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旅游攻略游记
1. 关于北海的游记
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来到盼望已久的北海公园,心里说不出有多快活!
北海公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园。一千年前,北海公园就建成了。开始,北海公园叫皇院,百姓是不让进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应邀来到过这里做客,让他惊叹不已。他盛赞说:“它有造化自然的伟大成就。”今天,我慕名而来,饱览北海公园的美景。
进了南门,我们沿着团城的城墙,穿过永安桥,就登上了琼岛。琼岛上,苍松、翠柏、碧柳、红花、绿草,一一展现在眼前。那苍松更是形态奇特:有的像撑开的大伞、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伸出的龙爪……密密麻麻的,使阳光只剩下了细碎的日影。站在永安寺,看东胡和西湖,一边是平静,一边是热闹。因为西湖是渡船的地,东湖则是荷花塘,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天壤之别吧。在东湖,偶尔会看见一对绿头鸭,肩并肩的在湖中游着,视游人而不见,是不是也具有些鹅的骄傲的性格呢?话说,到了北海,不去白塔就有些可惜了。于是,我们直奔白塔。白塔,塔如其名,通体洁白如玉,像一个白玉瓶,高30多米,头顶镏金宝盖。宝盖上,还有十八个小巧的铜铃。风一吹,小铃铛就发出“叮呤、叮呤”的响声,清脆悦耳。
下了琼岛,我们乘着渡船,上了岸,往五龙亭走去。一边走,我一边数着“一、二、三……”五龙亭,顾名思义它有五个亭子,这五个亭子是连在一起的,一个接一个,矗立在湖水中,像一条卧在水中的巨龙。碧波荡漾的湖水拍打着卧龙,好像在说:“睡吧、睡吧!”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五龙亭的跟前。我这才发现,五个亭子中,唯有中间的那个,是圆顶的,像个大斗笠。另外四个都是飞角翘尾,四四方方的顶。五个亭子是由曲廊连接的,曲折连缀,还是汉白玉砌的栏杆呢!走进亭子,只见亭子正中有一条龙,两爪抱柱,低头俯视,还张着大嘴像是对游人问好。两边的柱子上还各有一条盘龙,它们似乎在努力地向上攀登,站得高看得远嘛!柱子上还有许多小龙,真是“龙上有龙,龙驮龙!”
穿过密密的古松林,九龙壁就露出了它那神秘的面孔。九龙壁像是一堵用七彩的琉璃瓦砌成的墙。它高六米,长二十七米,是全国唯一一座双面有龙的九龙壁。站在九龙壁下,人显得那么渺小。驻足定睛,仔细观察九龙壁发现:有的龙用爪子托着球,正准备扔出去;有的龙可能走神了,找不到球,正伸着脖子找球呐;有的龙仰着头,正对准了“球”,打算一跃而上,来个头球攻门呐。我想,构造九龙壁的人一定很喜欢龙,也很热爱足球吧!因为我在书上看到过,古代也有足球噢!
观赏完了九龙壁,我们穿过静心斋,就恋恋不舍地出了北门,离开了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一步一景的北海公园。
我爱你——北海。你是一支动听的乐曲,你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你是一首优美的诗歌。
2. 北海写游记。
炎热的暑假到来,我和家人去北海旅游。
光光的小脚丫子踩在酥软而又内掺丝温度的沙滩上,我容在沙滩上打滚,踩踏,有些疲倦了,便躺在沙滩上呼呼大睡起来。
到了下午,爸爸才把我叫醒,一照镜子,天哪!这还是我吗?压根就是块大黑炭!不过马上就适应了。
我沿着海边缘走着,一个大浪打过来,把我沾满沙子的脚丫冲得一干二净。走累了,我休闲的躺在沙滩上,倾听着海风的歌声,聆听着海浪拍打沙滩有节奏的旋律声,不说话,不思考,慢慢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愉快。
这时,天空开始变成血红色,渐渐地,它们逐渐燃烧起来,越来越猛烈。洁白的云朵被染成暗红,形成火焰的模样。难道那就是火烧云?真美啊!这幅景象深深扎进我的脑海里。我陶醉在这美丽的画卷中。
这次的北海之旅让我十分难忘,不仅让我看到了无瑕的火烧云,还带回碳一般的黑色皮肤。
3. 美丽的北海公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篇游记的
写琼岛是按照先岛上、再四周的顺序写的.写白塔是按照从下向上、先整体再部分的顺序写的.写五龙亭是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由近到远的顺序写的.
有问题可以追加哦.
4. 去北海公园的游记怎么写
没找到游记结尾的写法,这是游记的写法,希望对楼主有用~!
游记是一种以记述参观访问、旅途见闻为主要内容的文体。一般以描写为主要手段,又常与抒情议论相结合来表达作者独特的感受。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仅描绘了巴陵胜状的岳阳楼大观,写了满目萧然的霪雨之日和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艳阳情景,还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写好游记,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细心观察,手写心记
游记的写作犹如蜜蜂采花酿蜜,素材主要来源于游览见闻。细心观察,就是要抓住有特色的景观和对表达中心有重要作用的事物。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事物的特色都是在比较中显示出来的。游览过程中我们就是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捕捉眼前的景物与其他地方的景物有什么不同之处。有些同学只顾热闹或贪玩,常常忽视景点中的人文资料,如神话传说,乡风民俗,名人轶事,诗词典故,碑文楹联等等,结果是丢了西瓜抓芝麻,写起? 自然内容贫乏,索然无味。所以,必要时还必须心记手写,也可以回来后查看有关资料,以保证内容的丰富充实。
二、依据中心,决定取合
旅途见闻的内容丰富多彩,但是不可能什么都写进文章里。下笔前首先要理一理自己的思绪,想一想本次游览的主要感受是什么?确立一个中心,然后决定: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哪些内容不写。题材的取舍,当然首先要选新颖有趣的内容,更要选有个性、有地方特色的材料,特别是上文提到的那些人文资料,不仅能使你的文章主题鲜明,中心突出,而且读起来更有文化内涵,从而使你的文章更有社会价值。
三、紧扣游踪,疏密有致
游记的内容往往多而杂,写出来怎样才能做到清晰而不繁乱呢?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移步换景。即以游踪的变化为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完整有序地写出重要的游览过程。当然也要避免写成一本流水账或一幅游览路线图。所以,写作中要用浓墨重彩突出重要的点,跳出一般性的过程交代,使整篇文章成为几个主要景点活动的有机组合体。为了使这个组合体结构匀称,我们还要运用一些穿插的技巧,将与景点有关的资料、数据等内容,通过游览者的交谈或引用等方式适时介绍,这样,就可以调整文章的结构,消除看上去有些部分“臃肿肥胖”、有些部分又显得“面黄肌症”的毛病。
四、写好景物,注入感情
古人云: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描写名山秀水是游记的重头戏,写好的关键是注入自己的真感情。我国古代众多游记名篇,“案头的山水”绝不仅仅是自然山水的反映。作者游踪所至,美景在目,心有所感,形诸笔墨,往往物中有我,景中见情,不仅写出了山水的蓬勃生机和无穷妙趣,还能含蓄蕴藉。意味隽永地把作者的身世和人生理想表现出来,达到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的效果。当然这不是一日两日的功夫,正好说明了好笔头要靠长期反复磨练的道理。
附例文:
游狼山
闻思月/文
我们南通是个依江傍海、景色宜人的花园式城市,狼山更是名闻遐迩。星期日早晨,我们一家三口前往游玩。上午我们先去了啬园,午餐后就直奔狼山。
一路上爸爸告诉我们,狼山古称狼五山、紫琅山,相传有白狼踞其上,所以又叫白狼山。据史籍记载:唐天宝年间,鉴真东渡日本,曾经过此山以避风浪。它位居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呢!
我们在车上远望狼山,只见一片翠绿,雄伟的宝塔屹立在山顶,十分壮观。不一会儿,到了山脚下,我们没上缆车,沿着花岗岩铺成的台阶向上攀登。山上人来人往,喜气洋洋。山路两旁古木参天,千姿百态,不禁令人暗暗称奇。狼山不高,父亲说才104.8米,面积18公顷,在多山的地方,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山。但在南通,却是大名鼎鼎。真是应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说笑间,不知不觉我们就登上了山顶。从山上向下俯视,马路四通八达,楼房一幢接一幢,江面上传着几艘豪华的大轮船,码头旁的大吊车犹如长颈鹿玩具,好一片壮观景象。
狼山因为落座在一马平川、沃野千里的江海平原之上,耸立在一望无垠的长江之滨,所以显得特别突兀高大。尤其是它山势陡峭,拔地而起,临江高耸,直插蓝天,气势更加非凡。登上支云塔,仿佛觉得不是站在一座百米小山之上,而是置身于九霄云外了。辽阔的江海平原,从脚下一直伸展到无边的远方;滚滚的万里长江,犹如一条闪光的缎带,从遥远的天际蜿蜒而来,奔腾入海;那海,那长江入口处的大海,更是水天相连,烟波苍茫,好一派江天寥廓、沧海浩瀚的壮丽景象。怪不得宋朝大诗人王安石来此,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遨游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想起萃景楼前两根石柱上的那副楹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我们的胸怀也顿觉无限宽广!这样的山,怎能不名闻遐迩呢?
狼山之名所以闻名,更因为它和历史文化名人联系在一起。如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近代革命先驱、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就葬在狼山。又如法乳堂内的十八高僧巨幅瓷砖画像,出自南通籍画家范曾之手,同样令人敬仰。
傍晚,回程途中,妈妈感慨地说,一切为中华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说的是啊!
快乐的狼山游,真是难忘而甜美的记忆。
点评:
这篇游记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善于挖掘和引用了大量人文资料,从自然山水写出了人文内涵,写出了狼山与其他旅游景点不同的个性、特点和意义。其中的神话传况、名人故事、经史典籍、古人诗文、墓葬文物、景点楹联、地理数据等等,大大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位和阅读价值。作者记述游览见闻是有选择的,不是只顾自己的玩兴,什么开心就写什么(其实那天,他们在狼山脚下的水上乐园玩得很“疯”,文中就只字未提),可见写作态度很认真:又因为善于穿插,所以结构匀称,毫无堆砌之感。文笔优美,语言精炼是本文的又一特色,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出来的狼山景色,都生动形象,充满豪情,又各有千秋!这一点也值得称道。
5. 美丽的北海公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篇游记的
写琼岛是按照先岛上、再四周的顺序写的。写白塔是按照从下向上、先整体再部分的顺序写的。写五龙亭是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由近到远的顺序写的。
求好评,有问题可以追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