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定王陵游记
① 禹州有哪些好玩的景点要详细的....
钧官窑址博物馆:河南禹州钧窑址博物馆位于河南省禹州市钧官窑路北段,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钧官窑遗址保护区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馆藏,从禹州历史文化传承角度展示钧瓷文化的起源、发展的历史脉络、文化背景、地域特征;从钧瓷艺术发展规律角度展示钧瓷各个时期的实物特征、工艺特点、艺术价值、发展水平;从制作工艺上,恢复和展示钧瓷的柴烧、煤烧、拉坯成型等传统的制作工艺。让人们在纵向上对钧瓷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工艺发展,在横向上对钧瓷现代发展水平、艺术成就全面的直观的了解,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弘扬钧瓷文化。 神垕古镇:神垕镇位于禹州市西南。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是五千多年陶瓷文化积淀而成的具有典型区域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神垕古镇”之名历史上曾被四次皇封。因至今仍盛产各种陶瓷,“神垕古镇”被誉为全国唯一“活着的古镇”。悠久的历史给神垕镇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目前,神垕镇区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各种古寺庙、古民居、古祠堂等40余处,大多数分布于以老街为核心,面积达3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内。 大鸿寨:大鸿寨风景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北边陲鸠山乡境内,为伏牛山系余脉。主峰大鸿寨高1156米,驻足山巅,俯视远眺,万壑纵横,群山拱围,峰峦叠翠,气象万千。集自然、山、水、洞、林为一体,其优美而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环境,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是少有的自然生态旅游区之一。 禹州森林植物园:禹州森林植物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药用植物园。禹州森林植物园占地面积213.3公顷,森林覆盖率89.9%。汇集国内外各类植物1200多种,其中珍稀植物116种。全园共分9个景区、3个景观带、107个景点。可春踏芳草,闻百花之香;夏栖浓荫,听流水潺潺;秋观红叶,看枫林之醉;冬赏百梅,看雪花飞舞;四时景色各有妙趣。是以森林野趣为主体,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科研科普、生产示范、会务接待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生态型森林植物园。 白沙湖:白沙湖位于禹州西北30公里,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是集观光、会务、度假、娱乐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白沙水库东起二龙山,西接逍遥岭。景区内有石崖峭壁,石雕佛龛,石径幽壑,飞瀑清泉,湖心小岛,游艇帆船,古木幼林,画壁勾檐,粼粼碧波,柔软沙滩。一年四季、一日四时,阴晴雨雪,旦夕晨昏,景随时易,景随步移。您可以乘扁舟荡漾,可以坐快艇穿梭,可以篝火野营,可以夜听松涛波声晓看红日青山。景区东岭关是三国时期关羽保护二位皇嫂“千里走单骑”寻找刘备时“过五关斩六将”的第一关,至今还遗存有“义勇武安王庙”。庙前有戏楼和望嵩桥等文化遗迹。 逍遥观:逍遥观游览区位于禹州市浅井崆峒山麓,是轩辕黄帝访上古哲人广成子的发生地。逍遥观为一处道观建筑,是传说中古代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而成仙得道之地,有“天下第一观”之称,保留有众多的古建筑,而且在布局方面,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娘娘宝剑、黑龙河、老龙涧,娘娘蛋石、千年牡丹以及高原古寨、山泉瀑布把这里装扮得既神秘又灵秀,这里青山环抱,溪水潺流,风景秀丽,游人至此会油然产生一种“清心悦目飘飘欲仙”之感,自然、人文景观的美妙组合使世人仰慕。形成了以逍遥观为中心,有30多个景点组成的黄帝遗迹游览区。 周定王陵:周定王陵景区由明代周定王墓、王妃陪葬墓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所构成。这里风光秀丽,景点繁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周定王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及其王妃们的墓区。墓区左边是青龙岭,右边有卧虎山,主峰坐北向南,山岭呈弯曲状向左右两边延伸为椅子形。周定王墓就坐落在椅子的环抱之中。鸟瞰整个山貌,在此形成“二龙戏珠”。形成龙虎把门之势。周定王陵背靠明山,面对陉山,左有青龙山,右有白虎山,是一块风水宝地。? 画圣故里:画圣祠位于禹州市西南鸿畅镇山底吴村。村中旧有画圣神祠一座初创于唐朝末年,文革中被毁,公留残碣数片。新修的画圣祠,背靠九龙山。前有山门,两壁绘有吴道子的传世名作;门内有碑廊,树有名人书画碑刻;东西厢房,陈列有道子珍迹遗物;画圣大殿,正对三峰山阳的道子墓、饮牛坑、祖师洞和谜语峰。殿后有角门,真通十八连环彩石洞,山下是兰河,乘游艇可观看吴道子垂钓台。是一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谐、品休闲娱乐与文化底蕴相联的一方圣地。 古钧台:古钧台又名夏台。现位于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老校区。是夏启大宴诸侯、举行开国典礼的地方。“钧台之享”被成为中国第一国宴。此后,夏代诸帝践位、中央施政、与诸侯商议国事都在此,成为夏“皇宫帝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夏桀囚商汤于钧台”,所以古钧台也被称为“中国第一座监狱”。现存古钧台系康熙十八年(公元1697年)重建,为砖石结构,略呈方形,高4.4米,阔7.4米,台下有洞,进深6.15米。南面正中有洞门,宽2.46米,高2.87米,块石拱券,上额书“古钧台”,洞门两侧有砖刻对联,上联“得名始于夏”,下联“怀古几登台”。台上筑起的亭殿为双重檐,两滴水宫殿式,周围有24根明柱支撑,红柱黄瓦,透花门窗。四边围以青石雕刻栏杆,石栏20块,上刻与夏启有关的历史典故、风景文物画图,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巍峨壮观。 禹王锁蛟井:禹王锁蛟井是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而建造。据历史传说,远古时代洪水泛滥,皆因水中的一种怪兽——蛟龙作祟。这种蛟龙能在水中兴风作浪,鼓动水势,冲垮人们所筑的堤防,淹没土地村庄,致使无数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大禹在众神的帮助下,将九条蛟龙一一制服,并把其中的一条禁锢在一口八角井中。人们就把这口井称为“禹王锁蛟井”。禹王锁蛟井为歇山亭榭式建筑,亭子挑角起脊,上覆青灰色古瓦,殿内粉壁彩屏,外壁檐下绘有24幅有关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殿内有一座高达2.84米的大禹像,坐落于锁蛟井边,井口以巨石掩盖,石上穿有铁索一条垂于井口 ,青石雕刻的蛟龙头部浅露于水面,俯视井中隐约可见。 此外禹州境内还有大禹像、禹王庙、禹山、禹州城隍庙、文庙、天宁寺、朝阳门清真寺、柏山文峰塔、后汉祖刘知远的睿陵、张良洞、怀帮会馆、十三帮会馆以及纸坊湖、十里颍河湖、科技文化广场等历史古迹与自然风景。
② 周定王陵什么时间发掘的
是上世纪70年代被发掘。
朱橚于洪武十四年就藩于开封,王府设在北宋故宫,因其封国为周,谥号为定,故称周定王。他在世时
河南连年遭灾,他把河南野草可食者,选其叶、茎、根分类绘图著文,编成一部文图并茂的《救荒本草》,流传至今,是对古代科学的一个贡献 .
其陵墓坐西向东,是一处由砖、石建成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地下宫殿建筑群,被专家们誉为十三陵的缩影。距周定王陵右侧一里左右,有一妃子墓,俗称娘娘坟,这是一个颇为奇特的地下墓葬,为建筑艺术之珍品。
墓室距地面约10米,主题结构是用砖,石建成环廊形穹窿顶洞,酷似“黄罗伞”盖,在“环”的外壁周围分置着距离相等的七个单体墓室和一个与墓室形状一样的墓门。这种造型在全国独一无二,被誉为奇迹。
周定王陵旅游区
周定王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及其王妃们的墓区。墓区左边是青龙岭,右边有卧虎山,主峰坐北向南,山岭呈弯曲状向左右两边延伸为椅子形。
周定王墓就坐落在椅子的环抱之中。背依险峻的山峰,长约五华里,五中间一峰名叫“太白崖”,称为“中天一柱”。南200米处的一座石峰,名为“龙拉磨”,称为“南天一柱”。北300米处有一奇石,名为“金字石”,称为“北天一柱”。三柱鼎立,形成擎天之势。
周定王陵就建造于金字石下侧,金字石两侧的老鸦坪和旋磨顶,两峰各延展一岭,于二里外汇合,汇合处的高地有座府城隍庙,鸟瞰整个山貌,在此形成“二龙戏珠”。
北山山半腰有一石洞,名叫“炸龙洞”,山下两块奇石,名为“龙炸石”,南山有一石虎,名为“太虎石”,形成龙虎把门之势。周定王陵背靠明山,面对陉山,左有青龙山,右有白虎山,是一块风水宝地。
③ 许昌名胜古迹
1,曹丞相府
曹丞相府景区位于许昌市老城中心的繁华地带,是 国内目前第一个全方位展示曹魏文化的主题景区,也 是许昌市重点旅游项目。
2,汉魏故城
位于许昌县张潘镇古城村,距许昌市18公里。据民国廿二年《许昌县志》记载:“许昌古城(即汉魏故城)在城东30里,围九里一百二十九步。相传曹操所筑,今存遗址。”至今城垣轮廓依稀可辨,夯地土层清晰可见,汉砖瓦块俯拾皆是。
3,受禅台
位于许昌市西南17公里的繁城镇。公元220年,汉献帝在文武百官的请求下,宣告愿意让位。曹丕在此接受献帝禅让,代汉立魏,改年号为黄初,称魏文帝,自此开始了我国魏、蜀、吴三国时代。
4,春秋楼
春秋楼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后经多次修葺。1995年许昌市人民政府斥资1500万元对春秋楼文物景区进行大规模修建,还新辟了春秋楼广场。春秋楼现属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毓秀台
毓秀台在汉魏故城西南隅,建于建安三年(198年),是曹操为汉献帝祭天所筑,高约15米,面积为4000平方米,有台阶99级,是用青砖铺就的祭祀广场。
6,射鹿台
射鹿台位于城东北许昌县许田村西。相传为汉献帝与曹操、刘备等狩猎射鹿处。现台高约10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
7,张公祠
张公祠亦称张公庙,位于许昌县张潘古城西北部,距许昌市18公里。相传,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兄弟三人来许拜见献帝时,张飞在此居住,后人称张公祠或张公寨。
④ 新乡市潞王陵游记的作文500字
游潞王陵
还记得去年五一的时候,爸爸、妈妈和我,我们一起去潞王陵游玩。潞王陵坐落于河南省新乡市北部凤凰山下(系太行山余脉),依山据岭,俯瞰卫水,整个陵园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布局工整,庄重威严,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整个陵园不仅有墓主潞简王--朱翊,还有他的次妃赵氏。
我们进去就看到神道石兽群14对石像雕琢精细,栩栩如生,分别为獬豸、石绵羊、石虎、狻猊、麒麟、骆驼、大象、马,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石兽。
我们先去了潞王陵的墓主朱翊的坟墓,城垣内占地80余亩,分为三进院落,所有建筑均以青石垒砌雕凿而成。第三进院落中有圆立式的“宝城”,通高9.35米,周长约70米,“宝城”下即为地宫。地宫总面积约185平方米,由前、中、后、左、右五个殿堂构成,全部为石结构的拱券式建筑,棺椁即安放于后殿。潞简王墓西百余米处,还有其次妃赵氏的墓地,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筑布局与潞简王墓大体相同。两墓东西并列,坐北朝南,共占地157205平方米,其建筑形势之恢宏同北京十三陵中的定陵相仿(神宗万历皇帝之墓),营造布局大大突破了制度等级森严的明王朝陵寝规定
然后去了他的次妃赵氏的坟墓,每一扇石门都有几排门钉,每一排门钉都是八个。听别人说,按照规定,皇帝所用的门钉是九个,皇后所用的门钉是八个。赵氏不过是一个次妃,却享受了皇后的待遇,的确非同寻常。
⑤ 有没有描述周定王陵的古诗
描述周定王陵的古诗有很多,比如王家桥这首诗就是描写周定王的诗。
⑥ 周定王陵墓是什么年代开始被盗的
周定王陵墓被盗的年代已经无从考证了。
周定王陵墓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专嫡生第五子朱橚属的陵墓,明朝时还有人守墓,清朝时就没有人看墓了。后人发现时,墓已被盗。
传说,陵墓“中室”的盗洞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下令挖的,目的是泄私愤、断龙脉,对围攻开封城不下(第一次)的报复。这个说法也没有证据,只是民间流传。
(6)周定王陵游记扩展阅读:
周定王陵墓的发现:
1938年,当时王家村一个叫乔黑的老汉在具茨山老山坪东麓一处缓坡的前犁地,牛的一条腿蹬进一个窟窿,把牛腿拔出来后,乔老汉将牛鞭杆儿伸进窟里,竟伸不到底儿。乔老汉就找来村里的年轻人,将洞一点点挖开,原来是个墓门。乔老汉犁的地,其实就是周定王墓前甬道。
于是这里吸引来十里八乡的人看热闹。人们小心翼翼打开一个个石门,走进墓的大殿,发现了墓室上方的盗洞,不知何年何月周定王墓已被人盗过,而盗洞打的位置也让人不仅感叹当时盗墓贼的水平之高。
盗洞直接穿山而下,准确地打到了棺木的正上方,巧妙地避开了防止盗墓所设置的巨大青石门,如同现在流行的盗墓小说描述的一样。至于当初墓内是何等富丽堂皇的样子,都有什么奇珍异宝已成为一个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