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京城遗址
⑴ 赤峰境内的蒙元时代遗址有哪些
蒙元时代,赤峰地区是成吉思汗后裔的封土,蒙古民族为开发赤峰作出过突出贡献,留下了许多重要文化遗迹,主要历史名城有:
应昌府:今克旗达里湖畔,是“北元”的首都,也是避暑的佳地。
全宁路:在今翁旗乌丹镇,为弘吉剌领地,境内有张应瑞墓地,是元朝重要历史文化遗存。
大宁路:故城在今宁城县大明镇辽中京城内,是元朝首都连接漠北、漠南,通往东北的重要枢纽,在元朝军事、经济、贸易、交通上占有重要地位。
武平路:故城在今敖汉旗白塔乡辽武安州城内,后迁大宁。
宁昌路:故城在今敖汉旗玛尼罕乡五十家子村,城内发现过元代石狮、飞马石雕、石螭首、龙凤纹琉璃瓦,当时有过华丽的建筑。在元代是内蒙古东部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元代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突出地位,但传世的作品不多,因此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则更为珍贵。赤峰地区先后发现5座元墓,均有壁画,主要内容有宴饮图、出猎图、归来图、行旅图、山水画、山居图、礼乐图和各种装饰图案。
⑵ 国家150重大遗址名单
大遗址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最具代表性的综合物证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大遗址保护既是一项文化工程,也是一项惠民工程,有利于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美化城乡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启动100处大遗址保护工程,殷墟遗址、元上都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建成一批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区,有效保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风貌;国家设立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出台一系列专门性法规,初步建立大遗址保护管理体系;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基本构建以“三线两片”为核心、10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格局。
“十二五”期间重要大遗址(150处)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1. 北 京:周口店遗址、圆明园遗址、琉璃河遗址
2. 河 北:赵邯郸故城、定窑遗址、邺城遗址(含河南安阳
高陵)、燕下都遗址、泥河湾遗址群、磁县北朝
墓群、元中都遗址、中山古城遗址
3. 山 西:陶寺遗址、侯马晋国遗址、曲村-天马遗址、晋
阳古城遗址、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
4. 内蒙古:辽上京遗址、元上都遗址、辽陵及奉陵邑、
遗址(内蒙古、甘肃)、辽中京遗址、和林格尔
土城子遗址、二道井子遗址
5. 辽 宁:牛河梁遗址、姜女石遗址(含河北北戴河秦行宫
遗址)、高句丽遗址(凤凰山山城、五女山山城、
燕州城山城、石台子山城)、金牛山遗址
6. 吉 林:高句丽遗址(洞沟古墓群、丸都山城与国内城、
罗通山城、自安山城)、渤海遗址(西古城遗址、
八连城遗址、龙头山古墓群、六顶山古墓群、苏
密城)、万发拨子遗址、帽儿山墓地、龙潭山城
7. 黑龙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8. 上 海:福泉山遗址
9. 江 苏:扬州城遗址、鸿山墓群、徐州汉墓群(含徐州汉
代采石场)、淹城遗址、阖闾城遗址、南朝陵墓群
10. 浙 江:良渚遗址、上林湖越窑遗址、大窑龙泉窑遗址、
临安城遗址、马家浜遗址
11. 安 徽:尉迟寺遗址、凌家滩遗址、六安王陵、寿春城遗
址、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
12. 福 建:万寿岩遗址、城村汉城、昙石山遗址、德化窑遗址
13. 江 西:吴城遗址(含筑卫城遗址)、湖田窑遗址、御窑
厂遗址(含高岭瓷土矿)、吉州窑遗址、牛头城
址、铜岭铜矿遗址
14. 山 东:临淄齐国故城、两城镇遗址、城子崖遗址(含东
平陵故城)、桐林遗址、曲阜鲁国故城(含邾国
故城、汉鲁王墓群、明鲁王墓)、薛城遗址、大
汶口遗址
15. 河 南: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隋
唐洛阳城遗址、殷墟、郑韩故城、古城寨城址、
北阳平遗址、郑州商代遗址、宋陵、清凉寺汝官
窑遗址、邙山陵墓群、三杨庄遗址、城阳城址、
仰韶村遗址、北宋东京城遗址
16. 湖 北:石家河遗址、楚纪南故城、盘龙城遗址、龙湾遗
址、擂鼓墩古墓群、铜绿山遗址、屈家岭遗址、
唐崖土司城址和容美土司遗址
17.湖 南:里耶古城遗址、铜官窑遗址、城头山遗址(含八
十垱遗址、彭头山遗址)、老司城遗址、炭河里遗址、汉代长沙王陵墓群
18. 广 东:南越国宫署遗址、笔架山潮州窑遗址
19. 广 西:靖江王府及王陵、合浦汉墓群、甑皮岩遗址
20. 重 庆:钓鱼城遗址
21. 四 川: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含十二桥遗址)、邛窑、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明蜀王陵墓群、罗家坝遗址
22. 贵 州:可乐遗址、海龙屯
23. 云 南:太和城遗址、石寨山古墓群
24. 西 藏:古格王国遗址、藏王墓、卡若遗址
25. 陕 西:秦咸阳城遗址、周原遗址、阿房宫遗址、汉长安
城遗址、大明宫遗址、秦始皇陵、秦雍城遗址、西汉帝陵、唐代帝陵、统万城遗址、黄堡镇耀州窑遗址、丰镐遗址、龙岗寺遗址、石峁遗址
26. 甘 肃:大地湾遗址、许三湾城及墓群、锁阳城遗址、骆
驼城遗址、大堡子山遗址
27. 青 海:喇家遗址、热水墓群
28. 宁 夏:西夏陵、水洞沟遗址、开城遗址
29. 新 疆:北庭故城遗址、坎尔井
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
长 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河南、黑龙江)
丝绸之路(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河南)
大运 河(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
秦 直 道(内蒙古、陕西、甘肃)
茶马古道(云南、四川、西藏、贵州、青海、甘肃、陕西)
明清海防(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
蜀 道(陕西、四川、重庆)
河 北:赵邯郸故城、定窑遗址、邺城遗址(含河南安阳
高陵)、燕下都遗址、泥河湾遗址群、磁县北朝
墓群、元中都遗址、中山古城遗址
3. 山 西:陶寺遗址、侯马晋国遗址、曲村-天马遗址、晋
阳古城遗址、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
⑶ 谈谈我国著名遗存有哪些
五十年来,考古研究所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开展过田野考古工作。考古研究所单独进行或与其他单位共同进行的一系列重点发掘项目,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例如:史前时期的小南海洞穴遗址、下川遗址、裴李岗遗址、北首岭遗址、半坡遗址、庙底沟遗址、柳湾遗址、屈家岭遗址、青龙泉遗址、兴隆洼遗址、王因遗址、西朱封遗址、三里河遗址、北阳平遗址、顶狮山遗址等;对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和夏文化问题有重要意义的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东下冯遗址等;商周时期的偃师商城、安阳殷墟、丰镐遗址、周原遗址、琉璃河遗址、洛阳东周城遗址和铜绿山遗址、大甸子遗址、前掌大墓地等;汉唐及其以后时期的汉长安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曹魏北朝邺城遗址、隋大兴城唐长安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隋唐扬州城遗址、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辽中京遗址、金中都遗址、元大都遗址,以及汉杜陵陵园遗址、满城汉墓、马王堆汉墓、大葆台汉墓、广州南越王墓和南越王宫城遗址、磁县北朝大墓、明定陵和龙泉窑遗址、南宋官窑遗址、灵武窑遗址、福建建窑遗址等。历年来田野工作取得的丰硕收获,为繁荣中国考古学研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良渚文化时期墓葬中出土大量的琮、璧,说明墓主人生前大量占有他人的劳动,也正说明了私有制产生和阶级的分化,是国家形成的前奏,预示着东方文明曙光的升起。分布于余杭境内的“良渚遗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
良渚文化的象征——玉琮 中华民族尚玉之风源远流长,玉在中国古代一直是许多美好、珍贵、高尚事物的代称,美物、美名、美德、美人,都可用玉指称。玉为美石,也是一种矿物。从矿物学角度看,玉可分为硬玉(翡翠)和软玉(阳起石、透闪石)两类。
有的研究者认为琮是原始宗教中沟通天地的神器,璧很可能是财富的标志物。琮是良渚文化玉器中体积最大、制作及雕刻最精的玉器。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位于杭州市余杭县雉山村南侧的反山墓地,发现了距今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贵族墓葬11座,出土了一件最大的玉琮,高8.8厘米,孔径4.9 厘米,外径17.6厘米,重6.5千克,是迄今发现的“玉琮之王”。玉琮嫩白略带浅黄色,矮方柱体,孔小壁厚,俯视如璧形。
红山文化是由距今五、六千年前活动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辽河上游流域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迄今已发现并确定属于这个文化系统的遗址,遍布在辽宁西部地区的几近千处。
位于辽宁省凌源县境内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特别是其中的“女神庙”、祭坛、“积石冢”等充分展示了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的最高成就。专家们由此对中华文明起源史、中华古国史进行了新的思考:把中华文明起源史的研究,从4000年前提早到5000年前;把中华古国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
女神庙全长约22米,宽约2~9米,主体建筑长18.4米,系一半地穴式建筑遗存。庙为多室组成,主室为圆形,左右各有一圆形侧室。主室北部为一近方形室,南部似有三室相连,成一横长室,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布局严谨而又有所变化。这种建筑格局,作为中国建筑的传统延续了几千年,已可追溯到此。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被你采纳,谢谢。
⑷ 中国近代考古五大新发现
近年还有很多考古发现,只列举下面几例:
2010年度古新发现:“南澳1号”明代沉船:
“南澳Ⅰ号”是我国沿海经过正式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明代沉船,它为解决中国海外贸易、航海、制瓷等诸多学术课题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实证材料,研究明代中国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以陶瓷为例,沉船中大量的漳州窑系产品极富特色。由于漳州窑的属性,目前国内传世与出土的器物均不多见,窑址发掘亦多为残件;本次发掘不仅提供了品种极为丰富的成品,同时也填补了16-17世纪间大航海时代我国海外贸易政策转变、东南沿海经济结构变化等资料的空白。
2011年考古发现:河南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
老奶奶庙遗址位于郑州市西南郊、二七区侯寨乡的樱桃沟景区内。在50平方米发掘范围内,发现3000多件石制品、12000多件动物骨骼及碎片、20余处用火遗迹,以及多层迭压、连续分布的古人类居住面。这处新发现非常清楚地展示了当时人类在中心营地连续居住的活动细节,同时也发掘出土一系列与现代人行为密切相关的文化遗存。老奶奶庙遗址的发现进一步将近年来在嵩山东南麓调查及发掘的数量众多的旧石器地点完整地连接起来。这些地点既有临时活动场所,也有长期居住的中心营地,还有专门的石器加工场所,以及摆放石堆与大象头骨的特殊活动遗迹。其分布明显成群组聚集,构成多个以基本营地为中心,各类临时活动地点成放射状分布的遗址群。遗址群沿古代河流两侧分布,有各自相对独立的活动领域。新发现确切证明,早在距今3~5万年前中原地区已有繁荣的旧石器文化与复杂的栖居形态。
2012年考古发现:内蒙古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
辽上京城址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由皇城(北)和汉城(南)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西山坡是上京皇城西南的一处自然高地,也是全城的制高点,尚存三组东向的建筑基址。其中北组的中部偏后,有三座地面保存较高的圆台形建筑基址,编号为YT1、YT2和YT3。
根据发掘的遗迹形制和遗物可知,YT1应是一座砖木混合结构的六角形佛教建筑基址。于辽代始建,至少进行过两次大规模修筑,金代以后才逐渐废弃。YT2和YT3可确认是六角形塔基,二塔基的包砖、散水的做法和规格均与YT1相同。本次发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辽代都城遗址考古。根据考古发现的遗迹和遗物,可以确认西山坡是一处辽代始建的佛教寺院遗址,位置重要,规模庞大。佛寺北组为东向的长方形院落,四周有院墙。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为大型的六角形砖木混合结构建筑(YT1),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小型的六角形砖塔(YT2、YT3),前有小型建筑基址和广场。YT1建筑结构特殊,柱础雕刻莲花纹、龙凤纹,出土刻画写实、彩绘贴金的泥塑造像,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座基址的等级和功能。这次发掘成果确认了西山坡建筑遗址是佛教寺院的建筑性质,对重新认识辽上京皇城遗址的形制布局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本次考古新发现为研究辽代考古、历史、佛教和建筑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3年考古发现: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地点一处西汉时期墓地进行了抢救发掘工作,共发掘了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4座。墓葬均早期被盗。墓葬为竖穴土坑木椁墓,分为有底箱和无底箱两类。墓葬方向和大小相近。方向为南北向,椁室长5~7米、宽3~4.5米、高2~2.2米。共出土遗物620余件,其中陶器有罐、鼎、盆、钵、瓮、壶、井、灶等;漆木器有耳杯、奁、几、盘、盒、木俑、马、璧、杖、器座、案、半圆形器、织机模型等;铜器有弩机、带钩、扣饰、钱币有“半两”和“五铢”;另有少量铁器、竹编器、草(棕)编器等。重要收获有M1出土的50余支木牍、M2出土的玉质印章和4件竹木制织机模型、M3出土的920余支(编号数量)竹简及人体经穴漆人像等。M1出土木牍书写内容为官府文书和巫术两类。M3竹简为医简,经初步整理,医书暂定名为《五色脉诊》《敝昔医论》《脉死侯》《六十病方》《病源》《经脉书》《诸病症侯》《脉数》《医马书》。墓葬年代初步推测为西汉景帝、武帝时期。出土四部织机模型应是迄今国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多综多蹑织机,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研究的空白;首次在四川出土的医简是继马王堆之后出土的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医简医学文物。
2014年考古发现: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
磨刀山遗址位于广东省西部云浮市郁南县。该遗址是广东省首次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类型遗址。4个月的抢救性发掘取得突破性收获——这里是广东目前确认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这一发现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将该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数十万年前,是广东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该遗址的发现既是岭南及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进展,为华南乃至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新材料,同时也为深入研究华南—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关系、区域人类起源与演化历史以及东西方文化比较等国际热点课题提供了重要的新契机。
2015年考古发现:郭家庙曾国墓: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郭家庙曾国墓地位于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曾国墓地,总面积120万平方米以上,分为郭家庙曾国墓地和曹门庙墓区。郭家庙墓地分布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山岗上,北岗为郭家庙墓区,南岗为曹门湾墓区,总面积达120万平方米以上。墓地东距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1公里,西距九连墩战国楚墓群1.5公里。2002年和2014年对郭家庙墓地的两次发掘,证实这一墓地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曾国高等级贵族墓地。2014年的考古发掘,因其重大的学术价值被评为当年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次展览是首次将2002年和2014年郭家庙墓地的发掘成果展出。郭家庙曾国墓地与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文峰塔曾国墓地、擂鼓墩曾国墓群共同构建了曾国考古学的年代序列,为研究曾国历史与周代封国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考古发掘是指为了科学研究,经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根据发掘计划,对埋藏文物的地方、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进行调查、勘探和发现、挖掘文物的活动或工作。考古发掘的文物,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
⑸ 新时期至宋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1.这是学术性的原始社会至宋的古代史笔记。希望对你能有参考价值。http://bbs.ccnu.com.cn/frame.php?frameon=yes&referer=http%3A//bbs.ccnu.com.cn/viewthread.php%3Ftid%3D1810129
2.新石器时期的考古学序列和考古学谱系
http://..com/question/65959337.html
3.考古学体系的逐步建立
旧石器时代的考古研究,全国除福建、新疆两地尚待探寻外,包括西藏、台湾在内的各个省、区都已找到旧石器时代遗存,并且发现了年代早于北京人的元谋人和蓝田人,提早了中国考古学的年代上限。特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从喜马拉雅山下至黑龙江畔,到处都有发现。各地发现的200多处人类化石和旧石器地点,代表了人类进化和旧石器文化发展和各个阶段。比较完整的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年代序列,利用各种手段复原古人类的生活环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传统的探索有了一定成果。新石器时代的研究,全国已发现遗址7000多处 ,作过发掘的有400多处。其中一项重要的成果,是早期文化遗存的发现 。1977~1978年,发现了早于仰韶文化的磁山遗址、裴李岗遗址和大地湾遗址。此后又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几十处类似的遗存,它们分属不同的文化系统,彼此又有一定的联系,年代都距今七八千年,并且与仰韶文化有因袭发展关系。这就找到了仰韶文化的先驱,使中国考古学上最大的一段年代缺环日益衔接起来,对探讨中国农业、畜牧业和制陶工艺的起源有重要帮助。在长江流域和其他地区也曾发现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建筑遗构和稻作遗存尤为引人注目,表明这些地方和黄河流域一样,从很早的古代就有中华民族的祖先进行开发。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东北至新疆的广大边远地区,虽然未能完全弄清当地原始文化的序列和相互关系,但已开始发掘代表性遗址,提出几种文化的命名问题,研究工作开始深入。各地的原始文化,既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又有密切的相互关系,共同组成丰富多彩的中华远古文化。
青铜铸造业的出现和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取得了十分明显的进展,现有早期铜器标本的科学鉴定表明,中国至迟在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晚期已经进入青铜时代,比过去只知道殷墟铜器提早了好几百年。为探讨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已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和灿烂的殷墟文化之间的缺环连接起来。从1959年起,在同传说中夏人活动关系密切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围绕夏文化问题开展了较多的调查发掘,又对二里头文化和龙山文化进行了分期和划分类型的工作。目前虽未取得一致意见,但研究工作已进一步深入。1983年在偃师尸乡沟一带发现的商代早期城址,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城内又有规模较大的宫殿基址,很可能是汤都西亳。这座城址的发现与研究,对夏文化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殷商时代的考古研究,过去主要限于商代后期和殷墟一地。现已上溯到商代早期,先后发现两座当时的都城遗址——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并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出两座规模较大的宫殿基址。同时,扩大了对商人活动范围的认识,北起长城内外,南至长江中游,都曾发现商殷时期的遗迹或遗物。其中较重要的有:黄陂盘龙城遗址、清江吴城遗址、藁城台西遗址、铜山丘湾社祀遗址、益都苏埠屯商墓,以及辽宁喀左、山西石楼、陕西城固、湖南宁乡等地接连出土的铜器。对郑州商代遗址和安阳殷墟都已进行详细的文化分期,又分别发掘宫殿基址、铸铜等手工业作坊、贵族和平民墓地。小屯附近还出土4000多片刻辞甲骨。对整个商殷时期的文化发展及铜器、甲骨、玉器等方面,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居住在台湾省的考古学者整理过去殷墟发掘的资料,系统研究所出青铜器等重要遗物,也有很大的成绩。
西周时期的田野考古工作,基本上是最近40多年发展起来的。50年代通过丰镐地区的发掘,初步建立起西周考古的断代标尺。70年代以来,在周原遗址先后发掘了西周早期和中期的两处大型建筑基址,并且出土一批周初的甲骨文,又曾多次发现铜器窖藏。其他地方的重要发掘则有:洛阳东郊的西周王室铸铜遗址,北京琉璃河的燕国早期贵族墓地。各地成批出土的西周铜器,不少具有王世明确的长篇铭文,为西周铜器的断代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系列考古发现,是中国历史上这个社会经济大变革时期的实证材料,现已从考古学上明确,中国至迟在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晚期已掌握了冶铁技术,并且是生铁铸件和块炼铁锻件同时出现。战国时期钢铁生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以块炼铁为原料的渗碳钢制品。集中代表当时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列国都城,几乎都曾作过勘察工作,对其布局情况已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各地发掘的几千座东周墓葬,是研究当时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和礼制变化情况的宝贵资料,其中,春秋中期的淅川下寺楚墓和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所出失蜡法青铜铸件,曾侯乙墓保存完好的整架编钟、编磬和其他乐器,江陵楚墓出土的战国晚期锦绣衣物,突出地反映出这个时期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铜器铭文和竹简、盟书的大量文字资料,既对文献记载有重要的补充,又使中国古文字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
过去不被重视的秦汉及其以后时期的考古研究,40多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年代下限延伸到明代。历代都城遗址的勘察发掘已经全面展开。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进行工作的项目有:汉长安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辽中京遗址、金中都遗址、元大都遗址。这些城址的布局都已基本勘察清楚,并且分别对当时的宫殿和其他重要建筑遗迹作过大规模发掘。以后,陆续又对邺城遗址、南宋临安城、三国时代孙吴的武昌城、六朝的建康城、北魏的平城及北宋汴梁城等遗址作过考察。考古资料足以说明中国都城建制的演变轮廓,其中包括平面布局、宫城位置、主干大道和里坊制度等,发展变化的规律非常明显。此外,对历代的地方城市也曾进行一定的考察。秦汉及其以后时期的陵墓制度,是历史考古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历代帝陵方面的田野考古工作主要有:秦始皇陵的勘察和陪葬墓、兵马俑坑等的发掘,西汉诸陵的调查和杜陵门址、寝殿的发掘,六朝陵墓的调查和若干帝陵的发掘,北魏方山永固陵的发掘,唐代和北宋诸陵的调查,以及南唐二陵、西夏王陵和明定陵的发掘。通过这些工作,大体明确了陵园平面布局的变化情况。各地发掘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数以万计,积累资料较多的地区都已分别进行了各代墓葬的编年研究,其中既有广州南越王墓、马王堆汉墓、满城汉墓、大葆台汉墓及唐代昭陵、乾陵的陪葬墓那样的高级贵族大墓,又有各级官吏、地主以至贫苦平民的墓葬。详细考察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社会阶层葬制的发展变化,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具体了解。各地墓葬所出数千方墓志,又对文献记载中的史实有许多补正。
手工业和科学技术方面的考古研究,是在有关科技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进行的。所做工作主要有:发掘汉代及其以后时期的冶铁遗址,并对出土的铁器作系统的工艺考察,揭示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巨大成就;对历代瓷窑遗址进行广泛调查和重点发掘,结合工艺考察资料,研究中国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探讨不同窑系的烧制技术和产品特点,并结合各地墓葬出土的瓷器,进行瓷器器形和纹饰演变的分期断代研究。积累资料较多、取得较好成绩的还有丝织品、度量衡器、漆器、玻璃器等项研究。
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发掘,也取得重要收获,例如,东北地区的东胡等族遗存,高句丽、渤海的城址和墓葬;北方地区的匈奴、鲜卑等族遗存;新疆的汉代西域诸国和高昌、突厥等族遗存;云、贵、川地区的西南夷系统青铜文化及南诏、大理遗迹;西藏的吐蕃和古格王国遗迹等。另外,又对额济纳河流域和敦煌附近的汉代烽燧遗址、内蒙古等地区的秦汉长城遗址、新疆吉木萨尔的唐北庭都护府城址、东北北部的金代界壕遗址重新进行一定规模的勘察或发掘。这一系列工作,为研究各地古代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阐明广大边疆和内地悠久的历史关系,提供了确切的实物证据。
中外关系方面的考古研究也备受重视。对同“丝绸之路”有关的考古发现,主要是波斯萨珊朝银币、金银器、织锦和东罗马金币、玻璃器等文物。海上航路的考古研究也有相当程度的开展。
新出土的各种古文字资料,无论是过去已有相当积累的殷墟甲骨、商周金文、战国秦汉简牍、历代石刻和玺印,还是前所未见的周原甲骨、侯马盟书、马王堆帛书,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都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代的发现。这方面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同考古学紧密地结合,在全面整理各方面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⑹ 内蒙赤峰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自驾五日游行程亮点:草原 落日 花海 民族风情驾车行驶在辽阔的草原上,准备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赏“北京后花园”的美丽景致。
Day1赤峰乌兰布统经棚 1赤峰 2乌兰布统
© 2014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查看线路图早起驾车从赤峰出发,穿过承德、木兰围场等,到达乌兰布统草原(大概需要4小时),游览广阔的欧式风情草原,可以骑马追日,或者拉弓射箭,体会一下“弯弓射大雕”的豪迈,还可以坐马车、骑山地摩托车。参观完将军泡子、乌兰布统影视基地之后,驾车前往经棚,品尝蒙古特色美食,休息。
餐饮:
来到大草原,自然是品尝蒙古族的特色食品,烤全羊、手把肉、奶食品,辅以马奶酒,浓郁的奶香、地道的羊肉味儿,在草原夜幕带来的些许寒意中,更品出其中美味。
住宿:
经棚宾馆
Tips:
早晚温差较大,晚上应注意御寒。
Day2贡格尔草原达里诺尔湖浑善达克沙地曼陀山庄 1贡格尔草原 2达里诺尔湖 3浑善达克沙地 4曼陀山庄
© 2014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查看线路图早起驾车去往内蒙古第二大淡水湖、中国第三大天鹅湖,有“草原明珠”、“百鸟乐园”之称的达里诺尔湖(约310km,4小时左右)。达里诺尔是一个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候鸟迁徙通道,也是东北亚最重要的候鸟集散地之一。沿途车经美丽的贡格尔草原,沿着贡格尔河行驶,沿途还可以停下来,骑马漫游草原,观赏骆驼峰、五指山美景,远观火山口——砧子山。
到达达里诺尔湖,若是恰逢候鸟迁徙的季节,可以观鸟漫步,参观达里湖水上乐园,步行至曼陀山庄,品尝全鱼宴,饭后,可以步行至山顶,遥望浑善达克沙地,这里沙地中点缀着一簇簇墨绿色植物,不时可以看到裸露的岩石,别是一番沙地景象。
晚上在达里诺尔湖附近住宿,那样晚餐可品尝烤全羊,参加篝火晚会、燃放烟花等。
餐饮:
曼陀山庄,品尝全鱼宴。
住宿:
可以居住蒙古包,条件虽然比较差,但是可以在草原上充分体验草原的夜生活,可以走在黝黑的草原上数星星,也是不错的选择。
Day3阿斯哈图石林白音敖包沙地云杉经棚 1阿斯哈图石林 2白音敖包
© 2014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查看线路图早起观草原日出。早餐后赴世界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阿斯哈图石林(170km,行车2.5小时)。抵达石林,观电影《无极》的拍摄现场,赏幽静美丽的原始白桦林。游览月亮城堡、罗汉阵、九仙女、将军床、桃园三结义、鲲鹏落草原等地质奇观,享受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奇石美景,感受上亿年冰山运动带给您的震撼。
下午返回经棚,途中可以游览白音敖包国家自然保护区,并且观赏素有沙地“神树”“生物活化石”“生物基因库”之称的红皮沙地云杉林。
晚上回到经棚住宿。
餐饮:
野味,奶制品,手扒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住宿:
经棚宾馆
Day4大青山冰臼群赤峰 查看线路图
早餐后驾车赶赴大青山冰臼群,参观世界上发现规模最大、形成最好、类型最多、保存最完成的青山岩臼——大景山景区,被称为“世界奇观”、“天下一绝”,感受峰岭相连,沟谷纵横、瀑布溪流飞珠溅玉,峰峦叠张,大小冰臼雄浑峥嵘,巍峨险峻的宜人景色。还有鹰石、棺石、僧石、道石、美女石、连阴寨、大石棚、鸽子洞、喇嘛洞等等。千百万年的风削雨蚀,岩石上多生的岩晒,如赤橙色长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眼前。
下午参观完,驾车返回赤峰(220km,约3小时)。
餐饮:
园林路、全宁街上的小吃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的。
住宿:
赤峰的住宿可以有多种选择,如家快捷酒店经济实惠是个不错的选择。
Day5喀喇沁王爷府赤峰博物馆返回出发地 查看线路图
早晨品尝赤峰蒙餐,锅茶,奶制品等。早餐驾车参观喀喇沁王爷府(80km,行车1.5小时),喀喇沁亲王府是清朝贡亲王的府地,先后有十二代喀喇沁旗蒙古王爷在此袭政,是目前内蒙古现存王府建筑中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古建筑群,是目前内蒙古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蒙古族亲王府,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午返回赤峰,下午参观赤峰博物馆(免费,周一闭馆),了解赤峰历史、红山文化,之后参观市容市貌。
然后结束赤峰自驾之旅,返回出发城市。
餐饮:
蒙餐,锅茶,奶制品等。
住宿:
如家快捷酒店
主题三日游行程亮点:遗址 神秘契丹人穿行赤峰,参观契丹人留下的遗迹,领略曾雄霸中国北方200多年的大辽王朝的昔日雄风,探索这个神秘民族兴起与衰亡的奥秘。
Day1辽上京遗址祖州遗址辽太祖陵召庙 1辽上京遗址 2召庙
© 2014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查看线路图乘车从赤峰前往巴林左旗,参观辽上京遗址。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在龙眉宫建立皇都,即今天的巴林左旗林东镇古城遗址,虽然经历岁月的沧桑,古城遗址已经遭到了破坏,但是从仅从遗迹上仍可以想象它曾经的辉煌富丽。
之后继续参观祖州遗址和辽太祖陵,祖州是祖陵的奉陵邑,主体建筑是祖庙,供奉着辽代的四世先祖。祖州因这四位皇帝均出生于此而得名。目前祖州内城西部有一座建在高台上的石屋,就是著名的石房子,巨大的石头建筑,让人不禁佩服契丹人的聪明智慧。穿过一道被称为黑龙门的山谷,就会看到有一座雾气笼罩的黛色山峰,山脚下便是埋葬辽代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辽太祖陵。这里古树参天、百鸟飞鸣,景色宜人,不过当年为了阿保机修建的太祖天皇帝庙因为后来金人的磨坏,目前只剩下两块雕工精湛的柱础石可供参观了。
最后参观召庙,召庙是研究辽代佛教思想、美术史、造像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是一个以辽石窟艺术及宗教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区,值得一看。
餐饮:
烤全羊等当地特色饮食
住宿:
宿巴林右旗如家宾馆,当然在这儿会有多种选择。
Day2辽庆州城遗址辽庆州白塔辽庆陵 查看线路图
早餐后乘车赴巴林右旗辽庆州城遗址,欣赏具有东方佛雕艺术宝库之城的辽庆州白塔,品“一口泉水六个味,酸甜苦辣加涩咸”的六味神泉。
之后前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赛罕乌拉庆云山景区,观草原长城——金边堡,欣赏庄园式疏林景观、高山草原。欣赏千花百草,第四季冰川遗迹——冰臼、冰长城。
最后到北方的重要皇陵——辽庆陵探秘,听导游讲述曾经监督在赤峰大地的大辽帝国的辉煌历史,了解百万契丹是怎样消亡的。
餐饮:
品尝下当地的小吃能让你感受到当地的味道。
住宿:
宿巴林右旗如家宾馆,当然在这儿会有多种选择。
Day3辽中京遗址大明塔赤峰 查看线路图
早餐后乘车从巴林右旗前往宁城,参观辽中京遗址,辽中京是辽代五都之一,该城距今已经有近六百年的历史,目前有三座古塔、两层土城墙和点将台得以保留,城中的金小塔、莲花塔等都可以参观,还可以到辽中京博物馆了解辽中京的历史。
大明塔也是辽中京城内的一处景观,高度上该塔仅次于陕西泾阳的崇文塔和河北定县的料敌塔,为全国第三高塔,体积则全国第一。该塔雄浑凝重,巍峨矗立。晴日,便在百里之遥,亦可用肉眼望见。用清乾隆皇帝描写此塔的诗句就是“自远早见郁迢娆”,若到跟前看一看,却是“逼近欲瞻翻不易”,观者无不为工程之浩大、造型之壮观、雕刻之精细而叹为观止,使人不禁肃然起静。
参观完,下午乘车返回赤峰。
餐饮:
涮羊肉、对夹、敖汉拨面、炒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住宿:
赤峰如家快捷酒店
⑺ 我国现存的古遗迹有哪些不少于六个.
元谋猿人遗址 人类历史的开篇
周口店遗址 “北京人”发祥地
蓝田猿人遗址 将人类历史推进了
五六十万年
丁村遗址现代人和北京猿人之间的文明
落笔洞遗址海南最早的原住民遗址
半坡遗址打破“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框架
河姆渡遗址7000年前的鱼米之乡
昂昂溪遗址北方的半坡氏族村落
仰韶村遗址考古界的“文化圣地
良渚遗址史前_玉器发展的顶峰
薛家岗遗址 撩起远古文明的面纱
卡若遗址 西藏原始文化遗址 之
庙子沟遗址 消失的村落
龙虬庄遗址填补了江淮地区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 空白
大汶口遗址 标志着母系社会的结束
红山遗址 中华文明史新曙光
柳湾遗址 彩陶的故乡
龙骨坡遗址
把我国史前文化推前百万年
上古城址
殴墟商朝都城遗址
楚纪南故城南国完璧
淹城遗址 世界上唯一的三城三河形制
郑州商代遗址 商朝前期最重要的都邑
丰镐遗址 活页的历史书
临淄齐国故城地下博物馆
曲阜鲁国故城 周代诸侯国最长久的都城
侯马晋国遗址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都城
赵邯郸故城战国时期赵国都城
三星堆遗址 世界第九大奇迹
琉璃河遗址 西周燕都遗址
中山古城遗址 东周时期中山国都城
秦咸阳城遗址 秦朝都城
蔡国故城天下蔡姓出蔡域
魏长城遗址 战国时的秦、魏分界线
二里头遗址 华夏第一都
周原遗址 西周发祥地
金沙遗址 世上出土古代象牙最多之地中古城址
汉长安城遗址 历经朝代最多的都城
汉魏洛阳故城定都时间最长的古城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
缔造隋唐盛世的古都
隋唐洛阳城遗址 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北宋东京城遗址 首开三重门布局
辽上京遗址 一箭定上京
辽中京遗址 北方现存最大的土筑古城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大金第一都
元上都遗址 元朝首都遗址
元中都遗址 昙花一现的元代都城
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 东方巴比伦
明故宫遗址 明初都城
邺城遗址 魏晋南北朝六朝古都
晋阳古城遗址 李唐发家地
扬州遗址 烟花三月下扬州
即墨故城遗址 “火牛阵”发生地
唐崖土司城遗址 没落的土司皇城边疆城址
高昌故城如同罗马城一样的废墟
占格王国遗址 西藏高原上的辉煌文明
居延遗址 幽隐的天池
髅兰故城遗址 一个沉没于沙海的神秘王国
西海郡故城遗址 三角城
太和城遗址 山坡上的古南诏国都
北庭故城遗址 北疆重镇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海东盛国
雅尔湖故城高地上的城市
城山子山城 中国北方最大的中心祭祀址
五女山山城高句丽第一代王城
凤凰山山城凤凰山上凤凰城
尼雅遗址 东方庞贝城
罗布泊南古城遗址 埋葬在沙漠下的占代绿洲
米兰遗址 军事堡垒
安迪尔古城遗址 丝绸之路南道的汉唐遗存工业遗址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中国矿冶第一驿站
湖田古瓷窑址交景德镇古瓷窑中的一颗明珠
上林湖越窑遗址 露天青瓷博物馆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
中国白酒文化的“无字史书”
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
黄河上的第一座浮桥
秦代造船遗址 2000多年前的造船工厂军事遗址
钓鱼城遗址 东方麦加城
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
目前保存最好的汉长城
固阳秦长城遗址 秦代军事防御工事
黄河栈道遗址 沿用2000年的运输要道
剑门蜀道遗址 蜀道难
元大都城墙遗址 元时土城
克孜尔尕哈烽燧孤独地矗立于黄土蓝天间
罗通山城东北最大的古山城
城村汉城遗址 我国南方保存最好的汉代早期城址
宗教和园林遗址
白塔寺遗址 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见证
苏巴什故城早期龟兹的佛教中心
白杨沟佛寺遗址 唐佛洞寺院
舜陵庙遗址 最古老的舜陵庙
法门寺遗址 千年佛指现世
天妃宫遗址 元代第一庙
鹿邑太清宫遗址 唐朝皇室家庙
玉虚宫遗址 武当大殿
南京钟山六朝坛类建筑遗址
已知最大最古老的坛类建筑遗址
嘎仙洞遗址 鲜卑族的发祥地
圆明园遗址 万园之园
大明宫遗址 大唐盛世的见证
玉华宫遗址 唐避暑行宫之首
华清宫遗址 杨贵妃曾经的沐浴地
北戴河秦行宫遗址 秦始皇东巡行宫
阿房宫遗址 天下第一宫
够六个了
⑻ 中华文明的文化遗址
最著名的 圆明园
圆明园是中华文明无比辉煌的历史纪念,是中华民族历史耻辱的纪念遗址,在人类文明史上,她是西方尖端文明毁灭东方文明的历史见证,是全人类检讨和反思的文化遗存。
圆明园寄托着人们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情怀,圆明园所教育的,不仅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是一代又一代西方人,教育的对象是全人类。
中国濒危遗址有:
河北怀来鸡鸣驿、浙江省东阳卢宅 、山西省碛口镇村落、甘肃秦城天水的古楼群建筑、云南团山历史村以及分布在四川和西藏地区的石林。
鸡鸣驿:坐落在河北省境内,修建于1420年,是至今唯一保存下来的最大的驿站。外层开始脱落,一些庙宇濒于消失。在2004年曾经被列为世界百大濒临危险的文化遗址 。
卢宅:被称为江南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有“中国民间故宫”的美誉。洪水和不得当的保护方法使得卢宅面临许多危险。排水、防火和防风化等都做得不到位。
碛口:位于山西临县境南,明清时期为我国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上世纪30年代,碛口码头功能尽失,但留下了一座座相对完整的商业建筑群和周边村落的民宅深院。近年来一些扶贫项目的开展和高速公路开通已经破坏了古镇的文化韵味。
天水古楼群建筑:天水市秦城区古民居有2000余座,古巷不下数百条,大都是官宦、富豪、名人、学士的故居。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秦城区的古建名人故居屡遭拆除,至90年代呈愈演愈烈之势。
云南团山历史村(音译):完整地保持了19世纪的历史的风貌。但近年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却破坏了历史原貌,一些地区对历史文物的开发利用和改建项目已经破坏了历史村落的完整性。
石林:约有250座千姿百态的石林镶嵌在四川和西藏五大景区里,这些石林随季节的不同和阳光的照射,不断地变化着璀璨绚丽的色彩。然而有些石林甚至被砍断作为休憩之所,微小的地震活动对其有巨大的危害。
五十年来,考古研究所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开展过田野考古工作。考古研究所单独进行或与其他单位共同进行的一系列重点发掘项目,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例如:史前时期的小南海洞穴遗址、下川遗址、裴李岗遗址、北首岭遗址、半坡遗址、庙底沟遗址、柳湾遗址、屈家岭遗址、青龙泉遗址、兴隆洼遗址、王因遗址、西朱封遗址、三里河遗址、北阳平遗址、顶狮山遗址等;对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和夏文化问题有重要意义的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东下冯遗址等;商周时期的偃师商城、安阳殷墟、丰镐遗址、周原遗址、琉璃河遗址、洛阳东周城遗址和铜绿山遗址、大甸子遗址、前掌大墓地等;汉唐及其以后时期的汉长安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曹魏北朝邺城遗址、隋大兴城唐长安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隋唐扬州城遗址、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辽中京遗址、金中都遗址、元大都遗址,以及汉杜陵陵园遗址、满城汉墓、马王堆汉墓、大葆台汉墓、广州南越王墓和南越王宫城遗址、磁县北朝大墓、明定陵和龙泉窑遗址、南宋官窑遗址、灵武窑遗址、福建建窑遗址等。历年来田野工作取得的丰硕收获,为繁荣中国考古学研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7日在北京揭晓。上榜名单中,最“古老”的河北易县北福地史前遗址和最“年轻”的四川绵竹剑南春酒坊遗址之间,相隔近
8000年。
,“抢救性发掘”保存下来的遗址有5个: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葬、辽宁省朝阳十六国三燕龙城宫城南门遗址、广东广州大学城南汉二陵、浙江杭州严官巷南宋临安城御街遗址、四川绵竹城关镇剑南春酒坊遗址。
⑼ 赤峰境内的契丹文化遗址有哪些
契丹属东胡族系,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很有建树的古老民族,公元4世纪见于文献记载。我国中原地区,在该民族建国后往往用契丹、大辽、北朝、北边、北民、北界等泛称契丹族。契丹族最初生活在今赤峰境内,从发生、发展、强盛、衰败直至消亡,前后经历1200多年,在中国历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辽文化”即以植根于本土的原土文化为主体,以中原唐文化为依托,吸收西域、东北各族先进文化的内容,构成了博大精深、恢弘壮观的“契丹文化”,开创赤峰历史上第三次文化辉煌时期,“契丹艺术”——绘画、乐舞、建筑、书法、雕塑等则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辽上京:遗址在今巴林左旗林东镇,系辽太祖创业之地,建于公元918年,全城周长13.5公里,由汉城和皇城组成一个“日”字形平面布局。城内有皇宫、殿宇、衙署、寺院等华丽建筑,有纵横交错的街道,有安置外来商人和使臣的馆驿,有京都所属的县城,有纺织、冶炼、制陶等各种作坊,还有密布的商业贸易市肆,是一座非常繁华的草原大都市。1120年金朝军队攻陷辽上京。到元代以后逐渐荒芜废弃,是研究辽国历史的重要遗存。1961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中京:遗址在今宁城县大明镇,系辽国五京中规模最大的陪都,建于公元1007年。全城周长15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组成,平面呈“回”字形。城内有南北贯通、宽达60余米的中央干道,还有东西横街。街道两旁有八坊相对,市中心有市楼建筑,供游人登临游览或观光;城内山冈上有寺院建筑,还有使馆建筑。辽中京建立后,非常重视城市环境保护,城外有茂密的花、树,城南有大片的苗圃;街道两侧有下水道,每当雨季,脏污泥水可以从涵洞向城外排放,市民生活非常方便。中京于公元1122年被金兵攻占,经金、元、明三代沿用,是研究北方民族历史的重要遗址。1961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⑽ 中国有那些著名遗址
史前时期的小南海洞穴遗址、下川遗址、裴李岗遗址、北首岭遗址、半坡遗址、庙底沟遗址、柳湾遗址、屈家岭遗址、青龙泉遗址、兴隆洼遗址、王因遗址、西朱封遗址、三里河遗址、北阳平遗址、顶狮山遗址等;对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和夏文化问题有重要意义的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东下冯遗址等;商周时期的偃师商城、安阳殷墟、丰镐遗址、周原遗址、琉璃河遗址、洛阳东周城遗址和铜绿山遗址、大甸子遗址、前掌大墓地等;汉唐及其以后时期的汉长安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曹魏北朝邺城遗址、隋大兴城唐长安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隋唐扬州城遗址、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辽中京遗址、金中都遗址、元大都遗址,以及汉杜陵陵园遗址、满城汉墓、马王堆汉墓、大葆台汉墓、广州南越王墓和南越王宫城遗址、磁县北朝大墓、明定陵和龙泉窑遗址、南宋官窑遗址、灵武窑遗址、福建建窑遗址等