧石器文化遗址有哪些

在黑龙江省右岸塔河境内的呼玛十八站有一处旧石器晚期遗址,在辽东半岛的复县有一处古龙山洞文化遗址,在这广阔的东北大地上,到处都留有东北土著先民原始群体活动的足迹。

在旧石器早期,辽宁省本溪地区就生活着庙后山人,庙后山人与“北京猿人”是同时代的古人类,同属于旧石器早期的晚期猿人。

庙后山人是东北早期直立人的代表,也是东北地区发现时代最早的旧石器早期文化遗址。庙后山位于辽宁省本溪中部,南距太子河支流汤河500米左右,古人类遗址在山坡南麓距地面约30米的石灰岩洞穴中,洞口向南,洞高5米。该遗址发现了一颗残缺一角的古人类牙齿化石。

在旧石器中期,在辽宁省营口永安西田村一带,生活着金牛山人,他们在距今20多万年以前,就活跃于东北南部地区,适应了较为复杂的生活环境。

在二三十万年前至50000年前左右,即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就是早期智人阶段。金牛山人和喀左的鸽子洞人是这个时期东北古人类的主要代表。

他们已由直立人进化为了早期智人,建立了以血族群婚为基础的血缘家族。金牛山人和鸽子洞人的后期,更为进步的族外群婚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巩固了下来,这为向氏族社会的过渡奠定了基础。

鸽子洞遗址位于辽宁省西部山区大凌河上游的西岸,是一处天然溶洞。在这遗址内出土了300余件旧石器,有丰富的用火痕迹和3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还有一颗相当完整的小孩第二下前臼齿。据推断,鸽子洞人约为15万年前后的古人类。

在旧石器的晚期,在吉林省安图明月镇与榆树周家油坊一带,就分别生活着安图人、榆树人。在黑龙江省哈尔滨西南郊阎家岗地区,生活着哈尔滨人。

在东北地区,还有辽宁省海城仙人洞、大凌河畔鸽子洞等30余处旧石器文化遗址。这些东北地区的古人类,基本代表了人类起源与进化过程中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三大发展阶段。

从50000年前至10000年前,这个时期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东北的古人类便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早期阶段。这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物质文化有了相当显著的发展,突出表现为压制石器、雏形陶器、磨制骨器、装饰品等具有时代特征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已经出现了。

辽宁海城仙人洞遗址出土了一些钻孔兽牙装饰品。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人们掌握了兽骨的钻孔技术,并且在获取生活资料的必要劳动之外,开始有了一定的剩余时间用来生产装饰品。

装饰品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意识的发展和对美欣赏观念的提前,因而创造了粗犷的原始艺术作品。

在这一时期,一些古人类继续利用天然山洞,保持着穴居状态,更多的人类家族则走出洞穴,开始生活于山坡或河谷台地了。如扎赉诺尔遗址位于前哨化的蘑菇山山坡上,哈尔滨附近的一系列遗址都分布于松花江的阶地上。

原始人按照自己意愿选择更宜于获取生活资料和靠近水源的地方,并自己动手建造简陋的居址或房屋。人类开始了半定居生活,除采集、狩猎之外,捕鱼业也开始成为原始人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了。

海城仙人洞遗址中出土了一件骨制鱼叉,这使我国同时代的内容又有了极大丰富,这说明捕鱼业在东北古人类生活中开始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这时期,原始群向原始氏族的转化开始完成,男女之间的自然分工也随之转化为社会的劳动分工,于是氏族出现了,私有制由萌芽而产生。在这个时期,是东北古人类蓬勃发展的繁荣时代,是他们进行规模空前的大迁徙、大远征的时代。

辽宁省葫芦岛市设县治开始于清光绪年间,始称江家屯抚民厅治所置于江家屯,后来迁至连山。从这里发掘的文物、遗址、遗物证实;远在数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

1921年6月瑞典地质学家特生博士对境内南票区沙锅屯二里媳妇山东坡天然洞穴发掘的人骨、石器、骨器、彩陶片进行鉴别,认为遗物为距今7000年以前新石器晚期的人类遗物。

其中红胎黑彩陶皿与河南仰韶村出土的彩陶同属于一种文化类型,而长颈瓶陶片又与甘肃出土的同类同期文物相同。辽宁省绥中县绥中镇龙王山区寺儿堡镇北出土的古墓等,都证明本地属于“红山文化”,是古代南下辽西的一种文化类型,是古代人群部落沿北向南延伸的整体。

这些确凿的文化遗址都证明东北古人类为了开拓东北古老的活动空间,探索新的未知生活领域。

C. 旧石器时代一个遗址一般生活多少人啊

旧石器时代(Paleolithic;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更新世 ,从距今约30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其时期划分一般采用三分法,即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由于地域和时代不同,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区的文化面貌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中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工作,在中国已经发现了许多旧石器时代的遗址,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旧石器考古材料,初步建立起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框架。
早期
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分布已很普遍。距今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文化有西侯度文化、元谋人石器、匼河文化、蓝田人文化以及东谷坨文化(见东谷坨遗址)。距今100万年以后的遗址更多,在北方以周口店第1地点的北京人文化为代表,在南方以贵州黔西观音洞的观音洞文化为代表。总起来看,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基本上是类似于奥杜韦文化的类型,似乎没有西方的阿舍利手斧文化。但有的学者认为,在这一时期,中国旧石器文化和西方阿舍利文化之间可能存在着交流。
中期
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可用山西襄汾发现的丁村文化(见丁村遗址)为代表。另外比较重要的有周口店第15地点文化和山西阳高许家窑人文化。中国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基本上保持了早期文化的类型和加工技术。即使类型稍有变化,技术稍有进步,也都是缓慢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修理石核技术(如勒瓦娄哇技术)没有得到什么发展。
晚期
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数量增多,文化遗物更加丰富,技术有明显进步,文化类型也更加多样。在华北、华南及其他地区,都存在时代相近但技术传统不同的文化类型。
在华北,有继承前一个时期的小石器传统,其重要代表有萨拉乌苏遗址、峙峪文化、小南海遗址、山顶洞遗址(见山顶洞人)等;有石叶文化类型,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的水洞沟文化为代表,它与西方同期文化有较多的相似处;还有70年代后发现的典型细石器工艺,如山西沁水的下川文化,河北阳原虎头梁遗址的虎头梁文化等。
在东北地区,属于这一时期的重要遗址有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和黑龙江哈尔滨阎家岗遗址等。
在南方,这一时期出现了几个区域性文化,如以四川省汉源县富林遗址命名的富林文化类型,以重庆市铜梁县张二塘遗址为代表的铜梁文化类型,以及最初在贵州省兴义市猫猫洞遗址发现的猫猫洞文化类型。
另外,在西藏、新疆和青海地区也发现了一些属于这一时期或稍晚的旧石器文化地点。总起来看,这一时期文化的主要特点是,除少数地点外,石叶工艺和骨角器生产不很发达。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经济活动,主要是通过采摘果实、狩猎或捕捞获取食物。当时人们群居在山洞里或部分地群居在树上,以一些植物的果实、坚果和根茎为食物,同时集体捕猎野兽、捕捞河湖中的鱼蚌来维持生活。在山洞中的遗迹和遗物,已留下了很多,但树居生活却很难留下什么遗迹。从古代的文献中,依稀可以寻觅到远古时代树居和采集的影子。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特点就是洞居或巢居,采集和狩猎。
民族志也较多反映了石器时代人类的巢居生活。彝族历史文献《西南彝志》记载:“人们在当初,不曾住地面,野兽花斑斑,跑在森林里;人居于树上,兽与人同处”;《滇略》记载有一部分被称为“野人”的景颇族,“茹毛饮血,夜宿树上”;《贵州通志》记载少数苗族先民曾经“架木如鸟巢寝处”;东北的古代肃慎族亦曾“夏则巢居,冬则穴处”。这些少数民族尽管早已摆脱了采集与狩猎的经济生活,但其巢居的生活方式却一致表明远古人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确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早期
在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与猿人化石共存的都有大量哺乳类动物化石和人类用火的痕迹。除了粗糙笨拙的打制石器,还有经过加工的鹿角和砍砸刮削的兽骨。这一时期人类的经济活动,处于极其原始的萌芽阶段。
在初期的经济活动中,人类只是为了生存而进行采集和狩猎、捕捞的。这些活动以采集最早出现,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匼河遗址中发现了可能用于狩猎的石球,表明当时已出现了狩猎经济的萌芽,在整个旧石器时代,采集和捕食小动物始终是人们的主要经济活动。集体围猎大动物,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中期
距今约十至二三万年,相当于地质史上的晚更新世,也就是考古学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的经济活动逐渐活跃了。当时,台湾、日本等岛屿与大陆还有陆桥联接,在亚洲的东北部,白令海峡也有陆地通往北美洲。中国大陆的气候比较干燥寒冷,西北高原及华北大地堆积了厚厚的黄土。这一时期处于间冰期,大陆大部分植被是森林草原或半干旱的草原,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人类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求生存,才得到锻炼和发展,最后脱离了动物界,转变为现代人的。地质学家称之为黄土时期,人类学家称之为智人阶段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氏族组织已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在各地不同的生产实践中改进工具,发明了摩擦取火,从而促进了原始经济的发展。
旧石器时代中期,打制石器的技术比早期进步了,丁村人的石器已有更多的类型,遗址中出土的各式砍砸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和石球等,有的形制相当规整。说明了石器功能作用的分化。与丁村人相比,许家窑人的狩猎技术更高一些,从出土的石器来看,他们不仅会从打制的石核台面周围边缘敲剥石片,而且制作出更多小型的尖状器、雕刻器、小石钻和小型砍砸器。一种龟背状刮削器和短身圆头刮削器,刃缘经过仔细加工,已初步开创了细石器工艺技术的风格,代表了旧石器文化的进步因素。作为狩猎大动物的有效武器石球,在许家窑人的营地里成堆地发现,数以千计,生动地显示了这个氏族狩猎经济的高度发展。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中石器时代盛行的石叶,在这里也已经出现,这种工具与狩猎和吃兽肉有密切关系。许家窑遗存的全部动物骨骼数以吨计,但未见一具完整的个体,甚至连一个完整的头骨都没有发现,说明基本上都是人们食肉后又砸碎的抛弃物。他们还善于用动物的骨角加工成铲式工具、三棱尖状器和刮削器。许家窑人生活在距今 4 万年前,他们的狩猎经济代表了当时的较高水平。

晚期
距今二三万年前,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以采集为主、狩猎为辅的原始经济在各地有了更快的发展。从重要遗址峙峪、小南海、虎头梁所发现的石器和遗迹来看,当时的生产水平在不断进步和提高。以弓箭的发明为标志,狩猎经济又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虎头梁遗址
1963 年发掘的山西峙峪遗址,距今 28000 年,仅石器材料就多达 15000余件,明确地出土了石箭头和钺形小石刀之类复合工具。1960 年第一次发掘小南海洞穴时,10 平方米范围内出土石制品达 7000 多件,可见当时石器制造业已有相当规模。在河北阳原的虎头梁遗址,考古工作者清理出三处篝火遗迹,灰烬中有烧过的兽骨和鸵鸟蛋皮,周围散布着大量石片、石屑和用作石砧的大块砾石,这里显然是一个狩猎者的宿营地。

D. 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以什么人文化遗址为代表

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文化是以圆明园的文化遗址为代表的,也是很有特色的。

E. 最古老的旧石器文化遗址

距今约180万年的西侯度文化遗址,1959年发现于山西芮城县西侯度村,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境内最古老的旧石器文化遗存。经考古发掘,在此获得大批古脊椎动物化石,32件石制品,带有切割刮削痕迹的鹿角和被火烧过的骨、角、牙等。其中两件具有人工痕迹的鹿角,一件表面有用锐利器物割切或砍斫出来的“V”形沟槽,另一件表面有很清楚的刮痕,这表明当时的人类可能已经会制作骨角器了。最引人注目的是,动物化石中有若干呈黑色、灰色、灰绿色的肋骨、马牙和鹿角,化验证明是火烧的结果,这样人类用火的历史便被大大提前,成为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的证据。

F. 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都包括哪些内容

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有:贵州盘县大洞遗址(1992),约为更新世中、晚期,主要是人牙化石及动物化石等。1992年在湖北荆州鸡公山发掘出五处人类遗址和两个石器加工区。1993年,在南京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发现人类头骨化石,距今达35万年。1995年,在四川酆都境内发掘出烟墩堡遗址,并有多种石制品。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内容更丰富:1993年至1995年,在江西万年大源乡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掘出距今约一万年左右的狩猎场所和屠宰场,还发现许多陶制品。1993年至1995年,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掘出距今约一万年的动物遗骸和人工培植的稻谷标本,当然还发现好多陶制品。1993年在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发现陶器上有文字性的刻划符号。1992年至1994年在河南郑州八里岗遗址发掘出连排房屋,长26米,进深7米,共八套,而且发现绘有推拉式门型,甚为可贵。1993年至1995年在郑州北郊发现了西山仰韶文化城址,城的平面略呈圆形,西墙残存60余米,北墙残存230米,最高处达3米,土墙为板筑法。据测定距今已达五千年,如此一来,我国的城市文化比原先认定的还可上推千余年。1996年在河南孟津水库区发掘了仰韶文化聚落遗址,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有居住区、仓窖区、墓葬区和石器制造场。也发掘出石壁、钺等“礼器”,说明那时生产力已相当发达,社会已走向文明。1992年至1993年在内蒙古赤峰发掘兴隆洼遗址,有围沟、房址、窖穴等,为较完整的史前聚落,距今已达八千余年。1989年至1994年在安徽蒙城尉迟寺发掘出大汶口文化层的房址三十一处,还有墓葬和窖穴。居住房屋作连排式,内部空间灵活,外形整齐有序,是研究史前建筑的重要史料。1992年至1993年在浙江西北的莫角山遗址,发掘出一座人工建造的巨屋,东西长670米,南北宽450米,总面积达30余万平方米。建筑基址上有夯土层,夯窝及成排的大型柱洞等,这里属良渚文化层,说明距今五千年以上已有相当高超的建筑技术了。1995年至1996年,在四川成都附近发现距今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古城址五座。

G. 这么记住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有哪些文化遗址

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包括西侯度文化、元谋人石器、匼河文化、蓝田人文化以及东谷坨文化(见东谷坨遗址)、北京人文化、观音洞文化、丁村文化、阳高许家窑人文化、萨拉乌苏遗址、峙峪文化、小南海遗址、山顶洞遗址(见山顶洞人)等等

H. 旧石器时代后期比较重要的遗址是什么

旧石器时代后期比较重要的遗址有卡尔梅山的沃德洞穴遗址,在这里,考古学家们发现的石叶文化以燧石为主要原料,其文化性质与欧洲的奥瑞纳文化和格拉韦特文化比较相似。

I. 广东有哪些旧石器时代的遗址,遗物,特点是什么

织机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从1990年至1995年,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面积近100平方米,地层堆积厚达20多米,划分为23层,其中第21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第18层向下含有古脊椎动物化石和旧石器时代制品。发掘出土石制品6546件和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通过对部分古脊椎动物化石和遗物的分析,它是一处以旧石器遗存为主,兼有全新世遗存的洞穴遗址;经对石制品初步研究,它具有中国北方以小石制品为主的旧石器时代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