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猿人遗址观后感
『壹』 参观周口店的感受
到周口店的时候,一种极其强烈的历史凝重感油然而升,仿佛能体会到6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就在眼前劳作。沿着大门内步步向上的阶梯到达顶端的博物馆参观,看着一件件在周口店出土的文物,好像历史倒退了几十年,把我带到了发掘时的现场。
出得博物馆,开始去寻找那山顶洞的遗迹。虽然最后看到那洞口的一刹那,还是让我有些失望,不过回想到它曾经是养育了人类的始祖北京人的土地时,那份崇敬感还是涌了上来。整个发掘地的规模很大,有非常多的洞穴,而且整个遗址区内上上下下,地形非常复杂。因为下雪的缘故,几乎每条路都被冰雪覆盖着,每一步走过都会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仿佛历史的足迹,就是这么一步步走过的。猛然间感到了历史的浩瀚和人类的渺小,那种惊人的对比……
人真的是应该尊重历史的。
『贰』 猿人遗址公园的观后感
北京之旅——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公园
来到北京,我和爸爸起了个大早,我们兴致勃勃地去房山区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公园参观。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境界内,地处华北平原于太行山山脉连接处,距离北京市中心大约50公里。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经过中国、外国工作者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以龙骨山为中心地域内共发现了27个古人类、古文化和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其中在北京猿人遗址、第四地点、山顶洞和田园洞分别发现了距今约70~20万年、20~10万年、3~1万年、2.5万年的古人类化石地点,是唯一纵贯70~1万年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我们爬上山,来到了北京猿人曾经住过的地方。北京猿人遗址,原来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从大约5、60万年起,北京猿人在这里断断续续生活到20万年前,因为某些山洪、地震的原因,它们的遗骨、遗物、遗迹和洞顶塌落的石块、沙子,在洞内一层一层填充起来,形成厚厚的堆积层(东西长140米,南北宽40米到2米不等,厚40多米,共分30多层。)。
我们穿过鸽子堂(这个地方的名字是根据鸽子比较喜欢在上面栖息而出来的名字),往山顶洞走去,在半路上,我们还发现了一只毛茸茸的机灵小巧的灰色小松鼠呢!
我们进入北京猿人遗址公园的博物馆,仿佛走进了古人类的世界。在博物馆里面,我们看见了:北京猿人遗址公园的平面图、北京猿人的牙齿、老鼠和鸟的骨头、肿骨大角鹿的头骨、葛氏斑鹿的前脚骨、北京猿人的石器(切东西的、砍东西的)、北京猿人的骨头等等。这些都是化石了,令我最感到惊讶的就是,北京猿人它们还会做一些首饰呢!我看到了一种,就是树叶、漂亮的扁石头砸出一个洞,然后拿一根细树藤(我猜的,因为很细,跟我们现在缝被子的线差不多)穿上去,打上一个结。它们真聪明!还有,他们还会做“针”呢!不过是骨针。一根细细的骨头,一头细的削尖,粗的那头打上一个跟我们现在缝衣服用的针的那个洞,拿最细的树藤(线)穿进去,真令我感到惊讶!这说明,在远古时期北京猿人就会做一些这样比较精致的装饰物品,证明他们很聪明。我们在博物馆里面发现了一些动物化石,较多的为鸟类。这可以告诉我们北京猿人大多的食物来自鸟类。当我们参观到北京猿人的头骨的时候,让我想到:大猩猩的脑子比较小,想的事情并没有我们多;猿人的脑子比大猩猩的脑子大一些,可以制作一些物品;我们的脑子比猩猩和猿人的都要大,思维也非常丰富多彩,我们还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不知道我这个想法对不对。
当我们走出北京猿人遗址公园,我和爸爸奇怪的对望了一眼,哈!我和爸爸好似穿越了时空刚刚从古人类的世界回到了我们现在的世界,我们相视一笑。
『叁』 北京博物馆观后感800字左右
..............讲清楚嘛
中国电影博物馆观后感
进中国电影博物馆,只是轻轻地靠近它,就被内它的外表所深深吸容引。从博物馆建筑正面看,上部是有数种几何形图案的随机结合,远观如繁星满天,近看则各具形态。它的寓意也与电影有关,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不仅在建筑外部,在建筑的内部也有很多星状的设计,它象征着我们的电影百年历史中群星璀璨。”博物馆外观主体色调是墨绿色,并配以黑白两色,使得中国电影博物馆整体看起来犹如一只暗盒,我想它是象征着电影制作和放映过程都是在黑色世界里完成。这真像是一座神奇的宫殿,让人情不自禁地想推开宫门进入它的世界去了解它。
『肆』 南海子麋鹿苑观后感
北京市南海子麋鹿苑位于市南 10 公里,北京市南郊大兴区,是北京市具有博物馆性质的、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环境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科学公园,也是北京市政府、市科协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麋鹿苑”只是俗称,而其正规的称谓,即国家批准或授予的称谓,主要为: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
南海子曾是北京城南最大的湿地,靠永定河水养育。占地 210 平方公里,为元明清三代皇家猎苑。到 20 世纪后期,永定河干涸,湿地基本消失。如今的南海子麋鹿苑是皇家猎苑旧址的核心区,占地虽然仅及当年的 0.3 %,却是当地古代景观最真切的唯一再现。不同于过去的是这里现有的湿地是靠抽取几百米深的地下水来人工维持。保有这块湿地的目的,是为了麋鹿。
麋鹿俗称“四不像”,是一种特产于中国湿地的鹿科动物。 1865 年经法国传教士大卫( 1826~1900 年)介绍而名扬海外。其进化历程几乎与人类同步。 100 年前,由于国运衰微,麋鹿惨遭西方列强劫掠,一度从中国本土绝灭,幸而因为英国贝福特公爵收养而绝处逢生。 1985 年麋鹿种群得以重返故里——南海子,并为此建立麋鹿苑这一保护研究场所。失而复归的麋鹿也被称为活的自然文化遗产(郭耕, 2003 )。
麋鹿苑作为北京市 14 家国家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之一、户外博物馆、动物研究、湿地保护主题公园、环境教育基地等,除了提供必要的观赏和休闲之外,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对大众进行环境教育。因此,这里的景点和解说设计,从根本上讲都是以促进环境教育为目的。
麋鹿苑作为一个小型的保护区,并不是孤岛,和周围社区、公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麋鹿苑周边的环境问题也不是仅仅靠麋鹿苑自身能够解决的。虽然麋鹿苑有培训环境教育教师这样的一个职能,但是总体发挥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志愿者的参与行为还很少。虽然和一些学校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并没有形成固定的形式,仅仅是一种参观和夏令营或冬令营活动。这样,其作为教育基地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对形成青少年稳定的价值观和负责的环境行为方面作用甚少。
而我国诸多的旅游景点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缺乏和周边人士等的联系,使得这些景点相对应的成为一个“孤岛”,而周围人士或者游客也同样认为景点的环境保护等问题仅仅是景点管理者的义务和责任,不能调动游客对景点的保护意识。其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
此外,麋鹿苑的环境解说应该加强和外面的专业人员或环境教育人员的联系,同时饲养员是真正和麋鹿接触最多的人员,他们也应该参与解说。因为没有亲身感受的解说,很容易变成言不由衷的背台词,这对培养游客对环境之美、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受到一定的影响。
『伍』 周口店观后感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48公里处,遗址的科学考察工作仍然在进行中。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中国猿人属北京人的遗迹,他们大约生活在中更新世时代,同时发现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0年到11000年的新人类的遗迹。周口店遗址不仅是有关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而且也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48公里房山区周口店村的龙骨山。这里地处山区和平原交接处,东南为华北大平原,西北为山地。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发现古代人类遗存后被称“周口店第一地点”。
周口店遗址区是中国华北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即“北京人”遗址。这一遗址是1921年由瑞典学者安特生首先发现的,此后又有多名学者对其进行了发掘。1927年加拿大学者步达生对周口店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并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1929年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发掘中出土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轰动了世界。
周口店遗址历经80余年时断时续的发掘,科考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第一地点现已发掘了40余米,但还不到洞内堆积的一半。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猿人化石、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种类数量之多以及用火遗迹之丰富,都是同时代其它遗址所无法相比的。
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用火遗迹,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遗址中发现有5个灰烬层、3处灰堆遗存以及大量的烧骨,灰烬层最厚处可达6米。这些遗迹表明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会保存火种。
遗址中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原料均来自于遗址附近,石制品多为小型器,器型种类繁多,早期石器较粗大,砍砸器居重要地位。中期石器形制变小,尖刃器发展迅速。晚期石器更趋小型化,石锥是这一时期特有的石器。
根据出土物可以证明,北京猿人在大约距今70~20万年的时期内居住于周口店地区,过着以采集为主,狩猎为辅的生活。其早期为距今70~40万年,中期为距今40~30万年,晚期为距今30~20万年。北京人是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陆』 周口店猿人遗址作文
生活在钢筋丛林里,整天步履匆匆,作为现代人,我们是如何演变而来的?与自然界活蹦活跳的动物又有哪些本质区别?或许周口店遗址有答案可寻。周日一大早,换乘三次车,行程三小时,来到京郊周口店遗址,溯生物演化轨迹,解人类起源奥秘。
许是来的早,没几位游人,暗喜这么个著名世界文化遗产,不必像游览长城、故宫一般被人流推着走,也无端生出几分悲凉,这物欲横流的年月,赶热闹的人多,来穷乡僻壤叩访人类发展足迹的人少。
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周口店龙骨山北部,距北京市区50公里。这里背靠峰峦起伏的太行山脉,面临广袤的华北平原,山前一小河潺潺流过,真是物华天宝。当然,来此地并非做陶渊明,这里是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尤其是1929年12月2日下午4时,中国科学家裴文中发掘出土了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周口店成为享誉世界的早期人类发祥地。
穿过铁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周口店遗址”五个大字赫然可见。购得三十元的门票,进到遗址区内,爬坡的道路两旁是参与周口店遗址发掘工作及北京人研究的中外著名考古学家师丹斯基、李捷、裴文中、贾兰坡、步日耶、步达生、安特生、杨钟健等人的大照片。路尽头是“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建于1953年,是我国建立的第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馆内展厅用实物、图片、模型或讲解或影像或试验,不仅给您诠释着人类是怎么演变而来的,而且向您讲述了周口店遗址的历史。
从最初发现到现在,科学家在周口店遗址共发掘了27个地点。最早发现的地点是第6地点,是1918年在北平协和医院工作的瑞典科学家安特生发现的。1921年安特生与他的助手,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兰阶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斯基,发现了周口店第l地点,同年发现了周口店第2地点。1927年步达生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也就是俗称的“北京人”,这一年周口店遗址正式开始发掘,中国地质学家李捷参加,并发现了周口店第3和第4地点。1929年,中国古化石学家裴文中在第5、7、8地点,找到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
七七事变后,周口店被日军占领,发掘工作终止。抗日战争时期,已发掘出的六个较完整的头盖骨存放在美国人开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内,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中美双方计划将其转运到美国,以防其落入日本人手里。国运不昌、国之不幸,转运途中这些国宝神秘失踪,至今下落不明。近来有传闻,这些头盖骨化石就藏在日本皇室的地下密室,是真是假有待时间作答。
出博物馆,馆前有一根据“北京人”头盖骨复原的妇女头像雕塑,一对年轻恋人在此摄影留念。那男的对女的说:“你比‘她’漂亮多了”,那女的则说:“劳动使她有了人样,不勤劳恐怕人要变猪样了。
龙骨山东边从山底到山顶依次是“猿人洞”、“鸽子堂”、“第四地点”和“山顶洞”以及分布在山上大大小小的其他发掘地点。就是在这里,出土了从早上新世至晚更新世,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三个古人类阶段化石,它构成了一个连续的古人类演化序列,在人类遗址绝无仅有。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周口店遗址:“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北京周口店遗迹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证明,“北京人”大约生活在中更新世时代,同时发现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0年到11000年的新人类的遗迹。周口店遗址不仅是有关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而且也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人之所以为人,首要是劳动,用工具劳动。利用“火”和使用“石器”是“北京人”文明与文化的标志。在周口店第l地点也就是“猿人洞”发现了用火遗迹,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北京奥运圣火在周口店采集,名正言顺,名副其实,遗址区外,圣火广场依旧在。这里包括五个灰烬层、两处保存很好的灰堆遗存,烧骨则见于有人类活动的各层。此外,还发现烧过的朴树子、烧石和烧土块,甚至个别石器有烤灼的痕迹。对用火遗迹的研究,可知“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有控制火和保存火种的能力。烧火的燃料主要是草本植物,也用树枝和鲜骨作薪。
石器是“北京人”文化的主要代表,“北京人”创造了三种不同的打片方法,主要用砸击法,生产出长20一30毫米的小石片;常见长度为20—40毫米;工具分两大类,第一类包括锤击石锤、砸击石锤和石钻,第二类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锥和球形器。
周口店博物馆镇馆之宝是“肿骨大角鹿”头骨带角化石,这是在位于半山腰的第13地点发现的。“北京人”头盖骨则是在“山顶洞”发现,它的发现解决了19世纪爪哇人发现以来的关于“直立人”是猿还是人的争论,被称为“古人类全部历史中最有意义、最动人的发现”,它将人类演化的历史记录向前推进了约四十万年。只有高中学历的古化石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先生一日发现的三枚“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更是震惊中外,被认为是中国科学家在近现代学术界获得的世界级金牌。而北京人及其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则顺应历史潮流,围绕着把北京创建为世界城市目标,全国政协委员陈明德三次提案,要求对北京文化定位,因为任何国家的首都文化沿革都没有文化核心精神一脉相承3万年的雄厚资源,北京有,无怪乎周口店遗址成为中国乃至亚洲许多国家寻根膜拜人类祖先的圣地。
在周口店博物馆后面的山坡上有科学家纪念园,在这里安息着杨钟健、裴文中、贾兰坡、吴汝康、周明德、尹梦勋等科学家,他们一生研究“北京人”,把毕生献给“北京人”,死后与“北京人”为邻,他们是纯粹的科学家,大写的中华人。值得一说的是,杨钟健先生是陕西华县人,与我是近乡党,在先生墓前深鞠三躬,想问先生的是,先生逝世的1978年恰巧是我故乡“大荔人”发现之年,擦肩而过的历史遗憾造成的历史文明文化损失有多大,地下有知的先生能否给出我正确答案。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勤劳是为人根本,周口店遗址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人类史有千万年,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是人类发展史永恒的主题。
『柒』 参观蓝田,猿人遗址观后感怎么写400字。
来到北京,我和爸爸起了个大早,我们兴致勃勃地去房山区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公园参观.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境界内,地处华北平原于太行山山脉连接处,距离北京市中心大约50公里.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经过中国、外国工作者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以龙骨山为中心地域内共发现了27个古人类、古文化和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其中在北京猿人遗址、第四地点、山顶洞和田园洞分别发现了距今约70~20万年、20~10万年、3~1万年、2.5万年的古人类化石地点,是唯一纵贯70~1万年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我们爬上山,来到了北京猿人曾经住过的地方.北京猿人遗址,原来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从大约5、60万年起,北京猿人在这里断断续续生活到20万年前,因为某些山洪、地震的原因,它们的遗骨、遗物、遗迹和洞顶塌落的石块、沙子,在洞内一层一层填充起来,形成厚厚的堆积层(东西长140米,南北宽40米到2米不等,厚40多米,共分30多层.).
我们穿过鸽子堂(这个地方的名字是根据鸽子比较喜欢在上面栖息而出来的名字),往山顶洞走去,在半路上,我们还发现了一只毛茸茸的机灵小巧的灰色小松鼠呢!
我们进入北京猿人遗址公园的博物馆,仿佛走进了古人类的世界.在博物馆里面,我们看见了:北京猿人遗址公园的平面图、北京猿人的牙齿、老鼠和鸟的骨头、肿骨大角鹿的头骨、葛氏斑鹿的前脚骨、北京猿人的石器(切东西的、砍东西的)、北京猿人的骨头等等.这些都是化石了,令我最感到惊讶的就是,北京猿人它们还会做一些首饰呢!我看到了一种,就是树叶、漂亮的扁石头砸出一个洞,然后拿一根细树藤(我猜的,因为很细,跟我们现在缝被子的线差不多)穿上去,打上一个结.它们真聪明!还有,他们还会做“针”呢!不过是骨针.一根细细的骨头,一头细的削尖,粗的那头打上一个跟我们现在缝衣服用的针的那个洞,拿最细的树藤(线)穿进去,真令我感到惊讶!这说明,在远古时期北京猿人就会做一些这样比较精致的装饰物品,证明他们很聪明.我们在博物馆里面发现了一些动物化石,较多的为鸟类.这可以告诉我们北京猿人大多的食物来自鸟类.当我们参观到北京猿人的头骨的时候,让我想到:大猩猩的脑子比较小,想的事情并没有我们多;猿人的脑子比大猩猩的脑子大一些,可以制作一些物品;我们的脑子比猩猩和猿人的都要大,思维也非常丰富多彩,我们还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不知道我这个想法对不对.
当我们走出北京猿人遗址公园,我和爸爸奇怪的对望了一眼,哈!我和爸爸好似穿越了时空刚刚从古人类的世界回到了我们现在的世界,我们相视一笑.
『捌』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2000字左右
1860年10月18日——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日子,因为在历史的篇章上,这是帝国主义火烧圆明园的日子。这段历史是我最不愿意面对的历史,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的屈辱,也是作为每个中国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个中国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无避讳的烧杀抢掠的帝国主义吧!这不是我在夸大其词,而是他们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让中国人气愤,不能不让全世界所苟同.
对于圆明园,我是心存骄傲的。不管它曾经是否被帝国摧毁,也不管它现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说,它集我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我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抢劫圆明园的时候,随军的神职人员在圆明园被焚毁前居然大言不惭地说:“都拿走吧,再过半小时,所有的东西都将被烧掉。这是拯救,而不是抢劫。”这是令中国人所愤怒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么的自圆其说。
我想,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令中国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类所叹息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我想,现在的英国和法国应该抱有抱歉之心了吧!毕竟他们的做法实在太过分,太可恶了!可是,网上的一条消息,彻底把我震撼了:对于圆明园一事,帝国中有的没有记载,有的甚至是庆祝胜利之类言语。他们这般的自我吹嘘,我真的被震撼了。他们难道不该觉得在圆明园一事上,他们的做法可耻之极吗?没有记载,这不是小人的做法吗!敢做不敢当,这不是和当年日本对于二战时的残暴行为不以承认的可耻做法一样吗!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态度:对于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罪行,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是呀!那毕竟已是历史,是不可改变的。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要再让这篇历史在以后重演。我们要把这篇羞辱的历史铭记于心。成为我们加油的指引标。历史是不可改变的,它将永远记录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可以改变以后,改变将来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为了以后中国美好的将来奋斗。从现在努力,为了新中国,为了历史不再记录像火烧圆明园这样的屈辱史!我们应该有奋斗的决心。来!为了中国的以后,我们努力奋进吧!
『玖』 求纪录片《人类进化史诗——突变》的观后感 3000字左右
《人类进化史诗》观后感
【内容摘要】
探索认识人类形成进化和人类社会发展完善的方向,途径和最终结果,我们就会认识到,促使人类进化,形成的力量,也是把人类在社会关系方面由动物状态提升到人类社会状态(高级形态)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完善到达一定必然结果社会形式的动力。与其他自然力和自然规律一样,这种力量也有着它的自然形成发展的特征,人的好恶意志的阻滞与促进都是暂时的。这种认识,从追溯人类产生形成进化的实际过程就可以达到。人的大脑发达程度远胜于猿和其它动物;人的思考行为能力的发展超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界限,达到利用和支配自然界,促使自然界服务于自己的目的程度,达到了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程度。人的这种自然形成的条件必然要决定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方向和结果。社会的存在引发了社会基本矛盾及一些社会历史观问题
【关键词】人类 进化 社会 观后感
【正文】
在远古,人类体格与强悍凶猛的食肉动物相比,显得如此弱小,不堪一击,然而人类为何能战胜比自己强大数倍、百倍的动物,存活下来呢,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原始人类的进化,如果是物种自然进化的结果,那么自然对所有物种给予的生存环境都是平等的,为什么只有直立人进化为人类,其他动物却没有,如果是生存的本能,所有动物、植物皆有求生的本能,为什么只有直立人进化为人类,其他动物却没有,如果从物种基因的角度看,即便现代人与小老鼠的基因也只有微不足道的不同,那么,原始时代到底是直立人的哪点不同,使他们进化为人类,其他动物却没有,到底是什么关键因素,使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记得07年初迪帕克博士在“克里希那穆提”、“求道”论坛共同举办的《生命的探索》研讨会上说到:生命由父母的两个细胞合为一个细胞,再由肉眼看不见的那个小细胞发展成人,并出生、渐渐长大,那么是什么力量使这个奇迹发生的呢,科学试图从生理的角度去解释生命的起源,而今天从另一个角度去尝试解释这个问题,“宇宙智慧”在推动着生命的起源、演变及进化„„“宇宙智慧”在生命起源之前即存在于宇宙中,它们为了学习、表达与提高,就借助于生命形式,也即肉体作为一个载体,来实现其学习与表达的需要,当它们提高到一定阶段,也可能不再需要肉体这个形式是“宇宙智慧”进入我们的肉体,从而推动着人类生命的进化过程当时迪帕克博士这个另类的观点未引起共鸣,迪帕克博士的这个看似另类的观点,是他在对生命进行科学及灵性探索,并结合自身灵修体验后,得出的一个深刻精辟的结论,一般人不亲证的话,是理解不到其中奥妙的。因为“宇宙智慧”的不断 “学习”需要,才推动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人类历史上的智者意识到“宇宙智慧”,并有意识与其连接,于是才创造了许多古代辉煌文明,其中许多奇迹即便在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都是难以想象与实现的,古人凭什么神奇的技术达成那些奇迹的呢,我能想到的可能答案是:“智者”籍着“宇宙智慧”的引导,才发现其中奥秘,并创造了奇迹。 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
根据适者生存的规律,许多生物适应不了气候的变化被淘汰了,一部分古猿为求生存被迫从树上下来走向平地。原先他们在树上生活,采摘野果充饥,不用为食物而发愁。如今,现成的食物已不存在,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去寻找新的食物而去捕捉野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四肢和大脑开始发育。打猎和运送猎物的需要,使四肢的功能逐渐分离。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经过长期的磨练、进化,从偶尔发现和使用天然工具,如用棍子和石块打猎,到经常使用天然工具,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他们要与野兽及大自然进行搏斗,手足分工、直立行走使他们的视野逐渐开阔,从自然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大脑容量加大,促使大脑渐渐发育。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以后漫长的过程中,他们的身体和智慧得到更大的发展,他们寻找到了更多的食物来源,学会了农耕稼穑。
人类的进化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早期猿人阶段:生活在距今约180万年的“能人”,便属于这个阶段,其外貌像猿,脑容量达680毫升,身体矮小,大约1.2,1.3米。这个时期的人类已具有人的基本特点,仍有许多原始性,他们能直立行走,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2.晚期猿人阶段:包括猿人和直立人的一切类型,大约生存于距今200或150万年到20,30万年前。这个时期的猿人化石,以我国北京市西南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遗址的材料最为丰富。北京猿人生活于50,60万年前,高约1.6米,眉嵴粗壮,嘴部突出,类似于猿。他们过着群居生活,以采集植物性食物为主,以狩猎为辅。这个时期的人类,已经能制造较为进步的旧石器,并且已经开始用火。
3(早期智人(古人)阶段:这个时期的人类已逐步脱离了猿的性质,与现代人很接近,生存于距今约10,20万年到5万年前。这个时期的人类化石,最早是在德国的尼安德特河谷发现的,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其脑量已和现代人差不多,能制造石器,还能人工取火。
4(晚期智人新人)阶段:这个时期的人类,出现于4,5万年前,直到现代的人类。山顶洞人化石,是1993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发现的,生活于距今18 000年前。他们已能加工石器、骨器,生产力也进一步提高,会用大兽皮修建简单的房屋,原始宗教已经产生。这个时期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有雕刻和绘画艺术。
循着人类自产生形成之后走过的认识自然力、认识自然规律的路,循着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新创造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发展,推动社会形态向前发展的历史轨迹,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自然会认识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一定要向前发展,并判定它发展的一定结果,这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因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正是这种认识自然力和自然规律以及认识人类自身的能力,特别是认识人类思维发展的能力所引起的。这种力量因其原发于自然演变进化的特性,它不是由什么人或什么社会力量凭着主观愿望所能控制的。这种完全合乎历史发展实际自然合理的认识,是人们认识和期望社会发展可供遵循的。
社会继续发展,在意识上,将要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科学技术和全部知识产业都会成为人类社会共同拥有的财富,也是整个社会财富的主要部分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这时人们享受社会财富的权利趋于平等,人们的社会地位也将趋于平等。人类的社会关系将实现由动物性的“生存斗争”和“自由竞争”状态再一次提升为社会道德意识发展完善的“人的状态”。这时,也只有这时,人类在大脑思维意识上才最后完成了完善的进化过程。这时的人类社会也达到了高度完善的境界,人的相互关系实现了社会道德的重新“复活”。与原始社会的原始道德相比,人类社会最高发展阶段重新“复活”的社会道德在意识形态上应当会有很多共同点。但形成过程却不同。原始道德的形成,是由于人类在“群居”生活和生产中,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由生活生存的需要促使形成的道德意识的形成提升,在认识上是被动的;在社会发展最高阶段,社会道德的重新“复活”,则是人类大脑思维意识在经历了五千多年的私有意识操控的私有制社会形式的历史时期,历经艰难痛苦的争斗教训之后,由历史经验促成的,特别是高新科技和文化积累的知识经验。由于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生活物质的极大丰富,人类认识到自身的最高需要与人类整体需要的一致性,私人占有欲望和私有意识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时社会道德的重新“复活”就具有自然形成的特点,因而是永固的,不论在今天还抱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理念的人们在怎样思考,社会发展都将是这样。人类发展的历史轨迹早巳证明,有两种力量在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一种是社会财富生产力发展的力量,一种是人的相互关系思维意识发展的力量。因为人的认识能力发展的无限性,这两种力量终将达到最后完全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程度,即人类整体发展需要的程度。人类因生活物质需要匮乏而形成的私人占有欲望将会消失,社会道德思维将完成这一发展的历史使命。人类经过“原始道德”高峰时期,在原始道德的润育下状大繁盛起来,靠了原始社会道德排斥血亲通婚,才有了智力、体能的良好进化发展效果。人类社会道德的重新“复活”,又将使人类消除“自身相互毁灭”的威胁,从失德的困境中找到共同发展的方向。人类产生形成、生存、发展所依赖的“群居”生活集体的社会形式,将以一种更高级的形式再一次产生出来,那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那种“大同社会”的人类整体。这种十分清晰光明的社会发展途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将会让我们真正感悟到。
人类进化形成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实质上是同一的,这就是大脑思维中的“需要意识”,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繁盛的需要意识。一旦没有了大脑思维中的那种“需要意识”,就不但没有人类形成进化的历史,原始社会道德产生形成的历史以及历经了五千多年私有制社会的历史,也没有社会再向前发展的可能。人的个体和人类整体发展的“需要”应当是最神圣的权利,应当是发展的源泉。
与人类在生物特征上由动物状态进化形成经历了数百万年至上千万年的漫长历史相比,在思维意识上由动物状态经历五千多年私人占有欲望自产生形成至
消除的曲折历史过程,再提升到新的社会道德重新“复活”的人的状态,这种经历会使人类更加认识到人的相互关系中社会道德的珍贵,深切认识到人类作为一个由自然界提升出来的整体的珍贵,并由此真正形成人类相互间广泛的“博爱”. 【参考文献】
『拾』 周口店猿人遗址的观后感怎默写400字。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北京之旅——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公园
来到北京,我和爸爸起了个大早,我们兴致勃勃地去房山区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公园参观。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境界内,地处华北平原于太行山山脉连接处,距离北京市中心大约50公里。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经过中国、外国工作者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以龙骨山为中心地域内共发现了27个古人类、古文化和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其中在北京猿人遗址、第四地点、山顶洞和田园洞分别发现了距今约70~20万年、20~10万年、3~1万年、2.5万年的古人类化石地点,是唯一纵贯70~1万年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我们爬上山,来到了北京猿人曾经住过的地方。北京猿人遗址,原来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从大约5、60万年起,北京猿人在这里断断续续生活到20万年前,因为某些山洪、地震的原因,它们的遗骨、遗物、遗迹和洞顶塌落的石块、沙子,在洞内一层一层填充起来,形成厚厚的堆积层(东西长140米,南北宽40米到2米不等,厚40多米,共分30多层。)。
我们穿过鸽子堂(这个地方的名字是根据鸽子比较喜欢在上面栖息而出来的名字),往山顶洞走去,在半路上,我们还发现了一只毛茸茸的机灵小巧的灰色小松鼠呢!
我们进入北京猿人遗址公园的博物馆,仿佛走进了古人类的世界。在博物馆里面,我们看见了:北京猿人遗址公园的平面图、北京猿人的牙齿、老鼠和鸟的骨头、肿骨大角鹿的头骨、葛氏斑鹿的前脚骨、北京猿人的石器(切东西的、砍东西的)、北京猿人的骨头等等。这些都是化石了,令我最感到惊讶的就是,北京猿人它们还会做一些首饰呢!我看到了一种,就是树叶、漂亮的扁石头砸出一个洞,然后拿一根细树藤(我猜的,因为很细,跟我们现在缝被子的线差不多)穿上去,打上一个结。它们真聪明!还有,他们还会做“针”呢!不过是骨针。一根细细的骨头,一头细的削尖,粗的那头打上一个跟我们现在缝衣服用的针的那个洞,拿最细的树藤(线)穿进去,真令我感到惊讶!这说明,在远古时期北京猿人就会做一些这样比较精致的装饰物品,证明他们很聪明。我们在博物馆里面发现了一些动物化石,较多的为鸟类。这可以告诉我们北京猿人大多的食物来自鸟类。当我们参观到北京猿人的头骨的时候,让我想到:大猩猩的脑子比较小,想的事情并没有我们多;猿人的脑子比大猩猩的脑子大一些,可以制作一些物品;我们的脑子比猩猩和猿人的都要大,思维也非常丰富多彩,我们还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不知道我这个想法对不对。
当我们走出北京猿人遗址公园,我和爸爸奇怪的对望了一眼,哈!我和爸爸好似穿越了时空刚刚从古人类的世界回到了我们现在的世界,我们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