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西游记十回感悟

西游记十回感悟

发布时间: 2021-01-23 01:26:21

⑴ 西游记读书笔记(第十回) 要有感悟

大战红孩儿是第四十回,唐王地狱一日游才是第十回。你究竟是要那一回?

⑵ 西游记一到十回的感悟是什么

《西游记》前十回讲述了孙悟空自仙石中蹦出,学艺得道,练成了七十二变,又得师傅赠筋斗云,练成之后回到花果山,自封为王。又到东海龙宫取得法宝,如意金箍棒,老龙王不甘,告到天庭。众神为压制住孙悟空,封他为弼马温,后被孙悟空识破,独自下凡。托塔李天王与哪吒均不敌孙悟空,玉帝知道后,封他为齐天大圣,又让他去看管蟠桃园。孙悟空在得知蟠桃会上独独没有请他,看穿玉帝阴谋,偷吃蟠桃,仙丹,大闹天宫,便下凡去了。玉帝让众天兵天将去捉拿孙悟空,孙悟空被捉上天庭后,刀枪不入,火烧雷击都没用。太上老君将他放入炼丹炉中,孙悟空出来后,不但没被烧死,反而练成了火眼金睛。最后被压在五指山下。多年以后,与唐僧一同去西天取经。孙悟空在《西游记》中的前十回,大闹天宫,敢于追求幸福,并为此作出不懈努力。他想要当王,便自封为王,他想要大闹天宫,他便这么做了。他一直在为心目中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作出努力,他不安于现状,不远就这么平平凡凡的度过这一生,他敢于同阻挡他的人抗争,他积极向上的英雄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我们也应该为了自己所追求的幸福美好的生活作出努力,虽然我们没有孙悟空的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但是我们也可以像他那样,为了自己所追求的付出全力,只要努力过,就不会有遗憾。

⑶ 西游记第十五回感悟

感悟:此次唐僧与悟空间的关系有些生分,毕竟不是同一种类型的人,这次唐僧失马便可看出其师徒二人间的间隙已生,师徒二人互不了解,为以后的事埋下了伏笔。

概括:这回写的是悟空刚和唐僧上路唐僧的脚力白马就被躲在蛇盘山鹰愁涧的玉龙给吃了,后来悟空与其大战得知其来路,请来观音收复了此龙,做了唐僧的脚力。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3)西游记十回感悟扩展阅读:

这个故事显然表现了这样的思想:要实现一个美好的理想,要完成一种伟大的事业,定会遭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而且必须战胜这些困难。西天取经本身还包括四十一个小故事。绝大部分里面出现了作怪的妖精。

这些妖精来历虽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阻挠取经事业的进行。它们之中有许多其实是自然灾害的幻化,但当它们化身成为妖魔,在战斗中作为邪恶势力的一方而出现,本身就获得了社会的意义。

吴承恩所着力描写的是西天路上每一场具体的战斗,是孙悟空如何在与阻挠取经的邪恶势力作斗争中取得胜利。总起来看,西天取经的故事通过幻想的情节,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民克服困难、勇敢前进的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摧毁社会上一切邪恶势力以及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信心。

⑷ 写一下《西游记文言文版》第六回到第十回感悟。

回答:

《西游记》第六到十回分别为: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感悟:

既然要战斗,就应该光明正大的,向人挑战。可是二郎神与太上老君使阴招,不仅破坏了公平的原则,也违背了诚实的准则。八卦炉都能逃走,可以看出孙悟空心性之顽强,绝不轻言放弃。观音奉旨去长安找唐僧让他去取经,后面是取经路上的一些事情。 这本书十分有意思,描述了唐僧和他的徒儿历经千辛万苦,降妖伏魔,最终取得西经回国的故事。

孙悟空的世界近于童话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丰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于现实生活,在奇幻的描写中折射出世态人情。《西游记》的人物,情节,场面,乃至所用的法宝,武器,都极尽幻化之能事,但却都是凝聚着现实生活的体验而来,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气息,折射出世态人情,让读者能够理解,乐于接受。

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⑸ 西游记第十回感悟

《西游记》第十回主要讲述了泾河龙王为了和术士袁天罡打赌,私自改了降雨的时辰,回被天庭降答罪要在剐龙台上处斩,处斩的人是唐太宗手下的名臣魏征,泾河龙王为免一死就去求唐太宗,唐太宗第二天在上朝的时候就故意留魏征下棋不让他脱身,没想到魏征竟然离魂而去,一刀杀了泾河龙王,泾河龙王的魂魄有怨气,晚上经常骚扰唐太宗不让他入睡,唐太宗于是宣秦叔宝和尉迟恭进殿为他守门才相安无事,但泾河龙王在地府告状要唐太宗去对质,于是唐太宗死掉了,去地府之前魏征给了他一封信说地府里有我的一个旧相识崔钰做判官,你去了以后找他就会没事的,结果唐太宗去了地府,见到崔钰,崔钰一查生死簿发现他阳寿已尽,就给他多添了三十年,结果唐太宗又活过来了。所以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做人一定要言而有信,而且最好不要和别人打赌。

⑹ 西游记第十一回感悟

  • 西游记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禹正空门,写唐太宗在地府阅历轮回事实,并从地府还魂后之事,他恪守诺言,大行善事,使得唐王朝根基坚固,福禄绵长,让囚犯回家与亲人作别,把数千宫女放出配了军士,这些善事,大得民心。西游记作者说教色彩极为浓厚,启发人生社会思想意义随处可见,如本回开头即有诗曰:

百岁光阴似水流,一生事业等浮沤。昨朝面上桃花色,今日头边雪片浮。

当然,西游记更多的是用形象的故事来教育人类个体生命:

却说太宗又传旨赦天下罪人,又查狱中重犯。时有审官将刑部绞斩罪人,查有四百余名呈上。太宗放赦回家,拜辞父母兄弟,托产与亲戚子侄,明年今日赴曹,仍领应得之罪。众犯谢恩而退。又出恤孤榜文,又查宫中老幼彩女共有三千人,出旨配军。自此,内外俱善,有诗为证,诗曰:

大国唐王恩德洪,道过尧舜万民丰。死囚四百皆离狱,怨女三千放出宫。

天下多官称上寿,朝中众宰贺元龙。善心一念天应佑,福荫应传十七宗。

西游记作者更重视人生实际上的积善成德,而不是饱读圣经,却言行不一:

乾坤浩大,日月照鉴分明;宇宙宽洪,天地不容奸党。使心用术,果报只在今生;善布浅求,获福休言后世。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万种强徒,怎似随缘节俭。心行慈善,何须努力看经?意欲损人,空读如来一藏!

本回还写了两个小故事,一个是李翠莲借唐太宗妹妹还魂事:

正嚷处,只见四五个女官,两三个太监,扶着他,直至殿上。唐王道:“你可认得你丈夫么?”玉英道:“说那里话,我两个从小儿的结发夫妻,与他生男育女,怎的不认得?”唐王叫内官搀他下去。那宫主下了宝殿,直至白玉阶前,见了刘全,一把扯住道:“丈夫,你往那里去,就不等我一等!我跌了一跤,被那些没道理的人围住我嚷,这是怎的说!”那刘全听他说的话是妻之言,观其人非妻之面,不敢相认。唐王道:“这正是山崩地裂有人见,捉生替死却难逢!”好一个有道的君王,即将御妹的妆奁、衣物、首饰,尽赏赐了刘全,就如陪嫁一般,又赐与他永免差徭的御旨,着他带领御妹回去。他夫妻两个,便在阶前谢了恩,欢欢喜喜还乡。

上文刘全夫妻本来都已经死亡,李玉英之死乃是因为她拔自己的钗环斋僧,被丈夫斥责为不守妇道,自缢身亡,刘全因为妻子上吊身死,悔恨交加,发誓杀生成仁,为唐太宗到地府进瓜,此种善行赢得冥王同情,让刘全夫妻还魂享受人生。而其妻死亡时间已久,尸体不存,故借猝死之太宗御妹身体还魂。

西游记本回写的第二个小故事是相良夫妻积德行善,虽然在阳间是个穷人,在阴间已经是个富豪,唐太宗在地府时曾经借他们的几库金银救济那无数的冤魂苦鬼,所以还魂后按照冥王之意归还其金银,然而相良老夫妻坚辞不受:

太宗见了本,知相良不受金银,道:“此诚为善良长者!”即传旨教胡敬德将金银与他修理寺院,起盖生祠,请僧作善,就当还他一般。旨意到日,敬德望阙谢恩,宣旨,众皆知之。遂将金银买到城里军民无碍的地基一段,周围有五十亩宽阔,在上兴工,起盖寺院,名“敕建相国寺”。左有相公相婆的生祠,镌碑刻石,上写着“尉迟公监造”,即今大相国寺是也。

唐太宗召集大臣商议敬佛传道之事,大臣意见不一,各有其理,然太宗最后相信佛是圣人,慈悲为怀,不可毁弃,故传下旨意要大臣们推荐天下德行高尚、知识渊博的高僧,这时候,玄奘法师第一次出场:

当日对众举出玄奘法师。这个人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他外公见是当朝一路总管殷开山,他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官拜文渊殿大学士。一心不爱荣华,只喜修持寂灭。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当时三位引至御前,扬尘舞蹈,拜罢奏曰:“臣星等蒙圣旨,选得高僧一名陈玄奘。”太宗闻其名,沉思良久道:“可是学士陈光蕊之儿玄奘否?”江流儿叩头曰:“臣正是。”

西游记写到第十一回,取经的师徒四人已经全部亮相,而唐僧则是刚刚露面,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从这几回文字可见,唐太宗在西游记中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形象,另外,他的几个大臣,尤其是魏征,也是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且有历史记载的基础,但这些君臣言论都带有了神话的意味。

⑺ 西游记前二十回主要内容及感想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山项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为"水帘洞"的石洞,被群猴拥戴为王。又过三五百年,石猴忽为人生无常,不得久寿而悲啼。根据一老猴指点,石猴经南赡训洲到西牛贺洲,上灵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见须菩提祖师,被收为徒,起名曰孙悟空。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悟空使摄法将傲来国库馆里兵器搬进山中,操演群猴。山中妖、兽纷纷拜悟空为尊。悟空向龙王讨得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被悟空打败。金星再次招来悟空。玉帝命造齐天大圣府,让悟空居住。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南海观音徒弟木叉助天王,被战败。观音又荐二郎神。二郎神与悟空大战,太上老君在天观战,丢下金刚套,击中悟空。众神押其回上界。玉帝传旨处死。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太上老君将悟空置入炼丹炉烧炼,四十九天后,悟空出来,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孙悟空一路筋斗云,跳不出佛掌。如来将五指化为大山,压住悟空。命土地神用铁丸铜汁饲喂悟空。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五百年后,如来佛欲寻一信徒取经,以使佛法永传东土。观音率木叉,带着袈裟、锡杖和金、紧、禁三个箍,驾云前往。一路上收伏沙悟净、猪悟能和小白龙;劝化孙悟空,让他们共保取经人。 附录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陈光蕊喜中状元,招为宰相女婿,被任为江州州主。上任途中被船家刘洪害死,其妻被抢,刘洪冒保赴任。陈被龙王救活,收于龙宫。其妻生子,抛于江中。被金山寺长老所救;起名江流,后又起法名玄奘。长老为其说知身世。玄奘寻见母亲。后径往京师,找外祖诉冤。刘洪被 处极刑。陈光蕊还阳。玄奘入洪福寺继续修行。
●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泾河龙王为使袁守诚预卜落空,私改降雨进辰,雨量。又以所占失准捣毁袁守诚卦铺。袁守诚断言龙王因违旨将被唐丞相魏征处斩。并让龙王向唐太宗求生路。太宗梦龙王求情,许之,命魏征入朝随侍,使其不能斩龙。
●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魏征与太宗对奕时,梦斩老龙。当晚太宗梦龙王索命,自此身心不安而患病。为防鬼祟,他令尉迟恭、秦叔宝夜守宫门。太宗不久亡故,在阴间遇魏征旧友,现为阴间判官的崔珏。崔珏为太宗添寿二十年。还阳途中,太宗被冤鬼纠缠,散金银给众鬼而脱身。
●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王+禹正空门
唐太宗还魂,登朝宣布大赦天下,严禁毁僧谤佛。众人推举陈玄奘主持水陆大会,太宗许之。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凤音显象化金蝉
观音菩萨变成疥癞游僧,将锡杖袈裟献给太宗。太宗将其赐予玄奘。观音上台对玄奘言大乘佛法的妙处,玄奘愿去西天,太宗封其为"御 弟圣僧",赐号为"三藏"。三藏唐僧出关而去。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唐僧骑马西行。山边城,夜登双叉岭,被虎魔王部下生擒。太白金星搭救了唐僧。唐僧行至两界山,忽听喊声如雷:"我师父来也!"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叫喊者正孙悟空。唐僧收悟空为徒。西行路上,悟空打死六个剪径的强盗,唐僧抱怨不已。悟空纵云离开唐僧。观音授唐僧紧箍咒,悟空接受龙王劝告,重来保护唐僧,戴上了紧箍咒,表示不现款违背师言。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途径蛇盘山,马匹被鹰愁涧中之龙吞食。观音召出恶龙,将其变为白马赐给唐僧当座骑。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行到观音禅院,老住持为谋占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鉴是避火罩罩住唐僧,自己在一边鼓风,使火烧净禅院。黑风山的熊罴怪趁火偷走袈裟。悟空上山寻妖索要袈裟。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悟空见一黑汉正与一道士和一白衣秀士商量开佛衣会事,遂打死白衣秀士蛇怪,与黑汉熊精相斗。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请贴,变为老住持赴会。因被识破,只好请来观音。观音变为道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悟空在肚内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门。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
高老庄高太公因妖怪入赘其家请求降妖。悟空变为太公之女。迷惑妖怪。又现出原身。妖怪化作狂风而逃。悟空紧追。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那怪入洞取出九齿钉耙一悟空大战,当听悟空说为保护唐僧取经过此,那丢下钉耙,跟悟空去拜见唐僧,被取明为猪八戒。三人到浮屠山、逢乌巢禅师,从其处得《心经》一卷。
●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黄风岭的黄风怪先锋虎精,将唐僧摄往洞中。悟空、八戒赶往洞口搦战。虎先锋难抵败逃,被八戒一耙筑死。
感想:为了寻找、追求、实现一个美好的理想和目标,为了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必然会遇上或多或少的、或大或小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必须去顽强地战胜这些困难,克服这些挫折。

⑻ 西游记第十一回感悟

描写思路:以西游记第十一回内容作为主题,真实得描述读后感受,正文内:

《西游记》第十一回的艺容术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幻和趣。

这一回讲述了红孩儿捉了唐僧,想邀请牛魔王与自己共享唐僧肉,恰巧被潜入洞中的悟空听到,他便灵机一动,变成了牛魔王的模样,但“牛魔王”百般阻挠,使红孩儿心生疑惑。问了随从才得知是半路偶遇,于是他编了个借口问了悟空自己的生辰八字借此试探,不料悟空真被识破。只好去南山请求菩萨帮忙。

得知事情的经过后,菩萨跟着悟空到洞前,设计使红孩儿坐上菩萨的莲花宝座,刀刃竖起令其动弹不得。红孩儿只好归顺,但他嘴上说着,却妖心不改,妄想用枪刺菩萨,没有得逞,被菩萨收伏,套上金箍儿,封为善财童子,师徒四人才继续西行。

读了这一回,我想:我们做事不能太心软、太好心。唐僧明明知道那是妖怪,却太心软,把他救下来,最后致以被抓,这就是自作自受。我们也不能像唐僧那样,一点风吹草动,就要去看个究竟。

要像孙行者那样多动脑思考,知道这荒山野岭不可能有人家居住,而能听见“救命、救命”的声音,那你到那儿一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勤于观察、善于观察、明察秋毫。

⑼ 对西游记第十回有何感悟

西游记》第十回为: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

感悟:

径河龙王为了回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答,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径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

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

在今天潮汕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茶、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⑽ 对西游记第十回的感悟

西游记》第十复回为:制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

感悟:

径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径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

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

在今天潮汕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茶、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